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试题库试题精选:精选题12

材料力学试题库试题精选:精选题12
材料力学试题库试题精选:精选题12

动 载 荷

1. 重量为P 的物体,以匀速v 下降,当吊索长度为l

刹车,起重卷筒以等减速在t 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动荷因数K d 有四种答案: (A) (B)

(C) v gt ; (D) 1v

gt

+2. 图示一起重机悬吊一根工字钢,由高处下降。如在时间间隔t 内下降速度由v 1均匀地减小到v 2 (v 2<v 1),则此问题的动荷因数为:

(A) 1212v v gt +-; (B) 1

212v v

gt ++;

(C) 121v v gt --

; (D) 121v v

gt

-+。 3. 长度为l 的钢杆AB ,以匀角速度绕铅垂轴OO ′旋转,若钢的密度为ρ,许用应力为[σ ],

则此杆的最大许可角速度ω 为(弯曲应力不计): (A) (B)

(C) (D)

4. 长度为l 的钢杆AB 以匀角速度绕铅垂轴OO ′旋转。已知钢的密度ρ和弹性模量E 。若杆AB 的转动角速度为ω,则杆的绝对伸长?l 为(弯曲应力不计)(A)

23

12l E ρω; (B)

23

8l E ρω;

(C) 234l

E ρω; (D) 23

3l E ρω。

5. 直径为d 的轴上,装有一个转动惯量为J 的飞轮A 。轴的速度为n 转/秒。当制动器B 工作时,在t 秒内将飞轮刹停(匀减速),在制动过程中轴内最大切应力为: (A)

316πntJ d ; (B) 3πn J t d ; (C) 332nJ t d ; (D) 3

32πn J

t d 。

1-5题答案:D C D A C

6. 图示钢质圆盘有一偏心圆孔。圆盘以匀角速度ω 旋转,密度为ρ。由圆盘偏心圆孔引起的轴内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max σ为: (A)

2

13

()8d a d ρδω; (B)

2

13

()4d a d ρδω;

(C) 2134()d a d ρδω; (D) 2

13

8()d a d ρδω。

答:C

7. 材料密度为ρ,弹性模量为E 的圆环,平均直径为D ,以角速度

ω 作匀速转动,则其平均直径的增量?D = 。

答:32

Δ4D D E

ρω=

8. 杆AB 单位长度重量为q ,截面积为A ,弯曲截面系数为W ,上端连有重量为P 的重物,下端固定于小车上。小车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斜面上以匀加速度a 前进,试证明杆危险截面上最大压应力为:

[(/2)]cos ()[1(sin /)]

P ql al P ql a g gW A

αασ+++=

+

证:()sin P ql P ql a A gA

α

σ++'=

+

2[(/2)]cos Pl ql a gW

α

σ+''=

[(/2)]cos ()[1(sin /)]

P ql al P ql a g gW A

αασσσ+++'''=+=

+

9. 杆AB 以匀角速度ω 绕y 轴在水平面内旋转,杆材料的密度为ρ,弹性模量为E ,试求: (1) 沿杆轴线各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变化规律(不考虑弯曲); (2) 杆的总伸长。 解:2

d q A x ρω=

222d ()()2A l x F x ρω-=

222d ()

()2

l x x ρωσ-=

2

23

2

2

02Δ2()d 23l

l l l x x E E

ρωρω=?-=

?

10. 图示桥式起重机主梁由两根16号工字钢组成,主梁以匀速度v =1 m/s 向前移动(垂直纸面),当起重机突然停止时,重物向前摆动,试求此瞬时梁内最大正应力(不考虑斜弯曲影响)。

解:a n = 2

v ρ

= 0.2 m/s 2

n

d 151a

F P g ??

=+= ???

kN d d max

1

4180.9F l W

σ?==MPa 11. 图示重物P =40 kN ,用绳索以匀加速度a =5 m/s 2向上吊起,绳索绕在一重为W =4.0 kN ,直径D =12 mm 的鼓轮上, 其回转半径ρ=450 mm 。 轴的许用应力[σ ]=100 MPa ,鼓轮轴两端A 、B 处可视为铰支。试按第三强度理论选定轴的直径d 。 解:d 160.41a F P g ??

=+= ??

?kN

产生扭矩 d d136.252

F D

T ==kN·

m max 116.14l a M P W g ????

=

++=?? ?????

kN·m 动扭矩2

d20.69P T J g

αρα==

?=kN·m 总扭矩 d1d236.94T T T =+= kN·m

d

160=mm 12. 图示钢轴AB 的直径d = 80 mm ,轴上连有一相同直径的钢质圆杆CD ,钢材密度ρ= 7.95×103 kg/m 3。若轴AB 以匀角速度ω =40 rad/s 转动,材料的许用应力[σ ]=70 MPa ,试校核杆AB 、CD 的强度。 解:杆CD 的最大轴力 2

222d max d ()11.472

D C

r D C r A F A r r r r ρω

ρω==

-=?

kN

53

3mm 101412??=z W (两根

)

d

杆CD 杆最大动应力 dmax

max 2.28MPa []F A

σσ==< 杆AB 2

dmax max 13441.370.63511.948AB AB F l M Agl ρ=

+=+=N·

m max max 69.87z

M

W σ== MPa

13. 图示连杆AB ,A 与曲轴的曲柄颈相连,曲轴以等角速度ω 绕轴O 旋转。B 与滑块相连,作水平往复运动。设l >>R ,连杆密度ρ、横截面面积A 、弯曲截面系数W z 均为已知,试求连杆所受的最大正应力。

解:AB 杆上的惯性力集度 2I I ,0A B q A R q ρω== 2I ()A Rx

q x l

ρω=

方向垂直于AB

弯矩分布规律 3I I 11

()66A A M x q lx q x l =-

d ()

0d M x x

=

得x =处有M max

22

max

M M A Rl ω?==????

,

max max z z M W σ== 14. 图示(a)、(b)、(c)三个系统中的杆AB 的几何尺寸及重量和弹簧的刚度及长度均相同,它们受到重量相同的重物的落体冲击,其动荷因数分别用(K d )a 、(K d )b 、(K d )c 表示,下列四种答案中:

(A) (K d )a = (K d )b >(K d )c ; (B) (K d )a <(K d )b <(K d )c ; (C) (K d )a = (K d )b <(K d )c ; (D) (K d )a >(K d )b >(K d )c 。 答:C

15. 等直杆上端B

受横向冲击,其动荷因数d K =l 增加,其余条件不变,杆内最大弯曲动应力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可能增加或减少。 答:B

(a)

(b)

(c)

16. 图示梁在突加载荷作用下其最大弯矩M d max= 。

答:4

9 Pl

17. 两根悬臂梁如图示,其弯曲截面系数均为W,区别在于图(b)梁在B处有一弹簧,重物

P自高度h

处自由下落。若动荷因数为

d

K=,试回答:

(1)哪根梁的动荷因数较大,为什么?

(2)哪根梁的冲击应力大,为什么?

解:(1)图(a)

3 st3

Pl Δ

EI

=

图(b)

3 st

()

3

B

P F l Δ

EI

-

=

故图(b)的K d大。

(2)图

(a)

max

σ

(b)

max

σ=(a)的冲击应力大。18. 一铅垂方向放置的简支梁,受水平速度为v0的质量m的冲击。梁的弯曲刚度为EI。试证明梁内的最大冲击应力与冲击位置无关。

证:

2222 2d d max

0d d

11

2266

F a b M l mv FΔ

EIl EI ===

d max

M=

而梁内最大冲击正应力与M d max成正比,由M d max知σ d max与冲击位置(a,b)值无关。

19. 图示等截面刚架的弯曲刚度为EI,弯曲截面系数为W,重量为P的重物自由下落时,试求刚架内

m ax

d

σ(不计轴力)。

解:

3

st

4

3

Pa

Δ

EI

=

d

1

K=

d d st

1

Pa K

W σσ

?

==+

?

20. 图示密度为ρ的等截面直杆AB ,自由下落与刚性地面相撞,试求冲击时的动荷因数。假设杆截面x 上的动应力dmax d ()x x l

σσ?=

解:2222d d max d max εd 20[()]d (d )226l V x x Al V V A x E El E

σσσ===

?? p ()E gAl h ρ=?

p d dmax ,E V σ==ε得 st max gl σρ=

d max d st max K σσ=

=

21. 自由落体冲击如图示,冲击物重量为P ,离梁顶面的高度为h 0,梁的跨度为l ,矩形截面尺寸为b ×h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试求梁的最大挠度。

解:33

st 3484Pl Pl ΔEI Ebh ==

33

st max 3

3328Pl Pl

ΔEI Ebh =

=

3d max d st max

3318Pl ΔK ΔEbh ??

== ? ???

22. 图示等截面折杆在B 点受到重量P =1.5 kN 的自由落体的冲击,已知折杆的弯曲刚度EI = 5×104 N·m 2。试求点D 在冲击载荷下的水平位移。

解:3

5st 8103AB

Pl ΔEI

-==?m , d 136.37K =+ 2

5st ()6102AB CD

Dx Pl l

ΔEI

-=

=? m

d d st ()() 2.18Dx Dx ΔK Δ== mm

23. 图示等截面折杆,重量为P 的重物自h 高处自由下落于B 处,设各段的弯曲刚度均为EI ,已知P 、a 、h 、EI 。试求D

解:3st 83Pa ΔEI =, d 1K =

3

st 2()3D Pa

w EI

=

3d d st 2()()13D D Pa w K w EI ???== ? ?

??

24. 重物P 可绕点B 在纸平面内转动,当它在图示位置时,其水平速度为v 0。梁AC 的长度l 和弯曲刚度EI 为已知,试求冲击时梁内最大正应力。

解:2k 0p d 122P l E v E P Δg ??

==+ ???

d εd d d d st 12

F F V F ΔΔΔ=

=且

式中 3

st 8Pl ΔEI

= 由k p εd E E V +=得 2

20

d st d st 20v

ΔΔΔl Δg ??

--+

= ???

解得 d d st ΔK Δ=

d 1K = , st 2Pl

W σ=

, d max d st K σσ= 25. 图示悬臂梁AB ,其截面高度h =20 mm ,宽度按等腰三角形变化,B 端的宽度为b 0 =50 mm ,梁长l =1 m ,在A 端受到重量P =200 N 的重物自高度h =200 mm 处自由下落的冲击作用,设材料的弹性模量E =200 GPa 。试求: (1)冲击时梁内的最大正应力;

(2)若将梁改为宽度b =b 0 =50 mm 的等宽梁,h 不变,冲击时梁内的最大正应力是增加还是减少?其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为多少? 解:(1) 30()12()M x Pl

w EI x Eb h ''==-

3012Pl w x C Eb h '=-

+ , 2

3

06Pl w x Cx D Eb h =-++

23012,0Pl x l w w C Eb h '====得, 3

306Pl D Eb h =-

故 3

st 3

0600.015m Pl x w D ΔEb h ===-=-=时(↓)

d 1 6.26K =+ st 2

0660Pl

b h σ=

= MPa, d max d st 375.6K σσ== MPa (2) 3

st 0.013Pl ΔEI

'== m,

d

17.4K '= d

max d st 444K σσ'''== MPa d

max d max

1.182n σσ'=

=(倍)

26. 图示重物P从高度h0处自由下落到钢质曲拐上,AB段为圆截面,CB段为矩形截面,试按第三强度理论写出截面A

解:

233

st43

32644

π3

Pa l Pl Pa

Δ

G d EI Ebh

=++

d

1

K=+

r3st

()

σ==

r3d d r3st

()()

K

σσ

=

27. 图示钢质圆杆,受重为P的自由落体冲击,已知圆杆的弹性模量

E = 200 GPa,直径15mm

d=,杆长l = 1 m,弹簧刚度k = 300 kN/m,

P = 30 N,h = 0.5 m,试求钢杆的最大应力。

解:

st

0.1

Pl P

Δ

EA k

=+=mm ,

d

1101

K=+=

d d st

17.15

K

σσ

==MPa

28. 已知图示方形钢杆的截面边长a

= 50mm,杆长l = 1

m,弹性模量E = 200GPa,比例

极限

p

σ= 200MPa,P = 1kN。试按稳定条件计算允许冲击高度h值。

解:3

st

210

Pl

Δ

EA

-

==?mm

p

99.35

λ=,

p

min

138.56

l

i

μ

λλ

===>

2

cr2

π

257.02

()

EI

F

==kN

因为

cr d

F K P

=故cr

d

257.021

F

K

P

===

得h = 65.5 mm

29. 图示悬臂钢梁,自由端处吊车将重物以匀速v下

放,已知梁长为l,梁的弯曲刚度为EI,绳长为a,绳

的横截面面积为A,绳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重物重

量为P,梁、吊车和钢绳的质量不计。试求吊车突然

制动时,钢绳中的动应力。

解:梁与绳组成的弹性系统的柔度为 33l a

C EI EA =+

设制动前后绳的变形量分别为st Δ和d Δ,由能量守恒有

2st d d d st 1

()222Pv P ΔF ΔP ΔΔg +?=-- 其中 st d d ,ΔCP ΔCF == 得 2

22d d 20Pv

F PF P gC

-+-=

d 1F P ?= ?

d 1P A σ??

??

?

=????

30. 图示重量为P 的物体自由落下冲击刚架,刚架各杆的弯曲刚度EI 均相同,试求点A 沿铅垂方向的位移(不计轴力影响)。

解:33st st 4(),()3B A Pa Pa ΔΔEI EI ==

d 1K =

3d d st ()()1A A Pa ΔK ΔEI ?==+ ?

31. 图示梁AB 的B 端放置在弹簧上,其弹簧刚度为k ,梁中点处的绞车以速度v 匀速下放重物P ,已知梁的弹性模量E 1、截面惯性矩I 1、梁长l 1和绳的弹性模量E 2、横截面积A 2、绳长l 2,当绳长为l 2时,绞车突然刹住,试求此时动荷因数(不计梁和绳的重量)。 解:32st 1122484Pl Pl P

ΔE I E A k

=++ 由刹车前后系统能量守恒得

2st d d d st 11

()22

P v P ΔF ΔP ΔΔg +=-- 且 d d st

F P

ΔΔ= 所以

d d 1F K P ==+

32. 折杆ABC (AB 与BC 正交)如图示,杆AB 与BC 的弯曲刚度均为EI ,AB 的扭转刚度为GI p ,当质量为m 的弹丸以垂直于ABC 平面的速度v 撞击点C 时,求点C 的最大位移。 解:当F =mg 的力以垂直于ABC 方向作用在点C 时 3

321

2

2

1

st p

()33mgl mgl mgl l ΔEI EI GI =

++ 2d d k εd 1

,22

F ΔE mv V ==

由d k εd d st F mg E V ΔΔ==且 得

d Δ==33. 图示各杆材料的弹性模量E = 200 GPa ,横截面均为边长a = 10 mm 正方形,冲击物重P = 20 N ,l = 600 mm ,许用应力][σ= 160 MPa ,试求许可高度h 。 解:33st 1 6.486262Pl Pl Pl ΔEI EI EA ??=++= ???

mm 截面A 、E : st 362Pl

W

σ==MPa , d1st [] 4.44K σσ=

= 杆CD : N st 0.1F A

σ==MPa , d2st []

K σσ==1 600

故结构允许K d ≤4.44 , 即

1+ 4.44 ? h ≤35.1 mm 34. 已知图示梁AB 的弯曲刚度EI 和弯曲截面系数W ,重量为P 的体物体绕梁的A 端转动,当它在铅垂位置时,水平速度为v ,试求梁受P 冲击时梁内最大正应力。 解:2

k p d 1,()2P E v E P l Δg

=

=+, εd d d 1

2

V F Δ=

由能量守恒p k εd E E V += 即 2d d d 11

()22

P v P l ΔF Δg ++=

且 3

d

st st d

,

6F P Pl ΔΔΔEI

== 得 d d st 1ΔK Δ==+ d d /212Pl Pl

K W W σ?== ? 35. 图示带微小切口之细圆环,横截面面积为A ,弯曲刚度为EI

半径为R ,材料密度为ρ,当此圆环绕其中心以角速度ω 在环所在面内旋转时,试求环切口处的张开位移(小变形)。

解: 2d q RA ρω=

2230

()(d )sin()(1cos )M RA R R AR ?

?ρωθ?θρω?=-=-?

()1(1cos )M R ??=??-

252π0

1

3π()()d R A

ΔM M R EI

EI

ρω???=

=

?

36. 图示有切口的薄壁圆环,下端吊有重物P ,吊索与环的弹性模量E 相同,吊索横截面积为A ,圆环截面惯性矩为I ,圆环平均半径为R ,当重物P 以速度v 下降至吊索长度为l 时,突然刹住,试求此时薄壁切口张开量的大小。

d :1K ?

=+???

提示 解:静载时对圆环有()sin ,()sin M PR M R θθθθ==

3

π2

2

1

πsin d 2PR ΔPR R EI EI

θθ=

=

?

ΔPl l EA

=

故静位移 3st π2PR Pl

ΔEI EA =+

,

d 1K = 再求静载时切口张开量 ()(1cos )M R θθ'=+

3π2

st 0

()1π()d sin (1sin )d 22s M PR ΔM s PR R EI EI

EI θθθθθ??

'==+=+ ???

??

因此所求张开动位移为

3

d d st π122PR ΔK ΔEI ?

?

???

==+

+

? ?

?

? R

A q 2d ωρ=θ

d θ

?

R

1

1

R

37. 图示圆杆直径d = 60 mm ,长l = 2 m ,右端有直径D = 0.4 m 的鼓轮,轮上绕以绳,绳长l 1 = 10 m ,横截面积A = 100 mm 2,弹性模量E = 200 GPa ,重量P = 1 kN 的物体自h = 0.1 m 处自由落下于吊盘上,若杆的切变模量G = 80 GPa ,试求杆内最大切应力和绳内最大正应力。

解:1st p 2 1.292

D P l Pl D ΔEA GI ??

???=+=

mm , d 113.5K =+ st p

4.722PD

W τ=

=MPa d d st 63.7K ττ==MPa , d d

135P

K A

σ==MPa 38. 图示位于水平面内的托架ABCD 由直径为d 的圆钢制成,A 端固定,D 端自由。一重量为P 的物体自高h 处自由下落在点D 。已知a 、P 、h 、d 、弹性模量E 及切变模量G ,且E = 2.5G 。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求相当应力3r σ。 解:3

st 112Pa

ΔEI

= ,

d 1K =+ 静载时在固定端A 处有 T A = Pa ,M A = P (2a )

r3st ()σ=

r3d d r3st ()()1K σσ?==+ ?

39. 图示正方形桁架,一重量为P 的物体自高度h 处自由下落在节点B 处。已知各杆的拉压刚度均为EA ,且弹性模量E = 200 GPa ,横截面积A = 100 mm 2,a =1 m ,P = 5 kN ,h = 3 mm 。试求点B 的铅垂位移。(不考虑受压杆件的稳定问题)

解:静载时N BC F P =-,N 0AB F =,N AC F =,

N DC F P =-,N 0AD F =

N N N 1,1BC AC DC F F F =-==-

st 1()()(1)()(1)B ΔP a P a EA

??=--+--?? 2 1.21Pa EA

+=

=mm

40. 如图所示,直杆AC 长为l ,弯曲刚度为EI ,弯曲截面系数为W ,在水平面内绕过A 点的铅垂轴以匀角速度ω 转动,杆的C 端为一重为P 的物体。如因支座B 的约束,杆AC 突然停止转动,试求杆AC 内的最大冲击应力(忽略杆AC 的质量)。 解:冲击开始时 22k 11()22P E mv l g

ω==

冲击力做的功为 d d d d st 11

()()22

W F ΔK P K Δ== 由功能互等,有

22d st ()P l K P Δg

ω=?

?

d K =

而 3

3

st (/3)(2/3)333327P l P l l l Pl ΔEI EI EI

?????=+=

? ?????

d 3K = st (/3)

P l W

σ=, d d st K σσ==

41. 匀质杆AB 如图所示,已知杆的长度l ,密度ρ ,截面积A ,弯曲刚度EI ,弯曲截面系数W 。该杆绕端点A 以匀角速度ω 在水平面内转动。若旋转时因B 端突遇障碍而停止转动,试求杆内的最大正应力。

解:杆AC 在受冲击而停止转动的过程中,应有与ω 反向的角加速度α 。故其惯性力分布为 d ()q x A x ρα= 碰撞前杆AB 的动能 22223k 111

266

E J ml A l ωωρω=

== '

碰撞后杆AB 的应变能 2

223εd 001()1

11d d 2266l l

M x V x A l x A x x EI EI

ραρα??==- ???

?

?2227945A l EI ρα= 由k εd E V =得

α=

因231()()6M x A l x x ρα=-,由d ()

0d M x x =得

d max

M M ?==????

d max σ42. 密度为ρ ,长为l ,宽为b 高为h 的矩形截面梁,从高为h 0的地方水平地自由下落在刚性支座A 、B 上。不计梁变形产生的势能变化,试求该梁的最大应力。 解:梁在受冲击过程中应有向上的加速度a ,

假定各点的a 相同,则惯性力分布集度为 d ()q x A a ρ=? 冲击前梁的势能 p 0E Aglh ρ= 冲击后梁的应变能 2εd 0

1

()d 2l V M x x EI

=

?

2

20111d 222l

Aalx Aax x EI

ρρ??

=- ???

? 2225

240A a l EI

ρ=

由p εd E V =得

a =

2d max d 18M q l ==

dmax dmax 2/6M bh σ=

=43. 变截面外伸梁BA 支承于两弹性支座上,一重量为P 的重物从高度h 处自由下落冲击在其外伸端A 处,如图所示。若梁的弯曲刚度EI 及支座的刚度系数k 1及k 2均为已知,试求点A 处的挠度。

解:静载时支座约束力为3B P F =(↓) 4

3

C F P =(↑) 梁支座处位移 13B P Δk =

(↑) 2

43C P Δk =(↓)

若AB 梁为刚体 st14

()3B B C ΔΔΔΔ+=+

st121

1699P P

Δk k =

+

若B 、C 支座是刚性的 33

st2(3)533(2)6Pa Pa a Pa Δa EI EI EI =+?= 故 3st 21516699Pa P P

ΔEI k k =++

,

动荷因数d 1K =+

3d 215161699Pa P P ΔEI k k ?

?

?? =+++ ? ??

?

44. 轴线为水平平面内四分之一圆周的杆如图所示,一重量为P 的重物自高度h 处自由下落冲击在自由端B 处。已知曲杆的横截面是直径为d 的圆形,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且切变模量G =0.4E 。试按第三强度理论写出其相当应力3r σ。

解:载荷P 以静载方式作用时 ()sin M PR θθ= ()(1cos )T PR θθ=- ππ2

2

st 0

p

11

(sin )(sin )d (1cos )(1cos )d ΔPR R R PR R R EI

GI θθθθθ

=

+

--?

?

319π4016PR EI

-= 静载时

r3st ()σ=

=

动荷因数 d 11K == r3d ()1σ=+? 45. 图示钢杆AB 以速度v 作水平运动,在杆前端装有缓冲弹簧。不计弹簧质量,已知其

刚度系数为21EA

k l =,杆的横截面积为A ,长度为l ,材料的密度为ρ ,弹性模量为E 。试求

此杆冲击在刚性墙上时杆中的最大应力。 解:假定冲击时杆上各点的加速度相同,

则应该有反向的惯性力分布。 d q Aa ρ=

d

d N d 0()x F F F alA F x q x x l

ρ∑====

得 冲击前杆AB 的动能 2k 1

2E Alv ρ=

冲击后弹簧的应变能 2d

112F

E k

=

杆AB 的应变能 2

2N

d εd 0()d 126l F x x F l V EA EA

==

? 根据能量守恒 222

d d 11226F F l Alv k EA

ρ=+

d F =

=

d d max F A σ=

=B 端 46. 等截面矩形截面悬臂梁高h ,宽b ,长l 。 一重量为P 的重物从高3

048Pl h EI =处自由下

落冲击在其自由端。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截面轴惯性矩I 。不计梁的质量,试求: (1) 此时梁内的最大冲击正应力d max σ;

(2) 设计为两段各长l /2的阶梯状变截面梁,梁高h 保持不变,梁宽在靠自由端一段为b 1,靠固定段一段为b 2。在梁内最大冲击正应力不变的条件下,按最省材料原则,此梁比等直梁可节省多少材料?

解:(1) 对于等截面梁 3

st 3Pl ΔEI

=,

d 118K ==

d max d

22

108/6Pl Pl

K bh bh σ==

(2) 对于阶梯状梁 因(),(/2)/2M l Pl M l Pl == 故 121212:1:2

::1:2b b I I b b ===

3223st 22221(/2)(/2)(/2)(/2)(/2)(/2)(/2)32223P l Pl l P l Pl l l P l ΔEI EI EI EI EI ??'=++++

???3

2

38Pl EI =

d

11K '=+= 由题意有 d

2226P 108l Pl

K b h bh '= 得 217373

81

162

b b b b =

=

Aa q ρ

节省材料为 21()(/2)35

132.4%108

b b l h bhl +-==

47. 一重量为P 的物体自高度h 处自由下落在图示桁架节点B 处。已知P 、l 、h 且各杆的拉压刚度均为EA ,试求点B 的铅垂位移(不考虑受压杆件的稳定问题)。 解:静载时

N N N ,,,BC AB AC F P F F P ===

N N N ,,2DC BD CE F F P F P ==-=+

st 1()()(1)2(1))22]A ΔP l P l P l EA

??=

--+??++???

?= 在节点B 处作用一个单位力时

N N NE 1,1BC DC C F F F ===

st 1()(2)(1)()(()(1)B ΔP l P l EA ??=

+++++=??

d 1K =+ d d st ()()B B ΔK Δ=

材料力学考试题库

材料力考试题 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8分) 1、变形固体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2、构件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刚度 和足够稳定性。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拉(压)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 和弯曲变形。 4、吊车起吊重物时,钢丝绳的变形是拉伸变形;汽车行驶时,传动轴的变 形是扭转变形;教室中大梁的变形是弯曲变形;螺旋千斤顶中的螺杆受压杆受压变形。 5、图中σ——ε曲线上,对应p点的应力为比例极限,符号__σp__、对应y 点的应力称为屈服极限,符号_σs__、对应b点的应力称为强化极限符号_σb ___ __。 k 6、内力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不同的外力引起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 的内力称为轴力。剪切变形时的内力称为剪力,扭转变形时内力称为扭矩,弯曲变形时的内力称为弯矩。 7、下图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 AB、BC、CD、AD ;受力压缩杆件有 BE 。

8、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式为EA L N l ?=?和εσE =。E 称为材料的 弹性模量 。它是衡量材料抵抗 变形 能力的一个指标。E 的单位为MPa ,1 MPa=_106_______Pa 。 9、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屈服极限 和 强化极限 。 10、通常工程材料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是:塑性材料发生 屈服 现象, 脆性材料发生 强化 现象。 11、挤压面为平面时,计算挤压面积按 实际面积 计算;挤压面为半圆柱面的 投影 面积计算。 12、在园轴的抬肩或切槽等部位,常增设 圆弧过渡 结构,以减小应力集中。 13、扭转变形时,各纵向线同时倾斜了相同的角度;各横截面绕轴线转动了不同 的角度,相邻截面产生了 转动 ,并相互错动,发生了剪切变形,所以横截面上有 剪 应力。 14、因半径长度不变,故切应力方向必与半径 垂直 由于相邻截面的间距不 变,即园轴没有 伸长或缩短 发生,所以横截面上无 正 应力。 15、长度为l 、直径为d 的圆截面压杆,两端铰支,则柔度λ为 ,若压 杆属大柔度杆,材料弹性模量为E ,则临界应力σ cr 为______________。 二、 判断题:(每空1分,共计8分) 1、正应力是指垂直于杆件横截面的应力。正应力又可分为正值正应力和负值正 应力。 ( √) 2、构件的工作应力可以和其极限应力相等。 ( × ) 3、设计构件时,须在满足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材料的要求。 ( √ ) 4、挤压面的计算面积一定是实际积压的面积。 ( × )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山 西 农 业 大 学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A 卷) 一、 选择题(20分) 1、图示刚性梁AB 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积分别为A 1和A 2,若载荷P 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 A 、A 1〈A 2 B 、A 1 〉A 2 C 、A 1=A 2 D 、A 1、A 2为任意 2、建立圆周的扭转应力公式τρ =M ρρ/I ρ时需考虑下列因素中的哪几个?答:( ) (1)扭矩M T 与剪应力τ ρ 的关系M T =∫A τρ ρdA (2)变形的几何关系(即变形协调条件) (3)剪切虎克定律 (4)极惯性矩的关系式I T =∫A ρ2dA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3、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σ1=( ) A 、σ B 、2σ C 、3σ D 、4σ 4、高度等于宽度两倍(h=2b)的矩形截面梁,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若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梁的强度( ) A 、提高到原来的2倍 B 、提高到原来的4倍 C 、降低到原来的1/2倍 D 、降低到原来的1/4倍 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EI 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P 1/P 2=( ) A 、2 B 、4 C 、8 D 、16 二、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15分) 三、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截面轴,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m 的作用。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试求力偶矩m 之值、材料的弹性常数E 、μ均为已知。(15分) 六、结构如图所示,P=15kN ,已知梁和杆为一种材料,E=210GPa 。梁ABC 的惯性矩I=245cm 4,等直圆杆BD 的直径D=40mm 。规定杆BD 的稳定安全系数n st =2。 求○1BD 杆承受的压力。 ○2用欧拉公式判断BD 杆是否失稳。(20分) 题一、3图 题一、5图 六题图 五题图 题一、4 题一、1图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本题满分为10分) 1、拉杆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的存在。( ) 2、圆截面杆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横截面离圆心最远处。( ) 3、两梁的跨度、承受载荷及支承相同,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不同,因而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 4、交变应力是指构件内的应力,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可能是动载荷,也可能是静载荷。( ) 5、弹性体的应变能与加载次序无关,只与载荷的最终值有关。( ) 6、单元体上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必无正应力。( ) 7、平行移轴公式表示图形对任意两个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和惯性积之间的关系。( ) 8、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的动应力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 ) 9、构件由突加载荷所引起的应力,是由相应的静载荷所引起应力的两倍。( ) 10、包围一个点一定有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各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 ) 二、选择题(每个2分,本题满分16分) 1.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A F N =σ的条件是( )。 A 、应力小于比例极限; B 、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 C 、应力小于弹性极限; D 、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2.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之比 ) (m ax )(m ax b a σσ 为 ( )。 A 、1/4; B 、1/16; C 、1/64; D 3、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如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B 、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C 、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D 、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4、火车运动时,其轮轴横截面边缘上危险点的应力有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脉动循环应力: B :非对称的循环应力; C :不变的弯曲应力;D :对称循环应力 5、如图所示的铸铁制悬臂梁受集中力F 作用,其合理的截面形状应为图( ) (a) (b)

材料力学_考试题集(含答案)

《材料力学》考试题集 一、单选题 1.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________。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2.一直拉杆如图所示,在P 力作用下 。 (A) 横截面a上的轴力最大(B) 横截面b上的轴力最大 (C) 横截面c上的轴力最大(D) 三个截面上的轴力一样大 3.在杆件的某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 (A)大小一定相等(B)方向一定平行 (C)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D)—定为零 4.在下列杆件中,图所示杆是轴向拉伸杆。 (A) (B) (C) (D) 5.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σ=P/A为。 (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C)斜截面上的正应力(D)斜截面上的应力 P

6. 解除外力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 。 (A)分别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B)通称为塑性变形 (C)分别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D)通称为弹性变形 7.一圆截面轴向拉、压杆若其直径增加—倍,则抗拉。 (A)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2倍、4倍(B)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4倍、2倍 (C)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2倍(D)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4倍 8.图中接头处的挤压面积等于。 (A)ab (B)cb (C)lb (D)lc 9.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τ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为。 (A)τ/2(B)τ(C)2τ(D)0 10.下图是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的。 (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 (C)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 11.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 (A)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平面内; (C)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 (D)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个平面内 12.图示悬臂梁的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P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科技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 考试时间 2007.7 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 (本 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选 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所示,则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 A 1-1、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 B 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C 1-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D 1-1、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 2、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σ、2σ、3σ分别为 A 30MPa 、100 MPa 、50 MPa B 50 MPa 、30MPa 、-50MPa C 50 MPa 、0、-50MPa D -50 MPa 、30MPa 、50MPa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

正确答案是 3、对莫尔积分 dx EI x M x M l ? =?) ()(的下述讨论,正确的是 。 A 只适用于弯曲变形; B 等式两端具有不相同的量纲; C 对于基本变形、组合变形均适用; D 只适用于直杆。 4、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 、平均应力m σ、应力幅值a σ的值分别是 A 40、20、10 B 20、10、20 C 0、20、10 D 0、20、20 5、如图所示重量为Q 的重物自由下落冲击梁,冲击时动荷系数 A C d V h k 211++= B B d V h k + +=11 C B d V h k 211++= D B C d V V h k ++ +=211 二、计算题(共80分,信息学院学生做1、2、3、4、6,非信息学院学生做1、2、3、4、5) 1、(16分)q 、a 已知,试作梁的剪力、弯矩图。

材料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全

精心整理 江苏科技大学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A 卷) 1、图示刚性梁 AB 由杆 1 和杆 2 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积分别为 A 2,若载荷 P 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 选择题 ( 20 A 1 和 A 、 A 1〈A 2 题 答准不内线封密 ------------------------------ B 、 C 、 A 1〉A 2 A 1=A 2 D 、A 1、A 2 为任意 2、建立圆周的扭转应力公式τ ρ=M ρρ/I ρ时需考虑下列题 因素一 中、 的1 哪几个? 答: 扭矩 M T 与剪应力τ ρ的关系 M T =∫A τρρdA ρρ 1) 2) 3) 4) 变形的几何关系(即变形协调条件) 剪切虎克定律 极惯性矩的关系式 I T =∫A ρ2dA A 、(1) B 、(1)(2) C 、(1)(2)(3) D 、 全部 3、 A 、 B 、 C 、 D 、 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σ 1=() 2σ 3σ 4σ 题一、3图 4、高度等于宽度两倍 (h=2b )的矩形截面梁, 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 若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 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梁的强度 () A 、提高到原来的 2 倍 B 、提高到原来的 4 倍 、降低到原来的 倍

二题图 、如图所示直径为 d 的圆截面轴,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 m 的作用。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 轴线成 450 方向的正应变,试求力偶矩 m 之值、材料的弹性常数 E 、μ均为已知。(15 分) 精心整理 D 、降低到原来的 1/4 倍 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 EI 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 相 等,则 P 1/P 2=() A 、2 B 、4 C 、8 D 、16 、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 15分) 题答准不内线封 四、电动机功率为 9kW ,转速为 715r/min ,皮带轮直径 D=250mm , 轴外伸部分长度为 l=120mm , 主轴直径 d=40mm ,〔σ〕 =60MPa ,用第三强 三题图 三题图 五、重量为 Q 的重物自由下落 的垂直位移。(15 分) 题 图图示刚架 C 点,设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EI ,试求冲击时刚架 D 处 六、结构如图所示, P=15kN ,已知梁和杆为一种材料, E=210GPa 。梁 ABC 的惯性矩 I=245cm 4,等 直圆杆 BD 的直径 D=40mm 。规定杆 BD 的稳定安全系数 n st =2。 求BD 杆承受的压力。 用欧拉公式判断 BD 杆是否失稳。(20 分) 五题图 六题图 江苏科技大学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B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 选择题 ( 20 分)

2019年材料力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材料力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8分) 1、变形固体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2、构件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刚度 和足够稳定性。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拉(压)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 和弯曲变形。 4、吊车起吊重物时,钢丝绳的变形是拉伸变形;汽车行驶时,传动轴的变 形是扭转变形;教室中大梁的变形是弯曲变形;螺旋千斤顶中的螺杆受压杆受压变形。 5、图中σ——ε曲线上,对应p点的应力为比例极限,符号__σp__、对应y 点的应力称为屈服极限,符号_σs__、对应b点的应力称为强化极限符号_σb ___ __。 k 6、内力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不同的外力引起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 的内力称为轴力。剪切变形时的内力称为剪力,扭转变形时内力称为扭矩,弯曲变形时的内力称为弯矩。 7、下图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 AB、BC、CD、AD ;受力压缩杆件有 BE 。

8、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式为EA L N l ?=?和εσE =。E 称为材料的 弹性模量 。它是衡量材料抵抗 变形 能力的一个指标。E 的单位为MPa ,1 MPa=_106_______Pa 。 9、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屈服极限 和 强化极限 。 10、通常工程材料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是:塑性材料发生 屈服 现象, 脆性材料发生 强化 现象。 11、挤压面为平面时,计算挤压面积按 实际面积 计算;挤压面为半圆柱面的 投影 面积计算。 12、在园轴的抬肩或切槽等部位,常增设 圆弧过渡 结构,以减小应力集中。 13、扭转变形时,各纵向线同时倾斜了相同的角度;各横截面绕轴线转动了不同 的角度,相邻截面产生了 转动 ,并相互错动,发生了剪切变形,所以横截面上有 剪 应力。 14、因半径长度不变,故切应力方向必与半径 垂直 由于相邻截面的间距不 变,即园轴没有 伸长或缩短 发生,所以横截面上无 正 应力。 15、长度为l 、直径为d 的圆截面压杆,两端铰支,则柔度λ为 ,若压 杆属大柔度杆,材料弹性模量为E ,则临界应力σ cr 为______________。 二、 判断题:(每空1分,共计8分) 1、正应力是指垂直于杆件横截面的应力。正应力又可分为正值正应力和负值正 应力。 ( √) 2、构件的工作应力可以和其极限应力相等。 ( × ) 3、设计构件时,须在满足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材料的要求。 ( √ ) 4、挤压面的计算面积一定是实际积压的面积。 ( × )

材料力学试题库试题精选:精选题2

材料的力学性能 1. 工程上通常以伸长率区分材料,对于脆性材料有四种结论,哪一个是正确? (A) 5%; (B) 0.5%; (C) 2%; (D) 0.2%。 2.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 0.2 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 (A) 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B) 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C) 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D) 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3. 关于材料的冷作硬化现象有以下四种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 (A) 由于温度降低,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B) 由于温度降低,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C) 经过塑性变形,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D) 经过塑性变形,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4. 关于材料的塑性指标有以下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A) s 和;(B) s 和ψ;(C) 和ψ;(D) s 、和ψ。 5. 用标距50 mm和100 mm的两种拉伸试样,测得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分别为 s1、 s2 ,伸 长率分别为 5和 10 。比较两试样的结果,则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A) s1s2, 510 ;(B) s1s2 , 510 ; (C) s1s2, 510 ;(D) s1s2 , 510 。 6. 圆柱形拉伸试样直径为d,常用的比例试样其标距长度l是或。 7. 低碳钢拉伸试验进入屈服阶段以后,发生性变形。(填“弹”、“塑”、“弹塑”) 8. 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上、下屈服极限分别为 s1和 s2 ,则其屈服极限 s 为。 9. 灰口铸铁在拉伸时,从很低的应力开始就不是直线,且没有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因此,在工程计算中,通常取总应变为_______%时应力-应变曲线的割线斜率来确定其弹性模量,称为割线弹性模量。 10. 混凝土的标号是根据其_________强度标定的。 1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规定以压缩时的曲线中= 时的割线来确定。 12. 铸铁材料(根据拉伸、压缩、扭转)性能排序:抗拉_______抗剪_______抗压。答案:1. A 2. C 3. C 4. C 5. C 6. 5d; 10d7. 弹塑 8. s29. 0.1 10. 压缩11. b 0.4 12. <;<

材料力学考试习题

材料力学习题 第2章 2-1 试求出图示各杆Ⅰ—Ⅰ截面上的内力。 2-2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 处的正应力均为 MPa 100 max = σ ,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杆件横截面 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C点为截面形心)。 2-3 试指出图示各单元体表示哪种应力状态。 2-4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试用解析法计算图中指定截面的应力。

2-5 试作应力圆来确定习题2-4图中指定截面的应力。 2-6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 ),试用解析法求:(1)主应力及主方向;(2)主切应力及主切平面;(3)最大切应力。 2-7 已知应力状态如习题2-6图所示,试作应力圆来确定:(1)主应力及主方向; (2)主切应力及主切平面;(3)最大切应力。 2-8已知构件内某点处的应力状态为两种应力状态的叠加结果,试求叠加后所得 应力状态的主应力、主切应力。 2-9图示双向拉应力状态, σ σσ==y x 。试证明任一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均等 于σ,而切应力为零。 2-10 已知K 点处为二向应力状态,过K 点两个截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 )。试分别用解析法与图解法确定该点的主应力。 2-11 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在两种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分别如图 a)和b)所示。 试确定未知的应力分量 y y x xy ' ''σττ、、的大小与方向。

2-12 图示受力板件,试证明尖角A 处各截面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均为零。 2-13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单位为MPa ),试求其主应力及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321I I I 、、。 2-14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单位为MPa ),试画三向应力圆,并求主应力、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 第3章 3-1 已知某点的位移分量u = A , v = Bx +Cy +Dz , w = Ex 2+Fy 2+Gz 2+Ixy +Jyz +Kzx 。A 、B 、C 、D 、E 、F 、G 、I 、J 、K 均为常数,求该点处的应变分量。 3-2 已知某点处于平面应变状态,试证明2 222,,Bxy y Ax y Bx Axy xy y x +===γεε(其中, B A 、为任意常数)可作为该点的三个应变分量。 3-3 平面应力状态的点O 处x ε=6×10-4 mm/m ,y ε=4×10 -4 mm/m , xy γ=0;求:1)平面内以y x ' '、方向的线应变;2)以x '与 y '为两垂直线元的切应变;3)该平面内的最大切应变及其与x 轴 的夹角。 3-4 平面应力状态一点处的 x ε= 0,y ε= 0,xy γ=-1×10 -8 rad 。 试求:1)平面内以y x ' ' 、方向的线应 变;2)以x '与 y '为两垂直线元的切应 变;3)该平面内的最大切应变及其与 x 轴的夹角。 3-5 用图解法解习题3-3。 3-6 用图解法解习题3-4。 m/m , y ε=2×10-8 m/m , xy γ=1×10-8 3-7 某点处的 x ε=8×10-8 rad ;分别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该点xy 面内的:1)与x 轴夹角为45°方向的线应变和以45°方向为始边的直角的切应变;2)最大线应变的方向和线应变的值。 3-8 设在平面内一点周围任何方向上的线应变都相同,证明以此点为顶点的任意直角的切应变均为零。 3-9 试导出在xy 平面上的正方形微元面,在纯剪状态下切应变 xy γ与对角线方向

材料力学考研真题十一套汇总

材料力学考研真题 1 一、作图示结构的内力图,其中P=2qa,m=qa2/2。(10分) 二、已知某构件的应力状态如图,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μ=0.25。试求主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线应变,并画出该点的应力圆草图。(10分) 三、重为G的重物自高为h处自由落下,冲击到AB梁的中点C,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试求梁内最大动挠度。(8分)

四、钢制平面直角曲拐ABC,受力如图。q=2.5πKN/m,AB段为圆截面,[σ]=160MPa,设L=10d,P =qL,试设计AB段的直径d。(15分) x 五、图示钢架,EI为常数,试求铰链C左右两截面的相对转角(不计轴力及剪力对变形的影响)。(12分) 六、图示梁由三块等厚木板胶合而成,载荷P可以在ABC梁上移动。已知板的许用弯曲正应力为[σ]=10Mpa,许用剪应力[τ]=1Mpa,胶合面上的许用剪=0.34Mpa,a=1m,b=10cm,h=5cm,试求许可荷载[P]。(10分)应力[τ] 胶

七、图示一转臂起重机架ABC ,其中AB 为空心圆截面杆D=76mm ,d=68mm ,BC 为实心圆截面杆D 1=20mm ,两杆材料相同,σp =200Mpa ,σs =235Mpa ,E=206Gpa 。取强度安全系数n=1.5,稳定安全系数n st =4。最大起重量G=20KN ,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为σcr =304-1.12λ(Mpa )。试校核 此结构。(15分) 八、水平曲拐ABC 为圆截面杆,在C 段上方有一铅垂杆DK ,制造时DK 杆短了△。曲拐AB 和BC 段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皆为GI P 和EI 。且GI P =4 5 EI 。 杆DK 抗拉刚度为EA ,且EA=225EI a 。试求: (1)在AB 段杆的B 端加多大扭矩,才可使C 点刚好与D 点相接触? (2)若C 、D 两点相接触后,用铰链将C 、D 两点连在一起,在逐渐撤除所加扭矩,求DK 杆内的轴力和固定端处A 截面上的内力。(15分) 九、火车车轴受力如图,已知a 、L 、d 、P 。求轴中段截面边缘上任意一点的循环特征r ,平均应力σm 和应力幅σa 。(5分) 2 一、作梁的内力图。(10分)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

1. (每空1分,共2分)平面弯曲时,梁的中性轴是梁的 ___________ 横截面 _______ 和 _____ 中 性层 _______________ 的交线。 2. (每空2分,共4 分)图示变截面梁,用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时,应分 —4 _______ 段,有 __8 ___ 个积分常数。 d 戏I : ----- 汕 ____ ___ _ ■ ■ ■ _ > ---------- ; 题2-1图 3. (2分)对低碳钢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弹性模量 E=200GPa ,屈服极限os=235MPa 。 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 2分,共12 分) 1. 对图1-1所示梁,给有四个答案,正确答案是( c )。 (A )静定梁; (B )一次静不定梁; (C )二次静不定梁; (D )三次静不定梁。 2. 图1-2所示正方形截面偏心受压杆,其变形是( c )。 (A )轴向压缩和斜弯曲的组合; (B )轴向压缩、平面弯曲和扭转的组合; (C )轴向压缩和平面弯曲的组合; (D )轴向压缩、斜弯曲和扭转的组合。 3. 关于材料的冷作硬化现象有以下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d ) (A ) 由于温度降低,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B ) 由于温度降低,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C ) 经过塑性变形,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D ) 经过塑性变形,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4. 细长压杆的( a ),则其临界应力 cr 越大。 题1-1图 A )弹性模量E 越大或柔度 入越小;( B )弹性模量E 越大或柔度 入越大; ( C )弹性模量E 越小或柔度 入越大;( D )弹性模量 E 越小或柔度 入越小; 5.受力构件内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图 1-5所示,若已知其中一个主应力是 5MPa ,则另 一个主应力是(a )。 (A ) 85MPa ; ( B ) 85MPa ; ( C ) 75MPa ; (D ) 75MPa 6.已知图示AB 杆为刚性梁,杆1、2的面积均为A ,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均为 3的面积为A 3,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均为 E 3,且E 3=2E 。若使三根杆的受力相同, E ;杆 则有 题1-2图 80MPa 题1-5图 b (A) A=A 3/2 (B) A=A 3 (C ) A=2A 3 (D) A=4A 3 、填空题(共18 分) C D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 【篇一:很经典的几套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若真不及格,努力下次过。 命题负责人:教研室主任: 【篇二:大学期末考试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1、拉杆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的存在。() 2、圆截面杆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横截面离圆心最远处。() 3、两梁的跨度、承受载荷及支承相同,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不同,因而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4、交变应力是指构件内的应力,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可能是动载荷,也可能是静载荷。() 5、弹性体的应变能与加载次序无关,只与载荷的最终值有关。() 6、单元体上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必无正应力。() 7、平行移轴公式表示图形对任意两个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和惯性积之间的关系。()8、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的动应力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 9、构件由突加载荷所引起的应力,是由相应的静载荷所引起应力的两倍。() 10、包围一个点一定有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各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 二、选择题(每个2分,本题满分16分) f 1.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n的条件是()。

aa、应力小于比例极限;b、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c、应力小于弹性极限;d、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a)(b) 2.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之比?m()。axmax 为 a、1/4; b、1/16; c、1/64;d (a) (b) 3、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如下论述:正确的是 a、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b、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c、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d、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4、火车运动时,其轮轴横截面边缘上危险点的应力有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脉动循环应力:b:非对称的循环应力;c:不变的弯曲应力;d:对称循环应力 5、如图所示的铸铁制悬臂梁受集中力f作用,其合理的截面形状应为图(b) 6、对钢制圆轴作扭转校核时,发现强度和刚度均比规定的要求低了20%,若安全因数不变,改用屈服极限提高了30%的钢材,则圆轴的(c )a、强度、刚度均足够;b、强度不够,刚度足够;c、强度足够,刚度不够;d、强度、刚度均不够。 7、图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d。a:平动;b:转动c:不动;d:平动加转动 8、按照第三强度理论,比较图中两个应力状态的相的是(a )。(图中应力单位为mpa)a、两者相同;b、(a)大;b、c、(b)大; d、无法判断一、判断:

《材料力学》考试试卷A、B卷及答案

交通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总分20分,每题2分) 1、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各部分间产生的,称为内力。 2、杆件在轴向拉压时强度条件的表达式是。 3、低碳钢拉伸时,其应力与应变曲线的四个特征阶段为阶段,阶段, 阶段,阶段。 4、线应变指的是的改变,而切应变指的是的改变。 5.梁截面上弯矩正负号规定,当截面上的弯矩使其所在的微段梁凹向下时为。 6.梁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在建筑中,起控制做用的一般是条件。 7、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适用于材料,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适用于材料。 8、求解组合变形的基本方法是。 9、力作用于杆端方式的不同,只会使与杆端距离在较小的范围内受到影响,该原理被称为 页脚内容1

。 10、欧拉公式是用来计算拉(压)杆的,它只适用于杆。 二、单项选择(总分20分,每题2分) 1、用截面法可求出图示轴向拉压杆a-a截面的内力 12 N P P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N其实是应力 B. N是拉力 C. N是压力 D. N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 2、构件的强度是指( ) A.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B.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D.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稳态的能力 3、现有钢、铸铁两种杆材,其直径相同。从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图示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方案是( ) A. 1杆为钢,2杆为铸铁 B. 1杆为铸铁,2杆为钢 C. 2杆均为钢 D. 2杆均为铸铁 页脚内容2

页脚内容3 4、从拉压杆轴向伸长(缩短)量的计算公式EA Nl l = ?可以看出,E 和A 值越大,l ?越小,故( )。 A. E 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B. 乘积EA 表示材料抵抗拉伸(压缩)变形的能力。 C. 乘积EA 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空心圆轴的外径为D ,内径为d ,α=d /D 。其抗扭截面系数为( )。 A )1(16 3 απ-=D W P B )1(16 23 απ-=D W P C )1(16 3 3 απ-= D W P D )1(16 43 απ-= D W P 6、在没有荷载作用的一段梁上,( ) A. 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 B.剪力图为一斜直线 C .没有内力 D.内力不确定 7、在平行移轴公式21Z Z I I a A =+中,其中Z 轴和轴1Z 轴互相平行,则( )。 A. Z 轴通过形心 B. 1Z 轴通过形心 C . 都不一定要通过形心 D. a 是Z 轴与1Z 轴之间的距离。所以a>0 8、梁弯曲时,梁的中性层( )。 F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2.构件抵抗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5.偏心压缩为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 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 r=2KN,F 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 试求:①力偶M的大小;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的直径d。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材料力学复习题(答案在最后面) 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2.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变形;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3.在一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 (A)α=900;(B)α=450;(C)α=00;(D)α为任意角。 4.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三个方面的性能要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7.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 (A)该截面左段;(B)该截面右段; (C)该截面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 8.如图所示,设虚线表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 的剪应变为()。 α (A)α;(B)π/2-α;(C)2α;(D)π/2-2α。 答案 1(A)2(D)3(A)4均匀性假设,连续性假设及各向同性假设。5强度、刚度和稳定性。6(A)7(C)8(C) 拉压 1.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切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别是横截面、45°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45°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斜截面。 2.轴向拉压杆,在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不为零; (B)正应力不为零,切应力为零; (C)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不为零;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 3.应力-应变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σ=F /A,△ε=L/L,其中()。 N (A)A和L均为初始值;(B)A和L均为瞬时值; (C)A为初始值,L为瞬时值;(D)A为瞬时值,L均为初始值。 4.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变形。 (A)弹性;(B)线弹性;(C)塑性;(D)弹塑性。 5.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其()基本不变。 (A)弹性模量;(B)比例极限;(C)延伸率;(D)截面收缩率。 6.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材料力学模拟考试题

材料力学模拟考试题1 一、计算题(共6题,70分) 1.(10分)图示水平放置圆截面直角钢杆(2ABC π=∠),直径mm 100d =,m l 2=,m N k 1q =,[]MPa 160=σ,试校核该杆的强度。 2.(10分)悬臂梁受力如图,试作出其剪力图与弯矩图。 3.(10分)图示三角架受力P 作用,杆的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试求杆的内力和A 点的铅垂位移Ay δ。 4.(15分)图示结构中CD 为刚性杆,C ,D 处为铰接,AB 与DE 梁的EI 相同,试求E 端约 束反力。 5. (15分) 作用于图示矩形截面悬臂木梁上的载荷为:在水平平面内P 1=800N ,在垂直平面内P 2=1650N 。木材的许用应力[σ]=10MPa 。若矩形截面h/b=2,试确定其尺寸。 6.(10分) 某塑性材料,其屈服极限为MPa 300s =σ,用其制成的构件中有图a 和b 所示的两种应力状态。试按第四强度理论比较两者的危险程度(σ与τ的数值相等)。 二、是非题 (共2题,2分):(正确请划“√”,不正确的划“×) 1.(1分)悬臂架在B 处有集中力P 作用,则AB ,BC 都产生了位移,同时AB ,BC 也都发生了变形。( )

(1) (2) 2.(1分)微元体在受力过程中变成虚线所示,则其剪切应变为α案:( ) 三.填空题 (共3题,20分) 1.(4分)设单元体的主应力为321σσσ、、,则单元体只有体积改变而无形状改变的条件是( ) ;单元体只有形状改变而无体积改变的条件是( )。 2.(3分)杆件的基本变形一般有( ) 、( ) 、( ) 、( ) 四种;而应变只有( ) 两种。 3.(6分)影响实际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通常有( ) 、( ) 、( ) ,它们分别用( ) 、( ) 、( ) 来加以修正。 4.(5分)平面弯曲的定义为( ) 。 5.(2分)低碳钢圆截面试件受扭时,沿( ) 截面破坏;铸铁圆截面试件受扭时,沿( ) 面破坏。 四、选择题(共2题,8分) 1.(3分)两端简支直杆受力如图示,试分析其轴线变形(图中以虚线表示)的下列四种答案哪一种是合理的?答案:( ) 2.(5分)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与横截面均相同,试判断哪一根最容易失稳。答案:( )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一结构如题一图所示。钢杆1、2、3的横截面面积为A=200mm 2,弹性模量E=200GPa ,长度l =1m 。制造时3杆短了△=0.8mm 。试求杆3和刚性梁AB 连接后各杆的内力。(15分) 二、题二图所示手柄,已知键的长度30 mm l =,键许用切应力[]80 MPa τ=,许用挤压应力[σ 三、题三图所示圆轴,受e M 作用。已知轴的许用切应力[]τ、切变模量G ,试求轴直径d 。 (15分) 五、分)

六、如题六图所示,变截面悬臂梁受均布载荷q 作用,已知q 、梁长l 及弹性模量E 。试用积分法求截面A 的挠度w A 和截面C 的转角θC 。(15分) 七、如图所示工字形截面梁AB ,截面的惯性矩672.5610z I -=?m 4,求固定端截面翼缘和腹板交界处点a 的主应力和主方向。(15分) 一、(15分) (1)静力分析(如图(a )) F F F 图(a ) ∑=+=231,0N N N y F F F F (a ) ∑==31,0N N C F F M (b ) (2)几何分析(如图(b ) ) 50kN A B 0.75m

1 l ?2 l ?3 l ? 图(b ) ?=?+?+?3212l l l (3)物理条件 EA l F l N 11= ?,EA l F l N 22=?,EA l F l N 33=? (4)补充方程 ?=++EA l F EA l F EA l F N N N 3212 (c ) (5)联立(a )、(b )、(c )式解得: kN F kN F F N N N 67.10,33.5231=== 二、(15分) 以手柄和半个键为隔离体, S 0, 204000O M F F ∑=?-?= 取半个键为隔离体,bs S 20F F F == 由剪切:S []s F A ττ=≤,720 N F = 由挤压:bs bs bs bs [][], 900N F F A σσ=≤≤ 取[]720N F =。 三、(15分) e A B M M M += 0AB ?=, A B M a M b ?=? 得 e B a M M a b =+, e A b M M a b =+ 当a b >时 d ≥b a >时 d ≥ 。 四、(15分) F

材料力学复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B 第二部分:材料力学 扭转 1、钢制圆轴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80Gpa,[]=50Mpa,m o 1 ] [= '?,圆轴直径d=100mm;求(1) 做出扭矩图;(2)校核强度;(3)校核刚度;(4)计算A,B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 解: 3 max max 3 610 30.57[]50 (0.1) 16 t T MPa MPa W ττ π ? ===<= ? ] 030 max00 max 94 180610180 0.44[]1 8010(0.1) 32 m m p T GI ?? π ππ ? '' =?=?=<= ??? 30 94 (364)210180 0.0130.73 8010(0.1) 32 AB p Tl rad GI φ ππ +-?? ===?= ??? ∑ 2、图示阶梯状实心圆轴,AB段直径d1=120mm,BC段直径d2=100mm 。扭转力偶矩M A=22 kN?m,M B=36 kN?m,M C=14 kN?m。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 80MPa ,(1)做出轴的扭矩图;(2)校核该轴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解:(1)求内力,作出轴的扭矩图

(2)计算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并校核强度 AB段: 1 1,max 1t T W τ= ( ) 3 3 3 2210 64.8MPa π 12010 16 - ? == ?? []80MPa τ <= BC段: () 3 2 2,max3 3 2 1410 71.3MPa π 10010 16 t T W τ - ? === ?? []80MPa τ <= 综上,该轴满足强度条件。 ; 3、传动轴的转速为n=500r/min,主动轮A输入功率P1=400kW,从动轮B,C分别输出功率P2=160kW,P3=240kW。已知材料的许用切应力[]=70MP a,单位长度的许可扭转角[,]=1o/m,剪切弹性模量G=80GP a。(1)画出扭矩图。(2)试确定AB段的直径d1和BC段的直径d2;(3)主动轮和从动轮应如何安排才比较合理为什么 解:(1) m N n P M. 7639 500 400 9549 95491 e1 = ? = =,m N n P M. 3056 500 160 9549 95492 e2 = ? = = m N n P M. 4583 500 240 9549 95493 e3 = ? = =,扭矩图如下 (2)AB段, 按强度条件:] [ 16 3 max τ π τ≤ = = d T W T t ,3 ] [ 16 τ π T d≥,mm d2. 82 10 70 7639 16 3 6 1 = ? ? ? ≥ 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