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计算公式

水流计算公式
水流计算公式

已知管的内径12mm,外径14mm,公差直径13mm,求盘管的水流量。压力为城市供水的压力。

计算公式1:1/4∏×管径的平方(毫米单位换算成米单位)×经济流速(DN300以下管选1.2m/s、DN300以上管选1.5m/s)

计算公式2:一般取水的流速1--3米/秒,按1.5米/秒算时:

DN=SQRT(4000q/u/3.14)

流量q,流速u,管径DN。开平方SQRT。

其实两个公式是一样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另外,水流量跟水压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现在我们至少可以计算出大体的水流量来了。

备注:1.DN为Nomial Diameter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又称平均外径(mean outside diameter)。

这是缘自金属管的管璧很薄,管外径与管内径相差无几,所以取管的外径与管的内径之平均值当作管径称呼。

因为单位有公制(mm)及英制(inch)的区分,所以有下列的称呼方法。

1. 以公制(mm)为基准,称 DN (metric unit)

2. 以英制(inch)为基准,称NB(inch unit)

3. DN (nominal diameter)

NB (nominal bore)

OD (outside diameter)

4. 【例】

镀锌钢管DN50,sch 20

镀锌钢管NB2”,sch 20

5. 外径与DN,NB的关系如下:

------DN(mm)--------NB(inch)-------OD(mm)

15-------------- 1/2--------------21.3

20--------------3/4 --------------26.7

25-------------- 1 ----------------33.4

32-------------- 1 1/4 -----------42.2

40-------------- 1 1/2 -----------48.3

50-------------- 2 -----------60.3

65-------------- 2 1/2 -----------73.0

80-------------- 3 -----------88.9

100-------------- 4 ------------114.3

125-------------- 5 ------------139.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热水的使用范围与频率也不断扩大和增长,不仅出现了功能齐全的各类电热水器、煤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等,而且住宅小区、高档写字楼内的集中供热水系统也在各地不断得到应用,至于各大宾馆、旅馆等,热水供应系统更是必不可少,

只是在供水时间段上显示出其档次的高低,有的是24h供应热水,有的仅在某一时间段内定时供应热水。由于热水系统的普及,且应用对象的性质、规模各有不同,因此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也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本文重在分析现有热水用水量计算公式的特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以便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合理应用。

1 热水甩水量计算方法简介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l5-88,建筑物的热水用水量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计算得到:

① 根据人数或床位数和其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法[1]:

Qh=Khmqr/24

式中:Qh一最大时热水用水量;

Kh——小时变化系数;

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或床);

qr——热水用水量定额:

规范中的计算公式隐含着热水供应时间统一为24h,并给出了一个全日制供应热水时Kh 值的表格。但我们从表中只能查到一些离散的点,而实际应用中往往要通过插值方法才能得到所需的Kh值。而设计人员常用线性插值,有时甚至“毛估估”,造成了计算结果的偏差,进而影响了实际的使用效果。本文将给出经曲线拟合得到的Kh的计算公式,以便于设计人员的使用。qr的选用要注意热水的温度,必要时需经过换算,即

(tr1—tl)qr1=(tt2—t1)qt2,其中tl为当地的冷水温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一些工程是全日制供应热水,即t=24h,可以直接选用规范规定的有关的Kh值,但还有一些工程是定时供应热水,即t≠24h,从理论上来说这时的Kh值应小于全日制供水状况,但由于没有相关的参考数据,设计人员往往套用全日制供水条件下的Kh值,显然这是有偏安全的。

②根据卫生器具和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法:

Qh=∑(qh×n0×b/100)

其中Qh为卫生器具1h的热水用水量,n0为同类型卫生器具数,b为1h内卫生器具同时使用百分数。

这种计算方法从热水使用器具作为计算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为设计中洗脸盆、浴盆或淋浴器的数量是可以确定的,关键在于公式中各种卫生器具的同时使用百分数b 的确定,有关具体规定可以参见相关的设计手册。

2 两种计算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曾经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各类工程的热水用水量,同一工程的计算结果也不尽相同,有时是方法①的计算结果较大,有时又是方法②的计算结果较大,到底该以哪一种计算结果为准,常令设计人员头痛,而设计手册上的说明为:“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并不一致,设计时需分析对比合理选用”,却没给出具体的标准和方法,令人莫衷一是。

从公式表面分析,方法①似乎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因为它有一个小时变化系数Kh,可以根据不同建筑的性质和规模来调节、控制,但没有根据热水供应时间长短的情况区分类别;方法②只是对住宅的浴盆数量与其同时使用百分数有一个对照表格,而宾馆等却不再细分规模,b的取值范围为60%-70%,这是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旅馆的情况,而对于现在一些大规模、高档次的宾馆还是一味套用60%-70%的b取值范围,则不符合实际状况;至于医院等的病房的b取值范围有一个较宽的范围,为25%-50%,却没有给出具体的床位规模与占的取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仅凭借设计人员的经验来确定,而实际上不同等级医院的热水使用情况又各不相同,且某些高档病房楼的布置已接近旅馆的情况,该如何确定其用水规律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当然有关的占值范围的规定也是基于一定的概率统计与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比较准确的、本文拟从具体的计算中分析得到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以作为具体设计中的参考和借鉴。为了便于比较,引入管道系统计算时的当量计算法,得到相应的设计秒流量,并换算成小时流量。

下面以旅馆类建筑为例列表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见表1(表巾热水以40℃计):

?/P>

分析表中得到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当床位数为100个时,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大致相同;而床位数小于 100个时,方法①的计算结果大于方法②;床位数大于100个时,方法②的计算结果大于方法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当床位数较少时,用水的不均匀程度

相对较高,b应该取较高的数值:而随着床位数的不断增加,用水的均匀程度也不断提高,b就应该取较低的数值,甚至可以小于60,因为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床位数达到300个时,其最大小日寸热水用水量(以40℃计)已经与通过管道的设计秒流量换算得到的数值相近,虽然热水管道中的水温可以达到60t,但由于设计秒流量换算得到的小时流量与最大小时流量之间的系数又何止1.5! 所以当床位数大于300个时,方法②的计算结果显然已经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因此,建议当床位数小于等于100个时,采用方法①来计算热水用水量;床位数介于100和300之间的,可以视具体工程的规模,档次,在两种方法之间选择,或综合考虑:而床位数大于300个时,应采用王云海:建筑给排水中热水用水量计算方法的比较方法①来计算,并可以根据具体工作的情况在单位用水定额的取值上作适当的调整。

至于住宅和医院的病房这两类建筑,同样可以通过上述方法,经比较确定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至于定时供应热水的情况,可以将方法①中公式分母的24改为实际供水时间段,并参考全日制供水的Kh值,虽然这样做是偏保险的,但定时供热水上午旅馆一般规模较小,因而用水的不均匀性也较高。

3 Kh值计算公式的拟定

规范中给出全日制供热水条件下的一系列Kh值与床位数的对应表格,是一些离散的对应点,为了便于设计人员的具体使用,笔者根据系列点所构成的曲线的形状,利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运用相关计算软件,对各种条件的KL值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出以下计算公式,并分析各自的误差。分别见表2、表3、表4。

住宅:Kh=1.8367+33.0111·n0.5

50≤n≤6000(1)

旅馆:Kh=2.2818+56.8511n0.5

60≤n≤900(2)

医院:Kh=1.2355+23.0257n0.5

50≤n≤1000(3)

?/P>

上述求值公式中,对于(1)、(2)两式,n为居住人数,对于(3)式,n为床位数。式中分别给出了相对于n的适用范围。公式(3)的拟合中,排除了表格中的第1对数据,因为这组数据明显偏离了其余各点所在的曲线。经验算,由求值公式计算的结果与表格中所给数据之间的误差如下:对于住宅,误差均在3.5%之内;对于旅馆,误差均在1.5%之内,而且分布较好,具有较高精度;对于医院,在适用范围内,误差均在3.0%之内。因此,上述公式的拟合具有比较高的准确度,在工程设计中,可以直接用这些求值公式来计算得到相应Kh的可信值。

4 结论与存在问题

通过前述具体的分析比较,我们对两种热水量计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得到了在具体工程设计中计算不同建筑物热水用水量时所应采用的方法,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在实际工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后才能解决,如定时供热水的情况下如何确定Kh值,以及医院病房的b 值如何确定,等等。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流水施工原理及计算公式

流水施工原理 一、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 知识点:流水施工的参数 为了说明组织流水施工时,各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展情况及相互依存关系,这里引入一些描述工艺流程、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状态参数——流水施工参数,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一)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上参数。 1.施工过程 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为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用小写n来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确要参数之一。根据性质和特点不同,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类,即建造类施工过程、运输类施工过程和制备类施工过程。 (1)建造类施工过程,是指在施工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行砌筑、安装与加工,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 (2)运输因施工过程,是指将建筑材料、各类构配件、成品、制品和设备等运到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使用地点的施工过程。 (3)制备类施工过程,是指为了提高建筑产品生产的工厂化、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而形成的施工过程。如砂浆、混凝土、各类制品、门窗等的制备过程和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过程。 由于建造类施工过程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因此必须列入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其中大多作为主导施工过程或关键的工作。运输类与制备类施工过程一般不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不影响工期,故不需要列入流水施工进度计划之中,只有当其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影响工期时,才列入施工进度计划中。 2.流水强度 流水强度是指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也称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流水强度通常用大写V来表示。 表示: V——某施过程(队)的流水强度 R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量(施工机械台数或工人数) S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的产量定额 X——投入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

计算施工现场用水量

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 一、施工用水量 q1:以高峰期为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公式为: q1=K1∑Q1N1K2/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Q1以砂浆搅拌机8小时内的生产量(每台以30m3计)、瓦工班8小时内的砌筑量(每班以20m3砖砌体计)、混凝土养护8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 以100m3计)。 N1每立方米砂浆搅拌耗水量取400L/m3计,每立方米砖砌体耗水量以 100L/m3计,每立方米混凝土养护耗水量以200 L/m3计。 q1=1.15×(5×30×400+4×20×100+100×200)×1.5/8×3600=5.27L/S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q2 =K1Q2∑N2K3/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Q2以一台对焊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一台锅炉每天工作八小时计。N2每台对焊机耗水量300L/台.h,每个木工房耗水量20L/台班,每台锅炉耗水量1050L/t.h。q2=1.15×(300×8+20×1+1050×8)×1.5/8×3600 =0.65L 三、生活用水 q3:现场高峰人数以1500人计算,每人每天用水20L计算: q3=Q3N3K4/8×3600 =1500×20×1.5/8×3600=1.54L/S 四、消防用水量 q4:根据规定,现场面积在25公顷以内者同时发生火警2次,消防用水定额按10-15L/S 考虑。根据现场总占地面积,q4按10L/S考虑。 现场总用水量:根据规定,当q1+q2+ q3〈q4时,采用q4的原则,现场总用水 量为:q= q4=10L/S 供水管径,按下面公式计算: d=√4q/πV×1000=√4×10/3.14×2.0×1000=0.079m 计算结果,现场供水管径需不小于80mm方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压力容器水压试验方案复习课程

压力容器水压试验方案 压力容器的试压、试漏是关系到设备安全运行、工厂安全生产的大事,此次19台换热器需要进行试压试验,所以必须严格认真的完成。 1、试压人员安排: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施工员: 2、 3、 试压用压力表必须经过校验,并在周检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检测最大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 设备本体上部安一块压力表,试压泵出口安一块压力表,读数以设备本体上部压力表为准。 4、试压前准备工作: 3.1持事业部合格作业票进行试压工作。 3.2拆卸压力容器封头(此项工作由专门拆、装封头小组进行)。 3.3将所有与压力容器联接处法兰打盲板,留一阀门法兰作为试压注水口, 另在容器顶部留一空气出口(以确保容器内不留空气)。若换热器为U形管时须先上夹法兰。 3.4将容器内注满水,盲死出气孔。 3.5接上试压泵。由专业电工接通试压机电源,准备试压。 5、试压: 4.1启动试压泵,待容器内有压力显示时,手动控制试压机出口阀,使容器 内压力缓慢上升直至所需压力,以免压力突然上升超过容器允许最高压力引发设备事故。 4.2试压按规定压力进行,先将容器内压力升至工作压力的1/3,检查容器、 盲板等处有无明显泄漏点,若有,待泄压后处理。若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

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稳压10min,再降至设计压力,保压30分钟,每小时平均泄漏率A≤0.5%时为合格,泄漏率计算公式为A=100t(1—P2T1/P1T2)。 6、试压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试压合格后由设备主管部门签字认可。 7、泄压,拆除盲板(所有盲板回收再利用),将各联接处换垫复位。 8、清理现场。 注意事项: 1、打盲板时安全使用脚手架,系好安全带,严格按照HSE标准进行施工。 2、进入检修现场一定要劳保着装,佩戴好安全帽。 3、有交叉作业时尤其要注意施工安全并做好协调工作。 压力试验分为气压和液压实验两种,采用液压试验比采用气压试验相对安全。用试压泵试压所用的介质一般采用洁净水和纯水等,如有需要可在进水管道中加装适合的过滤器装置。 试验方法以压力容器的试验方法举例,将高压泵的出水口和压力容器的入水口用高压胶管连接,并在压力容器的入水口前加装逆止阀以保证在高压泵向高压容器中充入水后,高压容器中的水不会因为高压泵停止工作而回流。在泵的出水端加装压力表,以显示高压泵出口压力;在压力容器的进水口加装压力表,以显示在稳压状态时,压力容器内所承受的压力值,并检查稳压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待管路接好后试压开始,启动高压泵并缓慢升压,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 时进行检查,确认无泄露和异常现象后,方可继续升压,此后每升试验压力的10% 就检查一次,直至试验压力。当到达试验压力后,停止高压泵工作,将逆止阀阀门关闭,然后进行全面检查,按规定时间稳压,以无泄漏、无压降为合格。(压力管线试压与压力容器试压原理相同,只是在试压前应用工件将管线的一端密封)

案例1(流水施工时间参数计算与横道图绘制)教学内容

案例1(流水施工时间参数计算与横道图绘 制)

1.背景 某工程包括三个结构形式与建造规模完全一样的单体建筑,共由五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为: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地上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地上结构、二次砌筑两施工过程间,时间间隔为2周。 现在拟采用五个专业工作队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见下表 2.问题 1)上述五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施工属于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绘制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图,并计算总工期。 2)根据本工程特点,宜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形式,并简述理由。 3)如果采用第二问的方式,重新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总工期。 3.分析与答案

1)上述五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施工属于异节奏流水施工。根据表中数据,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简称“错位相减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a、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施工过程A:2 4 6 施工过程B:2 4 6 施工过程C:6 12 18 施工过程D:4 8 12 施工过程E:4 8 12 b、错位相减,取最大值得流水步距: K(A,B) 2 4 6 -) 2 4 6 2 2 2 -6 所以:K(A,B)=2 以此类推,K(B,C)=2,K(C,D)=10,K(D,E)=4 c、总工期T=ΣK(i,j+1)+Σtn+ΣG=(2+2+10+4)+(4+4+4)+2=32周 d、五个专业队完成施工的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图所示 2)本工程比较适合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理由:因五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2、2、6、4、4,存在最大公约数,且最大公约数为2,所以本工程组织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最理想。 3)如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应增加相应的专业队。 流水步距:K=min(2,2,6,4,4)=2周 确定专业队数:施工过程A=2/2=1 施工过程B=2/2=1 施工过程C=6/2=3 施工过程D=4/2=2 施工过程E=4/2=2 故:专业队总数=1+1+3+2+2=9 流水施工工期:T=(M+N-1)K+G=(3+9-1)×2+2=24周 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图所示:

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

流水施工的概念和特点 目录 1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有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 (1) 2 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有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1) 3 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有三种情况: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分别流水施工。 (3)

1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有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 1.1 依次施工往往是前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下一个施工过 程才开始,一个工程全部完成后,另一个工程才开始。 1.2 平行施工时将同类的施工任务,组织几个施工队,在同 一时间,不同空间上,完成同样的施工任务的施工组织方式 1.3 流水施工是将拟建工程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不 同的施工过程,也就是划分为若干个工作性质不同的分布、 分项工程或工序;同时将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 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在竖向上划分成若干个施工层;按 照施工过程成立相应的施工队;各专业施工队按照一定的顺 序投入施工,在完成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任务后,在专业施 工队的人数、使用的机具和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依次地、连 续地投入到下一个施工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样的施工任 务;不同的专业施工队在工作时间上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 接起来;一个施工层的全部施工任务完成后,专业施工队依 次地、连续地投入到下一个施工层,保证施工过程在时间上、 空间上有节奏、连续、均衡地进行下去,直到完成全部施工 任务。 2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有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2.1 工艺参数是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的进展状 态的参数,一般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 2.1.1 一个建筑物的施工通常可以跨分为若干个施工过 程。施工过程所包含的施工内容,既可以是分项工程,也 可以使分部工程,施工过程的数量用n表示。 2.1.2 流水强度时指流水施工的每一施工过程在单位时 间内完成工程量的数量,用成为生产能力。 2.2 空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 空间上开展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工作面、施工段和施工层。 2.3 时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 时间上开展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间歇时间和搭接时间。 2.3.1 流水节拍是指某一专业施工队,完成一个施工段 的施工过程所必须持续的时间。一般用t i j表示在施工段i 上完成施工过程j的流水节拍。 2.3.2 流水步距是指两个相邻的专业施工队相继开始投 入施工的时间间隔(两个施工过程开始时刻相减的差值)。

施工临时用水量管径计算方法

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1、假定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占地面积为4600㎡。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2、问题 ⑴ 当施工用水系数15.12=K ,年混凝土浇筑量 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 m 3 ,年持续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5.12 =K 。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S L K t T N Q K q /626.53600 85.1215024001174315.136008211111=?????=???=

⑵ 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台/3002L N =。未预计用水系数15.11=K ,施工不均衡系数0.23=K ,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s L K N Q K q /0958.03600 80.2300415.136********=????=?=∑

⑶ 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人3501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L N 班/40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514=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s L t K N P q /365.03600 825.140350360084313=????=????=

⑷ 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为L N 1204=,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 5按2.5计取;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s L K N p q /15.13600245 .21203303600245 424=???=???=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 一、水压试验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的试验方案,其内容应包括: 1、后背及堵板的设计; 2、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 3、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 4、排水疏导措施; 5、升压分级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 6、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和安全措施。 二、试验管段的后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背应设在原状土及人工后背土上,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2、后背墙面应平整并与管道轴线垂直。 三、采用钢管、化学建材管的压力管道,管道中最后一个焊接接口完毕一个小时以上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四、水压试验管道内径大于或等于600mm时,试验管段端部的第一个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或采用特制的柔性接口堵板。 五、水压试验采用的设备、仪表规格及其安装应符合一步下列规定: 1、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低于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宜小于150mm,使用前经校正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检定证书;

2、水泵、压力计应安装的试验段的两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支管上。 六、开槽施工管道试验前,附属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隐蔽管道的固定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合格; 2、管道附属设备已按要求坚固、锚固合格; 3、管件的支墩、锚固设施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 4、未设置支墩、锚固设施的管件,应采取加固措施并检查合格。 七、水压试验前,管道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安装检查合格后,应按本规范第条第1款的规定回填土; 2、管道顶部回填土宜留出接口位置以便检查渗漏处。 八、水压试验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2、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 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 九、试验管段注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充分浸泡后再进行水压试验,浸泡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浸泡时间

流水施工与总工期计算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与工期计算
建筑工程的流水施工要求有一定的节拍,才能步调和谐,配合得当。流水施工的节奏 是由流水节拍所决定的。由于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各分部分项的工程量差异较大,要使所有 的流水施工都组织成统一的流水节拍是很困难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 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不一定相等, 甚至一个施工过程本身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也不相等。 因此形成了不同节 奏特征的流水施工。 在节奏性流水施工中,根据各施工过程之间流水节拍的特征不同,流水施工可分为:等 节拍流水施工;异节拍流水施工和无节奏流水施工三大类。
一、等节拍流水施工
定义: 是指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 并且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 水节拍也相等的一种流水施工方式,也称为全等节拍流水或同步距流水。 如: n m A B C D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一 二 三 四
某工程划分 A、B、C、D 四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分四个施工段,流水节拍均为 2 天,组织等节拍流水施工,计算工期。 组织步骤:1、确定施工顺序,分解施工过程。

2、确定项目施工起点流向,划分施工段。 3、根据等节拍流水施工要求,计算流水节拍数值。 4、确定流水步距,K=t 5、计算流水施工的工期。 工期计算:T=(m+n-1)×K=(4+4-1)×2=14 (天)
二、异节拍流水施工
定义: 是指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 但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 节拍不完全相等的一种流水施工方式。分为:一般异节拍流水和成倍节拍流水。 (一) 一般异节拍流水施工 定义: 是指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相等, 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 不相等也不成倍数的流水施工方式。 n A B C D m 一 3 4 5 3 二 3 4 5 3 三 3 4 5 3 四 3 4 5 3
如:某工程划分为 A、B、C、D 四个施工过程,分四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 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A=3,tB=4,tC=5,tD=3;试求该工程的工期。 组织步骤:1、确定流水施工顺序,分解施工过程。 2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划分施工段。 3 确定流水节拍。 4 确定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 本章重要知识点与典型题型 一、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 知识点:流水施工的参数 为了说明组织流水施工时,各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展情况及相互依存关系,这里引入一些描述工艺流程、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状态参数——流水施工参数,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一)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上参数。 1.施工过程 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为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用小写n来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确要参数之一。根据性质和特点不同,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类,即建造类施工过程、运输类施工过程和制备类施工过程。 (1)建造类施工过程,是指在施工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行砌筑、安装与加工,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 (2)运输因施工过程,是指将建筑材料、各类构配件、成品、制品和设备等运到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使用地点的施工过程。 (3)制备类施工过程,是指为了提高建筑产品生产的工厂化、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而形成的施工过程。如砂浆、混凝土、各类制品、门窗等的制备过程和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过程。 由于建造类施工过程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因此必须列入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其中大多作为主导施工过程或关键的工作。运输类与制备类施工过程一般不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不影响工期,故不需要列入流水施工进度计划之中,只有当其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影响工期时,才列入施工进度计划中。 2.流水强度 流水强度是指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也称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流水强度通常用大写V来表示。 表示: V——某施过程(队)的流水强度 R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量(施工机械台数或工人数) S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的产量定额 X——投入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 (二)空间参数 空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 1.工作面 工作面是指在某专业工种的工人或某种施工机械进行施工的活动空间。工作面的大小,表明能安排施工人数或机械台数的多少。每个作业的工人或每台施工机械所需工作面的大

案例5-1:内容: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不记得页码: 施工机械用水量 3600 83221?? ?=∑K N Q K q (5-7) 麻烦核实一下施工机械用水量公式5-7 q 缺少下角标2,正确应为q 2: 3600 832212?? ?=∑K N Q K q (5-7) 页码:154 原文字: 工地上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7.工地临时供电系统的布置 建议修改文字: 插入案例5-1 工地上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案例5-1 案例5-1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m 2,占地面积为4600m 2。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m 2,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问题: (1)当施工用水系数K 1=1.15,年混凝土浇筑量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m 3,年持续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K 2=1.5。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2)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N 2=300L/台。未预计用水系数K 1=1.15,施工不均衡系数K 3=2.0,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3)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1=350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 3=40L/班,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4=1.5,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4)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为N 4=120L ,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 5按2.5计取;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5)请根据现场占地面积设定消防用水量? (6)计算总用水量? (7)计算临时用水管径? 案例解析 (1)计算现场施工用水量: (2)计算施工机械用水量: (3)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4)计算生活居住区生活用水量 (5)设定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q 5的确定。按规程规定,施工现场在25ha(250000m 2)以内时,不大于15L/s ;(注:一公倾(ha )等于10000m 2)。 由于施工占地面积远远小于250000m 2,故按最小消防用水量选用,为q 5=10L/s 。 (6)计算总用水量 54321/237.715.1365.00958.0626.5q s L q q q q <=+++=+++,故总用水量按消防用水量考虑,即总用水量s L q Q /105==。若考虑10%的漏水损失,则总用水量:s L Q /1110%)101(=?+=。 (7)计算临时用水管径 供水管管径是在计算总用水量的基础上按公式计算的,如果已知用水量,按规定设定水流速度(假定为: 1.5m/s),就可以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按钢管管径规定系列选用,最接近96mm 的规格是100mm ,故本工程临时给水干管选用100φmm 管径。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在受内压时,共壁厚按下式计算: PD δ = ────── + C 200[σ]φ+P (2-1) 式中d——管璧厚度(毫米); P——管内介质工怍压力(公斤/厘米2);在压力不高时,式中分母的P值可取p=0,以简化计算; D——管子外径(毫米); 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φ=1,直缝焊接钢管φ=0.8,螺旋缝焊接钢管φ=0.6; [σ]——管材的许用应力(公斤/毫米2),管材在各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详见表2-5; C——管子壁厚附加量(毫米)。 管子壁厚附加量按下式确定: C = C1 + C2 + C3 (2-2) 式中C1——管子壁厚负偏差附加量(毫术)。 无缝钢管(YB231-70)和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壁厚负偏差见表2-1。 冷拔(冷轧)钢管>1 -15 热轧钢管 3.5-20 -15 >20 -12.5 不锈钢、耐酸钢无缝钢管(YB 804-70)壁厚负偏差见表2-2。 冷拨(冷扎)钢管≤1 -0.15毫米-0.10毫米>1-3 -15 -10 >3 -12.5 -10 热扎钢管≤10 -15 -12.5 >10~20 -20 -15 >20 -15 -12.5 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厚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GB709-65)的规定,见表2-3。

4 -0.4 4.5~ 5.5 -0.5 -0.5 5~7 -0.6 -0.6 -0.6 8~10 -0.8 -0.8 -0.8 -0.8 11~25 -0.8 -0.8 -0.8 -0.8 26~30 -0.9 -0.9 -0.9 -0.9 C2——腐蚀裕度(毫米);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0.05毫米/年时(包括大气腐蚀),单面腐蚀取C2=1.5毫米,双面腐蚀取C2=2~2.5毫米。 当管子外面涂防腐油漆时,可认为是单面腐蚀,当管子内外壁均有较严重的腐蚀时,则认为是双面腐蚀。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大于0.05毫米/年时,由设计者根据腐蚀速度与设计寿命决定C2值。 C3——管子加工减薄量(毫米)。 车螺纹的管子,C3即为螺纹的深度;如管子不车螺纹,则C3=O.55°圆锥状管螺纹(YB822-57)的螺纹深度见表2-4。 ? 1.162 ? 1 1.479 1? 1? 2 2? 3 4 5 6 钢管承受压力计算公式方法 一:以知方矩管 、螺旋管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规格壁厚求能承受压力计算方法 (钢管不同材质抗拉强度不同) 压力=(壁厚*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外径*系数) 二:以知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和承受压力求壁厚计算方法:

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精)

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精)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临时用水计算 建筑工地用水包括: 1、施工生产用水ql; 2、施工机械用水q2;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3; 4、生活用水q4 5、消防用水q5; 一、现场用水量ql q1=kl∑×QlNl/T1t×K2 其中:ql ——施工用水量(L/s) ; kl——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Ql——最大年(季)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l——施工用水定额; T1——年(季)有效工作日; t——每日工作班数; K2——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q2 q2=kl∑×Q2N2×K3/8×3600 其中:q2——机械用水量(L/s); kl——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1-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三、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 q3=Pl×N3×K4/t×8×3600 其中: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一般取30L/s); Pl——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 N3 K 4 ——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 t ——每日工作班数; 四、生活用水量q4 q4=P2×N4×K5/24×3600 其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一般取120L/s); P2——生活区居民人数; N4——生活区每人每日用水定额;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五、消防用水量q5(一般取) q5根据建筑工地的大小及居住人数确定。最小10L/s,施工现场在25ha以内时,不大于15L/s。 六、总用水量(Q)的计算 1、当(q1+q2+q3+q4)≤q5时,Q=q5+1/2(q1+q2+q3+q4); 2、当(q1+q2+q3+q4)>q5时,Q=q1+q2+q3+q4; 3、当工地面积小于5ha时,而且(q1+q2+q3+q4)<q5, Q= q5。 -2- 最后计算出总用水量(以上各项相加),还应增加10%的漏水损失。七、供水管径的确定 D=[4Q÷×V× 1000)]1/2 其中:D——管径(m); Q——用水量(L/s);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P=~(K1∑P1/Cosφ+K2∑P 2+ K3 ∑P3+ K4∑P4)其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一般为~);、K、K、K——需要系数,如下表: 按电流来进行选择(三相四线制线路) I线=KX*P / [3*(U线*cos)] 其中: I线——电流值 KX——同时系数(取~) P——总功率 U线——电压(380V或220V) cos——功率因素,临时网线取 查表可得,当I线=总线路采用以下截面为70mm2的裸铜线。实例 1/2 -3- 施工用水量计算 a、现场施工用水量计算(Q1) b2 c、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Q3) Q3=(P1*N3*K4)/(t*8*3600) =(360*30* / (1*8*3600) = d、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Q4) Q4=(P2·N4·K5)/(24·3600) = (360×120×)/(24×3600) = L/S

压力污水管道水压试验方案

DN1000污水球墨铸铁压力管道水压试验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DN1000压力污水管道, 位于黄山大道的南侧K8+320~K10+260,长度为1954米,球墨铸铁管,采用开槽施工,胶圈承插连接,承插T型接口。目前该管道已安装完毕,按照给排水相关验收规范要求,当管道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时,必须进行压力管道的强度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埋土隐蔽。 2管道试验压力的选择 管材种类工作压力P试验压力 钢管P P+且不应小于 铸铁及球墨铸铁管≤2P > P+ 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 > P+ 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 一、相关规定及具体试验步骤: 1)由于本管道敷设在经夯实后的土层表面;土质较硬,同时管件的支墩已达设计强度,无须采取加固措施,可直接试压。对于不具有抗荷载强度的机械端应临时用支撑固定或锚固使之在承压时不产生运动。由于全部的管长小于0.1km,且材质均为球墨铸铁管,按照相关验收规范,可一次进行整段试压,无须分段。 2)管道水压试验时,当管径≥600mm时,试验管段端部的第一个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或采用特制的柔性接口堵板;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下游的端部与管道垂直的进水管上;试验管段不得采用闸阀做堵板,不得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等附件。已设置的这类附件必须设堵板,控制阀必须在试验过程中全部开档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堵严,不得有渗水现象。 3)试验管段灌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充分浸泡后再进行试压:无水泥砂浆衬里,不少于24h;有水泥砂浆衬里,不少于48h;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及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管径小于或等于1000mm,不少于48h;管径大于1000mm,不少于72h。 4)具体试验步骤: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相关工具、设备各就各位,相关的配合人员组织安排好,分

流水步距,施工段

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是指两个相邻的施工队(组)先后进入第一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叫流水步距。 1、从概念可以看到,流水步距是在两个施工过程之间,同一施工段时,工作队投入施工的时间差;比如,支模施工队完成柱子第一段的支模时间需要5天,当模板工程完成后,才能开始柱子第一段的钢筋工程,因此在第一段上钢筋施工与支模施工的时间间隔为5天,这个时间间隔就是流水步距,它表示钢筋施工队投入第一段柱子施工的时间要在支模施工队投入施工5天后才能进行。同理,若钢筋工程需要施工5天,则混凝土工程与钢筋工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就是5天; 2、这里要注意,流水步距是相对于同一施工段而言的,而且是指的两个相邻的施工过程的时间间隔,也就是像本例流水步距是指支模与钢筋工程的时间间隔,钢筋与混凝土工程的时间间隔,但不是支模和混凝土的时间间隔。因为支模与混凝土不是两个相邻的施工过程。 3、流水步距的数目取决于施过程数,若施工过程数为n,则流水步距就有n-1个。 4、如果流水节拍相等的话,则流水步距就等于流水节拍,如果流水节拍不相等,则应按如下方法计算。 确定流水步距的方法——潘特考夫斯基法(也称累加数列错位相减法) 1、本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流水节拍不相等时的分别流水(又称无节奏流水)的流水步距,因此在使用分别流水(分别流水使用最广泛)时应使用该方法。 2、方法简述:首先将各施工过程中的流水节拍时间相累加,然后将各相邻施工过程的累加结果错位相减,然后从相减结果中选出最大值,这个值便是两相邻施工过程同一施工段的流水步距了。 下面以示例说明之。 例:某工程由4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由工作队I,II,III,IV施工,该工程划分为4个施工段,每个施工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如右表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实例公式(精)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实例 拟建小区15层6幢(68558平方),18层5幢(58614平方),同时施工1.施工用水 按高峰期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 Q1=k1∑q1N1k2/8*3600 其中:k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量系数,取1.15 K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1.5 q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的生产量 砂浆搅拌机每八小时生产量按30立方计/台班 瓦工班八小时砌筑量按20立方计/台班 混凝土养护八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按100立方计/台班) N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单位时间内生产一定产品的用水量

每立方砂浆用水量取400L/立方 每立方砖砌体用水量取100L/立方 每立方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取200L/立方 Q1=1.15*(22*30*400+11*20*100+100*200/8*3600 =18.3L/S (本工程按每幢楼两台砂浆搅拌机、一组瓦工班计算 2.机械用水量 Q2=k1∑q2N2k3/8*3600 其中K1、K3同上 Q2以一台对焊机8小时、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一台锅炉8小时计算 N2 每台对焊机用水量取300L/台班小时 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用水量取20L/台班

一台锅炉8小时用水量取1000L/抬小时 Q2=1.15*(300*8*5+20*5+1000*8*1.5/8*3600 =0.56L/S (本工程按五台对焊机同时使用、五个木工房同时工作计算3.生活用水量 Q3= q3N3k4/8*3600 其中K4同上,取1.5 N3为每人一天用水量,取20L/人天 Q3为高峰期施工现场最多人数 Q3=1500*20*1.5/8*3600 =1.54L/S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 一、水压试验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的试验方案,其容应包括: 1、后背及堵板的设计; 2、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 3、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 4、排水疏导措施; 5、升压分级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 6、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和安全措施。 二、试验管段的后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背应设在原状土及人工后背土上,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2、后背墙面应平整并与管道轴线垂直。 三、采用钢管、化学建材管的压力管道,管道中最后一个焊接接口完毕一个小时以上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四、水压试验管道径大于或等于600mm时,试验管段端部的第一个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或采用特制的柔性接口堵板。 五、水压试验采用的设备、仪表规格及其安装应符合一步下列规定: 1、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低于1.5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3~1.5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宜小于150mm,使用前经校正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检定证书; 2、水泵、压力计应安装的试验段的两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

支管上。 六、开槽施工管道试验前,附属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隐蔽管道的固定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合格; 2、管道附属设备已按要求坚固、锚固合格; 3、管件的支墩、锚固设施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 4、未设置支墩、锚固设施的管件,应采取加固措施并检查合格。 七、水压试验前,管道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安装检查合格后,应按本规第4.5.1条第1款的规定回填土; 2、管道顶部回填土宜留出接口位置以便检查渗漏处。 八、水压试验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2、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 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的杂物。 九、试验管段注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充分浸泡后再进行水压试验,浸泡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浸泡时间

(完整版)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一、施工用水设计 根据本工程量、所需劳动人数、施工机械及招标文件等情况,对施工用水作如下设计:1、施工用水量计算 (1)施工用水 按每小时浇筑30m3砼计 其中:q1——施工用水量 Q1——每小时浇筑砼量 N1——施工用水额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2)机械用水 q2=K1 =0.04L/S 其中:q2——机械用水量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N2=300 K1——用水修正系数K1=1.1 K3——施工机械不均衡系数K3=2.0 (3)现场生活用水 q3= =0.8L/S 其中:q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300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3=60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b——每天工作班数 (4)消防用水量 Q消=10L/S (5)总用水量 Q=q1+q2+q3=24.9+0.04+0.8=25.74L/S>Q消,故Q总取25.74L/S (6)水源管径计算 D= =0.11 其中:d——配水管直径 Q总——总用水量 V——管内水流速度 2、现场临时给水管布置

从业主提供的水源中,接出一根DN100的水管作为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主管,即可满足现场的施工及生活和消防用水。楼层给水从结构柱边往上设DN50水管,每层再接出DN25分水管。其余支管均为DN25。 现场临时消防栓设3个,具体位置详附后施工给、排水平面图布置图。 二、现场排污管布置设计 楼上的施工废水用Φ100PVC管从管道井内或从楼梯间有组织地排入地面水沟内,并每隔两层设一根与楼层上临时厕所等污水点相连的污水支管,所有施工废水都经两级沉淀后,才能经排水沟,排至场外的污水井内,地下水和雨水有组织的排入城市雨水井内。

管道水压试验方案(完整版)(完整版)

XXXX市XXXXXXXXX工程XXXXXXXXXX工程 第XXX单元XXX施工第X标段 【合同编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管 道 试 压 专 项 方 案 XXX施工单位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土建施工X标,负责XXXXX分水口门至XXXXX(包括XX支线)土建施工(包括XX加压泵站)。试验段桩号XX0+630—XX0+980,全长350m,全部为单排DN800的高强度聚氯乙烯(PVC-S)给水管道。 二、试验目的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给水管道工程安装完成后,检验打压段管材衔接处是否密封不漏水,检验压力是否达到运行要求。 三、试验依据 (1)XX市XXXXXXX工程XXXXXXXX工程第X计单元施工第X标段《招标文件》;(2)《施工合同》; (3)施工图及设计技术要求; (4)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 (5)本工程管道试压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以及河北省地方标准埋地高强度聚氯乙烯(PVC-S)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13/T2164-2014)与设计院提供技术要求文件的规定进行打压,试验压力取工作压力的1.5倍,即为管道工作压力为0.36MPa,设计压力为0.54MPa。依规范要求至少达0.8MPa,故此次试验压力取0.8MPa。 四、试压前准备工作 1、管道试压采用管道试压泵作为压力源。 2、压力表采用 0-1.0MPa,最小刻度 0.02MPa,管道一端设一个压力表。(压力表使用前必须拿到计量局进行校正,并出具证明),压力计要安装在试验段低端部位。 3、盲板选择:由XX管厂提供的钢制盲板(满足国标PN10)。 4、后背设计:采用原状土加固后背墙或素混凝土后背墙,然后在后背墙上使用

流水步距计算例题

1、先确定有几项工作,在确定分为几个施工段, 例题:某工程基础包含开挖基槽、浇筑混凝土垫层,砌筑砖基础三项工作,分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每项工作均由一个专业班组施工,各工作在各施工段上得流水节拍分别就是4天、1天与2天,混凝土热层与砖基础之间有1天得技术间歇。在保证各专业班组连续施工得情况下,完成该基础施工得工期就是()天。 计算方式: 分为三个施工段1、2、3 假设工作为ABC 1 2 3 A 4 (4+4) (4+4+4) B 1(1+1)(1+1+1) C 2(2+2)(2+2+2) 求流水布局: A—B= 4 8 12 —- 1 2 3 = 4710 -3(取最大值10) B—C= 1 2 3 —- 2 4 6 = 1 0—1-6 (取最大值1) 计算工期为:(流水步距之与)加(最后一个过程在各施工段得流水节拍之与) (10+1)+(2+2+2)+1天得技术间隔=18天(工期) 案列2 1 2 34 5 A8 6 3 56 B 3 4 1 2 3 C 3 4 1 3 2 D 5 5 4 4 6 我先假设A、B、C、D为施工过程,1、2、3、4、5为五个施工段,给您将题做一遍,无论具体得施工段与施工过程就是多少,道理还就是一样得。 一、施工段数:5; 二、施工过程数:4; 三、首先我们来求流水步距: 1、根据所给出得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得流水节拍可以瞧出,这就是个典型得无节奏流水节拍,其流水步距得计算方法为所谓得大差法。

2、A、B之间得流水步距为18天:(累加值向后错一位相减,因为无法打公式,我将A、B之间得流水步距计算方法给您发个图片,其它两个参照计算);B、C 之间得流水步距4天;C、D之间得流水步距为3天. 3、则计算总工期:Tp=(流水步距之与)+(最得一个过程在各施工段得流水节拍之与)(18+4+3)+(5+5+4+4+6)=49天。 比如有3个承台,每个承台有挖基坑、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 如果以1、2、3号承台为竖向,就就是无间歇 如果以工序为竖向,就就是无窝工 关于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得非专业方法 流水施工工期得计算就是考试得重点题目,考生们在完成这些题目过程往往耗时很长,介绍一个非专业得方法可能达到减少时间又能准确回答这类题目得效果. 1、流水施工工期得一般公式(任何组织方式都适用) T=∑k+∑tn+∑Z+∑G-∑C 2、根据理解各种组织方式得特点,推导出不同组织方式得施工工期得计算公式.达到计算时减少画图环节,提高效率。 流水施工得基本组织方式特点计算公式 有节奏流水施等节奏流水施工与参考教材T=(m+n-1)t+∑G+∑Z-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