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完整版

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完整版
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完整版

一、概念:1、汽车节能指的是:汽车完成一定的货运周转量(对于载货汽车)、一定的客运周转量(对于载客汽车)的前提下,使能源的消耗量下降。2、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3、有效性能指标:以发动机曲轴输出功为计算标准的指标。在对发动机节能效果的优劣进行评定时,主要采用(有效性能指标)。4、有效功:所谓平均有效压力,即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输出的有效功。它是衡量内燃机动力性能方面的一个常用指标。

5、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

6、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有效转矩Te和燃油消耗率ge随曲轴转速n 而变化的规律。

7、部分特性曲线:当节气门开度最大时,所得的一组特性曲线称为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在节气门其他开度情况下所得到的特性曲线,称为部分特性曲线。8负荷:是指在一定转速下,发动机实际输出的有效功率,与在该转速下发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9、负荷特性是指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发动机经济性能指标(单位耗油量B、燃油消耗率be)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关系。10、发动机的机械效率Pm被定义为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Tm=Pe∕Pi=1-

Pm∕Pi° 11、充气效率是指在发动机进气行程时,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气体(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 m与在进气行程进口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气体质量mθ的比值。用TV来

表示即η∕=(m∕m0)× 100%、12、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压缩前气缸内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气缸内的最小容积的比值。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与压缩比的关系式为:η=1-1∕ εk-1、13、发动机的稀燃:是指发动机可以燃用汽油蒸气含量很低的可燃混合气,空燃比可达18甚至更稀。从理论上讲,混合气越稀,越接近于空气循环,等熵指数值越大,热效率越高。14、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15、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是常用的一种评价指标,它是指汽车在额定载荷下,以最高档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等速行驶 100Km的燃油消耗量。16、热起动:发动机温度在40 C以上时的起动。17、汽油的抗暴性是指汽油避免发生爆燃的能力。18、蒸发性:汽油由液态转化成气体状态的性能。19?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一般是在中等负荷工况下工作,所以排放低,燃油消耗少且噪音低。20?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电动机是在汽车减速时,汽车下长坡时的工况下可能转换为发电机工作模式。21.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

22。混合动力汽车是由电动机来分配功率的。二、选择和填空:1、汽车节油效果的好坏一般用节油率来表示。ε=(Bo-B)/Bo*100% ;

Bo ――油耗定额(kg/h);B――实际油耗(kg/h)。2、我国的油耗定额有两种:一是内燃机(或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油耗定额;二是各地汽车运输企业规定的油耗定额。3、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下,道路条件差别很大,所以一般采用第二个油耗定额。节油率可以用下式计算ε= (beo-be)∕beo*100% be -------- 装节油器前的耗油【kg∕(kW ?h)J

be――装节油器后的油耗【kg∕(kW ? h)】。4、发动机的工作能力包括(动力性、经济性、运转性能和可靠性能等几个方面)。其中动力性和经济性与节能关系最为密切。5、发动机性能指标主要有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及运转性能指标。6、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指标又分为有效性能指标和指示性能指标两种。7、发动机的性能特

性包括速度特性、负荷特性、万有特性等。8、负荷特性是指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发动机经济性能指标(单位耗油量B、燃油消耗率be)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关系。9万有特性曲线最内层燃油消耗率be 最低,越向外燃游消耗率be值越高,我们希望最低的油耗率be区域越宽越好。10、增压发动机的进、排气门重叠角大,可达110C ~140C。

11、发动机的机械损失主要由机械摩擦损失、附件消耗损失和泵气损失三部分组成。12、活塞组件的摩擦占摩擦损失中的最大份额。13、配气相位是否合理,应根据发动机的高速性能来决定。14、发动机的最佳配气相位是通过实验确定的。15、当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ψa V0.4 (空燃比为6以下)时,发动机虽然可能着火,但火焰无法传播,造成很快熄火,故称这个值为(燃烧上限)。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

φa> 1.4(空燃比在21以上)时,发动机虽然着火,但火焰无法传播,此时这个值称为燃烧下限。

当进气门开启之际,火焰即由此窜入进气歧管和化油器,造成化油

器“回火”。

16、目前主供油系统最广泛采用的校正装置是渗入空气法校正系统, 即利用渗入空气以降低(主量孔)处真空度,从而达到减少燃料流量增长率的目的。17、转速(活塞平均速度)的影响在负荷不变时,所有机型的机械效率ηm都随转速n或活塞平均速度VPm的上升而下降。18、润滑油的粘度失影响机械效率ηm最重要的因素。19、水温80C ~90C-机油温度85 C ~110C o20、发动机润滑油选用的原则,是在保证各种环境

和工况均能可靠润滑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粘度的机油,以减小摩擦损失,改起动性能。

21、妨碍压缩比提高的因素主要是(爆燃),影响爆燃的因素,主要是汽油的(辛烷值)。22、要改变发动机压缩比,一种办法是改变活塞行程;另一种办法是改变燃烧室容积。23、提高燃烧速度的主要措施是组织缸内的(气体运动和提高压缩比)。24、分层燃烧发动机的缺点是燃烧缓慢、等容度低。25、目前提出的分层燃烧方案:按燃烧形式可分为(单室式和双室式)。26、增压有(机械增压、涡轮增压和气波增压)等基本类型。27、废气涡轮增压器按废气在涡轮机中的流动方向不同,分为(径流式和曲流式)。车辆用发动机多用(径流式涡轮增压机器)。28、废气能量利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恒压增压系统,另一种为脉冲增压系统)。29、目前采用的乳化方法有(机械混合法、超声波法和乳化剂法)。30、电控化油器结构组成除了具备化油器的基本系统(如浮子室、主供油系统、怠速系统)夕卜,还设有节气门与阻风门执行器、几个传感器和一个电控单元。31、在电控化油器系统中,还设有检测气门开度与运动的节气门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2、火花塞二次空气导入环筒称节油环。该装置具有增加发动机动力、节省燃油、减少污染等显著优点。33、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34、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是常用的一种评价指标,它指汽车在额定载荷下,以最高

档在水平良好的路面撒花那个等速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35、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汽车发动机、汽车传动系统、汽车行驶阻力、汽车整备质量)等。36、目前在轿车上所用的自动变速器主要又三种形式:(液力自动变速器、机械无极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无极自动变速器)。37、汽车采用无极传动与其他传动配合使用,组合形式有:CVT与液力耦合器组成无极变速传动、CVT与电磁离合器组成无极传动、双状态无极传动。38、轿车轮胎在140km∕h以上时增长较快。当汽车在良好的硬路面上以(50km∕h)以下的速递行驶时,汽车的滚动阻力占总行驶阻力的(80%)左右。39、从发动机整体看,总是存在着流体润滑、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三种状态。40、改善润滑达到节能的基本途径是:1.降低润滑粘度;2.润滑油高粘度指数化(多级化);3?润滑油减摩性能最佳;4.润滑油品质高档化。41、发动机起动分为(常温起动、冷车起动和热起动)。42、预热发动机包

括热水法、锅炉预热法。43、夏季气温高,停车后再起动往往会出

现“气阻“现象”。44、起步前,驾驶员应对车辆的油、水、轮胎及安全设施进行检查。45、汽车平路起步时,节气门开度不宜超过80% ;用高档位在平路上行驶时,节气门开度不应超过50% ;这主要是为

了避免化油器机械加浓系统起作用。46、水温在80~90°C时,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最低,发动机的转矩较高。47、发动机的耗油率主要是随汽车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的。48发动机的耗油率随转速而变化,笔筒的转速,耗油率不同。49、下坡滑行、加速滑行、减速滑行是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50、汽油的抗爆性指汽油避免发生“爆燃”的能力。51、辛烷值的测定方法最常用的又研究法和马达法。52、汽油的抗爆性选择即为汽油的牌号选择,主要根据发动机压缩比进行选择。53、汽油的蒸发性选择,即为确定汽油的镏程和饱和蒸汽压。54、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凝点,粘度。55、凝点表示柴油遇冷及开始凝固而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分为10、0、-10、-20、-35、-50六种牌号。-10号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o C以上的地区使用。56、一般要去所选超有的凝点必须比环境温度低5°C以上。

57、我国发动机润滑油采用美国APl性能分类法和SAE粘度分类法。58、齿轮油比润滑油的优点:1.极压抗磨性:2?热氧化安定性:3?抗腐蚀性能。59、一般进口和引进生产线生产的汽车后桥,必须使用CLE重负荷汽齿

轮油。60、一般选压缩系数为10% ,工作状况最佳。61、子午线轮胎应

用最多。62、天然气辛烷值高,约为130。63、压缩天然气汽车

(CNGV ),按燃油供给系统分类可分为三种:纯CNG汽车、两用燃料(CNG和汽油)。以及双燃料(CNG 和柴油)汽车。64、天然气汽车与汽油、柴油汽车相比具有更多、更新的技术内容,包括加气站技术、气

瓶技术、发动机技术及混合与控制技术等几个主要方面。65、储气瓶组

的最高充气压力为25Mpa。66、充气顺序程控盘的作用是实现按高、

中、低压储气瓶组顺序想储气瓶充气。67、ADP利用氧

传感器的信号修正存储的燃料系统数据。68、与调节阀相连的是三个绝

对压力传感器(燃料、进气管路、气压)和一个燃料温度传感器。油气

转换开关和天然气高压电磁阀、汽油转换开关和天然气高压电磁阀、汽油电磁阀的作用是控制两种燃料的转换。69、CNG-汽油两用燃料的汽车

以天然气作为燃料运行时,天然气经三级减压后,通过混合器与空气混

合进入气缸。混合气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和化油器之间。 70、转换调试先

用汽油起动发动机,然后吧燃料开关扳到中间位置。

71、CNG-柴油双用燃料发动机是以压燃少量喷入缸内的柴油作为“引燃燃料”,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72、九个示范城市液化石油气汽车及加气站统计:73、汽车保有量/辆加气站数/座气源供应能力/ (万

t/a)上海300 0进口;乌鲁木齐 100 2 3.06;广州 210 1进口;深圳1800 1进口;海南省 52 2 30;北京 600 4 10;天津 80 3 105;

长春40 1 30~40;哈尔滨350 3 56;总计6232 24。74、蒸发调节器是整个燃料系统的关键部件。LPG在蒸发器中蒸发气化,再经两次减压,由进气管真空度来控制发动机不同负荷下可燃混合气的混合比。

75、镍氢电池的负极是氢,而不是金属镉。锂离子电视的优点是电压高。使用最广泛的是氢-空气或氢=氧气型燃料电池。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污染燃料,在所以燃料中,它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燃烧后的副产品仅仅是纯水。76、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功率的固态电

子器件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功率的(MoSFET晶体管),以及(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 )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电动机驱动和交流调速的发展。77、电动汽车逆变器的开关采用精匝管整流器件,及MoSFET晶体管和双极晶体管IGBT。78、因为变压变频控制方法具有气隙磁通偏移和延时响应等却蒂娜,在高性能电动汽车的驱动中较少使用这种方法,而较多的是用矢量控制。三、简答:1简述发

动机稀燃技术的含义及其依据的原理。①稀燃是指发动机可以燃用汽油蒸气含量很低的可燃混合气。②从理论上讲,混合气越稀,越接近于空气循环,绝热指数k值越大,热效率越高。但事实上,当过量空气系数:>1.05?1.15之后,油耗反而增加。这是由于:混合气过稀时,燃烧速度过于缓慢,等容燃烧速度下降,补燃增加,热功转换的有效性下降;燃烧速度下降,混合气发热量和分子改变系数减小,指示功减小,机械效率下降;混合气过稀,发动机对混合气分配的均匀性和汽油、空气及废气三者的混合均匀性变得更加敏感,循环变动率增加,个别缸失火的机率增加等。2、简述汽车滑行节能的含义及应用场合。答:滑行即是利用汽车的惯性行驶。滑行时发动机不工作,在怠速或强制怠速情况下工作,可以不用油或少用油,因此,可以节约燃油。滑行可以在平路、下坡进行,有时上坡也可以利用滑行。下坡滑行、加速滑行、减速滑行是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节约能源、降

低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3、简述燃油经济性指标及节油效果指标。答: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料

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它直

接关系到汽车能否节能。汽车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我国制定了货车与客车的路上行驶循环工况,还规定以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最高档全油门加速行驶 500m的加速油耗作为单项评价指标,以循环工况燃油消耗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4、动的节油措施简

述发动机低温起动的节油措施。答:目前采用的低温下起动发动机的措施有:起动前预热发动机;加热水或蒸汽;烘烤油底壳。以减小曲轴转动阻力;改善燃油的蒸发和雾化,提高点火能量,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保持蓄电池有足够的容量与端电压;严寒时采用起动辅助燃料等。

5、简述如何保证起步过程中的节油。答:起步操作:起步前,驾驶员应对车辆的油、水、轮胎及安全设施进行检查。起步操作的要领是快、停、轻、慢”四个连贯动作的有机配合。快”即抬离合器踏板的前一段(分离阶段)的动作要适当快一些;停”即离合器片与飞轮即将结合时,抬离合器踏板的动作在这一位置稍作短暂停留;

轻”即当抬离合器踏板稍停时,应轻轻踩下加速踏板。总的来说,完成这四个连贯动作要快”且平顺”初始档位的选择: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当第一次起步时,应在起动发动机前,先将变速器杆挂入二档,踩下离合器,然后再起动发动机。满载或在坡道上起步,必须用最低档位、小油门,这样可以克服静摩擦力和向后滑的惯性。当汽车移动后迅速换入高一级档位。6、简述汽车档位选择对节油的影响。答:汽车起步一般都要使用低速档,因为起步要克服车辆的静止惯性,需要有较大的转矩,而发动机所提供的转矩远远不能直接满足要求,这就要通过变速器的减速增扭作用来加大车轮驱动转矩,才能达到提高驱动力的目的。

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当第一次起步时,应在

起动发动机前,先将变速器杆挂入二档,踩下离合器,然后再起动发动机。满载或在坡道上起步,必须用最低档位、小油门,这样可以克服静摩擦力和向后滑的惯性。当汽车移动后迅速换入高一级档位。汽车在平路上起步,应尽快循序换入高速档。汽车一经发动就抬离合器,不等油门轰起来就用二档起步;汽车一旦运行起来,不等加大油门就换入三档,这样直至换入五档。 7、简述电动车辆的基本结构。答:电动车辆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电力驱动系统、主能源系统和辅助控制子系统。电力驱动系统包括电控系统、电动机、机械传动系统和驱动车轮等部分;主能源系统由主能源和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能源管理系统

实现能源利用监控、能源再生、协调控制等功能

的关键部件;辅助控制子系统主要是为电动车辆提供控制电源,具有辅助电源的控制、动力转向、充电控制、空气调节等功能。8、汽车起动是如何分类的?答:根据发动机温度和大气温度的不同,发动机起动分为常温起动、冷车起动和热起动。当大气温度或发动机温度高于5C 时,起动发动机比较容易,一般不需要采取辅助措施,这种情况称为常温起动;当气温或发动机温度低于 5C时称为冷起动;发动机温度在40C 以上时的起动,称为热起动。9、整车节能的几种途径。答:1)改进传动系统:包括:多轴驱动汽车驱动轴的自由离合、采用机械多档变速器、采用无级变速器;2)减小汽车行驶阻力,包

括减小汽车的滚动阻力和减小汽车的空气阻力;3)减轻汽车整备质

量4)自动滑行超越离合器5)润滑油的合理使用。10、简述掺水乳化节油原理。答:目前人们普遍用原苏联 B.M.伊万诺夫的微爆理论

来说明掺水乳化节油原理。据研究,掺水乳化油是油包水型,即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水以微小的颗粒分散地悬浮在油中,乳化油在化油器(或喷油器)中,首先被一次雾化;在气缸内的高温条件下,油中的水珠迅速汽化,使油膜发生了爆炸性破裂(微爆),并分散和形成非常微小的微粒,即发生了所谓二次雾化作用。11、简述发动机节油环的工作原理。答:节油环是套装在长螺纹火花塞上的环形体。它是由环体、钢球和卡环三个主要零件组成的。节油环使发动机气缸能第二次吸入空气,以提高混合气的燃烧速度,使燃烧更加完全。在发动机的进气过程中,气缸内产生真空度,气缸内外产生一定压力差,外界空气顶开环体的球阀,沿火花塞螺纹缝隙高速旋转进入气缸,给气缸内增添5?10%的空气,这样就产生以下作用:(1)扫除火花塞周围的残留废气,使混合气易于点燃,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在怠速和低负荷时的工作稳定性,启动性能也得到改善。(2)节油环导入气缸中的新鲜空气涡流,有利于进一步地粉碎混合气中的油滴,使汽油雾化得更加完善,提高混合气的燃烧速率(3)由于燃烧室内增加了补充的新鲜空气,充气效率增加。(4)二次空气的导入还有利于火花塞的冷却,避免产生炽热现象,这就减少了产生爆燃的可能性。(5)由于燃气燃烧完全,燃烧时间短,缸内最高温度低,减少排气污染。12、简述喷水节油装置的工作原理。答:在化油器喉部上装一特殊喷嘴,喷嘴喷出的极细水雾,在混合器内与可燃混和气混合,并一起进入燃烧室。高温进入燃烧室内的水雾转化为蒸汽。但其压力仍低于最大燃烧压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河南理工大学 一、名词解释: 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 消耗量下降。 2.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 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 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 低。 8.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 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 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 洗下来的能力。 10.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 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稀薄燃烧汽油机一一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a>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汽车节能技术》(06895)自学考试大纲

《汽车节能技术》(06895)自学考试大纲 1、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汽车节能技术》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其任务是培养具有节能意识、掌握节能技术、能开发新节能方法的专门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以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控等相关基本知识为学习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学习本课程应先掌握《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电控技术》等课程,并可以《汽车新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为后继课程。 2、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汽车节能的意义、发展概况、节油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要求了解汽车节能技术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掌握国内汽车节能潜力及汽车节能效果的评价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一般) 识记: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 2、 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一般) 识记: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 3、 汽车节油效果的评价指标(重点) 应用:汽车节能效果的评价指标、节油率的计算方法。 4、 影响汽车实际油耗的因素(一般) 识记:影响汽车实际油耗的因素

第2章发动机的节能原理与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节能原理以及主要的发动机节能技术和节能装置,要求了解发动机节能的技术理论与途径,掌握各种发动机节能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并掌握各种节能装置的使用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评价指标(一般) 识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性能指标及发动机特性图。 理解:发动机性能指标。 应用:分析发动机特性图。 2、发动机的节能原理与途径(次重点) 识记:充气效率、机械效率、循环热效率、压缩比及相关概念。 理解:提高发动机效率和节能的途径和原理。 应用:可燃混合气浓度与发动机的合理匹配。 3、发动机节能技术(重点) 识记:稀燃、增压、掺水节油、可变气缸排量、可变配气正时、可变进气歧管、可变压缩比等节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前景。 理解: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基本理论依据。 应用:分层燃烧技术、涡轮增压技术、丰田VVT、本田VTEC、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的工作原理。 4、发动机的节能装置(次重点) 识记:火花塞二次空气导入环、磁化节油器、喷水节油器及节油点火装置的基本概念。 理解:节能装置的节能依据。 应用:火花塞二次空气导入环的作用和装配。

小议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小议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陈山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在汽车行业中,减少破坏环境的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是现在节能减排的当务之急,而相应的互补对策则是尽可能的开发绿色能源去补充动力能源,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使用和需要。本文主要对汽车节能环保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汽车;环保控制;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元凶。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更加严厉的排放法规,而汽车生产商为了自身发展,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加的环保意识,也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汽车环保方面的研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从环保技术的分类来说,可以分为在现有燃料(汽油/柴油)汽车领域的技术和在利用新能源开发新汽车方面的技术。 1从汽车生产设计开始建立环保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过大量实践探索和深刻反思形成的突破性共识,汽车设计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品开发阶段对其整个生命周期予以评价, 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制造和使用环境乃至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对产品的可回收性、再生性以及不可回收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予以充分考虑。 1.1汽车设计者应更新观念树立环保意识。汽车开发的传统方法是以人的需要为中心,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污染和能源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改变这种意识,树立新的观念,才能适应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汽车设计应选用利于环保的零部件及机器总成。(1)选用已经达到先进排放标准的发动机。目前,国内发动机制造技术与国际上差距较大。(2)选择采用先进技术的发动机,例如选择采用均质稀燃技术、进气系统改进技术、复合涡流控制技术及点火系统改进技术的发动机。(3)选用已知对环境无污染的汽车

汽车节能技术-实现汽车低碳运输的途径

汽车节能技术-实现汽车低碳运输的途径.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的途径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 1 概念与背景

低碳浪潮中的低碳泛指的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行为、计划和思想观念在经济活动中的体现。低碳运输的定义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环节之一。交通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信息及运输组织所构成的运输系统是物流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输活动,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物流系统的目标才得以实现。运输在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传统的、粗放型的运输模式必将对低碳运输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 低碳交通运输是一种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发展方式,其核心是在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体系最终减少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三大危机。因此,改变传统的物流现状,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以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点。 2 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的方法途径 尽管目前全球基本达成了低碳发展的共识,但实际上,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国家立场不同,造成对低碳交通的评价衡量标准不同,低碳交通没有一个统一的落实执行准绳,而是一个逐步接近的终极目标,是一个动态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低碳化平衡点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低碳交通是人类低碳发展方向下体现在交通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以及为实现这种理念而采取的方式和执行的结果,是体现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则非常多,如图1所示: 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通常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中,局限于汽车的低碳运输技术大致有技术创新,信息技术以及城市规划。技术创新是汽车实现低碳运输最直接的方式,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降低高碳能源的使用率,甚至彻底改变汽车用能结构,这类技术包括新能源技术,能源利用率提升技术。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相结合,例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优化、区域运输通道统筹规划建设、提升路网等级、客货运站优化布局、城乡客运一体化、客货运零换乘和无缝衔接等措施,可以激发交通运- 2 - 输资源配置的集聚效应、网络效应和规模效益,这方面的技术较为混杂,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

汽车节能环保装置

节能减排 项目实施 (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项目 荣获台湾智慧财产局专利项目 一、实施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出台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奖励政策措施修订通过,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许多城市都在加大环保力度,尽量减少汽车大量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不仅需要良好的汽车产业政策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重视每一个汽车拥有者后顾之忧。 ※要推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必须借助法律手段。最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国内市面上节油产品盛多,节油产品的认证需要有一套严格的实验标准,多年来清华大学在对各种节能产品(应用在进气、进油管路)进行的实验中,有近100种节能产品的实验显示没有任何省油的效果。 ※本次项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历经七年时间努力所研制出的成果。此项技术经由香港环保署测试、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测试,证实可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 二、项目名称

※实用新型专利(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三、产品发明人 ※专利技术申请人:任柏谚 ※专利技术创作人:任柏谚 四、实用新型专利 ※台湾专利申请号:097202030 专利批准号: 实用新型第M340205号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03180.9 专利号:ZL 2008 2 003180.9 ※台湾专利权的有效期限2008年9月11日至2018年1月29日 ※中国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十年 (附件图表) 五、专利技术领域: ※是有关于一种节能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改善车辆废气排放的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六、专利技术摘要:

中国汽车新能源与节能减排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考核论文 姓名:吴星星 学号:222009322220050 年级:2009 专业:土建类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2010.7.31

中国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 工程技术学院09级土建二班 吴星星学号:222009322220050 摘要: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新能源,节能减排,电动汽车 China's auto Industry about New Energy and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Civil Engineering Class one Grade two WuXingxing Student ID Number: 222009322220050 Abstract: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the new car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energy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will no doubt become future automot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efforts, especially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national ca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olicy adjustments, China's auto industry grew rapidly, especially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Keywords:The new energy,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electric cars 1 序言 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开发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汽车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

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完整版

一、概念:1、汽车节能指的是:汽车完成一定的货运周转量(对于载货汽车)、一定的客运周转量(对于载客汽车)的前提下,使能源的消耗量下降。2、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3、有效性能指标:以发动机曲轴输出功为计算标准的指标。在对发动机节能效果的优劣进行评定时,主要采用(有效性能指标)。4、有效功:所谓平均有效压力,即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输出的有效功。它是衡量燃机动力性能方面的一个常用指标。5、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6、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有效转矩Te和燃油消耗率ge随曲轴转速n 而变化的规律。7、部分特性曲线:当节气门开度最大时,所得的一组特性曲线称为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在节气门其他开度情况下所得到的特性曲线,称为部分特性曲线。8、负荷:是指在一定转速下,发动机实际输出的有效功率,与在该转速下发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9、负荷特性是指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发动机经济性能指标(单位耗油量B、燃油消耗率be)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关系。10、发动机的机械效率Pm被定义为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ηm=Pe/Pi=1-Pm/Pi。11、充气效率是指在发动机进气行程时,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气体(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m与在进气行程进口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气体质量m0的比值。用ηv来表示即ηv=(m/m0)×100%、12、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压缩前气缸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气缸的最小容积的比值。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与压缩比的关系式为:ηt=1-1/εk-1、13、发动机的稀燃:是指发动机可以燃用汽油蒸气含量很低的可燃混合气,空燃比可达18甚至更稀。从理论上讲,混合气越稀,越接近于空气循环,等熵指数值越大,热效率越高。 14、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15、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是常用的一种评价指标,它是指汽车在额定载荷下,以最高档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等速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16、热起动:发动机温度在40℃以上时的起动。17、汽油的抗暴性是指汽油避免发生爆燃的能力。18、蒸发性:汽油由液态转化成气体状态的性能。19.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一般是在中等负荷工况下工作,所以排放低,燃油消耗少且噪音低。20.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电动机是在汽车减速时,汽车下长坡时的工况下可能转换为发电机工作模式。21.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22。混合

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先进柴油、醇类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各国政府和各主要汽车厂商均不约而同地将新清洁环保汽车技术视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一、未来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发展的若干趋势与前景判断 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至少到2020年前),全球节能环保汽车的技术格局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政府扶持的态势。 一是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国际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总体格局是不同技术路线(先进柴油、醇类、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生物质能等)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百花齐放”格局。对于国际汽车厂商而言,多元化发展也意味着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技术路线。 二是多种技术融合发展。不同技术路线之间并不是绝对的相互排斥,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与互动关系。如汽油与电动的混合动力技术、柴油与电动的混合动力技术、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技术相融合。 三是阶段性不均衡发展。从时间序列来看,短期内(2010年前),先进柴油技术是技术相对成熟、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先进适用技术,混合动力处于产业化初始阶段,而燃料电池、纯电动等技术还无法实质性地进入产业化阶段。中期来看(2010年左右),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成为产业化条件相对成熟的替代性技术,市场份额会出现较快的增长。长期来看(2020年以后),燃料电池有可能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但市场化前景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燃料电池堆和氢存储系统的成本降低方面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强强联合。强强联合正在成为节能清洁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巨大,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投入都在10亿美元以上,为了分摊研发成本并提高该项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一些大型的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强强联合,组成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联盟。 五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与扶持也是节能清洁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重

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系(分院)汽车工程系 学生姓名郭嘉琦 学号09183014 专业名称汽车电子 指导教师罗富坤 2012年 3 月10日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分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郭嘉琦 摘要:随着油价的一路走高,用车养车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准备购买新车的人们现在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准备购买的车是不是够环保、够省油,保养维护是不是方便和便宜,而汽车的节能技术也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汽车节能高效环保 随着国内的近几年来的汽车市场的火爆,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了世界第一。而日益升高的油价让准车主养车成本越来越高的同时,也让不少目前有买车想法的人们有些彷徨,按照自己的经济情况买辆车不是什么问题,但随之带来较高的养车成本有些承担不起了。伴随着这个问题,当消费者在选择一辆车的时候,这辆车是不是省油、环保,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很多汽车厂家也看到了市场的需要,开发出了更多的环保车型。例如大众的Blue Motion蓝驱车型、奔驰的Blue EFFICIENCY和hybrid车型。随着这些应用了各种汽车节能技术的车型陆续在国内市场上市,汽车节能技术也开始慢慢进入了大众视野。 汽车节能技术是用于改进汽车能源消耗的技术。汽车节能措施涉及方方面面,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路与交通设施的合理配套,车型及油品按需生产配置,运营的合理等非技术问题。技术方面,保证产品质量,按照规范使用和维护机器,改变汽油机燃烧方式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在现有的燃烧方式下,可以采取以下手段进行节能:改进供油系统,汽油机改气缸燃油喷射,可提高汽油燃烧效率;改进点火系统,提高汽油机运转稳定性;减少发动机附件损失,合理的使用配件,进行相应的改装。本文主要从技术方面探讨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未来。 一、普通车辆的节能技术

汽车环保节能技术浅析

论题:《汽车环保节能浅析》姓名:熊子力 班级:091班 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学号:20093303 班级序号:54号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汽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目前,汽车产业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将日趋严重,而且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也将成为最大的矛盾,因此,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势在必行。 关键词: 节能环保发展新能源汽车。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000万辆,汽车在我国能源消耗和大气排放中均占较大比重。其年耗油量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数量最大、累积性最强的毒气。汽车尾气中的CO、HC、NO、NO2等,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极大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按照近年来的汽车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亿大关,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吨,大气污染也将更加严重。能源和环境将受到更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曾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一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无疑对在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企业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肩负着重大使命。 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

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既要有汽车企业的自身努力,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汽车节能和排放环保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汽车节能和排放环保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蹈宇 (中南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由计算机精确控制的、采用多气阀、高压直喷、稀薄燃烧等新技术的汽车发动机正在普及,技术水平还在日益提高;现代电子控制装置在发动机上全面应用。由此带来了油耗降低、排放污染下降的幅度达到了在十年前不可思议的效果。新型清洁能源车辆逐步走向实用,其相应的社会配套设施将形成一系列大有可为的全新行业。 [关键词]:汽车节能,排放环保,多气阀,高压直喷,稀薄燃烧 世界上的石油50%是在公路上被汽车消耗掉的,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汽车节油更加显得重要。环境保护是现代工业时代永恒的主题。汽车尾气排放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汽车节油指标越好,发动机的燃烧越充分,则其排放污染越少,尤其是HC碳氢化物、NO X 氮氧化物、CO氧化碳排放越低。 从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汽车节油非常重视。美国在1978年到1985年间,汽车油耗降低了27%;日本在1978年到1985年间降低了10.9%;英国、法国、德国降低了10%。我国比60年代已经降低了1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从排放污染来看,2000年一辆汽车的废气排放量只相当于1970年的三十二分之一。 改善发动机燃烧状况,降低油耗,提高其排污性能指标,或者是开发清洁能源的汽车发动机,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采用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的状况与发展趋势,代表了汽车节能、排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汽车发动机节能与排放的持续进步 在提高发动机动力指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燃料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噪声,一直是发动机研究的主题。多气阀、高压直喷、稀薄燃烧、高性能点火装置等新技术在近10年来持续不断推出。同时在催化剂转换和新燃料动力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久的进步。在八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汽车的燃料供应系统经历了从化油器到喷口式电子燃油喷注,再到缸内喷注等一系列革命性的发展,与以往的发动机相比,燃油节省在40%以上。 1、直喷式汽油机混合形成的新技术 进气冲程一边喷油,并与空气一起输入燃烧,形成均匀混合;而在压缩冲程的后半期喷油燃烧,就可以实现燃油与空气被分离的分层混合。经过三次喷油,浓混合气分布在稀薄混合气中,而混合气又分布在高温的燃烧气体中,从而实现以往不可思议的混合状态。 日本三菱公司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首次投向市场。其混合气的形成是分离配置喷雾位置与火花塞,形成较广阔的燃烧空间。其燃料不是喷向火花塞,而是喷向活塞顶部的凹坑中。 2、新的喷射技术 为了形成最佳的混合气状态,要求控制喷雾的分期性,限制直线方向运动与微粒化,同时,按照不同状态达到喷雾精细化的要求。使燃油与空气的局部混合加快,有助于燃烧过程。 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采用的喷雾方式是在涡流喷油器的出口处设置凹囊,对喷雾的喷射方向从喷油器轴加以调整补偿。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二步燃烧”的爆震控制法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中英文):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Automotive New Energy &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y 2、课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 3、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4、开课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5、课程负责人:邵毅明 二、课程地位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是我院为交通运输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汽车节能的基本原理,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情况,各种节能技术结构及工作原理,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节能知识。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与现今汽车新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在课程教学方面,除了在基本节能原理进行引导分析之外,还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涉及相关知识,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汽车节能技术的理解。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 三、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基本教材 邵毅明主编.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二)主要参考资料 1、刘玉梅主编.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崔胜民主编.新能源汽车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边耀璋.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陈礼璠、杜爱民、陈明. 汽车节能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熊云.汽车节能技术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6、李朝辉、杨新桦主编.汽车节能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7、张滨友.汽车燃料和润滑剂.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简晓春、杜仕武.现代汽车技术及运用.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9、朗全栋、董元虎.汽车运行材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0、陈军、袁华堂.新能源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1、蔡凤田等.汽车节能与环保实用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2、崔心存.现代汽车新技术.北京:北京交通出版社,2001 13、邵毅明.压缩天然气汽车改装与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4、张铁柱、张洪信.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第一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15、傅立敏著.汽车空气动力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6、李卓森主编.现代汽车造型.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7、王文伟,毕荣华编著.电动汽车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四、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掌握汽车新能源的主要性质,在汽车上应用的主要方式、对汽车性能的主要影响等。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掌握最新的汽车节能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汽车新能源与节能减排(精)

中国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 工程技术学院 09级土建二班 吴星星学号:222009322220050 摘要: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

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关键词:新能源,节能减排,电动汽车 China's auto Industry about New Energy and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Civil Engineering Class one Grade two WuXingxing Student ID Number: 222009322220050 Abstract: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the new car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energy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will no doubt become future automot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efforts, especially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national ca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olicy adjustments, China's auto industry grew rapidly, especially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Keywords:The new energy,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 electric cars 1 序言 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开发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汽车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 排放的“大户”,也是节能减排工的重点,所以汽车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和新能源的意义尤为重大。 2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2.1 爆发式增长 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销规模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幅。目前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 2008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107,810,742,000元,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083,202,551,000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23,902,786,000元。2009年1-11月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销呈较快增长趋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自1-4月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以后,增幅均逐月上升。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576.49亿元,同比增长22.26%,增长额为5203.7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8024.21亿元,同比增长21.83%,增长额为5021.89亿元。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4.5万辆和938.1万辆,增幅低于2007年。而2009年以来,汽车市场回暖,从2009年3月起我国汽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2. 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 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8. 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 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洗下来的能力。 10. 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 稀薄燃烧汽油机——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α >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13.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 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14. 营运管理——包括掌握运输市场信息,建立现代化调度系统,搞好运输组织,提高现有汽车的实载率,大力研究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先进运输信息系统(ATS)的新型货运系统和客运系统。 15. 吨(座)位利用率——是指汽车实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与汽车在重

中国汽车节能与排放标准趋势及其影响

中国汽车节能和排放标准趋势及其影响 时间:2015年12月4日 主题:2015第三届“汽车与环境”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论坛 演讲嘉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方茂东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来这汇报我们中汽中心在汽车节能环保方面的标准研究,特别是测试方法研究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以及简要分析它们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的一些影响。 这张图汇总了近三年来在中国销售的包括进口车,总体平均油耗以及平均车重变化情况,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出几年来车重还是在逐步增加趋势,2012年是1295公斤,到去年1371公斤,差不多增加了一百来公斤。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大家喜欢大车,二是喜欢SUV,还有随着安全技术的提升,车身结构增加了不少安全部件。车辆平均重量的增加削弱了汽车行业在降油耗上的努力,去年全社会销售车辆平均百公里油耗7.2L,距离今年国家规定的6.9L目标,现在还有较大差距。这个削减的幅度跟实际油耗预期更是有差距的,我国车主实际油耗值明显高于法规名义值,网上一些文章说平均高25%,而这跟后面讲到法规中的测试方法不完善有关,也跟油耗管理制度有关,去年美国处罚现代汽车3亿多美元就是因为虚报油耗,也处罚了福特混合动力车,都是因为虚报油耗。 这张图显示了我国2020年的目标已经公布了是5升油耗,分阶段的目标值是,从今年6.9,明年6.7、6.4,逐步下降到2020年百公里5升的平均油耗值。评价方法:一个是企业平均油耗;二是单车型也给了一个油耗限值,同时对一些新能源车,也有一些鼓励的措施,比如对纯电动、插电式混动车,一辆算5辆车,以此来鼓励企业开发新能源车和节能技术。通过这些油耗限值的加严,像对混合动力车、轻量化等等也都是一个明显的促进作用。管理方面:一个是激励,大家知道新能源车可以一辆算5辆;第二是处罚,后面会讲到。这些的基础体现在这两项国标:一是单车油耗限值标准,二是整体油耗的评估标准。 怎么管理?第一个是去年几部委联合发布了加强企业平均油耗的管理通知,对乘用车燃料消耗不达标的一些车型有惩罚措施,一是公开通报,二是暂停不达标新产品的申报,三是暂停不达标新项目的审批。第二个管理措施,比如油耗指标交易,2017年我国要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还有年度转存等制度都在研究中。第三个是循环外节能技术如何反映在汽车综合油耗中,像高效空调、怠速启停装置、制动能量回收、换档提醒等技术。第四个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对整车厂可能是个巨大挑战,但对一些零部件来说很可能是机遇,就是中国工况的开发。大家知道欧美日的测试工况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对中国对亚洲这些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都不是一个很好的评价体系,最主要的是这些工况没有反映中国汽车特别是私人汽车大部分在拥堵的市区运行的特征。 简单回顾一下欧美日工况的差异,通过我的简单点评,希望大家有更深刻认识,其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案

重庆交通大学 教师备课本 课程名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 开课单位:交通运输学院 教研室: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 教师姓名:邵毅明 2013年8月30日

校训 严谨求实团结进取 教风 敬业精业善教善育 工作作风 为公唯实勤勉高效 学风 勤学勤思求真求新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首页学生专业班级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服务专业方向)2005级学时数48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堂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掌握最新的汽车节能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替代能源汽车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第四章汽车底盘节能技术 第五章汽车车身节能技术 第六章汽车燃油、润滑油合理选用第七章汽车运用节能。 教学重点 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车身节能的主要措施及发展方向,合理选择燃油、润滑油节能的原理及其正确的选用方法,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进程按照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具多媒体、激光笔 课后总结

作业 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 ----------------------------------------------------------------------------------------------------------------------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汽车节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掌握汽车节能有关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本章重点: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 本章难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度量 一、能源的概念与特点 能源:是指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是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有用能的资源。 能源具有以下的特点: 1、能源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2、能源在开采、提炼或加工、使用以及废料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3、化石燃料类能源如汽油、天然气等在储存过程中存在泄漏和危及安全等问题。 二、能源的分类 1、按能源的来源可分为太阳能、地球自身能和天体引力能。 2、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3、按被社会利用情况可分为被大规模使用的常规能源、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推广的新能源。 4、按能否自然得到补充可分为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5、按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清洁型能源,非清洁型能源。 三、能源的单位与度量 我国能源的单位主要有焦(J)、千瓦小时(kW.h)。 我国规定以煤当量(又称标准煤)作为能源的统一度量单位。有些国家使用油当

汽车发动机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车辆工程1201 201201040535 长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发动机以外资、合资品牌为主,自主品牌发展缓慢因历史原因,我国的汽车发动机生产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虽然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动机,尤其是轿车、微型车和商用车的发动机产销量出现了明显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如涡轮增压技术、燃油电喷技术、高压共轨技术等核心仍掌握在外资手中。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节能技术有如下几种; 1 发动机稀燃技术也叫发动机稀薄燃烧技术,指采用发动机的实际空燃比远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良好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行的燃烧技术。 实现的技术途径:(1)实现稀燃混合气。实现稀燃混合气的措施有:使汽油充分雾化;采用结构紧凑的燃烧室;加快燃烧速度;提高点火能量;采用分层燃烧技术。(2)采用分层燃烧系统。主要有气道喷射稀燃系统和直接喷射稀燃系统。 2 发动机的增压技术对进入气缸的空气提前进行压缩,使单位时间进入燃烧室的新鲜空气量增多,增加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3 燃油掺水节油技术发动机采用掺水形成的乳化燃油,可以减少排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成分、降低烟度减少污染,还能有效降低油耗,节约能源。 4 发动机可变气缸排量技术发动机在中低负荷情况下,使部分气缸停止工作,增加工作气缸的负荷率,使其工作点落入低燃油消耗率和低排放工作区域内,从而改善车辆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当发动机需要大功率时,则让全部气缸工作,体现发动机的动力性。 5 发动机可变配气正时技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适时调整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 6 可变进气歧管技术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改变进气道的长度,在高转速时使进气通道变短,减少进气流动损失,提高发动机的高速功率。在低转速和低负荷及起动情况使进气通道变长,管内空气流动的动能增加,导致进气流速加快,充气效率提高,在同样的燃烧条件下会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增加转矩。可变进气歧管技术主要包括可变进气歧管长度和可变进气共振技术.。 7 可变压缩比技术采用可变压缩比技术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在部分负荷情况下压缩比可以设计高一些;对于增压发动机在增压压力比较低的低负荷情况下,适当降低压缩比,使压缩比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连续调节,这样可以避免爆燃,又提高了在高压缩比情况下中低负荷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动力性能,提高了济性,保证了发动机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改变发动机压缩比的方法有改变燃烧室的容积和改变活塞行程。 8 汽油机燃油喷射与点火系统的电子控制技术在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电控单元主要根据进气量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再根据其他传感器信号对喷油量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ESA)根据相关传感器信号,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选择最佳的点火提前角点燃可燃混合气,从而改变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实现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