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藏书排架方法

图书馆的藏书排架方法
图书馆的藏书排架方法

图书馆的藏书排架方法读者借书时一定会发现在图书的书脊上有一个标签,标签上有两组号码,上面的一组为分类号,下面的一组为书次号,这两组号码就构成了索书号.索书号是确定一本书排架的依据.

索书号由分类号和书次号两组号码组成,分类号代表文献内容所属学科性质,它能将同类书集中排在一起,书次号代表同类文献的区分号,它决定同类书排列的先后顺序.

书次号又分两种:

种次号:即具有相同分类号的图书的流水次序号,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著者号:由第一责任者拼音首字母(限1个)和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不同图书馆根据其馆藏结构采用种次号或著者号,如图书:

网络时代信息基础与检索

著者唐永林, 葛巧珍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国际标准书号: 7-5628-1477-5

图书馆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索书号

G252.7/T294

G252.7/70

含义

G252.7类目下由唐永林为第一责任者

G252.7类目下的入库的第70种书

索书号组成

分类号,种次号

分类号,著者号

优点

将同一作者写的同一类目的图书集中在一起

在同一类目的新书集中在一起

索书号的排序:

图书排列按索取号(即分类号加作者号)顺序排序.先按分类号字母顺序,字母相同按字母后第一个数字排序,字母和第一个数字相同者再按第二个数字排序,如此类推.

1. I247.5和I25应读作I二四七点五和I二五,因此,在排架时,I247.5应排在I25的前面.

2. 同一分类号的书再按作者号字母顺序,数字大小排列.

如:H319.4/G287,H319.4/G37,H319.4/H14,H319.9/G287.

3. 以I类为例,列出基本排列顺序:

I-0,I-01,I-1,I-19,I-2,I0,I0-02,I01,I02,I022,I1,I106,I106.2,I106.3,I106.33,I11,I2,I247.5,I25……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f7240059.html,/yxzy/html/zwx/files/7/kc/chude ... 927K 2007-3-7

解图书资料的分类排架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图书馆拥有数量巨大的文献资料(包括印刷品、光盘等等),如果不对这些文献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按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排列,那么当需要某种文献时,不仅是读者,就连管理人员自己也会象大海捞针一样,无从寻求,难以迅速准确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了便于读者使用藏书,在图书到馆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图书进行分类。

图书文献的分类就是根据每种图书的内容,按学科的分类体系,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使同一学科门类的图书文献在目录中、在书架上都集中在一起。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图书的分类工作,图书馆就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成千上万册图书就很难发挥其作用。

图书分类不是凭空地进行的,而必须有一个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图书分类法。我国创立了很多种分类法,常用的分类法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等。其中《中图法》具有比较突出的优点,已为大多数图书馆所取用。因此,同学们要着重了解和熟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要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必须熟悉图书馆所采用的图书分类方法。下面我们就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例,简单介绍分类法的基本知识。《中图法》是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进行编号。《中图法》分为5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每个大类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其序列如下:

四级,五级类目。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来认识图书分类的体系结构是如何展开的。

I文学...........................(第一级类目)

0文学理论┐

1世界文学├.....................(第二级类目)

2中国文学┘

21作品集─┐

22诗歌、韵文├................. (第三级类目)

23戏剧│

24小说─┘

242古代作品┐

246五四以后作品├.............(第四级类目)

247建国后作品┘

.4章回小说┐

.5新体长篇、中篇小说├...(第五级类目)

.6新篇短篇小说│

.8故事┘

类目名称左边的字母和数字是其标记符号,叫分类号。假如你到图书馆想借阅《三国演义》、《围城》,你首先要知道该书是归入中国文学类中的小说类。它的分类步骤如下:

一级类目I文学

二级类目I2 中国文学

三级类目I24 中国文学中的小说

四级类目I242 古代至近代(—1919年)

I246 现代作品(1919—1949)

I247 当代作品(1949—)

五级类目I242.4 章回小说I247.5 新体长篇、中篇小说

查检结果,《三国演义》分入“I242.4/17、H194.5/56、J228.4/6 ”,第一种情况属古代章回体小说,第二、第三种属特例,第二种情况算语言、文字类H中的学生读物(教育部规定的学生必读经典),第三种情况因该书属绘画版,故归入艺术类J。

钱钟书的《围城》在I246.5/21。

斜杠后的叫“种次号” (书次号),简单地说,是该类书购进数量多少的自然序列。例如,余秋雨的当代散文《文化苦旅》分别排在I267/233和I267/360,说明是两批购买的,分别排在该类书I267的第233本和第360本位置上。其优点是排放在后面的书(种次号数目大的即是新近购买的),但明显不足的是同一本书分排在两个位置上。

上面两部分(斜杠前、后)加起来就叫“索书号”,顾名思义就是可凭此号寻找图书、索取图书。它粘贴在“书脊”上,一目了然。在馆藏系统中,每种索书号是唯一的,它是反映每册图书具体存放位置的排架号码,是读者查找图书非常必要的代码信息。索书号可通过图书馆的检索终端通过书名、作者、主题词等途径查到。

我们在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分类号是“国标”,即国家权威机构制定,为图书分类编目提供规范和依据,而图书的“种次号”因馆而异,如,有的图书馆种次号采用《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通过采用著者号码,其优点是一位作者所著的同一学科主题的图书会集中在一起,方便了读者按拼音顺序查找资料。

分类的出发点(目的)是为了使复杂事物简单化,为快捷检索提供方便。为此,要注意以下三点:

1. 注意同类级次编目的灵活性:

仍以上述举例为例,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一般分至五级即可,而当代小说比较多,如不复分,可能造成“种次号”过大,不易查找,可将其细分至六级。例如,石钟山所著的当代中篇小说《激情燃烧的岁月》分入I247.59/338,顺说一句,该类书目前已排列至近400本了。

2. 注意分类编排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以人物传记为例,一般分在历史、地理K内,如《罗斯福传》分排为K837.12/21,而同样作为人物传记的《马克思传》分排为A71/1 ,我们只要大致记住,人物传记为K就可以了,而根据国家统一标准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规定,把马、恩、列、斯、毛、邓六位革命导师著作和他们的传记及对他们著作的研究,均归入A,相对集中。又如,在“中国文学”类下编列“I210鲁迅著作”专类,这都是属于“依人列类”的特例。

3. 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分类的重复性:

图书文献的分类是以科学知识的分类为基础的。由于科学的专深发展及科学之间存在着的相互交叉渗透的复杂关系,因而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如,“分子物理学”、“原子能技术”、“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在图书分类法中为加强学科、类目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从不同角度检索图书文献。

第一,学科之间所产生的边缘科学列入以应用为主的学科。如,“教育心理学”列入教育类G44而不列入“B84心理学”

第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是分开序列的。从“O到数理科学和化学”到“Q生物科学”是属于前者,从“R 医学卫生”到“X环境科学”是属于后者。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工业技术为T,天文学、地球科学为P,而为原子能技术为TL,自动化、计算机技术为TP,为两门以上学科的有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