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章末检测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1章末检测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1章末检测1:第一章  行星地球

章末检测卷(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据央视2013年12月1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又有重大发现,火星表面曾经有古老的淡水湖存在。这一发现或许意味着,火星上或曾长期存在足以支持简单生命形态存活的潮湿环境。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A.太阳系B.银河系

C.河外星系D.总星系

2.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自行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3.在八颗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

答案 1.C 2.D 3.A

解析第1题,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态,它们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中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但两者属于同一级并列存在,“好奇号”属于太阳系中一个天体,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天体,所以其不属于河外星系。

第2题,太阳系中只有太阳这颗恒星是发光的,其他行星和卫星都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线,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颗行星,物理特征相似,被称为类地行星。第3题,作为生命的起源条件应温度适宜,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火星的自转周期、日火距离、公转特征都与地球类似。所以其上有可能存在生命,但火星上没有四季。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摄氏度。据此回答4~6题。

4.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中心区域

5.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6.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D.太阳东升西落

答案 4.A 5.C 6.D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大痣”为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上。第5题,黑子活动的高峰年份,地球上出现反常气候的概率明显增大;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极光现象出现在地球上的两极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附近;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第6题,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

据此回答7~8题。

7.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8.若∠AOC=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A点为7月7日10时B.A点为7月6日4时

C.B点为7月7日4时D.B点为7月6日10时

答案7.A8.A

解析第7题,A、B两点的纬度数值相同,故所在纬线圈长度相等,线速度相等。第8题,根据题意,A点的经度为45°E,比C点所在经线早3小时。

9.2014年3月23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时30分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时30分恢复正常。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答案 D

解析180°是全球最东的地方,按照地理位置越靠东边,时间越早。根据图示中的城市经度,熄灭电灯的顺序依次是: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1.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A.北京B.上海C.汕头D.海口

答案10.A11.C

读图,回答12~13题。

12.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B.广州

C.甲地D.乙地

13.按照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以下地点中的() A.北京(东八区) B.纽约(西五区)

C.悉尼(东十区) D.莫斯科(东三区)

答案12.B13.A

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北极圈都出现了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距离直射点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180°经线是12时,40小时后,180°经线的区时是4时。北京是0时,能看到北极星。

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15.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

答案14.D15.B

下面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图中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17.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答案16.D17.A

解析就图中河流流向而言,凹岸冲刷严重,凸岸泥沙淤积严重;EF断面的E处是河水冲刷较严重处,剖面较陡,F处较和缓,故D剖面图符合EF断面情况。河港应选在水较深的地方,利于通航,E处受河流冲刷大,泥沙不易淤积;河港应选在有港湾处,利于船只停泊,故河港应选在E处。此图中有两个弯曲的地方,一个在右岸,一个在左岸,不能准确判断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还是向右偏,故不能判断南北半球。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8~20题。

18.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D.2 900千米处

19.该地可能位于()

A.40°N,116°E B.30°N,90°E

C.南极点D.经度180°,纬度0°

20.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及判断理由都正确的是()

A.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B.纵波传播速度较慢

C.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D.横波传播速度较快

答案18.A19.D20.A

解析由波速的变化幅度知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5千米处。海洋地壳薄,经度180°、纬度0°的地点在太平洋。地震波速大小差异是判定地震波类型的重要依据。

二、综合题(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2011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

材料二地球与火星资料对照表

与日平均

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体积

大气

密度

大气主

要成分

表面均

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

地球149.6 1.00 1.000 1.00 N2、O222 23时56分1年火星227.9 0.11 0.150 0.01 CO

2

-23 24时37分 1.9年(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火星表面均温低的原因。

(3)若在2011年后再次发射火星探测器,最佳发射时间宜选在2013年。请结合材料说明原因。答案(1)火星大气密度稀薄,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2)距离太阳较远,公转周期较长,缺少大气保护。

(3)火星探测器的发射一般选在地球和火星距离较近的时间,而火星公转周期接近2年,因此宜选在2013年。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火星大气密度比地球大气小很多,且主要成分是CO2,说明火星大气稀薄,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第(2)题,可从日火距离、公转周期、大气密度三方面分析。第(3)题,地火距离较近的时间利于火星探测器的发射,而火星公转周期近2年,所以宜选择在2013年再次发射。

22.下图为“某两日昼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的直射光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甲图时①地比②地相同高度旗杆影子长

B.乙图时北京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C.从甲图到乙图,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两图中①点与③点的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

(3)描述甲图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差异。

(4)写出乙图时北京的日期和时间(北京时间)。

(5)简述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②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1)要求:与两地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甲图、乙图各一条直射光线,分别指向两个直射点。

(2)A(3)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4)12月23日2时。(5)甲图时,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日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到9月23日前后,②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然后由最大值逐渐减小,到乙图时,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

解析第(1)题,从甲图中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从乙图中可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2)题,甲图中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②地,故①地比②地相同高度旗杆影子长。第(3)题,甲图中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第(4)题,乙图为12月22日,图中0°经线为18时,故北京时间为12月23日2时。第(5)题,从甲图到乙图即从6月22日经9月23日至12月22日,②地位于赤道上,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由最小值变为最大值(90°)再到变为最小值。

23.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依据甲图在乙图中,绘制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将甲图中的A、C两点在乙图中标出。

(3)甲图可能是________日的太阳光照图()

A.6月22 B.12月22

C.6月1 D.10月1

(4)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此日,B地________时日出,昼长________小时,白昼将逐渐变________(长、短)。

(5)若计划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则楼间距最大的是

________地。

(6)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某架飞机由A地出发,沿最短路线飞往D地,其飞行方向为____________。

答案(1)如下图。(2)如下图。

(3)C(4)416长(5)B(6)西北C>A>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解析据甲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在150°E经线上,北极圈内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点比较接近北回归线。据第(3)题结论,该日后太阳直射点仍将北移,故B地的昼长将增长;A、B、C三地中,B的纬度最高,物体的影子较长,故楼间距最大。B位于C 的西北方向;B的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C的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地球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

2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与昏线的线段,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1)PM为昏线,MN为晨线。(画图逆时针方向自转)

(2)09

(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4)

解析第(1)题,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由此可判断出晨线、昏线;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第(2)题,M地在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Q地日落时刻为15时,可以推断出该地日出时刻为9时。第(3)题,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据此即可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第(4)题,P点位于赤道,抓住四个特殊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特点,连线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