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经ppt里的习题汇总

宏经ppt里的习题汇总
宏经ppt里的习题汇总

课件02

假设下表中给出了某年国民收入的统计资料。要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的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

课件03

课件例题

1、假设C=1600+0.75Y d ,T=800,I=1000,G=2000。求均衡国民收入。

解:Y d=Y-T=Y-800

S=Y d-C=-1600+0.25(Y-800)

由于I+G=S+T 则有:1000+2000=0.25Y-1800+800

所以Y=16000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税率为t=0.2

则税收T(Y)=0.2Y

Y d=Y-T(Y)=Y-0.2Y=0.8Y

S=-1600+(1-0.75)0.8Y= -1600+0.2Y

由于 I+G=S+T 所以 1000+2000=-1600+0.2Y+0.2Y Y=11500

2、MPC=0.8 投资增加100

Y=100+100×0.8+100 ×0.8 ×0.8+…

+100 ×0.8 n-1

=1/(1-0.8) ×100 =500

3、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 Y D (Y 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

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比例所得税税率t=0.25, (单位均为10亿),

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答:(1)Y

D=Y-T+TR=Y-0.25Y+62.5=0.75Y+62.5

Y=C+I+G=100+0.8(0.75Y+62.5)+50+200=0.6Y+400

则均衡收入Y=1000

课件04在另外个资料。

课件05

1、已知某经济社会的总生产函数为Y=KαLβ,α+β=1

要求:(1)写出劳动需求函数;(2)设α+β=1 ,K=500,W=25, (W/P)=1,

写出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函数和古典学派的总供给函数。

解:(1)由利润函数π=PY-WL-CK,

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投入即劳动需求函数为:dπ/dL=Pβ1/αKαLβ-1-W=0

L=Kβ1/α(W/P)-1/α

若给定K、α、β,劳动需求函数可以简写为:L=f(W/P) 显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2)将L=Kβ1/α(W/P)-1/α代入总生产函数得Y=Kββ/α(W/P)-β/α

当α=β=0.5 ,K=500,W=25,(W/P)=1时,Y=10P

它表明在技术水平不变时,短期资本存量不变,工资刚性假设下,总供给是价格水平的增函数,总供给曲线为平缓向右上方倾斜,这正是凯恩斯短期总供给曲线。

再将(W/P)=1代入可得Y=250。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使得充分就业实现,而实际工资为一常数,这样产出为充分就业产出,不受价格影响,总供给曲线为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函数为P=80-2Y/3,总供给函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形式,即可表示为Y=Y F=60.求:(1)经济均衡时的价格水平;

(2)如何保持价格水平不变,而总需求函数变动为P=100-2Y/3,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3)如果总需求函数变动为P=100-2/3Y,价格可变动,那么价格水平和变动幅度将是多少?

解:(1)由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得P=80-2/3Y=80-2/3?60=40

(2)价格保持不变即P=40,此时总需求为Y=3/2(100-P)=3/2(100-40)=90

此时,存在过剩需求Y-Y F=90-60=30

(3)如果价格可以变动则经济仍然可以在Y=Y F=60达到新的均衡,其均衡水平由

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P=100-2/3Y=100-2/3·60=60

价格上升幅度P=(60-40)/40=50%

3、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

C=1400+0.8YD——消费

T=ty=0.25Y——税收

I=200—50r——投资

G=200——政府购买支出

M d=0.4Y-100r——货币需求

M s=900——名义货币供给

试求: (1) 总需求函数(2) 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

解:总需求关系即总产出与总价格间的对应关系,可由IS, LM联立求得:

IS:Y=1400+0.8(Y-0.25Y)+200-50r+200

LM: 900/P=0.4Y-100r

解方程得总需求曲线的方程为:AD:Y-750/P=3000

当价格P=1时,得Y=3750r=6

4、(1) 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这里Y为可支配收入), 投资需求I=150—6r, 税收Tx=50, 政府G=40, 求解产出市场均衡的IS方程;

(2) 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 货币需求为0.2Y—4r, 在P=1时, LM方程为Y=750+20r; 在P=1.2时, LM方程为Y=625+20r; 在P=1.5时, LM方程为Y=500+20r, 求解在1.2和1.5的价格水平下使产出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

(3) 如果在P=1的价格水平下, 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下降到125和100, 货币市场与产出市场的均衡有何变化?

解:(1)由Y=C+I+G,可知IS曲线为:

Y=100+0.8(Y-50)+150-6r+40,将之化简可得:Y=1250-30r,此即为IS曲线。

(2)当P=1、P=1.2和P=1.5时,每种情况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P=1,Y=950,r=10;

P=1.2,Y=875,r=12.5;

P=1.5,Y=800,r=15。可见,当价格水平提高时,产出减少而利率升高。

(3)由题意可得:当名义货币供给为125时,Y=875,r=12.5;

当名义货币供给为100时,Y=800,r=15。

可见,当价格水平不变,名义货币供应量减少时,产出下降、利率上升,其效果同于名义货币供应量不变而价格水平提高,因为这二者都降低了真实货币供应量。

药理思考题目

一 1.从受体角度解释药物耐受性的产生P13 2.如何理解药物毒副作用? 3.什么是量效关系?从量效曲线上应掌握的药理学基本概念有哪些? 4.形成第二信使的两个基本特性? 5.药物在体内如何分布?影响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是生物利用度?如何计算? 7.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有何意义? 8.什么是清除率?有何意义? 9.靶浓度是指什么?如何计算? 第七章(四)抗高血压药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1)利尿药:利尿导致细胞外液和血浆容量降低 (2)交感神经抑制药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4)钙拮抗剂 (5)血管舒张药 2.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有哪些研究新进展? 3.近年来从植物中有哪些新的活性成分被发现? 生物碱类化合物:有机胺类、异喹啉类生物碱、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异黄酮类、查耳酮 皂苷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苯丙素类:木脂素和苯丙酸类、香豆素类 多糖 第七章(五)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1.治疗CHF(充血性心率衰竭)的药物有哪些分类?各类的作用机制是何? 强心苷: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Ca2+增加。P143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这类药物不抑制Na+-K+-ATP酶,用于代替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P145 利尿药:利尿药促进水、纳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降低静脉压,缓解或消除静脉淤血及其所引发的肺水肿和外周水肿。 扩张血管药:扩张静脉,是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脏前负荷,进而降低肺楔压,左心室舒张末压,缓解肺部淤血症状,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排出量,缓解组织缺血症状。 β受体阻断药:P146 2.β受体阻断药能用来治疗哪些疾病?药理作用是何? P146 CHF 扩张型心肌病

药理学思考题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两重性、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2. 掌握药物的量效关系及主要术语: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极量、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效能、效应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3. 熟悉受体的概念和特征、受体激动药、拮抗药;受体的调节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2.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3.基本参数及概念:生物利用度、血药峰值浓度、血浆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和房室概念。肝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首过消除等。 4.药物消除动力学: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与药物半衰期(t1/2)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5. 连续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经5个t1/2血药浓度达稳态坪值;首次负荷剂量。 【思考】某人过量服用苯巴比妥(酸性药)中毒,有何办法加速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内排出? ——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1.掌握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 2.掌握传出神经受体类型,分布及生理效应。 3.熟悉Ach和NA的合成和代谢。 4.了解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和分类 《第六章拟胆碱药》 1.掌握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和用途。 2.掌握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掌握毒扁豆碱的特点。 3.熟悉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原理、症状和解救。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1.掌握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熟悉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 3.了解人工合成解痉药和扩瞳药的特点。 4.掌握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5.熟悉除极化型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不同点。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熟悉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和麻黄碱的作用特点。 3.了解儿茶酚胺的概念,了解其他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作用特点。 1.按结构分类:

药理学思考题

1、药效学的基本概念 药物效应动力学:即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2、药物的作用结果(效应):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 3、药物量效关系曲线上有哪些特定的位点? 量反应量效曲线: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最大效应Emax ——效能、效价强度——等效剂量、斜率(斜率越大,药效越强烈,反之亦然)。质反应量效曲线: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窗、安全范围 4、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有哪些? A、治疗指数(TI)=LD50/ED50 治疗指数打的药物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相对安全。 B、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ED95~LD5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宽,该药越安全。药物的安全性与其半数致死量大小成负相关,半数致死量越大,药物的毒性相对越小,越安全。 5、何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 激动药: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a=1);部分激动药:指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a=0~1);拮抗药:对受体只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a=0)。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激动药并用时,降低激动药对受体的亲和力而对内在活性无影响)、非竞争性拮抗药(可使激动药对受体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 6、何为受体脱敏、受体增敏?有何临床意义? 受体的调节分为受体脱敏和受体增敏。受体脱敏:由受体下调或周围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细胞对药物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的现象称为脱敏。受体周围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高或长期受激动药作用时可使受体数量减少,引起向下调节,表现为该受体对激动药作用的敏感性降低,出现脱敏和耐受性。——耐受性。。受体增敏:由受体上调或周围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细胞对药物敏感性和反应性增高的现象称为增敏。受体长期受阻断药作用时,可使起数目增加,引起向上调节,表现为该受体对该生物活性物质的敏感性增高,出现超敏和高敏性,突然停药克引起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反跳现象。。 7、什么是药物的副作用?与治疗作用的关系如何? 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其副作用的产生是因为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造成的,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可预知但不可避免。。。。与治疗作用的关系?结合实例分析。。。 8、试述溶液ph对酸性药物被动转运的影响? A、同性离少吸收多,异性离多排泄多。 B、弱酸性药物容易从偏酸一侧进入到偏碱一 侧,反之弱碱性药物容易从偏碱一侧进入到偏酸一侧。 9、药物分子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滤过(水溶性扩散)、单纯扩散(脂溶性扩散)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90%的药物通过单纯扩散跨膜吸收。补充:各种给药吸收速度比较: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10、何为首关消除和肝肠循环? 11、何为肝药酶?有何特性? 肝药酶即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属非专一性酶。组成: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NADPH(辅酶Ⅱ)。功能:促进各种药物和生理代谢物的生物转化。特点:专一性低、变异性较大、酶活性可变。药物抑制:西米替丁、异烟碱、氯霉素。药酶诱导:苯比巴托、利福平、环境污染物。。。光面肌浆网增生,导致自身耐受性或交叉耐受性。12、什么是稳态血药浓度? 按照一级消除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起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

药理思考题

第十章 1.治疗CHF(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有哪几类?主要代表药? 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正性肌力药)β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拉贝洛尔 β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扎莫特罗 RAS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减负荷药(同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噻米 扩血管药:硝普钠,硝酸酯,肼屈嗪,哌唑嗪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 强心苷(甙)类:地高辛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氨力农,左西孟旦 2.试述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及作用机理 在治疗剂量下,强心苷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性,表现为加快心肌收缩速度。心肌收缩力增强,使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肌缩短速率提高,使心动周期的收缩期缩短,舒张期相对延长,有利于静脉回流和增加每搏输出量。 强心苷增强心肌收缩性的机制与增加心肌细胞内Ca2+含量有关。强心苷可与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结合。结合后酶活性降低,使细胞内NA+增多,通过NA+-CA2+交换增加,使得细胞内CA2+增多,从而增强心肌收缩性。 3.如何防治强心苷中毒? P178 5.试述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药理学基础? 1.ACEI最基本的药理作用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生成和缓激肽的降解,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降低外周阻力和心脏负荷,同时可阻止和逆转心肌肥厚及纤维化的产生。 2.○1β受体阻滞剂具有阻断心脏β受体、拮抗交感神经作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的增生作用;防止过多释放的儿茶酚胺导致的CA2+内流,降低心肌耗氧量;上调β受体,增加心肌对激动剂的敏感性。 ○2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使血管扩张,减轻水钠滞留,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3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长舒张期充盈,延长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时间,改善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第十一章 1.金鸡纳反应:胃肠、视听觉异常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药理思考题

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药理效应、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特别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对因治疗( ) 是指消除原发致病因子的治疗,如应用化疗药物杀灭体内致病的病原体,特异性解毒药解救急、慢性中毒等。 4、对症治疗( ) 是指改善疾病症状的治疗,例如心绞痛发作时,应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的急救。 5、副作用( ) 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作用。a:药物固有的,常用剂量下发生。 b: 可预知的,人人都会发生。 c: 一般较轻微,多数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 6、毒性反应( ) 是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达到中毒浓度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为药理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和延续。是指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a:剂量过大或长时间用药。(某些特殊体质病人或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 b: 可预知的,且可避免的不良反应。c: 指对机体的严重损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也属于慢性毒性反应的范畴。(反应停事件) 7、后遗效应( )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下降至低于产生效应的阈浓度时仍然残存的药理效应。 8、继发性反应( ) 是指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9、药源性疾病: 10、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相对应浓度或剂量,反应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1、效能() 或称最大效应,为药物的药理效应的最大值(Y轴最高点) 。 12、治疗指数:( , ), 5050或50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要求大于4。动物实验常用5050表示。 13、安全范围: ( ),5∕95的值或5~95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安全范围。 14、激动剂()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15、拮抗剂:一种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本身不引起生物学效应,但阻断该受体激动剂介导的作用。 16、部分激动剂:在受体全部占领时仅能产生较小的反应,这区别于完全激动剂。 17、竞争性拮抗剂( ):药物与受体有亲和力但不产生受体激动效应,可以阻止激动剂与该受体的结合。 18、非竞争性拮抗剂( ) :结合到受体蛋白上与激动剂结合位点不同的部位,阻止激动剂引起受体激动的药物。 19、受体是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 20、量反应( ):不同剂量水平的化合物作用于一个有机体(器官,组织,整体)一定时间索引起的效应变化。 21、质反应( ):指的是观察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如死亡、睡眠、麻醉、惊厥等出现还是不出现,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为统计量表示的反应。 22、受体向上调节:长期使用拮抗剂,如用普萘洛尔可出现受体数目增加,突然停药,可引起反跳现象,表现为敏感性增高。 23、受体向下调节:长期使用激动剂,如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可使受体数目减少,疗效逐渐下降。 24、零级消除动力学( )是指按恒定的量消除,其消除速率(单位时间消除药量)与血药

药理学思考题

思考题 第1章 药理学pha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物drug 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各种物质。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第2章药动学 离子障ion trapping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首过消除First-pass effect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到达全身血循环前,部分被肝脏和胃肠壁细胞代谢,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有些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再随胆汁进入肠中,进入肠中的药可部分地被重吸收,称为肝肠循环。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 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 时量(药时)曲线concentration time curve 给药后机体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以时间-横坐标,血浆药物浓度-纵坐标所得曲线。 半衰期half life time t1/2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又称消除半衰期。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量。 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kinetics 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按照恒定比例消除。也称恒比消除。 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kinetics 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消除,与血药浓度无关,即不论血药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不变。一般由于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所致。也称恒量消除 维持剂量 负荷剂量 简答题: 1.药物的转运有哪些类型? 滤过、简单扩散、载体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2.药物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3. 试述溶液pH值对弱酸性药物跨膜转运(被动转运)的影响。 酸性药物在pH值低的溶液中解离度小,容易跨膜转运,在酸性胃液中吸收较快;但如用药碱化尿液使pH值变大,则解离度增大而妨碍药物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促进药物从体内排泄。碱性药物的情况与之恰好相反。具体:当溶液中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的浓度相等时,pH=pKa,即药物的pKa值是该药50%为离子型时所在溶液的pH值。溶液pH值改变与药物的解离度改变呈指数关系。pH值每增减1就可以使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改变10倍,从而影响其跨膜转运。由于通过用药可轻微改变pH值,如应用碳酸氢钠可碱化,而用氯化铵可酸化体液和尿液。应用此原理可使药物吸收或排泄的速度改变,对提高药物的吸收或促进中毒物质的排泄有重要临床意义。4. 什么是肝药酶?什么是肝药酶抑制剂? 5. 什么是肝药酶诱导剂?试各举一药物

药理学期末思考题0812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2.1. 术语解释 副作用及特点、毒性反应(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及特点,变态反应及特点,继发性反应,二重感染,后遗效应,致畸作用,“三致”,受体调节(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激动剂,部分激动剂,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安全指数,安全界限。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3.1.术语解释 首关效应,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表观分布容积和意义及应用,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消除半衰期(t1/2),稳态血药浓度(Css) 3.2.某弱酸性药物pKa 为3.4,请问在pH 为6.4 的尿液中有多少解离? 3.3.一次静脉给药5mg,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后,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35mg/L,求表观分布容积。 3.4.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3.5.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异。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5.1.试述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5.2.试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5.3.试述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灭活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 6.1.试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6.2.新斯的明为什么对骨骼肌兴奋作用最强? 6.3.双眼去动眼神经的兔,左眼滴毛果芸香碱,右眼滴毒扁豆碱,你认为哪只眼的瞳孔会缩小?请说明理由。 6.4.胆碱酯酶复活药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机制是什麽? 6.5.阿托品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什麽?最先解除哪些症状? 6.6有机磷酸酯中毒症状有哪些?为什么要合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解毒?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剂 7.1.试述阿托品的基本作用和临床用途。 7.2.给犬静脉阿托品后,再注射大剂量乙酰胆碱,犬的血压将有何改变? 7.3.琥珀胆碱中毒时用什么药解救?为何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救?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8.1.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作用有何不同? 8.2.用肾上腺素治疗心脏停搏采用何种给药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8.3.试说明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优点? 8.4.局麻药注射液中为什么要加微量肾上腺素? 8.5.为什么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不能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8.6.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

药理学复习思考题复习

《药理学》复习思考题 潍坊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一、药理学总论(第1-4章)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何谓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 2.新药的开发与研究包括哪些步骤?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3.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的特点? 4.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哪些方面?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何谓首关消除? 5.何谓肝药酶?哪些药物属于肝药酶诱导剂、抑制剂? 6.药物的排泄途径有哪些? 7.何谓一级消除动力学、零几级动力学消除?有何特点? 8.何谓生物利用度、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9.药物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结果? 10.何谓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耐受性、耐药性、身体依赖性、停药反应? 11.何谓量效关系、量效曲线、效能、效价强度、LD50、ED50、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12.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方面? 13.受体概念和特性?何谓亲和力,内在活性、K D、pD2、激动药、拮抗药? 14.受体具备的条件?受体有哪些类型?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15.影响药效的因素有哪些? 16.应用药物时,应掌握哪些用药原则?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第5-11章)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17.传出神经的解剖学分类、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的分类? 18.合成、灭活Ach、NA的酶有哪些? 19.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分几类?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与生理功能有哪些? 20.传出神经系统药物通过哪些途径发挥药理作用?。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21.M胆碱受体激动药分几类,每类的代表药物? 22.乙酰胆碱属于哪一类?有哪些药理作用? 23.毛果芸香碱与毒扁豆碱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点?主要临床用途是什么?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及胆碱酯酶复活药 24.抗胆碱酯酶分几类?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的作用、用途、禁忌症?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的特点? 25.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包括哪些药物? 26.胆碱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特点和用途?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 27.阿托品类生物碱包括哪些药物? 28.阿托品是怎样发挥抗胆碱作用的? 29.阿托品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30.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有哪些? 31.阿托品的合成扩瞳药有哪些?合成的解痉药有哪些? 第九章胆碱受体阻断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 32.神经节阻断药包括哪些药物? 33.骨骼肌松弛药分几类?每类的代表药物?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 答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二章 1、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 (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 (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2、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 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 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 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 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 降低。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 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③对内 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 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 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部分寒凉 药抑制内分泌功能。例:龟板等。④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 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 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 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 决怕冷。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 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 定的抗肿瘤作用。 3、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起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 (1)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会消失,例大黄治疗便秘,可引起食欲下降(因大黄抑制消化酶) (2)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 又分慢性和急性毒性:分别表现在人体的不同系统 A 中枢毒性:主要表现为口唇麻木、嗜睡、抽搐、眩晕、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 例细辛,引起口唇、舌尖发麻。马钱子所含士的宁能兴 奋脊髓,中毒可产生惊厥。 B 心血管系统毒性:主要表现心律失常、心悸等,例附子用量过大,可能引起心 率失常;蟾毒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 停搏等心律失常。

药理学讨论课题目

药理学讨论课题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 2011. 2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和药物发展史,药理研究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作用和新药研究的大体过程。 【讨论题】 1.药物、毒物、新药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药理学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 3.试述新药研究的过程。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与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 2.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讨论题】 1.什么是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理效应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关系?2.什么是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类及各类的定义及主要特点是什么? 药理效应与疗效、副反应之间的关系? 3.以某药为例,可从其量效曲线上获得哪些重要信息?阐明这些信息的意义。4.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定义及意义? 5.用简明的方法描述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 6.反应激动药内在活性和亲和力的参数有哪些? 7.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作用如何? 8.如右图所示,A、B两药的量效曲线平行,最大 反应相同,他们的pD2值和K D值谁大? 9.受体和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 机制有哪些? 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各种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讨论题】 1.什么是pKa?已知药物的pKa和环境pH后,怎样计算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离子化程度? 计算:⑴丙磺舒是一弱酸,pKa=3.4,其在胃液(pH=1.4)和血浆中(pH=7.4)的解离率分别是多少? ⑵某弱酸性药物的pKa=3.5,它在pH=7.5的肠液中可吸收多少? ⑶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多少? 2.生物利用度的含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公式和用途?什么是首关消除?有何意义? 3.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定义及特点?如何计算按零级消除动力学代谢的药物的t1/2? 4.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代谢有何特点?如何计算药物的t1/2? 5.用公式表达血浆清除率、消除速率、表观分布容积、给药速度。 6.连续恒速给药,根据需要怎样调整给药速度? 7.在病情危重时需立即达到有效血浓时,怎样计算负荷剂量? 8.拟给家兔静脉注射酚红,酚红在体内以一级消除动力学方式代谢,可通过测定酚红的血浆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等。请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分析可能出现得实验结果(如结果偏大或偏小)。若实验结果不理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4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的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 2.了解影响药物效应的各种因素。 【讨论题】 1.何谓安慰剂及安慰剂效应? 2.合理用药原则有哪些? 第二篇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应用药物化学思考题参考复习资料

应用药物化学思考题 1、药物化学的定义、范围及任务。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是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构效关系、作用机制与训练药物合成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药物化学讨论范围: 普通药物化学(pharmaceutical chemistry)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的合成、提取分离、分析确证、质量控制以及化学结构的研究。高等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研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同机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即结构-活性关系,并通过研究化合物和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或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药物化学的任务:为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合理的方法和工艺;揭示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以把握其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不断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创制更多的新药。 2、什么是药代动力学?其过程如何? 药代动力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过程的速率变化的科学,而且用数学方程定量地表述和预测这些过程。 过程:建立数学模型→药物浓度与时间关系→计算出有关参数→指导临床用药 →研究和确定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新药设计 3、过膜转运的方式有那些?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 方式:被动扩散、主动转运、膜孔扩散、易化扩散、离子对转运、胞饮作用 被动扩散:绝大多数药物以被动扩散的简单机理进入膜内,穿膜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特点:1、遵循Fick扩散定律,顺浓度梯度扩散;2、膜对于通过的物质没有特异性选择,因而没有竞争抑制现象;3、过膜的推动力为浓度差,不需要能量供应,无饱和现象。 主动转运:有一些物质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结构与之相似的化合物,能以主动转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特点:1、逆浓度梯度和逆电势梯度(当带有电荷时)转运;2、不需要有特定的脂水分配系数;3、需要有特异的、与被转运物质结构上呈互补的蛋白载体参与,发生可逆性结合;4、主动转运是个需要能量的过程;5、相似结构的化合物,往往经同一载体系统转运,因而相互间有竞争作用,并受代谢抑制剂影响;6、有饱和性,当载体的结合能力被饱和后,每单位时间被转运的分子数达最大值,因而有饱和作用,属于零级动力学;7、主动转运的物质有高度的化学特异性。 4、药物的化学性质对吸收有何影响? 溶解度对吸收的影响、脂溶性对吸收的影响、离解性对吸收的影响、分子量对吸收的影响溶解度对吸收的影响:药物吸收的前提是在吸收部位需呈溶解状态,水溶性是吸收的先决条件;同系列或同类型物质的熔点增高,溶解度降低。

药理思考题

传出神经药理思考题 概念: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内在拟交感活性、膜稳定作用 1.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分布。 2.试述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 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4.阿托品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5.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是什么? 6.新斯的明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 7.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是什么? 8.有机磷中毒机制是什么? 9.有机磷中毒的表现及解救原则? 10.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代表药都有哪些?11.试述肾上腺素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2.试述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 13.比较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有何不同? 14.试述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 中枢系统药理思考题 名词解释: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 1.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与巴比妥类相比, 具有哪些优点? 2.苯二氮卓类药物抗惊厥与抗癫痫作用的机制。 3.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4.巴比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哪些? 5.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哪些? 6.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7.多巴胺的通路有几条,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8.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9.氯丙嗪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10.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哪些? 11.吗啡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12.吗啡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有哪些? 心血管系统药理思考题 1.抗高血压药的分类?代表药物分别是什么?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降压机制是什么? 3.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4.β受体阻断药降压作用机制是什么? 5.抗心绞痛药物作用原理? 6.硝酸甘油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7.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8.β受体阻断药为什么可以和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心 绞痛? 9.强心苷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是什么? 10.强心苷的临床应用? 11.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12.奎尼丁的药理作用? 13.利多卡因的药理作用? 其余的思考题 名词解释:解热镇痛抗炎药;化学治疗;抗菌药物;抗生素;抑菌药;杀菌药;抗菌谱;抗菌活性;抗菌后效应;耐药性;固有耐药;获得耐药;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生长比率;抗代谢药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什么? 2.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理作用机制是什么? 3.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镇痛和解热作用特点分别是什么? 4.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5.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6.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7.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突然停药? 8.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9.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10.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什么?11.磺胺类药物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什么?12.磺胺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13.天然青霉素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什么?14.半合成青霉素都有哪些? 1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16.四环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17.抗肿瘤药物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药理思考题合集

1.什么是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请举例说明。 有些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有些药物只影响机体的一种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 例如,阿托品特异性地阻断M胆碱受体,但其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滑肌、腺体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影响。 2.药物作用有哪几种基本类型?治疗效果有哪几种基本类型?请举例说明。 ①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 兴奋:肾上腺素升高血压 抑制:阿司匹林退热 ②治疗效果的基本类型 对因治疗:用抗生素杀灭体内致病菌 对症治疗:对某些危重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心跳或呼吸暂停等 3.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①副反应: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②毒性反应:阿托品使用剂量过大引起中毒,导致呼吸肌麻痹 ③后遗效应: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乏力、困倦等现象 ④停药反应: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明显回升 ⑤变态反应:临床为预防青霉素过敏,用药前常做皮试 ⑥特异质反应: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 ⑦依赖性:吸毒成瘾 4.何谓药物的效应、最大效能和效价强度? ①药物的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②最大效能: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 ③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5.动物实验中,药物的安全性常用什么指标评价? 治疗指数TI=LD50/ED50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6.简述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载体、免疫系统、基因等 7.受体可以分为哪4个类型?并各举一例说明。 ①G蛋白偶联受体:兴奋性G蛋白偶联受体 ②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N型乙酰胆碱受体 ③酪氨酸激酶受体:胰岛素受体 ④细胞内受体:甲状腺素受体 8.受体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分别有什么特点? ①完全激动药:亲和力强(Pd2),内在活性强(α=1)

药理学复习思考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药理学》复习思考题 1.简述pD2和pAx的定义 2.在多次给药时,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的药物,为什么要经过5个半衰期才到达稳态血药浓度? 3.药物要具有哪些理化特性才具有显著的离子障现象? 4.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5.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6.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有何临床意义? 7.在药物的残留期内是否表示体内药物残存少,有何临床意义? 8.试述药物反应的耐受性和高敏性的概念。 9.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异。 10. 临床常用的药动学参数有哪些?各有何意义? 11. 何谓药物的副作用,它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有何关系? 12.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内容,试举例说明。 13. 什么叫药物的安全范围,如何判断药物的安全性? 14.举例说明药物的毒性反应,它与副作用有何区别? 15.从药物量效关系曲线的特征能说明药物作用有哪些特点? 16.何谓激动药、部分激动药与拮抗药? 17.何谓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 18.何谓向上调节和向下调节,有何临床意义? 19.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20.简述遗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影响。 21.试述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灭活的主要途径。 22.试述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用途。 23.新斯的明的主要临床用途有哪些? 24.试述阿托品的基本作用和临床用途。 25.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药理作用有何区别? 26.试述琥珀胆碱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27.有机磷酸酯中毒为什么要合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 28.肾上腺素为什么常用于过敏性休克? 29.多巴胺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主要临床用途有哪些? 30.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有哪些? 3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化学结构与受体选择性的异同。32.麻黄碱与肾上腺素相比有哪些特点? 33.肾上腺素的临床用途有哪些? 34.普萘洛尔的降压机理包括哪些?其临床用途是什么? 35.试述普萘洛尔抗心绞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6.β受体阻断药的严重不良反应有哪些? 37.哌唑嗪和酚妥拉明的降压作用特点有何不同? 38.试述酚妥拉明对心血管的影响及其原理? 39.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是什么?

药理思考题

思考题 比较两兔给药前后瞳孔的变化并讨论药物的作用机制 阿托品:为M受体阻断药,对瞳孔的作用是散瞳,阻断虹膜括约肌的M受体,使括约肌松弛。 苯肾上腺素:能使神经支配的虹膜辐射肌仍保持原有的张力,导致瞳孔扩散。 毒扁豆碱:为M胆碱受体激动药,对瞳孔的作用是缩瞳,因虹膜内瞳孔括约肌受胆碱 能神经支配,激动瞳孔括约肌上的M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匹鲁卡品:毛果芸香碱,作用机制与毒扁豆碱一样。 从实验结果中如何说明药物的拮抗作用? 从实验结果看出,毛果芸香碱具有缩瞳作用,阿托品具有扩瞳作用,虽扩张结果不明显,但从左眼滴入毛果芸香碱后,再滴入阿托品的结果可看出,也可以说明阿托品具 有扩瞳作用。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之间作用的就是药物的拮抗作用。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比较阿托品与解磷定的解救效果及解救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胆碱酯酶(ChE)活性受到抑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M样、N样和中枢神经系列症状)。 阿托品的解救机制:阻断乙酰胆碱对副交感和CNS毒蕈碱样受体的作用,对于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CNS抑制有效。 解磷定的解救机制:使失活的AChE恢复活性;直接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结合, 防止它们进一步与AchE结合;可迅速解除N2受体兴奋的症状(骨骼肌震颤症状)。 结合试验结果,分析硫酸镁抗惊厥的作用机制,用途及其应用时注意事项。 作用机制:镁离子可以拮抗钙离子,神经突出前膜释放递质需要钙离子的激发,用镁 离子拮抗了钙离子之后就会起到抑制递质释放而阻止冲动传到的作用,故而惊厥。过 量后可以用更大量的钙剂反过来拮抗镁离子。

药理思考题及大约答案

感谢原版-------郭伟全 一、血药浓度测定有何意义?需检测药物有哪些? 答:药物浓度测定意义:1、个体化给药:人体对药物反应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显然,不同的患者对剂量的需要求是不同的。氢氯噻嗪相差4—50倍。①个体差异;②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生物利用度;③疾病状况;④合并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2、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可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一些只靠临床观察不易确诊的病例更是必要。如扑热息痛、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3、判断病人的依从性:所谓依从性是指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及时发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停药、减量或超量用药,进而说服病人应按医嘱用药。需进行药物监测:1、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易产生毒副作用,故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如地高辛、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氨茶碱、氨基苷类抗生素、抗癫痫药、甲氨蝶呤等;2、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这类药物在治疗量时消除达饱和限速,剂量稍有增加,其血药浓度可超比例的增加,半衰期↑,易发生中毒。如苯妥英钠、水杨酸类、茶碱、保泰松等;3、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有两例心房纤颤病人,服用常量地高辛后,心室率仍不减慢;4、肝肾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或衰竭病人,消除变慢,血浆中药物结合蛋白减少;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排泄减少;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心输出量减少,使肝、肾血流量减少致使药物(利多卡因等)消除变慢;5、合并用药:合并用药常致药物相互作用而使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发生改变。 二、药动学相互作用表现有哪些? 答: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化谢和排泄等环节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另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进一步改变其作用强度。⑴相互作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①胃肠道ph的改变,可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和吸收率。②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其他口服药的吸收。③有些药物同服时可互相结合而妨碍吸收。⑵、相互作用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药物经吸收进入血循环后,大部分药物以不同程度与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可逆性结合。结合型的药物无药理活性,游离型的药物分子呈现药理作用。当药物合用时,它们可在蛋白结合部位发生竞争性相互置换现象,结果是与蛋白结合部位结合力较高的药物可将另一种结合力较低的药物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置换出来,使后一种药物的游离型增多,因而药理活性也增强。(3)、相互作用对药物排泄(生物转化)的影响:有些药物在体内通过各自的灭活酶而被代谢,若这些灭活酶被抑制,将加强相应药物的作用。(4)、影响药物的排泄:吸入麻醉药肺排泄外,大多数药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以原形排出的药物影响较大。当两种酸性药物或两种碱性药物并用时,可相互竞争载体,出现竞争抑制,使其中一药由肾小管分泌明显减少,有可能增强其疗效或毒性。 三、药物的消除规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有哪些?简述其意义。 答:药物清除的规律:a、一级动力学清除,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量按恒定比例(恒比)清除;b、零级动力学清除.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量按恒定量(恒量)清除;c、非线性消除:特点是低浓度时按恒比消除,高浓度时转为恒量消除。这类药物的有效药浓接近机体的消除极限浓度,因此高浓时不能按比例增高消除药量,只能恒量消除。如苯妥英,乙醇的消除。 药代参数;1、消除速率常数Ke每单位时间内消除体内药量的百分率。表示消除快慢;与肝肾功能有关。吸收速率常数Ka。2、一室模型静注血药浓度公式:Ct = C0 e -K t 二室模型静注血药浓度公式:Ct = A e-αt+B e-βt 3、分布容积Vd 指体内总药量按血中药物浓度溶解所需要的体液容量。Vd=D/C。Vd大表示药物在组织中分布多;Vd小表示药物在血中浓度高;Vd=3-5L血液中,Vd=10~20L细胞外液中,Vd =20-40L细胞内外液,>100L分布在特殊组织中。4、半衰期t1/2 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

药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何谓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 2.新药的开发与研究包括哪些步骤?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3.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的特点? 4.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哪些方面?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何谓首关消除? 5.何谓肝药酶?哪些药物属于肝药酶诱导剂、抑制剂? 6.药物的排泄途径有哪些? 7.何谓一级消除动力学、零几级动力学消除?有何特点? 8.何谓生物利用度、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9.药物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结果? 10.何谓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耐受性、耐药性、身体依赖性、停药反应? 11.何谓量效关系、量效曲线、效能、效价强度、LD50、ED50、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12.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方面? 13.受体概念和特性?何谓亲和力,内在活性、K D、pD2、激动药、拮抗药? 14.受体具备的条件?受体有哪些类型?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15.影响药效的因素有哪些? 16.应用药物时,应掌握哪些用药原则?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17.传出神经的解剖学分类、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的分类? 18.合成、灭活Ach、NA的酶有哪些? 19.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分几类?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与生理功能有哪些?

20.传出神经系统药物通过哪些途径发挥药理作用?。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21.M胆碱受体激动药分几类,每类的代表药物? 22.乙酰胆碱属于哪一类?有哪些药理作用? 23.毛果芸香碱与毒扁豆碱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点?主要临床用途是什么?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及胆碱酯酶复活药 24.抗胆碱酯酶分几类?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的作用、用途、禁忌症?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的特点? 25.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包括哪些药物? 26.胆碱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特点和用途?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 27.阿托品类生物碱包括哪些药物? 28.阿托品是怎样发挥抗胆碱作用的? 29.阿托品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30.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有哪些? 31.阿托品的合成扩瞳药有哪些?合成的解痉药有哪些? 第九章胆碱受体阻断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 32.神经节阻断药包括哪些药物? 33.骨骼肌松弛药分几类?每类的代表药物? 34.琥珀胆碱、筒箭毒碱过量中毒应怎样解救?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35.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分几类?每类的代表药物? 36.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异丙基肾上腺素的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37.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何药治疗? 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38.α受体阻断药分几类?每类的代表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