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环境论文)

国内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环境论文)
国内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环境论文)

国内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摘要: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生态环境的重要调节器,更是21世纪确立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决定因素之一,而海洋经济则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海洋中蕴藏着的丰富资源──生物、矿物和能源,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成为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内涵包括对海洋资源的协调利用、高效利用、公平利用、环保利用等。伴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利用,海洋资源衰竭、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方面成为社会的热点,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此出谋献策,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陆地资源日趋短缺,海洋以其巨大的空间、丰富的资源优势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向海洋索取财富,变海洋资源优势为海洋经济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海洋开发的逐渐深入和扩大,过去一些不曾暴露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过去海洋一直被人类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人类可以不付出任何经济补偿就可以开采海洋资源,而海洋资源价值的提高,又促使众多部门纷纷下海,更谈不上什么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问题。可是现在,海洋污染与资源枯竭已经影响到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过去那种任意占用海洋空间和资源的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海洋开发的要求。在此,有必要对海洋资源的特性与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和认识,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以促使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1.海洋资源

1.1海洋资源的特性

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这些资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研究海洋资源的特性是实现海洋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

海洋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特点,比较常见的观点是把海洋资源的特性分为自然特性与经济特性。

从自然特性角度来看,海洋资源具有整体复合性和区域性。海洋资源是由多种的资源要素复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具有多层次、多组合、多功能等特点。由于海洋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整个海洋的资源要素在不同海域的组合差异构成海洋资源的区域性特征。海洋资源的整体性和区域性特点要求我们在进行开发利用的管理活动中注意系统管理和差别措施。

从经济特性角度来看, 海洋资源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互补性及互代性、多宜性与使用方式的兼容性、开发利用的共享性等特性。

1.2中国的海洋资源状况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中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内海、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广阔,大陆海岸线长约18000公里,岛屿海岸线长约14000公里,沿海滩涂面积为20799平方公里;海底资源极其丰富,石油资源量约451

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141000亿立方米,海滨沙矿种类达60种以上,探明储量为15.25亿吨;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在20000种以上,浅海滩涂生物约2600种,海域渔场面积也很广阔,最大持续渔获量和最佳渔业资源可捕量分别约为470万吨和300万吨。此外,还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和海洋能力资源,据初步估计,中国海洋能源资源总蕴藏量约为4.31亿千瓦。

中国虽然拥有辽阔的海洋国土,中国海岸线长度居世界第3位。但相对而言, 中国的海洋资源并不丰富。其原因有:

1)单位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很少

2)中国的海陆面积之比低于0.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各国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描述,其中影响最大并被广泛接受的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根据布氏的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的需要,否则当代人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来说, 要保持其可持续利用, 必须把握公平性、协同性、高效性、互动性和永求性。

2.1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开发规模小,水平低

由于长期实行“重陆轻海”政策,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规模较小,2004年海洋产业产值仅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9%,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此外,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仍处于粗放阶段,再加上海洋科技储备严重不足,致使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未形成规模优势。

2)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 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深度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海洋环境污染、渔业资源衰竭、海洋生态系统退化、海洋灾害频繁等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表现得非常突出。

3)海洋权益争端严重

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根据条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主张,可能划归中国管辖海域的面积近300万km2,但却存在着与周边8个国家约120万km2 的海上划界问题。

2.2我国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1)适应杜会人口增长的时代要求

2)弥补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

3)摆脱环境污染的希望所在

4)维护海洋主权的迫切呼唤

3.海洋资源的保护

在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已初步建立了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机制以及相应的法规,对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局部海域实施了污染控制和治理措施。自1990年以来国务院陆续批准了13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总体上说,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目前,中国对海洋资源的管理基本上根据海洋自然资源属性及其开发产业,按行业部门进行计划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陆地各种资源开发部门管理职能向海洋的延伸,各部门从自身利益考虑海洋资源开发与规划,使得海洋资源的综合优势和潜力不能有效地发挥。海洋是一个流动的大生态系统,海洋资源互相依存,各种开发活动互相影响。因此,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完善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中国已制定的海洋资源开发保护的法律法规,绝大多数都是单项法规,缺乏能调节行业矛盾的综合性管理法规、区域性管理法规和海洋基本法。有的法规不配套、不系统,基本上是陆上法规的海上延伸,缺乏对海洋这个特定区域固有特征的考虑,从而给依法管理海洋资源带来很大困难。

中国海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海洋生物资源丰度锐减。当前,海洋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渔获过度、传统渔业资源衰退。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规划管理、捕捞力失控以及海洋环境污染加剧。由于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要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

1)健全国家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机制

2)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3)保护海洋环境

4)海岸带、海岛资源开发和保护

5)海洋科学技术与示范工程建设

6)开展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白福臣, 贾宝林. 近年国内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述评. 渔业现代化, 2011, 38(3)

[2]韩美. 海洋资源的特性与可持续利用. 经济地理, 2001, 21(4)

[3]马涛, 陈家宽. 海洋资源的多样性、经济特性和开发趋势. 经济地理, 2006, 26(增刊)

[4]孙吉亭. 论我国海洋资源的特性与价值. 海洋经济, 2003

[5]孙吉亭. 论我国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与意义.

[6]田其云. 海洋生态系统法律保护研究. 河北法学, 2005, 23(1)

[7]叶向东. 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 11(311)

[8]陈洪全. 江苏沿海湿地资源特点及其保护利用. 生态家园

[9]谭柏平. 我国海洋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博士论文.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2007.

[10]https://www.360docs.net/doc/f714879515.html,/tkc129a/show.aspx?id=2401

[11]https://www.360docs.net/doc/f714879515.html,/view/2303dd25a5e9856a5612603b.html

海洋环境论文

海洋学导论论文作者:________卢贵耿__________ 学院:____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_______ 班级:________F1203005__________ 主题:_____海洋环境问题与对策________ 2012 年12 月16 号于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中文摘要: 大海是生命的故乡,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到大气,从而调节气候,因此,沿海地区气候适宜,环境幽美,自古就是人口密集之地,目前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美国海洋学家西尔斯亚.厄尔说;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点是受海洋主宰点的,天气和气候也是受海洋控制的海洋汇集的生物种类之多冠与全球,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的特点也将发生变化。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在已经面临很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人类要发展,就需要一种指导思想来避免造成对环境更难挽回的伤害,这个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 英文翻译: The sea is lif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umans. marine in the area of 百分之七十点八,which absorbs heat from the sun heat, and will be released to the atmosphere, which regulates climate, therefore, the coastal area the weather is suitable environment beautiful, since it was a dense worldwide, at present there are 40 per cent of people living in coastal areas. the united states oceanographer the sears, earl; this planet eart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ea,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are also under the sea 关键词:海洋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生态破坏 引言: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复合体,它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或急于求成或忽略情况下引起的生态问题,包括各方各面。如今在科技进步和全球一体化,陆地资源加速枯竭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海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蓝色经济在创造巨大效益的同时,却引发了一系列海洋环境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结课论文齐齐哈尔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初探 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学号:2010057067 姓名:孙英尉 2012年5月19日

齐齐哈尔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初探 孙英尉 摘要:生物多样性的缺失可谓触目惊心,我国在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各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参差不齐。本文是在总结齐齐哈尔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意在努力提高人们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缺失;措施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标志着世界范围内从以往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到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引发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观注。至此,人们才真正意识到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长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更加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更是保护人类自己。 近10年来,地球上已有106种哺乳动物和127种鸟类灭绝,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有593种,爬行动物有209种,鱼类有242种,其它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20公倾的速率减少,不出100年,全球的热带雨林将荡然无存,大量珍稀生物也将随热带雨林的消失而灭绝。照此下去,本世纪末,现有物种20%将会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 我国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物种资源十分丰富。齐齐哈尔地区所在的纬度、地形地貌、气候湿度、日照降水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年的“北大荒”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资源,现代的“天然牧场”、“天然湿地”、“特有的黑土地”、“丰富的种质资源”、“区系古老的物种”成为了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基地。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扩展和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现代化产

海洋环境保护论文

海洋环境保护 中文摘要: 大海是生命的故乡,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到大气,从而调节气候,因此,沿海地区气候适宜,环境幽美,自古就是人口密集之地,目前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美国海洋学家西尔斯亚.厄尔说;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点是受海洋主宰点的,天气和气候也是受海洋控制的海洋汇集的生物种类之多冠与全球,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的特点也将发生变化。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在已经面临很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人类要发展,就需要一种指导思想来避免造成对环境更难挽回的伤害,这个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 引言: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复合体,在这里有限的篇幅中很难把它们完全理清楚。它主要分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中还有另外一些较为突出的方面,如能源和资源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以下仅就海洋污染问题作一介绍。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就

精选海洋的重要性论文.doc

海洋的重要性 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 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 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 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 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 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 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 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 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 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 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 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发展海洋牧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海洋渔业当中,使捕鱼率 大大提高,但也导致天然渔业资源的衰退。因此,各海洋国家都非常注意开发海洋牧场,即用人工繁殖的苗种,在人为的舒适环境中经过中间培养,然后放到海洋中养殖,摄取海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来生长发育,最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捕捞。从而使海洋渔业 由传统的捕捞垂钓型向养殖放牧型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方向发展。其次,生物工程技 术为改善海产品的质量开辟了新途径。例如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长激素使鱼的体

最新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最新

如今大家都提倡环保,还想出了许多的环保标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土壤不能再生,防止土壤污染和沙化,减少水土流失;环境与人类共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使用较少塑料袋,是友好的对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 而塑料袋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需要它,但它会造成白色污染,让空气不再那样清新,让我们生活在细菌的王国里。国务院办公厅发下通知:6月1日起全国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要自己掏钱买。所以政府和公众都提倡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那环保袋有什么好处呢?它不但可以反复利用,而且对生态环境有益。在环保袋的设计上,很多环保热心人士纷纷提供杭州美景的摄影作品,想采用到环保袋上,最终荷花宝宝成为环保袋上的图案。荷花宝宝是2006年快报摄影记者夏阳拍的。在他的博客里,网友、读者纷纷为荷花宝宝留言:网友“天堂有约”说,“这真是一朵幸福的荷花,我喜欢这个城市,好有人情味。”徐君敏选择将荷花宝宝的图案放满整个袋子,不留下任何空白。让在繁忙中的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环保袋两面分别截取了荷花宝宝生长的第2天和第4天的瞬间,短短两天之间,它又有了新的变化。这是为了让人们知道自然界的生物都有其成长规律,用荷花宝宝的成长过程,是在提醒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破坏自然平衡。 人们为了自己的方便发明了塑料袋,而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要数百年才能降解,不加节制地滥用,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一切努力改正以前滥用塑料袋的习惯,呼吁大家使用环保袋,节约资源。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它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着丰富的资源,而人类却费尽心思,贪婪地似乎欲吮吸尽地球妈妈的每一滴乳汁…… 我曾有幸欣赏到周月泉大师的一个作品——漫画,它激发了人类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嘟嘟嘟!”一阵汽车喇叭声划破了夜晚的宁静,一位大卡车司机哼着小曲,开着大卡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爬上了一座浓雾弥漫的小山,向山窝中的一个小村落缓缓驶去。 刚到村庄,迎面走来一位不速之客——林正昆,林正昆一向贪图钱财,受世人唾弃。司机向他挥了挥手,示意让他过来,对他说:“小伙子,你帮我砍树,油水可不少哦……”一提到“钱”,林正昆眯缝着的眼睛马上睁得比铜钱还大,说:“好!好!我马上去!”话音未落,他早已拿上斧子,奔出了十几米远。来到小树林,“咚咚咚……”他敲敲这棵树,终于看见一棵壮实的,他便“唰唰”地砍了起来,一道刻痕越来越深,随着一声声“咔嚓”的声音,他的心越来越激动,

海洋资源论文

海洋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 作者:柯婷婷 C10物流2班 101320239 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管理系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于是我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浩瀚无垠的海洋,有着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各种各样丰富的海洋资源还没有被大众了解。充分了解海洋资源,对人类将来的生存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如何将海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及运用成为当今世界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问题。在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我们要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物,捕捞,渔业,水产,食品,环境。

目录(一)富饶的海洋水产资源 (二)海洋捕捞 (三)渔业资源 (四)水产养殖 (五)海洋食品加工 (六)海洋环境污染 (七)海洋环境治理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海洋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现如今,海洋丰富的资源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对海洋的开发早已经不再困难。从原来的海洋渔业资源到现在对海洋深层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还有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海水养殖等产业,都是对海洋的一种开发和利用。 但是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进一步探索,我们蔚蓝的海洋也开始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海洋的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海水污染严重,造成海面出现赤潮现象。沿海和近海海域多数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海水富营养化和营养盐失衡,海洋生态环境丧失或改变,危及海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对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在海洋开发的同时偶小的防止海洋遭受污染,这是我们大家首先解决的难题。在海洋的保护和环境的治理方面,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海洋生物保护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机构。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游侠开发,合理建设水产养殖,保护海洋。对于各种海洋产品要做到合理捕捞,在食品加工方面也要安全卫生。 在我们享受着海洋带给我们的各种资源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保护海洋的义务,让我们与海洋和谐相处!

海洋污染小论文

海洋污染 marine pollution 2009142942 ** (地理与旅游学院09级地理科学) 摘要:随着人类开发地球资源的加剧,海洋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文章概述了什么是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的现状以及我国的具体防治措施等内容,提出了一些国内外处理海洋污染的主要途径。最后,阐述了关于处理我国近海污染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海洋污染;现状;防治措施 海洋面积辽阔,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1 什么是海洋污染 1.1 定义 所谓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因而发生诸如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包括渔业)、破坏海水使用素质和减少舒适程度等的有害影响。其中,凡是进入海洋并能破坏海洋生态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都是海洋污染物质。主要的海洋污染途径有:河川流入(工业生活等废水)、大气沉降(挥发性放射性物等)、直接排入(工业、生活、船舶泄漏等)。 1.2 分类 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石油及其产品(见海洋石油污染)。 ②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 ③农药。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 ④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 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 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甚至使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后者可破坏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 1.3 海洋污染的危害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论文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环境保护与路色建筑 学院:林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一班 姓名:张燕 学号:080313795 指导教师:赵红霞 职称:讲师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6月

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 摘要 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提倡绿色建筑建造我们绿色的家园。 正文: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一、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第十四章 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十四章海洋环境保护法 一、单项选择题 1.1982年的()是中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综合性专门法律。 A.《海洋环境保护法》 B.《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C.《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D.《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2.试验倾倒使用期不超过()。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海洋功能区划实行()审批。 A.国务院 B.分级 C.省人民政府 D.沿海市县 4.()人民政府对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 A.省级 B.省辖市 C.较大的市 D.县级 5.DDT之类的有害有毒物质在南北极地区的动植物体中都能检测到。这说明海洋环境污染()。 A.种类繁杂 B.范围扩大 C.危害持续性强 D.后果严重 6.我国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 A.陆源水污染物 B.船舶油污污染 C.倾倒废弃物污染 D.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 7.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负责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主管机关的是()。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C.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8.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环保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除了必须征求海洋、海事和渔业部门的意见外,还必须征求意见的部门是()。 A.建设部门 B.规划部门 C.水利部门 D.军队环保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有()。 A.排污收费制度 B.海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重点海域排污总重控制制度 D.海洋功能区域制度 E.海上重大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理制度 2.海洋环境保护法主要以()方面对海洋倾废做了规定。 A.实行海洋倾倒许可制度 B.合理设置海洋倾倒区 C.海洋倾废管制的具体规定 D.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 E.船舶油污保险基金制度 3.《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生态的保护主要以()方面作了规定。 A.特殊海域区域保护 B.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 C.排污发展制度 D.海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E.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4.载运具有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的船舶,其()必须事先向海事运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A.承运人 B.货物所有人 C.代理人 D.船舶所有人 E.港口负责人 5.海洋环境污染有的特点包括()。 A.污染种类繁多 B.污染扩散范围大 C.污染持续性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714879515.html,/Content-3970.htm免费发布法律问题咨询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f714879515.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第三章海洋生态保护 第四章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五章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六章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七章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八章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

蔡菲菲 201200191003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级5班

目录 摘要 (3) (一)引言 (4) (二)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5) 1.近海水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5) 2.近海水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5) 3.污染严重,引发赤潮,渔业资源破坏严重 (5) (三)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源 (5) 1.陆源污染物 (5) 1)工业污水排海 (6) 2)城市生活污水排海 (6) 3)农药、化肥污水排海 (6) 4)海洋石油运输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海上溢油事故频发 (6)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6)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6)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6) (四)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 (6) 1.把经济发展速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6) 2.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不够 (7) (五)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对策 (7) 1.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7)

2.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 (8) 3.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8) 4.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8) 5.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 (9) (六)结论 (9) (七)参考文献 (10) 浅谈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 摘要 近十年来,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临港、临岸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企业治污净化设施没有同步跟上,污水向河道和入海口无度排放,污染了海洋。还有的甚至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支配下,企业长期不安装治污设施,任其自然排放,使得海洋这块蓝色宝地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部分海湾和近海海面污染已经相当严重,而且呈日益加剧的趋势。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人工倾倒废物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目前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海洋环境与陆上不同,一旦被污染,即使采取措施,其危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因为治理海域污染比治理陆上污染所化费的时间要长,技术上要复杂,难度要大,投资也高,而且还不易收到良好效果。所以保护海洋环境,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主要对策有: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等。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洋污染;因素;防治措施;科学开发

关于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的论文word

关于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的论文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一): 我们经常谈到要环境保护,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大事。 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我们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受到各种污染的侵袭:废物污染、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 首先,我们就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 最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二):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环境问题屡见不鲜,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对于人类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培养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贡献出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纵观人类礼貌的演变过程,我们共经历了三个礼貌时期。 从最初刀耕火种的原始礼貌发展到精耕细作的农业礼貌再到之 后的以机械化、电气化为标志的工业礼貌。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礼貌的演变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原始礼貌时期,人类把大自然当作崇敬的对象。人们认为:“自己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原始礼貌时期对环境的破坏,也是相对来说最小的。农业礼貌时期,人依靠自然力获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由最初的和谐走向对立面,人与自然开始走向对抗。在这个时期,人类中心主义萌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逐渐加大。工业礼貌时期,发展的特点是以机械化、自动化为主,生产方式也由手工生产转变为机械生产。人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在这个时期,到达了必须程度。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例如:全球气候恶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的产生、物种灭绝加速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是时候反思人类与

海洋生态与资源论文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生态多样性 【摘要】海洋生态系统与我们息息相关,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随着人类认识的广泛和深入,人们多海洋生态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恶化程度的加深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被放在人类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成为必然。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现状影响意义 一、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是地球上综合生产力最大的一个生态系统。我们只有对海洋生态系统及其作用有更深、更充分的了解与应用,同时保护好该系统,使它可持续发展,才能利用它为我们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群落如相互联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是其中的生物成分,而非生物成分即是海洋环境:阳光、空气、海水、无机盐等。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四个成员:无生命的海洋环境(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就是海藻等植物;消费者:不管是大鱼、小鱼、虾还是海瘙,它们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质,而只能靠捕食为生;再就是分解者了,主要是微生物,它们是辛勤的“清道夫”,如果没有它们,海洋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会被动植物的排汇物或遗体填满了,在这个物质循环链中,缺少哪个环节都不行,机器就不会运转,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克相生。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就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因此,过渡的开采与捕捞海洋生物,就会导致一个环节生物量的减少,这也必然导致下一个相连环节生物数量的减少。海洋污染是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一大“罪魁”。海洋污染时,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海洋动植物,而最终受损的还是人类自身利益。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包括浅海生物资源、滩涂生物资源、药用生物资源。对人类而言,鱼类是经济价值最高的海洋生物,海洋鱼类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中国海沿岸滩涂总面积为19660平方千米,生物种类为1544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173种,占总种类73%,鱼类51种占3%,植物320种占21%(其中藻类占植物总种数的98%)。目前已知具有药用作用的海洋生物有1556种,其中动物1431种,藻类125种,它们分别隶属海洋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的各个门类。①二、当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开发对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已成为21世纪使社会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领域。富饶的海洋资源为支持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开发前景。 随着技术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影响已经涉及远洋。即使在南极洲,那儿的企鹅远离任何农业却带有DDT,海岸线还被溢油污染,蓝鲸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然而,物种和生态系统受害最重的则还在最靠近人类的海域。而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远不如陆地

论文海洋生物变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题目:海洋生物变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作者:胡志鹏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对海洋生物与海洋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其中包括污染物的海洋生物学过程、海洋生物对污染物分布和归宿的作用以及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此外,作者还就知何保护海洋环境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时常在说我们人类的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比如我们的工厂直接排放的污水,比如我们的轮船所泄露的原油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再比如我们的对海底资源的开采业造成了很多的环境破坏。海洋的环境破坏会对生物的数量造成一定损伤,但是,这些都是直接的影响,我同时还对海洋的生物进行了捕杀和狩猎,那么海洋生物的数量锐减和种群环境失衡会不会反过来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呢? 海洋对人类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福利需要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 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也日益高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 因此,开发海洋就必须保护海洋,开展海洋生物与海洋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调查与 研究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其成果不仅能为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而 且可为其未来作出有效的预报服务.本文就海洋生物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作一概 述,为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1.1污染物的海洋生物学过程 海洋生物对污染物的首要作用是摄取,包括吸附和吸收两种情况.吸附是物质结合于体 表细胞壁的过程,既有可逆的物理吸附,也有可逆性较小的化学吸附.吸收则是污染物穿过 体表(通过鳃、消化道的壁)进入体内,主动或被动地转移(经血液、血淋巴的循环)到其 它组织和器官的作用. 生物通过被动机制吸附并结合于细胞表面的金属量,比通过代谢或依靠能量作用所吸收 的金属量少得多.吸附污染物的多少,与生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比例有关,个体小的生物 如浮游植物比表面较大、代谢率高、吸附量也多,而且在较短时间内(从几分钟到几小时) 即可达到平衡,浮游动物的平衡时间也较短(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一般每单位时间内污染 物的穿透量是表面吸附量的函数.生物的生理状况、生活周期、摄饵习性和种群密度等对吸 附作用会产生显着影响.如活的比死的刚毛藻能更有效地吸附甲基汞、生物种群密度大吸附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3)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摘要:在简要介绍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认为西方式社会文化的主导、人口压力、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技术的滥用和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是主要原因,提出根治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关键词:工业革命;生态环境危机;客观必然性;根治途径中图分类号: X17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 - 3356 (2006) 05 - 0048 - 03 1 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现状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所引发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水平和物质文明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引发了人类史上空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对当代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主要表现为水(蓝色)危机、粮食(绿色)危机、人口危机、荒漠化、物种危机、生态死亡、臭氧层危机、大气污染、极地污染、核污染、生化污染、基因炸弹(人种危机) 、全球变暖,等等。联合国发布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指出,过去50a中,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类过度开发和使用地球资源,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得到逆转。报告说,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15万亿英镑的物产,如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

等,但是人类活动破坏大约 2 /3提供上述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菜地、河流和海岸等。目前,地球上10% ~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在持续恶化。大约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服务行业,如饮用水供应、渔业、区域性气候调节以及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控制等,无法进行可持续性生产,前景每况愈下。报告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人类健康与长久发展。如果目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发生突然变化,将导致水资源质量发生突变,新的疾病蔓延,沿海地球海洋生物死亡,以及地球气候出现异常变化。 2 生态环境危机的客观必然性今天当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将人类推到生死存亡关头之时,只有对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方能探寻到解决环境危机的出路。关于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主要有这几种见解: ①“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②“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③“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④“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⑤“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⑥“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⑦“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

日本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周雅静(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但也随之带来了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虽然,在开发海洋的同时,我国也加大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了海洋环境立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差距,本文通过对日本现行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和海洋综合管理、海洋行政执法等模式及经验的研究,对比发现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及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制定、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海上执法队伍设立、各部门之间协调、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环境;立法;海洋管理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7)35-0320-02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海洋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初步建立了一套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政策制度,在引导、规范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海洋强国建设及“一带一路”推进,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及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日本等海洋大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日本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很多先进成熟的理念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日本现行的主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1.1日本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背景及现状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海洋密切关联,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将复兴经济摆在优先位置,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是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海洋生态失衡,反过来影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1]94。为治理上述问题,日本先后出台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环境基本法》、《海洋污染防止法》、《公共水域水质保全法》、《工厂排污规制法》,《公害罪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为治理海洋环境问题打下了良好的法律基础。随着相关法令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完善,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海洋污染问题基本趋于解决,到20世纪80年代已得到有效控制[2]9。2007年4月,日本通过《海洋基本法》,确立了一系列日本今后在海洋事务中遵循的基本理念、基本政策和具体措施。 1.2日本现行的主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日本的主要法律有:《海洋基本法》—— —该法是统揽日本海洋发展的根本大法,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日本的国内化及海洋战略的确立。此法强化了日本海洋政策的六项基本理念,包括确保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协调、确保海洋安全、充实海洋科学知识、促进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事务的国际协调和担负国际海洋事务领导性职责等,以法律的形式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加以规范,并对国民进行增加海洋的理解教育[3]128。《环境基本法》—— —是日本环境法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表达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方向及策略,包括基本计划、指导方针、年度报告等。该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即倡导可持续发展、构建低环境负荷的“环境优先型社会”、强调预防原则、积极参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阐明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事业者及国民对环境保护中应尽的责任义务,明确了环境保护资金机制,强调国际环境合作。法律不仅严谨同时可操作性强[4]86。《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 —针对二战后,排放到濑户内海的富含铜、铅、汞等重金属工业废水,致使污染日甚一日,赤潮泛滥,鱼虾绝迹,严重威胁健康而出台的一部法律。该法规定了从陆源方面控制和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特定设施设置的批准标准、特定设施的过渡措施、特定设施构造的变更与继承以及与《水质污染防治法》的使用关系等基本方针,该法不仅针对性极强,而且条文规定十分具体,可操作性很强,成功地将濑户内海从“濒死”的边缘挽救回来[5]140。1.3日本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综合管理制度2001年以前,日本没有专门负责海洋事务管理的政府机构,2001年以后,日本政府将海洋有关的省厅经过重组合并后,海洋事务主要由内阁官房、国土交通省、文部科学省、农林水产省等8个行政部门承担。2007年7月,日本正式实施《海洋基本法》,明确“海洋管理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上交通、海洋安全等诸多问题具有密切联系,有必要对海洋事务进行综合讨论研究,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等实行统一管理。”成立以首相安倍晋三为本部长的海洋政策本部。该部由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等8个省厅的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策划、拟定、调查、审议、推进日本的中长期海洋政策和海洋基本计划,并协调与各省厅与海洋有关的行政事务。海洋政策总部的设立,一改原来分权式海洋管理模式为统筹管理格局,将此前分化到多个部门的海洋主管职能,统一至单一机构,依据《海洋基本法》的相关规定构建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海洋管理体系。2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逐渐得到完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如《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还有沿海地方一级人大和政府制订的法规规章,二者构成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框架体系。但是和日本等先进海洋大国的海洋环保工作相比,我国的海洋环保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海洋立法不够完善,某些环节立法空白 我国海洋立法不够完善,法律法规普遍缺少具体的执行标准和配套的实施细则,某些环节存在着立法空白现象。《海洋环境保护法》是目前保护和改善我国海洋环境,防治污染损 320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化学期末论文 摘要: 本文讲解中国海域的分布与及中国海的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的海洋产业群。中国作为海洋大国,需要抓住海洋资源,努力奋争,加强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并以海洋石油为举例讲解。 关键词: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管理;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勘探;海洋产业群 目录 前言 1中国海域资源分布 2海洋资源的开发 2.1海洋生物 2.2海洋的化学资源 2.3海洋的物理资源 3.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海洋资源(marine resources,ocean resources)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按性质或功能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和水域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有直接关系的东西。 [1]

1中国海域资源分布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沿大陆海岸线,有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而南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乃至世界著名的都市,工业、商业、金融业、远洋运输业都很发达。当然,其中还包括各种海岛资源。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一说北纬32度,东海和南海是台湾海峡中线。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是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台湾属于东海。 其中,渤海、黄海、东海面积计约123万平方千米,分别约为7.7万km2、38万km2、77万km2,南海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它们南北相连,属北太平洋西部的陆缘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济州岛之间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为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台湾以东海区则是指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2] 而中国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200亿吨。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中国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自从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后,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被视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热点,环南海有中国、越南、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政治实体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的一部分拥有主权。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南海的油气价值逐渐被人发现,南沙争端也从此愈演愈烈,目前南沙群岛的岛礁除了小部分在中国控制下,其他的都被周边国家瓜分。其中越南占领最多,43个岛礁中有30多个被越南非法占领。围绕着岛礁进行的争夺,实质上是资源的争夺。因为如果拥有岛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就意味着拥有岛礁地下及岛礁附近一定海域的资源。相关国家占领中国岛礁以后,纷纷引入外部资金,对油气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性开发。[3] 2海洋资源的开发 当下海洋资源分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