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分析与盈利模式设计

价值链分析与盈利模式设计
价值链分析与盈利模式设计

价值链分析与盈利模式设计_周彦平老师11月讲座(一)

2008-11-28 09:50

周彦平老师每月都会为八班同志和其它感兴趣的商学院同志做一场讲座,内容主要是周彦平老师帮办式咨询中的核心理念和咨询经验——简单看企业系列。

11月的讲座主题是:价值链分析与盈利模式设计。以下为讲座录音稿。

价值链分析与盈利模式的选择

大家走向社会要提高一种分析的能力,即如何客观地、准确地看待一个企业(包括大家即将投简历或者就职的企业)的能力,这种能力非常的重要。所以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价值链分析与盈利模式的选择,即看待一个企业挣钱的方式。即使大家今后创业也要弄清楚通过什么盈利方式来创业。今天给大家讲的绝大多数都是案例,盈利模式只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个典型的。

一、价值链分析

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关于企业有效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观点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即迈克尔·波特最出名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理论。他从未到企业去工作过,但是他在80年代提出了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包括“五力”(竞争的五种力量)。所以他说一个企业与一个企业的不同首先在于战略的不同,所以他提出了三种最基本的战略,比如说,低成本战略,目标积聚战略,差异化战略。基于这些最基本的战略模式会衍生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区别。那么在同样的产业背景下,两个企业选择了同样的战略,是不是这两个企业就会是一样的呢?实证告诉我们,两个同样是选择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他们的运营效率还是会不一样的。所以迈克尔·波特说一个企业与一个企业首先的区别是战略的区别,其次是运营效率的区别。所以我们看待一个企业首先要看它的战略,其次要看其运营效率。

前一段时间我到一个客户那里去,客户的老板就问我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要做大?做大有什么好处?能做多大?回来之后我觉得这个企业家谈的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就写了一篇博客文章:划定企业的边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https://www.360docs.net/doc/f715831930.html,/s/blog_4d588c410100b7b5.html#cmt_753382)。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这篇文章。在文章中我用了科斯的公司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企业是有边界的,不能无穷大,就像一个圆,是有一个圆心在吸引着。社会的资源纳入到你的这个企业中,你有效率了,你这个企业才是有竞争力的。如果社会的资源纳入到你一个企业中不能够提高效率的话,那么企业早晚会将这些资源吐出来的。所以就需要竞争。所以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边界大小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取决于企业的模式和运营效率。在这个短文中我对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做了一个简要的阐述。效率特别是企业的系统的效率是企业竞争的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将资本的运动方式描述为:G-W-G',即货币G购买原材料,然后生产出商品W,出售商品获得资金G'。如果获得的资金大于投入,那么企业就盈利,相等就持平,小于企业就亏损。但是在现实的

市场经济当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企业以低于原材料成本的价格将产品卖出,那么企业是否还挣钱?它不一定挣钱,因为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看企业的产品是不是做好了,还要考虑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的大小。所以我们将中间这个公式中的商品改成了组织O(英文organization的第一个字母),即G-O-G'。要把企业当成一个系统,追求一个企业内部的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所有的资源在组织内部运行效率的最大化。所以说管理学家戴明说90%以上的效率来源于系统,总体优势不仅仅从部分经营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从全部经营活动的整合中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企业时将其看成一个整体。你可能看到一个企业研发、生产、营销某一个环节的管理可能非常的有效,但是你的视野一定要放大,更要看企业的系统的效率。所以企业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局部效率很高,系统效率很低,不平衡。这个观点告诉大家,我们要永远建立起整体观和系统观。那么如何来看待一个企业的整体和系统呢,最容易用的一个工具和方法就是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写的一篇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当中的叫《竞争优势——建立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来的观点。价值链的意思就是一个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和服务是由一个一个的创造价值和价值实现的活动组成的。比如说一个工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和我们的生成辅助部门,这些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创造价值的活动,把这些活动组织起来就是我们的价值链。所以我们应聘一个企业时,应该在网上找找这个企业的介绍,看其是做什么产品的,通过哪些活动和流程做出来的,也就是要把创造价值的活动找出来。将来大家走向工作部门或者岗位,应该不仅仅只关注自己的部门或者是岗位的工作,应该跳出去看这个企业,把这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找出来。那么找到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之后将他们串起来就形成了价值链,这时会发现企业与企业的区别主要是在于价值链的差异。因为这些活动的附加价值是不一样的,只有那些高附加价值的环节、成功的关键环节、关键要素才是我们经营的重点。比如说我们的一个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渠道、终端的毛利点是不同的和不平衡的,所以一个企业要找到那些高附加价值的环节和关键环节。价值链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所以我们要学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的内容是要找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哪些是高附加价值环节,哪些是高成本驱动因素。对高附加价值的环节就是我们要掌控和提升的环节,低附加价值环节就是企业可以外化的部分,高成本驱动因素的环节就是需要控制成本、管理改进的部分。

所以第一个要分析高成本驱动因素和高附加价值的环节。

第二个要分析你这个企业的价值链与你的上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看要不要和他们建立起联盟,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依赖关系。

所以一个企业是一定要和它的上游(下游)建立起联盟吗?不一定,要看两个组织的对抗能力,“讨价还价”的能力。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修船厂。我们国内的许多修船厂的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将船外面的被腐蚀掉的漆用不锈钢的钢砂打掉然后重新喷漆。这种工作在欧洲和美国是不做的,因为是高污染。而且在欧洲规

定的特别严格每个工人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3个小时。中国的农民在干这个,所以修船产业在向中国转移。那些喷砂是如何采购的呢?是在那些大船的下面有许多(装着喷砂的)小船在等待。上面的队长一吹哨,下面的小船就被提上来,交易就完成了,提上多少算交易多少。这种交易的力量决定于修船这个环节,(其他环节)是没地位的,所以要分析你的前向和后向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要分析你这个企业的价值链和你的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链之间的区别。你就知道你们之间的差异,你们的竞争优势(可能)不一样,你们的竞争战略(可能)不一样。

价值链的分析完成之后如何应用呢?

第一个就是要完成你这个企业的创造价值的活动的排序。排序的原因是确定话语权,即企业里面谁听谁听的问题。比如说是研发部门听生产部门的,还是研发部门听营销部门的。如果一个企业这些关系搞不清的话这个企业就混乱。以营销为中心的是客户导向,研、产、销统一于争夺市场;以研发为中心的即我的产品创造是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你们按照我的(其他部门按照研发部门的)去做就行了,最为典型的比如历史上的索尼。当技术高度差异化之后,索尼完全是研发导向的,也就是“引领生活”,所以它有自己的体验馆。历史上的西门子也是这样。而现在他们都已经改变了。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的差异化越来越难,技术越来越雷同,而且高度供过于求就形成了市场导向。对企业的各个活动进行排序解决谁听谁的问题是大家进入工业企业之后最先遇到的问题。比如说下道工序是客户,那么谁是下道工序?所以企业要排序,要决策。

第二个应用是将高附加价值和高成本驱动因素的环节用于管理改进。要抓住重点,有了这些理念和理论才用财务工具去分析。

第三个应用是通过这种分析来确定你的企业与外界的(哪个或哪些)合作者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关系。第四个应用就是重新组合这个价值链。比如说携程就是这样。它作为连接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酒店、餐馆、航空公司)之间的桥梁,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新的商业机会。因为现在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了,通过价值链的分析来形成自己的新商业模式和新的战略。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以上就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理论,只要把握住以上几点,无论是给企业做战略咨询还是管理改进就能游刃有余了,而且无数的创业机会也隐藏于价值链分析当中。

二、盈利模式

那么通过价值链分析如何来设计你的盈利模式呢?简单的讲就是通过价值链分析如何将那些经营重点和关键环节重新组合形成一个系统为你所用,也就是你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的定义通常来讲,就是你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以及你是如何来保证价值创造和实现过程的效率的,就是盈利模式。你要找到经营重点,找到高附加价格环节,找到关键环节,就是说它价格不高,但是稀缺,关键环节你有了,你怎么去把这些关键环节串起来,如何保障价值创造和时间过程的效率,就是你的盈利模式,或者通常指的商业模式,就是你们选什么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设计其实是基于价值链的,那么有人说我是在产业价值下分析,在哪些产业价值下分析呢?

其实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重新组合,已经跨越了“行业”这个概念,所以像这个发展趋势叫“商业生态”,通过商业生态去寻找盈利模式,所以盈利模式可以解释为:企业通过自身和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得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架构。

企业和企业的区别,本质上就是这种区别。所以如何通过自身和相关利益者的资源去整合,形成一种机制和商业架构。

那么,区别在哪呢?就是你的盈利模式你是怎么组合经营重点的?不组合经营重点能不能形成盈利模式呢?也可以的,就是说世界工厂的模式,我就靠原材料、低成本的劳动力,我就做那个最低端,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最大的利益群体,它也是种盈利模式,它们之间是一种机构。所以盈利模式还可以解释为:探求利益的来源、生存的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这是盈利模式的一种解释。它的根源价值在这里,你怎么去组合,所以接下来呢,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介绍几个盈利模式的案例。

模式1 特快型技术模式。

比如说这样一个企业,叫北汽福田,这个企业是历史上山东省潍坊地区诸城县(现在改成诸城市)的一家地方国有企业。

这个企业历史上从1958年建厂以后,陆续生产过农机具、建筑机械、纺织机械,棉花种播机,还有家庭屠宰设备。知道什么吗?就是双桶洗衣机不是有一个甩干机吗?就是甩干机中间放的胶棒,横着放的、胶皮的棒。把那鸡杀完以后往那里边一放,放在里面一按电钮,一转呢,胶棒就把鸡的身上的毛剃掉了。现在农村的菜市场还有那种,北京不允许了,是吧,没有了。所以1989年曾经研制生产过“林飞”牌的农用运输车,是吧?那时候九三年生产,所以九八年曾经生产576万,是这么一个企业。现在这个企业已经很牛了,对吧?像我们贾庆林说的“集诸多改革成果于一身的现代化企业”。其实,业界人士认为,它是中国汽车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从1988年1998年进入汽车行业,99年起,就连续占据中国其他产量第一。什么概念?三十多万辆啊,第二名一般七万辆左右,是吧?全国520家重点企业,这个企业很牛的,那么这么一个企业呢,它是国家没投过一分钱的,完全靠自我的市场融资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成为中国汽工业中的一颗新星,在中国汽车史上的创造了三年产销汽车一百万辆的业绩记录。07

年商用车——轿车是常用车,卡车是商用车——销量四十万辆,在中国和亚洲第一,全球仅次于奔驰,很牛吧?让我们应该很自豪,08年价值品牌两百多个亿,很不错的。这个是他们的产品。这是中重型卡车,公交车,现在北京有公交车搞的一个什么电池的,它们搞的,面包车、吉普车是吧,这些卡车等等,营业额今年上百年还是184亿,上市公司那一部分,非上市公司加起来500多亿元。就是那个,你们那个福田农用车的股神,他呢,现在都是这个上司公司里了,所以一

九九九年他们找我们的时候,是6个亿、21个亿、41个亿,九九年找我们做咨询的时候,他说2004年达到120个亿,那个时候的二十一个亿,他要计划今年做到120个亿。我们也不敢说他疯啊,我们也不敢想啊。他做到了,这企业很厉害啊!

那么这个企业为什么能做到呢?说白了,它找到了一种盈利模式,至于企业,它的盈利模式跟别人不一样。它的盈利模式进行比较,我简单的讲呢,汽车行业的关键成功要素,那么汽车零部件组成汽车嘛,它的关键成功要素主要是底盘技术。像是底盘,你看地上跑的车,后面有轮子没有抖的那个,没有车厢那个,是汽车底盘或者托头,托那个集装箱的,这个底盘技术是汽车上最重要的技术,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这商用车据我所知还没有,就是我们得引进别人的技术来完善它、模仿。所以说,汽车行业,它那叫汽车底盘技术的经验积累,就是你换发动机换备用箱,它不是最好的零部件组成最好的汽车的,它要匹配的,所以新产品开发的速度,这都是我概括啊,是我做过研究的,底盘技术经验积累,这底盘技术开发,商用技术中国没有,就是没有一个企业说我们自主开发一个。没有过,谁也没有进来。游性生产,就是多品种少批量低成本。技术高,品牌形象好,市场分析能力强,快速经销能力,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服务能力、质量控制,是吧?战略性采购和快速低成本的供应链图。汽车行业战略采购,这是一专业啊。采购,战略采购,你学采购管理的,战略采购完全两回事啊,它不是简单的买东西。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在世界领域你强和不强,跟竞争对手来比较,那么在这个领域当中呢,由于我们国家主要是引进的,是吧?引进哪的呢?就是山东有个史太尔(音),奥地利的史太尔里面的全套的。一汽是从苏联引进的,是吧?包头那些(音)是从奔驰引进的,然后我们还引进过德国利弊海尔的,德波曼的和法国的公司和依维柯,依维柯不是,还有五十铃,在卡车领域我们国家主要是引进这个技术。一汽的、苏联的、法国的、奥地利的,还有一个是捷克的。捷克的就是河北邢台有个汽车厂叫成功(音)汽车厂,你们见过吗?这种卡车,在路上走的时候那个轮胎是别着的,是这样的,然后装货以后是这样的变成实的了,空着的时候是这样的,然后两万公里轮子就坏。空载的时候就这样了,装货就这样了,然后一米宽的沟,轮胎进去了可以自动上来的,那是特独特的,世界上唯一一个那样的技术,我们国家引进了,从捷克引进了,就没了。这长春汽车,太拖拉,路上还跑闸,太拖拉!所以说,根据这个模仿呢,其实每个企业都面临一种选择了,比如说这些大型汽车长呢它们的盈利模式是大批量生产有限的型号,所以你看他们多年不怎么变。变得最快的呢,是北汽福田,率先的北汽福田。北汽福田强大的运营能力——迈克尔波特的战略和运营,品牌、市场营销、研发管理,它不是研发,是抄别人抄的最快,然后呢车型出得最快,对吧?——供物链管理。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企业的车很烂,但是呢,它满足消费者需求,它卖得快卖得好,就造成一个大公司,在汽车行业中这个公司汽车质量很一般,很一般。那么它的盈利模式是什么盈利模式呢?它是特快型技术模型,特快技术模型。特快型技术模型是说什么意思呢?是通常技术水平与产品的毛利成正比,质量越高、原材料越好,价格越高,毛利越高。通常是这个规律,但是当技术成熟或者相对成熟的产业,它会采用高性价比的产业水平。高性价比就把价格这个规律这个曲线给拉下来了,有更多买不起这个产品的客户,扩大了需求,所以它会引起更大的市场需求,成本竞争为主,为主要因素,就是当汽车技术、底盘技术都有了以后,允许别人仿制的时候,就谁仿制得快和总成本最低、性价比高成为主要盈利模式,所以北汽福田的车不好,性价比高,然后满足了一大批人的需求,二级层次、三级层次、四级层次的需求,所以它的卡车可以卖几十万辆,所以它有个产品结构。你看它的产品结构真

正挣钱的呢是欧冠——卡车最贵的六十多万,最便宜的也十几万一辆,再者三万块钱一辆、四万块一辆,是吧!来的很快啊,你农民做买卖一年本就回来了,第二年挣一年钱,第三年我不要啦,也无所谓啊,况且还能用几年呢。

模式2 基于项目多赢的整合模式。

第二个模式,戴尔,就是这一种模式。说咱们计算机有区别吗?只有设计区别,款式设计区别,加工精度区别,IBM笔记本电脑,是现在联想的IBM,加工费五百、二百,方正一百块钱。只有这个区别,其他没什么区别啊。所以戴尔是一种模式,还有很多很多拓宽了这种模式。这个盈利模式,所以它这个产品是抄来的,对吧?至于什么产品?抄的是谁?我说过不要详细的研究。

基于项目多赢的整合模式。就是现在的竞争呢,在绝大多数领域中都是供过于求,在供过于求的产业中,公司的竞争,它的产品就不仅仅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多的是在于跟竞争对手来争夺客户,供不应求嘛,需求是有限的,我比你做的好、做得快,我就就赢了。所以它的战略不完全是给予顾客的战略,争夺客户的战略,就是满足客户的战略,更重要的是跟竞争对手比,谁出手怎么出。所以在供过于求的这样一个时代,一个企业要能够快速的成长和发展,如何建立起一个低价格的联盟就非常重要了。什么联盟呢?就是跟消费者最接近的那个环节的联盟就特别重要了,所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企业首先要整合,整合优化内部价格的运作效率,提高你的优势,说我这个企业的产品性价比好,产品有竞争力,企业内部的效率要高。内部的效率要高一定要好吗?当你生产的产品没有被消费者购买之前,都叫“库存”对吧?所以你好,你不一定企业能够盈利,所以首先你要把这点做好,然后你要加强内部协同和产业链上下部分的协同来提高整体的市场需求。什么意思呢?就是企业制造和终端之间来提高你的产品、原材料通过你这个环节的速度和效率。所以库存是一种负债,对吧?所以企业做得好最关键的三句话就是:产品出货尽可能地快,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这个渠道的——整个的渠道速度可能地快,和消费者接触,实现现时消费,对吧?各个环节的库存尽可能地少。你卖给他的,卖给渠道公司的,它要有很多库存它不就不买你的商品了,就不进货了,它不进货就不连续。

我在讲营销呢,所以它是一个渠道,渠道是什么呢?渠道是连接产品的价值创造环节和产品的最终消费环节的桥梁。它就是搬家嘛,把货买来再送给你,它本身的功能不创造价值的,就像我们超市一样,所以你把产品卖给它了,它要是卖不出去它就不给你进货了,它要不进货了你的生产就不连续了,对吧?所以一句话叫做,整个产品原材料通过这个渠道速度要尽可能快,各个环节呢,库存尽可能少,总体费用最低。产品销售收入减掉产品成本,然后减掉税收,减掉各种费用,盈利不就高,总体费用最低。销售费用花的少,管理费用就加大了,最后企业不是还不挣钱吗?你效率不是还是低嘛?所以系统观和整体观在这里。所以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你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就不仅仅在这个环节了,而高度地依赖流通环节,所以就出现的可能就是基于价值链环节多元的整合模式。整合模式就要建立起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比如说工业企业要派出代表或者顾问来协助它管理,要掌控终端的信息,就是我的产品信息的流向流速,流向流速和流量,然后去引导消费者。所以像工业企业工程师进入销售环节,引导消费。华为,工业工程师

进入,所以它的市场部都是工程师,指导产品怎样介绍给别人。所以就出现了一些企业建立起联盟合作关系,长期合作伙伴。他们之间的博弈,是基于价值链多赢的整合模式。

所以就出现了深度分销的概念。深度分销是日本的一个学者,叫式野新一,他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研究怎么能够掌控渠道、掌控终端,来提高分销效率。他就提出了ARS(Area Roller Sales)战略,叫区域滚动战略。由组织的努力来提升终端,提升客户关系、价值,滚动的培育和开发市场。一个企业进入市场,要把力量集中,20/80原则。要掌握区域市场,集中力量在区域市场形成第一,然后不断的复制区域市场,之后实现整体第一。一个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之后,切忌分散力量,要集中力量,在市场当中采取区域集聚战略,通过有组织的努力,掌控终端,在局部做到第一,然后不断的翻版,成为整体第一。这是供过于求时代,我们如何让掌控渠道,建立起联盟关系,打通渠道的关系,来获得市场的未来。

式野新一当时研究的结果,第一名的市场份额是第二名的1.4倍。这套理论是式野新一在日本的企业,如日本烟草、丰田汽车、日本图书、日本制药等企业大量的做咨询服务,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在八十年底以后,引进了中国,这套ARS战略是由人民大学的包政老师引进到中国来的,在一些企业开始实施。理论的背景是“供过于求”的时代。所以深度分销ARS战略,在国内不断的使用。我们历史上,和君一些咨询师也不断的提“深度营销”。

深度营销最要的思想是深化与渠道和用户的关系。像医院的代表,医疗器械的代表,都是厂家的代表,不断的做关系,然后找一个渠道进货,深化关系,谋求营销战略的系统协同效果,获得竞争优势。主要思想在于四个方面,一个是每个环节的分销效率要高,企业整体效率要高。第二,企业跟渠道价值链的协同效率要高,渠道真正的为企业所用。过去经销商都是见利忘义,很少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企业要找代理商,怎么管代理商、管经销商、管终端,都有一整套方法。然后要改善渠道战略的增值性,就是把渠道转化为一个网络化的渠道,只有通过网络化的渠道,才能跟踪产品的流量、流向和流速。这三句话非常重要:流量、流向、流速。企业知道了流量、流向和流速了,才能够生产环节响应市场的需求,才知道做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改善,能够促销。很多工业企业不知道自己的流向,通过利益的关系刺激经销商卖东西,就形成了价格的混乱、窜货。像很多依赖高度广告的公司,产品怎么卖弄不清楚,企业可能一夜之间就会改变。第四个,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有效的差异性,和竞争对手比有效的差异性。这是一些最主要的思想。

通过企业与渠道和用户的协同,使产品力和品牌力发挥到极致,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强调整个营销战略中的动态管理,4P如何的组合。你仔细看,终端很多都是经过理货的。终端产品的摆放叫做理货,在超市产品怎么放,都是经过理货的。柜台中最好的产品,厂家给钱的产品放在1米5到1米6的位置,一下就能看得见。柜台一下就能看的见的产品,都是厂家做过工作的。

强调营销价格的动态管理;强调集中和滚动;强调有组织的努力,注重营销队伍的管理,因为通过掌控渠道、管理渠道来拉动销量,所以队伍非常重要;强调深化和客户的关系;强调市场的精耕细作。这是最主要的思想。深度,什么叫“深”,

就是像农民一样,对责任田精耕细作,不是像猎人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产品卖到哪里不知道。ARS战略强调精耕细作,所以叫区域滚动、形成市场第一、占领绝对优势,全局No.1,竞争对手的1.4倍。

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做深度营销呢?不是的。由于国内市场的特殊性,我们很多企业进入深度营销,就会进入一个渠道的陷阱:区域越大,需要的管理队伍也就越大,管理难度和管理费用就越高。所以销售额的增长和获得的利润,不是同比例的。因为每个区域,每个经销商和每个客户的消费量是有限的,我们通过渠道的管理会增加管理队伍,所以上万人营销队伍的企业在消费品中是很多的,最终会产生这样一个曲线:规模越大,效益越高。到一定程度以后是往下走的。

所以,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深度营销,不是每个企业一定要走深度营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企业高毛利,有空间,可以只要总代理。100块钱,只要20块钱,80块钱都给经销商,有利益驱动做市场,经销商有自己渠道,自己的本事,这也是可以的。所以解决这个陷阱,策略就是优化中间结构,至上而下的网络建设,20/80原则。可口可乐到现在,也是通过自然流量到农村的,他为什么没做呢?农村的消费力、消费量和渠道管理的成本不一致。所以他用撇脂方法,做最高端的客户,做城市,所以他到现在也没有去农村。像牙膏高露洁,采用另一种策略,城市卖的贵一点,农村卖的便宜一点。分成两块,跟中国的产品完全一样,就走渠道了。还有一种策略是密集式的业务人员的现场管理和终端管理,就是跨国成功在北京这样的市场重点的做城八区,城八区中重点做大客户,其他靠自然流量。消售目标的合理性、竞争力形态的提升,追求目标的合理性,单一产品在一个区域当中不要求过大的规模。所以要分类管理,例如宝洁公司有百货公司的业态管理,还有小店管理——街边的小卖店卖的洗发水、洗发液。对于不同的渠道采取不同人员的管理方式。

小米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分析基于小米公司的发展现状,结合自身所学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对材料中小米公司的发展情况分别从价值链的角度和战略的角度作出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的结果给出自己的个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小米公司;价值链;战略 背景介绍:2010年4月,雷军创建了小米公司,它是主要专注于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推出的MIUI手机操作系统、米聊、小米手机等三大公司核心产品陆续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案例分析: 一、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案例 1、价值链定义及其分析模型。 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如下图),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1]。 2、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小米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我们可以从5个基本活动和4个支持性活动方面来分析小米公司的价值链。 ⑴小米公司的五个基本活动: 进料后勤:小米公司设计研究完一款产品后,会通过多种渠道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生产制造:小米公司拥有自己的外协制造工厂,目前主要为台湾富士康和英华达。通过选择外协制造厂可以降低成本、享有外协厂制造工艺和技术,同时也可以降低资产投资和库存管理。 发货后勤:小米的代工厂富士康和英华达生产完之后,会由小米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处的仓储物流中心负责仓储。根据网上的订单,三个仓储物流中心负责配送货物。 营销:小米主要依靠公司官网自主营销和通过一些运营商渠道营销,比如微博和QQ空间、联通定制版手机等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并且通过口碑营销、饥饿营销和体验营销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售后服务:小米公司专门设立了一个自己的客户服务中心—小米之家,为客户提供维修,技术支持以及提供手机配件等服务。 ⑵小米的四个支持性活动:

(完整版)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什么是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它反映企业所从事的各个活动的方式、经营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企业各项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产业链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 一、它们三者的区别: 概括地说三者的区别是:产业链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它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而价值链是互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供应链是来自于物流范畴,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指的是跨企业的物流管理 价值链是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开展的价值分析,它的目的是弄清楚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剖析企业的价值链条的构成并尽可能加以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所以价值链主要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企业具有的不同价值生成机制也不同,在这些企业的价值链条构成中各有它们价值生成的重要节点,如生产、研发、营销或管理等。如果企业在某一节点上的价值创造能力远远超过同行,那么这个企业在这方面就具有了核心竞争能力。而供应链是企业之间的链条连接,它是对多个企业而言的,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可能会构建自身的供应链,但对于中小型企业一般很难构建自身的供应链。供应链来自于物流范畴,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一般指跨企业的物流管理。但是,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完成自身流程的变革后实现同其他企业的连接已不仅仅局限于物流管理上,这使供应链管理又增加了商流的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也是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和虚拟经营的结果。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二是提高反应速度,它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产业链是相对于不同企业的,甚至是相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可以说,产业链是企业社会分工的有序结合。所以,产业链的含义范围大于供应链。产业链理论在宏观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经济板块联系的加强以及产业复合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它们三者的联系:

价值链分析案例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价值链分析更多的关注于企业内部活动的价值产生。通过分析识别企业活动,将企业活动归类分析、加以区分,确定企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从而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 产业价值链分析与企业价值链分析的重点有所不同,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目的是寻找产生价值的关键环节(如采购、库存、研发、生产、营销、销售、服务等),最终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产业价值链分析的目的除了分析产业价值产生的关键环节(如开发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之外,还要分析产业价值分配模式,进而确定企业在所处产业的价值链条中的竞争地位,以及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产业价值链的几个例子: 1、汽车产业价值链——五十铃和福特 汽车行业的价值链: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修=〉贷款购车/汽车保险/汽车租赁。越是价值链后端利润约微薄,汽车制造业务已经成为“鸡肋”,虽然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收入但其利润贡献正逐渐降低; 而且竞争日趋激烈,谋求更大发展已经十分艰难。相反,与汽车相关的金融服务业蓬勃发展,虽然目前市场容量有限,但利润丰厚、前景广阔。 五十铃公司,80年代初已经是世界知名的卡车制造经销商;为更大的发展,花了7年时间成功将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转扩展到轿车生产方面,但是,遭遇轿车制造业不景气,轿车事业部连年巨额亏损;最终不得不出售给日产汽车公司。在同一时期,福特汽车公司,明智地及时将企业发展的重点转向汽车租赁、贷款购车、汽车保险等业务,1996年这三块业务的销售收入只占整体的1/5,但利润却占到50%。五十铃公司的失败在于没有把握住价值链增值的关键环节;在“利润会随销售收入增长”这一逻辑指导下,最终将企业带入一种危险境地;福特公司的成功在于能够迅速识别成熟行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借助雄厚的财力和卓越的市场声望,步步为营地推进;使其获得了巨大的先机优势。对手眼睁睁地看到原来不起眼的“边缘”业务成为福特公司的利润源泉。 2、日用品产业价值链——宝洁与沃尔玛 日用品产业的价值链:原材料生产商=》日用品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如果看了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就认为日用品产业的价值链也有相同的特点,那就大错特错了。日用品产业的价值链比起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更为复杂,产业内生产商与销售商的利润分配根据两者竞争力的差别可分为三中情形: A、生产商导向:当生产商实力强大,而分销商劣势明显时,生产商在价值链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可以瓜分更大份额的产业利润。如宝洁,对于一般的分销商、零售商,宝洁可以提出统一销售价格、商品摆放位置、促销活动等要求。 B、销售商导向:当销售商实力远胜与生产商时,销售商在产业利润分配中则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例 如沃尔玛可以通过其全球采购中心,制定商品采购的质量标准、价格标准、供应商供货时限等,从而确立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C、战略联盟——当宝洁遇上沃尔玛:强强联合是最合理的结局,谁都明白失去对方将会造成的损失。 3、家电产业价值链——以空调为例 空调业价值链:零部件供应商=》空调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服务提供商)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案例研究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之道 研究背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 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 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当前 中国的食品行业,中小型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低,竞争激烈,价格低廉,利润空间 狭窄,质量不一。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及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 基石,所以整合食品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迫在眉睫。而中粮集团作为我国国 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的国有企业 , 致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且安全放心 的食品。 中粮集团在 2009 年首次提出“全产业链”战略,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 整合,将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管理协调,可以提高价值的增值效率和企业对产业 链的掌控能力。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三井物产通过交叉持股,网状 辐射,渗透中国钢铁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国企业通常采用的纵向并购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 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 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模式通过对原料获取、物 流加工、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 通。企业采用全产业链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竞争优势: 首先,“全产业链”模式能够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行业内竞争激烈。仅靠企业内部发展,快速提高竞争力并不现实,但可以通过兼 并收购迅速扩大规模。 第二,“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型跨国企业专注于核心 技术的发展,而国内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从而导致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通 过收购上下游的公司,企业能够学习到新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

(完整版)PES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案例+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PEST分析模型(PEST Analysis) PEST模型简介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单而言,称之为PEST分析法。如图所示: (一)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 即使社会制度不变的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由于执政党的不同,其政府的方针特点、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

重要的政治法律变量: ?执政党性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政府的管制税法的改变各种政治行动委员会专利数量专程法的修改环境保护法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国防开支水平政府补贴水平反垄断法规与重要大国关系地区关系对政府进行抗议活动的数量、严重性及地点民众参与政治行为 (二)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 重要监视的关键经济变量: ?贷款的可得性可支配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储蓄)倾向利率通货膨胀率规模经济政府预算赤字消费模式失业趋势劳动生产率水平汇率证券市场状况外国经济状况进出口因素不同地区和消费群体间的收入差别价格波动货币与财政政策 GDP及其增长率 中国向工业经济转变 \ ?(三) 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tors)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 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 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 价值观念会影响居民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本身的认可与否; 审美观点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 关键的社会文化因素: ?妇女生育人口结构比性别比例特殊利益集团数量结婚数、离婚数人口出生、死亡率人口移进移出率社会保障计划人口预期寿命人均收入生活方式平均可支配收入对政府的信任度对政府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购买习惯对道德的关切储蓄倾向性别角色投资倾向种族平等状况节育措施状况平均教育状况对退休的态度对质量的态度对闲暇的态度对服务的态度对老外的态度污染控制对能源的节约社会活动项目社会责任 对职业的态度对权威的态度城市、城镇和农村的人口变化宗教信仰状况?(四)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技术环境除了要考察与企业所处领域的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外,还应及时了解: ⑴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 ⑵该领域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开发费用总额; ⑶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 ⑷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等。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联系与区别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联系与区别 1三个概念的定义 所谓价值链(Value Chain ),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它 反映企业所从事的各个活动的方式、经营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企业各项活动本身 的根本经济效益。 供应商生产帝经誚商零售户I—消费看 价值上游价值琏下游 图一价值琏图示 企业价值链分析示意图 所谓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所谓产业链(Industry Chain),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 我国通用航空全产业链

图2服装产业链架构 2.三个概念内涵的区别 由定义可见,价值链主要是相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 是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开展的价 值分 析,其目的是弄清楚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 剖析企业的价值链条的构成并尽可能加 以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不同其价值生成机制也不同,在这些企业 的价值链条构成中各有其价值生成的重要节点,有的在生产,有的在研发,有的则在营 销或管理上。如果企业某一节点上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同行中遥遥领先, 我们可以说这个 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了核心竞争能力。 供应链往往是相对多个企业而言的, 除非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否则很难构建其自身 的供应 链,即便如此,有时也难免向集团外部延伸。因此,供应链可以说是企业之间的 链条连接。供应链来自于物流XX ,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一般来讲指的是跨企业的 物流管理。但是,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完成其自身流程的变革后实现 同其他企业的连接已不仅仅局限在物流管理层面上, 这使得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增加了商 流的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推动的, 同时也是企业实施战略联 盟和虚拟经营的结果。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 提高反应速纺织技术研发 面辅料生产 K ______ __ _______ 服装设计 服装加工 ----- ------------- \ 时装 辅料 成衣 I ________ ) 国内市场 际市场 __________ )

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_韩士元

一、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关系 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实现的价值造成影响。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链,是企业具有生命价值的基础。波特认为,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一方面创造了价值,另一方面也须负担各项价值链活动所产生的成本。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尽量增加增值作业,减少非增值作业,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它包含四层含义: ①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②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 达;③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④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孤立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通过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产业链的 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它存在两维属性,即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按照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取决于在一个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的这种关系所反映的产业结构的价值链体系如下图所示: 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所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称为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背后所蕴藏的价值组织及创造的结构形式。产业价值链代表了产业链的价值属性,反映了产业链更深层的价值含义,决定了产业链的经营战略和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反映价值的转移和创造。如果说产业链描述了产业内各类企业的职能定位及其相互关系,那么,“产业价值链”概念则更加突出了“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正是在产业链的结构下遵循价值的发现和再创造过程,充分整合产业 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 【摘要】本文对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价值链产业链产业价值链 2007.9财会月刊(理论)?83? □韩士元陈柳钦(教授)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管理研究与理解报告 前言:现在许多计算机供应商都会利用网络来销售产品,我们可以通过网站订购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机器与服务;而在现今多数产业中都体现了跨领域合作这个概念,如百德公司扩充手工工具的生产线以生产胶水枪时,他们决定把整个设计和生产外包给只要的胶水枪制造商,因为本公司的强项是发动机。这些例子都表明将如此多的不同操作人员的工作活动紧密集成起来是可能的。而在这些例子的背后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便是本文要讨论的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的概念就是改变运营管理策略并将组织调整到具有有效性和高效率的战略位置,以利用产生的每一个竞争机会。 什么是价值链?什么又是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价值链管理的要求又是什么?我们怎样理解又怎样在管理中运用价值链管理?为此我们将在下文着重研究价值链管理的概念和目标,以及价值链管理在管理学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方面的体现和意义。 导读:一、价值链管理 ⒈什么是价值链管理 ⒉价值链管理的目标 ⒊价值链管理的要求 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在价值链中的体现 ⒈计划 ⒉组织 ⒊领导 ⒋控制 三、价值链管理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⒈实施价值链管理的优点 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障碍 四、CAST

一、价值链管理 什么是价值链管理 要理解什么是价值链,就不得不解释什么是价值。价值(value)是行为的特征、特性或属性,以及顾客愿意放弃资源(通常是钱)来换取产品或服务的任何内容。价值可以包含很多方面,精神上与生理上各种需求通过资源交换得到的满足都是价值的体现,它既可以是为了减轻饥饿痛苦而买的三明治,也可以是无聊时打发时间在影院看的一场电影。在商业上,价值可以是企业工作的外包,西门子公司便是这样,愿意用钱交换可靠的供应商关系的价值。顾客希望从他们购买的产品或接受的服务中得到某种价值,只有这些终端用户才能决定什么具有价值。 价值是怎样提供给顾客的?是通过将原材料和其他要素转变成最终顾客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以特定方式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然而,这些将原材料和其他要素转变为顾客需要的价值以及顾客愿意为此偿付的活动看似非常简单,但却包括了一大串相互关联的由许多不同参加者(供应者、生产者,甚至客户)参与的活动——也就是说,这些活动包括了整个价值链。价值链(value chain)就是从原材料加工到产成品到达最终顾客手中的过程中,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所组成的全部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完整的价值链可能包括供应者的供应者到顾客的顾客所有部分。 本文所要讨论的价值链管理(value chain management)是管理关于在价值链上流动的产品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和信息的全部过程。和供应链相比,供应链管理是内部导向的,它主要集中在资源流进组织的效率,而价值链管理是外部导向的,主要集中在不仅是流进组织的资源而且还有流出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还有,供应链管理是效率导向的(它的目标是降低成本使组织更加多产),而价值链管理是效益导向的,它的目标是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价值链管理的目标 我们或许会想到价值链中谁最有权力,从支配价格和质量的能力来看,也许是提供所需资源和原料的供应者;从创造产品或服务时作出的贡献来看,也许是生产者;而从最后交付产品的一环上看又貌似是分销商。事实上,在整个价值链管理中,最终客户才是掌握权力者。因为他们定义什么是价值以及怎样制造和提供。很多管理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Shell医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区别与联系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联系与区别 产业链: 属于产业经济学的范畴,研究对象是一个产业,产业的组织、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布局、产业的政策等。 企业研究产业链是为了在这个产业中更好地定位和业务布局。企业需要定位以后才能在整个的上下游中发生关系,搞清楚产业链是供应链的一个前提。 价值链: 最初价值链是使用在企业内部的,企业运作时一系列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还有一些辅助工作,就是按照价值链来做的。后来价值链也被运用到企业外部,成为分析业务链条和经营活动工具的一个方法。 价值链是对产业链的一种结构性的描述,价值链就是从价值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环节是怎样的,事实上价值链可以作为分析产业链的方法和工具,用价值链来分析产业链的时候,价值链和产业链是一致的。 供应链: 供应链是操作层面的概念,对象是服务和产品,是企业在既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基础所进行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研究。 产业链是用来分析一个产业的宏观格局和趋势的;价值链是进行产业链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之一;供应链则是连接产业链中的具体产品和服务输入、输出的一系列链条。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联系 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其既是一个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同时也是建立和增强竞争优势的系统方法。但是,价值链并不是孤然的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是可以进行外向延伸或连接。如果几个企业之间形成了供应链连接并实现了同步流程管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企业的价值链已经实现了一体化连接,因此可以说企业辨清自身的价值链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 产业链虽然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但在运作上企业却是其构筑的载体,就是说,产业链条的构筑依赖于企业之间在经营上的有序连接,所不同的是,供应链连接可能是多向的,也可能发生在有限的产业范围内,而产业链条往往则是垂直的和广范围的或者说是多环节的。同样可以认为,供应链的连接往往是产业链生成的基础,而产业链条正是多重供应链条的复合体。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联系与区别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联系与区别 1.三个概念的定义 所谓价值链(Value Chain),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它反映企业所从事的各个活动的方式、经营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企业各项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 企业价值链分析示意图 所谓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所谓产业链(Industry Chain),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 我国通用航空全产业链

2.三个概念内涵的区别 由定义可见,价值链主要是相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是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开展的价值分析,其目的是弄清楚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剖析企业的价值链条的构成并尽可能加以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不同其价值生成机制也不同,在这些企业的价值链条构成中各有其价值生成的重要节点,有的在生产,有的在研发,有的则在营销或管理上。如果企业某一节点上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同行中遥遥领先,我们可以说这个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了核心竞争能力。 供应链往往是相对多个企业而言的,除非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否则很难构建其自身的供应链,即便如此,有时也难免向集团外部延伸。因此,供应链可以说是企业之间的链条连接。供应链来自于物流范畴,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一般来讲指的是跨企业的物流管理。但是,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完成其自身流程的变革后实现同其他企业的连接已不仅仅局限在物流管理层面上,这使得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增加了商流的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推动的,同时也是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和虚拟经营的结果。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提高反应速度,其本质目的是为了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 供应链则是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个产物,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并已在制造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美国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概念有这样的解释:“供应链——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囊括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努力,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换句话说,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业务流程,被看着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由于

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知识要点】

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WHOLE VALUE CHAIN 基于商业模式的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的体现。在后 经济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资金流的管理和资金链的风险,希望可以提升资金的使用 效率和效益,使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然而,应该怎样提高营运资金的效率和效益,却是很多企业一直以来面对的难题和内部 争论的焦点。例如:如果对应收账款的帐期收紧了,甚至不再赊销了,销售部门的压力就陡增;如果不加强对存货的管理,资金的压力也会即时显现;如果只是从经营中的某一个环节去改善,短时间内会好转,而长期会反弹回来,甚至比以前的情况更糟糕;引入了一些外部的理论和方法,往往推行困难或收效甚微;营运资金管理体现出来的往往是对结果的汇报,而不是对过程 的引导甚至规则的设计;那么,解决之道到底是什么呢? 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不断成熟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竞争公开化、企业全球化、网络化趋 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步入更高阶的市场竞争阶段,即商业模式间的竞争。商业模式 决定了企业的盈利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的好坏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运营效率,而这两个方面都与营运资金管理息息相关。因此,通过站在特定商业模式的语境下,我们 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审视营运资金的管理,也更加能够从全局的角度考量营运资金对业务的影 响和对于管理的价值。同样,只有在战略统驭、整个价值链管理角度去设计制度、业务流程并 且实际执行,才能让资金管理渗透到各个环节,运营指标匹配到个人,营运资金管理才能真正 的落到实处,发挥长远的作用。 上海安越咨询公司推出全新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课程,将营运资金管理定位于基于商业模 式运作的全流程、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从战略要求、业 务模式、流程管理和风险管控等角度全方位阐明如何实现营运资金的效率、效益和风险控制最 优组合,提供实质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课程优势: ?高瞻远瞩从战略和商业模式的高度设计长期性解决思路 ?体系全面从不同角度提供全面性解决方法 ?机制创新以全价值链为维度展开,提供创新机制和流程 ?工具实用提供务实的营运资金管理工具 培训收益:

产业链

产业链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什么是产业链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1] 产业链的内涵 (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 (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

(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 (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 产业链的类型 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 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人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深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产业链的形成[2]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因此,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姚小涛,席酉民,2002)。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价值链分析法案例

企业案例:青岛啤酒1 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16日注册成立。于1993年6月在香港发行H股票,并于7月15日上市,是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在上海发行A股票,并于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两地上市共募集人民币16亿元。2001年2月增发1亿股A种股票,募集人民币7.87亿元。使资产负债率下降到50%以下。到2001年,公司总资产已从1997年的36亿元增长到72亿元,品牌价值从34.08亿元增长到了67.1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从2%提高到11%。截止到2004年,公司总资产已增长到102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2.5%。 (一)全球啤酒行业态势 目前,中国在啤酒产销量上排名世界第一。其他的啤酒大国有美国、德国、巴西和日本等。从啤酒消费的发展趋势看,欧洲、大洋洲市场已基本饱和,大部分国家的增长率在3%以下,有的甚至减少。北美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南美洲和亚洲增长很快,发展空间很大,而亚洲市场中日本的啤酒市场也已基本饱和。增长最快的是中国。 啤酒生产集约化是世界啤酒业的一个特点。主要啤酒生产企业的产量都很大,世界前十大啤酒企业的年产量都在20亿升以上,而且在本国的集中度很高。美国的第一大啤酒企业AB公司(Anherser-Busch)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啤酒厂商,2000年产量达到1400万吨,占全美市场份额的48%;排名第二的米勒公司(Miller)年产量近700万吨,市场占有率为22%。世界第二大啤酒企业是荷兰的喜力(Heineken),它的年产量远远超过了荷兰本国啤酒销量,是世界最大的啤酒出口国,占荷兰市场份额的51%,除了占有荷兰本国大部分市场外,还发展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如在波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丹麦“嘉士伯”占全丹麦市场份额的90%;日本的朝日公司占日本市场份额的39.5%,麒麟公司(Kirin)的产量占日本全国产量的一半。德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全国啤酒厂有上千家,但大型厂大多产量在100万吨以上,数量众多的微型厂(前厂后店)主要生产风味啤酒。 (二)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状况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潜在市场容量巨大。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啤酒行业的高速增长期,啤酒产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8%,此后则进入相对平稳的低速增长期,1995到200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在7%左右。 1案例整理、分析:王玉董静

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和联系

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和联系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和联系 1.三个概念的定义 所谓价值链(Value Chain),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它反映企业所从事的各个活动的方式、经营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企业各项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 所谓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所谓产业链(Industry Chain),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2.三个概念内涵的区别 由定义可见,价值链主要是相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是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开展的价值分析,其目的是弄清楚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剖析企业的价值链条的构成并尽可能加以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不同其价值生成机制也不同,在这些企业的价值链条构成中各有其价值生成的重要节点,有的在生产,有的在研发,有的则在营销或管理上。如果企业

某一节点上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同行中遥遥领先,我们可以说这个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了核心竞争能力。 供应链往往是相对多个企业而言的,除非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否则很难构建其自身的供应链,即便如此,有时也难免向集团外部延伸。因此,供应链可以说是企业之间的链条连接。供应链来自于物流范畴,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一般来讲指的是跨企业的物流管理。但是,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完成其自身流程的变革后实现同其他企业的连接已不仅仅局限在物流管理层面上,这使得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增加了商流的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推动的,同时也是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和虚拟经营的结果。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提高反应速度,其本质目的是为了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产业链是相对于不同企业的概念,甚至是相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产业链是企业社会分工的有序绞合。因此,产业链的含义范围大于供应链。产业链理论在宏观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对于经济板块联系的加强以及产业复合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也就是说,产业链条的构筑已经成为地方乃至国家在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议题。 3.三个概念的联系 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其既是一个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同时也是建立和增强竞争优势的系统方法。但是,价值链并不是孤然的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是可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区别与联系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区 别与联系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联系与区别 产业链: 属于产业经济学的范畴,研究对象是一个产业,产业的组织、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布局、产业的政策等。 企业研究产业链是为了在这个产业中更好地定位和业务布局。企业需要定位以后才能在整个的上下游中发生关系,搞清楚产业链是供应链的一个前提。 价值链: 最初价值链是使用在企业内部的,企业运作时一系列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还有一些辅助工作,就是按照价值链来做的。后来价值链也被运用到企业外部,成为分析业务链条和经营活动工具的一个方法。 价值链是对产业链的一种结构性的描述,价值链就是从价值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环节是怎样的,事实上价值链可以作为分析产业链的方法和工具,用价值链来分析产业链的时候,价值链和产业链是一致的。 供应链: 供应链是操作层面的概念,对象是服务和产品,是企业在既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基础所进行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研究。 产业链是用来分析一个产业的宏观格局和趋势的;价值链是进行产业链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之一;供应链则是连接产业链中的具体产品和服务输入、输出的一系列链条。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联系 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其既是一个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同时也是建立和增强竞争优势的系统方法。但是,价值链并不是孤然的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是可以进行外向延伸或连接。如果几个企业之间形成了供应链连接并

实现了同步流程管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企业的价值链已经实现了一体化连接,因此可以说企业辨清自身的价值链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 产业链虽然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但在运作上企业却是其构筑的载体,就是说,产业链条的构筑依赖于企业之间在经营上的有序连接,所不同的是,供应链连接可能是多向的,也可能发生在有限的产业范围内,而产业链条往往则是垂直的和广范围的或者说是多环节的。同样可以认为,供应链的连接往往是产业链生成的基础,而产业链条正是多重供应链条的复合体。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

价值链分析法案例

企业案例:XX啤酒1 XX啤酒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XX啤酒股份XX于1993年6月16日注册成立。于1993年6月在XX发行H股票,并于7月15日上市,是首家在XX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在XX发行A股票,并于8月27日在XX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XX。两地上市共募集人民币16亿元。2001年2月增发1亿股A种股票,募集人民币7.87亿元。使资产负债率下降到50%以下。到2001年,公司总资产已从1997年的36亿元增长到72亿元,品牌价值从34.08亿元增长到了67.1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从2%提高到11%。截止到2004年,公司总资产已增长到102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2.5%。 (一)全球啤酒行业态势 目前,中国在啤酒产销量上排名世界第一。其他的啤酒大国有美国、德国、巴西和日本等。从啤酒消费的发展趋势看,欧洲、大洋洲市场已基本饱和,大部分国家的增长率在3%以下,有的甚至减少。北美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南美洲和亚洲增长很快,发展空间很大,而亚洲市场中日本的啤酒市场也已基本饱和。增长最快的是中国。 啤酒生产集约化是世界啤酒业的一个特点。主要啤酒生产企业的产量都很大,世界前十大啤酒企业的年产量都在20亿升以上,而且在本国的集中度很高。美国的第一大啤酒企业AB公司(Anherser-Busch)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啤酒厂商,2000年产量达到1400万吨,占全美市场份额的48%;排名第二的米勒公司(Miller)年产量近700万吨,市场占有率为22%。世界第二大啤酒企业是荷兰的喜力(Heineken),它的年产量远远超过了荷兰本国啤酒销量,是世界最大的啤酒出口国,占荷兰市场份额的51%,除了占有荷兰本国大部分市场外,还发展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如在波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丹麦“嘉士伯”占全丹麦市场份额的90%;日本的朝日公司占日本市场份额的39.5%,麒麟公司(Kirin)的产量占日本全国产量的一半。德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全国啤酒厂有上千家,但大型厂大多产量在100万吨以上,数量众多的微型厂(前厂后店)主要生产风味啤酒。 (二)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状况 1案例整理、分析:王玉董静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区别与联系知识讲解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区别与联系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联系与区别 产业链: 属于产业经济学的范畴,研究对象是一个产业,产业的组织、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布局、产业的政策等。 企业研究产业链是为了在这个产业中更好地定位和业务布局。企业需要定位以后才能在整个的上下游中发生关系,搞清楚产业链是供应链的一个前提。 价值链: 最初价值链是使用在企业内部的,企业运作时一系列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还有一些辅助工作,就是按照价值链来做的。后来价值链也被运用到企业外部,成为分析业务链条和经营活动工具的一个方法。 价值链是对产业链的一种结构性的描述,价值链就是从价值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环节是怎样的,事实上价值链可以作为分析产业链的方法和工具,用价值链来分析产业链的时候,价值链和产业链是一致的。 供应链: 供应链是操作层面的概念,对象是服务和产品,是企业在既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基础所进行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研究。 产业链是用来分析一个产业的宏观格局和趋势的;价值链是进行产业链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之一;供应链则是连接产业链中的具体产品和服务输入、输出的一系列链条。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联系 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其既是一个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同时也是建立和增强竞争优势的系统方法。但是,价值链并不是孤然的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是可以进行外向延伸或连接。如果几个企

业之间形成了供应链连接并实现了同步流程管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企业的价值链已经实现了一体化连接,因此可以说企业辨清自身的价值链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 产业链虽然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但在运作上企业却是其构筑的载体,就是说,产业链条的构筑依赖于企业之间在经营上的有序连接,所不同的是,供应链连接可能是多向的,也可能发生在有限的产业范围内,而产业链条往往则是垂直的和广范围的或者说是多环节的。同样可以认为,供应链的连接往往是产业链生成的基础,而产业链条正是多重供应链条的复合体。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

数据分析与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管理与数据分析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另一角度来看企业的利润是由人力配置、资金配置和物力配置这三方面的配置在不同的环节中分配产生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就容易导致浪费的产生,即:1.采购浪费;2. 库存浪费;3. 生产浪费;4.物流浪费;5、管理浪费。实际情况也恰恰如此,很多企业虽然关心获利情况,但不太关注获利来源,或者说没有使用恰当的方法来审视自己的企业。如企业总资源可以创造多少价值,多少资源又来有效分配,多少资源用来储备,浪费问题就可以从源头把握,不要等到在企业运行中,发现了问题再来改善,这样必然会浪费资源,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企业如何才能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竞争环境更好的生存?摆在企业面前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现在这项工作”、“我们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来完成这项工作”、“我们为什么必须由我们而不是别人来做这份工作” 就会明白消除价值传递链中的非增值活动和调整核心增值活动是企业当务之急。 如何适应竞争环境?第一步,清除。应该发现并消除非增值活动,第二步,简化。程序和流程、沟通流程、技术分析流程和问题区域设置流程等:第三步,整合。经过化简的任务需要进一步整合,以使之流畅、连贯并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第四步,自动化。在完成了流程与任务的清除、简化和整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实现以流程加速与提升顾客服务准确性为目标的自动化。 怎么来做?第一步,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功能障碍、可行性。第二步,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第三步,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第四步,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数据分析在价值链传递过程中的作用。第一,企业在清除价值传递链无效流程时,如过量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