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情境式默写

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情境式默写
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情境式默写

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的两句是:“,”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的两句是:“,”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6.表现作者回家途中愉悦畅快心情的名句是(两句)“,”

7.表现作者归家急切心情的两句是。“,”

8.写初见家门时欢欣雀跃之态的两句“,”

9.家人欢迎主人辞官归来的两句“,”

10.用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两句“,”

11.写作者饮酒之乐的两句“,”

12.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两句是“,”

13.用反问语气表示归田之志已决的两句“,”

14.作者化用“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句的诗句“,”

15表示要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两句是“,”

16.哪两句作者将躬耕田园的生活诗意化?“,”

17.听家人谈谈知心话,以琴书为伴侣,也足以乐而忘忧了是“,”

18.写作者归隐后登高舒啸,临水赋诗的两句“,”

19.写农事之暇登山泛溪,寻幽探胜的两句“,”

20.表达自己的心态,既不愿奔走求荣,也不想服药求仙的两句“,”

21.充分而直接地表现出作者与世俗格格不入,对官场的不屑、厌倦和鄙薄的四句是“,,,”:

22.表现自己乡居的生活乐趣,有促膝闲谈的家庭之乐,有,琴书消忧的本色生活,有自然和谐的乡邻交往的

四句是:“,,,”

23.写乘车舟观览的山川之游的四句是:“,,,”

24.写从春天万物的欣欣向荣中,感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抒发了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的情感的四句是:

“,,,”

25.叹人生苦短,当自由自在的两句是“,”

26.写不想追求富贵,不指望着得道成仙,只想趁着美好的春光,独自出去走走,给庄稼除草培土的四句是

“,,,”

27.表现要顺乎自然地在山野田园间走完生命的旅程,乐享上天赋予的生存时光的两句是“,”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

3.写尽九月之景,有色彩变化之美是“,”。

4.从仰视的角度,写滕王阁所在地势的景色“,”

5.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

6.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7.写滕王阁本身壮丽,鲜艳的阁道及阁的高耸的两句“,”

8.表现南昌百姓富庶的两句“,”

9.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

10.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

11.写南昌江上大船林立,交通繁忙的两句“,”

12.写云消雨停,艳阳高照的景象“,”

13.用听觉联想写江边美妙渔歌的诗句“,”

14.用听觉想象写大雁鸣叫的诗句“,”

15.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16.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的句子是:“,”

17.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18.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

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19.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20.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

21.王勃《滕王阁序》用“,,,”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22.“,”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23.直接描写滕王阁雄伟壮丽的两句是:“,”

24.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景象的句子是:“,”

25.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

26.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

27.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勃也记述了滕王阁集会时的盛况:“,,,”

人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复习过程

《归去来兮辞》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春天到来后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地表达了自己原本就无心于官场的心志。(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云、鸟为喻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4、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辞官归家后饮酒自乐,甚至看看院子里的树木也觉得愉快的生活情态。(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达了居住小屋反而觉得安适的乐观情怀。(1)审容膝之易安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7、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8、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策扶老以流憩。 9、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表示自己误入官场还不深,及时归隐是正确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滕王阁序》 1、《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而被视为千古绝唱。(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秋日的山光水色。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特征鲜明。(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王勃《滕王阁序》中“,”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渔舟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景象。(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5、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必修五文言文默写答案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 既自以心为形役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滕王阁序》中用“,。”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bu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词拼写和语法填空

b u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词拼写和 语法填空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the whole country ________(团结)together and got through the horrible e a r t h q u a k e i n2015. 2.You have to _______(澄清) this problem to your classmates in public. 3.There was a ________(矛盾) between the accounts of the witness. 4.In the exhibition this painting painted by that famous painter _______(吸引)a lot of people. 5.To our great________(高兴),we will have seven days off this month. 6.There is no possibility that he will _________(完成)that work on his own. 7.According to his _______(描述),the scenery of the mountain is beautiful. 8.Have you noticed that all the statues in the temple are ________(辉煌的) 9.His father’s c______ of ancient coins will be displayed nationwide. 10.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take some foreign________(货币)with you when you are abroad. 11.Who can take ________place of Mr Green in the company. 12.The team _______(consist) of six boys and three girls succeed in passing the volley. 13.He often complains _________too much work to do. 14.Tom suggested we _______(take) some cash with us. 15.His plan is consistent _________me.

人教版英语必修五第二单元课文翻译

PUZZLES IN GEOGRAPHY 地理之谜 人们也许觉得奇怪,为什么用来描述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这四个国家的词语不太一样。但如果你学过英国历史,就能弄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是英格兰。威尔士于13世纪同英格兰联合了起来。如今只要有人提起英格兰,你就会发现威尔士总是包括在内的。接着,英格兰、威尔士同苏格兰于17世纪联合了起来,名字就改成了“大不列颠”。令人庆幸的是,当苏格兰的詹姆斯国王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王时,这三个国家和平地实现了联合。最后,英国政府打算于20世纪初把爱尔兰也同另外三个国家和平联合起来以形成联合王国。然而,爱尔兰的南部却不愿组建联合王国,它分离出去,并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因此只有北爱尔兰同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联合起来,而组成了联合王国,这一点从新的联合王国国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值得赞扬的是,这四个国家的确在一些方面共同合作,例如在货币和国际关系方面;但是有些制度仍然区别很大。例如,北爱尔兰、英格兰和苏格兰在教育体制和立法体制上都存在着差异。在参加像世界杯之类的比赛时,它们有着各自的足球队。在这四个国家中,英格兰是最大的。为了方便起见,它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地区。最靠近法国的那个地区叫做英格兰南部,中部地区叫做英格兰中部,最靠近苏格兰的那个地区叫做英格兰北部。你可以看到英国的大部分人口聚居在南部,而多数大工业城市都位于中部和北部。尽管,英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像中国的城市那样大,但是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享有威名的足球队,有的城市甚至还有两个队。很遗憾,这些建于19世纪的工业城市对游客并没有吸引力。要找历史性建筑你得去更古老的、比较小些的由古罗马人建造的城镇。在那儿你才可能找到更多的有关英国历史和文化的东西。 最具历史意义的宝地是伦敦。那儿有博物馆,有艺术珍品、剧院、公园和各种建筑物。它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它有公元一世纪由罗马人建造的最古老的港口,有由盎格鲁——撒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情景默写

《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诗经·采薇》(必修二)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 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或棹孤舟(划)策扶老以流憩(拄着)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2.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有时) 3.动词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空膝的小屋)感吾生之行休(一生) 4.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幼儿,儿童)倚南窗以寄傲(傲世的情怀) 5.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5.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以…为愉快)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6.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 三、古今异义词 1.悦亲戚之情话古: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将有事于西畴古:农事今:指有事情 4.既窈窕以寻壑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于时风波未静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 6.景翳翳以将入古:日光今:景色,光景 7.或命巾车古:有时今:或者,或许 8.何不委心任去留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 9.或植杖而耕耔古:立今:种植 四、一词多义 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 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 五、虚词积累 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修饰,而)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表目的,来) 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 六、特殊句式

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

必修五理解性名句默写(很全)

《归去来兮辞》情景默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0.《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学生版)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 复习学案 《归去来兮辞》 1. 《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 2. 《归去来兮辞》诗中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3.《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4.《归去来兮辞》写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5.《归去来兮辞》中写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安慰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渊明用“,。”两句写出了因自然形象而对自己的入世和出世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7.《归去来兮辞》中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容是“, 8.《归去来兮辞》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9.《归去来兮辞》中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0.《归去来兮辞》中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1.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 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12.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滕王阁序》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此句化用自庾信

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 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5.王勃《滕王阁序》用,。盛赞滕王阁宴会宾客中,文人雅士的非凡文采。 6.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7.王勃《滕王阁序》用,极写阁中宴席上英雄豪杰的雄才大略。 8.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期,天空明朗景色的两句是:“,。” 9.王勃《滕王阁序》中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是:,。 10.《滕王阁序》的作者用夸饰笔法,从仰视的角度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 11.《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12.《滕王阁序》中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 13.《滕王阁序》中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

人教版必修五Unit5词汇梳理

Book5Unit 5词汇梳理导学案 1.aid n. & vt. 帮助;援助;资助→___________________(对伤 患者的)急救 2.temporary adj. 暂时的;临时的→a temporary agreement___________________ 3.injure v. 伤害→___________________ n. 损伤;伤害→get injured___________________ 4.blood n.血→_____________ vi. & vt. (_________,______)流血 →violent and bloody ______ 5.△sprain vt. 扭伤→___________________ adj. 扭伤的 6.choke vi. & vt. (使)噎住;(使)窒息→get chocked___________________ 7.board n. 板,甲板→__________ n. 橱柜;衣柜→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__________ 8.skin n. 皮;皮肤→He skinned his knee. 猜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

9.△essential adj. 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的→pack a few essentials______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7807401.html,anic adj. 有机的→ ___________________ n. 器官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7807401.html,y v.放置,安放→ ___________________ n. 层;层次→ozone layer 臭氧层 12.bar n. 木棒,酒吧→___________________ n. 屏障;障碍(物) 13.poisonous adj. 有毒的→ ___________________ n. 毒药;毒 害vt. 毒害;使中毒 14.ray n. 光线;射线→___________________ n. 辐射;射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7807401.html,plicated adj.复杂难懂的;结构复杂的→___________________ adj. 复杂的 16.vary v. 变化→ _________ adj. 多样的→ __________ n. 变化;多样(化);多变(性) 17.solid n. 固体→ gas n.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 n. 液体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7807401.html,d adj. 轻微的;温和的;温柔的→ 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滕王阁序 豫章是旧时的郡名,洪州是如今新设的都府。天上的分野对应着翼星、轸星,地理上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物品有光华,天空显示宝气,龙泉剑光直射向斗、牛二星的位置;人物具有杰出才能,山川有灵秀之气,(高士)徐孺能让太守陈蕃为他准备床铺。雄伟的州郡像云雾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一样飞驰。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洪州的阎都督有高雅声望,他的仪仗从远方过来;新州的宇文刺史有美好的德行,他的车驾在这里暂驻。(正赶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华出众的好友(多得)像天上的云彩;迎接千里之外的宾客,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文采如)腾飞的蛟龙和起舞的凤凰,(那是)词章的宗师孟学士;(宝剑如)紫色的闪电和青白的寒霜,(那是)勇武韬略的宝库王将军。家父在交趾做县令,我探亲途经这一胜地,我一个年轻人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盛大的宴会。 时间正在九月,季节正是深秋。地面的积水消尽,寒冷的潭水清澈见底,山中的烟霞凝聚不动,傍晚的山峦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到高耸的山岭中寻访美景;来到了皇子营建的长洲,找到了滕王当年修建的馆阁。层叠的山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云霄;凌空的阁道上闪动着艳丽的朱红油彩,向下看看不见大地。白鹤野鸭栖息的沙滩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木兰木建筑的殿堂,(布局上)依着冈峦起伏的地势。打开那彩绘的阁门,俯视那雕饰的屋脊。山岭原野辽阔无边,放眼远望,充满了视野;河流湖泊迂回浩茫,让人看了感到吃惊。城中房舍遍地,都是鸣钟列鼎而食的显贵高门;船只泊满渡口,都是装饰着青雀黄龙的船轴。云消雨停,日光普照,天空明朗。落日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晚归的渔船在暮色里唱歌,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成行的大雁在寒气里惊鸣,叫声消失在衡阳水滨。 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迅速飞腾。清幽的排萧奏响,好像清风吹过,柔美的歌声缭绕,连白云也停步。今天的盛宴(比得上西汉梁孝王)睢园中竹林聚会,(嘉宾痛饮),豪气超过了(东晋的)陶渊明;各人的才气如同曾在邺水河畔歌咏荷花的曹植,文采都超过了南朝的临川刺史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美”全都具备,贤主、佳宾这“二难”也齐集一堂。向那无际的长空极目远眺,在这短暂的假日尽情游乐。苍天高远,大地辽阔,觉察到宇宙浩渺无垠;兴致消尽,悲哀涌来,认识到盛衰自有定数。在夕阳之下远望长安,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天柱高耸,北极遥远。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为迷路游子悲伤?浮萍流水,偶然相逢,全是客居他乡之游子。怀念着宫门而不能看见,在什么年月(才能)(像贾谊)回到朝廷侍奉君主? 啊!时运不顺畅,命途多坎坷。冯唐(那么)容易衰老,李广(那么)难得封侯;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不是没有圣贤的君主;让梁鸿依靠的是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 到海角避居,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年纪老迈(情怀)应当更加豪壮,哪能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心愿?处境艰难(意志)要更加坚定,不能放下直上青云的壮志。喝贪泉的水却觉得清爽,处在干涸的车痕中却依然欢乐。北海虽然遥远,乘风便可以到达;朝阳般的时光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也不算晚。汉代的)孟尝高尚纯洁,空空地怀抱报效国家的雄心;(晋朝的)阮籍放荡不羁,哪能效仿他遇穷途而痛哭? 我王勃,只是一个能够佩三尺绅带的书生。(虽然)与年轻的终军同龄,却没有机会请求捆缚敌人的长绳;(虽然)有志愿投笔从戎,(却只能)羡慕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如今)在人生路上抛舍了富贵爵禄,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陪伴父亲。虽不是玉树般的谢家子弟,却也有幸和孟母的贤邻一样的各位相交。不久便要承受严父的教导,像孔鲤在庭前与父亲对话;今天有幸拜见高雅的阎公,好像鱼儿到了龙门之前。如果碰不到(举贤的)杨得意,就只能抚摸着相如的凌云赋来为自己惋惜;既然遇见了(知己的)钟子期,奏起那流水之曲又有什么可惭愧的? 唉!美好的景致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也难再遇,兰亭(修禊的盛会)(久已)消逝,金谷园(富丽的楼阁)(早成)废墟。临别之时写下赠言,在这盛大的送别会上有幸蒙受都督的恩惠。登临滕王阁撰写诗赋,这是我对诸位先生的期待。我竭尽自己粗陋的情怀,恭谨地写成这篇短序。我把想说的话铺陈出来,四韵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诗文情境默写

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五古诗文情境默写经典练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 的安慰的两句是“-----------------,--------------------。”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用自然形象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 滕王阁序当中用“-----------------,--------------------。”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3 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高二必修五一二单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超全)

高二必修五一二单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015-4-16《陈情表》 1.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译文: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文: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文: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文: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5.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7.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不料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怠慢;郡县长官逼迫,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星火还要急。 8.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我想手捧召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疾病一天天加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9.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十分低微鄙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 10.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译文: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当中用“-----------------,--------------------。”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3 《滕王阁序》中用“-----------------,--------------------。-----------------,--------------------。”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14 《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15 《滕王阁序》中作者用“-----------------,--------------------。”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6 《滕王阁序》中“-----------------,--------------------。-----------------,--------------------。”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17 《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18 《逍遥游》中用“-----------------,--------------------。”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

必修五unit2第二单元 单选词汇练习 知识要点

一、选择 1.How many countries _________? A. do the UK consist of B. is the UK consisted of C. is the UK made up of D. does the UK make up 2.The provinces ______ in England are counties. A. call B. where are called C. are called D. which are called 3.Is the River Thames ________ in England? Yes, it is. A. long river B. the long river C. a longer river D. the longest river 4.England can ______ three main areas. Do you know ______? A. be divided into/what they are B. divide into/ what they are C. be divided to/ what are they D. divide to/ they are what 5.If you study British history, you _______ more about the country. A. will know B. would know C. could know D. know 6.The purpose of this first step is to _______ 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A. clarify B. furnish C. fold D. clear 7.Health experts say this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______ hot weather. A. link B. linked to C. linking D. links with 8.We can ______ an encyclopedia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is subject A. refer B. refer to C. refer as D. refer with 9.Above quotations(报价) are for room only, breakfast ______. A. does not include B. not including C. not include D. not included 10.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_______ our goal just by empty talk. A. accomplish B. accompany C. come true D. recognize 11.These problem students make trouble at school. In addition, they are often in _______with their parents at home. A. case B. conflict C. collection D. conclusion 12. A good student must _______what he reads with what he sees around him. A. connect B. attract C. realize D. control 13.You have no choice but to ________ from the illegal organization. A. break away B. break down C. break into D. break out 14.Will you pay by cash or by ________card? A. credit B. post C. ID D. bill 15.Do you know that euro(欧元) is already the second global ________ A. money B. coin C. cash D. currency 16.They knew they could not ________against business from the U. S. A. competition B. compete C. competitive D. competitor 17.We congratulated him on his election as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welcomed him to pay a formal visit to China at his _________. A. convenience B. convenient C. possibility D. possible 18.It is a pity _____ she has made such an error. A. That B. whether C. which D. why 19.These are the oldest castles ______ by later Norman rulers in 1066. A. construct B. constructed C. were built D. that buil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