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TDC3000系统讲义全解

霍尼TDC3000系统讲义全解
霍尼TDC3000系统讲义全解

DCS系统培训讲义

郑栋

2005年1月

第一讲

温米采油厂DCS应急预案

温米采油厂DCS系统结构

LCN(TPN)软件版本:R533.1

GUS软件版本:GUS220.1

指导思想:定期备份DCS系统软件、组态软件和用户软件,备份HM,在软件部分故障时可用备份软件进行恢复,或在HM硬件故障时,可临时采用备份盘引导、启动、监控,保障生产监控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一、准备工作

(一)LCN节点是否需要做工作

每天检查LCN节点各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无需其他工作。(二)UCN节点做CHECKPOINT

方法:在系统状态画面中选中NIM节点,选择下面NTWK/HWY STATUS命令,在UCN状态画面中,选中需要操作的APM节点,选择LOAD/SAVE RESTORE 命令,再选择 SAVE DATA命令,回车 Enter。对每对 APM 都要进行此操作。

二、GUS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使用Ghost制作备份盘,或在D分区制作印象文件恢复更简单,快捷。

Gus系统主要备份流程图、恢复gus系统软件,配置节点、dde 等,这部分工作我操作的次数较多,能够熟练掌握。

三、制作紧急恢复盘并在故障时进行恢复

(一)制作虚拟盘

1、菜单栏— access — mount/dismount emulated disk

2、如果菜单上面的两个输入框内已经安装了虚拟盘,选择

Dismount button 卸载虚拟盘。

3、选择creat button开始创建一个新的虚拟盘

4、输入新文件名:ed###.lcn,###代表分区号,我不明白文件名的命名规则,为什么不能随意命名?(肯定可以随意命名,只要不重名就行,只是后缀名必须是lcn。)

5、制定文件位于的目录,比如c:\backup

6、选择open button

7、设置虚拟盘参数 size=20mb,acllocation=reserved

Access=read/write, size可设置成多大,因为如果把所有的文件都备份到一张虚拟盘上,可能需要200—250mb(我认为需要制作两种虚拟盘,一种是FastLoad盘,需20M,另一种是备份盘,你们的系统100M就可以)。

8、确认创建的虚拟盘选择ok button

9、开始安装虚拟盘,选择磁盘列表中的ed###.lcn,选择mount

Button。

10、选择左边或右边的驱动器,选择left drive button或right

drive button,如果gus的两个驱动器配置为1和2,则左边的虚拟盘为$f1,右边的为$f2。

虚拟盘创建完毕,关闭窗口,回到命令处理器。

(二)制作紧急恢复盘和制作备份系统HM的盘。假定将$f1做成紧急恢复盘,$f2做成备份盘。

做法:在$f1上建一个卷(卷名怎么命?(随意命名,<=四个字符)并格式化,然后制作快速装载盘,(你在做时我记录了两条命令:

EC $F1>&EC>LOC_VOLZ.EC $F1 06 01和EC $F1>&EC>SYS_VOLZ.EC $F1 06,但我不明白命令的含义。(这两个命令只有系统重装时采用。忘记它们)并把老系统的流程图和gus流程图备份到这张盘上,以便故障时恢复。

需要您帮助的问题:

1、如何在$f1上建一个卷(卷名怎么命?)并格式化?执行什

么命令?

1.1制作FastLoad盘时,不用格式化。批处理命令会自动完成。

1.2制作HM备份盘时(设为$f2):

cr $f2 –mf 9999 –bs 1500

2、用什么命令制作快速启动盘?我手头有一份你做好的名为

FASTLOAD 的快速启动盘,是怎么做成的?流程图应该如何备份到这张盘上?

2.1 FastLoad 盘(设为$f1),使用以下命令:

ec net>&ec>fst_volz.ec $f1 01 01 net fast

2.2 HM备份盘(设为$f2), 使用以下命令:

backup pn:HM节点号 $f2 –no_fmd

3、做这张紧急恢复盘是什么目的?

目的是、一旦HM 发生软硬件故障不能启动时,使用此盘先启动一台GUS,然后用此台GUS启动NIM,APM。

4、一旦HM 发生软硬件故障不能启动时,怎么样使用此盘代替

HM 启动完成监控?(启动时,以前指向net启动的方式,现

在改为指向虚拟盘1或2)。

我们在做gus升级时,你在拆除HM之前就用虚拟盘启动完成监控功能,比如设置启动路径、流程图路径等,但我已经记不起来你

是怎么做的,希望您能详细解答。(你可以开车时试试,有问

题打电话)

四、备份HM (2.2 已完成)

以下可以省略。

我还不能很完整地说出备份HM 的目的,只知道是备份系统软件、组态软件和用户应用程序,HM 备份后如何使用,是不是在HM初始化后做NCF 时用?(用途是HM硬盘损坏时,恢复HM软件时用)(一)创建一张虚拟盘准备备份HM

1、假定创建一张200mb的虚拟盘并放在$F2中,这一步我会做。

2、在$F2下建一个back的目录并格式化,执行的命令我不清楚。

(二) 备份用户文件

CPV NET>*** $F2>back -A –D 是这样做吗、这条命令是不是把NET下面的所有目录和文件都备份到$F2>back下?*号的数量有规定吗?

(三)打印系统信息,

打印HM的卷和目录结构就行。

即Command Porcessor中使用lv net命令后显示的画面。

打印连续历史组点(我记得HM中有备份,所以不用作了。)怎么执行打印连续历史组点这一步)

(四)备份 NCF.CF

CD $F2>BKUP &ASY

CP NET>&ASY>*.* $F2>&ASY>= -D

(五)备份checkpoint、*.DB *.EB files

1、对NIM和两对APM分别在备份盘上作两次 checkpoint(如何

在备份盘上做checkpoint)。

2、在硬盘中寻找 *.DB *.EB 文件(一般在什么目录下?)并

拷贝到备份盘的IDF目录中:

CP NET>&IDF>*.DB $F2>&IDF>= -D

CP NET>&IDF>*.EB $F2>&IDF>= -D

(假定*.DB *.EB 文件放在NET>&IDF>下)

(六)流程图文件,CL language files备份

把区域数据库中设的路径中的所有 *.DO *.DS ,*.cl 文件拷贝到备份盘中相应的目录中.

在user volume的 directories 中找到*.cl 文件并拷贝到相应备份盘的CL目录中。

拷贝CL语言的目标程序到备份盘的相应目录中。

CD $F2>BACK CL

CP NET>&E01>*.MO $F2>CL>= -D

CP NET>&E01>*.AO $F2>CL>= -D

问题:上面执行的CPV NET>*** $F2>back -A –D不是已经把所有的NET 下的目录拷贝到$F2>BACK下了,为什么还要建目录?(七)区域数据库备份

包括区域数据库文件 *.DA *.WA ,*.FS, *.FO , *.KS ,*.KO command :CD $F2>BACK &D01

CP NET>&D01>*.* $F2>&D01>= -D

(八)连续历史组备份

command: CD $F2>BACK !001

CP NET>!001>APL*.MM $F2>!001>= -D

第二讲

TDC3000系统硬件介绍

一、TDC3000系统组成及其特点

上一节已经讨论过

二、DCS 系统的分层结构

三、DCS的基本功能

一般DCS系统都会必备以下几项基本功能:

1、输入数据处理

对模拟量来说,一般要进行采样、增益最佳化、A/D 转换、规格化、合理性检查、零偏校正、热电偶冷端补偿、线性化处理、超限判断、工程量变换、数字滤波、温度和压力校正、开方处理及上、下限报警等处理,对脉冲序列进行瞬时值变换及累积计算

数据的采样速率按照系统不同的需要,组态不同的扫描采样频率。流量、压力、液位、温度与成分的采样频率 f 的经验数据是1/5~1HZ,1/10~1/3 HZ,1/8~1/5HZ,1/20~1/15HZ。

增益最佳化模拟量信号在A/D转换之前要进行前置放大,以使被转换量落在A/D 转换线性之内(通常在50%~100%满度范围内),提高通道的相对测量精度。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增益最佳化即能自动挑选最佳增益。

模拟量信号规格化是指1~5V 的模拟信号经A/D 转换电路变成规格化的数字量。

合理性检查如果超出界定时间或接到指令后根本未进行变换,则“A/D转换卡故障”位置,而给出不合理标志(通道处会出现soft failed);如果是A/D 超量程或欠量程,则该数据进一步处理,给出读数不合理的标志。

零偏校正由温度、电源等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放大器零点漂移,可通过软件进行校正。

工程量变换当上位机需要显示或打印时,还应将规格化的数据转换成工程量单位。

超限判断参数超限报警。

热电偶冷端补偿输入处理时先接通一次,测量工作电势;再短路一次,测量短路电势。这两者相减即可消除外线路影响。

非线性校正对于温度与热电势mV数值或热电阻数值间的非线性关系,可通过折线近似或曲线拟合的方法加以校正。

开方处理对于平房特性的数据需要进行开放处理,才能使信号与流量成线性关系。

数字滤波数字滤波就是为了克服随机干扰引入的误差而进行的数字平滑处理。

温度压力校正当用孔板测量气体流量时,因测得的差压值偏离孔板设计时的标准温度、标准压力,计算将有误差,因此需要将此值校正到标准条件下的差压。

2、输出处理

集散系统的输出一般分为模拟量输出和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出时,CPU 算出的数字结果再经D/A 转换成4-20mA 的信号送端子板输出,在输出需要限幅信号时可经限幅处理。在D/A转换之前,数据先与限幅信号作比较,正常时将输出送给D/A,反之将限幅值送给D/A。在开关量输出时,由主机电路送出数字信号,先输出锁存器,再经驱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去控制现场执行机构,通过组态,数字输出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瞬时输出式信号一消失,触电就断开。

延时输出式信号消失,延时一段时间后触电才断开。

锁定输出式触电闭合后,待下次信号来时才断开。

3、控制功能

(1)连续控制

两个特殊概念:

PV跟踪 PID算法必须具有PV跟踪功能,即在手动状态时,使本回路的设定值不再保持原来的设定值,而是跟踪PV值。PV跟踪时,从手动切换到自动偏差总是零。因此,PID输出值不会产生扰动,实现平滑切换;切换到自动后,再逐步把设定值调整到所要求的数值。

OP跟踪 PID算法在设定PV跟踪的同时,还需要设定输出值跟踪功能,即在手动状态时,使内存中上次输出单元的数值跟踪手操输出值,这样,在切换到自动时,由于输出单元的数值与手操输出相等,因而实现无扰动切换。

(2)逻辑控制

(3)顺序控制

(4)批量控制

4、人机接口功能

按照现场控制的连接方式,集散系统的人机接口可分为现场简易接口和CRT 操作站两种:前者直接与现场控制站相连,后者是通过通讯网络和现场控制站相连。简易操作站使现场工作人员能对系统进行操作、监视和设定。CRT操作站不是为某个现场控制器所专用,而

是和几个控制站共享。

四、DCS的通讯网络与系统特性

具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一般网络响应时间2~6s,而它要求0.01~0.5s。

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必须连续、准确运行,数据传输误码率为1E-11~1E-8。系统利用率在99.999%以上。

适应恶劣环境下工作抗干扰能力强。

分层结构

通信介质

1、双绞线

两根平行线按一定节距绞合在一起的信号线。由磁场干扰引起的德感应电流,在处于相邻绞线回路的同一根导线上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从而能够较好地抑制电磁感应干扰。双绞线的频带宽为15KHZ 或更宽,由于双绞线有较大的分布电容,故不易传输高频信号。

2、同轴电缆

由中心导体、固定中心导体的电介质绝缘层、外屏蔽导体和外绝缘层构成。分基带和宽带两种。传输速率可达10Mbps和50Mbps,传输距离为几公里,抗干扰性能较好,可传输中频和高频信号。同轴电缆中心导线数少,安装时必须特别小心。若外层圆筒形导体弯曲或变形,则电缆阻抗容易改变,致使信号衰减。因此,在使用中对不同尺寸的同轴电缆,都应按它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和最大长度进行连接;连接时需要专用接头,以实现阻抗匹配。

3、光缆

网络信息也可经光电转换器变成光信号,在光缆中进行传输。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大约是电信号在导线中传输的2/3,因此光缆传输的延迟就大些。但光导纤维不受电磁场的影响,适用于特别恶劣的环境。

网络结构

1、星形网络

星形的中心为主节点,其他为从节点。网络上各从站间交换信息都要通过主站。这种拓扑结构体现了一种集中式通讯控制策略,主节点负责全部信息的协调和传输,一旦发生故障,殃及整个网络。为了提高可靠性,主节点采用冗余结构,使系统的投资较大。

星型网络结构

环型网络结构总线型网络结构

2、环形网络

网上节点都通过点对点链路连接,首尾连接,构成环形。工作站通过节点接口与环相连,数据与环单向或双向传输,双向传输时有路径问题。

环形结构突出的优点是结构及控制逻辑简单,挂接或摘除节点也

比较容易,但可靠性较差,当节点出现故障时,会给整个系统带来威胁,可通过旁路或双环来克服。环形目前应用较广。

3、总线型网络

网上所有节点都在总线上,某个设备发生故障时,不会威胁整个系统,而是降级使用,继续工作。

4、其它几种网络结构

树型网络结构环形和总线型结合的网络结构总线型和星型结合的网络结构通讯控制方式

各个站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的基本关系是:发送站将信息送上网络,接受站从网上读取信息。为快速准确地实现这些对网络的存取和访问过程,要有合理的通讯控制方式,通讯控制方式分为广播式和存储转发式两种。

1、广播式

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节点发送信息,其他都在收听。这种方式在环形和总线型网络中应用较多。广播式协议根据发送信息的方式不同,又分为自由竞争式、通行标记式(令牌传递式)和时间分槽式三种。

自由竞争式各站自由发送信息,遇有冲突时,各站都退回,经

随机延时后重发。这种方式可靠性比较高,但软件比较复杂,且网络利用率不高,适用于轻载网络。

通行标记式(令牌传递)接到“令牌"的节点方能发送信息,发送完毕须将令牌附在信息包的后面,传给下一个节点。由于令牌方式不发生冲突,因此实时性好;此外网络重载时能自动缓发优先级较低的信息,使通讯效率提高。但是令牌方式控制比较复杂,网络扩展时必须重新配置硬件传输,所以可靠性较差。

时间分槽式把一个规定的时间间隔分成若干时间槽,各在相应的时间槽内发送信息。每个节点可以占有一个以上的时间槽,但信息的传送严格限制在属于该点的时间槽内;一旦时间槽结束,节点必须停止发信,而让位于下一节点。

2、存储转发式

首先把源节点进来的信息存储起来,等到本节点信息发送完毕,再转发这信息,依次传送,直至到达目的节点。这种网络允许同时有多个节点发送、接收信息,不需要通讯指挥器。他的突出优点是信息的延时少,利用率高,常用于环形网络中。在环形网络中,存储转发式在每一个节点上发生,目标节点在收到所需的信息后,在信息上加一个确认码,然后把信息放回环路,继续传送。当源节点收到确认码后才取消信息;如果收到否认码,则源节点启动重发逻辑,信号重发。在星形网络中,存储转发式常采用询问形式,主站依次询问从站,由从站给主站发信息,信息响应较慢。

五、TDC-3000系统

1、网络系统

由上到下分三层:PCN TPN(LCN) UCN

PCN 计算机局域网

TPN(LCN)控制管理网

UCN 过程控制网

TPN(LCN)网

●通讯介质同轴电缆(粗缆、细缆)

●网络结构环形网络(逻辑环)

●通讯控制方式广播式通行标记式(令牌传递)

●硬件构成同轴电缆、电缆连接器、终端连接器(75欧姆)、

以及位于每一模块的LCN接口板。

●其它

串行通讯、5M/S、40节点/300米同轴电缆、通过光缆可扩展至4.9公里,允许64个节点,最多可连接96个节点,冗余电缆

A、B自动切换等。

UCN网

●通讯介质同轴电缆干线电缆(Trunk Cable)、支线电缆

(Drop Cable)

●网络结构总线形

●通讯控制方式广播式通行标记式(令牌传递)

●电缆连接器 TAP、终端电阻

●其它

采用与ISO标准相兼容的IEEE802.4协议,1个APM最多可带

40个IOP,冗余电缆A、B自动切换等。

NCF配置的第一步就是LCN NODE CONFIGURATION(最多64个节点)

2、LCN网络设备

GUS 操作站(global user station 全局用户操作站)

GUS是TPS系统的人机接口,基于MS NT工作站平台的NATIVE WINDOW 窗口,用于整个LCN系统的信息访问,工程信息通过实时LCN 网络访问,工厂信息通过PIN/PCN访问,GUS平台支持过程操作和组

态功

GUS硬件:

●主机:Pentium 处理器带SCSI接口的主板通用硬盘通用光驱

软驱

显示器 IKB集成键盘或PC键盘鼠标或球标键锁 MAU盒及MAU电缆。

●LCNP4主板

说明:LCNP4板可看作是US节点,MAU盒及MAU电缆把LCNP4与LCN 电缆的梯形接头相连。

GUS软件:

操作系统软件:WINNT WORKSTATION 4.0

GUS应用软件:

●Base software (native window,cinfiguration utility )●Personality software (gus 启动属性软件)

●Display builder 绘图

●Display server 支持Display builder访问过程数据

●Tps dde

●File transfer(把HM映射成PC的一个驱动器,在PC中可通过资

源管理器查看HM的文件)

●Tps builder(point 部)在pc上可进行点组态,然后通过File

transfer转换后下存到HM中。

●Safeview 限制任意管理流程图窗口

●Mutipled display 同一画面上显示多个流程图

●Display translater 把us流程图转化为Display builder流程

●Display migrarion 升级流程图

所有在native window中的界面操作,其内容都在LCNP4的RAM 中。比如:在PC1中运行Display builder,则必须在LCNP4的RAM 中运行Display server,在PC1中运行EXCEL,则必须在LCNP4的RAM中运行TPS DDE,PC1中的数据可动态传输到PC2中。

NCF中组态gus时的设置(2页):

GUS地址由软件设定,不在主板上跳线设定。

要使GUS能够正常运行,必须在NCF中填一下六个文件(第2页):

●UPBASE(文件名)UP(属性):GUS与LCN之间访问所需的支

持文件。

●MSCHEM (UP )、CSCHEM (UP)支持Display builder运行。

以上三个文件为必填文件。

●YGOCX(UP)、GUSALA(UP)、GUSALAG(UP)这三个文件也是

支持GUS200版本Display builder的功能,但不是必选项,

如果没有他们,有些功能无法应用,比如报警、组等不能在

流程图上显示,必须要在native window窗口下查阅。

以上六个文件的属性为UP,文件的扩展名均为LO,存在HM的&cus>下,在LOAD GUS(LCNP4)时要用到。

GUS的安装配置及运行:

备份

备份好应用软件、驱动程序

声卡、显卡、网卡驱动程序,流程图、NETDDE.TXT、TDC3000.XLS,

恢复备份程序时,NETDDE.TXT一定要放在C:\TEMP目录下。

安装操作系统

注意:一般的机型,推荐用初始化盘安装,对于温米采油厂中控室的两台GUS,用初始化盘无法安装,应此采用先安装NT WORKSATION操作系统,再安装GUS基本软件。对于轻烃的GUS,可以采用初始化盘,第一步要制作启动软盘,插入TPS INITIALIZATION 光盘和一张空软盘,在DOSINMAGE目录下,运行makedisk程序制作启动软盘,然后用此软盘启动,FDISK,FORMAT之后,用初始化光盘启动,运行setup 安装,或用启动软盘启动,运行setup安装。

1、NT WORKSATION操作系统的安装

与普通的NT安装一样,光盘启动,分区建区、格式化(NTFS格式)安装完NT后,安装SERVICE PACK3或更高版本(英文)

安装驱动程序

2、操作系统及驱动安装正常后,配置好网络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环境问题:人类各种活动或自然因素作用于环境而使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由此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与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称为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叫做环境污染。 3、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4、分配系数: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的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5、标化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后,有机毒物在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浓度之比称为标化分配系数。 6、辛醇-水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时,有机物在辛醇中的浓度和在水中的浓度之比称为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7、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8、亨利定律常数:化学物质在气——液相达平衡时,该化学物质在在水中的平衡浓度和其水面大气中的平衡分压之比。 9、水解常数:有机物在水中水解速率与其在水中浓度之比称为水解常数。 10、直接光解:有机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光而进行分解反应。 11、敏化光解:腐殖质等天然物质被光激发后,将激发的能量转移给有机化合物而导致分解反应。

12、光量子产率: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占吸收总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 13、生长代谢:微生物可用有机化合物(有机污染物)作唯一碳源和能源从而使该化合物降解的代谢。 14、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用碳源和能源,须有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该化合物才能降解。 15、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吸收、吸附等),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6、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富集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17、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 :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8、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半数有效浓度(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和毒物浓度。 19、阈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 20、最高允许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不引起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高剂量。 15、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包括碱基对的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四种类型。 16、遗传致癌物:1)直接致癌物:直接与DNA反应引起DNA基因突变的致癌物,如双氯甲醚。 2)间接致癌物(前致癌物):不能直接与DNA反应,需要机体代谢活化转变后才能与DNA反应导致遗传密码改变。如二甲基亚硝胺、苯并(a)芘等。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它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密切相关。通过对某一化合物分配系数的测定,可提供该化合物在环境行为方面许多重要的信息,特别是对于评价有机物在环境中的危险性起着重要作用。测定分配系数的方法有振荡法、产生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 2、学习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是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即: K ow = c o/c w 式中:K ow—分配系数; c o—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中的浓度; c w—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振荡法使对二甲苯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中达平衡后,进行离心,测定水相中对二甲苯的浓度,由此求得分配系数。 K ow=(c0V0-c w V w)/ c w V w 式中:c0、c w—分别为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中的浓度; V0、V w—分别为正辛醇相和水相的体积。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 (2)恒温振荡器 (3)离心机 (4)具塞比色管:10mL (5)玻璃注射器:5mL (6)容量瓶:5mL,10mL 2、试剂 (1)正辛醇:分析纯 (2)乙醇:95%,分析纯 (3)对二甲苯: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1.00mL对二甲苯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取该溶液0.10mL于25mL容量瓶中,再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时浓度为400μL/L。在5只25mL容量瓶中各加入该溶液1.00、2.00、3.00、4.00和5.0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227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利用所测得的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值对浓度作图,绘制标准曲线。 2.溶剂的预饱和 将20mL正辛醇与200mL二次蒸馏水在振荡器上振荡24h,使二者相互饱和,静止分层后,两相分离,分别保存备用。 3.平衡时间的确定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1)移取0.40mL对二甲苯于10mL容量瓶中,用上述处理过的被水饱和的正辛醇稀

舞台灯光培训资料整理

舞台灯光培训资料整理 1、 +page :上翻页(用作屏幕的翻页) 2、 -page :下翻页 3、 Go page :转到页面(选择屏幕从某页到某页) 4、 Intensity :亮度(用于灯光强度的调节,从 0%到100%) 5、 Position :位置(用于调节灯光的位置,点击后打开灯光 位置 素材窗口,用作存储位置素材) 6、 Colour :颜色(用于灯光的颜色调节,点击后打开灯光颜 色素 材窗口,用作存储颜色素材) 7、 Gobo :图片(用于灯光图案选择,点击后打开灯光图片 素材窗口,用作存储图片素材) & Beam :放大,缩小(用于灯光焦距的调节,点击后打开 '■ ? 0??ui ■ ? ? ? ■ ? ? ? 问 M L BlVH! On B 卜 Pi! E E K P?h I D41A M M 2 1 3 ThJ^tg h AMI r 9 I ■ 、各种按键的认识 mm □E HD

灯光图案和光束素材窗口,用作存储除颜色和位置以外的素材)9、Effect :效果(效果里面有灯光的多种参数选择,比如旋转 等) 10、Special:特殊的,专用的 11、Shape:形状,模型 12、ML Menu :多功能菜单 13、Blind :掩饰 14、Off :关 15、Fan:风扇 16、Options :选项 17、Record :录制,刻录,保存键(双击也可充当组合键使 用) 18、Update :更新,升级(用于更新素材和重放) 19、Edit :编辑(用于编辑素材) 20、Select if:选择一个功能 21、Patch:配置码 22、Disk :保存,磁盘 23、Deleete:删除 24、Copy :复制(用于切换复制、关联复制、移动功能) 25、Move :移动 26、Unfold :扩展,展开(用于展开chase或cue list进行修改) 27、Include :包含

《环境化学实验》指导书(环科+环工)16学时

实验一不同水域水碱度的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环境化学及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水中碱度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成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的物质的总和。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成分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用酸滴定至pH为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要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到终点时的pH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做出解释。 1.方法的选择 用标准酸滴定水中碱度是各种方法的基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根据电位滴定曲线在终点时的突跃,确定特定pH值下的碱度,他不受水样浊度、色度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控制性试验及例行分析。二法均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用。 2.样品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在4℃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用于采集后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含有可氧化态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域水碱度的意义

舞台灯光设备的基本知识

舞台灯光设备的基本知识 目前,有很多机关、院校、社团、企业等都建有自己的会堂、礼堂、多功能厅等综艺场所,需要配置一些相应的专业灯光设施,由于缺乏对舞台灯光的了解,在如何正确选择专业灯光器材上,不很精通;而很多专业灯光器材销售商们,对专业舞台灯光设备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经予正确的指导,以致资金浪费。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文就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课程英文名称:The e xperiment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课程总学时:17总学分:0.5 推荐使用教材:自编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环境化学实验》包括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和污染控制化学三部分内容,重点是环境污染化学部分,着重探讨污染物来源及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浓度水平和迁移、转化与降解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通过《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深化《环境化学》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促进对环境化学领域研究动态及前沿的理解,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数据科学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整个教学环节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个部分,增加了以独立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实验”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多个研究题目供学生参考选择,要求学生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教师的配合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在研究过程中,实验室(包括仪器设备)向学生开放,在教师的配合下,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活动。在学期末,学生应完成一篇符合规范的研究论文。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基础实验 1、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5学时 第二部分综合实验 2、水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6学时 3、海洋沉积物中砷的污染分析6学时 四、考试要求 依据平时实验进行情况进行考查(包括预习和知识准备情况、实验过程中操作动手能力及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科学思考能力、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等)。 五、学习参考书: 1、环境化学实验.董德明,朱利中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环境化学实验.康春莉,徐自力和冯小凡主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3、环境化学实验.孔令仁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实验一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环境化学实验1

活性炭吸附实验 1.实验目的 ①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 ②掌握用实验方法(含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吸附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2.实验装置及材料 (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装置间歇式吸附用用三角烧杯,在烧杯内放入活性炭和水样进 行振荡。 (2)连续式活性炭吸附装置连续式吸附采用有机玻璃柱D25mm×1000mm,柱内500~750mm高烘干的活性炭,上、下两端均用单孔橡皮塞封牢。各柱下端设取样口。装置具体结构如图4—10所示。 (3)间歇与连续流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 ①振荡器(1台)。 ②有机玻璃柱(3根D25mm×1000mm) ③活性炭。 ④三角烧瓶(2个,500mL) ⑤COD测定装置。 ⑥配水及投配系统。 ⑦酸度计(1台)。 ⑧温度计(1只)。 ⑨漏斗(6个)。 ⑩定量滤纸。 3.实验步骤 (1)间歇式吸附实验 ①将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然后在10 5℃烘箱内烘24h,再将烘干的活性炭研 碎成能通过270目的筛子(0.053mm孔眼)的粉状活性炭。 ②测定预先配制的废水水温、pH值和COD。 ③在5个三角烧瓶中分别加入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粉状活性炭。 ④在每个烧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的废水进行搅拌。一般规定,烧瓶中废水COD(mg/L) 与活性炭浓度(mg/L)比值为0.5—5.0。 ⑤将上述5个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即可停止。(振荡时间一般为30min以上)。 ⑥过滤各三角烧瓶中废水,并测定COD值, 上述原始资料和测定结果记入表4—11。 (2)连续流吸附实验 ①配制水样或取自实际废水,使原水样中含COD约l00mg/L,测出具体的COD,pH 值、水温等数值。 ②打开进水阀门,使原水进入活性炭柱,并控制为3个不同的流量(建议滤速分别为 5 m/h,l 0 m/h,15 m/h) ③运行稳定5min后测定各活性炭出水COD值。 ④连续运行2—3h,每隔30min取样测定各活性炭柱出水COD值一次。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 控制 要求:用PLC构成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合上启动按钮SD,按以下规律显示:1-2-3-4-5-6-7-8-12-1234-123456-12345678-345678-78-15-26-37-48-37-26-15-1357-2468-1,如此循环。数字表示灯号。24组数字灯的亮对应M101.0-M115.0和M201.0-209.0的值1. 舞台灯光控制图 I/O地址表(如表10-9所示) 编号地址说明功能 输入地址表(如表表10-9所示) 1 10.0SD按钮输入启动舞台灯光 输出地址表(如表10-10所示) 1 Q0.0 接指示灯1 控制灯1亮、灭 2 Q0.1 接指示灯2 控制灯2亮、灭 3 Q0.2 接指示灯3 控制灯3亮、灭 4 Q0.3接指示灯4 控制灯4亮、灭 5 Q0.4接指示灯5 控制灯5亮、灭 6 Q0.5接指示灯6 控制灯6亮、灭 7 Q0.6接指示灯7 控制灯7亮、灭 8 Q0.7接指示灯8 控制灯8亮、灭 舞台灯光控制图 舞台灯光布置图,如图10-18所示

舞台灯光控制过程分析 按下启动按钮SD,10.0闭合,每2s产生一次脉冲使M0.0为1,M10.0得电,延时3sM10.0失电。3s内M100.0为1,以后为0,直到M2.0为1,M100.0才为1,M100.0的值传给M101.0-M115.0,传到M115.0时,其值传给M200.0,M200.0值传给M201.0-M209.0,传到M209.0时,其值传给M2.0,再传给M100.0,2s后M2.0为0,M100.0也为0,每2s右移一次。每2s有1组灯亮,24组灯循环亮。M100.0的值开始为1,传给M101.0后,M100.0的值开始为0,直到循环结束M2.0为1,M100.0的值又为1,第二次循环。 关闭启动按钮SD时,M100.0-M115.0,M200.0-M209.0复位。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PLC编程

舞台灯光基本知识全攻略

舞台灯光基本知识全攻略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 使用最多。 4、散光灯:光线漫散、均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装于舞台上,暴露于观众,形成灯阵,作舞台装饰和照明双重作用。 8、投景幻灯及天幕效果灯:可在舞台天幕上形成整体画面,及各种特殊效果,如:风、雨、雷、电、水、火、烟、云等。 9、电脑灯:这是一种由DMX512或RS232或PMX信号控制的智能灯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灯具,常安装在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运行中的色、形、图等均可编制运行程序。由于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使用要有所区别。一般小功率电脑灯,只适合舞厅使用。在舞台上小功率电脑灯光线、光斑常被舞台聚光灯、回光灯等谈化掉,所以在选用上要特别留意。

剧场灯光系统设计说明

第1章总体概述及设计要求 剧院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歌剧、芭蕾舞、戏剧、戏曲、综合文艺、会议的使用的需要。 第2章设计指导思想 ?舞台灯光建设不低于已建同类剧院档次,技术水平领先于已建同类剧院,经济性优于已建同类剧院。 ?舞台灯光系统设备配置充足,保证各类演出的需要。 ?灯光系统实用性,舞台灯光系统设计充分考虑演出的实际需求,目的是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主要通过灯位、回路设置及与建筑配合实现。 ?灯光系统的先进性,充分应用先进的技术,同时考虑技术成熟性及性能价格比,技术还在发展阶段的部分可观望一段时间。 ?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冗余设计实现,但系统可靠性是靠设备品质及品牌保证。 2.1灯光设计应用的先进技术 ?灯光信号传输控制网络的应用 ?综合大回路灯光控制台的应用 ?分布式(流动)调光硅箱的应用 ?LED灯具的应用 ?低碳、节能的要求 2.2相关建筑和机械布置 主舞台宽24米,深度16米,台上净高25米;台口宽18米,高10米。 台下设备包括两套主升降台,升降台可同步运行,也可单独升降,形成同一平面或阶梯状,供演出需要。 台上设备包括大幕机、电动吊杆、灯光吊杆、侧灯光吊杆、飞行器、台上电气与控制系统。 2.3灯光设计内容 ?舞台灯光灯位的要求 ?舞台灯光供电回路、信号回路的配置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 ?舞台灯具配置 ?场灯控制系统、工作灯布置及控制 ?特殊演出设备(含LED显示屏)

第3章舞台灯光设计 3.1设计概述 3.2设计依据的规范及标准 ?进口设备应符合:UL(美国厂家)、CE(欧洲厂家)标准 ?JGJ57-2000 多功能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GB/T 13582-1992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218-1993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GB 7000.15-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用灯具安全要求 ?WH/T 26-2007 舞台灯具光度测试与标注 ?WH-0202-1995 舞台灯光图符代号及制图规则 ?WH/T 0203-96 舞台调光设备术语标准 ?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JGJ/T 16-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 16-2008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附加条文说明) ?GB 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T 11918-200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1919-200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2部分:带插销和插套的电器附件的尺寸互换性要求 ?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3.2.1舞台灯光设计特点 ?灯具分布为全方位立体分布,包括纵深方向的正面光、斜侧、正侧光,上方的顶光、逆光、台面的地排光和预留的流动光,并可灵活选择或组合光位进行立 体的照明和造型。 ?基本光分布主舞台均匀,无黑区,保证各种文艺演出的需求,又满足于大中型会议或电视拍摄的投光,便于演出、排练以及工作照明的选用。 ?设置成像灯,可以切割各种形状的光斑,插入造型片可投射出各种效果。 ?设置电脑灯,可自动变换光束角度、色彩等。 ?配置追光灯,突出重点。 3.2.2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设计特点 ?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及可扩展性 ?提供系统设计的所有设备符合CE标准、UL标准;系统设计、管线选型、配套施工符合国际和国家相关行业标准或规范。 ?系统控制部分要求有严格的实时冗余追踪备份。 ?系统采用TN-S接线方式。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前言环境化学实验是为进一步深化《环境化学》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数据科学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依据新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共包括4个实验,内容涵盖了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和土壤环境化学等。 实验一为天然水中油类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中油类污染的认识,了解石油类类污染物含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峰,掌握油类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实验二为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这是典型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了解平衡状态下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的分配状况,使学生深层次了解有机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以及脂溶性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吸收行为。 实验三为苯酚的光降解速率常数实验;使学生了解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性能以及它们在水中的归宿。 实验四为土壤对铜的吸附实验;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被广泛关注,也是目前食品安全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重金属不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降解,因此可在土壤中不断地积累,也可为植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吸附性能对今后开展该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编者张凤君 目录 实验一天然水中油类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1)

实验二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3) 实验三苯酚的光降解速率常数 (6) 实验四土壤对铜的吸附 (10)

实验一天然水中油类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环境中油类污染的认识,掌握油类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学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比重量法简单。石油类含有的具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峰。带有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50~260 nm,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15~230 nm。一般原油的两个吸收峰波长为225及256 nm,其他油品如燃料油、润滑油等的吸收峰也与原油相近。本方法测定波长选为256 nm,最低检出浓度为 mg/L,测定上限为10 mg/L。 三、仪器与试剂 1.紫外分光光度计(具有1 cm石英比色皿) 2.石油醚(60~90℃)提纯:透光率应大于80% 纯化:将石油醚通过变色硅胶柱后收集于试剂瓶中。以水为参比,在256 nm处透光率应大于80%。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绘制:把油标准储备液用石油醚稀释为每毫升含 mg油的标准液。向7个10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油标准液0, mL, mL, mL, mL, mL, mL,用石油醚稀释至刻线。最后在波长256 nm处,用1 cm石英比色皿,以石油醚为参比液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舞台灯光的基本知识(20210130034441)

舞台灯光基础入门知识 剧场舞台灯光配置 剧场内舞台, 有多种舞台,有普通镜框式舞台, 有伸出式舞台,有岛式舞台,也有称为黑盒子的舞台,因为舞台形式不一,所以灯具的配置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方便起见我这里只谈一般普通的镜框式舞台,这种舞台不论在过去或者是现在改建和新建剧场中都比较多,因此谈谈这种舞台的灯具配置更显是极需和必要。 舞台(系指镜框式舞台,后文均同)因所演出的剧目不同对灯具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配用灯具前必须要清楚在此舞台上以演出何种剧目为主,这样配置灯具就会有较明确的目标和意图。如有的舞台就定位在以演出传统的歌剧,芭蕾舞剧为主,则灯具的配置就必须按歌剧、芭蕾舞剧的要求来配置。如以大型歌舞,杂恧等特殊节目为主则灯光除了基本要求配置以外,应根据具体节目要求,来加特殊灯位和灯具的配置,这样在此就比较难以叙说清楚。因此我在这儿只说说剧场舞台的基本灯具的配置,按照这样的配置,可以满足一般的,如歌剧、舞剧、芭蕾、话剧、京剧等地方戏剧的要求。 在配置灯具前,首先应了解灯具的种类和它们的主要功能及用途。我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些灯具的性能,以供灯具配置时势选择。 1.聚光灯——在舞台上用的聚光灯是指灯前面使用平凸聚光镜而言的,这种灯具可以调节光斑大小,出来的乐束比较集中,旁边漫射的光线

比较小,功率有至5KW侈种,焦距有长、中、短之分,视射距的远近按需要来加以选用。 2.罗纹灯——或称柔光灯,但在电视界则称此种灯为散光灯。在舞台方面为了区别上述的平凸聚光灯散而柔和,因此用起来漫射区域大,有时为了控制其漫射光线在镜前加上扉页来遍挡,其特点就是光区面积大,不似聚光灯有明显光斑的感觉,射距较近,功率有1KW 2KW等多种。 3.回光灯——此种灯前面无镜片,光线完全靠后面较大的反射镜射 出,用同样2KW的灯泡,其亮度较聚光要亮,故在舞台上要表现强烈光源和亮度时使用。其效果较其他灯具为佳,特点是光束强烈,但调光时要注意其聚焦点,不宜将聚焦点调在色纸上或幕布上,这样容易引起燃烧,另外在调光时中心常出现黑心,为了避免黑心,在灯前端中心加一环状挡板,其射出的光斑大而不易收拢。现在新出一种在反光碗上镀膜使线外线向后透射,以减低灯前面的温度,使用效果很好,名称为冷光超级聚光灯,实际该灯的结构与回光灯相同。 4.成像灯——或称成型灯、椭球聚光灯。其光束角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应用,主要特性是如幻灯似的能将光斑切割成方、菱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或投射出所需各种图案花纹,功率也有1KW 2KW等可选择配置。 5.简灯一一亦称PAR灯,或光束灯,其构造是在圆筒内按装镜面灯泡也有用反光碗装溴钨泡的,主要特性是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光斑大小不能调整。

舞台灯光设置及常用舞台灯光介绍

舞台灯光配置常识攻略 舞台灯光设备现在有很多的企业、学校、单位会因为搭建自己的综艺场所而需要配置这样的一个基础设施,但是舞台灯光配置的布局和安装调试是一个非常专业技术工程,如果没有做一个合理的方案,舞台灯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本文就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首先要了解舞台灯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择配置的一个很需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明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光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刻画出人物、景物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于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射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从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环境化学答案解析

《大气环境化学》第二章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 (1)主要层次划分: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 (2)各层次特点: ①对流层:0~18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空气密度大(占大气总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平流层:18~50km;平流层下部30~35km以下气温变化不大(同温层),30~35km以上随高度升高温度增大(逆温层);有一20km厚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的紫外辐射,并且臭氧分解是放热过程,可导致平流层的温度升高;空气稀薄,水气、尘埃的含量极少、透明度好,很少出现天气现象,飞机在平流层低部飞行既平稳又安全;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很小,只随地球自转产生平流运动,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可遍布全球。 ③中间层: 50~80km;空气较稀薄;臭氧层消失;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大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④热层:80~500km;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人类可利用它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空气更加稀薄,大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0.5%。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与大气温度不同,大气的压力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 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6℃左右。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疏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城市上空为轻度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和 三种方式。 2. 、、以及,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主要环境问题。 3.大气的温度随地面的高度而变化,这构成了大气分层的基础。大气圈按高度自下而上分成、、和。 4.大气颗粒物有三种重要的表面性质:、和。 大气颗粒物在雨滴形成的过程就属。 5.研究酸雨必须进行雨水样品的化学分析,通常分析的主要阳离子有;阴离子有 。 6.用一个强碱标准溶液滴水样,以酚酞作为指示剂,此时所得的结果称为,其化学反应计量式为。 7.水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可分为、和;其中属于物理吸附的是。 8.当向天然水体中加入有机物后可得到一氧下垂曲线。碳元素在清洁区和腐败区内的分解产物分别是和。 9.当向天然水体中加入有机物后可得到一氧下垂曲线,它把河流分为相应的几个区段,在清洁区内决定电位物质是;在腐败区内决定电位物质是。 10.腐殖质的组成非常复杂,根据它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划分为、 和三类。 11.天然水P E越小,提供电子倾向,水中污染物还原态相对浓度。 12.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和 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13.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的层次,是生物最活跃的一层,有机质大部分在这一层,金属离子和粘土颗粒在此层中被淋溶得最显著。 14.岩石的化学风化分为三个历程,即、和。

15.汞及其化合物的挥发程度与化合物的形态及、、 等因素密切相关。无机汞化合物挥发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6.砷的甲基化在厌氧菌作用下主要产生,在水溶液中继续氧化成为;而汞的甲基化在厌氧菌作用下主要产生;与无机砷相比,有机砷的毒性。 17. 是金属甲基化过程中甲基基团的重要生物来源。砷的甲基化在厌氧菌作用下主要产生,在水溶液中继续氧化成为;而好氧的甲基化反应则产生,在水溶液中继续氧化成为,它可与巯基发生的应。 18.日本西部地区发生的米糠油中毒事件是由引起的,而该物质目前唯一的处理方法是。痛痛病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量高的稻米引起的中毒。 19.多环芳烃在大气中经紫外光照射很容易发生,而在水体沉积物中的消除途径主要靠。 20.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机理主要是烷基链上的、、 和过程。 21.在烷基汞中,只有、和三种烷基汞为水俣病的致病性物质。 22.根据土壤中H+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和潜在酸度,根据提取液的不同,潜在酸度分为和。代换性是矿物质土壤潜在酸度的主要来源。 23.痛痛病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量高的稻米引起的中毒。引起日本米糠油中毒事件的物质目前唯一的处理方法是。无机砷可抑制酶的活性,还可与蛋白质的发生反应。与无机砷相比,有机砷的毒性。 二、名词解释 1、环境化学 2、温室效应 3、光化学反应 4、光化学烟雾 5、总悬浮颗粒物 6、环境效应 7、环境污染物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前言 环境化学实验是为进一步深化《环境化学》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数据科学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依据新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共包括4个实验,内容涵盖了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和土壤环境化 编者张凤君

目录

实验一天然水中油类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环境中油类污染的认识,掌握油类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学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mL,7.0 mL,10.0 mL,用石油醚稀释至刻线。最后在波长256 nm处,用1 cm石英比色皿,以石油醚为参比液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2.将水样500 mL全部倾入100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5 mL(1+1)硫酸(若水样取样时已酸化,可不加)及20 g氯化钠,加塞摇匀,用15 mL石油醚洗采样瓶,并把此洗液移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2 min(注意放气),静置分层。把下层水样放入原采样瓶中,上层石油醚放入25 mL容量瓶中,再加入10 mL石油醚,重复抽提水样一次,合并提取液于容量瓶中。加入石油醚至刻线,摇匀。

若容量瓶里有水珠或浑浊,可加少量无水硫酸钠脱水。 3.在波长256 nm处,用1 cm石英比色皿,以脱芳烃的石油醚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度,并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浓度值。 五、结果与讨论 1.C油(mg/L)= 12 V V C )

实验二 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 )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它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 c w ——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振荡法使对二甲苯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中达平衡后,进行离心,测定水相中对二甲苯的浓度,由此求得分配系数。 W W W W O O V c V V c K OW c -=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 )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它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密切相关。通过对某一化合物分配系数的测定,可提供该化合物在环境行为方面许多重要的信息,特别是对于评价有机物在环境中的危险性起着重要作用。测定分配系数的方法有振荡法、产生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 2. 学习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是平衡状态下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即: w o ow c c K 式中:K ow —— 分配系数; c o —— 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中的浓度; c w —— 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振荡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由于正辛醇中有机化合物的浓度难以确定,本实验中通过测定平衡时水相中有机物浓度,然后根据体系中有机物的初始加入量以及两相的体积来确定平衡时正辛醇中有机物的浓度。首先,取一定体积含已知浓度待测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加入一定体积的水,震荡,平衡后分离正辛醇相和水相,测定水相中有机物浓度,根据下式计算分配系数: 式中: c o0 ——起始时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中的浓度μL/L ; c w —— 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浓度μL/L ; V 0、V w —— 分别为正辛醇相和水相中的体积,L 。

三、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1) 紫外分光光度计。(2) 恒温振荡器。(3) 离心机。(4) 具塞比色管:1OmL。 (5) 微量注射器:5mL。(6) 容量瓶:1OmL、25mL、250mL。 2. 试剂 (1) 正辛醇:分析纯。(2) 乙醇:95%,分析纯。(3) 对二甲苯:分析纯。 (4) 苯胺: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 对二甲苯的标准曲线 移取1.00mL对二甲苯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取该溶液0.10mL于25mL容量瓶中,再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时浓度为400μL/L。在5只25 mL容量瓶中各加入该溶液1.00、2.00、3.00、4.00和5.0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227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利用所测得的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值对浓度作图,绘制标准曲线。 (2) 苯胺的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同上,测定波长为279 nm。 2. 溶剂的预饱和 将20mL正辛醇与200mL二次蒸馏水在振荡器上振荡24 h,使二者相互饱和,静止分层后,两相分离,分别保存备用。 3. 平衡时间的确定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1) 移取0.40mL对二甲苯于10mL容量瓶中,用上述处理过的被水饱和的正辛醇稀释至刻度,该溶液浓度为4×104μL/L。 (2) 分别移取1.00mL上述溶液于6个10mL具塞比色管中,用上述处理过的被正辛醇饱和的二次水稀释至刻度。盖紧塞子,置于恒温振荡器上,分别振荡0.5、1.0、1.5、2.0、2.5和3.Oh,离心分离,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相吸光度。取水样时,为避免正辛醇的污染,可利用带针头的玻璃注射器移取水样。首先在玻璃注射器内吸人部分空气,当注射器通过正辛醇相时,轻轻排出空气,在水相中已吸取足够的溶液时,迅速抽出注射器,卸下针头后,即可获得无正辛醇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1

目录 实验一对二甲苯、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1 实验二土壤脲酶活性测定----------------------------------- 5 实验三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测定 ------------------------------ 8 实验四水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水体水质相关指标评价------------------------------ 11 实验六水中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苯酚的光降解速率常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对硝基苯甲腈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底质的耗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萘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氧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一丙烯-二氧化氮-空气体系中光化学烟雾的模拟试验错误!未定实验十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21 实验十三电催化降解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四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五水中碱度的测定 ------------------------------------ 27

实验一 对二甲苯、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配系数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 正辛醇是一种长链烷烃醇,在结构上与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似。因此,可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来模拟研究生物—水体系。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是衡量其脂溶性大小的重要理化性质。研究表明,有机物的分配系数与水溶解度、生物富集系数及土壤、沉积物吸附系数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有机物的生物活性亦与其分配系数密切相关。所以,在有机物的危险性评价方面,分配系数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化合物在辛醇相中的平衡浓度与水相中该化合物非离解形式的平衡浓度的比值即为该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式中: C 0——该化合物在辛醇相的平衡浓度; C w ——水相中的平衡浓度; K ow ——分配系数。 本实验通过测定水相中有机物浓度,然后再根据分配前化合物在辛醇相的浓度以及分配后化合物在水相的浓度,计算得到分配系数。 w o ow C C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