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知识点+练习题

光学知识点+练习题
光学知识点+练习题

一、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光的传播

① 传播规律: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

②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 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 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实际上不存在的。

③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形成的现象:

a 激光准直

b 影子的形成(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

c 日食月食的形成

(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

d 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光的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 在水中为真空中的

3/4

15

1 光年=9.46 X 10 m

二、光的反射

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 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

(1)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2)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要说在前面)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反射的分类:

⑴镜面反射一一平行光射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上, 射的条件:反射面光滑平整。

⑵漫反射一一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 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射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方位看物体,如亮度差不多,则是漫反射, 如明亮程度不同,则是镜面反射。

4、凹面镜和凸面镜

(1)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和像大小相等②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

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注意: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有关,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那么像的大小就不 会变)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8

5

c=3 X 10 m/s=3 X 10 km/s 。 。

玻璃中为真空中的 2/3。

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反射光线仍平行的反射。

镜面反

反射光线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

发生的是光的反射,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太阳

◎区域看到的是日全負 ②区站]渣到的.尼曰诟食 ①区域百到昭是曰环貧

2、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所成

的像,不能有光屏承接。 四、 光的折射

1、 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折射规律: (1)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 中斜射入空气

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越大,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越大 ___________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不是真实的鱼,而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真的 的鱼在像的下方。

是可逆的。

五、 光的色散

1、 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发生了光的折射,其中紫光偏折最大

2、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白光=红光+绿光+蓝光 黑颜料=红颜料+黄颜料+蓝颜料

3、 物体的颜色:

①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② 不透明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

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六、 看不见的光

1、 光谱:把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 是光谱。

2、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任何物体都能产生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产生的红外线越强。

热效应强 (2)穿透云雾能力强 只有高温炙热的物体才能产生紫外线。紫外线的特

性:(

右强 (3)生理左右强 (4)具有荧光效应。 ★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 是因

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眼睛。 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一、透镜

1、分类:凸

透镜、凹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主光轴 光心:

3、 透镜对光

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作用。 (会聚与发散是折射光相对于入射光而言的) 4、 焦点和焦距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

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红外线的特性:(1)

化学左右强

(2)辐射左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

中间厚,边缘薄。如:老花镜。 中间薄,边缘厚。如:近视镜。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0)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二、生活中的的透镜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底片的像增大,则减小物距,增大像距。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屏幕的像增大,则增大像距,减小物距。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同侧。放大镜焦距越短,放大本领越强。

三、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及光路图:

物距倒正放缩虚实像距应用

u>2f倒立缩小实像f

u=2f倒立等大实像v=2f

f2f投影仪

u=f无像

uu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

①两个分界点: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焦点(或一倍焦距),成放大、缩小的像的分

界点:两倍焦距处

②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实像变大;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

③实像与虚像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

四、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球好像照相机(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

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的形成: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距离太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远视眼的形成: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径距离太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

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近点为10cm远点为无穷远。

1 100

透镜焦度一眼镜度数D -00

f f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物镜相当于投影仪),该实像相对于目镜来说相当于一个物体,位置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2、望远镜

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物镜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位

置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

伽利略望远镜:用凸透镜做物镜,用凹透镜做目镜。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较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线,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

离有关。物体对眼睛的视角越大,眼睛看到的物体就会越大。

发光物体叫光源,描述路径有光线;直线传播有条件,同种介质需均匀

影子小孔日月食,还有激光能准直;向右看齐听口令,三点一线能命中

若是个别有“反光”,那是镜面帮倒忙。

镜面反射成虚像,像物同大都一样,物远像远没影响,连线垂直镜中央 还有凸面凹面镜,反光作用不一样 ; 凹面镜能会聚光,来把灯碗灶台当 观后镜使光发散,扩大视野任车转。 物镜实像来缩小,目镜虚像又放大。为啥感觉像变大,全靠视角来变化。

画反射光路图: 作图首先画法线,反入夹角平分线,垂直法线立界面。光线方向要标全 画折射光路: 空射水玻折向法,水玻射空偏离法。海市蜃楼是折射,观察虚像位偏高。

凸透镜成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虚外实分界明 ; 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大实像成 ;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 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 眼睛和眼镜 晶薄焦长看远物,晶厚焦短看近物。晶厚近视薄远视,凹透矫近凸矫远。 近物光聚网膜前,已经成为近视眼。远物光聚网膜后,已经成为老花眼。 光学复习难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X 100000000

米/ 秒. 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

.作图题

1 .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并标出第

月亮本不是光源,长度单位有光年 光线原以直线过,遇到界面成反射 三线本来就共面,两角又以相等见 反射类

型有两种,成像反射靠镜面

; 传光最快数真空, 8 分能飞到日宫。 ;

一面两角和三线,法线老是在中间

; 入射角变反射角,光路可逆互相看 ; 学生坐在各角落,看字全凭漫反射

不管凸透凹透镜,都有一定折射性 平行光束穿透镜,通过焦点是一定 显微镜来是组合,两个镜片无分别 物镜实像且放大,目镜虚像再放大

; 经过光心不变向,会聚发散要分清。 ; 折射光线可逆行,焦点出发必平行 ; 只是大小不一样,焦距位置要适当 ; 望远镜来看得清,全靠两片凸透镜

1 、

2 图的入射角、反

射角。

2?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第 1、2图的入射角、折射角。

图1

(图1)

4.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痕迹)。

5. 在图3、图4中完成光路。

二.选择题

1.下面说出是一些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A .渔民用渔叉叉前方水中的鱼时,将渔叉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

B .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

C .木工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楞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楞的长

度方向看过去

D .照相机的制作原理

2. 2004年6月8日下午在我国发生了 “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 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

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

相同。图5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金星的位置在(

4.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空气 水

(图2)

在图2中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要求保留作图

A .甲

B .乙

C .丙

D . 丁

*

% V *

乙 \ 太阳 ■

*丁

t *

金星轨道

3. 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照射浓密树叶,在地面出现光斑 了” C .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 桌

B .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

D .人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

3.如图1所示S 为发光点,MN 为平面镜,请画出由 S 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A 点的光线。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在自转

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7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 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 6所示,从侧面看去 (

A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B .夏天烈日当头的中午,在枝叶茂密的树下,地面上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小圆形光斑 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结果,小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C .放映电影的银幕,表面是粗糙的,是为了使光发生漫反射

D .在硬纸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往外看时,眼睛离小洞越近,看到的围就越小

9. 小王站在九龙公园的湖边往水里看,他看到了湖水中的鱼游弋在白云之间,他做出 以下的判断,

其中正确的是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 鱼是实像 C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11.

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小于二倍焦距

B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

C .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

D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

12. 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

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三棱镜

D .玻璃砖

13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

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

身像,则应该(

A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变化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在颐和园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人在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C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3 xi08

m/s B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A .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D .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B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 10. 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镜面反射 )

B .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偏折是光的折射

D .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光的折射

(图

6)

14.放映幻灯时,想在银幕上出现放大的像 ()

O

□ l

甲 乙 F ,幻灯片正确的摆放法应该是图 7中的

2

1 B A

E 4 15?下图8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二、填空题 1?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 _________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穿过狭缝,射 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 是按 的顺序排列的,其中偏折最小的是 _______ 光。 2?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 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 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有经验的渔民都知 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利用了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3 .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分界面;界面的 边是空气; ________ 为入射光线;/ ________ 为入射角;/ _______ 为反射角;/ _______ 为 折射角。 7.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 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达到这一目的。这样可使人感觉房间的 大小是原来的 ____________倍。 &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有 ___________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9.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 句蕴含了物理知识。 请在右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10?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 11?有下列光学器具的应用:①照相机、②潜望镜、③幻灯机、 成,目的在于:一是利用 ______________ 使剧场中各处 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_______________

面。 (图

10)

(图

7)

(图

8) 6?如图9是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 F G

(图 9)

为 m 所成的 C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光从地面发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 地球,总共用了 2.5s ,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_______ 。 4. 身高1.6m 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 3m 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

像是 _____ 立的虚像,像高 ________ m 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 __________ m 5. 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

甲:; 乙:。 序号 语句 物理知识 1

镜花水月

2

海市蜃楼

3 立竿见影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