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和海洋试题

陆地和海洋试题
陆地和海洋试题

期中摸底考试

(陆地和海洋)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总面积为------亿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陆地面积占------。

2、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和---------。

3、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和-----------,两洲的分界线是---------------。

4、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和----------;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5、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最大的大洲是--------,最大的岛屿是-----------,最大的半岛是-------。

6、大洲是指----------------------------的总称。

7、世界陆地共分为--------大洲,其中,------------面积最小。

8、拉丁美洲是指------------------------------------。

9、亚欧大陆北面的大洋是--------------,东面的大洋是---------,西面的大洋是---------,南面的大洋是--------。

10、全部水域均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全部水域均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入下列表格)

1、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A太平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大西洋C大西洋和太平洋D 北冰洋和太平洋

2、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极洲

3、赤道横穿哪些洲的大陆: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

4、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围绕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5、以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是: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

6、下列大陆轮廓为非洲的是:

7、位置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的大洋是:A印度洋B大西洋C北冰洋D 太平洋

8、形状如“S”形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

9、有“冰洋”之称的大洋是: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

10、大西洋沟通太平洋的捷径是:A苏伊士运河B马六甲海峡C台湾海峡D巴拿马运河

11、下列哪两个板块的分界线穿过地中海:A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1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山D里海

13、下列大洲中,全部位置西半球的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

14、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南极洲D大洋洲

三、读图分析题:

1、读“七大洲分布图”,回答:

⑴写出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A-------------,B-----------,C----------,D----------。

⑵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和-------。

⑶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2、读下图“七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将图中数码代表的大洲名称填在图下面相应的空格中。

①--------,②-------,③-------,④--------,⑤-------,⑥---------,⑦

---------。

3、读下图“四大洋轮廓图”,将图中数码代表的大洋名称填在图下相应空格中:

①------洋,②-------洋,③-------洋,④---------洋。

4、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填答:

⑴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A------,B--------,C--------,D--------,E----------,F------------。

⑵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是------------板块与-----------板块、------------板块、----------板块的接触地带。

5、读大陆漂移示意图,分析回答:⑴图中A是现在----洲,B是现在的------洲,C是现在------大陆。

⑵大陆漂移是--------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海洋地理试题汇编

海洋地理试题汇编 1.图1为“某地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处地形为,其一般分布在 。A处最有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是 A.热带气旋 B.风暴潮 C.海啸 D.赤潮 (2)B海区的盐度较A海区,其主要原因是 。(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海区沿岸国家管辖的海域可外延作为其专属经济区,享有海洋资源和 _的主权。 2.图18为“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东与闽东南沿海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填写下表(4分) 主要海岸类型海岸带开发利用主要方式对应的海洋资源类型 ▲ 滩涂养殖业▲ 开辟盐田▲ 基岩海岸▲ 海洋空间资源 我国拥有由领海基线向外延伸海里的领海、海里的专属经济区。(2分) (3)图中海域夏秋季节经常出现的海洋自然灾害主要有。(1分)(4)盐场产盐量最大的季节是,原因是(3分)3.南沙群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但近期国际纷争不断,许多岛礁被周边国家占领,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海洋权益。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南沙群岛从行政上看属于省,从构造上看属于板块。(2分)图

(2)8月,与南沙群岛水域相比,省沿海表层盐度较,主要原因是。(2分) (3)据图分析,南沙群岛容易被他国占领的原因: (2分) (4)3月10日,我国最大渔政船开赴南海,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我国维护南海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地理意义是 (4分) 4.图18是“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是海峡,它是我国的海(水)。(2分) (2)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是 。(2分) (3)图中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红树林的生态意义; 。(2分)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4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08 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29662亿元,是1979年的463倍。随着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的海洋生 态环境质量也在降低,已向我们拉响了红色警报。 材料二图15为“我国海岸线示意图”。 (1)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3分)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赤潮时有发生,①、②两 海 区中,赤潮相对多发的海域是,理由是 。(3分) (3)预防我国近海赤潮危害的有效措施有。(4分)

2017-2018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 地理试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选择(满分30分)注意: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到上面表格中 1.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A.平均半径6371千米 B.最大周长4万千米 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D.最大周长8万千米 2.下列关于经线、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有无数条 D.经线有无数条 3.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E和160°W之间 C、20°W以西到160°E D、20°W以东到160°E 4.当我们开始寒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 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产生 B.四季变化 C.昼夜更替现象 D.昼夜长短变化 6.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000 000 B.1:200 000 C.1:2000 000 D.1:20 000 7.寒假期间小明想浏览一下北京的风景名胜,他携带的地图最合适的是() A.中国政区图 B.北京交通旅游图 C.世界政区图 D.中国人分布图 8.在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1200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应是()

A.1:400 B.1:40 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D.1:300 9.有关地球基本面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均匀 B.从太空看地球更像“陆球” C.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 D.地球上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10.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亚洲、欧洲 B.欧洲、北美洲 C.北美洲、南美洲 D.欧洲、非洲 11.下列地理事物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乌拉尔河 D.白令海峡 12.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 D.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物 13.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做() A.等高线 B.等深线 C.等温线 D.等降水量线 14.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它们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为因素 15.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的气候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6.根据下列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请你判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乌鲁木齐:423 B.北京:77 C.济南:63 D.合肥:24 17.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B.从南、北两极向低纬度逐渐递减 C.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D.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18.在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 A.陆地 B.海洋 C.云雨区 D.积雪和冰川 19.“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这句话描述的地形是()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高原 20.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亚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1.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高中地理海洋地理海洋地理试题湘教版选修2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中地理《海洋地理》海洋地理试题湘 教版选修2 1、(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测试2)(10分) 图22为我国南海某岛屿景观图,图23为甲烷水合物(地质历史时期天然气和海水形成的水合物),即“可燃冰”的全球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22中景观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该岛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有______。(6分) (2)“可燃冰”和图22景观形成的远古地理环境均属于海洋_____资源丰富区,“可燃冰”分布的海底地形主要是______。(2分) (3)图23中,A、B、c海区波浪能最丰富的是______,该海区的洋流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2分) 2、(泰州一模)读图16,回答问题。(10分) (l)A海域名称是,附近有(洋流名称)流经;A海域与B海域矿产资源相同的是。(3分) (2)与A海相比较,B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是。(2分)(3)图中A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分析在其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2分)(4)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B海中的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 。(3分)

3、(盐城第一次调研)阅读江苏——山东沿海地带等深线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从海岸类型看,江苏大部分海岸属于海岸,山 东属于海岸。(2分) (2)P地地貌的成因是由于作用而成;从海底地貌 类型看,P地处于。(2分) (3)Q所处海域经常发生赤潮现象,简述其原因。(3分) (4)请你谈谈对我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些设想。(3分) 4、(南通市第一次调研)图19为“全球海底石油和锰结核分布图”, 图20为“海底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世界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图19中字母A处的_________湾、B处的____________海、C处的__________湾和加勒比海的帕里亚湾和委内瑞拉湾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区。我国海底油气资源以E处_________海开发成效最为显著。 (2)锰结核资源主要分布在图20中字母_________所示的___________区域。 (3)近年来,世界主要渔场的鱼获量逐渐下降,请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年盐城第二次调研)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了震级为9.0级的地震,使本州岛东移2.4米。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阅读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测试题

海洋地理 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0年上海卷文综) 1.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下图(洋流模式示意图)中表示墨西哥湾暖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10年上海卷地理) (七)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2.在下列世界著名渔场中,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域的是()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 D.北海渔场 答案:A 3.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答案:D (10年上海卷地理) (八)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4.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答案:A 5.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①稻田灌溉②候潮进港③潮汐发电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10年江苏卷地理第7题) 22C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0 6题。 6.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因为22℃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增温,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10年山东卷文综第8题) 图4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7~8题。 8.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答案:B

海洋地理试题选编

《海洋地理》试题选编1.左图为东海以东海底地形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钓 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 (东,西),属于 的自然延伸部分。 (2)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是资源。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种类丰富,除上述的几种外,还有 。 (3)琉球群岛是东亚岛弧(包括我国台湾岛以及千岛群岛等)的一部分,它是 板块向板块俯冲、挤压造成的。 (4)南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区沿岸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称为“”。这种现象对南太平洋东部海区沿岸产生什么影响? 。 (5)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政府和人民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迄今我们与日方进行坚决、有力的斗争,向国际社会充分彰显了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立场,有力维护了我们主权权利。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 2.读欧洲局部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虚线段L1到L2沿线盐度变化的规律 是:。 (2)A海域盐度较高的原因是:。 (3)B海域是世界盐度(最低或最高)的海区,原因是:

。 (4)C海域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资源是、。 (5)本区春秋季节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是。这种自然灾害对孟加拉湾沿海危害尤其严重,试分析危害严重的原因。 。 3.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的形成原因是。右图中符合该海域海底地形分布的是剖面图.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3)H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什么? 。 (4)20世纪下半叶以来,H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现象。 (5)请在图中粗实线上添加箭头表示H海域洋流流向,并在H附近画一条示意曲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 特点。 4.读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洋流的名称: ①; ②; ③。 (2)该图代表的月份可能是 (1或7)月。 (3)据图说明北大西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最新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目整理汇编海洋水

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目整理汇编海洋水

2000-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海洋水(2000年广东地理卷)23.图6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CD A.① B.② C.③ D.④ (2001年粤豫地理卷)6.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C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高纬向低纬 D.由低纬向高纬 (2002年全国文综卷)读图2,回答11-12 题: 11.图2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D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1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 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02广东大综卷)读图1完成1~3题。 图1 1.图示海域属于A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洋流L属于A A 自东向西流的暖流 B 自西向东流的暖流

C 自西向东流的寒流 D 自东向西流的寒流 3.该洋流转向后,气候受其影响最大的城市是A A 悉尼 B 圣保罗 C 利马 D 拉格斯 (03全国文综卷二)37.(37分)读图5完成下列要求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4分)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6分) 37.(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 (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洋流的加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31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1选修二海洋地理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1):选修二海洋地理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1)选修二海洋地理 考点1:海洋和海岸带(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海底地形,“海-汽”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海水运动的成因及其作用,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使学生对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理解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 (2012广东卷文综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 【解析】本题提及的海洋“生物泵”作用,从其概念“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02浓度进行调节”,可知它对于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增加或减少C02浓度,进而可缓解全球变暖。 1.(2012广东卷文综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答案】 B 【解析】理解提示“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盛行风驱动洋流,海洋通过辐射等形成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境。赤潮的形成于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无关,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这不是信风。 (2012上海卷地理(四)7、8)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了距地500公里外的太空传回的阅兵卫星图像(图1),同时使用了“阅兵车辆训练考核系统”。据此完成1~2题。 图1 1. 从传回的卫星图像中,可以( ) A. 查询阅兵兵种 B. 识别阅兵方阵 C. 获取行进速度 D. 读取建筑高度 2. 阅兵仪式上,为保障受阅的32个方队580台车辆,以整齐划一的速度、前后左右一致的车距行进,采用了“阅兵车辆训练考核系统”,其核心技术为( ) ①遥感系统② 全球定位系统③ 地理信息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图2 图2为苏州某校(31° N,120° E)与我国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黄赤交角取23.5°)。读图完成3~4题。 3. 甲地的纬度为( ) A. 36°N B. 26°N C. 21°N D. 11°N 4. P至Q时段(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 甲地旗杆正午影长先变短后变长 C. 苏州日出方位由东北转向东南 D. 苏州昼长夜短且昼先变长后变短 读我国及附近区域2019年12月15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略图(图3)。完成5~6题。

图3 5. 长春市未来几天的天气要素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 6. 下列天气状况及影响的预报,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西藏南部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B. 福建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C. 新疆受冷锋影响有大面积的沙尘暴 D. 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段需要防冰凌冻结 开普敦是南非著名的港口和旅游城市。其南侧有座砂岩构成的“桌山”,海拔1 087米,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山顶上荒凉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形成鲜明对比,且终年云雾繚绕。据图(图4)完成7~8题。 图4 7. 开普敦港 ( ) A. 4至9月泊船受海浪影响大 B. 12月至次年2月是旅游淡季 C. 西北因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 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衔接处 8. 桌山山顶 ( ) A. 受地形阻挡难以俯瞰开普敦港湾 B. “桌面”形态是受内力作用而成 C. 云雾是湿润气流遇地形抬升而成 D. 植被景观的差异受热量因素主导 图5为澳大利亚某地独具特色的地下住宅,早年为矿工所用,图6为该地气候资料图。据

2015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解析:专题18《海洋地理》(含解析)

(2015?新课标I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7、B 8、A 9、A

(2015?福建卷)A.【选修2—海洋地理】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图18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波浪能密度大小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6分) 【答案】 (1)(9分) 差异:北部密度较小,南部密度较大。 原因: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 (2)(6分)我国海岸线长,波浪能资源较丰富,海岸线曲折,适宜波浪能发展的地点较多;波浪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波浪能密度小,开发利用难度大,发电成本高。 洁能源。尤其是在能源消耗较大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能量也最大。波浪的能量与波高

的平方、波浪的运动周期以及迎波面的宽度成正比,而波高与风力大小、海水深度及海底地形有关。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 (2015?江苏卷)A. [海洋地理]中国在夏威夷东南方海底区域(东北太平洋C-C海区)拥有一块多金属锰结核资源采矿区。下图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及东北太平洋海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照成因分类,夏威夷群岛是▲岛。(1分) (2)夏威夷群岛位于▲板块,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判断理由是▲。(3分) (3)夏季,与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相比,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低,原因是 ▲、▲。(2分) (4)东北太平洋C-C海区海底地形为▲,该海底地形特点是▲。对我国而言,该海域属于▲(填写序号)。(4分) ①领海②毗连区③经济专属区④公海 【答案】(10分) (1)火山 (2)太平洋由东南向西北(自东向西)岛屿岩石年龄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 (3)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河流淡水注入多夏威夷群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任答2点) (4)洋盆地形平坦④ 【解析】 试题分析: (1) 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凝固,露出海面而下次的岛屿。 (2)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属于太平洋板块,该群岛由岩浆岩组成,分析岛屿岩石年龄可以看出由

地理高考试题分类大全专题海洋地理

地理高考试题分类大全 专题海洋地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分类汇编 专题17 海洋地理 (2011年高考福建卷)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A.【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图22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 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4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地,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产;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解析】 (1)根据图22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分布图可知,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单元练习试卷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昆明)如图关于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A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B. B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C. C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D. D海域缩小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答案】B 【解析】【分析】A、A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故A不符合题意; B、 B马来群岛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故B符合题意; C、 C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应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大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2.世界上众多高大山脉多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山脉是() A. 喜马拉雅山脉 B. 阿尔卑斯山脉 C. 落基山脉 D. 安第斯山脉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时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落基山和安第斯山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根据题意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

2018江苏高考地理试题(Word版带答案)

2018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 C.苏 D.赣 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5~6题。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9~10题。

海洋地理高考试题

第二部分两年模拟题汇编 2010年联考题 6月最新更新 1.(江苏省启东中2010届高三考前辅导训练)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分) (2)某年1月,一艘油轮经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 水面上的油膜向偏_____________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 ____。(3分) (3))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2分) (4)如果从A海区到B海区航行,从洋流角度考虑是(顺流、逆流)航行, 其原因是 。(3分) 答案(1)①沿海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放的含油污水。②近海石油开采、运输和偶发性的泄 油事故。(2分)(2)西南①使污染范围扩大②使油污浓度降低,加快净化速度。(3 分)(3)①油膜覆盖在海洋表面,鱼类缺氧②鱼类中毒而亡(2分)(4)逆流(1分)A 海区盐度高,密度大,海面低;B海区盐度低,密度小,海面高,表层海水由B海区流向A 海区(2分) 2.(2010年福建省漳州一中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2010年1月份以来,受寒潮大风天气影响, 渤海沿岸出现近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目前,渤海海面结冰面积已达3万平方公里,40% 的渤海面积已被海冰覆盖……。读图10回答问题。

图10 (1)比较图中A、B两地受海冰危害严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2)分析说明海冰冰情严重时带来的危害及防御措施。(7分) 答案(1)A地比B地严重(3分);A地位于河口地区,海水盐度低,海区封闭,海水流动性差,结冰最重;B地位于岬角,风浪大,海水流动性好,不易结冰。(4分) (2)危害:海冰可以推倒海上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舶;阻碍航行;影响渔业生产。(4分每点2分,答满2点即可) 防御措施:①加强海冰灾害的预报与监测。②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③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4分,每点2分,答满2点即可 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试题)读图22“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22 (1)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特征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分) (2)比较上述两地海岸带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4分)

专题二十 海洋地理(试题部分)

专题二十海洋地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海洋与海岸带运用地图及景观图 片,概述海岸的主 要类型和特点;运 用图表等资料,归 纳海水温度、盐度 的分布规律;分析 海—气相互作用及 其对全球水、热平 衡的影响 考查形式: 均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 海洋与海岸带以及海洋开发、环 境问题和权益。 考查频率及分值: 江苏卷每年必考,考查频率高。 分值为10分。 考查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 考查素养: 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 人地协调观素养 备考中要注意复习 重点。“海洋和海岸 带”注意海洋自然地 理时空分布规律和 主要形成原因。“海洋 开发”结合海洋资源 开发实例,注意开发 特点、现状及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 护”侧重理性分析、探 究海洋环境问题的 形成机制以及防灾 减灾的对策措施。另 外多关注时事热点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 知识1 海洋与海岸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南海局部地区图和中国新建的南海灯塔雄姿图。

(1)我国南海岛屿的海岸类型以和为主。 (2)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类型名称是:A ,B 。 (3)我国南海建灯塔,属于开发海洋的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的南海海洋资源有等。 答案(1)基岩海岸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 (2)大陆架大陆坡 (3)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任意两种) 知识2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 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海洋资源丰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沙群岛的众多岛屿多为岛,一般出现在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这类岛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是。 (2)据图分析,南沙群岛容易被他国占领的原因是。 (3)渔政船巡察南海、南海岛礁建设等活动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我国维护南海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地理意义是。 答案(1)珊瑚温暖、清洁、光线充足(任答两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减轻风暴潮的危害(任答两点)。 (2)远离我国大陆,补给困难;海岛面积小,淡水资源匮乏,不利驻军。 (3)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任答三点)。

各地海洋地理试题汇编

海洋地理试题汇编 1. 图1为“某地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处地形为 ,其一般分布在 。A 处最有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是 ( ) A .热带气旋 B .风暴潮 C .海啸 D .赤潮 (2)B 海区的盐度较A 海区 ,其主要原因是 。 (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 海区沿岸国家管辖的海域可外延 作为其专属经济区,享有海洋资源 和 _的主权。 2.图18为“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沿海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填写下表 对应的海洋资源类型 海洋空间资源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拥有由领海基线向外延伸 海里的领海、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3)图中海域夏秋季节经常出现的海洋自然灾害主要有 。 (4)淮北盐场产盐量最大的季节是 ,原因是 图 118

3.南沙群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但近期国际纷争不断,许多岛礁被周边国家占领,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海洋权益。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沙群岛从行政上看属于省,从构造上看属于板块。 (2)8月,与南沙群岛水域相比,广东省沿海表层盐度较,主要原因是。 (3)据图分析,南沙群岛容易被他国占领的原因: (4)3月10日,我国最大渔政船开赴南海,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我国维护南海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地理意义是 4.图18是“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是海峡,它是我国的海(水)。 (2)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是。(3)图中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红树林的生态意义; 。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08 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29662亿元,是1979年的463倍。随着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的海洋生 态环境质量也在降低,已向我们拉响了红色警报。 材料二图15为“我国海岸线示意图”。 (1)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赤潮时有发生,①、②两 海区中,赤潮相对多发的海域是,理由是 。 (3)预防我国近海赤潮危害的有效措施有。

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版之 专题17 海洋地理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17 海洋地理 (2011年高考福建卷)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A.【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图22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4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专题21 海洋地理【2020年高考通关之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20】

专题21 海洋地理 一、单选题 (2013高考题大纲版)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7~9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露的石油 7、【答案】B 【试题立意】主要考查环境污染中的水体污染问题和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试题难易度: 中等偏易。 【解题思路】解读信息,浮游生物的爆发性繁殖和生长是赤潮发生的原因,而浮游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的内容是营养物。溶解在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形成赤潮。B选项是正确的。重金属盐毒性高,可能会导致浮游生物死亡。A选项是错误的。固体废弃物没有溶解在水中,浮游生物不能直接吸收。C选项是错误的。泄露的石油会形成油膜,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D选项是错误的。 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答案】8.C 【试题立意】主要考查的是水体条件对赤潮的影响。试题难易度:中等。 【解题思路】水温高,浮游生物生长活跃;风力小,水体运动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高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C选项是正确的。 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 【答案】9.C 【试题立意】试题难易度:中等。 【解题思路】解读信息: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水温较高,且人口稠密,工业比较发达,排放的污染物多。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C 选项是正确的。赤道地区虽然水温高,风力小,但人口少,排放的污染物少。A选项是错误的。大洋中部受人类污染少、高纬近海水温低,均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B、D选项是错误的。 4.(2013高考题浙江卷) 我国钓鱼岛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芜湖市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及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地球表面海陆交错分布,区域环境各具特色。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不同纬线穿过的海陆比例不同。下列纬线中,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的是() A. 北极圈 B. 赤道 C. 南回归线 D. 南极圈(2)从河流流向分析,M所在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北高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3)在一次国际青少年网络交流中,图中四个国家的学生分别对本国的地理特征作出了如下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经济实力雄厚,旅游业发达.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B. 乙——素有“骑在羊背上国家”、“坐在矿车里国家”之称 C. 丙——农业发达,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D. 丁——北部是广阔的热带草原,南部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答案】(1)A (2)C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北极圈主要穿过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赤道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中部和巴西的北部;南回归线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南部、巴西的南部和澳大利亚的中北部;南极圈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比较可知:北极圈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2)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丁是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故答案为:(1)A;(2)C;(3)D。 【点评】(1)该小题考查世界上的海陆分布,难度不大,可依据所给图示将几条纬线经过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2)该小题考查亚洲地形地势特征,难度较小,属于常见的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作答。 (3)该小题考查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概况,有难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重点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进而进行分析作答。

高考地理高三历年真卷汇总复习高考地理试卷[018]2

高考地理高三历年真卷汇总复习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1.(4分)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4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如图示意1972~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m2).读 图回答3﹣4题. 3.(4分)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4.(4分)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如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5~6题. 5.(4分)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6.(4分)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 如图示意1992~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7~8题. 7.(4分)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 8.(4分)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更加便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 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 如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