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标签天线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

RFID标签天线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
RFID标签天线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

研究与开发

RFID 标签天线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

金颖妮 1, 郑正奇 1, 王秀贞 1, 2, 张彦波 1

(1.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系上海 200241; 2. 枣庄学院枣庄 277160

本文从介绍 RFID 系统的基本原理开始 , 分析了 RFID 标签天线对于整个 RFID 系统的重要性 , 总结了 RFID 标签天线的设计要求以及近期国内外对各类别标签天线的研究状况 , 根据其设计原理提出改进思想 , 最后探讨并分析了近期标签天线的设计热点。

关键词 RFID ; 标签 ; 偶极子天线 ; 缝隙天线 ; 弯折摘要

1引言

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RFID 是一种使用射频技术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 , 具有传输速率快、防冲撞、大批量读取、运动过程读取等优势 , 因此 , RFID 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与控制、防伪与安全控制、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各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目前 , 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频段包括低频、高频、超高频及微波段 , 其中以高频和超高频的应用最为广泛。

2RFID 技术原理

RFID 系统主要由读写器 (target 、应答器 (RFID 标签和后台计算机

组成 , 其中 , 读写器实现对标签的数据读写和存储 , 由控制单元、高

频通信模块和天线组成 , 标签主要由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及外接天线组成 , 其中电路芯片通常包含射频前端、逻辑控制、存储器等电路。标签按照供电原理可分为有源 (active 标签、半有源 (semi-active 标签和无源(passive 标签 , 无源标签因为成本低、体积小而备受青睐。

RFID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标签进入读写器发射射频场后 , 将天线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后作为芯片的电源 , 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变为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处理 , 需要回复的信息则从标签存储器发出 , 经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 , 最后通过天线发回读写器 [1]。

3RFID 系统中的天线

从 RFID 技术原理上看 , RFID 标签性能的关键在于 RFID 标签天线的特点和性能。在标签与读写器数据通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天线 , 一方面 , 标签的芯片启动电路开始工作 , 需要通过天线在读写器产生的电磁场中获得足够的能量 ; 另一方面 , 天线决定了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信道和通信方式。因此 , 天线尤其是标签内部天线的研究就成为了重点。

3.1RFID 系统天线的类别

按 RFID 标签芯片的供电方式来分 , RFID 标签天线可以分为有源天线和无源天线两类。有源天线的性能要求较无源天线要低一些 , 但是其性能受电池寿命的影响很大 ; 无源天线能够克服有源天线受电池限制的不足 , 但是对天线的性能要求很高。目前 , RFID 天线的研究重点是无源天线。从 RFID 系统工作频段来分 , 在LF 、 HF 段 (如 6.78MHz 、 13.56MHz 工作的 RFID 系统 , 电磁能量的传送是在感应场

研究与开发 70

电信科学 2008年第 8期

区域 (似稳场中完成 , 也称为感应耦合系统 ; 在 UHF 段 (如 915MHz 、

2400MHz 工作的系统 , 电磁能量的传送是在远场区域 (辐射场中完成 , 也称为微波辐射系统。由于两种系统的能量产生和传送方式不同 , 对应的 RFID 标签天线及前端部分存在各自特殊性 , 因此标签天线分为近场感应线圈天线和远场辐射天线。感应耦合系统使用的是近场感应线圈天线 , 由多匝电感线圈组成 , 电感线圈和与其相并联的电容构成并联谐振回路以耦合最大的射频能量 ; 微波辐射系统使用

的远场辐射天线的种类主要是偶极子天线和缝隙天线 , 远场辐射天线通常是谐振式的 , 一般取半波长。天线的形状和尺寸决定它能捕捉的频率范围等性能 , 频率越高 , 天线越灵敏 , 占用的面积也越少。较高的工作频率可以有较小的标签尺寸 , 与近场感应天线相比 , 远场辐射天线的辐射效率较高。

3.2RFID 标签天线的设计要求

RFID 标签天线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 :天线的物理尺寸足够小 , 能满足标签小型化的需求 ; 具有全向或半球覆盖的方向性 ; 具有高增益 , 能提供

最大的信号给标签的芯片 ; 阻抗匹配好 , 无论标签在什么方向 , 标签

天线的极化都能与读写器的信号相匹配 ; 具有顽健性及低成本。在选择天线时

主要考虑 :天线的类型 , 天线的阻抗 , 应用到物品上的 RF 性能 , 当有其他物品围绕标签物品时的 RF 性能 [2]。

4RFID 标签天线的类别和研究现状

标签天线主要分为 3大类 :线圈型、偶极子、缝隙 (包括微带贴片型。线圈

型天线是将金属线盘绕成平面或将金属线缠绕在磁心上 ; 偶极子天线由两段同样

粗细和等长的直导线排成一条直线构成 , 信号从中间的两个端点馈入 , 天线的长度决定频率范围 [1]; 缝隙型天线是由金属表面切出的凹槽构成 , 其中微带贴片天线由一块末端带有长方形的电路板构成 , 长方形的长宽决定频率范围。识别距离小于

1m 的中低频近距离应用系统的 RFID 天线一般采用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线圈型天线 ; 1m 以上的高频或微波频段的远距离应用系统需要采用偶

极子和缝隙型天线。

4.1线圈型天线

当标签线圈天线进入读写器产生的交变

磁场中 , 标签天线与读写器天线之间的相互

作用就类似于变压器 , 两者的线圈相当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由标签天线形成的谐振回路如图 1所示 , 包括标签天线的线圈电感(L 、寄生电容 (Cp 和并联电容 (C 2 , 其谐振频率为 :f=1

2π!

, 式中 C 为 Cp 和 C 2的并联等效电容 [1]。

标签和读写器双向通信使用的载波频率就是 f 。当要求标签天线线圈外形很小 , 即面积小 , 且需一定的工作距离 , RFID 标签与读写器间的天线线圈互感量 (M 就明显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 可以在标签天线线圈内部插入具有高导磁率(μ 的铁氧体材料 , 以增大互感量 , 从而补偿线圈横截面小的问题 [1]。

目前线圈型天线的实现技术已很成熟 , 广泛地应用在身份识别、货物标签等RFID 系统中 , 但是对于频率高、信息量大、工作距离和方向不确定的 RFID 应用场合 , 采用线圈型天线难以实现相应的性能指标。

4.2偶极子天线

偶极子天线具有辐射能力好、结构简单、效率高的优点 [3], 可以设计成适用于全方位通信的 RFID 系统 , 被广泛应用于 RFID 标签天线的设计 , 尤其是在远距离 RFID 系统中。偶极子天线及其演变形式如图 2所示。

偶极子两臂上的电流分布在天线周围空间激发起电磁场 ,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可以求出其辐射场方程 :

E θ=

l

-l

" dE θ=l -l " 60α?Iz sin θcos (αzcos θ dz Iz 为沿振子臂分布的电流, α为相位常数, γ是振子中点到观察点的距离, θ为振子轴到γ的夹角 , l 为单个振子臂的长度[1]。

传统半波偶极子天线的最大问题在于对标签尺寸的影响 , 如 915MHz 的半波偶极子。研究表明 , 端接的、倾斜图 1标签等效电路

图 2偶极子天线

研究与开发

的、折叠的偶极子天线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几何参数来获得所需的输入阻抗 , 具有增益高、频率覆盖宽和噪声低的优点 , 性能非常出色 , 且与传统半波偶极子天线相比尺寸要小很多 , 若配合铜焊电气端子和不平衡变压器 , 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增益、阻抗匹配和带宽。已知增加天线的弯折次数有利于在不降低天线效率的情况下减小天线尺寸 , 那么 ,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下进行“ 弯折” , “ 弯折” 的具体参数

对标签天线的谐振频率和输入阻抗有何影响 ? 怎样“ 弯折” 的 RF 效率最高 ?

我们知道 , 具有分形结构的物体一般都有比例自相似性和空间填充性的特点 , 应用到天线设计上可以实现天线多频段特性和尺寸缩减特性。国内外对具有分形结构的天线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 证实了分形结构的天线具有良好的尺寸缩减特性 , 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幅度提高天线效率 [4]。图 3是 Hilbert 分形结构的一般示例。

对半波振子的不同位置和维度使用 Hilbert 分形变换 , 并用矩量法对 Hilbert 标签天线进行仿真 , 能得到标签天线的谐振频率和输入阻抗随分形维数和阶数不同的仿真结果 , 分析结果中的天线增益和效率 , 判断哪种维度和阶数的标签天线最符合实际标签天线的设计要求 , 进一步制作实体天线 , 并测试 RF 识别距离 , 这是常用的研究方法。 4.3缝隙 (包括微带贴片型天线

缝隙天线具有低轮廓、重量轻、加工简单、易于与物体共形、批量生产、电性能多样化、宽带与有源器件和电路集成为统一的组件等特点 , 适合大规模生产 , 能简化整机的制作与调试 , 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5]。

微带贴片天线是由贴在带有金属底板的介质基片上的辐射贴片导体所构成 , 根据天线辐射

特性 , 可以设计贴片导体为各种形状。

普遍应用于频率高于 100MHz 的低轮

廓结构 , 通常由一矩形或方形的金属贴

片置于接地平面上的一片薄层电介质

(称为基片表面所组成 , 其贴片可采用

光刻工艺制造 , 使之成本低 , 易于大量

生产。

如前所述 , 弯折型天线有利于减小

标签天线的物理尺寸 , 满足标签小型化

的设计要求。对于缝隙天线来说 , 同样可

以利用弯折的概念。事实上 , 弯折缝隙天

线适用于高频微波段的 RFID 标签 , 能

有效减小天线尺寸 , 性能优良 ,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研究方法和弯折偶极子天线类似 , 用矩量法研究缝隙弯折的次数、高度、位置、宽度和缝隙天线平片大小对矩形天线谐振特性的影响。

弯折缝隙天线结构如图 4所示 , 平片大小为 L ×W , 缝隙弯折宽度和高度分别为 s 和 h , 缝隙离馈电点中心距离为 I , 下面讨论这些参数的变化对缝隙天线的谐振特性、反射系数、天线效率等影响。

?弯折次数的影响 :考虑 4种情况 , 矩形长直缝隙 (没有弯折 , 2、 4和 6个对称矩形弯折 , 分析仿真结果显示的 4种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和反射系数 (S 11

图 , 可以得出当弯折次数增加 , 谐振频率、增益、阻抗带宽随弯折次数不断下降 , 谐振点阻抗变化不大。

? h 的影响 :随 h 的增加 , 谐振频率与阻抗逐渐减小 , S 11值递增 , 增益递减 , -10dB 阻抗带宽也逐渐减小。? I 的影响 :随着弯折与馈点中心距离的增大 , 谐振点阻抗递减 , 谐振点处的 S 11值逐渐增大 , 天线其他参数基本不变。

? s 的影响 :随 s 增大 , 谐振频率随弯折宽度微降 , 其他参数变化不大。

?平片大小 L ×W 的影响 :随 L ×W 的减小 , 谐振频率微降 , 谐振点阻抗呈增大趋势 , 但增幅减缓 , 说明天线对电流的阻碍增加 , 增益下降。

仿真结果显示 4种弯折天线的天线效率都较高 , 接近 100%[5]。

基于弯折的各参数对缝隙天线性能的影响 , 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UHF 射频识别标签用的缝隙天线 , 制作具体

图 30 ̄3阶 Hilbert 分形结构

图 4弯折缝隙天线的结构

72

电信科学 2008年第 8期

的实物天线。可以预计 , 弯折缝隙天线将是 UHF 标签天线设计领域比较看好的发展方向 [5]。

5RFID 标签天线的热点问题

在 RFID 标签天线的设计中 , 除了一直很受重视的减小物理尺寸问题 , 进一步改善小型化后的天线带宽和增益特性以扩展其实际应用范围 , 分析小型化天线的交叉极化特性以明确其极化纯度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 另外 , 覆盖各种频率的复合天线设计 , 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 , 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 , 设计仿真软件和平台 , 标签天线和附着介质匹配技术 , 一致性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都是值得继续研究的内容。

其中 , 片上天线技术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 RFID 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

展 , 使 RFID 标签对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低功耗和低成本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 然而目前的 RFID 标签仍然使用片外独立天线 , 其优点是天线 Q (品质因素值较高、易于制造、成本适中。缺点是体积较大、易折断 , 不能胜任防伪或以生物标签形式植入动物体内等任务 [6]。若能将天线集成在标签芯片上 , 无需任何外部器件即可进行工作 , 将会使整个标签体积更小、使用更方便 , 这就引发了片上天线技术的研究。

把天线集成到片上 , 不仅简化了原有的标签制作流程 , 降低了成本 , 还提高了可靠性。片上天线作为能量接收器和信号传感器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 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 把外界变化的磁场能量转化为片上的电源电压 , 作为整个芯片的工作电源 , 同时利用电磁场变化引起的片上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鉴别接收信号。通过改变由于自身输出阻抗导致的外界磁场变化而把信号传输至接收端。迄今为止 , 在标准 CMOS 工艺上实现的片上天线仍然以硅基集成螺旋电感作为主要结构 [7]。除了 RFID 标签内部的设计 , 近年来外部设计 , 例如RFID 智能平台 (smart table 天线等领域的研究也日渐受到重视 [8]。

参考文献

1陈华君 .RFID 技术原理及其射频天线设计 .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44

2胡杨 . 基于微带线馈电的无源 RFID 天线的研究 . 北方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 2006

3赖晓铮 . 偶极子 RFID 标签天线研究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6, 6(14

4赖晓铮 . 基于 Hilbert 分形结构的 RFID 标签天线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4(6

5周永明 .RFID 标签用缝隙天线分析与设计 . 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8(1

6刘冬生 .RFID 标签芯片的最新研究进展 . 微电子学报 , 2007, 37(6

7元媛 . 射频识别 (RFID 技术综述 . 半导体技术 , 2006, 31(11 8Cai A. High frequency RFID smart table antenna.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007,49(9

Recent Advances and Discussion on Antenna Research for RFID Tag

Jin Yingni 1, Zheng Zhengqi 1, Wang Xiuzhen 1, 2, Zhang Yanbo 1

(1. Electronics Departmen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2.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27716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basic principles of RFID system, analyzes the tag antenna ’ s importance for the whole RIFD system, summarizes som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RFID tag ’ s antenna, then reports research situa tions of kinds of RFID tag antenna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time, and proposes some improved thoughts for these antennas in accordance with design principles, final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some hot spots of up-to-date designs of RFID tag antennas.

Key words RFID, tag, dipole antenna, slot antenna, bend (收稿日期 :2008-05-23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l. 物流服务的拓展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5. 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物流是什么?我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的定义是:物流( Logistics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物流各个基本功能,需要现代的各种物流技术提供支持。现代物流技术是指在现代物流活动中把商品进行移送和储存,为社会提供无形服务的技术。它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硬技术又包含基础设施、机械技术、材料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软技术包括规划技术、运用技术、评价技术等。在各个子技术中又还可以分为更具体的仓库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材料技术等等。目前发展较快的技术有:运输、仓储、搬运、包装、集装单元化、物流信息技术等等。本文将就现代物流技术中比较重要的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运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本书中专指“物” 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 进行空间位移。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的运输技术有:智能运输系统(IT S)、重型载货汽车技术、 GPS与 GIS等等。 1、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技术是交通运输领域内为“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而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首先开始研究的,紧接着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相当的规模。我国是在2 0世纪9 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进行研究的,现已在全国许多地方 相继开始推广应用,有的(如北京)已初步取得了成效。根据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智能运输系统主要是由交通控制中心系统、车载系统、外场设备系统以及远程访问系统组成的,并且各系统都包含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都能通过通信系统进行有关信息的传输。中心系统中关于道路交通的几个子系统包括:交通管理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 2、重型载货汽车产品技术进展 近几年,世界发达国家各商用车制造商纷纷投巨资研制新一代产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最大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摘要:自物流概念产生以来,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叙述了国内外几大处于物流发展前沿国家的物流发展概况。并且全面指出了当今国内外物流发展的具体趋势及方向。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趋势;物流发展 1 世界各国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代理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 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 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综合物流阶段(70年代);③供应链物流阶段(80年代);④全球物流阶段(90年代);⑤电子物流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 目前主要欧盟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在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欧洲制造业企业认为物流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则采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况 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 (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第四,合作型物流配送。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第五,政府规划在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走遍德国,可以说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的运行系统。在总结德国零售业发展的经验时可以看出德国是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的,往往是在建店的同时就考虑到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 笔者分析,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有: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及趋势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 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着5. 电子物流发展;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 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 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 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 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3.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用于物流配送数据流转处理。二是条形码(BAR--CODING)系统,用于仓储库存控制。三是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物流配送流程监控。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 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着5. 电子物流发展;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 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 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 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 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3.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复习课程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摘要:自物流概念产生以来,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叙述了国内外几大处于物流发展前沿国家的物流发展概况。并且全面指出了当今国内外物流发展的具体趋势及方向。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趋势;物流发展 1 世界各国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代理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

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

国内外物流成本研究现 wc

国内外物流成本研究现状 一、国外物流成本研究现状 国外物流行业的发展要领先我国20 年有余,美国物流行业兴起于 20 世纪60 年代,当时正值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我国的物流业在改革开放后才兴起。美国的一些专家发现,随着 GDP 的增长物流成本逐渐上升,对物流成本的高度重视,源于物流成本在 GDP 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人们逐渐认识到,物流逐步发展和延伸的过程,意味着其成本范畴也相应随之进步发展。人们只有不断地对其深入研究,才可以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改进和提高来促进物流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国外,研究物流成本是建立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实用性、针对性比较强。从研究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从战略角度研究物流成本,一部分是从提高成本效用角度研究物流成本。(例如,基于某种条件下的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企业去留配送系统优化、运输策略路径选择等,主要是通过对某一问题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对其论证说明。) 1.供应商选择策略中的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 价格、质量和产品交付是影响供应商选择策略的重要准则,他们认为线性规划方法可以成为供应商选择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从实证角度将数学规划方法应用于供应商的选择。将一个单目标混合型整数规划模型应用于某大型制造企业,以优化面向供应商群体的订单分配及物料获取过程;提出了一个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在考虑供应商能力、该模型在考虑供应商能力、最大订单量、最小订单量、顾客需求,及区域布局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总折扣价格的最小化;提出了一个非线性的混合型整数目标规划模型用以解决供应商选择问题。他们在模型中考虑了价格、质量、产品交付和服务等因素,所有的准则均作为目标;在多品类、多供应商、资源限制和数量折扣的条件下,应用拉格朗日放松法开发了一个非线性规划和启发式过程模型用于供应商的选择。该模型目标是实现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订单成本的最小化;开发了一个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减少供应商数量和对供应商的商业伙伴数量进行管理。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86745

可编辑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 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5. 电子物流发展;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 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 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 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 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3.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用于物流配送数据流转处理。二是条形码(BAR--CODING)系统,用于仓储库存控制。三是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物流配送流程监控。 ---------------------------------------------------------

国内外物流现状及发展前景

国内外物流现状及前景 国内物流现状: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 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 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 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 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国内物流发展前景: 1.总量持续增长与结构加快调整; 2.产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 3.物流企业细分化与个性化; 4.物流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风险加大; 5.区域物流转移与集聚; 6.物流基础设施加紧建设与协调分流; 7.物流与金融配套服务; 8.国际物流“双向发展”; 9.低碳经济“倒逼”绿色物流发展; 10.物流政策激励与规范相结合; 二、国外物流发展现状与前景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l. 物流服务的拓展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

国内外物流技术与系统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内外物流技术与系统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1 世界物流技术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还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国际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设备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探测技术、激光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编码认址技术、RFID 识别技术、PLC 控制技术、无接触式供电技术等光机电信息一体化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速度和定位精度,目前正朝着大型化、节能化、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等方向发展。今后,对物流技术与装备的需求将更倾向于先进物流装备和物流技术集成化的物流系统。 在制造商方面,全球有超过1000家的物流装备厂商活跃在物料装备的制造及服务领域,但能够提供物流系统集成服务的供应商还不多,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只有数十家其中大多为欧洲与日本的企业,如德国的圣菲尔、德马泰克、日本的大福、村田、荷兰的范德兰德等是世界领头羊,跟随其后还有Swisslog、Mecalux、Legris等企业。 在物流软件方面,国际物流软件市场规模在2009年达到62亿美元左右。全球前五大物流软件企业分别是SAP、Oracle、JDA Software、Redprairie和Manhattan Associates。其中,SAP的销售收入达到8.2亿美元,业务范围涵盖SCP、WMS、MES和TMS;Oracle的销售收入为7.15亿美元,业务范围与SAP大致相当;JDA 侧重于SCP和TMS;Redprairie侧重WMS、MES和TMS。而排名第五的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Manhattan的业务范围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分布式订单管理、逆向物流管理和贸易伙伴管理应用软件,以及无线射频标识(RFID)、绩效管理和事件管理等,销售收入近2.5亿美元。 在市场方面,自2005年以来,世界物流技术与装备业市场表现活跃,欧洲是需求增长最迅速的区域,世界其他各国的形势也比较乐观。同时,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对物流配送及现代仓储系统的需求增长,进而推动了物流系统需求和解决方案需求的快速增长。 2 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设备总体数量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很快,受到各级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 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5. 电子物流发展;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 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 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 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 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3.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用于物流配送数据流转处理。二是条形码(BAR--CODING)系统,用于仓储库存控制。三是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物流配送流程监控。 1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WORD 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 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 和标准化。l.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 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 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 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 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5.电子物流发展;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 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 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 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 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物流技术装备落 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 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 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 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 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3.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 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 换(EDI)系统,用于物流配送数据流转处理。二是条形码(BAR--CODING 系)统,用 于仓储库存控制。三是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物流配送流程监控。 1

国外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

美国物流配送中心案例:请结合教材第二章美国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发展的案例、教师补充的国外配送中心简介以及其他网络资源,来分析目前国外配送中心的现状。 国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况 厦门理工学院11信管 物流配送业在诞生后的几十年中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由于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形成了多种形态的配送中心。我国专家学者在考察了国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后,将国外盛行的配送中心归纳为9类: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 (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

店负责货物配送。 (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第四,合作型物流配送。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第五,政府规划在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科生实验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试验课程:物流管理 实验项目: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导老师: 开课时间: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时间:实验评分: 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在中国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实验内容: 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2.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3.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结果:以小论文形式提交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一)、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所有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基础问题。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

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此时信息系统作用主要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此类信息化建设涉及流程,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第三个层面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例如销售商的库存由供应商的自动补货系统来管理,生产商的生产计划根据销售商的市场预测来安排等等。 三个层次的需求是由浅入深的,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逐渐展开的。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要有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要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的。由于我国现在是利用后发优势,希望通过更短的过渡时间走过许多跨国公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所以常常三步并作一步走,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说明处理得好可以缩短这个进程。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不能对症下药,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伤筋动骨。我国目前在推广现代管理技术的时候,ERP的不成功率很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三个层面的需求,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处在哪一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盲目开方下药。 二、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在国内,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的热门环节是配送中心,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因此在国内超市、医药、邮包等行业的配送中心部分地引进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如北京市医药总公司配送中心,其拣选货架(盘)上配有可视的分拣提示设备,这种分拣货架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连,动态地提示被拣选的物品和数量,指导着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提高了货物拣选的准确性和速度。另一种是一种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精选

物流作为目前世界各国理论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正逐步纳入各国政府的未来发展规划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当今之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物流也进入了大发展时代,物流企业正向全球化、规模化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对比 在宏观政策方面,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本国物流业发展,并积极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及标准来规范其市场竞争秩序,为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例如,美国颁布的《多式联运法》,欧洲的《统一法》,日本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等。日本物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与日本政府对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国在基础设施方面都比较完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美国物流之所以发达,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密集而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各国人才培训和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在美国,已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 在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其中,民间物流行业组织在美国物流管理体制中占一席之地。但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其中尤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分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而欧洲在物流产业上具有明显的特色,科技进步,尤其是IT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合并联盟,促进了欧洲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日本物流发展的特点是,政府系统规划,物流配送社会化程度高,重视精细物流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发达。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物流的时代,对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十分激烈。要满足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必须扩大,形成规膜效益。规模的扩大可以是企业间的收购兼并,也可以是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国际物流市场专家们认为,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业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比如不久前,德国国营邮政出资11.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大型的陆上运输企业AEI。AEI公司1998年的销售额达15亿美元,是美国国内排列前10位的大型物流运输公司。德国邮政公司这一举动,目的是把自己的航空运输网与AEI在美国的运输物流网合并统一,增强竞争力,以与美国UPS和联邦快递相抗衡。 21世纪将是一个消费多样化、生产小量化、流通高效化的时代,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对物流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多。因此,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5个“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The right product),在规定的时间(At the right time),规定的地点(In the right place),以适当的数量(In the right quantity),合适的价格(At the right price)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 物流企业是为特殊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突出个性化服务特色方向发展,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来拓展物流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知名度。根据市场确立业务重点,是瑞士物流区域Fiege的一个重要经营特色。在欧洲,Fiege清晰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