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总体规划_图文(精)

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总体规划_图文(精)
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总体规划_图文(精)

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总体规划

2015年5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现状基础 (3

第一节自然状况 (3

第二节生态地位 (3

第三节经济发展 (5

第四节资源利用 (6

第五节环境保护 (7

第六节工作基础 (8

第二章总体思路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第二节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战略定位 (10

第四节实施路径 (11

第五节规划目标 (12

第三章建设任务 (18

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 (18

一、国土空间开发总体布局 (18

二、构建与生态环境相融的城镇发展格局 (19

三、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20

四、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21

第二节保护自然生态 (22

一、森林保育 (22

二、湖泊湿地保护 (23

三、水源地保护 (24

四、水土流失治理 (24

五、矿山生态修复 (25

六、自然保护区建设 (25

第三节发展生态产业 (27

一、促进既有产业生态化升级改造 (27

二、培育新兴生态型产业 (33

三、强化产业准入与控制 (35

第四节防治环境污染 (35

一、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35

二、控制城镇与工业污染 (37

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39

第五节促进资源节约 (41

一、水资源节约利用 (41

二、节能和低碳发展 (42

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43

四、矿产资源集约利用 (44

第六节营造生态人居 (46

一、城市生态人居 (46

二、建设美好乡村 (48

第七节塑造生态文化 (51

一、弘扬生态文化 (51

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52

三、鼓励绿色消费 (53

第四章保障措施 (55

第一节组织保障 (55

第二节制度保障 (56

第三节资金保障 (58

第四节技术保障 (59

第五节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59

附图目录

附图-01六安市区位图

附图-02六安市地形地貌图

附图-03安徽省人均GDP分布图

附图-04六安市土地资源分布图

附图-05六安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分布示意图附图-06六安市禁止开发区域分布图

附图-07六安市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08六安市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

附图-09六安市农民人均收入评价图

附图-10六安市国土开发强度分布图

附图-11六安市交通优势度评价图

附图-12六安市主体功能区划图

附图-13六安市农业发展战略格局示意图

附图-14六安市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附图-15六安市现有开发强度示意图

附图-16六安市生态敏感性示意图

附图-17六安市未来发展潜力示意图

附图-18六安市空间发展适宜性综合评价图

附图-19六安市国土空间开发总体布局图

附图-20六安市重点发展城镇示意图

附: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重点项目汇总表

前言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生态区位特殊、敏感而重要,在安徽乃至全国具有战略意义。历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启动了“生态市”建设实践,并取得了很好效果。在当前我国整体环境质量下降明显的大背景下,六安仍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华东地区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也为此作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不容忽视的是,六安市当前的人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仍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良好的生态是建立在“欠发达”基础上的“贫穷的绿色”,长期来看,这样的绿色是不可持续的。再加之,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下的宏观经济形势异常复杂。这意味着,六安以往传统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加快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外部环境与内部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加强大区域生态保障与服务功能、创新扶贫政策与机制、探索贫困地区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新模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巩固六安生态建设既有成果、维护

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科学发展,把六安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六安市全境,包括市辖金安区、裕安区、寿县、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以及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分三期实施,近期为2014~ 2018年,中期为

2019~2025年,远期为2026~2030年。本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个别数据采用其他年份将注明。

第一章现状基础

第一节自然状况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地处江淮之间,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东与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大别山区、山前丘陵、江淮平原三级地理单元。境内河流分属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3%,长江流域占17%。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600毫米,但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全市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第二节生态地位

六安市生态资源丰富,保护状况良好。2013年末,森林覆盖率38.52%,林木绿化率41.92%,森林蓄积量1603万立方米。南部山区为天然次生林,中部和北部多为人工林,中幼龄林超过70%,现有森林总体上处于常演替的中低阶段。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植物区系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有维管束植物186科、714

属、1638种;境内动物区系具有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特点,有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湿地面积87136.15公顷,占国土面积4.74%,重点湿地包括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安丰塘、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龙河口水库、佛子岭水库、磨子

潭水库、白莲崖水库。境内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5.18万公顷,其中天(堂寨—马(鬃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蓄滞(行洪区5处;受保护面积达3593.15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9.93%。

六安市生态区位特殊、敏感而重要,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是淮河和巢湖水系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资源调蓄池,以六大水库为核心的淠史杭灌区及城西湖、城东湖和瓦埠湖等,对中下游两岸的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质改善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大型粮油生产基地,粮食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千万亩以上,粮油总产量500万吨左右,粮食总产量占全省六分之一、全国百分之一,生态环境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境内仍保留着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在固碳滞尘、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华东地区最后的绿色后花园。

第三节经济发展

六安市区位条件优越,为国家级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处于合肥半小时经济圈、武汉和南京2小时经济圈、上海4

小时经济圈内。2013年末,户籍人口716.7万人,常住人口568.3万人,城镇化率40%,从2000年起年均增长约1.67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达到1010.3亿元,连续13年年均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17828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0.8∶47.3∶31.9,三次产业增长贡献率为8.7∶62.5∶28.8,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要增长点。

但是,六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尚待提高。目前,六安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一半左右,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度高,所辖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布局较为分散,工业园区数量多、体量小;仍有一半以上从业人员在第一产业内就业,对农业有较强依赖。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全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心城市与各县城的集中度、首位度低,乡镇总体数量偏多,城镇空间布局尚处在较低水平的均衡发展阶段,呈“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当前,六安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前期,未来15~20年内,仍将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第四节资源利用

六安市常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92.8亿立方米,2013年用水总量31.79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4.3%,人均用水量550.2立方米。2013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627.3万吨标煤,占全省的5.3%,万元GDP能耗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

0.6891、0.6908吨标煤,人均生活综合能耗为224千克标煤/人;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逐年下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总量大,品种多。已发现矿藏59种,探明储量56种,石油、天然气也有较好找矿前景。其中,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30亿吨,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金寨沙坪沟钼矿储量约235万吨以上,居世界第二。全市国土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6.1千公顷,集中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林业用地726千公顷,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区,其中有林地面积623.7千公顷;建设用地23.55万公顷,国土开发强度约12.8%。

总体看,六安市主要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人均用水量高于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高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现状能耗水平不高,但潜在增长压力大,新能源发展不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尾矿产生量大,形成处理难题。单位工业用地产出率偏低,城市用地不紧凑,农村宅基地分散。

第五节环境保护

六安市整体环境质量良好。2013年,19个河流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8个,主要水库水质点位全部达到Ⅰ~Ⅲ类标准,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5天,优良率为91.8%,主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其中,化学需氧量72899吨,较上年下降4.64%;氨氮9189.4吨,

较上年下降2.40%;二氧化硫18625吨,较上年下降1.7%;氮氧化物28126吨,较上年

下降0.1%。

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城区及县城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在其它人口密集区或主要旅游景区建有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有条件的县城建成有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16座,废水处理设施124套,

总设计处理能力26.8万吨/天,设施平均运转负荷率80.6%。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6.3%。

由于环境污染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六安市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出现下降迹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污水排放量和垃圾产生量快速增加,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趋于饱和,垃圾填埋场实际使用年限小于设计使用年限。同时全市范围内尚未建立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餐厨垃圾处理

中心,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覆盖度不高,缺乏运营资金保障和长效运行机制,难以在短期内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大量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水体;垃圾处理设施简易,日常管理薄弱。

第六节工作基础

六安市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开展生态保护工作的地区之一。早在1984年就启动了大别山区生态保护工作,转变林业模式,设立自然保护区,遏制了山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在1993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消荒达标的地区。1995年,国家环保局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不同类型地区进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在此背景下,六安开始了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拒绝高污染企业进入。2004年,六安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提出了“生态六安”发展战略,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编制实施了《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2020年》,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组织机构,整体上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启动实施了一批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到2007年,下属金寨、霍山、舒城三县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涉及区划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4%。十八大以后,市委、市政府又适时提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的战略部署,出

台了《关于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试行》。市级层面成立了由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的、高规格的市绿色发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启动编制《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厘清了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工作。

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六安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的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屏障,为下游城市输送了大量优质水源。绿色、生态已经成为六安最核心、最持久、与日俱增的竞争力,为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战略部署,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发展绿色产业,节约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幸福六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生态资源经济化”,化“红色文化”与“绿色山水”为“金色现实”。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第二节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发展为本。以绿色促发展,向发展要绿色,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互动双赢。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根据各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发展重点和生产力布局,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保护与发展格局。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

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

强化支撑,创新驱动。把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始终贯穿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形成强大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第三节战略定位

安徽省优质水源地。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保持天蓝地绿水净,筑牢生态屏障。巩固并优化六安作为安徽省优质水源涵养地和水资源调蓄池的生态服务功能,并为整个华东地区提供坚实的生态屏障。

大别山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扶贫脱困的突破口,实践绿色、循环、低碳的贫困地区转型发展模式,探索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六安成为大别山区转型发展示范区。

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在生态补偿、水权交易、政绩考核、绿色金融、扶贫开发等领域先行先试,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同时又具有鲜明六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六安模式”。将六安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第四节实施路径

以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为主题,坚持生态文化理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多管齐下,

紧密围绕“优”、“转”、“节”、“保”、“建”,逐步构建系统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优——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基础,推进新型城镇化

实施合理的市民化政策,大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积极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市、中心城镇集聚,结合农村空间布局调整,划定不同生态功能区,为自然腾出空间,降低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负担。

转——以产业生态化转型为抓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把发展生态化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环节,坚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突出抓好生态农业、高效循环化工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节——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为突破口,促进低碳循环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努力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消耗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外部性影响,提升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水平,逐渐形成“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保——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构建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使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对经济社会

发展环境承载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建——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引领,激发全社会参与积极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体系,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努力创建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充分激发人民群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五节规划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优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保持在国内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42%,自然湿地得到有效恢复;力争三年内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五年内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

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能耗、物耗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位GDP能耗低于0.35吨标煤/万元,用水总量不超过34.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开采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均有显著提升。

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保持一定增速的前提下实现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份额显著提升,低污染、低能耗的生态型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空间布局更为集中、合理。

生态文化深入人心。普通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消

费理念逐渐普及,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50%,公交出行比例达到55%。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法人全部接受生态文明培训。

体制创新卓有成效。在政绩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充分结合国家扶贫战略,探索在相对贫困的生态敏感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形成成套经验。

——到2018年末,人均GDP达到2.7万元左右,产业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物耗水平稳中有降;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和县城人口聚集度大幅提升,农村同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国土开发强度增幅显著下降;环境质量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城镇化地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生态文化宣教与普及工作初见成效。

——到2025年末,人均GDP达到4.5万元左右,新兴的低消耗、生态型产业大量导入,资源型产业比重大幅下降;单位GDP能耗、物耗水平显著下降;城镇化水平突破50%,城镇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生态用地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41%;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取得成效;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优化;绿色消费意识深入人心。

——到2030年末,人均GDP达到6.2万元左右,产业

结构和布局显著优化,生态化经济体系全面建立,清洁生产水平、能耗物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总体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国内前列,生态服务功能完好;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全面推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一套高效协调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和谐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科学先进的管理决策体系。

表一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基准值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目标属性

经济发展质量1人均GDP元17828270004500062000预期性2服务业占GDP 比重%31.9343638预期性3城镇化率%40475765预期性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3.98202530预期性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 1.3 1.4 1.7 2.0预期性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26.830.033.035.0预期性7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6890.550.430.35约束性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吨/万元

85.355.030.022.0约束性9产业园区税收产出率万元/平方千米28165000900013000预期性10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72.62808590预期性1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2.612.812.913.0预期性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708180003300050000预期性13规模工业企业入园率%49.7606570预期性14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22.5405060建议性

资源能源节约利用15国土开发强度%12.812.913.013.0建议性16耕地保有量万公顷71.871.871.871.8约束性17用水总量亿立方米31.793333.834.2约束性1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840.550.600.65约束性19能耗总量万吨标煤

627.385011501300约束性20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兆瓦756105022502800预期性21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32.2405864预期性

16

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基准值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目标属性

22矿产资源三率%

预期性开采回采率%88899090

选矿回收率%84858585

综合利用率%50.35556070

23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305070预期性2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65859090预期性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5森林覆盖率%38.5404142约束性26湿地保有面积公顷87136.2900009200094000约束性

27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约束性化学需氧量万吨7.2907.207.00 6.80

氨氮万吨0.9190.900.880.85

二氧化硫万吨 1.863 1.84 1.80 1.75

氮氧化物万吨 2.813 2.80 2.70 2.60

28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90%95%100%约束性29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天335340345350约束性30城镇(乡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率%100100100100约束性31城镇(乡污水集中处理率%87.5909395约束性32城镇(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6.3809095约束性

生态文化培育33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60708090建议性34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比例%7590100100建议性35公共交通出行比例%40455055建议性36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15204050预期性37有关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比例%40607080约束性

体制38生态文明建设占党政绩效考核的比重%10202020约束性

17

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基准值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目标属性

机制建设39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 1.79 3.0 4.0 5.0约束性40环境信息公开率%85100100100约束性

注:基准年为2013年,近期2018年,中期2025年,远期2030年

18

第三章建设任务

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

立足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围绕城镇化发展、产业发展和生态安全核心要素,形成城镇建设有序、产业定位清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空间开发总体战略格局。

一、国土空间开发总体布局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加强对基本生态网络的规划控制和保护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适当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将全市国土空间划分为城镇化及工业化重点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区域、生态保护重点区域三大类型,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城镇化及工业化重点区域。范围包括六安主城区(包括建成区和规划控制区,下同、各县城、中心镇及主要交通干线周边区域。聚焦发展核心城市与重点城镇,提高人口承载力,组团集中式发展。科学划定发展边界,严禁突破规划范围开展建设。注重保护城市内部的生态敏感区,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布局,在城镇之间保留足够的生态开敞空间,保护开敞空间内的山林、水体、湿地、基本农田、人工防护林,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

农业发展重点区域。范围主要覆盖沿淮平原区、江淮丘

陵区的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农业重点发展区承载着国家粮油主产区功能,也是城市周边的生态缓冲带。坚持“集中+集约”的土地利用策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

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活动,稳步推进村庄合理布局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整。采取归并集中、农地复垦、农地整理等组合手段,系统化提升农田生产力。推行生态农业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维护和修复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重点区域。范围主要为南部大别山区、沿淮湿地以及江淮丘陵的部分地区。核心功能定位是提供生态服务,保障生态安全。严格限制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将人为活动占用空间控制在目前水平,适度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型产业。加快大别山区宜林荒山、荒地植被建设,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保育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构建与生态环境相融的城镇发展格局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保护需求为基础,确定城镇发展边界;以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为依据,确定城镇主要功能和定位。大幅提升六安整体城镇化水平,提高主城区在全市域中的集聚度、首位度,提高各县城在县域内的首位度;重点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口承载力强的中心集镇;适时开展撤乡并镇,压缩现有乡镇总量;完善村庄布点,在山区

和生态敏感区,积极引导村民迁村并点、集中居住,提升农村居民点的公共建设效率。

到203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65%,人口单向外流趋势得到缓解。主城区(含东部新城常住人口达到120万人;各县人口向县城大幅度集中,县城建成区总人口突破125万人;培育20个左右城镇人口规模在3~10万人的次级中心镇;一般乡镇的数量减少到100个以内,集镇人口规模5000~ 10000人左右;将六安自下而上的(农村∶一般镇∶县城∶中心城区城乡人口分布结构调整为3.5∶2.5∶2∶2。

三、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农林业布局。城郊农业区以改善城市生态和景观环境为重点,发展蔬菜、水产、畜禽、园艺业;平原地区继续巩固国家粮油生产基地建设;山区依托良好的生态

环境大力发展“立体林业”和“林下经济”;库区在不影响水域生态的前提下,限量发展高端渔业。

二三产业布局。按照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的要求,加快产业用地整合,推进园区的专业化、集中化,培育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构建“一核四带五区”的产业空间新格局。

一核——六安中心城区。该区域是全市产业的核心发展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配、机电、纺织等制造业以及商贸物流等服务性产业。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从寿县南部、东部新城到舒城东北部,形成一条面向东部的“弧形产业转移承接带”。推进“合六产业一体化”,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重点培育汽配、家电等产业。

东西横向发展带——以312国道、沪陕高速、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为依托,串联六安主城区和姚李、叶集、金寨县城,形成东西向产业发展带。重点培育机电、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南北纵向发展带——以105国道、商景高速、阜六铁路为依托,串联霍邱钢城、长集、姚李、衡山镇,形成南北向产业发展带。重点培育钢铁、铸造、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南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带——横贯金寨、霍山、舒城三县的南部,沿大别山脉分水岭到山前丘陵。利用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五区。加快形成霍邱钢城产业集聚区、金寨(现代产业园-叶集-姚李产业集聚区、霍山北部产业集聚区、舒城东北部产业集聚区、寿县南部产业集聚区。

四、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构建以“一区两廊”为基干的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南部大别山区。构建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强化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区内禁止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矛盾的

产业和项目,适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和林业资源。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扩大与恢复森林植被。对水源地实施生物隔离、库周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系统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以及生态产品的生产力。

淠河沿线生态安全廊道。在淠河沿线构建生态廊道。积极推进农田规模化经营,推广绿色有机农业,防治面源污染。提高人口集聚度,加强河渠两岸绿化与景观建设,完善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系统,排查并关闭沿线排污口。建立并完善水质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维护国家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确保六安主城区供水质量。

淮河沿线生态安全廊道。在市域北部,构建淮河沿线生态安全廊道。开展沿淮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合理增加湿地面积,保护滨水鸟类栖息地。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截污治理工程,规范渔业活动。强化湖滨绿化建设,构建环湖绿色屏障。充分发挥河湖对下游地区防洪调蓄、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保护自然生态

一、森林保育

加快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在北部平原地区,以沿淮与淠河两岸为重点,提高以路、沟、渠为骨干

的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标准,调整低丘和易旱抛荒地种植结构,加快沿淮滩地、道路河渠以及村庄的绿化造林工作。在中部丘陵地区,大力开展陡坡开垦地、丘陵岗地、城镇周边、水源地、水库水系周边以及农村四旁隙地的绿化工程。在南部山区,对现有宜林荒山荒地、25度以上坡耕地、宜林石质山地实施全覆盖造林。

加强现有森林的抚育管理,提升森林质量。对林中空地、荒山荒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进行补植补造。对具备封育条件的疏林地、灌丛地、采伐迹地及荒山荒地等,

采取限时封禁和育林技术措施。加强中幼林培育管护,促进林木生长。逐步提高残次林、劣质林、衰退过熟林及病虫危害林等生态效益低下的林分质量。对树种林龄林层结构单一、生态功能较弱的重点公益林,增加林分中乡土乔木阔叶树种,提高林木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

二、湖泊湿地保护

实施自然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根据生态敏感度和重要性,建立湿地类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在靠近城镇、自然景观优美的区域设立湿地公园,形成完善的湿地保护网络。制定沿淮平原湖泊的湖面利用规划和岸线利用规划,划定养殖渔业、捕捞渔业和港口航道的空间范围,执行禁渔、休渔和禁猎制度,严格控制湿地围垦行为,在易涝围垦区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限定沿湖周边地区的开发强度,划

定湖泊湿地周边面源污染控制区,严禁工业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直排,限制化肥农药施用。

三、水源地保护

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到目标要求。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或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促进水源保护区周边生态农业发展,防治面源污染;全面推进周边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工业污染企业排查和整治;严格控制水源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的方式和范围,确保旅游、航运产生的生活废水、废物得到妥善收集处理;综合利用封育管护、生态移民等手段,加强对山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淮河两岸防护林的保护。

四、水土流失治理

从偏重项目治理向加强监督管理转变,治理天然水土流失,防范人为水土流失。统筹考虑各种水土流失因素,做到预防、保护、监督、治理和修复相结合,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形成因地制宜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大力实施小流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