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八-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八-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八-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八-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专题八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

1.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

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

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

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解析:A项,《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是茅盾的作品。《乔厂长上任记》是蒋子龙的作品。B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周克芹的作品。C 项,《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是王蒙的作品。

答案:D

2.“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

A.《水浒传》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答案:D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

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解析:散曲作为曲的一种体式,是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供清唱吟咏之用,以抒情为主,也称清曲。

答案:D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之一的演义小说,它主要以通俗的语言,依正史记载结合野史杂记及

民间传说,加以深化铺陈而成,如《三国演义》。

B.神怪小说大多是写神仙怪诞之事,但其中亦寓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态度,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神怪小说的宏篇巨作。

C.产生于明代,以描述世俗生活为主的世情小说流传下来的作品以《金瓶梅》为代表。

D.谴责小说是以暴露社会、指责政治腐败为主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李伯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一部谴责小说的上乘之作。

解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是吴趼人。

答案:D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

C.被刘知己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D.《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解析:《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作品编辑而成的,共有16篇。

答案:B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

“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形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诗影响很大。

解析:散曲实际是金元时期产生于北方的一种新体诗。包括小令和散套二种。

答案:B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各方面,是了解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宝贵的资料。

B.记录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墨子》一书,由墨子的弟子整理而成。墨子宣传“非攻”与“兼

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C.道家经典《老子》由老子所著,以其“言道德之意”,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为道家创始人。

D.道家学派的另一著作《庄子》,是庄周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解析:《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辑而成,主要记录孔子言行及孔子应答弟子时的对话,也有弟子互相谈论他们所听到的孔子的话;《墨子》一书由其弟子及其后学整理而成;《庄子》一书非庄周一人著述,由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

答案:C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辞赋是词和赋的统称。“辞”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则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体制。

B.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

C.古文又称古体文,是唐人对唐以前的文体的称呼。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发起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先秦两汉散文的回归。

D.笔记体散文,属于古文中的杂记一类,因随笔所记,体制短小,形式活泼,故名笔记文。它特色各异,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重品评人物,沈括的《梦溪笔谈》重经世致用等。

解析:古文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以前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无所谓古文之称。唐人所谓

古文,其实就是与当时流行的骈体文相对称的散文。就形式来说,它是一种奇句散行、文句长短不限的文体。因为这种文体的倡导者——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时代的散文传统,所以称之为古文。

答案:C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在文学史上有三个概念:原指朝廷所设的音乐机构,后来把这个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后世则又把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称为“乐府”,把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称为“乐府”。宋、元、明时期的词、散曲和戏剧,因合音乐,有时也被称为“乐府”。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解析: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的音乐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搜罗音乐、谱制乐歌、训练歌舞人员,以供郊祀、饮宴、游乐之需。后来把音乐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A项表述不完整。

答案:A

10.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牡丹亭》——汤显祖——明代——小说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葡萄牙

——小说

B.《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俄国——小说

《四世同堂》——老舍——现代——小说

C.《蜀道难》——杜甫——唐代——诗歌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戏剧

D.《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

《警察和赞美诗》——惠特曼——美国——小说

解析:A项,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人;C项,《蜀道难》是李白的诗;D项,《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是欧·亨利。

答案:B

11.下列作品、作者、国别(朝代)相对应的一项是( )

A.《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西厢记》——王实甫——明代

《茶花女》——大仲马——法国

C.《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复活》——阿·托尔斯泰——俄国

D.《白毛女》——贺敬之、丁毅等——现代

《蟹船工》——小林多喜二——日本

解析:A项,《金瓶梅》是清代小说,但丁是意大利人;B项,王实甫是元代人,《茶花女》作者是小仲马;C项,《复活》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D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南朝陈的徐陵。

D.《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解析:徐陵是《玉台新咏》一书的编者而非作者。

答案:C

13.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但丁——《神曲》——意大利

莫里哀——《伪君子》——法国

B.司汤达——《红与黑》——法国

狄更斯——《双城记》——英国

C.屠格涅夫——《上尉的女儿》——俄国

海明威——《老人与海》——美国

D.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苏联

伏尼契——《牛虻》——爱尔兰

解析:《上尉的女儿》作者是普希金。

答案:C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B.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有《屈原》《孔雀胆》等。

C.《阿Q正传》《祝福》《包身工》《暴风骤雨》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旧社会劳动人民遭受重重压迫和剥削的痛苦生活。

D.20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其作品以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为其艺术风格,对当代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荷花淀派”。

解析:《包身工》的文体是报告文学而不是

小说,《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反映农民翻身解放的史诗性作品。

答案:C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名著《哈姆雷特》《羊脂球》《母亲》《竞选州长》的作者依次是莎士比亚、莫泊桑、高尔基、欧·亨利。

B.凡尔纳,法国小说家,写有许多科学幻想小说,重点作品有《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

C.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塞万提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依次是《红与黑》《复活》《堂·吉诃德》《双城记》。

D.《狼和小羊》《灰姑娘》《海的女儿》分别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德国作家格林的童话、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

解析:《竞选州长》是美国杰出的讽刺作家

马克·吐温的作品。

答案:A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剧本《威尼斯商人》《悭吝人》《钦差大臣》的作者依次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莫里哀、俄国的果戈理。

B.《包法利夫人》《苦难的历程》《上尉的女儿》《父与子》的作者依次是福楼拜、阿·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

C.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约翰·克利斯朵夫》《浮士德》的作者依次是列夫·托尔斯泰、果戈理、罗曼·罗兰、歌德。

D.但丁、拜伦、歌德、普希金分别是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的著名诗人。

解析:B项,《父与子》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C项,《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D项,但丁是意大利著名诗人。

答案:A

17.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B.“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

C.“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三苏”指的是宋朝的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他们在诗歌和散文上各有成就。

D.“左联五烈士”是一九三一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政府秘密杀害的五位革命作家,他们是柔石、殷夫、冯铿、胡也频、李伟森。

解析:“三言二拍”是指我国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和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五部短篇小说集

的总称。

答案:B

18.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英国

都德——《柏林之围》——德国

B.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德国

雪莱——《西风颂》——英国

C.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法国

薄伽丘——《十日谈》——意大利

D.菲尔丁——《汤姆·琼斯》——英国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英国

解析:伏契克是捷克作家,都德是法国作家。

答案:A

19.下列外国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拜伦——《唐璜》——戏剧

安徒生——《丑小鸭》——童话

B.法捷耶夫——《毁灭》——小说

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小说

C.果戈理——《死魂灵》——小说

席勒——《阴谋与爱情》——戏剧

D.左拉——《萌芽》——诗歌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苏联

解析:《萌芽》是小说,莱蒙托夫是俄国作家。

答案:D

20.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B.《高老头》《死魂灵》《猎人日记》《战争与和平》《汤姆·索亚历险记》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最后一课》《项链》《警察和

高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分析? 根据2019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可以预测基础知识,约5题,约15分;古诗文阅读,约8题,约36分;现代文阅读,约6题,约27分;小阅读,3题,12分;大阅读,3题,15分;阅读延伸,1题,12分;写作,1题,60分。 那么将2019年的变化与之前的语文试卷题目的分布对比来看,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将更为侧重,这不仅仅包括是现代汉语的考查,而且还有对古诗文考察的强调。 而阅读延伸题目的出现,我们也会发现北京高考语文也重点强调同学们的语文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这些题型的转变也要求我们在高考备战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语文课 程的复习。 总而言之,2019高考语文将有以下两点变化 一、古诗文比重加大 这不仅仅表现在题目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也表现在具体知识点考察的增加,例如对于课本上的重点古汉语字词的考察。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复习过程中对于出现的知识点进 行分类整理,一一消化,从而对古诗文部分进行清晰的掌握。 二、作文加强人生反思 在语文试卷的考查中,有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作文,另一个是阅读。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能够将之前看过

或者做过的经典的阅读题的写作思路运用到作文中,就会对我们的作文有很好的帮助。例如,2019年北京卷中有一篇文章《海棠花》用花象征着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那么这一思路我们就可以运用到作文中,在写一些主观抒情类的作文中,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象征自己深沉的感情,使自己的作文更加有诗情,吸引阅卷者的注意。 而在具体的阅读题中,上述的这种以具体的意象来体现抽象的内涵的题目也会经常出现。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人生反思题的写作思路,那么阅读题和作文题便都能迎刃而解了。在最后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语文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一定要加强语文复习的比重。“春寒努力,不枉不载”,希望同学们在坚持最后备考的过程中迎来美好的希望!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精练【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精练【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 1、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 B.“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沿置。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 C.“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君王认为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谦称自己是“寡人”。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古人把宗庙、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代指国家。 2、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状”,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是“状”的一种变体。其特点是:只记逸事,力求典型,以两三件事写人,所写详实,一般只褒不贬。 B.用于自谦的词,称为谦词,如愚、拙、鄙等;用于对他人敬意的词,称为敬词,如拜、奉、敬等。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不才等。对他人称自己 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山荆,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C.“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 语:如拜、除、征、辟、荐、举、擢、迁、谪、黜、去等。其中,转、移、调、徙、拔擢指官职调动,“黜”与“罢、免、解、夺”都是免去官职。 D.公侯伯子男是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官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侯爵其次,伯爵再次,子爵跟上,男爵最小。《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的“伯”就是爵位。 3、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A.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B.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D.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固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 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 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 职,“致政”“致仕”则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高考特训】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4)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甲午,甲是地支之一,午是天干之一,文中用的是天干地支记日法。() 答:“甲”是天干,“午”是地支。 2.延祐是元朝年号,年号一般由皇帝发起,秦始皇登位后,首先开始使用。() 3.丁巳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由十大天干十二地支配合组成,六十年为一甲子。() 4.“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5.建元,本为夏历每年纪历的开始。后被西汉武帝刘彻用作年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以后就指历朝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并泛指建国。()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字即扫帚之意。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彗星出现被看作吉祥的征兆。() 答:“吉祥”应为“灾祸” 7.“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8.天圣,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年号并非一成不变,皇帝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更改年号。() 9.“至顺”是元朝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选文中的“元贞”“延祐” “仁宗”“至正”。()

答:“仁宗”是庙号。 10.“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概念之一,此处指看星相、占卜、相宅等方术。() 11.“九”,中国古代以九为阳数之极,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例如,帝王之位称“九五”。() 12.“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 13.穆宗,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庙号始于殷代,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 —般帝王都有庙号。() 14.咸平,是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15.蓍龟,古人以蓍草、龟甲占卜吉凶,因此合称“蓍龟”来指代占卜,此词也可以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16.魏废帝三年,采用以帝王即位年次纪年的一种方法,如鲁隐公元年也属这类方法。() 17.日昃,是早晨的意思。文中说程师孟和对方据理力争,从早晨一直到傍晚,不肯让步。()答:日昃:太阳偏西。 18.庚寅,干支之一。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答:应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19.古代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也有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年号,亦称“改元”。()

2019年高考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最新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 C.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指《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的占卜之书,约成书于尧舜时期。春秋时期,有人依附于它的卦爻形式,借以发挥哲学思想。 B.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为正二品。兵部主要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事务。 C.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等重要人物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驿,指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如“驿站”“驿馆”等;也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文中指由朝廷专门指派的车马。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古代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仪同三司”非官职,仅指与三公同等待遇。B.出,古时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也指“出仕”,即出来做官。文中是前一种意思。C.别都就是“陪都”,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D.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的妃嫔或者封王贵族的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相当于七岁的年龄阶段,女孩称为髫年,男孩称为韶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还要比垂髫之年小上几岁,“总角、孩提”是幼年的泛称,而“垂髫、始龀”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 备考必读 【考点明示】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级:A 【考点解读】 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其所处时代、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属于外国的,要掌握其国别、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有关内容。所谓“文学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此外还要对古代有关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和特点,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的不同特点等有明确的了解。 【考情分析】 就文学常识这一考点来说,虽然《考试大纲》规定了比较详细的考查内容,但实际上,每年考查的力度都不大,特别是近些年来,考查的形式基本上是与名句名篇的默写放在一起考查的,且令非常小。应该说,这不是高考命题人关注的“热点”,“新课程”考试大纲中对这一考点已做了删除的改动,其考查的意义不言而喻。 【复习指津】 文学常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但很多学生认为文学常识内容多、分值小,花太多时间去记不太划算,倒不如记一两个近义词或成语,于是就放弃。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文学常识固然内容多,但只要有巧妙灵活的方法,就可以化繁为简、化多为少,轻松而又高效率地记住。先向大家介绍几种好的记忆方法: 一、穿针引线法如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以时间为线,用这条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一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记忆情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联想法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有多种,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接近联想也叫相关联想,即由某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运用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道理也一样,好处就在于牵一能知十,甚至百,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很多人会用,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2012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文学常识一 1、《雨巷》选自《戴望舒诗全编》。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诗全集》。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是著名的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遵循“三美”的诗歌创作原则。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3、《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选》。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逐之武退秦师》选自《左转·僖公三十年》。《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例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5、《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6、《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记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小狗包弟》是选自巴金《随想录》。巴金,生于1904年,原名李尧堂,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家。他主要的作品有:激流三步曲《家》《春》《秋》,爱情三步曲《雾》《雨》《电》,还有,《憩园》、《寒夜》、《忆》,还有晚年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随想录》。 8、《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作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作品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9、《包身工》选自《夏衍选集》。夏衍,本名沈端先,1900生,浙江杭州人,现代剧作家,曾经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解放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他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改编鲁迅的小说《祝福》和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

2020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单选题精编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单选题精编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德、景泰都是明朝皇帝的年号。如宣德炉,即明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景泰蓝,即明景泰年间盛行的工艺品。 B.御史是中国古代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例如宋代的包拯就做过御史,他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著称。 C.薨是死亡的用语之一,天子死叫“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 D.庙堂,宗庙之堂。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便是此含义。同时庙堂也借指朝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即官员受贬之后被重新起用为官。 B.祭酒,职官名,汉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C.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在古代摄政的可能是朝廷重臣、太后或者太上皇。 D.赐姓,多指天子以国姓赐予功臣,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氏。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是我国古代继承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梁祖受禅”即梁祖接受禅让。 B.“翰林学士”,古代官名,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 C.“太子”古指预定继承君位的皇子,一般为皇嫡长子。“太子少保”是辅导太子的官。

D.后唐主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他是后唐王朝的建立者,“庄宗”是他的谥号。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是官职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称“唱酬”“唱和”,指朋友间用诗词相互酬答唱和,是古代文人雅事。 C.“自请以归”指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致仕”词义相同。 D.“铭其墓”即“墓志铭”,古代的一种文体,包括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撰写。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驾”本指由马驾的车,后也专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为帝王的代称。

2019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9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水平,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水平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水平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的水平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水平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水平的使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水平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实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水平层级。 对 A、B、C、D、E、F 六个水平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水准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对应的水平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最新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文学常识部分掌握的不够,下面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必修一:文学常识 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 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诚反思“文革”的最重要的作品。《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2014---2019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真题及答案

威宁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第十六次周测卷 命题人:余愿审题人:虎恩雄班级:姓名: (2019年全国卷一)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2019年全国卷二)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2019年全国卷三)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瀣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2018年全国卷一)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2018年全国卷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点评及2020复习指导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点评及2020复习指导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机制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性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充分体现高考语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和不懈追求。试题以德育为魂,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展现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接续奋斗,突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发掘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试题以智育为基,持续深化新时代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及认知实际,在增长知识见识、注重能力考查、凸显应用导向、突出情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试题助力体美劳教育,精心撷取素材,科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科共有8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所有试题均保持较高质量及合理难度。 一、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高考语文命题立足高考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通过科学设计命题,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 1.厚植家国情怀,培育追梦赤子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五四以来中国青年的百年奋斗史书写了无数爱国青年的青春风采。2019高考语文命题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试题之中,营造极富时代特点和青春色彩的语境,彰显高考育人功能。 如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 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 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 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 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精心整理)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4题;共17分) 1.(2018?天津)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2.(2018·江苏)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3.(2018·江苏)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4.(2018·江苏)简答题

2019届高考古文化常识100道判断题(含答案)

2019届古文化常识100道判断题 2018年11月28日星期三(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2019年高考语文各模块必背基础知识复习手册(完整版)

2019年高考语文各模块必背基础知识复习手册(完整版)一、语音 A 挨(āi)近挨(ái)饿 白皑皑(ái)狭隘(ài) 谙(ān)熟 熬(āo)菜煎熬(áo)鏖(áo)战 拗(ǎo)断拗(ào)口 B 扳(bān)平 同胞(bāo)炮(bāo)羊肉剥(bāo)皮 薄(báo)纸 蓓(bèi)蕾 奔(bēn)波投奔(bèn) 迸(bèng)发 卑鄙(bǐ)秘(bì)鲁包庇(bì)麻痹(bì)复辟(bì) 濒(bīn)临 针砭(biān) 屏(bǐng)气摒(bǐng)弃 剥(bō)削停泊(bó)淡薄(bó) 哺(bǔ)育 C 粗糙(cāo)嘈(cáo)杂 参(cēn)差(cī) 差(chā)错偏差(chā) 搽(chá)粉猹(chá) 刹(chà)那差(chāi)遣 谄(chǎn)媚忏(chàn)悔羼(chàn)杂场(cháng)

院一场(cháng)雨 赔偿(cháng)倘(cháng)佯 绰(chāo)起 嗔(chēn)怒 乘(chéng)客惩(chéng)罚驰骋(chěng)鞭笞(ch ī)痴(chī)呆踟(chí)蹰(chú)奢侈(chǐ)整饬(chì)炽(chì)热 不啻(chì)叱(chì)咤 憧(chōng)憬崇(chóng)拜 踌(chóu)躇(chú)罢黜(chù) 揣(chuǎi)摩椽(chuán)子 创(chuāng)伤凄怆(chuàng) 啜(chuò)泣辍(chuò)学宽绰(chuò) 瑕疵(cī) 伺(cì)候 烟囱(cōng) 从(cóng)容淙(cóng)淙流水 璀(cuǐ)璨皴(cūn)裂忖(cǔn)度蹉(cuō)跎挫(cuò)折 D 呆(dāi)板答(dā)应 逮(dǎi)老鼠逮(dài)捕 档(dàng)案追悼(dào) 提(dī)防并蒂(dì)莲缔(dì)造 掂(diān)量玷(diàn)污 装订(dìng)订(dìng)正 恫(dòng)吓胴(dòng)体 句读(dòu)兑(duì)换 踱(duó)步 E 阿(ē)谀婀(ē)娜讹(é)诈扼(è)要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的文学常识

2015年高考可能要考的文学常识 ● 常见易考的文学常识(一)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3.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为墨家经典之作。 5.韩非子: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6.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7.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子》8篇。 8.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最近几年,网络盛传新高考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也确实印证了这个说法,语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考查。为了减轻大家备战高考的压力,给2019届高考生汇总了语文必修一、二、三教材中的文化常识内容。 必修一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 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

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 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 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 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 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 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据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即使在登基之前,周围[JP3]也会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文中的“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就是这个意思。 籍 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 亚父 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 参乘 坐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020年高考语文常考文化与文学常识(最新最全)

. 文化与文学常识 。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B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种经书:《诗》《书》《易》《礼》《春秋》《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答案】B学#科.网 【解析】

【考点定位】了解常见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 分) 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冶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 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节选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序》)(1)用斜线“/ 冶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 分) (2)除陈寿外,“前四史冶的另外三位作者是、、。(3分) (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3分) 【答案】 (1)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 (2)司马迁、班固、范晔 (3)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典章制度的书。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注意前四史的作者,在教材中《史记》《汉书》《后汉书》出现过,《三国志》较为生僻。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注意文段中的“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和“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的内容,然后整合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D.②①③⑤④ 【答案】D学#科@网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