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组长:高倩组员:陶研妍赵康婷潘栖夙黄梦瑶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目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课题,在其发展当中由于诸多原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我们急需探索出一条能够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以推进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念;管理;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倡导课程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通过活动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并促进其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新课改要求下应运而生的课程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效有:

(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收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性强、实践程度高。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综合实践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高了学科学习的能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管理、校长素质、教师素质、学校

资源等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尽管在前面我提到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所取得的成效,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些成就。在我们小组的调查中显示,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实际来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还是存在诸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1.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问题

在农村,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相对来说没有城市好,这也是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个问题在这里也很明显的暴露了出来,

首先,综实课开设情况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无论是开设综实课的课改年级的比例,还是课时量,超过一半以上学校不能达标,问题是比较严重的。结合平时的教研工作,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校长重视程度不够,这里面又存在一个对综实课认识问题不到位的情况。这是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另外,政府部门的督导不得力也是原因之一。

学校少资金投入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主管部门和学校各项机制急需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学校经费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它是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要求学校和教师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灵活组织和确立活动主题。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一定资金的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就难以实施,由于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淡薄,学校和教师很难再课堂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上下功夫。另外,开发和实施新课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求广大农村小学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确实勉为其难。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同虚设。所以说,学校在这一块的管理还是比较松懈的。

2.家长观念必须转变

家长同样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主体。然而,在农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理解支持。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内容,让人看不到“成绩”和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各校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共同来开发和建设。其次,农村广大的家长还没有从应

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重语文、数学、英语,轻其他学科的倾向依然相当的严重。最后,再加上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他们只想看到的是你上的这种课能不能对孩子考上好的学校提高分数,所以配合老师的工作就不很积极,无形中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不得不有所顾虑,从而畏首畏尾,被动应付。

3. 教师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大部分的教师思想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认识不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深深地感觉到“主科”重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副科”,这样的心态导致了课程开设质量不高。很多老师认为花大功夫搞综合实践活动,影响现在普遍认为的“主科”成绩,担心家长不会接受,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有些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凡事总想依赖“教案”,从主题确立到活动设计,直至自己的教学反思,无一不依赖于课本中参考案例,把活动设计或“教案”当成教条,从而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格式化,教条化,进而严重制约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和发展。

二、相关对策

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现实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差异;既有师资队伍不足的因素,也有办学宗旨和教育思想不端正的因素。因此,要认真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策,切实改变目前的状况。1.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宣传力度

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务之急是应加大宣传,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校各级领导和管理者的认识。做好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解释工作,让他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与实践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将宣传工作做到政府部门,努力争取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援,同时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联系在一起,争取各方面的全力支持。要通过“硬”性制度,形成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通过硬性的规定和相应的宣传,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开好综合实践活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为学生未来发展负责

的一项艰巨工程。首先,应该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宣传,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社会、家庭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认识。其次,加强管理者、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基础理论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清楚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它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观念。

2.正确处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实施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之一。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对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以免浅尝辄止。

教师只需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所谓有效指导是指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教师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要加强师资培训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教研组织,开展

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加强校际间、教师间的协作,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加强师资培训,各级教研部门也常常组织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能够尽快更新和重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等,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要从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专职教师培训,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壮大教师队伍。针对农村教师所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环境,进行特定的适合农村学生的选题和活动设计的培训,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学校的实施。

4.资源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的背景和条件。而且课程资源本身也是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等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在具体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时,各校可根据实际,从本土化出发,遵循针对性、整合性、经济性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日常活动,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以及学校生活中的日常礼仪、科技、特长、文体活动等资源;

(2学科渗透过程中的资源,如生活与数学的整合,语文教学中历史题材的事例,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参透、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及这种整合所产生的方法、形式、途径、手段等。(3校内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与设施、各种生产服务行业等资源以及学校常规教育中的综合教育资源,如礼貌、礼仪、礼节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心教育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走向社会、重在实践的新课程,这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支持,更离不开社会。我们将会想方设法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社会空间,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达成共识,使政府督促各部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但获得教师的重视,还要获得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看法

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 看法 常人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反过来说,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位好校长!这说明校长在学校中是个关键性人物,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管理理念,办学思想及办学目标,治校策略等都决定和制约学校的发展。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归根结底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管人与管物,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在管理实践中的体会: 一、管人 管人包含管教师和管学生两个方面。 第一,尊重教师的人格,以理服人。 第二,作教师的知心朋友。 第三,第三,一切为学生着想,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子女。我认为管人校长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一)亲和力 学校是一个整体,校长就是这个整体的核心和灵魂,能否使整体形成一股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整体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作为校长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应起着关键作用。学校的发展,既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骨干起好“传、帮、带”

的作用,又要不断发掘教学新秀,培养生力军。校长应该在情感上多下工夫,平时要与各位老师打成一片,能平等地坐下来谈心论事,交流教学经验。对学生更需要像父母般关爱,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 (二)果断力 现在学校都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校长代表班子负责,决断学校的经济权、人事权、行政管理权。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决断呢?我认为主要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和集中是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作为校长在民主方面要注意充分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重大问题、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的实施决策和人事安排等要坚持倾听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不搞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还要敢于放权,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作用。其次是要充分尊重廣大教职工。校长要经常深入到教职工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正面意见要听取,反面意见也要听,能够做到从谏如流,择其善而从之。 (三)协调力 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机关单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工作关系,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处理失当,都有可能会对学校的全局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在工作中要做到不偏不倚,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不掩盖缺点,不偏袒亲属,直面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校长还需要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当好服务员的角色,既充当老师们的服务员,又是学生的保姆员。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本文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为依托,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标签: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1.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整个的教育事业也渐渐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良好发展机遇,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2)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趋势。我国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必然。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可以使音乐教育成为一种普及的教育,为国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起了重要作用。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便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段话充分说明,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当然,这里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博采众长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2.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逐渐发展,但步伐非常缓慢,存在很多问题,是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应该思考的。我校是艺术特色学校,音乐器具资源相对丰富,其他一些普通中小学则不同,学校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学校教师大多都是身兼多职,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学生的音乐教材更是少得可怜。下面将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想进行梳理分析。 (1)教学观念方面。应试教育以学生文化课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这样一来,使得音乐教育的不受重视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学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教师甚至用“副科”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很多学校由于课时繁多,不重视音乐课,音乐课的教师在很多时候显得很被动,我在泾龙某小学实习期间,发现往往到了音乐课的时候,那些主课老师就会把音乐课占掉,甚至有很多家长和教师觉得学习音乐就是不务正业,没有前途。

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西藏区则是更为典型农牧业模式的经济区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40%,并有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牧区,解决好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的发展问题,对于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就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1996年的全国首次农业普查,掌握了大量科学、可靠、可贵的基本数据,搞清了“三农”的基本情况。本文根据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对西藏区农村经济的现状特征、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一、发展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到1996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38.53亿元,实现增加值2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和3.4倍,农牧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为西藏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农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然十分明显,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仍高达40.6%,由此可见,近二十年来,西藏区农牧业生产形势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农牧业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大,基础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2、农牧业生产攀上新台阶,第一产业的产出快速提高。随着农牧区“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是种植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在“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带动下,全区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199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89.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1千公顷,粮食和油料总产分别达到了77.72万吨和3.51万吨。种植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投入的增大和农业科技的综合应用,截止到1996年,全区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了71.4%,机耕面积达7.9%,机播面积、化肥施用面积、农药施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13.9%、68.4%和45.7%,使耕地的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效率得以极大的发挥。1996年,粮食平均单产达4051.13公斤/公顷,油料单产达1916.91公斤/公顷,分别比1978年增长61.7%和1.2倍。从 而使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其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高达49.9%。二是畜牧业生产成绩显著。西藏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生产是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1996年,畜牧业从业人员38.31万人,牲畜年末存栏达2283.41万头只,出栏(牛、羊、猪)399.98万头只。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畜牧业产出也在不断增加,1996年,牲畜(牛、羊、猪)出栏率达17.9%,比1978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肉、奶的产量达到了11.54万吨和16.6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4倍和77.9%。畜牧业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成为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据测算,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畜牧业占47.8%,农牧民纯收入中畜牧业占19.6%。三是林业生产稳步发展。西藏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在全国均处于前列。1996年,林业从业人员1004人,创造林业总产值超过了八千万元,实现增加值0.61亿元,成为农业经济中的又一重要产业。四是渔业生产开始起步。近几年来,以城市郊区为主要生产基地的渔业生产突飞猛进,极大地繁荣了城市市场供应。 3、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1996年,西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75元,比1978年增长4.6倍,而且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1996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69.17辆、缝纫机41.67架、收音机和收录机69.58台,而且摩托车、电视机、照相机和洗衣机等现代耐用品也已走进农村普通百姓的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视机已超过10台,这在二十年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目前,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活质量正在逐步得以改善,消费结构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牧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已由1985年的269.60元提高到1996年的733.02元,增长1.7倍,且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食品消费下降3.1个百分点,衣着和日用品等其他非食品消费分别上升了1.1和2.0个百分点,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科不配套、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工作环境不好、待遇偏低、进取精神不强等。为了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方案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相关政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投入。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例如,新建教学楼,使中小学的班容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建学生公寓,满足寄宿制学生的住宿要求;建立实验室、校园网,让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城市学生的学习条件;建教师公寓,让农村教师也能享受到城市教师的住宿条件,让他们安家落叶。 2、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农村教师的收入比城市教师普遍要低。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出台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例如,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增加两级工资;放宽农村学校的职称结构比例;实行城乡学校经费统一管理、统一使用,让农村学校教师同城里教师

一样享受课时津贴等措施,这样能够增加农村教师的收入,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 3、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本地区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即以城区的一所优质学校为核心,与同一区域若干所相应的农村学校组成办学实体,实现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等一体化体系,形成城乡学校一体化。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统一领导和管理。统一领导和管理包括教师的统一安排、经费的统一使用、教育教学的统一要求等。 (2)消除“城区教师”与“农村教师”的身份。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城乡学校一体化”内的教师待遇要统一。农村学校的教师与城区学校的教师工资、福利、奖金、住房公积金等要统一政策;城乡教师有平等的学习进修、评优、晋级的机会。此外,农村学校教师还可享受交通费、伙食费、上浮工资等农村任教补贴,以此鼓励教师到一体化内的农村学校任教。 (3)实行教师轮岗制度。为保证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应实行教师在城区和农村任教轮岗。一般以三年为一轮,至于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几轮要视一体化学校内的实际需要和各教师的具体情况而定。 4、实行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政策。地方政府制定政策,将城市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可以延长其工作年限,鼓励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最新浅析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精选

浅析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文献综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然而,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当前农村小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的问 题,农村小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无书可读"。当务之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寻找 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使得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农村、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一、前言: 语文作为语言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肩负着发展学生语言素养与人文素养的重任。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的目标是全方位的阅读能力培养。在现在的农村小学中,阅读已经成为了台面上的摆设,老师不强调阅读,学生阅读也只是草草的看了一遍,看完可能无法做一个总结,一个大概的概括,看的书特别少,在班级所见不过3,4本课外阅读书吧,学校的图书馆也只是个样子,不给学生借书看。学生的作文写的不好,都是抄,简直不忍心去看,还抄的雷同。只有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才可以写出好的文章。 二、阅读能力概念界定: 倪文锦、谢锡金在《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所谓阅读能力可界定为:读者理解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社会所需,也被个人所重视。读者从各类文章中建构意义,透过阅读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并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它是以了解文章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张鸿苓《中学语文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 年8 月,第1 版,53页);“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林若男、李锦英主编《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汉文阅读能力是指作为读者从汉文读物中提取、加工和御用信息的心智技能。”(曾祥芹主编《阅读教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9月第 第一版)。总之,阅读能力就是指影响阅读效率,使阅读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换句话说,是指独立地完成阅读全过程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阅读能力的形成原因: 何凤琴老师对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原因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 农村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不浓厚,知识面狭窄,对阅读理解产生障碍(二).学生平时参加的活动少,不善于表达,只愿意当听众,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三).农村小学课堂中还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抑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农村家庭藏书量少,学生无书可读 (五).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读书,认为是读闲书,瞎耽误功夫1 ([1]何琴凤. 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之方法谈[J]. 中国农村教育,2015,10:61-62。)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各国都在提倡学生大量课外阅读。在美国,每一位总统上任后几乎都大力提倡阅读,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在英国,全国各学校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读写课程。在日本,2001年底,儿童阅读进入国家法律,《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在意大利,早在1995年,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

学校管理的几点心得体会学习资料

学校管理的几点心得体会 李集二中陈俭洲 农村学校肩负着我国农村学生的培养,农村学生占我国学生总数的大多数,农村的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发展的关键,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本人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初中工作,深深体会到了这些年来农村学校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目前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状况。校长在这段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下面我结合几年来担任校长的经历,浅谈学校管理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以人为本”。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学校管理首先应该依法治校,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学校管理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既民主,又克服了工作中的随意性,化解了很多因特定人物形成的矛盾。我在余集工作时如此,到李集后依然如此,尤其是今年到李集工作后,发现学校很多制度不健全,一切工作均在习惯的层面上,没有文字上的、可操作的规范性的东西,我就多次召开不同类型的级别的会议,经广泛讨论后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化,然后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实施。其次是班子成员的分工,分工要职清晰,每个人都要有主管工作和分管工作,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去做,都有表演的舞台。我从来都认为校长和学校领导是师生的服务员,我们的任务就是化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他们舒心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尤其是老师们的一切实际问题:如职

称晋级、住房、未婚青年的婚姻问题,家庭重大事件,我们都把这些当作自己或自己家人的事来做,舍得“感情”投资,让老师们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做好各项工作。 二、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每一分钱。 财经问题是敏感问题,我几年来的做法是公开、透明,保证学校资金全部服务于教学。几年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校园规范化建设,每次建设都经学校领导班子广泛讨论,请专业人员论证,预算后再实施。平时日常开支经过严格的程序,并在学期初公布学校预算,学期末公布结算情况,让全体教师都知道每一分钱的去向。不因钱的问题去讨论、去分心。保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三、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切实抓好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的学校工作的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坏是判断一所学校的重要条件,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的的一项最经常,占时间的最多的,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为了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校长要保持教师的角色,教好一门课。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教育的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农村初中更是如此。新时期的教师必须要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要熟练地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近几年我校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流动性太大,青年教师较多,优势显而易见,青年人热情高、活力足、干劲大,但劣势是主要让他们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冯小兵 2012115148 城环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学习和工作经历,从教育学的角度上审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结果能不能实现我国的所确定的教育目的?能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寻找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形成的过程,提出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传统中,虽然没有科学教育(专指自然科学教育)的提法,但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始终存在着。我们都是从中小学中走出来的,我们的中小学与以前以私塾为形式、以四书五经为内容的传统教育大有不同,传统教育我们知道没有自然科学,只有人文科学。中小学现行教学计划和大纲所规定的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环境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课程,都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渠道。科学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科技素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外的做法相比,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明显存在着质量差、效益低、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不受重视、教育的不公平(城乡、区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缺乏融合、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学校管理者的极端功利等问题,原因在于完全将教育的目的曲解,或者完全相悖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现将存在的问题陈列如下: 一、对科学教育的内涵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科学教育目标 1.中小学的教育者对科学教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自然科学的层面上,缺乏对其深层次的认识。所谓科学教育顾名思义是指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教育。这里所说的科学素养并不是单指自然科学,它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更强调的是一种统筹、协调的方法。然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者完全将其理解为单一的自然科学教育,所以他们强调的标准答案,强调的是题海战术,他们强调的是权威。在权威这方面向上看齐,在九十年代末,刮起了一股黄冈热,都向黄冈中学的教育看齐,买资料、买书只要是黄冈中学出版的或者是黄冈中学的老师出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拥而上,但是只是形式而已,在根本上仍是老的一套。这样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家庭的经济负担等问题。然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却没有任何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主要表现为: 一、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乡先后历经过多次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县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时,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地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二、水源受到污染,人居饮水质量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经济发展所迫,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一些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排污管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水源受到污染。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规模不够,散养多,粪便随意排放,加之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导致农村居民饮水不仅出现量的短缺,而且引发质的下降。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随意丢弃不降解垃圾,随雨水深入地下,地下环境日益恶化,10米以内水质水垢较多,严重影响群众健康。 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全县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县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县完全制中学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行政村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县城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

较为严重。 四、垃圾随意堆放,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较多,房屋周边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个别试点村虽修建了垃圾中转站,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污染。厕所多以旱厕为主,就地挖坑,夏季蚊蝇到处乱飞,很不卫生。部分村庄养殖大棚建设在村子中间,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房屋建筑传统,居住质量整体不高。除城区建筑住房有统一规定和质量标准要求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房屋建筑都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根据宅基地朝向和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兴建,布局较乱。抗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美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待提高。 六、村民出行不便,村内巷道硬化率低。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道路修建不归一个部门修建,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普遍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断头路较多,衔接性差。自然村村硬化率较低,部分自然村村内巷道没有硬化。一到雨季,泥泞的道路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

当前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和建议

当前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教师队伍建设是区域教育的工作重中之重,只有高素质、高能力、勤恳工作、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才能担当起区域教育的重任。万源市地处巴山腹地,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基础相对滞后,远不及达州市其它几个兄弟县区。可是,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近几年来我市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整个队伍素质大有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更强,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为全市教育工作远景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绩是突出的,但,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截至当前,我市有中小学77所,教职工人,专任教师 人,其中高中教师人,初中教师人,小学教师人。中学高级教师人,中学一级教师人;小学高级教师人。高中教师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人,初中教师取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有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是、、。当前共有省特级教师人,省骨干教师人;达州市级学科带头人人,达级市级骨干教师人,万源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有人。 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学科分布不合理,教师在区域间、城乡间分布不均衡,教师的配备亟待优化。 2、优秀教师外流严重,优质应届毕业生引进困难,教师队伍断层情况严重。当前我市优秀教师主要走向为成都、重庆两地。一些在学科教学、教研、教育管理上优秀的老师、管理者外流至这两个地方。这样,我市在某些学科及教育研究上出现了盲点。便出现了“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现象。 3、有的教师无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对教师职业本位认知不够,缺乏广泛的内在认同。教耍耍书、跑跑书,把教书当第二职业的大有人在,工作始终处在应付之中。 4、对教师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在现有的机制下执行力有失偏颇,致使“能者不上前”,“劳者流汗又流泪”,造成一部分老师认为当官是其教书事业中的唯一途径。因此,这一部分人官气太重,学气太薄,儒气更乏。师不为师、官不为官,业不成业,一片糊涂与混乱,成天只知道溜须拍马,带坏了其它教师,影响了广大老师的积极性。 5、教师专业化不强,“工学矛盾”突出。教师培训机构(主要是市教师进修校)及培训者的水平跟不上教师培训的需要,培训的形式、内容,单一老化,过程不扎实。脱离了我市中小学教育及教师的实际情况。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指导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而课外阅读则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内容。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语文涵养高的学生,多是由于书阅读得多的缘故。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相应的具体规定与明确指示。自此,课外阅读不应再只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画蛇添足”,而是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锦上添花”。 而今,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直接影响了课外阅读的落实与深入。不少教师就只以“课本”为本,同时还做大量枯燥、机械的重复性练习,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与压力,也占用了学生宝贵的课外阅读时间。从而,很多学生深受影响,造成他们在思想上不重视课外阅读,行动上也不积极主动。同时,当今这人类生活、文化与精神活动日新月异的社会,电视、手机及其互联网等新媒体也大大分散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的时间与精力。正是由此诸多因素,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深感枯燥乏味,丧失了对学习的动力,甚至放弃了学习。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势在必行,还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下面,我结合自己相关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做了一些探讨: 一、改变传统观念,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各级农村小学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出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对小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更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甚至与中考、高考都息息相关。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大语文”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认识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指读写作文,也不是与他们的语文成绩无关,甚至还与他们的各科成绩有关。由此一来,可以彻底革除农村语文教学只注重课堂内范文阅读而忽视课外阅读的弊病。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欲望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学生的优秀读书心得;还有,后墙黑板报经常刊登一些通俗易懂、有趣、健康、积极向上的名人典故或优秀诗章;或者,比如设立“与书相伴,快乐成长”的展示台,记录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成果。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浸润着文化气息,洋溢着浓浓书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吸引力,感受到那浓郁的阅读氛围。还有,班级阅读自由讨论分享会、开展课外阅读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等等都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课外阅读氛围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阅读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原始动力,才能启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地培养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提高阅读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比如:1,学生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认识。老师可以用自身的语言或者通过引读部分精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等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提高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2,每个礼拜可以利用一些时间,组织学生一起阅读、笔记、撰写读后感。同时,还可以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3,为了学生能保持对课外阅读的激情与热度,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某一做法或者某一课外阅读心得进行激励、表扬或喝彩,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浅谈农村学校安全管理责任重于落实

编号:AQ-CS-02392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谈农村学校安全管理责任重 于落实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rural school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mplementation

浅谈农村学校安全管理责任重于落 实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俗话说得好,平安是福。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危,学生的安全又关系着父母和全体家庭成员及其亲朋好友的幸福与欢乐。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了学生的安全,为了全家的幸福,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学校应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幸事故的发生。农村学校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中,所以学校的安全工作尤为重要。 学生是国家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发展延续的未来。从这样的高度出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作出应有的努力。 一、校园治安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

1.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学期开学初,县教育局与乡教管中心,乡教管中心与学校,学校与老师、班主任及分管领导逐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使每一个班主任、科任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全程监控的制度网络。 2.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学校”“平安班级”的活动。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创建“平安学校”的规划和目标要求,建立并形成领导负责、分工明确、措施得力、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创建“平安学校”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学校要进一步细化规则和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把评选上报先进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必须同“平安班级”挂起钩,实施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3.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在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教育安全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安全教育主题,如“真爱生命、安全第一”“保证数量、提高质量等,把安全工作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每学期开展好安全教育“五个一”活动,即组织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工作单位:东莞中学 作者:邓华声 联系电话:22119802

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今后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健康发展。 [关健词]: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建设工程,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初具雏形。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有近3万多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元,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90%的校园网络处于一种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就此,笔者对一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一些领导和老师,在看到他们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与他们共同研究和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改进问题的策略。下面就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谈谈我们的看法。 问题一:旧观念,指导新工作。 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致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除“人灌”外,还要加“机落”和“网灌”,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更谈不上创新和实践,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效益欠佳,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不小负面作用。 对策一: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 观念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问题二: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于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限制,所制定的规划,考虑得更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制定规划的观念、定位可能会与学校发展规划有较大差别,且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规划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以致出现了校园网络建成后,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则难以按规划实施,造成校园网络只是一种摆设的浪费现象。 对策二: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及建议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解决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济保障制度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呈现出的分散性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是我们当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大多数地方重视不够,对土地流转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小农经济思想严重。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一般不会转让承包地,“种田养家”“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转出土地。二是基层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研究不深、宣传不够、引导不力,造成土地流转无人监管,农民流转土地

乡镇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中心学校王国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使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学校一切工作的执行者和实践者都是教师,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和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切美好愿望和长远奋斗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各项建设才有了根本保障。由此可见,教师素质对学校发展甚至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应该说现在教师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主要问题有: 一、教育观念落后,师德师风弱化。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办法不多,信心不足,动力不强。教育提质的各项工作,在学校层面无法得到落实。一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教育宗旨淡化、教育能力弱化,在知识更新、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对社会现实不满,一些教师喜欢与高收入群体作待遇比较,长期发牢骚形成的消极思想影响教学工作情绪。 三、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此外,受编制、财力影响,加上优秀师范生、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四、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校,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相对富余,而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普遍不足。 五、聘任制度失去积极的主导作用。聘任终身制,让一些聘上小高的教师(以小学为例)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写论文再与其无关,派其出去参加优质课等比赛,也是能推尽量推,工作敷衍。 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高学历率不高。名优教师少,骨干教师缺乏。 七、缺乏危机意识,还存有“铁饭碗”意识,业务上不思进取,导致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知识老化、教学技能僵化、缺少爱与责任、教育目标不明确。 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下面,就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中的思考,谈几点建议。 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保障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教育强镇”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统领,强化教师为人师表的德育意识,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超强的德育规范行为引领学生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强化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通过提高自身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强化教师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与业务培训,保证政治思想与业务知识与时俱进。 二、标本兼治,强化师德建设。 1、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制定并实施各种师德规章制度,是规范教师依法从教、以德施教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但规章制度效能的发挥,

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

————————————————————————————————作者:————————————————————————————————日期: 2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 王丽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 好书,读整本的书。”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的客观需要, 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能力,越来越 受到师生和家长的重视。而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和整合 ——课内外阅读一体化,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做了初步的探讨, 提出了粗浅的看法。旨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得 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一体化 一、新课标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解构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经历了新理念的洗礼。在尝试了各种新的语文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之后,我们渐渐发现,仅仅依靠现行教材,过于局限,因此积极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多处对阅读要求的详细描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

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然而,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内外活动却成为困扰众多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头痛问题。 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12册课文,不过三百来篇,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所得也是很有限的。的确,现行的语文教育仿佛有被曲解化的倾向,许多教师对课内阅读知识十分重视。在农村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种倾向更加突出。教师对课文的把握与教学,都从生字、新词、重点句段分析、中心思想、语法、语感等诸多方面对学生们进行课本上阅读知识的“传授”。这固然没错,毕竟我们的教育要以科学、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然而结果常常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讲了多少遍,而等遇到一篇课外的阅读篇目,学生们要么曲解中心,要么肢解其意,遇到稍微灵活一些的题目时学生们仍旧是大面积的失分,令人不胜烦恼。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弱。这在当前的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中的“语文通病”。 三、什么是课内外阅读一体化 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

(完整版)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教师

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教师 河边中心学校蒋东阳 我国农村小学分布面广,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学校发展较缓慢,学校的管理工作也自然而然落后于城镇。“一个好的校长就等于一所好的学校”此话虽不全对,但也说中了校长在学校的地位。要较快的促进农村小学的发展,校长管理学校的方法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每位校长都要不断的研究和探讨管理学校的方法。身为小学校长的我结合自己的多年的管理经验在此谈谈如何管理教师的问题的一点体会,与同行共同斟酌,以期斧正。 一、农村小学的特殊性 相对于城镇学校来说,农村学校管理的难度要大得多,这是被其特殊性所决定的。 第一,农村学校规模相对的小,尤其是偏远的地区。学校规模小,教师数量也肯定少,这样也就不利于教师在学识和业务上的发展。另外,学校规模小,校长与教师的接触面就相对大得多,在管理的时候往往事无巨细,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第二,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知识改变命运的功能在农村难以体现,农民感受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因而缺乏追求教育的动机。再加上各级政府对学校投入不足,学校难以发展,教学质量较差,引起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强烈不满,辍学、转学、转校现象频频出现。此种现象往往造成教师的敬业精神不足,追求新思想、获取新知识的兴趣锐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为人师表观念淡化等问题。 第三,农村学校的经费、办学条件要比城镇学校的差得多,同时在进行学校考核的时候,农村学校根城镇学校是同样的要求,这就注定了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候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 第四,农村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受到限制,部分优秀教师外流,新教师又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了学校综合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除了上述而外,还有许多诸如家长、生源素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校长对于教师的管理。 二、农村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 第一,校长是一个普通的教师 在农村小学,我认为校长应当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普通教师,能够胜任一门以上学科的教学。校长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才能跟教师们有共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