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一、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

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二、室内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应按质控品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使用质控品时,应连续测定20次以上,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决定每批质控品在本实验室的统计学参数。

2、定性测定:每次进行患者标本检测时,应设阴、阳性对照各1个,以评估抗原抗体测定方法的质量。

3、定量测定:每天测定前至少进行一次质控检测,尽可能做两个以上不同浓度的质控品。

4、质控品必须与患者标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检测。

5、检测质控品在控时,可继续做患者标本检测,不在控时,应查找原因,采取纠止措施,直至质控品在控后方能进行检测。

6、每天质控结果应存入计算机或点入室内质控图,并保存好原始记录。

7、工作人员应每天(或定期)按规定维护保养仪器,作好记录;如

遇仪器故障,必须按程序进行检修,处理不了的应及时上报科主任并做

好相关记录

三、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一.目的: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能力,评价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正确性,是否保持在临床所能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即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回顾性检查。

二.范围:各实验室。

三.程序:

1、各实验室按上级要求开展室间质评项目,在规定时间完成室间质

评分析。

2、在做室间质评检测前,应对整个分析系统(含检测设备、试剂、校准物、质控物)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查更换,以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3、收到室间质评物后应按规定妥善保存,确保其品质不变。

4、在检测过程中应与病人标本一起随机检测,独立完成分析报

告,不得修改原始检查结果,更不得与其它单位核对,以保证室间

评价的真实性。

5、室间质评分析在规定时间完成后,如实认真填写回报表,上交科主任,由科主任审签后统一寄给省临检中心,原始记录保存在实验室内以备核查和分析。

6、收到室间质评回报后,先由科主任对回报成绩进行审阅,然后转

发给相关部门,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总结,对不满意的结果应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对不能改进项目,应及时上报科主任,以便进一

步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四.记录表(本)

室间质评回报表

室间质评分析记录

室内质控方案

室内质控方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目的: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确保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适合输血科所开展的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 3、职责: 3.1组长和质控员:负责制定(或修订)室内质量控制方案。参加每月及每年质控总结,提供质量改进及解决质量难题的及时指导。组长负责组织人员具体实施。 3.2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质控程序和室内质控规则。提供解决质量难题技术指导。由室技术负责人按规定执行并督促室内质控工作的运行。 3.3仪器操作人员:按规定分析相应质控物,按照1 2S 、1 3S 、2 2S 、R 4S 规则判断 结果是否失控。如有失控及时寻找原因并处理,同时填写《室内质控失控分析记录》,不能处理时报告质控负责人。 3.4质控员:全面负责本组室内质量控制,每日查看各检测系统的质控结果。审核、监督《室内质控失控分析记录》的填写;每周回顾IQC图,并将室内质控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作记录;实施分析、处理测定人员、审核人员提出的质量问题,不能处理时报告技术负责人;负责室内质控结果的月总结、年总结、管理及周期性评价。 4、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技术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方法,连续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整个过程。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保证体系中的基本要求之一。 4.1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前的准备工作 4.1.1 培训工作人员: 在开展质控前,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质控的实际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训和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实验室应培养一些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如质控员、仪器操作者。 4.1.2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实施质控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做保障。如仪器的使用,维护操作规程,试剂,质控品,校准等的操作规程等 4.1.3 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对测定临床样本的各类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检定;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 4.1.4 质控品的选择: 按照《质控品、校准品管理程序》执行。 4.2 质控品的准备、储存和分析:

测量室管理制度模板

测量室管理制度

测量室管理制度 1、监测分析室是分析实验检定的工作场所, 为保证环境清洁、安静, 不经允许外人不得进入; 2、严禁在监测分析室内吸烟、饮食、会客, 不得晾晒衣服和放置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3、监测分析室的地面、操作台应经常打扫、擦拭, 保持无灰尘, 实验台抽屉内试剂架柜、仪器架柜, 通风橱内要摆放整齐有序, 标志清晰、规范; 4、各监测分析室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各种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 妥善管理, 保证随时能够供应, 注意实验室用电安全, 定期检查电器线路, 室内电线管道设施, 应安全、规范, 不得随意布线; 5、分析人员进入监测分析室应身着白大褂, 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则, 认真执行本人所承担的技术操作规范, 工作要集中精神, 严禁玩忽职守; 6、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 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安全使用规则; 7、监测分析室内的药品、试剂标签清楚, 存放整齐, 各种玻璃仪器应分类保管, 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 放回原处, 摆放整齐; 8、凡属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经专人负责保管, 不准在监测分析室内随意存放; 9、实验完毕, 及时整理仪器设备和清洗实验用具, 正确处理废弃物, 及时切断电源、气源和火源, 下班前检查水、电、气及门窗安全方可离去 检测人员行为规范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务实进取; 2、科学 检测, 严格执行标准、遵守检测程序, 保证检测质量

做到数据准确、有效; 3、遵守法规讲廉洁、拒腐蚀、不徇情、守公德、讲文明, 做到五不准; a.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礼品礼金或有价礼券; b.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的邀请娱乐活动; c.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宴请; d.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或个人的营销活动; e.不准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 4、遵守检测工作程序, 做到: a、持证上岗,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安全检测; b、检测完毕, 要清洗好器皿和仪器, 清理剩余样品垃圾; 5、遵守保密规定, 妥善保管检测资料。 为用户保密和保护技术所有权制度 1、全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保密制度, 做好技术保密工作。凡系绝密、机密、保密文件, 必须按规定范围传阅, 不得随意扩大传 阅范围; 2、本站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分析方法, 重大事故有关报告及处理记录, 各种保密技术资料, 一律不准随意查阅、外借; 3、采样计划、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数据未公开前, 未经有关部门许可, 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扩散; 4、凡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 一律不准向外公布或转让, 也不得用于个人或单位的经济开发; 5、监测分析室谢绝无关人员参观来访, 必要时经监测分析室负责人批准;

临床微生物室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临床微生物室室间质评(EQA)是评价一个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能力的一项比较直观的指标。其方法是组织机构将细菌接种在培养基或制成冻干菌种,并把它做成某种临床样品,发给各个实验室,实验室根据该样品的性质及有关模拟的临床指征,按日常工作的操作方法进行相应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将检验结果上报给组织机构。组织机构通过统计分析后再反馈给实验室,据此实验室可以做自我评价,组织机构在反馈的资料中,可根据各个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给出得分,评价实验室质评成绩是否合格,评价实验室在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状况。 2室间质评样品的接收 我室参加的室间质评有美国CAP、卫生部室间质评和内蒙古室间质评活动。 2.1美国CAP室间质评活动质控样品每年分5次发放。两次为脑脊液样品查新型隐球菌,每次2个液体样品。其余三次为模拟临床样品用棉拭子留取,每次5个,有两套并配有相应增菌液。 2.2卫生部室间质评活动质控样品共15支样本,全部样品于2月底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全年分3次检测,每次检测5支样本。 2.3内蒙古室间质评活动质控样品每年分2次发放,每次5个。 收到样品后应立即进行验收,看是否有破损或泄漏并填写《室间质评样品接收记录本》。接收到的冻干质评样品保存在-80℃冰箱,半固体样品保存在4℃冰箱。 3 室间质评样品的检验操作 3.1 组长负责安排人员进行质控检测工作,按照室间质评活动说明书的检测日期进行检测,室间质评样品按常规样品的处理流程进行平行检测,微生物室内所有技术人员都应参加操作过程。 3.2 室间质评样品的溶解,溶解冻干样品时,用0.2ml肉汤溶解,混匀后静置5min,方可进行相应处理。棉拭子样品需放在相应增菌管内使棉拭子头全部浸湿。 3.3 室间质控样品的接种处理,用注射器吸取溶解好的样品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区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SOP文件) 一、目的:为了检测标本结果的准确、可靠、科学、有效,更 好的服务于临床。 二、使用范围: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质控品、尿质控 品。 三、质控物的选择:尽量选择稳定性好、甁间差异小、无传染 性和基质、与检测样本一样、效期长的质控品。 四、浓度水平:中值 五、质控数量:足够量 六、质控频率:每天开机检测一次,每半年进行室间质量评价 活动的仪器进行对比一次。 七、质控规则:采用多规则质控方法:12s/13s/22s/R4S/10X 八、环境温度:室温15-20 九、质控操作 1.血质控品 (1)、质控品从冰箱取出,与室温平衡20-30分钟,将血质控品充分混匀。混匀方法:①质控品管口朝上置于操作者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10次,动作要连贯。②颠倒试管,试管口朝

下,将质控品样本置于操作者双手掌心,来回搓动10次。③重复①和②的步骤8次(共计2分钟左右)。④轻轻颠倒混匀1分钟左右。⑤管底朝上:确认管底无沉积物则说明己充分混匀。⑥要保证质控结果的准确性,首先要做好质控品的混匀操作,请特别注意混匀的操作方法。 (2)、立即上机,留存质控原始数据。 (3)、绘制质控图,每天的质控数据上质控图,根据先用的质控规则判断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如有失控发生,填写失控报告。 (4)、血液分析仪校准:在室内质控失控时进行仪器校准。方法:用原仪器厂家校准品进行校准,校准步骤:①将从冰箱 中取出校准物,室温放置15分钟,勿摇动。②在测定校准物前, 先测定两份正常人新鲜血液。③校准物瓶口朝上置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8次。④颠倒小瓶,使瓶口朝下置于双手掌心,来回 搓动8次。⑤重复3和4步骤8次(计2分钟左右)。⑥瓶底朝上, 确认瓶底无沉积物,说明己充分混匀。⑦用软纸拭净瓶口,轻轻打开瓶塞。⑧取瓶校准物在仪器上连续测定11次,放弃第一

病理科质控制度

病理科质控制度 一、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总则全面规范化质控管理是病理科确保优质服务、优质医疗、高效低耗的关键环节,也是病理科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评价两个方面。 (一)建立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建立质量控制管理组织是开展质控管理工作的关键。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组建了由质控科指导的医院病理科质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赵超,李海博。 (二)制订病理科规范化制度标准化工作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医院在广泛征求专家、病理科工作人员及群众意见,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制订病理科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并可组织编印成册,下发各科室,从而使标准化管理行有依据,查有出处。 (三)开展质量教育活动,树立质量意识质量教育的深入与否对质量意识的树立和质控工作好坏有重要的影响。现代的科学管理制度必须由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科学态度的人来执行。只有充分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使质量管理富有成效。因此我院利用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做好病理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全面质控管工作的开展。 (四)坚持室内质控,实行标准化管理室内质控系指科室内部按各级医院病理科规定要求所作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估,从而达到及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提高的目的。它是病理科质控工作的基础,

也是保证病理科项规章制度得以执行的重要措施。室内质控主要包括科室管理、切片质量和诊断质量等诸多环节的质量控制。医院制定了明确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并有配套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从而使室内质控落到实处。 (五)搞好室间质控评价活动,推动全面质控工作的开展室间质控评价活动是各级医院病理科间的病理质量的评比和交流,是推动我医院病理科质控工作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我院病理科在室内质控基础上,本着执行规范、严格检查、注重整改、虚心受教、真诚交流的原则积极参加室间评价活动并形成制度。采用自查、互查及组织专家实地考查等多种形式对包括科室管理、技术及诊断质量、人员培养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及时进行整改,从而提高我院病理科质控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组成和职能 (一)病理科质量管理组的组成:赵超,李海博。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 1.定期检查(每季度)病理科病理切片的优良率、冷冻切片诊断的复合率、小标本与大体标本诊断的复合率。 2.检查各类病理报告完成的时间及抽查病理报告完成质量。3.检查各类病理资料是否按期归档。 4.制定和修订病理科各类技术操作常规和诊断常规、各类技术操作标准和诊断标准、各类管理常规和管理标准、技术操作流程和病理诊断流程、医疗设备操作和维护常规。 5.负责科室医疗安全方面的工作。 6.负责医疗文件的收

HIV初筛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室内质量控制是用来监测试验的分析性能,控制检验误差来源。监测不同时间HIV抗体检测实验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实验偏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艾滋病实验室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的质量控制 3.人员 检测人员:需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熟悉检测仪器的原理及性能; 掌握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质量控制知识。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复核人员:确保此操作程序被检测人员正确使用和解释。 4.实验室质控的意义 通过分析质控物来执行质量控制,用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描述发现性能。 统计质量控制可监测到仪器、环境试剂、操作者的变异对检测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并判断检测结果能否接受(在控或失控)。 4.1通过室内质控,连续地评价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报告是否可发出。 4.2通过室内质控,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注:临床免疫学的“批”为一块板,以此为质控点点图) 5. 质控血清分 内部对照质控血清:试剂盒内提供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只能在同批号的试剂盒中使用。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为了监控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试剂盒批间或孔间差异而设置的对照血清。包括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也可只设一个弱阳性对照。 6.ELISA试验室内部质控 6.1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必须使用经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 6.2仪器质控:包括移液器(加样枪),水浴箱(温箱),洗板机和酶标仪,

使仪器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6.3分析中质控:ELISA实验的结果受操作影响很大,每个步骤包括加样, 温育,洗涤,显色,酶标仪读数均应认真负责才能充分发挥ELISA的高灵敏,强特异的优点。 6.4 实验室每次进行HIV抗体检测时都要同时加入质控血清和待测标本,在完成不同时间累计20次质控血清检测后(使用相同批号的试剂)即可对第21次和之后的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6.4.1将20次质控血清检测结果OD值与该次检测结果的C ut-off值相比(S/Co)。 6.4.2计算20次检测S/Co的均值(X)和标准差(S) 6.4.3绘制质控图 6.4.5从第21次检测开始将质控血清检测的(S/Co)值填入质控图,并判 断是否符合要求。 6.4.6判断标准:S/Co与均值的距离小于2S为合格。 一次超过2S但小于3S作为“告警” 一次超出3S、连续二次超出2S、3-5次连续处于一 侧的2S之内、5-7次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均为“失 控”。 6.4.7对于HIV抗体检测结果比值结果判断为“失控”的该次实验要重新 进行检测,所检测的血清标本结果无效。 6.5即刻法质控 只需连续3次,即可对第3次检测结果进行质控。方法如下: 6.5.1先将比值S/Co从小到大排列 6.5.2计算均值X和标准差S 6.5.3计算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SI上限=(X最大值-X)/S SI下限=(X-X最小值)/S 6.5.4对照SI表,检查是否失控 6.5.5判断标准:

病理科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病理科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是病理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符合病理科建设与管理的要求,是建设规范化病理科的必然之路,顺应了当今病理科发展的要求,全体员工必须对此项工作有高度的认识。为了保证病理科质量的全面提升,特制定《病理科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一、目的 通过质控活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改进提供依据;防止工作中出现差错,防范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不断提高科室技术与诊断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病理对病理诊断与技术的要求。 二、要求 对病理科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对质控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分析,并向相关人员传达,认真改进。 三、质控小组的构成 (一)科主任为病理科质控第一责任人,对科室整体质量负责。 (二)病理科质控小组具体分为: 1、标本检查和取材质控小组,负责标本检查与取材的室内质量控制; 2、病理诊断质控小组,负责标本检查与取材、常规病理诊断、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 3、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质控小组,负责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室内质量控制; 4、常规病理技术质控小组,负责常规HE切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制片的室内质量控制; 5、免疫组化质控小组,负责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制片室内质量控制; 6、分子病理质控小组,负责分子病理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7、细胞病理质控小组,负责细胞病理诊断、细胞病理制片室内质量控制; (三)由科主任指定具体人员为各质控小组质控员,负责具体质控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与修订。 四、质控方案包括: (一)标本检查与取材室内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二)常规病理诊断室内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三)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室内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四)细胞病理学诊断室内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五)常规HE染色切片室内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页脚内容2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本工程的工程质量,使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健立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配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法,使工程质量完全受控。 (1)质量责任制 明确项目经理部成员的责任,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最后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并签定相应的质量岗位责任状,与个人收入挂钩,形成一个以项目经理为主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副经理领导监控,项目部及工区各职能部门执行监督,施工班组严格实施的网络化项目组织体系。 (2)技术责任制 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贯彻执行现行国家、省、市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开展各项技术工作,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为实现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上。 (3)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核对图纸,与设计单位积极沟通,进一步了解业主要求和设计意图,参加施工图会审,接受各部门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在施工前,对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交底。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制度 实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制度。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制定需编制的施工方案的清单,明确时间和责任人。每个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施均要通过提出→讨论→编制→审核→修改→定稿→交底→实施几个步骤进行。 (5)技术复核和技术交底制度 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应认真组织进行图纸初审和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在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复核工作,以减少和避免施工中的误差。 (6)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制度 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制度。每一项分项工程或检验批施工完,特别是钢筋、防水等涉及隐蔽工程的分项,首先由施工班组自检、再项目经理部技术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输血科各级检验人员室内质控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 职责】输血科全体员工均遵守执行。 (一)ABO 、RhD血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检验原理】 选择已知型别的红细胞和血清,根据其与在用试剂标准血清:抗A、抗B、抗D、ABO血型反定型红细胞及ABO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阳性及阴性检测结果,通过每天或每批与待检标 本相同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以监控实验室进行ABO、RhD血型检测过程中应用的试剂、设备 及实验流程,并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主要试剂组成】 1. 质控品:样本1 A1 型RhD(+)红细胞 样本2 B 型RhD(+)红细胞 样本3 A 血清样本4 B 血清 样本5 O 型RhD(+)红细胞 样本6 RhD (- )红细胞 2.血型鉴定试剂: 标准血清:抗A,抗B,抗D 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Ac,Bc,Oc ABO 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主要仪器】卡式专用离心机 检验方法】首先将质控品、标准血清及ABO血型反定型红细胞从冰箱取出后平衡至室温。操 作步骤按不同检验方法(平板法、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具体如下: 1.平板法:在玻片上(或纸片上)按表1 加样各1 滴(50ul ),混匀(直径约20mm大小),前后缓慢摇晃玻片,2 分钟左右肉眼判读结果,并记录。 2.试管法:取13 支(95mm× 12mm或75mm× 12mm)试管做好标记,按表1加样各1滴(50ul ),混匀,离心(离心速度和时间可以选择转速1000rpm时间1 分钟或转速3400rpm 时间15 秒), 判定结果,并记录。 表 1 平板法、试管法 ABO及 RhD 血型室内质控加样表 3. 柱凝胶法: 取4 张待检ABO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做好标记。将样本1 分别加入第1 张卡的1-3 孔中各1滴(50ul ),将样本2分别加入第2张卡的1-3 孔中各1滴(50ul ),

(新)检验科室间质控管理制度

生化检验室间质评(EQA)标准操作程序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质控主管、科主任 【目的】 生化检验室间质量控制。 【操作步骤】 1.室间质评的申请 根据实验室的级别、规模和国家法律法规申请参加相应的室间质评计划,如国际质评计划、卫生部临检中心或省级临检中心质评计划。 2.质控品的接收及登记 实验室在收到质控品时,应有严格的接收及登记制度,具体应包括质控品的种类和质控品的收到时间、收件人签名、质控品测定项目及检测日期、有无破损或漏项等,如有破损或漏项或在规定日期内未收到质控品应及时与室间质评组织者联系,要求重新或及时发放。 3.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 实验室必须按测试病人样本一样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室间质评样本。实验室主任和样本检测人员必须在由室间质评组织者提供的质评表上签字,表明室间质评的标本是按常规标本处理。实验室进行EQA样品检测时,必须将处理、准备、方法、审核、检验的每一步骤和结果的报告文件化。实验室必须保存所有记录的复印件至少2年,包括室间质评结果的记录表格、EQA计划的说明、实验室主任和分析人员的签字、EQA样本与病人样本一样处理的文件等)。 4.室间质评结果的上报 质评标本检测完毕后,应认真填写室间质评上报表并报请科主任签字,室间质评结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格式上报,同时作好登记,包括检测人、检测日期、检测结果上报表复印件、上报日期、上报方式(邮寄或网络)及上报人等。 5.室间质评回报及分析 5.1实验室在收到质评结果回报后,应对回报结果认真分析并作好登记,同时上报科室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室间质评计划的成绩要求: (1)每次活动每一分析项目未能达到80%称为本次活动该分析项目不满意EQA成绩。 (2)每次室间质评所有评价项目未达到80%称为不满意的EQA 成绩。 (3)未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定为不满意的EQA成绩,该次得分为0。 (4)对同一分析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称为不成功的EQA成绩。 (5)所有评价的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称为不成功的EQA成绩。对于不是由于未参加而造成的不满意的EQA 成绩,实验室必须进行适当的培训及采取纠正措施并有文件化的记录,同时实验室对文件记录必须保存两年以上。 5.2室间质量评价未能通过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室间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室间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输血科通过参加自治区卫生厅室间质评卫生部室 间质评,提高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参加相容性试验的室间质评。 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室间质评工作。 4、仪器设备: 4.1设备:显微镜、普通离心机、试剂冷藏柜、移液器、冰箱、血液冷藏箱、数显恒温水浴锅、入出库血液工作站(计算机一套)。 4.2运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在30~70%。 4.3 放置地点:交叉配血室配血区。 5. 原理:室间质评是本实验室以为机构所执行的客观的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一种体系。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6.试剂: 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试剂、ABO反定型试剂、 A、B、O型试剂红细胞。 6.2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2~8℃,有效期详见说明书。

7.操作规程 7.1 输血科每年应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室间质评项目,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质控品。输血科接到质控品后,首先按项目、批次逐一核查,如发现样品存在缺、漏、编号重复等情况,立即与EQA 组织单位联系。 7.2质评的内容包括以下项目:①ABO正定型;②ABO反定型 ③RhD血型;④抗体筛检;⑤交叉配血试验。 7.3血清质控品不能及时检测时应冷冻保存-18℃以下,红细胞质控品保存在2~6℃的冰箱中。 7.4在规定的检测日期,从冰箱中取出质控样品,室温放置30min,使其充分复溶后平衡至室温。 7.5室间质评样品与常规检测标本同时进行检测,保证检测条件一致,不宜由专人在优于常规工作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执行各个质控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7.6认真分析检测结果并做好记录。 7.7填写回报表 (1)分析结果后填写回报表,包括本实验室编号及单位名称、各项目的试验结果、所用方法、仪器及试剂生产厂家、批号等。 (2)在规定的时期内网报给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相关组织单位。

免疫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检验科 标准操作规程 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保证检验报告的可靠性,随时了解并控制实验室检测精密度的变化,并监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稳定性。 2.适用范围 免疫组室内质控标本的检测。 3.职责 本室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量控制

进行分析和处理。 4.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可发出的整个过程。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保证体系中的基本要求之一。 4.1 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前的准备工作 4.1.1 人员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资质、经历和能力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检验人员要加强专业继续教育,适应专业发展需求 4.1.2 项目及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检验项目及方法的选择,应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须符合在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诊疗科目,并应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检验项目及方法开展工作。目前要求选择的方法要符合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和/或经国家批准注册的厂家检验方法及程序。进一步应建立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审等程序,规范相关工作。 4.1.3 仪器设备 仪器要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并经常维护和保养,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下运转。对测定临床样本的各类仪器要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对,校准是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 4.1.4 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物理性状可有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可分为有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实验室可根据情况选用以上任何一种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作为较理想的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①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②无传染性;③添加剂和调制物数量少;④瓶间变异小;⑤冻干品其复溶后稳定,2—8℃时≧24小时,-20℃不少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在复溶后前4小时的变异小于2%;⑥到实验室后应有1年以上的原载效期。全血质控品2—8℃储存,开瓶后一般可使用5—10天。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供货商的说明,对质控品的质量进行严密观察,不能使用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质控品。 4.2 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般来说,免疫室应将质控品与患者标本同时测定,并将质控结果标在质控图上,然后观察质控结果是否超过质控限,从而判断该批病人的检测结果是否失控。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图的优点是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误差,即观察批内误差和批间误差。 4.2.1 设定靶值 在开始室内质量控制时,首先应设定质控品的靶值。实验室应对新批号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靶值。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1)先连续测定同一批的质控品20天,根据获得的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暂定靶值。以此暂定靶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室内质控。1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聚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

医院质量监控指标管理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质量监控指标管理制 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质量监控指标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1.2. 室间质量控制是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能力,评价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正确性,是否保持在临床所能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即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回顾性检查。 2. 范围:各实验室 3. 定义: 3.1. 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3.1.1. 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 3.1.2.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GB/T 6583 1994)。 3.2.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3.2.1. 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

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 3.2.2. 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3.3. 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使其结果在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4. 内容: 4.1. 室内质控管理制度 4.1.1. 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检验过程全面质量控制程序;各组组长负责本组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各岗位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控进行分析和处理;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是否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相关质量控制程序工作。 4.1.2. 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检验程序不得任意更改;检验人员能力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 4.1.3. 检测人员根据检验项目对质控的要求,准备质控品,与常规标本相同条件测定,分析质控结果。若失控,则不能发出该批次的结果。应纠正确认在控后重新检测。

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为检测、控制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准确度、 提高常规测定的批间、批内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对血型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 过程质控。 3、职责:输血科对所有工作人员负责血型血清学实验室检 测的全过程质控。 4、仪器设备: 4.1设备显微镜、普通离心机、试剂冷藏柜、移液器、冰箱、血液冷藏箱、数显恒温水浴锅、入出库血液工作站(计算机一套)。 4.2运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在30~70%。 4.3 放置地点:交叉配血室配血区。 5. 原理:实验室室内质控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室内质控就是检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导致不满意的原因。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收集标本开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是保证高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 6.试剂: 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试剂、ABO反定型试剂、 A、B、O型试剂红细胞。

6.2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2~8℃,有效期详见说明书。 7.操作规程 7.1 人员的培训和职责做好质控的关键人员,通过培训,使其掌握质控的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明确各自的职责。7.2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及校准仪器要求定期维护、校准:强检的仪器要定期送计量检定部门检定:非强检的设备可以自检,自检的方法采取比对试验,包括室间质评、生产厂家的定期校准。 (1)冰箱温度范围:2~6℃,在冰箱中放置一盛有水的容器,其水量与所储存的血液成分量相当,至恒温后测定液体的温度。报警功能:高于6℃或低于2℃或切断电源应发出警报。用高于6℃的水浸泡警报器上的温差电偶,将会发出警报,切断电源时也应发出警报(1次/月)。 (2)低温冰箱温度范围:低于-20℃,在低温冰箱中放置一盛有40%异丙醇或酒精的容器,其量与所贮存的血液成分量相当,至恒温后测定液体的温度。报警功能:切断电源应发出警报。(1次/月) 7.3标本的控制;标本要求有唯一性标识。标本采集、运送、交接、处理、贮存、销毁和记录等环节上都要控制,并有追溯性。 (1)温度计温度波动性:±0.5℃,恒温后用计量检定合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一、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二、室内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应按质控品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使用质控品时,应连续测定20次以上,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决定每批质控品在本实验室的统计学参数。 2、定性测定:每次进行患者标本检测时,应设阴、阳性对照各1个,以评估抗原抗体测定方法的质量。

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

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提高检验质量 检查前要准备的基本资料 1 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 2 检验科分组室情况 3 检验科检测仪器清单 4 开展检验项目清单 39-01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 1 要求在检验科之外不能再设置实验室。各临床科室的实验室要统一到检 验科。(没做到扣3分)查有无小实验室:查医院有关文件 2 实验室布局及流程要符合感控及生物安全的要求。 查看: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流程 39-01建立完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1)成立检验科质控管理小组 (2)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 (3)有年度质控计划及质控总结 (4)检验科有室内质控程序或方法。 (5)参加省级以上临检中心室间质评。 (三级医院参加卫生部) (6)有检验项目操作规程。 (7)有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8)仪器设备定期校验标准检测。 (9)检验试剂使用管理符合规定。 39-02检验科的各项规章制度(部分) 1 各级人员职责 2 工作制度 3 质量管理制度 4 教育培训制度 5 安全制度 6 急诊检验制度 7 检验仪器管理制度 8 值班制度 9 剧毒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意外事件预案 10 消毒工作制度

11 档案管理制度 12 试剂采购及使用制度 13 感染管理制度 14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5网络管理制度 39-02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程规(SOP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1项目名称 2适用仪器 3方法及原理 4样本要求(种类、保存、预处理、样本量) 5试剂及配套品 6校准 7质控 8操作程序 9参考值范围 10 临床意义 11 参考文献 39-02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查:SOP文件的内容。 SOP文件的数量(要求所有检测项目) (不能用试剂使用说明书来代替) 39-02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程规(SOP文件)的主要内容: 1概述:适用范围,产品持点 2基本资料:生产厂家、型号、购进及使用日期。 3主要技术指标 4基本工作原理 5操作 6校准 7维护 39-02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Ⅰ.目的:建立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室记录与报告数据及时、准确、可靠。 Ⅱ.范围:适用于所有临床试验。 Ⅲ.规程: 1.实验室质控要求: 1.1.实验室要建立观测实验指标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程序,优化检测条 件。 1.2.实验室应用标准的方法学,遵从GCP,遵从当地法规。 1.3.规定实验室检查的观测项目、测定的次数和观测时间。 2.实验室检查符合质量控制要求。质量控制考核要点: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实验室仪器操作质量控制,实验室仪器与设备质量控制,机构与所在医疗机构外实验室协作,标准品测定考核。实验室质控证明文件包括的几个方面:实验室环境条件,检验人员资质,仪器设备运行状态和质量控制,实验方法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试剂的来源和管理。 3.特殊实验室检查项目标准操作程序: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试剂来源,标本收集方法,应用的仪器类别、型号、测试程序和方法等。 4.保证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措施: 4.1.实验室条件,诸如仪器、检测环境、检测方法和操作人员的相对恒定。4.2.建立操作规程和操作卡片。 4.3.临床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由专人负责,设立质量控制图。 4.4.针对特殊检查项目质控的措施 ①实验操作:质控血清及试剂现用现配,加样要准确,质控数值不超出 1.5SD~2SD,允许操作正常进行,记录每次质控数据,画出质控图、月终 统计,计算CV值,须小于3%。 ②室间控制:为减少室间的测量误差,最好统一试剂(同一厂家),同一质 控血清,以观察各室之间的测量差距,仪器不易统一,但必须保养到最佳

状态。经常进行仪器的自身校准。 ③临床试验应在同一时期进行,以减少季节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室内质控方法

精心整理1、目的: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确保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适合输血科所开展的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 3、职责: 3.1组长和质控员:负责制定(或修订)室内质量控制方案。参加每月及每年质控总结,提供质量改进及解决质量难题的及时指导。组长负责组织人员具体实施。 3.2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质控程序和室内质控规则。提供解决质量难题技术指导。由室技术负责人按规定执行并督促室内质控工作的运行。 3.3仪器操作人员:按规定分析相应质控物,按照1 2S 、1 3S 、2 2S 、R 4S 规则判断结果是否失控。如有 失控及时寻找原因并处理,同时填写《室内质控失控分析记录》,不能处理时报告质控负责人。3.4质控员:全面负责本组室内质量控制,每日查看各检测系统的质控结果。审核、监督《室内质控失控分析记录》的填写;每周回顾IQC图,并将室内质控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作记录;实施分析、处理测定人员、审核人员提出的质量问题,不能处理时报告技术负责人;负责室内质控结果的月总结、年总结、管理及周期性评价。 4、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技术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方法,连续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整个过程。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保证体系中的基本要求之一。 4.1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前的准备工作 4.1.1培训工作人员: 在开展质控前,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质控的实际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训和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实验室应培养一些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如质控员、仪器操作者。 4.1.2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实施质控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做保障。如仪器的使用,维护操作规程,试剂,质控品,校准等的操作规程等 4.1.3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对测定临床样本的各类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检定;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 4.1.4质控品的选择: 按照《质控品、校准品管理程序》执行。 4.2质控品的准备、储存和分析: 4.2.1质控品的情况 名称规格剂型储存条件及生产厂家/经销厂

POCT项目室内质控规定

医院POCT检验项目室内质控管理 一、医院成立POCT质量管理小组 POCT管理小组会由完成POCT项目检测全部过程所涉及的各部门代表组成,对POCT项目进行监督。护士、临床医师、采购人员、检验师及行政人员代表都是POCT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其它成员还包括药剂师、营养师、后勤人员、门诊医师、救护人员、家庭病房护士以及其他可能进行POCT检测或在诊疗过程中会采用POCT结果的相关部门的人员代表。POCT管理委员会对新项目的申请予以评估,并制定操作规程。POCT管理委员会最重要的职责是对各检测点出现的任何违反规程的个人行为予以及时纠正,并暂停该项目直到重新培训或另行处理。 二、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POCT的检测项目繁多,市场中众多POCT制造商并存。应对每一试剂盒制定出统一的操作规程,减少仪器数量,简化检测流程。以便多个POCT 检测点共享同一操作规程。 三、严格数据管理 POCT 仪器应有存储和传送可经电脑处理的数据的功能。通过计算仪器质控均值,计算机自动完成数据评估,并绘出走势图。确保POCT结果能记录在病历上,同时给出相应帐单。 四、建立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相互沟通制度 制定统一的POCT操作规程和便于集中的监管制度。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检验质量负责。在POCT 项目中,要为个人职责设

定适当标准,各学科间应有良好的沟通。对临床医护人员而言,实验室应充当着一个规程遵守和质量改进方面的顾问,临床医护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如清洗仪器、检查试剂有效期和进行质量控制等。 五、强化质量持续改进 将POCT项目列入医院质量管理计划,提出质量管理目标。实验室负责评估各POCT 站点执行情况、提出整改意见的重任。临床医护人员依照实验室的建议,采取措施、解决问题。POCT项目管理员负责沟通,发挥POCT项目的优势。POCT管理委员会通过协调疑难问题的沟通、推动项目的改进。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管理制度(暂行)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管理制度(暂行) 根据北京创人民满意医院考核标准,为了进一步加强室内质控的管理特制定本项。参加卫生部和北京市所有质评项目。 一、室内质控的管理 1.有项目必须有室内质控。 2.有室内质控结果必须有原始手工记录,并保持完整; 3.手工原始记录内容有:日期,项目,测定值,测定人签字,失控记录。4.原始记录必须有组长审核签字。组长休息或外出,可由组长委派负责卫生部或北京市质控的质控员签字。如组内无质控员,组长可委派具有主管医师或主管技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做审核并签字。 5.设定室内质控审核记录本。内容包括:本次质控是否大于或等于均值加减两个SD,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各个仪器间的偏差(必要时,特别在维修保养后,要用新鲜血清做比对)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6.所有室内质控结果必须通过双向通讯的方式自动传输/或手工输入到LIS系统。 7.室内质控月报表上缴科主任签字。 8.室内质控月报表分析包括:(1)是否有失控,失控分析和处理结果;(2)是否有系统偏差;(3)累加均值是否有改变;(4)方差和变异系数是否有改变。 二、室间质评的管理 1.根据卫生部和北京市临检中心的要求做好室间质评的各项工作和数据汇报。2.每年室间质评项目由专业组上报。 3.参加卫生部和北京市所有质评项目。 4.无室间质评项目与其他医院做比对。比对原则根据各检测项目特点进行。5.未参加卫生部和北京市室间质评的专业组,根据本科的规定,每季度进行一次室间比对。并完成比对分析报告。比对分析报告内容包括:(1)比对项目和校准仪器,(2)比对日期,(3)比对材料,(4)操作者,(5)比对结果分析(相关,相对偏倚),(6)处理结果,(7)主任意见和签字。 6.对于复杂和疑难的质控项目可在本科范围内进行讨论。实验数据如实上报。 不与外院实验室比对结果,也不根据上次室间质评的均数修改实验数据。7.上报结果前,结果汇总,由科主任签字后上报。 8.质评结果返回后,质控员做结果分析。分析内容包括:(1)本次是否有不合格项目,不合格原因分析,失控处理结果;(2)与本年度或上一年度比较,质评结果是否有改进。 9.主任在质评结果回报表上签字。 2006年10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