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教案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教案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及其作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背景、作用、意义;卡德纳斯改革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有使印度获得独立的原因,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甘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的个人经历,让学生了解杰出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华脱夫运动的曲折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民主革命的成功,离不开民族觉醒和人民的不懈努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难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二)、讲授新课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过度压榨;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

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印度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战期间,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支持英国,同英国合作,幻想以此换取战后印度自治。但战后的1919年3月,英印政府颁布了法令。法令规定:政府可以随时宣布戒严;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就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一个印度人;可以不加审讯就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等。法令使印度民族主义者大失所望。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

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2、非暴力不合作:

“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力。”

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时间:1920

领导人:甘地

性质:民族解放运动

3、过程:

1919---1922

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

拒绝纳税等等。

4、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

阿姆利则惨案(英文:Massacre of Amritsar),又称为札连瓦拉园屠杀,是1919年4月13日发生在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则的札连瓦拉园,英国人指挥的军队向印度人民开枪的屠杀事件。该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英国方面的数字是379人死亡,1100人受伤,而印度国会方面的说法是约1000人死亡,1500人受伤。

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4、发展:1930。

1929经济危机,英国加大压榨,颁布食盐专营法。

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

结果:英国殖民当局发布镇压令,逮捕甘地。同时被判刑者达9万人。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5、评价甘地

这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罗曼·罗兰

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爱因斯坦

6、意义:

积极性: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团结,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

局限性: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影响了民族运动进一步发展,反

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同时,甘地为了防止革命的爆发,控制群众斗争方式,保证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背景:

(1)一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2)一战期间,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3)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领导人:扎格鲁尔

柴鲁尔(约1857-1927),又译扎格鲁尔、扎格卢勒。他是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创始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就学于爱资哈尔大学,曾在巴黎大学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担任过报纸编辑,参加过奥拉比领导的反英起义。

3、过程:

(1)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等人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支持。1919年春,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点燃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运动爆发。

(2)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

(3)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开罗等大城市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农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袭击英军,破坏铁路,起义发展到很大规模。

3、结果:

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4、影响:

华夫脱运动是一场爱国民族主义运动。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1、背景:

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墨西哥宪法》,但未得到有效执行,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2、时间及目的:

墨西哥总统(1934—1940)。早年参加墨西哥革命。1928年获少将衔。总统任内,实行铁路国有化,把美英石油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土地改革,支持劳工组织,普及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国防部长。战后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活动。曾任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

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总统;为改变墨西哥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进行改革。3、内容:

(1)政治上: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2)经济上: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和发展;

(3)教育上: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作用: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本课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它们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典型代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没有使印度独立,但是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使埃及获得有条件的独立,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课堂练习

1、“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C)

A.华盛顿B.孙中山C.甘地D.林则徐

2、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C )

A、甘地主义不适应印度的国情

B、甘地对非暴力思想的执著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

4、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A)

A、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B、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C、埃及争得彻底独立

D、运动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5、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不包括(D)

A、土地改革

B、国有化改革

C、教育改革

D、军事改革

(五)、板书设计: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背景

2、过程与结果

3、影响

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1、背景:

2、内容:

3、影响

(六)、教学反思

语言表演课教学大纲

语言表演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鹤)07513001 二、课程性质与特点: 语言表演课是培养从事影视剧(含儿童剧与节目主持人)表演的专业艺术人才的专业。改革年龄段的学生要要几基本掌握语言表演课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创造人物形象所必需的表演技能和技巧。争取在最短的课时内,有效的以严格的技术训练去独立面对艺术创作任务。并且具有和同龄孩子相比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了解更多的影视剧的创作流程方面的知识。力争成为将来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同时要求学生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全面的能力。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善于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美学原则观察,认识,表现生活,以较强的艺术素质和独到的方法面对包罗万象的人生。 三、语言表演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言表演课是艺术领域当中的必修课。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规律性和科学性。本课程的任务是语言表演的基础训练开始,通过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用不同的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信念感,感受力,表现力,观察力以及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并在创作中进行提炼的能力,掌握语言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内外部技巧。舞台行动的规律,在充分开掘,锤炼学生语言表演创作基本素质的同时,牢固的掌握台词的发声方法,人物的创作方法,并在

有限的课时内初步形成自身的创作型,最终最大限度的独立完成剧本当中赋予的角色。 四、教学目的 语言表演作为一种创作艺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鉴于授课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故授课老师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更多的信心,以及对孩子无尽的爱和关怀。从而更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掌握学生在家长面前不善于表露的“闪光点”。最大限度的让“在知识里游戏”的方针发挥作用。在语言表演课的教学中要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敬业精神、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厚实的文化底蕴。 五、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理论将手为辅。教学时间内容包括单人双人小品练习,观察生活小品练习,元素训练小品,儿童文学作品改编,儿童戏剧片段表演训练,中外童话排演。实习剧目(原创儿童剧)演出。 六、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与每学期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出勤成绩-10% 课堂几率成绩-10% 完成作业成绩-10% 期末考试(期末向家长的汇报演出)成绩-7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分析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学会客观地评价新 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 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领悟“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 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 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文字或图片材料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的课堂里师生间问候官气十足的情形。(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终生:大人好!老师:老爷们辛苦了!终生:升官发财!)进而引出北大的这种风气随着一场运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旧闻拾遗1: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2.教师提问:材料一报道了袁世凯的哪些行径?他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复辟帝制;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实现皇帝梦 3.旧闻拾遗2:《女子世界》是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纳妻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 4.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 5.问题思考: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有哪些?当时有哪些著名人物认识到这一点? 提示: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6.图片展示:展示陈独秀照片和《青年杂志》和《新青年》封面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过程。

表演课教案课时

环节1上课礼 1)拍打节奏X X/XX X/ 2)鞠躬要求:双手垂直贴于裤线,标准站姿,鞠躬90度 3)鞠躬+节奏练习 4)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鞠躬)+节奏。 环节2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流程:1?大家好,我叫***。(介绍名字) 2?我今年**岁了。(介绍年龄) 3?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 (学会复句,与学生共鸣) 4?做动作(即兴创编,解放天性,破冰) 5?同学模仿(破冰,模仿能力) 环节3 慢吸慢呼 情景带入: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进入神秘的世界,猜猜是什么样的我开门,我们就进入了(无实物表演示范)。 2)神秘世界---一片花海(情景表演示范)。分别问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花,找到那支花摘下来送给同学。 3)现在我们一起来闻一闻这朵花,是什么味道的。1、2、3记住,闻的时候要小肚子鼓起来(腹式呼吸切入) 4)个别指导。 5)原地平躺,手放肚子上。 6)自然呼吸,感受肚子隆起。 7)变成小蛇,发出s的声音 8)练习两次 环节4 口操介绍新朋友:1)小猪uu (噘嘴示范) 2)小猴kiki (咧嘴示范) 3)小猪uu 的特长:嘴巴灵活。上、下、左、右。

4)上、左、下、右(连续) 5)上、右、下、左(连续) 6)唇打响 7)放松 环节 5 《年糕》 打开口腔:1)找到咬合点 2)张大嘴巴体验 绕口令练习:1)单字教学 2)单句教学 3)个别指导 4)游戏:一人一个字 一人一句话 环节 6 形体训练 1、小兔子:锻炼孩子双脚跳跃能力,动物模拟训练。 1)引入:谁见过小兔子外表特征。 2)模仿:学一下小兔子,看谁学得像。 3)变身:老师变身大灰狼,追逐小兔子(不断要求孩子双脚跳跃不能跑) 4)捕捉:被捉到的孩子变身大灰狼。 2、火烈鸟:锻炼孩子肢体协调、反应力、单脚站立能力、动物观察及模仿。1)引入:有谁见过火烈鸟 2)模仿:老师形容外形特征,并模仿走路、捉小鱼、睡觉。 3)考试:老师说到什么动作,学生就做什么动作。 环节7 表演元素训练(照镜子)目标:训练孩子观察及模仿的能力。解放天性。 1、引入:全体学生面对镜子,举起右手,问:是不是镜子里的自己也举起来了 全体同学举起左手,是不是镜子里的自己也举起来了 对它笑一笑,是不是它也对你笑了 她咋那么讨厌总是跟我们学

“一战”后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01知识讲解

高考总复习:“一战”后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亚洲觉醒”的先驱:甘地、凯末尔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 复习建议 关于“亚洲觉醒”的先驱,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理解: 民族解放角度:二者均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运动。 近代化历程的角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都遭到镇压,但仍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的打击,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本国的封建政权并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土耳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民生角度:甘地在印度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凯末尔在土耳其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集中进行工业化建设。 关于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首先要联系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总结历史上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当前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的必要性。罗斯福新政主要考查其内容、特点、影响及与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相结合,探索市场和计划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知识清单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之比较

考点聚焦 考点一、“一战”后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一)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甘地出生于印度教家庭,又在英国留学期间接受了基督教思想。他在南非工作期间,为反对种族歧视,投身于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逐渐形成了非暴力的理论。甘地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甘地运用“坚持真理”这个概念进行的政治斗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控制和搜刮,激起民族矛盾尖锐。 ②内容 政治: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与的头衔和名誉职位,辞去英国人委任的官职,不参加英国人主管的政府。 司法、文教: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不到英国人设立的法院打官司,有纠纷由印度人自行解决;不接受英国人的教育,子女转入印度人自办的学校。 经济: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穿用土布。 ③影响 该运动使英国政府收入锐减,经济上遭受沉重打击,极大地加强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甘地被尊称为“圣雄”。但群众运动并没有局限在非暴力范围内,有些地方发生了武装冲突。甘地和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甘地遇刺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为消除种姓制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1948年初,甘地在德里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 (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 1.凯末尔早年生平 凯末尔幼年从军,曾加入土耳其进步青年军人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凯末尔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挫败协约国军队进攻,保卫了首都伊斯坦布尔。 2.凯末尔革命 ①背景:土耳其在一战中遭到惨败,被迫接受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领土面临被肢解的危险,土耳其民族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 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 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 势不两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 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 年》的创办;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诠释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 统道德和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2.教师总结强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 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 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3.教师展示材料: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 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2017-2018学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部编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 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 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 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 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 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 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 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 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

?板书设计? 标志: 兴起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积极: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消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也称为民族独立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一切被压迫民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两种。前者往往只求得民族独立,后者往往在取得民族独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胜利后,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线索 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特殊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 性质变化:反殖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世界近现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类型或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有不同的类型,具体表现在: (1)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尼德兰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都是以民族解放的形式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2)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民族主义兴起,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实际包含两种类型:一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范畴的运动,即争取民族自强与振兴,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运动,如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二是反对外来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这当中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848年东南欧革命运动等,另一类是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运动,以19世纪亚洲革命风暴最为典型,仍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发展不平衡,亚洲拉美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而非洲属于旧式的反帝民族独立斗争 (4)一战和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汇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其中中国等国最为典型,因为无产阶级在这些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革命 (5)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民族解放运动主要是反对法西斯侵略 (6)二战后的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而大多数国家则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开始联合团结起来进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南北对话、实行南南合作,则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对世界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 (1)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扩张重心的转移而转移。 (2)民族解放运动的水平随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3)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而且充满艰辛的过程。 (4)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殖民者的殖民政策的改变和调整有一定的联系 (5)、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在形式上取得独立之后,还面临着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和压制,所以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霸、反殖的民族解放斗争,以防止发达国家用新的方式所进行的殖民活动的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3)思想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先进知 识分子认识到只有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才能救中国. 2.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阵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明确以上问题。 1)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 2)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3.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两个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这与北大校长蔡元培有极大地关系,他着力营造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并吸引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得北大不仅成为人才鼎盛、 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 府,也成 为中国 新文化 运动的独立完成 学生合作 探究 培养学生合 作意识及分 析辨别能力

大本营。 教学目标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学生先朗读教材,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代表人物及作品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鲁迅《狂人日记》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德先生”“赛 先生” 提倡新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阅读教材最后一节后归纳回答: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为什么这样做? 今天,我们知道,全国上下都在努力学习发扬传学生现场 填写表格 学生先独 立思考,后 合作学习, 归纳回答 知识表格 化,内容明 晰,便与学 习 培养学生对 于历史学习 读思考及归 纳能力 蔡元培

少儿表演课教案

少儿表演课教案 篇一:原创少儿语言表演教案 公开课教案 (以45分钟为上课时间设定) 一、游戏:自我介绍 要求: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互相介绍,交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班级,年龄,兴趣爱好??) 2、引导孩子们积极举手,带着家长上台向所有孩子介绍自己,当然家长也要简短介绍自己。 3、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优点以及家长的优点。目的:以亲子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减少害羞感。训练交际能力,同时提高自我展示的愿望。 二、围团游戏 做完自我介绍,同学们都互相有了第一印象。为让他们更加熟悉有团结意识,老师安排学生一路纵队按圆形跑步前进,老师在圆内指挥,下达围团信号后(也就是几个人围成一团),立刻大声喊秒“1、2、3”(提示组团时间到),学生立刻停止移动,这样就会很好的控制游戏场面,不至于太混乱。为控制时间,玩两到三轮即可,最后一轮安排学生每三个人围成一团,为下一个游戏分组。 三、游戏:话语接龙 三四个人一组,第一人用“我、你、他”或“草、天、地”等 字开头说一句话,第二人用第一人话尾的字开头再说 一句话,第三人用第二人话尾的字开头再说一句话,第一人再接第三人话尾的字再开头说一句话,如此反复。比比看哪一组的孩子句子接的最快最好。(开头的字可以同结尾的字同音不同字)

例:(1)草地上有小朋友在玩。 (2)玩累了,就回家练琴。 (3)琴的声音很优美。 (4)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 四、团队表演游戏, 分组:每三个孩子分为一组,一个念旁白,一个扮演小羊,一个扮演狼。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表演的最好。(要求把文章打印出来) 狼和小羊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后里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强者要想欺负弱者,总是能找到借口的。 篇二:幼儿主持表演教案 幼儿主持表演教案 第一课时 一、老师自我介绍 1、交代主持表演是门什么样的课程。 2、说一些小朋友感兴趣的主持人模仿动画片里的经典人物, 激发学生兴趣。 二、让我认识你(熟悉学生情况,以及能让大家能简单大方的介绍自己)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新文化运动》包含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说明了中国人思想领域的质的飞跃。学习本节内容要从这一大的历史趋势出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而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政治专题和经济专题相应内容的回顾中形成认识;提高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虽然学生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不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整节课的教学巧妙运用民意调查切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历史课堂知识丰富、内容多彩;为了有利于教学,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关怀;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小组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度高。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因时间关系,让学生看材料和图片时,并没有对其做深层次地介绍和解读。在讲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并没有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到位,导致拖堂。 在评课的过程中,专家同行也对我提出了一些意见,如在课本内容的调整上可以在大胆些,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等等,是我感触颇深。 我更加明白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此次备课中,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只是一味地讲究形式上的多样,而丢了备课中的重要一个环节,研读大纲,课程标准。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深刻地感触,到底什么是新课改,仅仅是形式上的吗?仅仅是小组合作,仅仅是探究讨论吗?不论是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甚至大量的材料视频等等,这些都只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而我们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会利用相关史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形成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一课,本课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单元“辛亥革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下一课“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课包括两个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教材以“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条理清晰,内容精炼。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而《新文化运动》一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抽象,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增强学生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情境导入 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同学们,这段话是百年前的一位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呼唤、对青年的呐喊、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祖国的深情。他是谁?何以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 有人说,思想源于时代,思想又引领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拜访那群激情昂扬的人物,去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讲授新课 一、桎梏:枷锁重重乱象生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20世纪初的中国,将会看到以下现象: 社会现象一:北大师生问好(图片、文字) 师:同学们通过这种师生问好场景,看出了哪些社会现象? 生: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教员们不从事研究,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多为京官子弟,不用心学习,只为升官发财。北京大学不是一所学术中心,而是一座官僚养成所。 社会现象二:阿毛(文字) 师:你认为阿毛用14岁的鲜活生命换一块冰冷的牌坊值得吗?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

表演课教案课时

课时 1 环节1 上课礼 1)拍打节奏××/×××/ 2)鞠躬要求:双手垂直贴于裤线,标准站姿,鞠躬90度 3)鞠躬+节奏练习 4)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鞠躬)+节奏。 环节2 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流程:1.大家好,我叫***。(介绍名字) 2.我今年**岁了。(介绍年龄) 3.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学会复句,与学生共鸣) 4.做动作(即兴创编,解放天性,破冰) 5.同学模仿(破冰,模仿能力) 环节3 慢吸慢呼 情景带入: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进入神秘的世界,猜猜是什么样的我开门,我们就进入了(无实物表演示范)。 2)神秘世界---一片花海(情景表演示范)。分别问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花,找到那支花摘下来送给同学。 3)现在我们一起来闻一闻这朵花,是什么味道的。1、2、3 记住,闻的时候要小肚子鼓起来(腹式呼吸切入) 4)个别指导。 5)原地平躺,手放肚子上。 6)自然呼吸,感受肚子隆起。 7)变成小蛇,发出s的声音 8)练习两次 环节4 口操 介绍新朋友:1)小猪uu(噘嘴示范)

2)小猴kiki(咧嘴示范) 3)小猪uu的特长:嘴巴灵活。上、下、左、右。 4)上、左、下、右(连续) 5)上、右、下、左(连续) 6)唇打响 7)放松 环节5 《年糕》 打开口腔:1)找到咬合点 2)张大嘴巴体验 绕口令练习:1)单字教学 2)单句教学 3)个别指导 4)游戏:一人一个字 一人一句话 环节6 形体训练 1、小兔子:锻炼孩子双脚跳跃能力,动物模拟训练。 1)引入:谁见过小兔子外表特征。 2)模仿:学一下小兔子,看谁学得像。 3)变身:老师变身大灰狼,追逐小兔子(不断要求孩子双脚跳跃不能跑)4)捕捉:被捉到的孩子变身大灰狼。 2、火烈鸟:锻炼孩子肢体协调、反应力、单脚站立能力、动物观察及模仿。1)引入:有谁见过火烈鸟 2)模仿:老师形容外形特征,并模仿走路、捉小鱼、睡觉。 3)考试:老师说到什么动作,学生就做什么动作。 环节7 表演元素训练(照镜子) 目标:训练孩子观察及模仿的能力。解放天性。

教案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1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4.教师展示材料: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板书设计? 标志: 兴起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1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设计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记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人的名字,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知道土耳其革命的领导人,了解土耳其革命的过程,理解凯末尔革命的意义。 通过分析印度和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培养整理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能力;通过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革命的意义和本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相互印证,再现历史,培养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土耳其革命过程、意义的分析,进一步学习梳理历史事件的方法和对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的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印度和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进一步学习比较历史史实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悟以和平方式寻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培养民族意识、独立意识。 通过甘地和凯末尔的英雄事迹,认识个人、人民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勇于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土耳其革命。 【教学难点】 1.印度、土耳其革命的本质。 2.土耳其和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不同特点。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甘地、凯末尔的个人简介资料和图片。

2.收集土耳其革命和印度独立的相关史料。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教学媒体)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18年,近代诗人刘大白在《红色中华》中说道:“朦朦胧胧中出现了一线红,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席卷至远东。”这股新潮便是俄国十月革命,它是如何影响亚洲其他国家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第12课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了解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讲授新课: 一、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既然是民族独立运动,也就意味着此前这些国家并不独立,处于被殖民的状态之中。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印度社会带来巨大影响,英国为了自身利益,把150万印度人征入军队,从印度运走500多万吨物资。农业歉收导致1918—1919年的粮荒,加上西班牙型的流行性感冒,夺去了120万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教师:结合以上材料,想想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印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战争不仅给印度带来了生活的贫穷和巨大的伤害,英国殖民者的掠夺更加激化了印度人民群众同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一场寻求民族独立的运动即将来临,领导印度人民走上独立之路的是谁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小字,并注意观看甘地的人物图片。) 面对同胞被杀,甘地坚信“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暴君和凶手终究是会失败”。言外之意,甘地认为只有采取非暴力的手段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甘地进一步认为“进行不合作原是人民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力”,进而将“不合作”一词用作对“非暴力”的补充,因此由甘

表演课课程大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表演专业的主干课,学时多、学分高,既要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掌握表演技能和技巧。 上:让学生逐步了解和初步掌握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达到消除紧张,放松自己,解放天性,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中还原生活,真实地积极地有机行动,能独立完成单人行动小品的构思和表演。 下:仍是表演基础教学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解放天性,通过交流元素的学习,能掌握与对手进行真实有机的交流。通过动模,人模的训练初步了解人物创作的基本方法,建立正确的创作方法和观察生活能力——源于生活、还原生活到高于生活。创作并表演观察生活小品。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理论阐述: a、什么是表演,影视表演与其他表演的根本区别,在假设的情况下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掩盖自己、冒充别人;

b、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①虚构及假定性;②当众;③是一门行动学;④再创造(二度创作);⑤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 ⑥是一门综合艺术。 基本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了解什么是表演及基本特征 2、游戏与练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游戏能初步解放天性,自如地进入表演练习:a、“发疯练习”;b、当众思维练习;c、肌肉松弛练习;d、艺术操;e、苦笑练习;f、编故事等。 3、各种表演证实练习。 内容上可做四种证实即:a、物体证实;b、环境证实;c、动作证实;d、情绪证实等。 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与初步掌握表演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通过练习,学生能开展想象力,增强假设能力及信念感、感应力,注意力集中等。学会对生活有逻辑有顺序的组织能力,真实的还原生活。 4、感觉练习:阐述什么是感觉,演员的三种感觉。 a、生理性感觉; b、心理性感觉; c、人物的自我感觉。 ①做各种感觉练习:包括静态种的生理感觉、动态中的各种生理感觉、情绪感觉、心理性感觉(人物自我感觉到二年级再进入)。 ②示范感觉练习:包括闻花——发现花、观花、赏花、闻花、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程教学设计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课程内容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会利用相关史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形成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一课,本课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单元“辛亥革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下一课“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课包括两个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教材以“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条理清晰,内容精炼。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而《新文化运动》一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抽象,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选取通俗

易懂的材料增强学生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情境导入 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同学们,这段话是百年前的一位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呼唤、对青年的呐喊、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祖国的深情。他是谁?何以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 有人说,思想源于时代,思想又引领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拜访那群激情昂扬的人物,去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讲授新课 一、桎梏:枷锁重重乱象生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20世纪初的中国,将会看到以下现象: 社会现象一:北大师生问好(图片、文字)

主持表演班公开课教案

主持表演班公开课教案 一、自我介绍(拉近距离) 自我介绍示例:大家好,我一来你们一定会很想知道我的名字叫什么对吧? 我偏不告诉你我叫宸子老师。我不告诉你我叫宸子老师你们谁也不会知道我叫宸子老师,即使知道了我叫宸子老师,你们也一定不会记得我宸子老师,千万不要记得我叫宸子老师,一定要忘掉我是宸子老师。请问大家····我叫什么?有没有人知道?(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说:宸子老师)! 简单介绍: 大家好,我叫。我来自。我的爱好是。希望大家喜欢我。谢谢大家!(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让大家学习我上面的介绍方式) 教学目的:通过趣味搞怪的自我介绍培养学生胆量和表现欲。 能够落落大方介绍自己 教学重难点:自我介绍不连贯,胆怯,不敢开口。 课堂问题解决:老师带读,让学生进行多次训练,熟能生巧。 二、气氛小游戏(增加亲密感,解放天性) 游戏方法: 1.0.所有同学围圈儿慢跑,老师在中间叫口令:“蔷薇花,开花朵,一次开几朵?开……(说出想开的朵数,同学们开始抱团,如:五朵,则五个人抱在一起,剩下的就淘汰掉。) 2.0.把所有男生规定为五角,所有女生规定为一元,然后学生成一路纵队按照圆形路线慢跑。在跑动过程中,老师突然说1元5角时,学生迅速根据自己与同伴钱数的数额进行组合。可以是三个5角组合(3个男生),也可以是一个一元和一个5角组合(1男1女)。 考验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进一步增加亲密度,调节气氛。 二、形体训练(舞台站姿、步伐)

形体站姿训练: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垂下贴近裤缝,挺胸收腹,下巴微收,双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女生丁字步站法。教学目的:学习正确的站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表现更具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师通过姿势要领讲解示范后,给出指令-“、起姿势”。学生无法领会正确的姿态要领。 课堂问题解决:教师进行示范,耐心指导纠正。 四、语言练习(考察能力) 导游员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代表中国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到中国来旅游观光,预祝大家旅行愉快身体健康。我叫×××是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 接下来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绕口令 数枣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个绕口令,一气儿说完才算好! 教学目的:考察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以及普通话基本测试。 教学重难点:学生记不住、不敢上台表现、结结巴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_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图片:《讲坛上的教授》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你认识图片中人物吗?这场

由众多学者参加的运动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 ,辜鸿铭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局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也迁往北京。 3.《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他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开了遏制。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结论: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