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支部实施ABC分类管理的实施方案

关于党支部实施ABC分类管理的实施方案
关于党支部实施ABC分类管理的实施方案

关于对党支部实施ABC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建设群众工作强、自身建设强“双强”党支部,按照《关于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双强”型党支部的意见》要求,现就对党支部实施ABC分类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结合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合理确定A、B、C类党支部的分类标准,明确工作步骤和要求,确保分类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操作简便。

二、分类定级

(一)“双强”型(A类)党支部标准

1.机关(事业)单位“双强”型党支部标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认真履行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在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深化分类改革、促进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至少有1项“可听”“可看”“可借鉴”的基层党建特色做法;无“一票否决”情形。

2.国有企业“双强”型党支部标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认真履行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在引领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等方面

取得显著成绩;至少有1项“可听”“可看”“可借鉴”的基层党建特色做法;无“一票否决”情形。

(二)A、B、C类党支部分类标准

根据《关于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双强”型党支部的实施意见》要求,对照“双强”型党支部标准,综合考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以及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围绕“建强基本队伍、拓展基本阵地、落实基本制度、丰富基本活动、强化基本保障”等五个方面,按照A类(双强)、B类(达标)、C类(未达标)对各领域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工作开展较好,符合“双强”型党支部标准的,确定为A类;达到标准化要求,但各项工作与“双强”型党支部标准有差距,通过一段时间努力能够达到“双强”型党支部标准的,确定为B类;没有达到标准化的要求,工作基础薄弱,各项工作与“双强”型党支部标准差距较大,经上级党组织综合评定,确定为C类。

三、整改提升

分类管理是实施党支部提升工程的重要载体,各地各单位要对不同类型党组织采取差异化管理,强化分类管理结果运用,持续推动B类向A类提升,C类党组织向A类、B类提升。

要按照“一支部一方案”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在分类定级工作基础上,围绕基本队伍、阵地、制度、活动、保障等五个方面,逐个建立党支部提升方案,推动党支部提档晋级。对评定为A类的党支部,采取激励式管理,作为各级推荐评先评优的重

要依据;对评定为B类的党支部,采取指导式管理,安排1名组工干部联系指导,促进其向A类党组织提档升级;对评定为C 类的党支部,采取包保式管理,上级党组织要明确1名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包保责任人,安排一个A类党支部与其结对,帮助其整改提升、晋位升级。

四、组织实施

做好党支部分类管理工作,是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各地各单位要作出专门安排,认真组织实施。严格对照《党支部分类管理自查表》,深入排查摸底,对照各项重点任务全面了解党支部情况,切实把底数搞清、把问题找准;一般可按照“党支部自评、上级党组织评定、基层党(工)委备案”等程序进行。要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分类结果可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分类管理自查表

注:本表由各党支部严格对照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填写后报上级党组织,由上级党组织按照A、B、C进行分类,总体等次按照A(双强)、B(达标)、C(未达标)进行分类定级。

国有企业党支部分类管理自查表

注:本表由各党支部严格对照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填写后报上级党组织,由上级党组织按照A、B、C进行分类,总体等次按照A(双强)、B(达标)、C(未达标)进行分类定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