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8-14章选择复习题

毛概8-14章选择复习题
毛概8-14章选择复习题

第 八 章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 B )年进入全面的改革开放时期。 A . 1958 B . 1978 C .1992 D .2006

2. 1984 年 10 月,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 实

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文件是( B )。

A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D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 经济手段。”这一论断( D )。

A .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

B .强调了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

C .说明了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

D .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4.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B )。

A .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D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种一制度的确 立是

由( A )。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

众的意愿决定的 C )。 .公有制经济 D .全民所有

7.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 A )。

8.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D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

C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1992 年,我国明确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 计划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综合经济 10.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B )。

A .股份合作制

B .全民所有制

C .股份制

11.按劳分配是( B )。 A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C .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 A .私营经济 B .合作经济 C

A .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

B .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

C .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

D .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

D .集体所有制

A .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C .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D .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C .以个体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 .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政体是( B )。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 B )。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 )。

A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13.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C )。

A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5.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 D )。

A .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达到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 .满足人们的富裕生活需要

.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16.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 1999 年 9 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

即( D )。

A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C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 .人民民主专政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B )。

A .资产阶级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工农联合专政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 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 A )。

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D )。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民族区域自治

D .多党合作制 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B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依法治国

C .

多党合作制 .政治协商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

B . 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A.基础B.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C.主要内容 D .性质

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C )。

A.依法治国 B .权利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 D .多党合作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四有”的核心和精神支柱是( A )。

A.有理想 B .有道德 C .有文化 D .有纪律

2.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

A.实现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实现大同社会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B.整个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的问题

4.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体现是( D )。

A.思想道德 B .社会公德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D.民族精神

5.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具有基础定位的是( A )。

A.科技 B .教育 C .创新 D .发展

6.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 C )。

A.团结—批评—团结 B .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 D )。

A.文化复古主义 B .民族虚无主义 C .完全吸收D.批判地继承、发扬

8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B )。

A.集体主义 B .改革创新C.共产主义 D .与时俱进

9.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B )。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D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10.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同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 D )。

A.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坚持以德治国方针D.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 D )。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2.2006年 10月,党的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D )。 A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

D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B )。

A .坚持科学发展

B .坚持以人为本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民主法治

8.2006年 10,中共十六民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B )。

A .创新

B .发展

C .管理

D .保障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 A ) A . 民主法治 B .公平正义 C .诚信友爱 D .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 第

十 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

湾”

口号的时间是(

A ) A .

1949 年 B .1950 年 C . 1954 年 D . 1956 年 2.1955年 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5 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

4.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 )。 A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C .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

5.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

是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

6.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 .发展经济

D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C

B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

义 A )。

B .发展和谐文化 .加强制度建设,保

障社会公平正义 B )。

B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管

理、维护社会稳定 )。

A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

C .坚持改革开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 .正确处理建筑工地发展稳定的关

1960 年,

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的思想、政策方针归纳为“一纲四目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D.台湾接受大陆中央政府领导、管辖

3.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标志着我党对台方针政策重大转变的是( A ) A.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被称为“叶九条”的台湾问题讲话C.1982年1月邓小平谈话

D.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早是针对( C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5

.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 C )

A .外交问题

B .国际政治问题C.内政问题 D .中美关系问题

6.“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C )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B )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

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纲”就是( C )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B .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C.祖国统一D和平统7.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一国两制C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在( C ) A.20 世纪40 年代 B .20世纪60 年代C .和平统一目 D .承认台湾事实上的

20 世纪70 年代D 20 世纪50 年代

独立”地位

2 .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 B )

A.和平 B .发展C.民族独立 D .经济联盟

3.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一系列主张的我国领导人是( B )

A.周恩来 B .冯超越邓小平( 原名邓小平)C.江泽民 D .胡锦涛4.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 B )

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 .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 .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5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B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C.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别人打自己的牌

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7.邓小平20 世纪80年代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所作的最大的调整是实行( C )

A.一边倒政策 B .不结盟政策C.完全的不结盟政策 D .反美统一战线

8.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 D )

A.和平与发展 B .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 A)

A.反对侵略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权利

C.决不干涉别国内政D

10.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B )

A.毛泽东B.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11.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D )

A.互利、互信、团结、合作的新安全观 B .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

C.互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安全观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关键在于( B )

A.维护全体职工的经济利益

B.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C.稳定全体职工的工作岗位

D .大力提高全体职工的文化水平

2.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 B )

A.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他们主要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D.没有知识分子参加,取得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3.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

是( B )

A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C .新的资产阶级D.不劳而获的寄生者

4

.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 B )

A .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互助,维护祖国

C .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各自独立

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

( D )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平等互利

A.阶级矛盾问题.阶级斗争问题民族冲突问题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6.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的基础是( C ) A.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 B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C.爱国主义 D .共同的文化传统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C .维护世界和平 D .加强民族团结

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 A )

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 .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

9.在“四个尊重”的方针里,核心是( C )

A.尊重知识 B .尊重人才C.尊重劳动 D .尊重创新

10.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 )

A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 .民族互助

C .民族融合

D .民族交流

1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是( D )

A .各民族共同繁荣

B .各民族之间消除差别

C .民族地区稳定

D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12.新形势下人民军队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D )

A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B .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C .打得赢、不变质D.加强战备、服务经济建设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主要看( A )

A.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B.它由什么人领导

C.它的党员出身于哪个阶级 D .它的党员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首先是由( A )

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 B .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C.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决定的 D .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决定的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C )

A.实现社会主义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 B )

A .党的根本任务的体现B.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C.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 D .党的奋斗目标的体现5.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C )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 .实事求是7.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放松思想工作 B .脱离群众D)

C

.独立自主

D.密切联系群众

( B )

C.党政不分 D .组织涣散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