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_郑永娟

加强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_郑永娟
加强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_郑永娟

社科论坛

摘要:城镇化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加强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文章主要在“产城融合”的视角下,通过政府政策主导,结合特色产业集聚区等本土化资源优势,形成聚集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新城镇道路。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镇化三化协调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逐步开展,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距离2015年的战略发展目标——

—“城镇化发展接近中部平均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通过“产城融合”的方式提高城镇化率,是众多地区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力量也不例外。

1加强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河南经济近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提出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以来,借助于产业转移、产业集群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2012年全年而言,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98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左右;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6%,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455.03亿元,增长14.3%。但是,我们看到河南经济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发现城市和农村的界线依然泾渭分明,城镇化的步伐依然缓慢,城镇化率只有42.4%,相比前两年的40%和39.5%,提高的幅度非常有限(资料来源:201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新乡市虽然城镇化率对全省平均水平略高,但2010-2012三年的城镇化率也只有4.76%、42.89%和44.69%。

由此可见,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不匹配,而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部崛起和河南振兴过程中,“三化”协调是核心任务,也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带动力与推动力。因此,如何促进城镇化发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产城融合”的可行性

世界各地在发展城镇化道路上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结合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大省的特点,通过“产城融合”的方式,尤其是通过完善产业集聚区城镇承载功能,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中原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为“产城融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持。中原经济的发展,需要三化的协调同步,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中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国家的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为“产城融合”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政策支持。通过产城融合的方式,既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能促进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平衡,实现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效应。

第二,河南产业集聚区的日趋成熟为“产城融合”提供了重要动力。目前河南工业的发展,除了依靠自身发展外,主要依靠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了大量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建设,让经济发展产生了集聚效应,在扩张城市框架的同时,又拉动了当地就业,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另外,社会和公众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的重视和关注,是“产城融合”的催化剂。毕竟,如果能让原来外出打工者,就近寻找一份不亚于外面企业薪酬的稳定工作,他们也不会选择背井离乡,而产业集聚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他们的想法得以实现。

3通过“产城融合”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我国在“产城融合”的道路上,还处于初步研究和探索阶段,尽管有苏州工业园、十大名村这类典型的成功先例,能够被后来者学习和借鉴,但由于它们所依存的环境和条件的独特性,若要广泛推广,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城镇化的配套发展,才能更好地做好三化协调工作,河南省要通过“产城融合”的方式来提高城镇化率,就应该结合该省现有的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现况,加强主观引导,注重内外结合,从自身实际优势与资源出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具体措施如下:

政府引导,建立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

—“三位一体”:产城融合,属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范畴,由于工程量大,资源消耗多,并且其成果在较长时期内具有不可挽回性,因此,在行动之前,更要关注科学合理的规划。从全国名村到苏州工业园的成功,无一不和完整科学的总体规划紧密相关。科学合理规划,保证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新城镇建设中,就要在政府引导下,对城市功能结构、用地布局等各方面提出较高要求,真实做到利用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性,就要从以下“三位一体”工作入手。

第一,突出城市总体规划特色。城市总体规划是从全省或全地区角度出发,对城市的发展规模、方向及特色所做的统筹安排和规划。尽管产城融合中大部分都倾向于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但也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如开封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那么,旅游业发展就应该成为本地主导核心产业,郑汴一体化的提出和实践,也为开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和政策支持。这种规划思路为各地城镇发展、功能布局等方面指明了大体方向。

第二,合理利用土地,为长远发展留余地。土地是产城融合的基础,建立核心产业、规划城市功能,都是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既要保证农业大省的地位不动摇,还要保障新兴主导产业的建设,同时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这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显得格外重要。土地资源是宝贵的,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进行空间布局时,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还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空间的需要,子孙后代的需求。做好农田保护措施,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土地行为等,都是土地利用合理性规划要

加强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郑永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108

(上接第108页)

摘要:开展出国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确定出国培训项目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以发展壮

大特色经济产业为核心,有目的性地开展出国培训项目。本文从新疆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角度阐述出国培训项目与特色产业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实现出国培训特色产业融合

随着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扩大新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以及未来新疆经济建设的关键。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新疆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出国培训工作,一定要将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纳入到出国培训项目的制定过程中,实现以出国培训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目的。

1出国培训项目与特色产业融合的原则

出国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

技术等,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素质,并且将其学到的知识、

经验等应用与我国相关领域内,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出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出国培训组织管理者一定要立足与当前区域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好的出国培训项目,促进全区特色经济产业的发展。结合实践经验,制定出国培训项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1前瞻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想保持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产业,发挥区域优势,通过区域产业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出现了下滑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实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依靠传统

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发展的

要求,因此新疆地区一定要创新发展思维,积极发展创新型产业,而创新型产业,对国外一些前瞻性的培训项目,有着很高的需求,很多前瞻性的培训项目,对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启发和带动作用。所以新疆地区在确定出国培训项目时,一定要以创新性的发展思维、立足于新疆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出国培训项目。

1.2需要性。出国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出国培训带动本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人才。如果地方政府所组织的出国培训项目不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无论出国培训人员学习到了怎么优秀的知识与技术,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而言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最终导致出国培训的质量与效益不高。当然出国培训项目的确定不仅具有广泛的需求性,而且其必须是国内所不能解决的项目,如果通过学习国内其他地区或者经验可以解决此问题,则没有必要在组织该项目范畴的出国培训。

1.3可行性。可行性是出国培训项目确定的前提与关键,如果制定的出国培训项目经过论证后不符合当前特色经济的发展,那么开展出国培训的意义就不大。因此出国培训项目立项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近期区域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具体的出国培训项目,保证出国培训项目具有代表性,能够为新疆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积极有效的作用;二是要考虑该产业在国外的发展优势,如果该产业在组织培训国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那么完全没有去该国如何实现出国培训项目与区域特色产业的融合

殷晓兰

(新疆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中心)

深入考虑的问题。

第三,完善功能定位的规划。产城融合,要解决的问题除了

“产业化”外,还有“城镇化”难题,如,产业、商业、住宅三类物业的搭配比例及组合方式;餐馆酒店、百货、医院、影院等的配套;既安居又乐业,有效打破过去工业区功能单一,缺乏生气的状况。因此,在功能定位规划上,要明确经济发展、人口就业和居住满意之间的功能定位。做好了这“三位一体”的规划工作,产城融合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工作就是落实到位了。

4“产城融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产城融合”方式的城镇化建设中,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是重要基础。要真正让它起到重要动力的作用,促进城镇化进程,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要着力突出核心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城镇发展内生动力。不能简单追求外延性发展,还要以提高区域内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主,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主体经济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促进与城市功能的融合,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动力支撑;

第二,新型城镇化不能简单追求数量,要全面考虑和规划新增城镇人口的未来发展问题。如果只是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可以通过行政区域的变更,将靠近城市边缘已经非农化的区域划入城镇;如果只是为了加快产业进程化而产业化,可以通过政策杠杆,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再造一个产业园区。但这些方式的选择,并不能真正解决产城融合的问题,它只会让更多的居民感叹政策的强制性和生活的不便,并不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明显的便利。要让城镇化建设深入人心,让居民从收入结构、生活习惯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上真正实现城镇化。

参考文献:

[1]https://www.360docs.net/doc/f714237353.html,/,201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R].

[2]https://www.360docs.net/doc/f714237353.html, ,

新乡市人民政府-经济统计.[3]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决策,2011.1.[4]彭峰,张静.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江西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2012.4.

[5]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企业活力,2011.8.

[6]李伟娜.产业集聚、环境污染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3.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3年度调研课题:《加快完善我省城乡一体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l-2013-3180。

作者简介:郑永娟(1980-),女,河南漯河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

学校管理工程系,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区域经济。

社科论坛

109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

加快产城融合助推经济发展

加快产城融合,助推“****” 实施“****”战略是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推动全区发展跨越提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宜居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互动发展,就要着力产城融合。 一、“产城融合”的科学内涵 产城融合:产是指生产及相关城市的产业园或工业区;城指城市;产城融合,即“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要做到同步演进,将相关工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在一起。 现代社会,工业化主要创造供给,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则创造需求,双方的发展互为前提,不但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步调上也必须协调配合:城市发展要有产业为支撑,才能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二者必须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才能产生互动效应,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所造成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辨证关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 产城融合的发展就是将产业园区和城镇社区融为一体,

推动经济发展主体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的多元化发展, 从而促进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城市活力。 二、当前***产城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城融合缺少合理科学的规划。 产城融合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来统领。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集聚和土地利用的统一,工业园区规划和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形态和主要功能各不相同,从规划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形成了两者之间的割裂,工业园区和城区其他区域在空间和结构上“泾渭分明”。在用地性质上,工业园区以工业和仓储用地为主,辅以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基本没有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 (二)产业层次较低造成产业发展未能有效促进城市发展。 尽管***工业园区已正式升格为***高新技术开发区,但实际上,园区内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产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企业的工资标准还不高。对本地劳动力来说,这样的收入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其进城买房变为市民,多数本地农民工每天往返在工厂与农村老家之间(或出租房之间),对本地区而言,工业化进程未能同步推进城市化。而作为园区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往往会尽量压缩自己的生活成本,或住在企业的集体宿舍,或租住在园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的湘潭经开区样本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的湘潭经开区样本 在湘潭经开区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工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前者是城镇化的依托,反过来城镇化建设又会促进工业产业的提质升级。 以前,湘潭经开区只是一个单纯的工厂园区,生活枯燥,幸福感低。如今,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服务功能被植入工业区,产业与城市实现了有效融合,让九华成为了一个既可创业,又宜居的城市。创造了产业经济发展佳绩的湘潭经开区,在“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力图建成一个产业发达、环境美丽、生活便捷、居住舒适、人民幸福的“美丽新九华”,他们的实践具有样本意义。 没有产业作支撑,建起来的城市将是一座空城。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在改革创新中推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针。湘潭经开区党工委适时确定了“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致力于实现从单一的经济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方向转变,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型园区转变。 经过十一年的发展,九华已经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进,与九华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九华将以吉利汽车为龙头,汽车物流、汽车及零部件贸易、二手车交易、汽车主题公园等为配套,致力于打造湖南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将以泰富重装为龙头,从产品供应商向集成系统和成套设备供应商转型,从设备供应商向运营服务商转型,培育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竞争和融资能力的千亿装备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将形成涵盖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等物联网产业基地,提供信息系统设计和服务、动漫游戏设计、供应链管理和金融数据处理等服务。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4237353.html,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怀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6期 摘要:本文基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市丰台河西地区基本特征和突出优势,提出台河西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空间布局和建设构想。 关键词:产城融合;丰台河西;空间布局;建设构想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病”日益突出。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亟需尽快解决。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标志着新一轮城镇化拉开序幕。“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对疏解中心城市人口、缓解交通拥堵、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 一、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 (一)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新型城镇化绝不仅是城镇范围扩大、“只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让居民生活的更加舒适、便捷,可以享有现代城市特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重点是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现代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新型城镇为载体,通过产业聚集人,产业服务人,提升土地、农民等要素生产率,保证农民在不丧失土地的前提下持续分享产业化收益,实现人的全面城镇化。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它将居民的居住、工作、生活聚集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减少奔波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对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结合部发展、解决大城市病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的将城市建设成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载体,培育现代产业体系,解决居民就业问题,为农民生活、居住市民化提供支撑;完善现代城镇功能,重点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生活保障体系,实现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三个“三位一体”: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城镇化建设行动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浙江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xx〕1098号),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杭州市要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通过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省公安厅负责,xx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督促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断提高居住证含金量。(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

负责,xx年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xx〕44号),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省财政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四)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研究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省国土资源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五)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鼓励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负责) (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各地区要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任务:到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60%,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问题。实施该项计划涉及诸多领域的改革创新,尤其涉及到障碍新型城镇化的住房体机制机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需求。 满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需要,不可能由政府包揽,住房保障不能走福利分房的老路,政府只能“补好位”对社会上及少数丧失劳动能力的、吃低保的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市场化是以货币来调节商品供给的经济法则,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基本住房保障的土地也必须执行有偿使用,应该与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匹配,定性为政策性商品房,处理好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把基本住房发展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一、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从哪里来? 城市以“就业人口”数量来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以人均100㎡划定城市边界,鼓励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在划定的城区内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由政府统一规划,提高容积率、增加人口密度,把新建的住房全部纳入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在满足原地居民基本住保障后,将多余房屋向当地符合购买基本住房人群出售,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建设用地问题。

产城融合的概念知识讲解

产城融合的概念

产城融合相关资料 一、产城融合的提出及背景 “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及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伴随着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 全球资本流人中国, 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的经济发展,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窗口和空间载体,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步人成熟阶段, 在地区发展中承担着经济推动器的作用,但同时开发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功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与区域发展脱节、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等,开发区一方面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经济上的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发展的初衷而形成的孤岛经济, 已经越来越制约开发区的发展, 以及开发区与周围城镇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全球化的深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及城市空间不断生长, 开发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 成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2012年 6月5日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开发区要走产城融合的路子。 二、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而且产城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对于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主要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人本导向、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 1、人本导向:产城融合的本质是从功能主义导向人本主义导向的一种回归。从开发区发展历程的梳理及每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来看,产城融合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成型期,这个阶段是开发区开始设立的时期, 秉承三为主的发展宗旨,即资金以外资为主、产业以新技术为主、市场以出口为主,形成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基地和载体。从空间上看,面积多为几平方公里,主要是在城市外围地区,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较为松散,从就业人群看, 主要以工人为主, 其生活主要依靠工厂宿舍来解决,此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X政发〔X〕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造关中西部城镇群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和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发力、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政策组合,推动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配套。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 (三)主要目标 年均实现1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X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一市一区一路”城镇空间格局和“X镇级市—西周文化景区(县城)—重点镇—一般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三个1亿人”战略和《X市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加快落实《X县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一定年限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农民工凭相关证件和证明可在

产城融合解读

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上)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是产业园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本文将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以及构成要素进行解读,以达到对产城融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背景解读 (一)在国外,“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20 世纪40 年代,英国开始建设卫星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在特大城市周围培育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独立新兴城市,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雏形,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法国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学城等从产业园区开始培育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人口、交通压力,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世界范围内产业新城的典型案例之一,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万,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院地区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功能区。周边开发区主要用于设立私人研究机构。)

(二)在国内,产业园“孤岛经济“催生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规划 2005年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带动了新城、新区和大学城等多种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逐步在地区发展中承担起经济推动器的作用。然而,产业园区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形成“孤岛经济”,制约了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与周边城市的融合。 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以制造业为主、强调对外出口、以外资为导向的产业园区发展策略逐渐被以产业集群为单位、规模化发展、高新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所取代;与产业园区密切相关的城区面临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地域空间结构开始向一体化协调发展,“大都市区”概念逐步形成,对产业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2014 年3 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产城融合案例

(一)产城融合 1.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没有活力。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且产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 因此,“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以产业为保障,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健康、可持续、有活力的发展模式。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和产业共生、共利。具体意义体现在: 1、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 2、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 3、有利于构建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自我更新能力; 4、有利于城镇化有序推进,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 2.产城融合的方式 有产城融合发展需求的区域可归纳为两大类: (1)有产无“城” 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例如较为成熟的产业园、开发区等原以生产

为主导的区域,这类区域受制于土地成本和交通需求,一般处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城市边缘。因前期多以通过链家的土地和劳动成本吸引企业入驻,土地利用方式粗放,规划缺少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配套设施,功能相对单一。但由于多年的发展也具备一定的人口基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居住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单一的居住功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职住严重失衡,潮汐交通压力大,交通拥堵也在无形中增加了通勤的时间距离,并将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 这类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在产业、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完善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配套设施;难点在于人口基数有限,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使得配套设施的健康运行面临挑战。 图:潮汐交通 (2)有城无“产” 城市在过去依托某种大型产业已发展成熟,但过去的产业(例如炼钢厂、纺织厂、废弃铁路站场等)模式已被产业链淘汰或者面临严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

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 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2015年初,按照朝阳市委、市政府“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朝阳县依托二十家子镇和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成立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提出了开发区与新市镇同步发展、融合发展的规划设想,编制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4月,开发区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下面将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委托辽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30)》,开发区按照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三支柱、双培育”的产业发展“3+2”模式,产业发展将经历以下两个阶段,全面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产城融合新局面。第一阶段(2015--2020年)开发区逐渐投入到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完善过程中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内在需求,也会促进产业升级和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就业人群构成逐渐丰富,各类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建设职业学校、人才公寓、酒店、产

业服务平台等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设施。第二阶段(2020--2030年)开发区由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转变为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和产城融合发展新城区,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通过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工业新区和二十家子镇区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就业人群和居住人群结构匹配、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联系紧密的产城融合新局面。工业与贸易的双轮驱动,二十家子新市镇社会经济达到全县一流水平,成功打造为朝阳县副中心。 二是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发展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这一核心命脉,依托“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三基地一园区”,具体为:利用温甬台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转移契机,依托标准化厂房和张世新能源汽车这个龙头,打造北方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地;利用县域内丰富的钒钛资源,依托中科院过程所辽西钒钛湿法冶炼新工艺,打造钒钛产业基地;利用化工产业园优势,依托南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先进技术,打造辽西地区精细化工科研成果转化承接地;利用开发区距离锦州港仅有65公里的区位优势,依托国电投锦赤货运专线东大屯车站,打造国电投朝阳(保税)物流产业园区。 截至5月中旬,现已在开发区注册的企业有64家。其中,装备制造企业21家,包括张世新能源汽车、辽宁精锐、

产城融合解读(下)

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下)上期我们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读,本期将会就产城融合的产业导入、空间布局、服务设施、生态景观、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对产城融合有更为完整的了解。 导言 现有的产业园区规划一般分为产业规划、园区总体规划、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四个层次,四个规划层次围绕产业规划依次承接,核心目标是将产业落地,缺乏对城市功能培育的考虑;工业园区规划和母城规划分别独立编制,空间形态和主要功能各不相同,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园区的建设先天不足。 随着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转型,现有的层层衔接的规划逻辑已经难以指导产业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应当针对产业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介入相关城市功能,在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产城融合规划。城市化与技术革命是园区转型和升级的两大推手,城市涉及工作、居住、交通和游憩四大类功能空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三大类产业园区在不同发展阶段亦有不同的空间需求。 本文围绕产业与城市对空间功能的升级需求,构建网络化的空间引导单元,分四个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一、产业升级——以研发创新为导向 产城融合的前提是产业等级提升引发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集中,为城镇化提供基础支持;城镇的服务功能为

产业发展及人口集中创造了条件,产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城市功能配套的需求。 (一)产业序列升级:前向、后向、侧向关联产业依序增长 根据园区发展的四个阶段,主导产业的发展必然经过单一产业要素集聚—前后向关联产业集聚—侧向关联产业集聚—创新突破的过程。其中,前向关联产业是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关联产业则是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他服务的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和前后关联、旁侧关联大的企业引导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综合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协调发展,为整个企业运营链“护航”,生活性服务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化平台建设:满足R&D 产业化的空间需求 根据筑波科学城、硅谷和班加罗尔等国外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域的发展经验,在产城融合的最终阶段,产业发展的理想化状态是以科研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产业平台的构建最终是围绕R&D( 科研与开发) 产业化的平台建设来进行。因此,在要素集聚阶段,要围绕主导产业和园区的核心能力构建产业平台,这就要求在规划之初着重分析和判定产业平台构建的空间需求,自主创新、科技研发、高端服务、生态宜居和休闲旅游等职能应成为产城融合功能空间拓展的方向。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精品文档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国家、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小,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建管提品味,抓经营报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二、我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城镇缺乏集聚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断头路较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明显,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区形成了出具规模的产业支柱,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的主导产业。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统一协调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思路是: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左右,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到周边的聚集效应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归。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2014-2018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及投资形势预测专题分析报告 【简介】 由于近期发现华经视点公司原创报告目录被多家网站严重抄袭,华经视点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转载或引用!为了维护客户的利益及保障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您直接从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购买正版报告并享受VIP级别的高端售后服务。 此报告为多用户报告,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会重新修订报告研究框架,并做出合理的报价。 【目录】 第一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影响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分析 第二节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总结分析 三、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框架分析 一、历次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汇总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政策规划 三、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第五节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潜力与空间预测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国际比较 二、农村人口转化基数存在潜力 三、从城镇人口增速看可行性 四、从城镇就业岗位供给看可行性 第二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政府调控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引导作用分析 二、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推动与支持作用分析 三、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第二节经济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经济实力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三节生产要素流动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资本投入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劳动力资本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四节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和时政热点解读(2)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于农民、覆盖于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城镇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城镇化的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同时伴随着人口从农业向城市流动的这一结构性变动。 第一产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物质生产的——农业、牧业、采矿 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制造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服务业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有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升级、产城融合、、城市转型、推动区域性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直管县市、加快城镇化建设试点市、汝州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田园城市”“文明城市”为战略定位,谋划了汝州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是突出抓好城镇棚户区改造、出入市口环境整治和生态廊道建设、中心城区功能提升、镇区和新农村建设、基础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带

动经济结构转型、需求动力再生、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稳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持续努力、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七大产业园区、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配套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构建全域一体、产城融合、协调联动的城市空间格局,倾力打造山水融合、森林环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构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随的生态功能分区。 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的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汝州选拔干部的五看是看责任担当、看工作实绩、看群众公认、看任职履历、看岗位需求。 五规合一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汝州在十个直管县市中经济总量排名第三但增速较慢。 河南省是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新型工业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和网络大省。 现代农业的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 汝州精神:崇文尚德、实诚谦和、开明担当、求实创新。 汝州文明村十个标准:1、两委班子健全有力2、社会秩序和谐安定3、群众法律观念较强(无信访事件)4、经济发展环境优良5、村庄面貌整洁优美6、村级经济健康发展7、尊老爱幼蔚然成风8、

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邵武市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为支持邵武市加快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探索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省城镇化事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园区升级行动、城区融合行动和旅游区建设行动等“三区行动”为抓手,促进产业园区向城区聚拢、产业活动向园区集中、城市功能向园区拓展,构建要素匹配、功能齐备、服务完善的“产业-城市”空间复合体,形成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集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的积极态势。推动规划建设、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改革,建成“生态美、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二)发展目标 推动邵武市加快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 1 —

--到2015年,“三区行动”进展顺利,产城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协调,林产加工、纺织服装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生物、食品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城四翼”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主要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得到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新城区,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30万人,市区人口达到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6:48:36。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体制机制等各类改革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到2020年,“三区行动”阶段性完成,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高度一致,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工业壮大做强,旅游业成为重要增长极,主要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基本完备,“一城四翼”城区格局基本成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新城区,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力显著提高。市域总人口达到35万人,市区人口达到2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50:40。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体制机制等各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三区”发展,增强城镇化发展带动力 1. 实施“园区升级行动” — 2 —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产城融合的概念

产城融合相关资料 一、产城融合的提出及背景 “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及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伴随着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 全球资本流人中国, 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的经济发展,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窗口和空间载体,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步人成熟阶段, 在地区发展中承担着经济推动器的作用,但同时开发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功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与区域发展脱节、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等,开发区一方面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经济上的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发展的初衷而形成的孤岛经济, 已经越来越制约开发区的发展, 以及开发区与周围城镇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全球化的深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及城市空间不断生长, 开发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 成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2012年6月5日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开发区要走产城融合的路子。 二、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而且产城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对于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主要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人本导向、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 1、人本导向:产城融合的本质是从功能主义导向人本主义导向的一种回归。从开发区发展历程的梳理及每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来看,产城融合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成型期,这个阶段是开发区开始设立的时期, 秉承三为主的发展宗旨,即资金以外资为主、产业以新技术为主、市场以出口为主,形成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基地和载体。从空间上看,面积多为几平方公里,主要是在城市外围地区,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较为松散,从就业人群看, 主要以工人为主, 其生活主要依靠工厂宿舍来解决,此时城市规划中大多将开发区作为城市边缘地区或郊区的飞地,功能单一。第二阶段成长期:这个阶段是开发区从单纯的工业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变的发展阶段,开发区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过程, 逐渐投人到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开始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开发区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完善过程中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内在需求, 也促进了自身产业升级和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从空间上看, 这个时期开发区规模扩展到十几个平方公里, 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且产生辐射扩散效应;从就业人群上来看, 高技术产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