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12)三只灰雀在枝头的画面。

2.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板书:灰雀惹人喜爱)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哪几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2.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3)

(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

(板书:可惜)

细细读这些话,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爱)

4.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

(课件出示14)

(1)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

(板书:男孩:没看见一定会飞回来)

细读这几句话,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吗?指导朗读。

5.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喜欢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男孩把灰雀捉回家圈养起来)讨论,交流相关语句。

列宁:

(1)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板书:每次都要经常带来)

(2)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是怎样的?(急)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课件出示15)“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指导朗读。

教师相机指导: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分角色朗读课文的2—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课件出示16)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又在枝头歌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1—13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3.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4.课堂练笔:(课件出示17)

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学生交流。

四、拓展延伸,积累巩固

1.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放回了灰雀。男孩及时改正了错误,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个别交流。

3.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出示对话,指导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内心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感受孩子的诚实,列宁对孩子的爱。】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教学的结尾进行适当联想,进行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摘抄句子,积累语言。】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辨字组词。

郊()渣()诚()

效()查()城()

胸()低()惜()

淘()底()蜡()

2.看拼音写字组词语。

()格()定

yánjiān

()热()苦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诚实()坚强()高大()

寒冷()幸福()喜爱()

4.帮助词语找到自己的家。

果然居然仍然

(1)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

爬上来了!

(2)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3)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的,它活着。”

参考答案

1.郊外渣子诚实胸脯很低可惜

效果检查城市淘气河底蜡烛

2.严炎坚艰

3.虚伪懦弱矮小

炎热悲惨讨厌

4.(1)居然(2)果然(3)仍然

【板书设计】

26.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男孩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就抓住“爱”这一字眼,让学生在情境、朗读、练笔中,感悟文本,感悟真爱。

1.感情朗读,感悟爱心。

课文中“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男孩的关爱”这条爱的“主旋律”,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的。教学中,我抓住列宁和男孩的语言和行动,引导学生用“读对话、看行动、猜心理”的学习方法,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让他们在学习中感悟字里行间弥漫的浓浓的爱。

2.读对话:“列宁对灰雀的爱”

在朗读中找出关键词语加以重读,体会到列宁对灰雀喜爱的程度。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说说列宁当时是怎样的心情,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学生们归纳出“焦急”“担忧”的心情后,我又请几位同学比较朗读,比比看谁读出了这种心情。这样多次练读,让学生们深切地理解了语句的含义,体会了列宁此时的心情。然后,范读引导学生感悟。这样,在朗读中学生充分地感悟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这也为理解男孩被列宁的行为感动而主动改错的转变做好了情感铺垫。

不足之处:

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效果会更好。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材理解

《灰雀》教材理解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课文阅读理解

2 0 2 0 年 类文阅读-26 灰雀 黑鱼母亲 一位垂钓新手去郊外钓鱼时,由于没有经验,竟然忙了大半天,一条小鱼都没有钓到手。正在他感到十分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人正在用渔叉抓鱼。出于好奇,他丢下渔竿,连忙跑过去看热闹。 这条小河中,长着许多水草,而河中间没有水草的地方,正好有一团青乎乎的小黑鱼苗在游动,两个农民正在黑鱼苗旁边忙碌着。其中一位农民举着一把渔叉,随时准备叉鱼,另一个农民则用竹竿吊着一只小青蛙,在黑鱼苗的旁边晃动着,吊起的青蛙不时地吞食着小鱼苗。正在这时,突然从水草中蹿出一条大黑鱼,只见它一口咬住了青蛙。与此同时,举渔叉的那位农民迅速将渔叉刺向大黑鱼,渔叉不偏不倚地刺中了黑鱼的肚子,黑鱼在拼命地挣扎着,渔叉在河里晃动着。此时,黑鱼的鲜血已将渔叉染红。 原来,黑鱼妈妈平时总是躲在鱼苗不远的水草中,暗中保护着它的孩子们,以防止青蛙来偷吃。农民知道有黑鱼苗的地方,附近就一定会有大黑鱼,于是用一只青蛙来作诱饵,以引诱黑鱼出来。黑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挺身而出吃青蛙的。 (选自《让孩子深受感动的动物故事》中原农民出版社) 1.文中“新手”一词的意思是( ) A.新参加工作的人。 B.第一次或者刚开始做某件事的人。 C.没有技术或没有经验的工人。 2.“不偏不倚”的意思是 。像这样“不X 不X ”式的词语还有 、 等。 3.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B 2.不偏不歪,正中目标 示例:不慌不忙 不知不觉 3.本文主要讲了一位垂钓新手看到农民用青蛙作诱饵,而黑鱼妈妈舍身保护幼鱼的事。 4.示例:我想到了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要敬爱自己的母亲,也要对动物的母亲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详细教案

26 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那些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引起别人的喜爱。()(2)令人惋惜。()

(3)抬着头向上看。() (4)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2.看拼音写汉字。 huī què yǎnɡɡǔ lì nán ()()鱼()()孩参考答案 1.(1)惹人喜爱(2)可惜(3)仰望(4)自言自语 2.灰雀养谷粒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