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培优

八年级数学培优
八年级数学培优

目录

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

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

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

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

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

第6讲实数(P43----49)

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

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

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

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

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

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

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

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

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

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

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

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

第19讲勾股定理(P147-----157)

第20讲平行四边形(P158-----166)

第21讲菱形矩形(P167-----178)

第22讲正方形(P179-----189)

第23讲梯形(P190-----198)

第24讲数据的分析(P199-----209)

模拟测试一

模拟测试二

模拟测试三

第0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考点·方法·破译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法;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

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

A F C

E

D B B A C D E

F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 A .5对 B .4对 C .3对 D .2对

【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

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

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 在△ABC 和△DCB 中

AB DC ABC DCB BC CB =??

=??=?

∠∠ ∴△ABC ≌∴△DCB (SAS ) ∴∠A =∠D ⑵在△ABE 和△DCE 中

A D

AED DEC AB DC =??

=??=?

∠∠∠∠ ∴△ABE ≌∴△DCE ∴BE =CE 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

∴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 【变式题组】 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

连接EF (如图所示).

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

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

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 【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 【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

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 A B

C D O F

E A C

E

F

B

D

在△ABE 和△DCF 中, AB DC AE DF BE CF =??

=??=?

∴△ABE ≌△DCF (SSS ) ∴∠B =∠C

在△ABF 和△DCE 中, AB DC B C BF CE =??

=??=?

∠∠ ∴△ABF ≌△DCE ∴AF =DE

【变式题组】

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

为( )

A .2

B .3

C .4

D .5

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

⊥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 \ 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

【例3】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

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A

F

E C

B D

A E

第1题图

A

B

C D

E B

C

D

O

第2题图

【解法指导】⑴∠

AFD =∠DCA

⑵∠AFD =∠DCA 理由如下:由△ABC ≌△DEF ,∴AB =DE ,BC =EF , ∠ABC =∠DEF , ∠BAC =∠EDF ∴∠ABC -∠FBC =∠DEF -∠CBF , ∴∠ABF =∠DEC

在△ABF 和△DEC 中, AB DE ABF DEC BF EC =??

=??=?

∠∠

∴△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

∵∠AOD =∠FAC +∠AFD =∠CDF +∠DCA

∴∠AFD =∠DCA 【变式题组】 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CDE =48°,则∠APD 等于( ) A .42° B .48° C .52° D .58° 02.如图,Rt △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BC ≌△DEF

B .∠DEF =90°

C . AC =DF

D .EC =CF

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

图形式,使点B 、F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⑴求证:AB ⊥ED ;

⑵若PB =BC ,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

E

F

B A

C

D

G

第2题图

B (E ) O

C

F 图

D

A

【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A 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⑴ AP =AQ ;⑵AP ⊥AQ

【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 =AQ ,也就是证△APD 和△AQE ,或△APB 和△QAC 全等,由已知条件BP =AC ,CQ =AB ,应该证△APB ≌△QAC ,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 ⊥AQ ,即证∠PAQ =90°,∠PAD +∠QAC =90°就可以.

证明:⑴∵BD 、CE 分别是△ABC 的两边上的高,

∴∠BDA =∠CEA =90°, ∴∠1+∠BAD =90°,∠2+∠BAD =90°,∴∠1=∠2. 在△APB 和△QAC 中, 2AB QC BP CA =??

=??=?

∠1∠ ∴△APB ≌△QAC ,

∴AP =AQ ⑵∵△APB ≌△QAC ,∴∠P =∠CAQ , ∴∠P +∠PAD =90° ∵∠CAQ +∠PAD =90°,∴AP ⊥AQ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F 是CD 02.直距离MA 为am ,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75°,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梯子倾斜角为

A .2a b m +

B .2

a b m - C .bm D .am

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

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

A .72°

B .60°

C .58°

D .50°

A

E

C

B

A 75° C 45

°

B N

M

第2题图

第3题图

D

2

1

A

B

C P Q

E F D

02.如图,△ACB ≌△A /C /B /,∠ BCB /=30°,则∠ACA /的度数是( )

A .20°

B .30°

C .35°

D .40° 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

2

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

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 )

A . C

B =CD B .∠BA

C =∠DAC C . ∠BCA =∠DCA

D .∠B =∠D =90°

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BDE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 、B 、D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ABE ≌△CBD

B . ∠ABE =∠CBD

C . ∠ABC =∠EB

D =45° D . AC ∥BE

06.如图,△ABC 和共顶点A ,AB =AE ,∠1=∠2,∠B =∠E . BC 交AD 于M ,DE 交AC 于N ,

小华说:“一定有△ABC ≌△AED .”小明说:“△ABM ≌△AEN .”那么( ) A . 小华、小明都对 B . 小华、小明都不对 C . 小华对、小明不对 D .小华不对、小明对

07.如图,已知AC =EC , BC =CD , AB =ED ,如果∠BCA =119°,∠ACD =98°,那么∠ECA 的

度数是___________.

08.如图,△ABC ≌△ADE ,BC 延长线交DE 于F ,∠B =25°,∠ACB =105°,∠DAC =10°,

则∠DFB 的度数为_______.

09.如图,在Rt △ABC 中,∠C =90°, DE ⊥AB 于D , BC =BD . AC =3,那么AE +DE =______

第1题图

a α

c

c a

50

b

72

58

10.如图,BA ⊥AC , CD ∥AB . BC =DE ,且BC ⊥DE ,若AB =2, CD =6,则AE =_____. 11.如图, AB =CD , AB ∥CD . BC =12cm ,同时有P 、Q 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爬行,

P 的速度是0.1cm /s , Q 的速度是0.2cm /s .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 ≌△QDC .

1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

为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⑴求证:AE =CD ;

⑵若AC =12cm , 求BD 的长.

13.(吉林)如图,AB =AC ,AD ⊥BC 于点D ,AD 等于交DE 于点F , 加以证明.

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形法) 15.如图,AC ⊥BC , AD ⊥BD ,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 16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⑴阅读与证明: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

已知△ABC 、△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 1B 1,BC =B 1C 1,∠C =∠C 1.求证:△ABC ≌△A 1B 1C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D

A

C

.

Q

P

.

B

A

E

F C

D

B

A

E

B D

C

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

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4对 B .5对 C .6对 D .7对

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 =∠B ②DE =CE ,③连接DE ,

则OE 平分∠AOB ,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 则DE 的长等于()

A .DC

B . B

C C . AB

D .A

E +AC

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 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 交FC 于点D , AB 交FC 于点N ,∠E =∠F =90°,∠B =∠C , AE

=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 ③△ACN ≌△ABM ; ④CD =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

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有BF =AC ,FD =CD .

⑴求证:BE ⊥AC ;

⑵若把条件“BF =AC ”和结论“BE ⊥AC ”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 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

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 =AD ,AB =AE , ∠BAE +∠BCE

=90°, ∠BAC =∠EAD .求证:∠CED =90°.

A

B

E

D

C F

第6题图 2

1

A B

C E N

M 3

2

1

A

D

E B

C

F

A D

E

C

O

A E

O B

F

C

D 第1题图 B 第2题图 第3题图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A B C D E

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 =90°,

∠A =∠D =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

⑴求证:AF +EF =DE ;

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1.(嵊州市高中提前招生考试)⑴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在△ABC 中,AB =5,AC =13, 求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 到E ,使得DE =AD ,再连接BE ,把AB 、AC 、2AD 集中在△ABE 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2<AE <8,则1<AD <4. 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

以考虑中线加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⑵问题解决:受到⑴的启发,请你证明下面命题: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中点,DE ⊥DF ,DE 交AB 于点E ,DF 交AC 于点F ,连接EF .

求证:BE +CF >EF ;

⑶问题拓展:如图,在四边形ABDC 中,∠B +∠C =180°,DB =DC ,∠BDC =120°,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 、AC 于E 、F 两点,连接EF ,探索线段BE 、C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2.(北京)如图,已知△ABC . ⑴请你在BC 边上分别取两点D 、E (BC 的中点除外),连接AD 、

AE ,写出使此图中只存在两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相应条件,并表示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⑵请你根据使⑴成立的相应条件,证明:AB +AE .

13.如图,AB =AD ,AC =AE ,∠BAD =∠CAE =180°. AH 于G. 求

证:GD =GE . 14.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CD ,BA =BC =

120°,∠MBN =60°, ∠MBN 绕B 点旋转,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 、F.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如图1+CF =EF ;(不需证明)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如图2和图3中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D

A B C F

N

E

M D 图1

A

B C

F

N E M D

A

B C F N

E

M 图2

图3 A F D F C B E

D A C B E

A C

B 图① 图② 图③ A

B E F

C

D A

E B F

C

D

第02讲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考点·方法·破译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角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有角平分线时常常通过下列几种情况构造全等三角形.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已知OD 平分∠AOB ,在OA 、OB 边上截取OA =OB ,PM ⊥BD ,PN ⊥AD .求证:PM =PN

【解法指导】由于PM ⊥BD ,PN ⊥AD .欲证PM =PN 只需∠3=∠4,证∠3=∠4,只需∠3和∠4所在的△OBD 与△OAD 全等即可.

证明:∵OD 平分∠AOB ∴∠1=∠2 在△OBD 与△OAD 中,12OB OA

OD OD =??

∠=∠??=?

∴△OBD ≌△OAD

∴∠3=∠4 ∵PM ⊥BD ,PN ⊥AD 所以PM =PN 【变式题组】

01.如图,CP 、BP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BCM 、∠CBN .求证: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 02.如图,BD 平分∠ABC ,AB =BC ,点P 是BD 延长线上的一点,PM ⊥AD ,PN ⊥CD .求证:PM

=PN 【例2】(天津竞赛题)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点E ,且AE =1

2

(AB +AD ),如果∠D =120°,求∠B 的度数

【解法指导】由已知∠1=∠2,CE ⊥AB ,联想到可作CF ⊥AD 于F ,得CE =CF ,AF =AE ,

又由AE =1

2

(AB +AD )得DF =EB ,于是可证△CFD ≌△CEB ,则∠B =∠CDF =60°.

或者在AE 上截取AM =AD 从而构造全等三角形.

解:过点C 作CF ⊥AD 于点F .∵AC 平分∠BAD ,CE ⊥AB ,点C 是AC 上一点,

∴CE =CF

在Rt △CFA 和Rt △CEA 中,CF CE

AC AC =??=? ∴Rt △ACF ≌Rt △ACE ∴AF =AE

又∵AE =

1

2

(AE +BE +AF -DF ),2AE =AE +AF +BE -DF ,∴BE =DF ∵CF ⊥AD ,CE ⊥AB ,∴∠F =∠CEB =90° 在△CEB 和△CFD 中,CE CF

F CEB DF BE =??

∠=∠??=?

,∴△CEB ≌△CFD

∴∠B =∠CDF 又∵∠ADC =120°,∴∠CDF =60°,即∠B =60°. 【变式题组】

第2题图

第4题图01.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AC =5,BC =3.求

ACD

CBD

S S ?? 02.(河北竞赛)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a ,AD =b .且BC =DC 对角

线AC 平分∠BAD ,问a 与b 的大小符合什么条件时,有∠B +∠D =180°,请画图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3】如图,在△ABC 中,∠BAC =90°,AB =AC ,BE 平分∠ABC ,CE ⊥BE .求证:CE =12

BD 【解法指导】由于BE 平分∠ABC ,因而可以考虑过点D 作BC 的垂线或延长CE 从而构造全等三角形.

证明:延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1=∠2,BE =BE ,∠BEF =∠BEC

∴△BEF ≌△BEC (ASA ) ∴CE =EF ,∴CE =1

2

CF ∵∠1+∠F =∠3+∠F =90°,

∴∠1=∠3

在△ABD 和△ACF

中,13AB AC

BAD CAF ∠=∠??

=??∠=∠?

,∴△ABD ≌△ACF

∴BD =CF ∴CE =

12

BD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AC ∥BD ,EA 、EB 分别平分∠CAB 、∠DBA ,CD 过点E ,求证:AB =AC +BD .

02.如图,在△ABC 中,∠B =60°,AD 、CE 分别是∠BAC 、∠BCA 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 .

⑴请你判断FE 和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⑵求证:AE +CD =AC .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如图,在Rt △ABC 中,∠C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D ,若CD

=n ,AB =m ,则△ABD 的面积是( )

A .13mn

B .1

2

mn C . mn D .2 mn

02.如图,已知AB =AC ,BE =CE ,下面四个结论:①BP =CP ;②AD ⊥BC ;③AE 平分∠BAC ;

④∠PBC =∠PCB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个

A . 1

B .2

C .3

D .4

03.如图,在△ABC 中,P 、Q 分别是BC 、AC 上的点,作PR ⊥AB ,PS ⊥AC ,垂足分别是R 、

S .若AQ =PQ ,PR =PS ,下列结论:①AS =AR ;②PQ ∥AR ;③△BRP ≌△CSP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04.如图,△AB =AC ,AD 平分∠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

AD B 、C 的距离相等;②AD 上

任意一点到AB 、AC AD ⊥BC 且BD =CD ;④∠

BDE =∠CDF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05.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AB =30°,∠ACB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平

第4题图

第5

题图

分线交于E 点,则∠AEB 的度数为( )

A .50°

B .45°

C .40°

D .35°

06.如图,P 是△ABC 内一点,PD ⊥AB 于D ,PE ⊥BC 于E ,PF ⊥AC 于F ,且PD =PE =PF ,给

出下列结论:①AD =AF ;②AB +EC =AC +BE ;③BC +CF =AB +AF ;④点P 是△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07.如图,点P 是△ABC 两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点P 到△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

B .点P 在∠AB

C 的平分线上

C .∠P 与∠B 的关系是:∠P +12∠B =90°

D .∠P 与∠B 的关系是:∠B =1

2

∠P

08.如图,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BD 与CD 相交于D .给出下列结论:①点D 到AB 、

AC 的距离相等;②∠BAC =2∠BDC ;③DA =DC ;④DB 平分∠AD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09.如图,△ABC 中,∠C =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E ,下列结论中:①AD

平分∠CDE ;②∠BAC =∠BDE ;③ DE 平分∠ADB ;④AB =AC +BE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4个

10.如图,已知BQ 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CQ 是∠ACB 的外角平分线,由Q 出发,作点Q

到BC 、AC 和AB 的垂线QM 、QN 和QK ,垂足分别为M 、N 、K ,则QM 、QN 、QK 的关系是_________ 11.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且DB =DC .求证:BE =CF 12.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于点F .求

证:AD ⊥EF .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如图,直线l 1、l 2、l 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有( )

A .一处

B .二处

C .三处

D .四处 02.已知Rt △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 =32,且BD :CD =9:7,

则D 到AB 边的距离为( )

A .18

B .16

C .14

D .12

03.如图,△ABC 中,∠C =90°,AD 是△ABC 的平分线,有一个动点P 从A 向B 运动.已知:

DC =3cm ,DB =4cm ,AD =8cm .DP 的长为x (cm ),那么x 的范围是__________

04.如图,已知AB ∥CD ,PE ⊥AB ,PF ⊥BD ,PG ⊥CD ,垂足分别为E 、F 、G ,且PF =PG =,则∠BPD =

__________ 05.如图,已知AB ∥CD ,O 为∠CAB 、∠的平分线的交

点,OE ⊥AC ,且OE =2,则两平行线AB 、CD 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

06.如图,AD 平分∠BAC ,EF ⊥AD ,垂足为P ,EF 的延长线于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求证:

∠G =12

(∠ACB -∠B ) 07.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P 为AC 一点.求

证:AB -AC >DB -DC 08.如图,在△ABC 中,∠BAC =60°,∠ACB =40°,P 、Q 分别在BC 、AC 上,并且AP 、BQ 分别为∠BAC 、∠ABC BQ +AQ =AB +BP

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

考点·方法·破译

1.轴对称及其性质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如下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2.线段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中垂线,它反映了与线段的两种关系:①位置关系——垂直;

②数量关系——平分.

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当已知条件中出现了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高(或垂线)、或求几条折线段的最小值等情况时,通常考虑作轴对称变换,以“补齐”图形,集中条件.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兰州)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在上面打3个洞,则纸片展开后是()

【解法指导】对折问题即是轴对称问题,折痕就是对称轴.故选D.

【变式题组】

01.将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02.(荆州)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虚线EF折叠,使点A落在点G上,点D落在点H上;

然后再沿虚线GH折叠,使B落在点E上,点C落在点F上,叠完后,剪一个直径在BC 上的半圆,再展开,则展开后的图形为()

【例2】(襄樊)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将△ABC向右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与点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0,-1)B.(1,1)C.(2,-1)D.(1,-1)【解法指导】在△ABC中,点B的坐标为(-1,1),将△ABC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由点的坐标平移规律可得B’(-1+2,1),即B’(1,1).由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可得点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1),故应选D.

【变式题组】

01.若点P(-2,3)与点Q(a,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分别是()A.-2,3 B.2,3 C.-2,-3 D.2,-3

0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3,2),点Q是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将点Q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R,则点R的坐标是___________.

03.(荆州)已知点P(a+1,2a-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例3】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BC(∠ACB=90°),沿线段CD折叠,使点B落在B1处,若∠ACB1=70°,则∠ACD=()A.30°B.20°C.15°D.10°

【解法指导】由折叠知∠BCD=∠B1CD.设∠ACD=x,则∠BCD=∠B1CD=∠ACB1+∠ACD

=70°+x.又∠ACD+∠BCD=∠ACB,即x+(70°+x)=90°,故x=10°.故选D.

【变式题组】

01.(东营)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点D’、C’的位置.

若∠EFB=65°,则∠AED’等于()

A.70°B.65°C.50°D.25°

02.如图,△ABC中,∠A=30°,以BE为边,将此三角形对折,其次,又以BA为边,再一次对折,C点落在BE上,此时∠CDB=82°,则原三角形中∠B=___________. 03.(江苏)⑴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平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⑵实践与运用:

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④);

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

【例4】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E为垂足,EF 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CAF.

【解法指导】∵EF是AD的中垂线,则可得△AEF≌△DEF,∴∠EAF=∠EDF.从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与三角形的外角转化即可.

证明:∵EF是AD的中垂线,∴AE=DE,∠AEF=∠DEF,EF=EF,∴△AEF≌△DEF,∴∠2+∠4=∠3,∴∠3=∠B+∠1,∴∠2+∠4=∠B+∠1,∵∠1=∠2,∴∠B=∠4

【变式题组】

01.如图,点D在△ABC的BC边上,且BC=BD+AD,则点D在__________的垂直平分线上.02.如图,△ABC中,∠ABC=90°,∠C=15°,DE⊥AC于E,且AE=EC,若AB=3cm,则DC=___________cm.

03.如图,△ABC中,∠BAC=126°,DE、FG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EAG=___________.

04.△ABC中,AB=AC,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F,若AB=12cm,△BCF的周长为20cm,

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

【例5】(眉山)如图,在3×3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格点△ABC和△DEF,且△ABC和△DEF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请在下面的备用图中画出所有这样的△DEF.

【解法指导】在正方形格点图中,如果已知条件中没有给对称轴,在找对称轴时,通常找图案居中的水平直线、居中的竖直直线或者斜线作为对称轴.若以图案居中的水平直线为对称轴,所作的△DEF如图①②③所示;若以图案居中的竖直直线为对称轴,所作的△DEF 如图④所示;若以图案居中的斜线为对称轴,所作的△DEF如图⑤⑥所示.【变式题组】

01.(泰州)如图,在2×2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格点图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个.

02.(绍兴)如图甲,正方形被划分成16个全等的三角形,将其中若干个三角形涂黑,且满足下列条件:

⑴涂黑部分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⑵涂黑部分成轴对称图形.

如图乙是一种涂法,请在图1-3中分别设计另外三种涂法.(在所设计的图案中,若涂黑部分全等,则认为是同一种不同涂法,如图乙与图丙)

【例6】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若牧童从A处出发牵牛到河岸CD处饮水后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求路程最短

【解法指导】⑴所求问题可转化为CD上取一点M,使其AM+BM 为最小;⑵本题利用轴对称知识进行解答.

解:先作点A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A’,连接A’B交CD于点M,则点M为所求,下面证明此时的AM+BM最小.

证明:在CD上任取与M不重合的点M’,

∵AA’关于CD对称,∴CD为线段AA’的中垂线,

∴AM=A’M,M’=A’M’,在△A’M’B中,有A’B<A’M’+BM’,

∴A’M+BM<A’M’+BM’,∴AM+BM<AM’+BM’,

即AM+BM最小.

【变式题组】

01.(山西)设直线l是一条河,P、Q两地相距8千米,P、Q两地到l地距离分别为2千米、5千米,欲在l上的某点M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P、Q两地供水.现在如下四种铺设管道方案,图中的实线表示辅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02.若点A、B是锐角∠MON内两点,请在OM、ON上确定点C、点D,使四边形ABCD周长最小,写出你作图的主要步骤并标明你确定的点.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黄冈)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78°,∠C’=48°,则∠B的度数是().

A.48°B.54°C.74°D.78°

02.(泰州)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以AB的中点O为顶点把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03.图1是四边形纸片ABCD,其中∠B=120°,∠D=50°,若将其右下角向内折出△PCR,恰使CP∥AB,RC∥AD,如图2所示,则∠C=()

A.80°B.85°C.95°D.110°

04.如图,阴影部分组成的图案既是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又是关于y轴成轴对称的图形,若点A的坐标是(1,3),则点M和点N的坐标分别是()

A.M(1,-3),N(-1,-3)B.M(-1,-3),N(-1,3)

C.M(-1,-3),N(1,-3)D.M(-1,3),N(1,-3)

05.点P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3,5),则点P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3,-5)B.(-5,3)C.(3,5)D.(5,3)

06.已知M(1-a,2a+2)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1<a<1 B.-1≤a≤1 C.a>1 D.a>-1

07.(杭州)如图,镜子中号码的实际号码是___________.

08.(贵阳)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cm2. 09.已知点A(2a+3b,-2)和B(8,3a+2b)关于x轴对称,则a+b=___________. 10.如图,在△ABC中,OE、OF分别是AB、AC中垂线,且∠ABO=20°,∠ABC=45°,求∠BAC和∠ACB的度数.

11.如图,C、D、E、F是一个长方形台球桌的4个顶点,A、B是桌面上的两个球,怎样击打A球,才能使A球撞击桌面边缘CF后反弹能够撞击B球请画出A球经过的路线,并写出作法.

12.如图,P为∠ABC的平分线与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M⊥BC于M,PN⊥BA的延长线于N.求证:AN=MC.

13.(荆州)有如图“”的8张纸条,用每4张拼成一个正方形图案,拼成的正方形

的每一行和每一列中,同色的小正方形仅为2个,且使每个正方形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在网格中画出你拼成的图.(画出的两个图案不能全等)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浙江竞赛试题)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α=60°,点P在∠α内(不在l1l2上).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P 的对称点:先以l1为对称轴作点P关于l1的对称点P1,再以l2为对称轴作P1关于l2的对称点P2,然后再以l1为对称轴作P2关于l1的对称点P3,以l2为对称轴作P3关于l2的对称点

P

,……如此继续,得到一系列P1、P2、P3……P n与P重合,4

则n的最小值是()

A.5 B.6 C.7 D.8

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过点M(3,0),且平行于y轴.

⑴如果△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0),B(-1,0),C(-1,2),△ABC关

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A1B1C1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A2B2C2,写出△A2B2C2的三个顶点的坐标;

⑵如果点P的坐标是(-a,0),其中a>0,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点P1,点P1关于

直线l的对称点是P2,求PP2的长.

03.(荆州)某住宅小区拟栽种12棵风景树,若想栽成6行,每行4棵,且6行树所处位置连成线后能组成精美的对称图案,请你仿照举例在下面方框中再设计两种不同的栽树方案.

04.(宜昌)已知:如图,AF平分∠BAC,BC⊥AF,垂足为E,点D与点A关于点E对称,PB 分别与线段CF、AF相交于P、M.

⑴求证:AB=CD;

⑵若∠BAC=2∠MPC,请你判断∠F与∠MCD的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05.在△ABC中,∠BAC=90°,点A关于BC边的对称点为A’,点B关于AC边的对称点为B’,点C关于AB边的对称点为C’,若S△ABC=1,求S△A’B’C’.

06.(湖州市竞赛试题)小王同学在小组数学活动中,给本小组出了这样一道“对称跳棋”题:如图,在作业本上画一条直线l,在直线l两边各放一粒围棋子A、B,使线段AB长a厘米,并关于直线l对称,在图中P1处有一粒跳棋子,P

距A点b厘米、与直线l的距离C厘米,按以下程序起跳:第1次,从P1点以A为对1

称中心跳至P2点;第2次,从P2点以l为对称轴跳至P3点;第3次,从P3点以B为对称中心跳至P4点;第4次,从P4以l为对称轴跳至P1点;

⑴画出跳棋子这4次跳过的路径并标注出各点字母;(画图工具不限)

⑵棋子按上述程序跳跃2011次后停下,假设a=8,b=6,c=3,计算这时它与A的距

离是多少

07.(湖州)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1).

⑴若P (p ,0)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则当p =___________时,△PAB 的周长最短; ⑵若C (a ,0),D (a +3,0)是x 轴上的两个动点,则当a =___________时 ,四边形ABCD 的周长最短;

⑶设M 、N 分别为x 轴和y 轴上的动点,请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m ,0)、N (0,n ),使四边形ABMN 的周长最短若存在,请求出m =___________,n =___________(不必写解答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4讲 等腰三角形

考点·方法·破译

1.等腰三角形及其性质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因此它的性质有: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⑵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方法是:⑴从定义入手,证明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⑵从角入手,证明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依据是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

3.构造等腰三角形的常用方法

⑴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 ⑵角平分线+垂线(或高)=等腰三角形 ⑶线段中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⑷将2倍角转化为相等角构造等腰三角形

经典·考题·赏析

【例1】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

角为___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 若问题中涉及到三角形的高,则要分别考虑三角形的高是在三角形的外,三角形内的情况.

解:如图1,当一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内时,∠ACD =400,∴∠A =500

∴∠B =∠ACB =

如图2,当一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外时,∠ACD =400,∠DAC =500 ∴∠DAC =∠B +∠ACB =2∠B

∴∠B =∠ACB =250,故填650或250. 【变式题组】 01.(呼和浩特)在等腰⊿ABC 中,AB =AC ,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

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 .7 B .11 C .7或11 D .7或10

02.(黄冈)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0,

则∠B =___________度.

03.(襄樊)在⊿ABC 中,AB =AC =12cm ,BC =6cm ,D 为BC 的中点,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

每秒1cm 的速度沿B →A →C 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那么当t =_________秒时,过D 、P 两点的直线将⊿ABC 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 【例2】 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AD =BD =

BC ,求∠A 的度数.

【解法指导】 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多,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C

A B

D

A B C

D P

E 用方程的思想求角的度数.

解:设∠A =x ,

∵BD =AD ,∴∠A =∠ABD =x , ∴∠BDC =∠A +∠ABD =2x , ∵BD =BC ,∴∠C =∠BDC =2x , ∵AB =AC ,∴∠ C =∠ABC =2x ,

∵在△ABC 中, ∠A +∠ABC +∠ACB =180° ∴x +2x +2x =180°, x =36°,∴∠A =36°. 【变式题组】

01.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BC ,AD =DE =EB ,求∠A 的度数. 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C =BD = ED =EA ,求∠A 的大小.

【例3】 已知坐标原点O 和点A (2,-2),B 是坐标轴上的一点.若⊿AOB 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B 一共有( )个

A .4

B .5

C .6

D .8 【解法指导】 ⊿AOB 是等腰三角形,但不能确定哪条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因而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说明①AO =OB ,②OA =AB ,③BA =BO ,又∵B 是坐标轴上的点.要考虑x 轴与y 轴两种情况.

解:①如图1,当OA 是底边时,B 在OA 的中垂线上,又B 在坐标轴上,因而B 是OA 中垂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②如图2,当OA 为腰时,若O 为顶点,则B 在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上,又B 在坐标轴上,因而B 是圆与坐标轴的交点;

③如图3,当OA 为腰时,若A 为顶点,则B 在以A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上,又B 在坐标轴上,因而B 是圆与坐标轴的交点.故选D .

【变式题组】

01.(海南竞赛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内,已知A (3,-3),点P 是y 轴上一点,则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 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0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1,0),点B 的坐标是(0,

),点C 在坐

标平面内.若以A 、B 、C 为顶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底角为30度,则满足

条件的点C 有_________个.

03.(南昌)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

ABCD ,点E 是AB 的中点,点G 是BC 上一点,∠BEG >600,现沿直线EG 将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纸片中的点H 处,连接AH ,则与∠BEG 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 .4

B .3

C .2

D .1

04.(济南)如图所示,矩形

ABCD 中,AB =4,BC =,点E 是折线段A -D -C 上的一个动点

(点E 与点A 不重合),点P 是点A 关于BE 的对称点.在点E 运动的过程中,使△PCB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 的位置共

有( )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B

M

D

(例4题图)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例4】 (枣庄)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ADE 和三角板ABC 如图所示放置,E ,A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结BD ,取BD 的中点M ,连结ME ,MC .试判断△EM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法指导】 判断⊿ME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 为直角顶点,即想证∠EMC =900,而⊿ABD 为等腰三角形,M 是BD 的中点,若连接AM 则有∠AMD =900,因而只需证∠DME =∠AMC ,利用全等三角形即可.

解:EMC △的形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连接AM ,由题意得:

90DE AC DAE BAC =+=?,∠∠.

90DAB ∴=?∠. 又DM MB =Q ,

1

452MA DB DM MAD MAB ∴====?,∠∠.

10590MDE MAC DMA ∴==?=?,∠∠∠. EDM CAM ∴△≌△.

DME AMC EM MC ∴==,∠∠.

又90DME EMA +=?∠∠,

90EMA AMC ∴+=?∠∠. CM EM ∴⊥.

所以ECM △的形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变式题组】

0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P 是斜边BC 的中点,以P 为直角顶点的两边分别与边

AB 、AC 交于点E 、F ,当∠EPF 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PEF 也始终是等腰三角形,请你说明理由.

02.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CB =900,D 是BC 的中点,DE ⊥AB 垂足为E ,过点B 作

BF ∥AC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CF 交AD 于G . ⑴求证:AD ⊥CF ;

⑵连接AF ,试判断⊿AC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03.如图,⊿ABC 中,∠ACB =900,AC =BC ,CO 为中线.现将一直角

三角板顶点放在点O 上并绕点O 旋转,若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C 、CB 的延长线于点G 、H .

⑴试写出图中除AC =BC ,OA =OB =OC 外其他所有相等的线段; ⑵请选一组你写出的相等线段给予证明.

【例5】 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

⑴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 ⑵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设CD BE ,相交于点O ,若60A ∠=°,

1

2

DCB EBC A ∠=∠=∠.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 ∠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

边四边形;

⑶在ABC △中,如果A ∠是不等于60°的锐角,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

1

2

DCB EBC A ∠=∠=∠.探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你的

结论.

【解法指导】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若两条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可证明它们所对的角相等.若两条线段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则证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若三角形不全等,即可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解决问题.

解:⑴如: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 ⑵答:与∠A 相等的角是∠BOD (或∠COE ),四边形DBCE 是等对边四边形; ⑶答:此时存在等对边四边形,是四边形DBCE .

证法一:如图1,作CG ⊥BE 于G 点,作BF ⊥CD 交CD 延长线于F 点.

∵∠DCB =∠EBC =∠A ,BC 为公共边,

∴△BCF ≌△CBG , ∴BF =CG ,

∵∠BDF =∠ABE +∠EBC +∠DCB ,∠BEC =∠ABE +∠A ,

∴∠BDF =∠BEC , 可证△BDF ≌△CEG , ∴BD =CE

∴四边形DBCE 是等边四边形.

证法二:如图2,以C 为顶点作∠FCB =∠DBC ,CF 交BE 于F 点. ∵∠DCB =∠EBC =∠A ,BC 为公共边,

∴△BDC ≌△CFB ,

∴BD =CF ,∠BDC =∠CFB , ∴∠ADC =∠CFE ,

∵∠ADC =∠DCB +∠EBC +∠ABE ,∠FEC =∠A +∠ABE , ∴∠ADC =∠FEC , ∴∠FEC =∠CFE ,

∴CF =CE ,∴BD =CE ,

∴四边形DBCE 是等边四边形. 【变式题组】

01.如图,在ABC 中,∠B =2∠C ,AD 为∠BAC 的平分线.求证:AC =AB +BD .

02.(天津初赛试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B =∠BAD =1050,∠ABC =∠ADC =450,

若AB =2,求CD 的长. 03.如图,在ABC 中,AB =AC ,D 在AB 上,F 在AC 延长线上,BD =CF .求证DE =EF . 【变式题组】

01.(重庆)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

A .200

B .1200

C .200或1200

D .3600 02.(云南)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6和3,则此等腰三角形周长为( )

A .9

B .15

C .15

D .12或15

图1 图2

2020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第一讲二次根式专题

第一讲二次根式专题复习 一、知识要点 1、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形如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这里被开方数 a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 2 、二次根式 a 有意义:,二次根式无意义:. 3、二次根式的性质: ( 1) a . ( 2 ) a = .( 3 ) a2. 4 、乘法法则: a. b ab (a 0,b 0), 即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根指数不变,只把被开方数相乘. 要点诠释: ( 1) 在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时,一定要注意:公式中 a 、 b 都必须是非负数;( 在本章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有字母都表示非负数). ( 2 ) 该法则可以推广到多个二次根式相乘的运算:a1 a2 a3 a n a1 a2 a3 a n (a1 0,a2 0, a n 0); 若二次根式相乘的结果能写成a2的形式,则应化简,如16 4 . 5、除法法则:a b a( a≥0,b>0).即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根指数不变,把被开方数相除. ( 1 )在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对于公式中被开方数 a 、 b 的取值范围应特别注意, a 0, b 0,因为b在分 母上,故 b 不能为0. ( 2 ) 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可将分母中的根号去掉,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要尽量化简,最后结果中分母不能带根号. 6 、最简二次根式 概念:①被开方数不含.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的二次根式.要点诠释: ( 1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 2 )根号下不含分母,分母中不含根号. 两者必须同时满足. 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的方法叫做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公式( a)2a(a 0) 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就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一般常见的互为有理化因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① m a 与;② a b 与;③ a b 与;④ m a n b 与. 7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它们的相同, 这些二次根式就称为同类二次根式. 说明: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2 8、互为有理化因式:互为有理化因式是指两个二次根式的乘积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a b)(a b) a2b2,同时它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11,,A B C ,使 111,,A B AB B C BC C A CA ===,顺次连接111,,A B C ,得到111A B C ?;第二次操作:分别 延长111111,,A B B C C A 至点222,,A B C ,使2111A B A B =,2111B C B C =,2111C A C A =,顺次连接222,,A B C ,得到222A B C ?,…;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20,最少需经过__________次操作. 【答案】4 【解析】 【分析】 连接111,,AC B A C B ,根据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可得 111111111,C A B C AB A B C A 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从而得出第一次操作: 11177A B C ABC S S ??==<2020;同理可得第二次操作22211127749A B C A B C S S ??===< 2020……直至第四次操作4443334 772401A B C A B C S S ??===>2020,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111,,AC B A C B ∵111,,A B AB B C BC C A CA === 根据等底同高可得: 111111111,,C A B C AB ABC A B C A BC A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S S ====== ∴111111111,C A B C AB A B C A 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 ∴第一次操作:11177A B C ABC S S ??==<2020

八年级数学培优题精选18例

八年级数学培优题精选18例(含答案) 例题1、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9 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的B' 处,点A 对应点为A' ,且B'C = 3 ,则AM 的长是(B) A、1.5 B、2 C、2.25 D、2.5 例题2、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2 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 出发,经过三个面爬到点B ,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则AC 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AC =2√10 / 3。 例题3、如图所示,是由8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中带阴影的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果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5 ,最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 ,直角三角形的较长直角边为a ,较短直角边为b ,则a^2 - b^2 是多少?

答案:a^2 - b^2 = 5 。 例题4、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沿东西方向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距车速检测仪A 点距离为40 米的C (位于A 点北偏东30°处)处,过了3 秒钟,到达B 点,(位于A 点北偏西45°)此时小汽车距车速检测仪间的距离为60 米,若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25 米/秒,请问这辆汽车是否超速? 解:过点A 作AD⊥BC 于点D ,由题意知:∠DBA = 45°, ∴BD = AD , ∵AB = 60 米, ∴BD = √(AB^2 - AD^2)= 30√2 米, 由题意知:∠DAC = 30°,AC = 40 米, ∴DC = 1/2 AC = 20 米, ∴BC = BD + CD = (30√2 + 20)米, ∴v = (30√2 + 20)÷3 ≈24 米/秒< 25="" 米/秒=""> ∴这辆汽车不超速。 例题5、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导资料(全册)48359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01)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 一、知识点梳理: 1、二次根式的定义. 一般地,式子 a (a ≥0)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被开方数。两个非负数:(1)a ≥0 ;(2) a ≥0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0≥a a 是一个________ 数 ; (2) () =2 a __________(a ≥0) (3)()() () ?? ? ???=?==0_______0_______ 0_______2a a a a a 3、二次根式的乘除: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0,0(≥≥?=b a b a ab ,二次根式乘法法则: __________=?b a (a ≥0,b ≥0)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b a b a =).0,0(>≥b a 二次根式除法法则:)0,0(>≥= b a b a b a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4、最简二次根式 2.分母中不含根号; 3.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分母有理化:是指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达到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目的. 二、典型例题: 例1:当x 是怎样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⑴ 2-x ⑵ x x -+2) 1(0 ⑶13-+-x x ⑷12+x (5) 1 2 -+x x

小结: 代数式有意义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2)分式的分母不为0.(3)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0 例2:化简: (1)|21|)22(2-+- (2)|3 254|)3253(2-+- 例3: (1)已知y=x -3+62-x +5,求 x y 的值. (2) 已知01442=-+++-y x y y ,求xy 的值.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1.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 A. B.2.C.D.3.2.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 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 的周长为 4cm 6cm8cm 10cm AE O B C A F M DQ 3题 o B C N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45,且

AE+AF=ABCD的周长是 4、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 的中点,把BC向上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F点处,BQ为折痕,则∠FBQ= A 0° B 5° C 0° D 15° 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H均在其内部,且DE=EF=FG=GH=HB=2,∠E=∠F=∠G=∠H=60°,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A. B.2 C. D.32 6、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7、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它的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8、如图OA、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 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BA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12米;④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资料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资料(中考题 型) 第16讲认识三角形经典·考题·赏析 【例1】若的三边分别为4,x,9,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当周长为奇数时,x=_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而大于两边之差故5<x<13,18<l<26;周长为19时,x=6,周长为21时,x =8,周长为23时,x=10,周长为25时,x=12, 【变式题组】 01.若△ABC的三边分别为4,x,9,且9为最长边,则x的取值范围 是______________,周长l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02.设△ABC三边为a,b,c的长度均为正整数,且a<b<c,a+b+c= 13,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 共有______________个. 03.用9根同样长的火柴棒在桌面上摆一个三角形(不许折断)并全 部用完,能摆出不同形状的三角 形个数是( ). A.1 B.2 C.3 D.4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8cm,周长为58cm,试求三角形三边的长. 【解法指导】对等腰三角形,题目没有交代底边和腰,要给予讨论.当18cm为腰时,底边为58-18×2=22,则三边为18,18,22. 当18cm为底边时,腰为 5818 2 =20,则三边为20,20,18.此两种情况都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解:18cm,18cm,22cm或18cm,20,20cm.

【变式题组】 01.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12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是( ) A.24cm B.30cm C.24cm或30cm D.18cm 0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 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 能作为第三条边的是( ) A.13cm B.6cm C.5cm D.4cm 0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0 两部分,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为______________. 【例3】如图AD是△ABC的中线,DE是△ADC的中线,EF是△DEC的中线,FG是△EFC的中线,若S△GFC=1cm2,则S△ABC=_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中线将原三角形面积一分为二,由FG为△EFC的中线,知S△EFC=2S△GFC=2.又由EF为△DEC中线,S△DEC=2S△EFC=4.同理S△ADC=8,S△ABC =16.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点D、E、F 分别是BC、AD、BE的中 点,S△ABC=4,则S△EFC= ______________. 02.如图,点D是等腰△ABC底边BC 上任意一点,DE⊥AB于E,DF⊥AC 于F,若一腰上的高为4cm,则 DE+DF=______________. 0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AD >AB) ,点E在BC上,且AE=AD, DF⊥AE于F,则DF与AB的数量 关系是______________. 【例4】已知,如图,则 ∠A+∠B+∠C+∠D+∠E= _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这是本章的一个基 本图形,其基本方法为构造三角形或 四边形内角和,结合八字形角的关系 (第2题图)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培优提高习题

八年级下“勇攀高峰”第1期(2015年3月)命题人:张志欣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a+2)x>a+2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a>0 B.a<0 C.a>﹣2 D.a<﹣2 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D. 3.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5,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5 B.m≥5 C.m<5 D.m≤5 4.已知点M(1﹣2m,m﹣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5.阅读理解:我们把称作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ad﹣bc,例如 =1×4﹣2×3=﹣2,如果>0,则x的解集是() A.x>1 B.x<﹣1 C.x>3 D.x<﹣3 6.如图,直线y=﹣x+2与y=ax+b(a≠0且a,b为常数) 的交点坐标为(3,﹣1),则关于x的不等式 ﹣x+2≥ax+b的解集为() A.x≥﹣1 B.x≥3 C.x≤﹣1 D.x≤3 7.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1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 B.0≤a<1 C.0<a≤1 D.a≤1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9.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则a的取值范围是.

10.已知不等式3x﹣a≤0的解集为x≤5,则a的值为. 11.如果1<x<2,则(x﹣1)(x﹣2)0.(填写“>”、“<”或“=”)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2.代数式的值不大于的值,求x的取值范围. 13.解不等式组:14.解不等式组,并求其整数解.15. 某电器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两种计算器的进货价格分别为每台30元,40元,商 场销售5台A型号和1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76元;销售6台A型号和3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120元. (1)求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是多少元?(利润=销售价格﹣进货价格)(2)商场准备用不多于2500元的资金购进A、B两种型号计算器共70台,问最少需要购进A型号的计算器多少台?

八年级上数学培优及答案[最新]

一、填空题 1、设 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其中a ,b 满足0)2(42=+-+-+b a b a , 则第三边的长c 的取值范围是 . 2、函数34+-=x y 的图象上存在点P ,点P 到x 轴的距离等于4,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3、在△ABC 中,∠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O ,若∠BOC=α,则∠A=_________。 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交角的度数是 。 5、已知直线()42-+--=a x x a y 不经过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度数为__ _________。 7、如图,折线ABCDE 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直线上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km ;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h ;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80 3 km ;④汽车自出发后3h-4.5h 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少。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____. 8、放假了,小明和小丽去蔬菜加工厂社会实践,?两人同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休息时小明对小丽说:“我已加工了28千克,你呢?”小丽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来考考,左图、右图分别表示你和我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关系,你能算出我加工了多少千克吗?”小明思考后回答:“你难不倒我,你现在加工了___D_____千克.” 二、选择题

) 1、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Cm °则顶角度数为( ) A.m ° B.2m ° C.(90-m)° D.(90-2m)° 2、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素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 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 (微克/毫升)与服药后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 当1≤x ≤6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 8 3≤y ≤ 64 11 B . 64 11≤y ≤8 C . 8 3 ≤y ≤8 D .8≤y ≤16 3、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每个进水口进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出水口出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某天0点到 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论断:①0点到1点,打开两个进水口,关闭出水口;②1点到3点,同时关闭两个进水口和—个出水口;③3点到4点,关闭两个进水口,打开出水口;④5点到6点.同时打开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其中,可能正确的论断是( )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将长为15cm 的木棒截成长度为整数的三段,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则不同 的截法有( ) A.5种 B. 6种 C. 7种 D.8种 5、在△ABC 中,适合条件C B A ∠=∠=∠4 1 31,则△ABC 中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6、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c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 x 的不等式k 1x +b <k 2x +c 的解集为( ). A .x >1 B .x <1 C .x >-2 D .x <-2 k 1x +b

八年级数学培优题

1 已知x 为实数,且13-x +14-x +15-x +…+117-x 的值是一个确定的常数,则这个常数是 。 2如图,直线 13 3 +- =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 △ABC ,∠BAC=90°,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 ?? ? ??21,a P ,且△AB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a 的值是 ____________. 221 1图59 C B 3 如图59,△ABC 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 4 函数 3|2|y x 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点A 与B 的坐标分别是A ,B 5若直线1103457323=+y x 与直线897543177=+y x 的交点坐标是(a ,b ) ,则22 2004b a +的值是 6 已知:a 、b 是正数,且a+b=22214a b ++的最小值是 7若n 满足(n-2004)2 +(2005-n )2 =1,则(2005-n )(n-2004)等于 8如图,在x 轴上有五个点,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2,3,4,5.分别过这些点作x 轴的垂线与三条直线 y ax =,(1)y a x =+,(2)y a x =+相交,其中0a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 . 9若x=2- 2,则x 4 -3x 3 -4x 2 +10x-7=______________. 10已知:不论k 取什么实数,关于x 的方程16 32=--+bk x a kx (a 、b 是常数)的根总是x =1,则a==______________. 11线段 1 2 y x a =-+(1≤x ≤3,),当a 的值由-1增加到2时,该线段运动所经过的平面区域的面积 为_____________. 12如图,△ABC 中,∠A=30°以BE 为边,将此三角形对折,其次,又以BA 为边,再一次对折,C 点落在P O C B A x y 第2题图 y x A O B

八年级上数学培优及答案汇编

八年级培优试卷 一、填空题 1、设?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其中a ,b 满足0)2(42=+-+-+b a b a , 则第三边的长c 的取值范围是 . 2、函数34+-=x y 的图象上存在点P ,点P 到x 轴的距离等于4,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3、在△ABC 中,∠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O ,若∠BOC=α,则∠A=_________。 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交角的度数是 。 5、已知直线()42-+--=a x x a y 不经过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度数为__ _________。 7、如图,折线ABCDE 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直线上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km ;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h ;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80 3 km ;④汽车自出发后3h-4.5h 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少。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____. 8、放假了,小明和小丽去蔬菜加工厂社会实践,?两人同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休息时小明对小丽说:“我已加工了28千克,你呢?”小丽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来考考,左图、右图分别表示你和我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关系,你能算出我加工了多少千克吗?”小明思考后回答:“你难不倒我,你现在加工了________千克.” 二、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Cm °则顶角度数为( ) A.m ° B.2m ° C.(90-m)° D.(90-2m)° 2、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素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 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 (微克/毫升)与服药后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 当1≤x ≤6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 8 3≤y ≤ 64 11 B . 64 11 ≤y ≤ 8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点,E F 分别在 线段BD 、CD 上,点G 在EF 的延长线上,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若 60,84,A BEH HFG n ???∠=∠=∠=,则n =__________. 【答案】78. 【解析】 【分析】 利用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得到∠DBC=12∠ABC ,∠ACD=1 2 (∠A+∠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D= 1 2 ∠A=30?,利用外角定理得到∠DEH=96?,由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得到∠DEG=∠HEG=48?,根据外角定理即可得到∠DFG=∠D+∠DEG=78?. 【详解】 ∵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DBC= 12∠ABC ,∠ACD=1 2 (∠A+∠ABC), ∵∠DBC+∠BCD+∠D=180?,∠A+∠ABC+∠ACB=180?, ∴∠D= 1 2 ∠A=30?, ∵84BEH ?∠=, ∴∠DEH=96?, ∵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 ∴∠DEG=∠HEG=48?,∠DFG=∠HFG n ?=, ∵∠DFG=∠D+∠DEG=78?, ∴n=78. 故答案为:78.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此题中求出∠D= 1 2 ∠A=30?是解题的关键.

2.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0°,∠2=50°,那么∠ 3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108°,则∠3=360°-60°-90°-108°-∠1-∠2=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熟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它的周长为__cm. 【答案】22 【解析】 【分析】 底边可能是4,也可能是9,分类讨论,去掉不合条件的,然后可求周长. 【详解】 试题解析:①当腰是4cm,底边是9cm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 ②当底边是4cm,腰长是9cm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4+9+9=22cm. 故填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 4.如果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则n=______. 【答案】8 【解析】 【分析】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180°(n-2)和外角和为360°可得方程180(n-2)=360×3,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180(n-2)=360×3, 解得:n=8, 故答案为: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的关系来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求解.

八年级数学分式培优练习题完整复习资料

分式培优练习题 分式 (一) 一 选择 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0=1 B (-3)-1=3 1 C (-2)2=4 D ()-111 2 分式2 8,9,12z y x xy z x x z y -+-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722 B 108 C 72 D 962 3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树-3.6×10-4写成小数是( ) A 0.00036 B -0.0036 C -0.00036 D -36000 4 若分式652 2+--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2 B -2 C 2或-2 D 2或3 5计算?? ? ??-+÷??? ?? -+1111112x x 的结果是( ) A 1 B 1 C x x 1+ D 1 1-x 6 工地调来72人参加挖土和运土,已知3人挖出的土1人恰好能全部运走,怎样调动劳动力才能使挖出的土能及时运走,解决此问题,可设派x 人挖土,其它的人运土,列方程 ①3172=-x x ②723x ③372 ④372=-x x 上述所列方程,正确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7 在m a y x xy x x 1,3,3,21,21,12+++π中,分式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8 若分式方程x a x a x +-=+-321有增根,则a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9 若3,111--+=-b a a b b a b a 则的值是( ) A -2 B 2 C 3 D -3 10 已知 k b a c c a b c b a =+=+=+,则直线2k 一定经过( ) A 第1、2象限 B 第2、3象限 C 第3、4象限 D 第 1、4象限 二 填空 1 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0,,,,4 11 38252≠--ab a b a b a b a b ,其中第7个式子是

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下册

第十六章 分式 测试1 从分数到分式 学习要求 掌握分式的概念,能求出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为1的条件.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该分式的分式. 2.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的形式: (1)5÷为. (2)(3x +2y )÷(x -3y )为. 3.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小时. 4.n 公顷麦田共收小麦m 吨,平均每公顷的产量可用式子表示成吨. 5.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在逆流中航行s 千米所需要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小时. 6.当x =时,分式 1 3-x x 没有意义. 7.当x =时,分式1 1 2--x x 的值为0. 8.分式 y x ,当字母x 、y 满足时,值为1;当字母x ,y 满足时值为-1. 二、选择题 9.使得分式 1 +a a 有意义的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1 C .a ≠-1 D .a +1>0 10.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 A .当32 =/x 时,分式2 31-+x x 有意义 B .当a ≠b 时,分式2 2b a ab -有意义 C .当2 1- =x 时,分式x x 41 2+值为0 D .当x ≠y 时,分式x y y x --2 2有意义 11.使分式 5 +x x 值为0的x 值是( ) A .0 B .5 C .-5 D .x ≠-5 12.当x <0时, x x |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不确定 13.x 为任何实数时,下列分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x x 12+ B . 1 1 2--x x C . 1 1 +-x x D . 1 1 2+-x x

八年级数学培优教程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 【知识精读】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两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分类解析】 例1.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

最新八年级数学(下)培优竞赛训练题

图1 A B C D E P 八年级数学培优训练题 1.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 m x 的图象经过点A (-1,3),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和点C (0,4),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另一点B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 的坐标. 2. 如图1,把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沿图中虚线剪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请你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符合下列(1)、(2)、(3)要求的图形(每次拼成的图形必须全部用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且这四个直角三角形互相没有重叠部分,也不留空隙)各一个,并按实际大小把你拼出的图形画在相应的方格纸内(方格纸内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 3.(12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交对角线AC 于E 连接BE . (1)证明:∠APD =∠CBE ;(6分) (2)若∠DAB =60o,试问P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 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 面积的 1 4 ?为什么?(6分) (1)不是正方形的菱形 (2)不是正方形的矩形 (3)梯形

4.(7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CD 在正方形ECGF 的边CE 上,连接BE 、DG . (1)求证:BE =DG ;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7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直接画出函数y =|x |的图象.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分别过 点A (-1,1)、B (2,2),请你依据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写出方程组???y =|x | y =kx +b 的解. 6.(8分)如图,反比例函数y = m x (x >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 1 2x + 5 2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C 的坐标为(1, 1 2 ),连接AC ,AC ∥y 轴.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点B 的坐标; (2)现有一个直角三角板,让它的直角顶点P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A 、B 之间的部分滑动(不与A 、B 重合),两直角边始终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且与线段AB 交于M 、N 两点,试判断P 点在滑动过程中△PMN 是否与△CBA 总相似?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讲义(人教版)

2016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 考点·方法·破译 1.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的式子叫二次根式,其中叫被开方数,只有当是一 个非负数时, 才有意义. 非负性:a a ()≥0是一个非负数. 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 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 2. ()( )a aa 20 =≥ 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反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任意一 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a a a =≥() ()20 3. a a a a a a 200==≥-3 B 、x ≥3 C 、 x>4 D 、x ≥3且x ≠4 2x 的取值范围是 -4 3 --x x

3、如果代数式mn m 1+ -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的位置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3】若y=++2009,则x+y= 解题思路:式子(a ≥0), ,y=2009,则x+y=2014 【变式题组】 1、 ,则x -y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2、若x 、y 都是实数,且y=4x 233x 2+-+-,求xy 的值 3、当a 1+取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 4、已知a b 是1 2 a b + +的值 。 5、若3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则=-b a 3 。 6、若17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求 y x 1 2+ 的值 . 【例4】若则 . 【变式题组】 1、若0)1(32 =++-n m ,则m n +的值为 。 2、已知y x ,为实数,且()02312 =-+-y x ,则y x -的值为( ) A .3 B .– 3 C .1 D .– 1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x 、y 的长满足|x 2 -4|+652+-y y =0,则第三边长 为 . 4、若 1 a b -+() 2005 _____________ a b -=。 【例5】 化简: 的结果为( )A 、4—2a B 、0 C 、2a —4 D 、4 【变式题组】 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2 3x -= ;4244m m -+= 429__________,2__________x x -=-+= 2、 1-= 5-x x -5a 50 ,50x x -≥??-≥? 5x =2 ()x y =+()2 240a c --=,= +-c b a 21a -+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培优辅导题(难度较大)

菱形正方形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D=6,AB=4,点E、G、H、F分别在AB、BC、CD、AD上,且AF=CG=2,BE=DH=1,点P是直线EF、GH之间任意一点,连接PE、PF、PG、PH,则图中阴影面积(△PEF和△PGH的面积和)等于() A.7 B.8 C.12 D.14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2,O是AD的中点,连接OB、OC,点E在线段BC上(点E不与点B、C重合),过点E作EM⊥OB于M,EN⊥OC于N,则EM+EN的值为() A.6 B.1.5 C.D. ★★★3.如图,O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D=8cm,AB=6cm,将△ABO向右平移得到△DCE,则△ABO向右平移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

A.12cm2B.24cm2C.48cm2D.60cm2 ★★★4.如图,线段AB的长为,点D在AB上,△ACD是边长为15的等边三角形,过点D作与CD垂直的射线DP,过DP上一动点G(不与D重合)作矩形CDGH,记矩形CDGH的对角线交点为O,连接OB,则线段BO的最小值为() A.B.15 C.D.30 ★★★5.如图是由三个边长分别为6、9、x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若直线AB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x的值是() A.1或9 B.3或5 C.4或6 D.3或6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D=6,AE⊥BD,垂足为E,ED=3BE,点P、Q分别在BD,AD上,则AP+PQ的最小值为() A.2B.C.2D.3

★★★7.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 A.4.8 B.5 C.6 D.7.2 ★★★8.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的坐标为(3,4),D是OA的中点,点E在AB上,当△C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为() A.(3,1)B.(3,)C.(3,)D.(3,2) 9.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 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AD B.AC⊥BD C.AC=BD D.∠BAC=∠DAC ★★★10.已知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A(5,0),OB=4,点P是对角线OB上的一个动点,D(0,1),当CP+D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C 在直线BE 上,∠=?,∠A m ABC 与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1A ,则 1A =_____?;若再作11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再作22A BE A CE ∠∠、的 平分线,交于点3A ;依此类推,10A ∠= _________?. 【答案】(2m ) (1024 m )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直接利用规律解题. 【详解】 解:∵∠A 1=∠A 1CE-∠A 1BC=12∠ACE-12∠ABC=12(∠ACE-∠ABC )=12∠A=2 m ° . 依此类推∠A 2=224m m ??=,∠A 3=328m m ??=,…,∠A 10=1021024 m m ?? =. 故答案为:()2m ;()1024 m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2.如图,在△ABC 中,∠B=50°,三角形的外角∠DAC 和∠ACF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C =_______°. 【答案】65 【解析】 如图,∵AE 平分∠DAC ,CE 平分∠ACF ,

∴∠1= 12∠DAC ,∠2=1 2 ∠ACF , ∴∠1+∠2=1 2 (∠DAC+∠ACF ), 又∵∠DAC+∠ACF=(180°-∠BAC )+(180°-∠ACB )=360°-(∠BAC+∠ACB ),且 ∠BAC+∠ACB=180°-∠ABC=180°-50°=130°, ∴∠1+∠2= 1 2 (360°-130°)=115°, ∴在△ACE 中,∠E=180°-(∠1+∠2)=180°-115°=65°. 3.如图,1BA 和1CA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2BA 是1A BD ∠的角平分线, 2CA 是1A CD ∠的角平分线,3BA 是2A BD ∠的角平分线,3CA 是2A CD ∠的角平分线,若1A α∠=,则2018A ∠=_____________ 【答案】2017 2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 1BC= 12∠ABC ,∠A 1CD=1 2 ∠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D=∠A+∠ABC ,∠A 1CD=∠A 1BC+∠A 1,整理即可得解,同理求出∠A 2,可以发现后一个角等于前一个角的1 2 ,根据此规律即可得解. 【详解】 ∵A 1B 是∠ABC 的平分线,A 1C 是∠ACD 的平分线, ∴∠A 1BC= 12∠ABC ,∠A 1CD=1 2 ∠ACD , 又∵∠ACD=∠A+∠ABC,∠A 1CD=∠A 1BC+∠A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