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重要知识点

1.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化学成分及组织的影响;

2)变形温度;

3)变形速度;

4)应力状态。2.请说明屈服条件的含义,并写出其条件公式。

答:屈服条件的表达式为:σ1-σ3=βσS,其含义是只有当各个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时,

该点才开始屈服。

3.什么是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有哪些?

答:材料对外力作用所具有的抵抗能力,称为材料的机械性能。

板料的性质不同,机械性能也不一样,表现在冲压工艺过程的冲压性能也不一样。材料的主要机械

性能有:塑性、弹性、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等,这些性能也是影响冲压性能的主要因素。

4.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它对冲压工艺有何影响?

答:金属在室温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中,使金属的强度指标 ( 如屈服强度、硬度 ) 提高、塑性指

标( 如延伸率 ) 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现象。

材料的加工硬化程度越大,在拉伸类的变形中,变形抗力越大,这样可以使得变形趋于均匀,从而

增加整个工件的允许变形程度。如胀形工序,加工硬化现象,使得工件的变形均匀,工件不容易出现

胀裂现象。

5.什么是板厚方向性系数?它对冲压工艺有何影响?

答:由于钢锭结晶和板材轧制时出现纤维组织等因素,板料的塑性会因为方向不同而出现差异,这

种现象称为板料的塑性各项异性。各向异性包括厚度方向的和板平面的各向异性。厚度方向的各向异

性用板厚方向性系数 r 表示。

r值越大,板料在变形过程中愈不易变薄。如在拉深工序中,加大 r 值,毛坯宽度方向易于变形,而厚度方向不易变形,这样有利于提高拉深变形程度和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软钢、不锈钢、铝、黄铜

等材料的实验表明,增大 r 值均可提高拉深成形的变形程度,故 r 值愈大,材料的拉深性能好。

6 .什么是板平面各向异性指数Δr ?它对冲压工艺有何影响?

答:板料经轧制后,在板平面内会出现各向异性,即沿不同方向,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均不相同,也就是常说的板平面方向性,用板平面各向异性指数 r 来表示。比如,拉深后工件口部不平齐,出现“凸耳”现象。

板平面各向异性指数Δr 愈大,“凸耳”现象愈严重,拉深后的切边高度愈大。由于Δr 会增加

冲压工序(切边工序)和材料的消耗、影响冲件质量,因此生产中应尽量设法降低Δr 。

7.如何判定冲压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的好坏 ?

答: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的适应能力,成为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它包括:抗破裂性、贴模性和定形性。所谓的抗破裂性是指冲压材料抵抗破裂的能力,一般用成形极限这样的参数来衡量;贴模性是指

板料在冲压成形中取得与模具形状一致性的能力;定形性是指制件脱模后保持其在模具内既得形状得

能力。很明显,成形极限越大、贴模性和定形性越好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就越好。

8.什么是冲裁工序?它在生产中有何作用?

答: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模,使板料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产生分离的加工方法,就称为冲裁工序。

冲裁工序是在冲压生产中应用很广的一种工序方法,它既可以用来加工各种各样的平板零件,如

平垫圈、挡圈、电机中的硅钢片等,也可以用来为变形工序准备坯料,还可以对拉深件等成形工序件

进行切边。

9.冲裁的变形过程是怎样的?

答: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如图图 2.1.3 所示:从凸模开始接触坯料下压到坯料内部应力数值小于屈服极限,这是称之为弹性变形阶段 ( 第一阶段 ) ;如果凸模继续下压,坯料内部的应力达到服极限,坯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直至在刃口附近由于应力集中将要产生裂纹为止,这是称之为塑性变形阶段 ( 第二阶段 ) ;从在刃口附近产生裂纹直到坯料产生分离,这就是称之为断裂分离阶段 ( 第三阶

段) 。

10.普通冲裁件的断面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些断面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

答:普通冲裁件的断面一般可以分成四个区域,如图 2.1.5 所示,既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四个部分。圆角带的形成发生在冲裁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主要是当凸模刃口刚压入板料时,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变形,使板料被带进模具间隙从而形成圆角带。光亮带的形成发生在冲裁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塑性变形阶段),当刃口切入板料后,板料与模具侧面发生挤压而形成光亮垂直的断面(冲裁件断面光亮带所占比例越大,冲裁件断面的质量越好)。断裂带是由于在冲裁过程的第三阶段(即断裂阶段),刃口处产生的微裂纹在拉应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展而形成的撕裂面,这一区域断面粗糙并带有一定的斜度。毛刺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尖部分呈高静水压应力状态,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在刃尖处产生,而是在距刃尖不远的地方发生。随着冲压过程的深入,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形成毛刺。对普通冲裁来说,毛刺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冲裁间隙的大小使得毛刺的高度降低。

11.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对冲裁件断面质量有哪些影响?

答:冲裁间隙是指冲裁凹模、凸模在横截面上相应尺寸之间的差值。

该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件切断面的质量、冲裁力的大小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当冲裁模有合理的冲裁间隙时,凸模与凹模刃口所产生的裂纹在扩展时能够互相重合,这时冲裁件切断面平整、光洁,没有粗糙的裂纹、撕裂、毛刺等缺陷,如图 2.1.6 所示。工件靠近凹模刃口部分,有一条具有小圆角的光亮带,靠近凸模刃口一端略成锥形,表面较粗糙。当冲裁间隙过小时,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的裂纹则不能重合。凸模继续压下时,使中间留下的环状搭边再次被剪切,这样,在冲裁件的断面出现二次光亮带,如图 4-5b 所示 , 这时断面斜度虽小,但不平整,尺寸精度略差。间隙过大时,板料在刃口处的裂纹同样也不重合,但与间隙过小时的裂纹方向相反,工件切断面上出现较高的毛刺和较大的锥度。

12.降低冲裁力的措施有哪些?

答:当采用平刃冲裁冲裁力太大,或因现有设备无法满足冲裁力的需要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

降低冲裁力,以实现“小设备作大活”的目的:

1、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当被冲材料的抗剪强度较高或板厚过大时,可以将板材加热到一定温

度(注意避开板料的“蓝脆”区温度)以降低板材的强度,从而达到降低冲裁力的目的。

2、采用斜刃冲裁的方法:冲压件的周长较长或板厚较大的单冲头冲模,可采用斜刃冲裁的方法以降低冲裁力。为了得到平整的工件,落料时斜刃一般做在凹模上;冲孔时斜刃做在凸模上,如图 4.10 所示。

3 、采用阶梯凸模冲裁的方法:将多凸模的凸模高度作成高低不同的结构,如图 4.10 所示。由于凸模冲裁板料的时刻不同,将同时剪断所有的切口分批剪断,以降低冲裁力的最大值。但这种结构不便于刃磨,所以仅在小批量生产中使用。

13.什么是冲模的压力中心?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有何意义?

答: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模具在冲压时,被冲压材料对冲模的各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也就是冲模在工作时所受合力的作用点位置。

在设计模具时,必须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重合,否则,压力机在工作时会受到偏心载荷的作用而使滑块与导轨产生不均匀的磨损,从而影响压力机的运动精度,还会造成冲裁间隙的不均匀,甚至使冲模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设计冲模时,对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 , 在实际生产中,只要压力中心不偏离模柄直径以外也是可以的。14.什么叫搭边?搭边有什么作用?

答:排样时,工件与工件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余料,称为搭边。

搭边的作用是:补偿送料误差,使条料对凹模型孔有可靠的定位,以保证工件外形完整,获得较好的加工质量。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太大,浪费材料;太小,会降低工件断面质量,影响工件的平整度,有时还会出现毛刺或搭边被拉进凸模与凹模的间隙里,造成冲模刃口严重磨损。影响模具寿命。

15.怎样确定冲裁模的工序组合方式?

答:确定冲裁模的组合方式时,一般根据以下条件:

1、生产批量的大小。从提高冲压件生产率角度来考虑,选用复合模和级进模结构要比选择单工序模好得多。一般来说,小批量和试制生产时采用单工序模具,中批和大批生产时,采用复合冲裁模和级进冲裁模。

2、工件尺寸公差等级。单工序模具冲出的工件精度较低,而级进模最高可达 IT12 ~ IT13 级,复合模由于避免了多次冲压时的定位误差,其尺寸精度最高能达到 IT9 级以上,再加上复合模结构本身的特点,制件的平整度也较高。因此,工件尺寸公差等级较高时,宜采用复合模的结构。

3、从实现冲压生产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的角度来说,选用级进模比选用复合模和单工序模具容

易些。这是因为,复合模得废料和工件排除较困难。

4、从生产的通用性来说,单工序模具通用性最好,不仅适合于中小批量的中小型冲压件的生产,也适合大型冲压件的生产。级进模不适合大型工件的生产。

5、从冲压生产的安全性来说,级进模比单工序模和复合模为好。综上所述,在确定冲裁模的工序组合方式时,对于精度要求高、小批量及试制生产或工件外形较大,厚度又较厚的工件,应该考虑用单工序模具。而对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大的工件的冲压,应采用复合模;对精度要求一般,又是大批量生产时,应采用级进模结构。

16.怎样选择凸模材料?

答:凸模的刃口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并能承受冲裁时的冲击力,因此,凸模应该有较高的硬度与适当的韧性。一般,形状简单、模具寿命要求不高的凸模,可选用 T8A 、 T10A 等材料;形状复杂、模具寿命要求高的凸模,应该选用 Cr12 、 Cr12MoV 、 CrWMn 等材料;要求高寿命、高耐磨模具的凸模,可选用硬质合金制造。凸模的硬度,一般为 HRC58 ~ 62 。

17.什么条件下选择侧刃对条料定位?

答: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侧刃来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

1、级进模中,一般采用侧刃来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这样,可以提高生产率。

2、当冲裁窄而长的工件时,由于步距小,采用定位钉定位困难,这时也采用侧刃来控制条料的

送进步距。

3、当需要切除条料的侧边作为工件的外形时,往往采用侧刃定距。

4、当被冲材料的厚度较薄(t < 0.5 mm )时,可以采用侧刃定距。

18.什么情况下采用双侧刃定位?

答:当被冲材料的宽度较大而厚度较小、工位数目较多以及冲裁件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双侧刃。采用双侧刃时,两个侧刃可以对称布置。这时,可以降低条料的宽度误差,提高工件的精度。这种布置方法常用于带料或卷料冲压中。而将两个侧刃一前一后的布置,往往用于工步较多的条料冲压中,这样可以节约料尾。用双侧刃定距时,定位精度高,但材料的利用率要低一些。

19.凸模垫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正确的设计垫板?

答:冲模在工作时,凸模要承受很大的冲裁力,这个力通过凸模的固定端传递到上模座。如果作用在模座上的力大于其许用应力时,就会在模板上压出凹坑,从而影响凸模的正确位置。为了避免模座的损坏,在凸模固定板和上模座之间加装一块淬硬的垫板。在复合模的凸凹模固定板与模座之间,因为同样的原因也需要加装一块垫板。

设计时,一般根据需要在国标中选取标准的垫板型号。一般垫板的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与凹模板相同。

材料选用 T7 、T8 钢,热处理的淬火硬度为 48 ~ 52HRC ,上下表面的粗糙度为 Ra0.8 以下。

20.常用的卸料装置有哪几种?在使用上有何区别?

答:常用的卸料装置分为刚性卸料装置和弹压卸料装置两大类。

1、刚性卸料装置:刚性卸料装置常用固定卸料板的结构形式,即:卸料板是用螺钉将其固定在下模部分,再用销钉定位这样一种安装方式。刚性卸料装置的卸料板在工作时,不能将被冲材料压住,所以工件的有明显的翘曲现象,但卸料力大。因此,常用于较厚、较硬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模中。

2、弹压卸料装置:弹压卸料装置中的弹压卸料板具有卸料和压料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冲裁厚度在

1.5mm 以下的模具中。冲裁前,弹压卸料板首先将毛坯压住,当上模随压力机的滑块继续向下运动时,凸模再伸出弹压卸料板的下端面进行冲压加工。所以,工件的平整度较好。

21.卸料板型孔与凸模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在固定卸料装置中,当卸料板仅仅起卸料作用时,卸料板型孔与凸模的间隙随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一般取单边间隙( 0.2~ 0.5 )t 。当固定卸料板除卸料的作用外,还要对凸模进行导向,这时,卸料板型孔与凸模的配合间隙应该小于冲裁间隙。

(2)弹压卸料装置中,卸料板型孔与凸模之间的单面间隙取( 0.1 ~ 0.2 )t 。若弹压卸料板还要起对凸模的导向作用时,同样,卸料板型孔与凸模的配合间隙应该小于冲裁间隙。

22.什么是顺装复合模与倒装复合模?

答:根据落料凹模是在模具的上模还是下模,将复合模分成顺装复合模和倒装复合模。其中,落料

凹模在下模的复合模称为顺装复合模,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复合模称为倒装复合模。27.什么是最小相对

弯曲半径?

答:板料在弯曲时,弯曲半径越小,板料外表面的变形程度越大。如果板料的弯曲半径过小,则板料的外表面将超过材料的变形极限而出现裂纹。所以,板料的最小弯曲半径是在保证变形区材料外表面不发生破坏的前提下,弯曲件的内表面所能弯成的最小圆角半径,用 rmin 表示。最小弯曲半径与板料厚度的比值 rmin /t 称为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它是衡量弯曲变形程度大小的重要指标。

28.影响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板料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数值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

1)材料的机械性能与热处理状态材料的机械性能与热处理状态对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数值的影响

较大,塑性好的材料,其允许有较小的弯曲半径。所以在生产实际中,都将冷作硬化的材料,用热处

理方法提高其塑性,以获得较小的弯曲半径,增大弯曲变形的程度;或者对于塑性较低的金属材料采

用加热弯曲的方法,以提高弯曲变形程度。

2)弯曲件的弯曲中心角α弯曲中心角α是弯曲件的圆角变形区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理论

上弯曲变形区局限于圆角区域,直边部分不参与变形。但由于材料的相互牵制作用,接近圆角的直边

也参与了变形,扩大了弯曲变形区的范围,分散了集中在圆角部分的弯曲应变,使变形区外表面的受

拉状态有所减缓,因此减小α有利于降低最小弯曲半径的数值。

3)弯曲线的方向冲压用的金属板料一般都是冷扎钢板,板料也就呈纤维状组织。板料在横向、

纵向及厚度方向上,都呈现出不同的机械性能。一般来讲,钢板在纵向(轧制方向)的抗拉强度比在

横向(宽度方向)要好,所以弯曲线垂直于轧制方向,则允许有最小的弯曲半径,而弯曲线线平行于

轧制方向,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数值要大些。

4)板料表面与侧面的质量影响弯曲用的毛坯一般都是冲裁或剪裁获得,材料剪切断面上的毛刺、裂纹和冷作硬化以及表面的划伤和裂纹等缺陷,都会造成弯曲时的应力集中,从而使得材料容易破裂。所以表面质量和断面质量差的板料在弯曲时,其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数值较大。

5)弯曲件的相对宽度弯曲件的相对宽度愈大,材料沿宽度方向的流动阻力就愈大。因此,相对

宽度较小的窄板,其相对弯曲半径的数值可以取得小些。

29.影响板料弯曲回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在弯曲的过程中,影响回弹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的屈服极限σ s 愈高、弹性模量E愈小,弯曲变形的回弹也愈大。

2)相对弯曲半径 r/t相对弯曲半径 r/t 愈小,则回弹值愈小。因为相对弯曲半径愈小,变形

程度愈大。反之,相对弯曲半径愈大,则回弹值愈大。这就是曲率半径很大的弯曲件不易弯曲成形的

原因。

3)弯曲中心角α弯曲中心角α愈大,表示变形区的长度愈大,回弹的积累值愈大,因此弯曲中心角的回弹愈大,但对曲率半径的回弹没有影响。

4)模具间隙弯曲模具的间隙愈大,回弹也愈大。所以,板料厚度的误差愈大,回弹值愈不稳定。

5)弯曲件的形状弯曲件的几何形状对回弹值有较大的影响。比如,U形件比V形件的回弹要小些,这是因为U形件的底部在弯曲过程中有拉伸变形的成分,故回弹要小些。

6)弯曲力弯曲力的大小不同,回弹值也有所不同。校正弯曲时回弹较小,因为校正弯曲时校正

力比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大很多,使变形区的应力与应变状态与自由弯曲时有所不同。

31.弯曲模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答:在设计弯曲模时,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弯曲模的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应该一致,否则在弯曲时容易使坯料产生滑动,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

2、凹模的圆角半径不能太小,否则会引起弯曲件的局部变形和变薄,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

3、注意防止弯曲过程中坯料的偏移,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弯曲前坯料应有一部分处于弹性压紧状态,然后再弯曲。 2)尽量采用毛坯上的孔定位。

4、注意防止弯曲过程中工件变形 1)多角弯曲时,模具设计要尽量使各个弯角的变形不在同时进行。2)模具设计时,应能保证模具弯曲到下死点时,能对坯料有校正的作用,即实现校正弯曲。 3)、模具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消除回弹的影响。

5、对于形状复杂的弯曲件需要多方向进行弯曲时,应把弯曲动作分解,并选择合适的机构来实现分解的弯曲动作。

6、尽量使弯曲件弯曲后取件安全、方便。

7、模具应该有足够的刚性,并以合理的模具结构保证工件变形,是提高模具耐用度的重要环节。32.

常用弯曲模的凹模结构形式有哪些?

答:1)回转式弯曲凹模;

2)斜楔式凹模;

3)摆动式凹模;

4)滑轮式凹模;

5)可换式凹模;

6)折板式弯曲凹模。33.拉深变形的特点?

答:拉深件的变形有以下特点:

1)变形区为毛坯的凸缘部分,与凸模端面接触的部分基本上不变形;

2)毛坯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和径向拉伸的“一拉一压”

的变形。

3)极限变形参数主要受到毛坯传力区的承载能力的限制;

4)拉深件的口部有增厚、底部圆角处有减薄的现象称为“危险断面”(底部的厚度基本保持不变);

5)拉深工件的硬度也有所不同,愈靠近口部,硬度愈高(这是因为口部的塑性变形量最大,加

工硬化现象最严重)

34.拉深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答:如下图所示的拉深基本过程。拉深所用的模具一般是由凸模 1 、凹模 3 、压边圈 2(有时可以不带压边圈)三部分构成。其凸模与凹模的结构和形状与冲裁模不同,它们的工作部分没有锋利的刃口,而是做成圆角。凸模与凹模的间隙稍大于板料的厚度。在拉深开始时,平板坯料同时受凸模的压力和压边圈压力的作用,其凸模的压力要比压边圈的压力大得多。坯料受凸模向下的压力作用,随凸模进入凹模,最后使得坯料被拉深成开口的筒形件。

36.什么是拉深的危险断面?它在拉深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状态如何?

答:拉深件的筒壁和圆筒底部的过渡区,是拉深变形的危险断面。承受筒壁较大的拉应力、凸模

圆角的压力和弯曲作用产生的压应力和切向拉应力。

37.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拉裂?

答:当危险断面的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零件就会在此处被拉裂。

38.试述产生起皱的原因是什么?

答:拉深过程中,在坯料凸缘内受到切向压应力σ3的作用,常会失去稳定性而产生起皱现象。在拉

深工序,起皱是造成废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防止出现起皱现象是拉深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39.影响拉深时坯料起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防止起皱的方法有哪些?

答:影响起皱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坯料的相对厚度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稳定性。所以,坯料的相对厚度值 t/D 越大 (D 为坯料的直径) ,坯料的稳定性就越好,这时压应力σ3的作用只能使材料在切线方向产生压缩变形 ( 变厚 ) ,而不致起皱。坯料相对厚度越小,则越容易产生起皱现象。在拉深过中,轻微的皱摺出现以后,坯料仍可能被拉入凹模,而在筒壁形成褶痕。如出现严重皱褶,坯料不能被拉入凹模里,而在凹模圆角处或凸模圆角上方附近侧壁(危险断面)产生破裂。

防止起皱现象的可靠途径是提高坯料在拉深过程中的稳定性。其有效措施是在拉深时采用压边圈将坯料压住。压边圈的作用是,将坯料约束在压边圈与凹模平面之间,坯料虽受有切向压应力σ3的作用,但它在厚度方向上不能自由起伏,从而提高了坯料在流动时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压边力的作用,使坯料与凹模上表面间、坯料与压边圈之间产生了摩擦力。这两部分摩擦力,都与坯料流动方向相反,其中有一部分抵消了σ3的作用,使材料的切向压应力不会超过对纵向弯曲的抗力,从而避免了起皱现象的产生。由此可见,在拉深工艺中,正确地选择压边圈的型式,确定所需压边力的大小是很重要的。

40.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答:拉深系数是拉深工艺中一个重要参数。合理地选定拉深系数,可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拉深次数,保证工件加工质量。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材料的性质与厚度:材料表面粗糙时,应该取较大的拉深系数。材料塑性好时,取较小的拉深系数。材料的相对厚度t/D×100 对拉深系数影响更大。相对厚度越大,金属流动性能有较好的稳定性,可取较小的拉深系数;

2、拉深次数:拉深过程中,因产生冷作硬化现象,使材料的塑性降低。多次拉深时,拉深系数应逐渐加大;

3、冲模结构:若冲模上具有压边装置,凹模具有较大的圆角半径,凸、凹模间具有合理的间隙,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坯料的变形,可选较小的拉深系数;

4、润滑:具有良好的润滑,较低的拉深速度,均有利于材料的变形,可选择较小的拉深系数。但对凸模的端部不能进行润滑,否则会削弱凸模表面摩擦对危险断面的有益影响。上述影响拉深系数的许多因素中,以坯料的相对厚度影响最大,生产中常以此作为选择拉深系数的依据。

42.为什么有些拉深件必须经过多次拉深 ?

答:拉深过程中,若坯料的变形量超过材料所允许的最大变形程度,就会出现工件断裂现象。所

以有些工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而需经过多次拉深工序,使每次的拉深系数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让

坯料形状逐渐发生变化,最后得到所需形状。

43.什么是拉深间隙 ? 拉深间隙对拉深工艺有何影响?

答:拉深间隙是指拉深凹模与凸模直径的差值的,用 Z 表示。

拉深间隙 z 的大小,对拉深工作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拉深力影响间隙越小,其所需的拉深力越大,这是因为较小的间隙使坯料变形的阻力增大

2、对工件的质量与精度影响拉深模的间隙对拉深工件筒壁部分具有校直作用,拉深间隙越大,则校直作用越小,易使工件筒壁弯曲,并成为口大底小的锥形。当间隙过小时,工件表面很容易被磨损,使表面光洁度降低,同时过小的拉深间隙会使得工件变薄,影响工件尺寸精度。

3、对模具寿命的影响过小的拉深间隙,加大了模具与坯料之间的接触应力,易使模具磨损,从而使模具寿命降低。

44.盒形件拉深时有何特点 ?

答:非旋转体直壁工件又称盒形件,其形状有正方形和矩形等多种, ( 均简称为盒形件 ) 。此这

类工件从几何形状特点出发,可以认为是由圆角与直边两部分组成的。其拉深变形同样认为其圆角部

分相当于圆筒形件的拉深,而其直边部分相当于简单的弯曲变形。但是这两部分并不是相互分开而是

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拉深时,它们之间必然有相互作用和影响,这就使得它们的变形,并不能单纯地

认为是圆筒形件的变形和简单的直边弯曲。

45.拉深过程中工件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

答:在拉深过程中材料承受塑性变形而产生加工硬化,即拉深后材料的机械性能发生变化,其强度、硬度会明显提高,而塑性则降低。为了再次拉深成形,需要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恢复材料的塑性,而不致使材料下次拉深后由于变形抵抗力及强度的提高而发生裂纹及破裂现象。冲压所用的金属材料,大致上可分普通硬化金属材料和高硬化金属材料两大类。普通硬化金属材料包括黄铜、铝及铝合金、 08 、10 15 等,若工艺过程制订得合理,模具设计与制造得正确,一般拉深次数在 3 ~ 4 次的情况下,可不进行中间退火处理。对于高硬化金属材料,一般经 1 ~ 2 次拉深后,就需要进行中间热处理,否则会影响拉深工作的正常进行。

46.拉深过程中润滑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合理润滑?

答:坯料在拉深时,润滑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降低材料与模具间的磨擦系数,从而使拉深力降低。经验证明,有润滑剂与无润滑剂相比,拉

深力可降低 30% 左右。

2、提高材料的变形程度,降低了极限拉深系数,从而减少拉深次数。

3、润滑后的冲模,取件容易。

4、保护模具表面并易使模具冷却,从而提高模具寿命。

5、保证工件表面质量,不致使表面擦伤。使用润滑剂时,一般在凹模与材料之间加润滑剂,而

对于筒形件内表面,在与凸模接触的毛坯部分及凸模可不必涂润滑剂,这样对拉深工作是有好处的,

有助于降低拉深系数。

47.拉深过程中工件为什么要进行酸洗 ? 酸洗的工艺过程是怎样的 ?

答:退火后的金属工件表面有氧化皮及其它杂质等,这对拉深工序极为不利,因此必须进行酸洗清理。酸洗工艺过程为:工件退火冷却---- 稀酸中浸蚀 ---- 冷水中冲洗 ---- 弱碱中中和 ---- 热水冲

洗 ---- 烘干。

48.什么是胀形工艺?有何特点?

答:胀形是利用压力将直径较小的筒形件在直径方向上向外扩张使其直径变大的一种冲压加工方法。

胀形的特点是:

1、胀形时,板料的塑性变形区仅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变形范围内,板料不向变形区外转移,也不从变形区外进入变形区。

2、胀形时板料在板面方向处于双向受拉的应力状态,所以胀形时工件一般都是要变薄。因此在考虑胀形工艺时,主要应防止材料受拉而胀裂。

3、胀形的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塑性。材料塑性越好,延伸率越大,则胀形的极限变形程度越大。

4、胀形时,材料处于双向拉应力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变形区的工件不会产生失稳或起皱现象。胀形成形的工件表面光滑、回弹小,质量好。

49.胀形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1、钢模胀形法;

2、软模胀形法;

3、液压胀形法。50.什么是孔的翻边系数K?影响孔极限翻边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圆孔的翻边中,变形程度决定于毛坯预孔直径 d 0 与翻边直径 D 之比,即翻边系数 K :从上式可以看出: K 值越大,则表示变形程度越小;而 K 值越小,则表示变形程度越大。当 K 值小到材料即将破裂时,这时的翻边系数称为极限翻边系数 K min 。

影响孔翻边系数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塑性越好,则极限翻边系数越小;

2、预孔的表面质量越好,极限翻边系数值越小。

3、预孔直径材料厚度 t 的比值( d0 /t )越小,即材料越厚,翻边时越不容易破裂,极限翻边

系数可以取得越小。

4、凸模的形状与翻边系数也有很大的关系,翻边时采用底面为球面的凸模要比底部为平面的凸模

的翻边系数取得小一些,低碳钢的极限翻边系数见教材表 5.2.1 。

51.什么是缩口?缩口有何特点?

答:缩口是指通过缩口模使圆筒形件或管状毛坯的口部直径缩小的成形工序。缩口工序的应用十

分广泛,是子弹壳、钢制气瓶等零件的主要成形方法。

缩口工序主要有以下特点:

1、管件毛坯缩口时,主要受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使其直径减小而壁厚和高度增加。

2、缩口时毛坯由于切向压应力的作用,易于失稳而发生起皱现象。同时在非变形区的筒壁,由于

压应力的作用,也易失稳弯曲。因此。在缩口工序中,必须要采取措施防止毛坯的起皱和弯曲。

3、缩口工序一般安排在拉深半成品经过修边或管材下料后进行,必要时还需进行局部的退火处理。

4、缩口工件的质量与材料的机械性能、润滑情况、工件口部质量、模具工作部分形状及表面质量有

关。

52.什么是校形?校形的作用是什么?

答:校形是指工件在经过各种冲压工序后,因为其尺寸精度及表面形状还不能达到零件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在其形状和尺寸已经接近零件要求的基础上,再通过特殊的模具使其产生不大的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合格零件的一种冲压加工方法。

校形的目的是把工件表面的不平度或圆弧修整到能够满足图纸要求。一般来说,对于表面形状及

尺寸要求较高的冲压件,往往都需要进行校形。

53.校形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答:校形工艺有如下特点:

1、校形的变形量都很小,而且多为局部的变形;

2、校形工件的尺寸精度都比较高,因此要求模具成形部分的精度相应地也应该提高;

3、校形时的应力、应变的性质都不同于前几道工序的应力应变。校形时的应力状态应有利于减少回弹对工件精度的影响,即有利于使工件在校形模作用下形状和尺寸的稳定。因此校形时工件所处的应力应变要比一般的成形过程复杂得多。

4、校形时,都需要在压力机滑块在下死点位置时进行。因此,校形对所使用设备的刚度、精度要求高,通常在专用的精压机上进行。如果在普通压力机进行校形,则必须设有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损坏设备。

54.什么是局部起伏成形?有何特点?

答:局部起伏成形是使材料局部发生拉深而形成部分的凹进或凸出,借以改变坯料形状的一种冲压

加工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的零件,不仅可以增强其刚性,而且可做为表面装饰起到美化零件的作用。

局部起伏成形工序有如下特点:

1、局部起伏成形时,可以简单看成是深度不大的局部胀形。它主要依靠材料的延伸作用。因此,

变形时材料主要是受拉而发生变形,其变形部位受双向拉应力,而变形状况则是两向拉长,厚度变薄。

2、局部起伏成形时由于材料主要是受拉伸变形,因此其破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材料被拉裂。

3、局部起伏成形的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受材料的延伸率大小影响。

4、局部起伏成形后,可以使薄板工件刚性增强。

5、局部起伏成形大多数是用金属模局部胀形,对于大而薄的工件可以用橡皮及软金属铅等进行成形。

局部成形工艺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电器、电子及飞机制造工业之中。

55.汽车上的哪些件是覆盖件?

答: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构成驾驶室和车身的一些零件,如轿车的挡泥板、顶盖、车门的内外板、

发动机盖、水箱、行李箱盖等零件都属于覆盖件。

56.覆盖件的成形工序有哪些?

答:覆盖件的成形一般要经过落料、拉深、修边、翻边、冲孔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拉深、修边和

翻边是最基本的工序,其中拉深工序是比较关键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材料利用率、生产

效率和制造成本。

58.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有何特点?

答: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主要有以下特点:

1、覆盖件拉深模的凸模、凹模、压边圈一般都是采用铸铁铸造而成,为了减轻重量,其非工作部位一般铸成空心形状并有加强筋,以增加其强度和刚性;

2、在工件底部压筋部分相对应的凹模压边圈的工作面,一般采用嵌块结构,以提高模具寿命和便于维修;

3、为了防止拉深件起皱,在凸缘部分应采用拉深筋。拉深筋凸起部分一般设置在压边圈上,而把拉深筋槽设置在凹模上。

4、对于拉深形状圆滑、拉深深度较浅的覆盖件,一般不需要顶出器,拉深后只需将零件手工撬起即可取出;而对于拉深深度较深的直壁长度较大的拉深件,需用顶件器进行卸料。

5、在设计覆盖件拉深模时,应注意选择冲压方向,尽量使压边面在平面上,以便于模具的制造;

6、根据生产条件的不同,其冲模结构应采用不同的类型。在大批量生产情况下,模具应采用金属冲模或金属嵌块冲模;在中、小批量生产情况下,也可采用焊接拼模、低熔点合金模或塑料、木材、水泥、橡皮等作为冲模材料。

59.如何确定大型覆盖件模具的拉深方向?

答:合理的拉深方向应符合如下原则:

1、保证凸模能将工件需拉深的部位在一次拉深中完成,不应有凸模接触不到的死角或死区;

2、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积应该尽可能的大,保证较大的接触面积,防止材料应力集中,造成局

部材料胀形变形太大而发生破裂,如图 6.2.3(a);凸模两侧的包容角尽可能作到基本一致 ( α =

β) ,使由两侧流入凹模的材料保持均匀地流入凹模内,如图 6.2.3(b);凸模表面同时接触毛坯的

点要多而分散,并尽可能分布均匀,以防止局部变形过大,防止毛坯窜动,如图 6.2.3(c);当拉深

方向没有选择地余地,而凸模与毛坯地接触状态又不理想时,应通过改变压料面来改善凸模与毛坯地接

触状态。如图 6.2.3(d)所示,通过改变压料面,使凸模与毛坯的接触点增多,接触面积增大,以保

证零件的成形质量。但是,也要避免凸模表面与毛坯以大平面接触造成的变形区拉应力不足,材料得不

到充分得塑性变形,影响工件的刚性,并容易起皱。

3、尽可能减小拉深深度,而且使深度均匀。

60.什么是拉深筋?

答:设置在压料面上的多条筋状结构就是拉深筋。根据其形状的不同,将拉深筋又分为普通的拉

深筋和拉深槛。

1、拉深筋拉深筋的剖面呈半圆弧形状,如图 6.3.6 所示。由于拉深筋比拉深槛在使用数量上、

形式上都灵活,故应用比较广泛。但对毛坯变形时的流动阻力不如拉深槛高。

2、拉深槛拉深槛的剖面呈梯形,如图 6.3.7 所示,类似门槛,安装于凹模的洞口。它的流动阻力比拉深筋大,主要由于拉深深度浅而外形平滑的零件,这样可减少压边圈下的凸缘宽度及毛坯尺寸。

61.覆盖件模具中拉深槛(拉深筋)的作用是什么?

答:拉深槛(拉深筋)的作用如下:

1、增加进料阻力,使拉深件表面承受足够的拉应力,提高拉深件的刚度和减少由于回弹而产生的

凹面、扭曲、松弛和波纹等缺陷;

2、调节材料的流动情况,使拉深过程中各部分流动阻力均匀,或使材料流入模具的量适合工件

各处的需要,防止“多则皱,少则裂”的现象;

3、扩大压边力的调节范围。在双动压力机上,调节外滑块四个角的高低,只能粗略地调节压边力,并不能完全控制各处的进料量正好符合工件的需要,因此还需要靠压边面和拉深筋来辅助控制各处的压力;

4、当具有拉深筋时,有可能降低对压边面的加工粗糙度的要求,这便降低了大型覆盖件拉深模

的制造难度;同时。由于拉深筋的存在,增加了上、下压边面之间的间隙,使压边面的磨损减少,提

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5、纠正材料不平整的缺陷,并可消除产生滑移的可能性。因为当材料在通过拉深筋产生起伏后再向凹模流入的过程中,相当于辊压校平的作用。

62.大型覆盖件中的工艺切口的作用是什么?

答:当需要在覆盖件的中间部位上冲压出某些深度较大的局部突起或鼓包时,在一次拉深中,往往由于不能从毛坯的外部得到材料的补充而导致工件的局部破裂。这时,可考虑在局部突起变形区的适当位置冲出工艺切口或工艺孔,使容易破裂的区域从变形区内部得到材料的补充。

63.如何冲裁工艺切口?

答:工艺切口的冲压加工方式有两种:

1、落料时冲出这种方法用于局部成形深度较浅的场合。

2、拉深过程中切出这是常用的方法,它可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即在拉深开始阶段利用材料的径向延伸,然后切出工艺切口。利用材料的切向延伸,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形深度。在拉深过程中切出工艺孔时,往往采用的是撕口的工艺方法,并没有使材料完全分离,切口的废料可在以后的修边工序中一并切除。否则,将产生从冲模中清除废料的困难。

64.工艺切口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答:工艺切口的大小和形状要视其所处的区域情况和其向外补充材料的要求而定。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切口应与局部突起的形状轮廓相适应,以使材料合理流动。

2、切口之间应留有足够的搭边,以使凸模张紧材料,保证成形清晰,避免波纹等缺陷,这样可保证修切后可获得良好的翻边孔缘质量。

3、切口的切断部分 (即开口)应邻近突起部位的边缘,或容易破裂的区域。

4、切口的数量应保证突起部位各处材料变形趋于均匀,否则不一定能防止裂纹产生。如下图中,原来设计只有左右两个工艺切口,结果中间仍产生裂纹,后来添加了中间的切口 ( 虚线所示 ) ,就完免除破裂现象。

65.在哪些冲压生产中必须采用精密级进模?

答:在大批量的冲压生产中,材料较薄、精度较高的中小型冲件,必须使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对于较大的冲压件适用于多工位传递式模具的冲压加工。

66.对精密模具中的易损零件有什么要求?

答:精密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技术要求较高,成本相对也较高。为了保证整副模具有较高的寿命特别要求模具零件损坏或磨损后更换迅速、方便、可靠,因此要求模具的重要零件具有互换性,这种模具零件具有互换性质的冲模,可称为互换性冲模具。

67.精密级进模的排样设计有何意义?

答:合理的排样设计,可以使模具各工位加工协调一致,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制造精度、生产率和模具寿命,也可降低模具的制造难度。因此,排样设计是精密级进模设计中的最关键的综合性技术问题,必须将制件的冲压方向、变形次数及相应的变形程度和模具结构的可能性与加工工艺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使排样趋于合理。

68.什么叫载体?

答:在级进模工作时,运载坯料到各工位进行各种冲裁和成形加工的物体就称为载体。载体与坯件连接的部分称为搭边,坯件与坯件连接的部分称为搭口。工作时,在动态加工中要求载体始终保持送

进稳定、定位准确,因此要求载体有一定的强度。

69.精密级进模对模座有什么要求?

答:精密级进模要求模具的强度高、刚性好、精度高。因此通常采用结构钢做模座,其厚度要求

比标准模座厚,上模座加厚 5 ~ 10mm,下模座加厚 10 ~ 15mm 。

70.凹模结构有哪些类型?

答:凹模结构常用类型有整体式、拼块式和嵌块式三种。在普通冲模中常选用标准凹模板作整体

式凹模,在精密级进模中常采用拼块式和嵌块式凹模。

71.螺孔和销孔与刃口之间的距离一般怎样确定?

答:螺孔和销孔间距或与刃口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 1.3d 。

72.条料定位装置有哪几种?

答:精密级进模条料定位常用侧刃作粗定位,导正销作精定位,此外也可单独用多个导正销定位。73.导正销的安装位置如何确定?

答:首次定位导正销的位置应设置在紧随冲导正孔的第二工位。比如工位一冲导孔和型孔,工位二(条料送料进一个步距 A ),首先由导正销导正条料再立即冲第二个型孔,这样就保证了两型孔距离为一个步距 A 的精确尺寸。当侧刃作粗定位时,第一步冲导孔和侧刃同时进行,但侧刃切边长度(送料方向)即侧刃尺寸为 A+ ( 取 0.05~0.1mm) ,这样送进就比 A 多 0.05~0.1mm ,第二步导正销正时就会使条料后移 0.05~0.1mm ,达到精定位的目的。导正销的设置可为双排(宽料)或单排,一般10 个工位以上的模具需设置 3~4 个以上导正销。

74.导正销的使用有那些要求?

答:导正销与导正孔的配合间隙越大,定位精度就越低,但间隙太小,导正销不规则的磨损加大,也会影响导正精度。对普通制件,双面间隙可取 0.03~0.06mm (薄料取小值,厚料取大值)。对于精密制件,双面间隙可取 0.008~0.025mm 。为了达到导正定位条料的目的,导正销工作直径需要突出弹压卸料一定长度,一般取(0.8~0.9)t。在一副摸具中使用多个导正销时,各导正销的头部直径、形状、突出高度应保持一致。

75.精密级进模结构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能顺利、连续、稳定地工作,保证制件的形状和精度。凸、凹模配合中心一致,步距准确;

2、各种成形尽可能在一副模具上完成;

3、排样合理,有自动送料、自动检测保护装置;

4、效率高,寿命长,易损件更换方便;

5、制造周期短,成本低。

76.精密级进模结构设计有哪些要点?

答:1、导向装置和卸料板的形式选用;

2、凹模的整体式、拼块式和嵌块式的选择;

3、模具材料的选用;

4、互换性与维修的考虑;

5、冲压速度的选择;

6、刚度的考虑;

7、弹性零件的选用和安装方法;

8、零件加工方法。

77.冲压工艺过程制定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

答:冲压工艺过程制定的一般步骤如下:

(1)、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2)、确定冲压件的成形工艺方案;

(3)、确定冲压模具的结构形式;

(4)、选择冲压设备;

(5)、编写冲压工艺文件。78.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数目与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答:冲压工序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冲压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精度,同时需要考虑工件的变形性质和具体的生产条件。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从工件图上直观的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工件图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其工序性质。冲压工序的数量主要根据工件形状的复杂程度尺寸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质确定。在具体情况下,还应该考虑生产批量、实际制造模具的能力、冲压设备的条件以及工艺稳定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冲压工序的顺序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的要求、工序的性质以及材料变形的规律进行安排。

79.确定冲压模具的结构形式的原则是什么 ?

答:在制定冲压工艺规程时可以根据确定的冲压工艺方案和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形状特点、尺寸精度以及模具的制造能力、现有冲压设备、操作安全方便的要求等,来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如果工件的

生产批量小,可以考虑采用单工序的简单模具;如果工件的生产批量很大,应该尽量考虑将几道工序

合并在一起,采用一次可以完成多道工序的复合模或级进模结构。

80.怎样确定工序件的形状和尺寸 ?

答:(1)对某些工序的半成品尺寸,应根据该道工序的极限变形参数计算求得;

(2)确定工序件的尺寸时,应保证已成形的部分在以后各道工序中不再产生任何变动,而待成形

部分必须留有恰当的材料余量,以保证以后各道工序中形成工件相应部分的需要;

(3)工序件的形状,应具有较强的抗失稳能力;

(4)确定工序件的过渡形状与尺寸时,应考虑其对工件性质的影响。

81.怎样选择冲压设备 ?

答:冲压设备的选择包括两个方面:

1)是冲压设备类型的选择主要根据所要完成冲压工序的性质、生产批量的大小、冲压件的几何

尺寸和精度要求等;

2)是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根据冲压加工中所需的冲压工艺力、变形功以及模的结构形式和闭合

高度、外形轮廓尺寸等。

82.弯曲变形有何特点?

答:1)弯曲变形主要集中在弯曲圆角部分;

2)弯曲变形区存在一个变形中性层;

3)形区材料厚度变薄的现象;

4)变形区横断面的变形。83.简述拉深成形的主要成形障碍及防止措施。

答:拉深成形时主要的成形障碍是起皱和开裂。防止起皱发生在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压边圈。防止危险断面破裂的根本措施是减小拉深时的变形抗力,确定合理的拉深系数,采用较大的模具圆角半径,改善凸缘部分的润滑条件,增大凸模表面的粗糙度。

84.卸料板采用卸料螺钉吊装在上模,卸料螺钉应对称分布,工作长度要严格一致。多工位级进模常使

用的卸料螺钉有几种形式?说明其中外螺纹式、内螺纹式的使用特点?

答:多工位级进模常使用的卸料螺钉有外螺纹式、内螺纹式和组合式。外螺纹式常使用在少工位的普通级进模中,外螺纹式卸料螺钉工作段的长度刃磨较困难,难保证一组卸料螺钉工作长度保持一致;内螺纹式,可通过磨削轴端面可使一组卸料螺钉工作长度保持一致,当冲裁凸模经过一定冲压次数后进行刃磨时,卸料螺钉工作段的长度必须磨去同样的量值,才能保证卸料板的压料面与冲裁凸模端面的相对位置。

85冲裁是分离变形的冲压工序。当凸模、凹模之间的设计间隙合理时,工件受力后的分离变形要进过

那几个阶段,分离前在那个阶段的何时将出现微裂纹。

答:三个阶段,即:从弹性变形开始,进入塑性变形,最后以断裂分离告终。在塑性变形阶段,

随着凸模的不断压入,材料的变形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变形区硬化加剧,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附近,

材料就产生微小裂纹,这就意味着破坏开始,塑性变形结束。

86.要实现精密冲裁,工艺上必须采取的四个特殊措施是什么?

答:1)采用带齿圈的压板,产生强烈压边作用力;

2)凹模(或凸模)刃尖处制造出小圆角,抑制剪裂纹的发生;

3)采用较小的间隙,甚至为零间隙;

4)施加较大的反顶压力,减小材料的弯曲。

87.什么是弯曲回弹?影响弯曲回弹的主要力学性能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影响的?

答:当弯曲结束,外力去除后,塑性变形留存下来,而弹性变形则完全消失。产生了弯曲件的弯曲

角度和弯曲半径与模具相应尺寸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弯曲件的弹性回跳(简称回弹)。材料的屈服极限

σs,弹性模量 E。材料的屈服点σS越高,弹性模量 E 越小,弯曲弹性回跳越大。

88.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与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答:冲裁凸模与凹模横向尺寸的差值称为冲裁间隙。间隙越小则冲裁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间隙越大

则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就越低。89.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产生回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为:弯曲半径的变化和弯曲角的变化。

产生回弹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弯曲半径、弯曲中心角、弯曲方式、模具间隙等。

90.拉深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的特点是什么?

答:拉深变形区为凸缘部分,切向为压应力,径向为拉应力,切向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所以在切

向是压应变,径向为拉应变。

91.拉深时容易出现什么样的质量问题?为什么?

答:凸缘的起皱和底部圆角 R 处的开裂,前者是因为切向压应力太大,后者是 R 处的塑性变形小,

加工硬化现象弱。

92.材料的哪些机械性能对伸长类变形有重大影响?哪些对压缩类变形有重大影响?

答:伸长类成形的极限变形参数主要决定于材料的塑性,并且可以用板材的塑性指标直接或间接地

表示。例如多数实验结果证实:平板毛坯的局部胀形深度、圆柱体空心毛坯的胀形系数、圆孔翻边系

数、最小弯曲半径等都与伸长率有明显的正比关系。

压缩类成形的极限变形参数(如拉深系数等),通常都是受毛坯传力区的承载能力的限制,有时

则受变形区或传力区的失稳起皱的限制。

93普通冲裁时,毛刺是如何形成的?

答:毛刺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被加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口

正面材料被压缩,刃尖部分处于高静水压应力状态,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在刃尖处发生,而是在模具侧

面距刃尖不远的地方发生,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产生毛刺。在普通冲裁中毛刺是

不可避免的。

94、请分析说明图中凹模洞口形式在使用上有什么样的区别?

答:其中 a)、b)、c)型为直筒式刃口凹模。其特点是制造方便,刃口强度高,刃磨后工作部分尺寸

不变。广泛用于冲裁公差要求较小,形状复杂的精密制件。但因废料或制件在洞壁内的聚集而增大了推

件力和凹模的涨裂力,给凸、凹模的强度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般复合模和上出件的冲裁模用 a)、c)

型下出件的用 b)或 a)型。d)、e)型是锥筒式刃口,在凹模内不聚集材料,侧壁磨损小。但刃口强度差,

刃磨后刃口径向尺寸略有增大,用在冲压材料较薄、工件精度要求不高的冲裁模中。

95、简述挡料销的三种形式和在使用上的区别?

答:固定挡料销安装在凹模上,用来控制条料的进距。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由于安装在凹

模上,安装孔可能会造成凹模强度的削弱,常用的结构有圆形和钩形挡料销;活动挡料销常用于倒装复

合模中;始用挡料销用于级进模中开始定位。

96、请简述拉深变形的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的特点。

答: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拉伸应力σ1,切向产生压缩应力

σ3。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筒形拉深件。

97、拉深时的危险端面在哪里?为什么?

答:危险端面为筒壁和圆筒底部的过渡区,材料承受筒壁较大的拉应力σ1、凸模圆角的压力和弯曲作

用产生的压应力σ2和切向拉应力σ3。在这个区域的筒壁与筒底转角处稍上的位置,拉深开始时材料处于

凸模与凹模间,需要转移的材料较少,受变形的程度小,冷作硬化程度低,加之该处材料变薄,使传力的截

面积变小,所以此处往往成为整个拉深件强度最薄弱的地方,是拉深过程中的“危险断面”。

感谢您的下载,特赠送精品文章《体能训练

技巧-TRX悬挂训练系统》工作之余锻炼身体,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祝您

生意兴隆,事业高攀。

RX训练带是源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刚开始的雏形是以高密度毛巾制成的训练道具,后来,有一名叫兰

迪的美国海豹突击队的指挥官,在退役后重新设计了该套装备和训练计划,变成民用的健身课程-------“TRX悬挂训练系统”,整套装备的主要部分是宽1.5英寸,额定张力为1250磅的尼龙绳子,长度范围从

6英尺调整至12英尺,橡胶把手更适应双手抓缚或是双脚悬挂等地面训练动作,扣锁由曾用于卡宾枪的材料制成,且易于调整,其自用不到2磅,1分钟就能悬挂妥当,装在袋子里便于携带到任何地方,可

固定在单杠上或卡在门缝里,或系在树枝上,适合绝大多数的训练环境,如果加上哑铃或健身球一起锻炼,可增加更高阶的难度。

悬挂训练:用练习者自身体重做负重,能够允许肌肉在多个平面上做运动,同时保证更多的肌肉和关节参与,能够打造更加结实的肌肉,稳定灵活的关节,坚固的核心力量和正确的体态,帮助在任何运动项目上获得更佳的运动表现,TRX还是运动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TRX动作解读:

增加阻力:1.身体角度越大,阻力越大2.抬起一边大腿,有助于锻炼更多平衡力

3.离支点越远,越吃力,对稳定性要求越高

减低难度:一腿向前踮地,有助于身体减重

1. chest press/ fly combo(推胸飞鸟组合):人背向绳子,手臂握住绳子,双手伸直,肘保持一点弯曲,膝盖一点点弯曲,两腿跟肩一样宽,身体重心微微向前,用胸肌发力慢慢打开双手并让它弯曲到90度

停下,再慢慢还原,然后双手打开做飞鸟,同时一脚往前踮地,再还原,交替练习。

2. chest press(推胸):人背向绳子,手臂握住绳子,双手伸直,肘保持一点弯曲,膝盖一点点弯曲,

两腿跟肩一样宽,身体重心微微向前,用胸肌发力慢慢打开双手并让它弯曲到90度停下,再慢慢还原(难度增加:双腿合并或单腿抬起,或把身体斜度增加)

3. lunge fly(弓步飞鸟):1.手臂握住绳子,双手伸直,肘保持一点弯曲,挺胸收腹,身体重心微向前倾,双手打开做飞鸟,同时一脚往前踮地。用胸部发力,再还原

4. chest press- single leg extended(推胸-单腿伸展):人背向绳子,手臂握住绳子,双手伸直,肘

保持一点弯曲,膝盖一点点弯曲,一脚撑地,一脚向前抬起,身体重心微微向前,用胸肌发力慢慢打开双手并让它弯曲到90度停下,再慢慢还原.

冲裁模具设计步骤(精)

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第一步工作: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 , 以电脑机箱为例, 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合分析 (套图 , 确保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的重要性,以确定重点尺寸,这样在模具设计中很有好处。 第二步: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 , 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 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 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 在产品展开时一般从后向前展开, 例如一产品需要量五个工序, 则从加工成品开始展开,一直向前四工序、三工序、二工序、一工序,并展开一个图形后复制一份再进行前一工序的展开。注意, 这一步很重要, 同时要细心。 第三步: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 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 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注意:如果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并加入定位销钉、导柱、螺丝孔的位置。可以大大的提高设计效益。如果进行手工计算效率太低。 第四步:模具图的绘制 , 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 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并且加入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 一定不能忘记。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五步:校对 设计实例 1 冲裁、弯曲、拉深及成形是冷冲压的基本工 序,下面以常见的冲裁件、弯曲件及拉深件为例介绍冲裁、弯曲及拉深的冲压工艺分析、工艺方案拟订、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零件简图:如图 3-1所示. 名称:垫圈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35钢 材料厚度:2mm 要求设计此工件的冲裁模。 图 3-1 一 . 冲压件工艺分析 该零件形状简单、对称, 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根据冲模手册表 2-10、 2-11查得,冲裁件内外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 IT14,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 ±0.1mm .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相比较, 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 其它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 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 故决定采用利用导正销进行定位、刚性卸料装置、自然漏料方式的冲孔落料模进行加工。 方案一:采用复合模加工。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率高, 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 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但复合模结构复杂, 制造精度要求高, 成本高。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方案二:采用级进模加工。级进模比单工序模生产率高,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

第一章概述 内容简介: 本章讲述冲压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涉及冲压和冲模概念、冲压工序和冲模分类;常见冲压设备及工作原理、选用原则;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和规律;冲压成形性能及常见冲压材料;模具材料种类;模具制造特点、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应用等。 章节内容: 1.1冲压的定义 1.2冲压工序分类 1.3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 1.4冲压变形的理论基础 1.5冲压用板料 1.6冲压设备简介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冲压和冲模概念、冲压工序和冲模分类; 2.认识常见冲压设备,掌握选用原则; 3.了解屈服准则、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体积不变条件、硬化规律、等冲压成形基本规律; 4.了解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 5.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 重点内容: 冲压成形基本概念、冲压设备及选用、冲压成形基本规律及应用、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常用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应用。 难点内容: 冲压成形基本规律、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

主要参考书: [1] 王同海.实用冲压设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冯炳尧.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下载> 1-1什么是冲压加工? 1-2 冲压加工又何特点? 1-3冲压加工又哪几种类型? 1-4什么是分离工序? 1-5 什么是塑性变形工序? 1-6 我国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1-7 常用的冲压设备有哪几种? 1-8 通用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1-9 选用冲压设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0怎样根据冲压工艺来选择压力机的种类? 1-11怎样选择压力机规格大小? 1-12如何正确使用压力机? 1-13使用时如何正确地调整压力机? 1-14冲压材料常用的备料设备有哪些? 1-15剪板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1-16如何正确使用剪板机? 例题与解答: [1]冲压塑性变形辅助分析 [2]拉深变形中的变形趋向:注意变形过程、变形区与传力区、变形缺陷 电子教材 1.1 冲压的定义 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冲压设备上对板料施加压力(或拉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制件的加工方法。冲压加工的对象一般为金属板料(或带料)、薄壁管、薄型材等,板厚方向的变形一般不侧重考虑,因此也称为板料冲压,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后习题教学资料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后习题

第 2章冲裁 填空题 1.冲裁件的断面质量由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毛刺 4部分组成。 2.冲裁件在板料或条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3.冲裁时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称为搭边和 侧搭边。 4.当间隙较小时,冲裁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的尺寸大于凹模尺寸,冲孔件 的尺寸小于凸模尺寸。 5.当间隙较大时,冲裁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的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件 的尺寸大于凸模尺寸。 6.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间隙、材料性质、工件形状与尺寸、其中间隙起 主导作用。 7.凸模刃口磨钝时,在落料件的上端产生毛刺,而凹模刃口磨钝时,在冲孔件的 下端产生毛刺。 8.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模具的压力中心,模具的压力中心必须通过模柄轴 线而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 9.复合模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既是落料凸模有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 10.倒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上模,顺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下模。 判断题 1.冲裁件的排样是否合理主要用材料利用率来衡量。(√)

2.常用的卸料装置可分为固定卸料装置和弹压卸料装置,固定卸料装置常用于冲裁 厚料和冲裁力较大的冲件,弹压卸料装置一般用于冲裁薄料及精度要求高的冲件。(√) 3.导料板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凸模有正确的引导方向。(×) 4.冷冲压工艺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两大类。(√) 5.倒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上模,顺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下模。(√) 6.上、下模座、导柱、导套的组合体叫冲模。(×) 7.凸凹模就是落料、冲孔复合模中把凸模和落料凹模做成一体的工作零件。(×) 8.取合理小间隙时有利于提高制件质量,取合理大间隙时有利于延长模具寿命。 (√) 9.垫板的主要作用是把凸模连接到模座上。(×) 10.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有两大方面因素,一是冲模凸、凹模本身制造偏差,二是冲裁 结束后冲裁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的尺寸偏差。(√) 简答题 1.何谓冲模? 加压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分离、成型或结合而得到制件的工艺装备叫冲模。 2.何谓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叫复合模。 3.确定冲裁间隙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知识点

一、板料成形(冲压、冷冲)就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板料施加变形力,使板料在模具里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与性能的产品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二、分离工序:指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相互分离的工序。基本工序:冲孔、落料、切断、切口、切边、剖切、整修等。 三、冲孔:用冲孔模沿封闭轮廓冲裁工件或毛坯,冲下部分为废料。 四、落料:用落料模沿封闭轮廓冲裁板料或条料,冲下部分为制件。 五、切断:用剪刃或模具切断板料或条料的部分周边,并使其分离。 六、切口:用切口模将部分材料切开,但并不使它完全分离,切开部分材料发生弯曲。 七、塑性成形工序:指材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与精度要求的零件。基本工序:弯曲、拉深、成形等。 八、弯曲:把平面毛坯料制成具有一定角度与尺寸要求的一种塑性成形工艺。 九、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按模具零件的功能可分为工艺零件与结构零件两部分。工艺零件: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凸凹模: 结构零件: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导板 十、冲压模具按工序组合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十一、冲裁就是利用模具使板料沿一定的轮廓形状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主要指落料、冲孔 十二、冲裁变形过程: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 十三、断面特征: 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 十四、冲裁件断面质量影响因素:1)材料的性能对断面质量的影响2)模具刃口状态对断面质量的影响3)模具冲裁间隙大小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十五、冲裁间隙的概念:指冲裁模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也就就是凸、凹模刃口间缝隙的距离。 十六、冲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冲裁件的质量主要就是指断面质量、尺寸精度与形状误差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设计课题:工件如下图所示,材料Q235,板料厚度1mm,年产量8万件,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划痕。设计成型零件的模具。 技术要求:未注圆角为R1;未注公差为IT14级;材料厚度t=1mm 一、冲压工艺分析 1、该零件的材料是Q235,是普通的碳素工具钢,板厚为1mm,具有良好 的可冲压性能。 2、该零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处有R1的圆角,所冲的三个孔都是Φ5的 尺寸,工艺性比较好,整个工件的结构工艺性好。 3、尺寸精度,零件上的三个孔的尺寸精度为IT12~13级,三个孔的位置 精度是IT11~12级,其余尺寸的公差为IT12~14,精度比较低。 结论:适合冲压生产。 二、工艺方案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有以下3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具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幅模具,成本高而生产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需求。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位置精度不如复合模具冲裁精度高。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成型该零件应该采用方案二复合模具成型。 三、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1、该零件质量要求不高,板的厚度有1mm, 孔边距有6mm,所以可以选用 倒装复合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两个导料销,控制条料的 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采用弹性卸料。下出件,上模刚性顶件。 4、导向方式的选择:为了方便操作,该模具采用后侧导柱的导向方式。 冲压件的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批量为中批量,为了使得模具寿命较高,采用有导向、弹性卸料、下出件的模具结构形式。 四、工艺计算 1、确定最佳排样方式,并计算材料利用率,选择板料规格。 该零件为近似矩形零件,设计排样1、排样2三种排样方式,如图:排样1: 排样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后习题

第 2章冲裁 填空题 1.冲裁件的断面质量由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毛刺4部分组成。 2.冲裁件在板料或条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3.冲裁时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称为搭边和 侧搭边。 4.当间隙较小时,冲裁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的尺寸大于凹模尺寸,冲孔件 的尺寸小于凸模尺寸。 5.当间隙较大时,冲裁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的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件 的尺寸大于凸模尺寸。 6.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间隙、材料性质、工件形状与尺寸、其中间隙起 主导作用。 7.凸模刃口磨钝时,在落料件的上端产生毛刺,而凹模刃口磨钝时,在冲孔件的 下端产生毛刺。 8.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模具的压力中心,模具的压力中心必须通过模柄轴 线而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 9.复合模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既是落料凸模有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 10.倒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上模,顺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下模。 判断题 1.冲裁件的排样是否合理主要用材料利用率来衡量。(√) 2.常用的卸料装置可分为固定卸料装置和弹压卸料装置,固定卸料装置常用于冲 裁厚料和冲裁力较大的冲件,弹压卸料装置一般用于冲裁薄料及精度要求高的

冲件。(√) 3.导料板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凸模有正确的引导方向。(×) 4.冷冲压工艺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两大类。(√) 5.倒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上模,顺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下模。(√) 6.上、下模座、导柱、导套的组合体叫冲模。(×) 7.凸凹模就是落料、冲孔复合模中把凸模和落料凹模做成一体的工作零件。(×) 8.取合理小间隙时有利于提高制件质量,取合理大间隙时有利于延长模具寿命。(√) 9.垫板的主要作用是把凸模连接到模座上。(×) 10.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有两大方面因素,一是冲模凸、凹模本身制造偏差,二是冲裁 结束后冲裁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的尺寸偏差。(√) 简答题 1.何谓冲模? 加压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分离、成型或结合而得到制件的工艺装备叫冲模。 2.何谓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叫复合模。 3.确定冲裁间隙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主要根据冲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这三个因素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 4.试述落料模由哪些零件组成。 主要由工作零件:凸模、凹模; 定位零件:到料板(倒料销)、承料板、挡料销; 卸料零件:弹压(固定)卸料板; 导向零件:导柱、导套; 固定零件:上、下模座、模柄、凸模固定板、垫板;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 骤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 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a.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已经成形的部分(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对指定的1—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设计方法如下: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冷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冷冲模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 .搜集必要的资料 设计冷冲模时,需搜集的资料包括产品图、样品、设计任务书和参考图等,并相应了解如下问题: l )了解提供的产品视图是否完备,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有无特殊要求的地方。 2 )了解制件的生产性质是试制还是批量或大量生产,以确定模具的结构性质。 3 )了解制件的材料性质(软、硬还是半硬)、尺寸和供应方式(如条料、卷料还是废料利用等),以便确定冲裁的合理间隙及冲压的送料方法。 4 )了解适用的压力机情况和有关技术规格,根据所选用的设备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模具及有关参数,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闭合高度和送料机构等。 5 )了解模具制造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和加工技巧,为确定模具结构提供依据。 6 )了解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的可能性,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2 .冲压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艺性是指零件冲压加工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如果发现冲压工艺性差,则需要对冲压件产品提出修改意见,经产品设计者同意后方可修改。 3 .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确定方法如下: l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要求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基本工序的性质,即落

料、冲孔、弯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况下可以由图样要求直接确定。 2 )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如拉深次数等。 3 )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尺寸要求确定工序排列的顺序,例如,是先冲孔后弯曲还是先弯曲后冲孔等。 4 ) 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确定工序的组合,如复合冲压工序、连续冲压工序等。 5 ) 最后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模具寿命、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在满足冲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定适合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片(内容包括工序名称、工序数目、工序草图(半成品形状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选设备、工序检验要求、板料规格和性能、毛坯形状和尺寸等): ; 4 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确定工序的性质、顺序及工序的组合后,即确定了冲压工艺方案也就决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结构形式。冲模的种类很多,必须根据冲件的生产批量、尺寸、精度、形状复杂程度和生产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其选原则如下: l )根据制件的生产批量确定采用简易模还是复合模结构。一般来说简易模寿命低,成本低;而复合模寿命长,成本高。 2 )根据制件的尺寸要求确定冲模类型。 若制件的尺寸精度及断面质量要求较高,应采用精密冲模结构;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制件,可采用普通冲模。复合模冲出的制件精度高于级进模,而级进模又高于单工序模。 3 )根据设备类型确定冲模结构。 拉深加工时有双动压力机的情况下,选用双动冲模结构比选用单动冲模结构好很多

冲压与模具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 冲压: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 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生产的三要素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合理的冲压工艺 冲压工序的分类: 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分为:分离工序、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极限σb,使材料发生断裂而产生分离,从而成形零件。分离工序主要有剪裁和冲裁等。 成形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σs,但未达到强度极限σb,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成形零件。成形工序主要有弯曲、拉深、翻边、胀形、扩口、缩口和旋压等。 冲压模具 1.冲模的分类 (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 (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 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级进模:在压机的一次行程内,在连续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共序的模具。 2.冲模组成零件 冲模通常由上、下模两部分构成。组成模具的零件主要有两类: ①工艺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 ②结构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第二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冲裁变形规律、冲裁件质量及影响因素; 2.掌握冲裁模间隙确定、刃口尺寸计算、排样设计、冲裁力计算等设计计算方法。 3.掌握冲裁工艺性分析与工艺设计方法; 4.认识冲裁模典型结构(尤其是级进模和复合模)及特点,了解模具标准,掌握模具零部件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方法; 5.掌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概述 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基本工序:落料和冲孔。既可加工零件,也可加工冲压工序件。 落料:冲下所需形状的零件冲孔:在工件上冲出所需形状的孔 冲裁模:冲裁所使用的模具叫冲裁模,它是冲裁过程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凸、凹模刃口锋利,间隙小。 分类:普通冲裁、精密冲裁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卷B卷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模具沿封闭的轮廓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工件的冲裁工艺叫【】 A.落料 B.冲孔 C.切断 D.剖切 2.如图所示冲压变形区划分示意图,A为变形区,B为已变形区,a)图为 【】 题2图 A.胀形工艺 B.缩口工艺 C.翻边工艺 D.拉深工艺 3. 在冲压过程中,需要最小变形力区是个相对的弱区,材料变形时,首先变形区为 【】 A.已变形区 B.强区 C.传力区 D.弱区4.设计落料模时,设计基准应选择【】 A.凸模 B.凹模固定板 C.凹模 D.凸凹模 5.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A. 缩短 B.不变 C.分离 D.伸长 6.由于覆盖件形状比较复杂,拉深往往采用【】 A. 多次拉深 B. 一次拉深 C. 拉深弯曲复合 D. 落料拉深复合 7.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3 1σ σ= 。在该位置,用R=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A.∣б1∣>|б3|,|ε1|<|ε3| B.∣б1∣>|б3|,|ε1|>|ε3| C.∣б1∣<|б3|,|ε1|<|ε3| D.∣б1∣<|б3|,|ε1|>|ε3| 8.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具冲压时,条料的精确定位主要依靠【】 A. 送料装置 B. 导正销 C. 导料钉 D.导料板 9.如图所示的阶梯形零件,当材料相对厚度t/D×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小时,可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

A.(h 1+h 2+h 3/d n )≥h /d n B. (h 1+h 2+h 3/d n )≤h /d n C. (h 1+h 2+h 3/d n )>h /d n D. (h 1+h 2+h 3/d n )≠h /d n 10 .冲压工艺过程卡是用于指导 工艺过程的依据。【 】 A. 冲压工艺制定 B. 冲模电加工 C. 冲压生产 D.冲压模具制造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采用弹压卸料板的普通冲裁模具,弹压卸料板具有 作用。【 】 A.压料 B.导料 C.顶料 D.卸料 2. 当弯曲变形程度较大(r /t <5)时,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为立体塑性弯曲应力应变状态。在宽板(B/t >3)弯曲时,弯曲变形区内侧的应力应变状态为 【 】 A. B. C . D . 3.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 A.厚度增厚 B. 厚度减簿 C .硬度增加 D .硬度减少 4.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 】 A. 内孔翻边 B. 缩口 C. 胀形 D. 弯曲内侧变形 5.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 】 、 A. 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 B. 低的屈强比 C. 良好塑性 D. 高的屈强比 6.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在送料时,控制送料进距和初定位常选用【 】 A. 侧刃 B. 自动送料机构 C. 始用挡销 D. 导正销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胀形变形主要是由材料 方向的减薄量支持板面方向的 而完成的。 2.冲压加工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 ,对放置在模里的板料施加 ,使板料在模 具里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3.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或侧刃配合使用在级进模中,以减小 误差,保证孔与 的相 对位置尺寸要求。 4.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指在保证毛坯弯曲时外表面不发生开裂的条件下,弯曲件内表面能够弯 成的 与 的比值,用r min /t 来表示。 5.V 形件弯曲模,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是由调节 高度来控制。对于U 形件弯曲模,则 必须选择适当的 。 6.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 ,切向产 生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 筒形拉深件。 7.金属塑性变形时物体主要是发生形状的改变,体积变化 ,其表达式可成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分解

第一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 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进行冲压生产的重要技术准备工作。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应结合工厂的设备、人员 等实际情况,从零件的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劳 动强度、环境的保护以及生产的安全性各个方面综合考 虑,选择和设计出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使用安全可 靠的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以使冲压件的生产在保证达 到设计图样上所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 降低冲压的工艺成本和保证安全生产。一般来讲,设计 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包括: ⒈工艺设计 (1) 零件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根据冲压件产品 图,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原 材料尺寸规格和力学性能,并结合可供选用的冲压设备 规格以及模具制造条件、生产批量等因素,分析零件的 冲压工艺性。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 序数目少、占用设备数量少、模具结构简单而寿命高、 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 (2) 确定工艺方案,主要工艺参数计算在冲压工 艺性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 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有时同 一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通 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 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寿命高低、生产成 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 此外,了解零件的作用及使用要求对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有帮助的。 工艺参数指制定工艺方案所依据的数据,如各种成形系数(拉深系数、胀形系数等)、零件展开尺寸以及冲裁力、成形力等。计算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工艺参数可以计算得比较准确,如零件排样的材料利用率、冲裁压力中心、工件面积等;第二种是工艺参数只能作近似计算,如一般弯曲或拉深成形力、复杂零件坯料展开尺寸等,确定这类工艺参数一般是根据经验公式或图表进行粗略计算,有些需通过试验调整;有时甚至没有经验公式可以应用,或者因计算太繁杂以致于无法进行,如复杂模具零件的刚性或强度校核、复杂冲压零件成形力计算等,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凭经验进行估计。 (3) 选择冲压设备根据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和各种冲压设备的力能特点,考虑冲压加工所需的变形力、变形功及模具闭合高度和轮廓尺寸的大小等主要因素,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情况来合理选定设备类型和吨位。 常用冲压设备有曲柄压力机、液压机等,其中曲柄压力机应用最广。冲裁类冲压工序多在曲柄压力机上进行,一般不用液压机;而成形类冲压工序可在曲柄压力机或液压机上进行。 ⒉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与设计、模具结构参数计算、模具图绘制等内容。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给个实例。由于无法上图,只有文字,见谅。 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 [摘要] 文章在对抽引加工工艺作了简单的概述後,著重总结了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并列举了较实用之模具结构形式. 关键词抽引连续模冲压冲模排样 1. 概述 抽引加工工艺在连接器五金件制造中应用极为广泛. 它是一种将平片毛坯抽制成立体空心件的冲压加工方法,在工业及生活用品的制造中应用极为广泛. 诸如汽车覆盖件,连接器中的D型铁壳,生活用品中的易拉罐等都离不开抽引加工工艺.抽引加工一般分为旋转件抽引(如Audio Jack Shell),盒形件抽引(如D-SUB Shell) 及复杂曲面抽引(汽车覆盖件)等. 抽引加工的成形机理是材料内部产生塑性流动,平片毛坯向径向流动逐步转移到筒壁的过程,如图一所示: (图一) 由此可见,抽引加工必然存在以下特点: a. 材料内部塑性流动, 必然产生加工硬化; b. 材料从外围向径向流动时,在切向相互间产生挤压应力,由此导致材料失稳起皱,甚至抽裂. 签于抽引成形机理是材料整体流动,变数太多,故模具设计时光靠理论计算往往不够,需在实际试模中加以修正.在抽引连续模设计时,由於连续模之结构特点以及料带之送料顺畅要求,使得模具设计时有更多的考量要点.以下就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作些许总结. 2. 抽引件工艺性评估及成形工序确定 在抽引连续模设计之前,首先应对抽引件图面进行工艺性审查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a. 抽引件之精度要求:一般而言抽引件在圆筒侧壁之材料厚度无法做到等料厚t, 故产品尺寸标注时不能同时对圆筒内外同时有尺寸要求, 只能满足其中一项, 其精度要求可达±0.05mm.在高度方向也可控制到±0.05mm, 其标注方式最好以抽引件底部为基准; b. 抽引件之外观要求: 材料在抽引流动时与模仁摩擦剧烈,外观无法做到车制零件那麼光滑,筒侧壁可能会有内凹或弧形; c. 零件之抽引工艺性: 由於抽引连续模之模具结构特点决定,抽引过程中无法加退火工序,故必须对制件之连续抽引进行工艺评估.如果其总抽引系数小於材料所允许之最小总抽引系数,那麼就不具备连续抽引工艺; d. 如果抽引件深度太高,无法连续抽引完成时,可考虑先抽引後翻底工艺,看能否达到目的,此时产品侧壁外观不平整.另外当总抽引系数太小时, 可考虑用胀形工艺完成; e. 产品形状尽量简单对称,有利於材料均匀流动; f. 产品之圆角半径不宜过小,一般底部圆角r和口部圆角R都应大於 (0.1~0.3)t;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冲孔模具设计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王宇学号:20114526 学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班级:材型一班指导教师:宋继顺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工艺分析 (2) 2.1.1材料分析 (2) 08#钢为极软的碳素钢,强度、硬度很低,而韧性和塑性极高,具有良好的深冲、拉延、弯曲和镦粗等冷加工性能、焊接性能。但存在时效敏感性,淬硬性及淬透性极低。大多 轧制成高精度的薄板或冷轧钢带用以制造易加工成形,强度低的深冲压或深拉延的覆盖 零件和焊接构件。 (2) 2.1.2结构分析 (3) 2.1.3确定精度 (3) 三、工艺计算 (4) 刃口尺寸计算 (4) 3.2对于孔φ730+0.08 (5) 3.3冲裁力 (5) 对于直径为φ73的孔 (6) 3.4压力中心的计算 (7) 四、设备选择 (7) 4.1压力机的选择 (7) 4.1.1依据滑块的驱动力分类 (7) 4.1.2依据滑块的数目分类 (8) 4.1.3依据滑块的驱动机构分类 (8) 4.1.4依据滑块驱动机构的配置分类 (8) 4.1.5依据机架的形式来分类 (8) 4.2其他零部件的选择 (8) 五、装配图及零件图绘制 (9) 六、参考文献 (10)

一、课程设计目的 二、工艺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冲裁件的工艺性是否合理,对冲裁件的质量、模具寿命和生产率有很大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对冲压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能满足材料较省、工序较少、模具加工较容易、寿命较高、操作方便及产品质量稳定等要求。 图1.1 零件 Fig1.1 Parts 2.1.1材料分析 材料:08#钢 材料厚度:0.6mm 生产为大批量生产, 08#钢为极软的碳素钢,强度、硬度很低,而韧性和塑性极高,具有良好的深冲、拉延、弯曲和镦粗等冷加工性能、焊接性能。但存在时效敏感性,淬硬性及淬透性极低。大多轧制成高精度的薄板或冷轧钢带用以制造易加工成形,强度低的深冲压或深拉延的覆盖零件和焊接构件。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应用

2017-2018-1 学期 XXXX学院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报告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 年月—日

冲压工艺与模具的发展应用 摘要: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积极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的基础工艺装备,工业要发 展,模具须先行。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现在,模具工业水平既是衡量一个制造业国家水平高低的重要的标志,也是一个工业国家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冲压工艺及模具当前的状况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冲压模具现状发展应用 1概述 1.1冲压的概念 冲压(sheet metal forming;stamping)利用模具在压力机上将金属板材制成各种板片状零件和壳体、容器类工件,或将管件制成各种管状工件。这类在冷态进行的成型工艺方法称为冷冲压,简称冲压。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前者适合变形抗力高,塑性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则在室温下进行,是薄板常用的冲压方法。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 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 压件[1]。 1.2冲压的特点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单工位或多工位的)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

冲压模具设计--答辩知识点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 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 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3.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止点前某一特定位置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 三个阶段。 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20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对被冲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产生分离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也称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23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若外力去除以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有形状和尺寸,称为塑性变形。 24变形温度对金属的塑性有重大影响。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 25以主应力表示点的应力状态称为主应力状态,表示主应力个数及其符号的简图称为主应力图。可能出现的主应力图共有九种。 26塑性变形时的体积不变定律用公式来表示为:ε1+ε2+ε3=0。 27加工硬化是指一般常用的金属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和变形抗力逐渐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 28在实际冲压时,分离或成形后的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与模具工作部分形状和尺寸不尽相同,就是因卸载规律引起的弹性回复(简称回弹)造成的。 29材料对各种冲压成形方法的适应能力称为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冲压成形性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内容来看,有两个方面:一是成形极限,二是成形质量。

支撑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支撑板零件冲压工艺及 模具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支撑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模具市场发展趋势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已能生产部分新型轿车的覆盖件模具。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的覆盖面,已从电机、电器铁芯片模具,扩展到接插件、电子枪零件、空调器散热片等家电零件模具。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电视的塑壳模具、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模具。

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等。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模方面,国内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及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其他类型的模具,例如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铝合金和塑料门窗异型材挤出模等,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可替代进口模具。 根据国内和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状况,有关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的模具经过行业结构调整后,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是模具日趋大型化;二是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三是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四是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五是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等工艺的模具将有较大发展;六是模具标准化和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七是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八是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九是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十是模具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比例将不断增大,这也是产品结构调整所导致的模具市场未来走势的变化 冲压模具的现状和技术发展 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 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a.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已经成形的部分(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对指定的1—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设计方法如下: ※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 ※ 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 ※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按比例绘制模具工作图。先用双点划线绘制毛坯,再绘制工作零件,然后绘制定位和定距零件,用连接零件把以上各部分连接起来,最后在适当的位置绘制压料和卸料零件。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以上顺序也可作适当调整。 ※ 工作图上应该标注模具的外轮廓尺寸、模具闭合高度、配合尺寸及配合型式。工作图上要标注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技术条件的要求。工作图要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有标准的标题栏和名细表。如果是落料模,要在工作图的左上角上绘制排样图。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检查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是否重合。如果不重合,对模具结果作相应的修改。 ※计算冲压力,最后选定冲压设备,进行模具与冲压设备相关尺寸的校核(闭合高度、工作台面、模柄安装尺寸等)。 5、测绘模具的大部分零件图(要求完成图纸工作量折合为A0图三张以上),零 件图要求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标注完整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要求。 6、填写冲压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