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文言文阅读答案

天目文言文阅读答案
天目文言文阅读答案

天目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江苏省无锡市2008年新高考模拟卷(二)(语文)】lass=txt>甲必考题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儿子的旋律(小小说)徐平

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点头,往自己

卧室边走边脱外套。

收录机又响了。儿子!①

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

么异常。

父亲一字一句:

“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

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

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

跃动。

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

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儿子!儿子!儿子!②

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

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

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

于衷吗?

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

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

年龄还大一圈……

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

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

否同去。

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

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

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

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

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

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有说。

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眼前。父亲迟疑着。

“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心

紧成一团。

“行吗?”儿子侧侧身。

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儿子的眼睛,儿子

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

“一夜之间你衰老许

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

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像空气

注入瘪气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

最后接送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回头:“昨晚

干嘛不去找她?” 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

“因为……我下台?”

“大概——但这没关系。”

儿子!儿子!儿子!③

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

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我的光彩——你说呢?”

儿子!儿子!④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

1.阅读全文,分析小说的题目“儿子的旋律”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2.联系全文内容回答:

(1)小说结尾处,儿子笑着说“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对这句话

该如何理解?(2分)

答:

(2)小说刻画父子二人的性格,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

分析父子二人各自的性格特点。(4分)

答:

3.“儿子!”这一独词感叹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了父亲不同的

心情,请具体分析。(4分)

答:第①处:

第②处:

第③处:

第④处:

4.小说整个故事情节是以“父亲被免职”为核心展开的,但文中却始终没有明确指出父亲被免职的原因。请你依据小说内容,探究父亲

被免职的主要原因。(6分)

答:

二、(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18分)

徐霞客传

(清)钱谦益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1]三千,手迹犹在其家。霞客生里社,奇

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2]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

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东南佳山水,如东西洞庭、阳羡、京口、金陵、吴兴、武林、

浙西径山、天目、浙东五泄、四明、天台、雁宕、南海落迦,皆几

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

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3],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这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貜父为伴侣,儚儚粥粥,口不能道;时与之

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

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

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

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扳绝磴上十

数里,正德间白云、云外两僧团飘尚在。复上二十馀里,其颠罡风

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

欲赌身命,皆此类也。已而游黄山、白岳、九华、匡庐;入闽。登

武夷,泛九鲤湖;入楚,谒玄岳;北游齐、鲁、燕、冀、嵩、雒;

上华山,下青柯枰,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繇终南背走峨眉,从野人采药,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抵峨眉,属奢酋阻兵,乃返。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归,过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谓

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二经,山川两戒,自纪载来,

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

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磵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

快耳!”

【注】

[1]博进:赌博所输的钱。 [2] 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 [3] 悬度绠汲:以悬索度山谷,攀绳登山,如绠之汲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上华山,下青柯枰,心动趣归。趣:情趣.

b.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力:用力,努力.

c.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凌:登上.

d.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 造:到??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b.穷流沙而后返。/ 城入赵而璧留秦..

c.高祖经,与唐寅同举。/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d.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霞客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他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

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从文中的叙述看,徐霞客游览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天

性使然。

b.母亲让他每年的夏、春、秋三季出游,秋冬天冷的时候,拜望长辈,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个支持儿子的母亲,她鼓励儿子出游,这对

徐霞客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c.他出行,只带着一个奴仆和一个僧人,一根拐杖,一件包袱。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忍受饥饿几天不吃饭,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

d.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开心志游览远方。他从终南山南走峨眉山,跟从山中的百姓采药,住在山洞里面,八天没有吃到熟东西。这些文字写出了徐霞客孝敬父母、钟情山水、不畏艰险的精神品格。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3分)【译】。

(2)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3分)

【译】。

(3)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3分)

【译】。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山行即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1) 有人说这首诗首联“浮云在空碧”句写得并不出色,然继之以“来往议阴晴” 就境界

全出,精彩百倍。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全诗作分析。(4分)答:。

(2) 诗题中有“行”,诗中却不见“行”状,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行”字的?这样构思妙在哪里?

答:。

10.将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8分)

(1)子曰:,。知者动,仁者静。(《论语》)

(2)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三、(18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脖颈/ 颈项地壳/ 甲壳创伤/ 重创敌军......

b.颠簸/ 簸箕场院/ 排场称职/ 称心如意......

c.玩弄/ 弄堂字帖/ 碑帖应届/ 应有尽有......

d.扎破/ 包扎趔趄/ 趑趄诘责/ 诘屈聱牙......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她提问时,她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b.商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几位代表从某酒店....

的大堂前走过,在他们身边的墙壁上贴满了写给酒店的感谢信。

c.现在是非常时期,咱们科人手又少,只好以一当十,吃苦受累是一定的,希望大家做好....

充分的心理准备。

d.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布什政府在陷入伊战泥潭不能自拔的情况下,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求政府限期从伊拉克撤军。

b.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心脏病急剧上升,该病已成为威胁人类

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c.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是专家的天职,任何违背科学真理的行为都

应成为其禁区都不可踏入。

d.北京时间2007年9月14日,9时33分,日本第一颗绕月探测

卫星“月亮女神”号在日本九州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

14.把下面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因为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

②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

③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

旁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④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

生长了。

⑤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

围墙既矮,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发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

足以让人眼明神爽。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供需见面会传出的信息的要点,拟一

条一句话新闻。(4分)

2007年12月10日,“北京地区2007届毕业研究生供需见面、双

向选择会”开始举办。参加此次招聘会的北京用人单位近180家,其中高科技企业约占40%;高校和科研单位约占22%,大中型国有企

业约占16%,共能提供5500多个就业岗位。据了解,北京市2002

年共有毕业研究生近1万人。

记者在招聘现场还了解到,北京一些区县乡级政府、街道办事处、

司法机关,在京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都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高

层次研究生有旺盛需求。同时,为支持西部建设,大会邀请了西部

部分省区聘人单位免费参会。

鉴于北京生源供需现状,京城很多用人单位开始将目光转向京外生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5字)

乙、选考题

四、(18分)

请在以下(一)、(二)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能跨大题选

做小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解密海洋基因图谱,另一项更复杂的工作是分析每个基因的功能。

分析生物多样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以往利用生物身体特征分类的

方法对细菌和浮游植物并不适用。仅仅是描绘一个基因就可能用4—

5年时间,对数以万计基因进行全部描绘实际上是不可能的。gos计

划的一大创新之举是使用了文特尔发明的“霰弹枪”基因测序法,即

根据微生物的核糖核酸而不是dna的排列顺序来给微生物进行分类。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将dna从采集的水样中分离出来,把它切成数百

万个碎片然后进行分子排序。文特尔研究室的取样分析显示,微生

物的多样性远比人们想像的要大得多。有关专家说:“我们猜测,每

升海水中至少有2.5

【篇二:四川省成都市郫县2016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试

卷(三)语文 word版含解析】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请妥善保管以备考后讲评。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

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

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

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

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

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

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

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

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

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

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

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

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

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

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

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

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

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

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

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

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

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

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

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

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

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

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

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

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

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图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

族中,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b.闻一多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c.龙图腾说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

界否定。

d.有学者认为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龙是建立在鱼、鳄等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一

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渗透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

感和艺术情趣。

b.闻一多认为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龙图腾是在蛇等图腾基础上糅合而形成的。

c.迄今为止,没有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

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

d.学术界认为,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他弱小的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是出于臆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句子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

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故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

象征和保护神。

b.有的学者认为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c.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的某一氏族是两个完全

不同的概念,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

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可能是错误的。

d.有的专家认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这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相悖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

注而下,皆究其指归,..

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曰:“所望以永..

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也。”

时行社仓法,洽请于县,贷常平米三百石,建仓里中,六年而归其

本于官,乡人利之。嘉定元年中第,授松滋尉。湖右经界不正,弊

日甚,洽请行推排法,令以委洽。洽于是令民自实其土地疆界产业

之数投于匮,乃筹核而次第之,吏奸无所匿。其后十余年,讼者犹

援以为证云。改袁州司理参军。有大囚,讯之则服,寻复变异,且

力能动摇官吏,累年不决,而逮系者甚众。洽以白提点刑狱,杀之。有盗黠甚,辞不能折。会狱有兄弟争财者,洽谕之日:“讼于官,冒

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辞气恳切,讼者感悟。盗

闻之,自伏。

郡守以仓廪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廉知为都吏所卖。

都吏者,州之巨蠹也,..

尝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密令计

仓庾所入以白守日:“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

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

以罪胥吏,过乃可免。”守悟,为罢都吏,而免所籍之家。知永新县。一日谒告,闻狱中榜笞声,盖狱吏受赇,乘间讯囚使诬服也。洽大怒,亟执付狱,明日以上于郡,黥之。.

洽自少用力于敬,故以“主一”名斋。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

则勇不可夺。居闲不言朝廷事,或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

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则喜见颜色。所交皆名士,皆

敬慕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

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b.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c.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

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d.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注是指用来阐释经义的文字,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解说古言使人

容易通晓。

b.浮屠是印度古文字梵文的译音,有佛教、佛教徒、佛塔等不同意义,文中指佛教。

c.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

姓而设立的。

d.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洽潜心学问,深得老师赏识。他探究《六经》传注等典籍的奥妙,阅读诸子百家、山经地志等书;他跟从朱熹读书,志向坚定,

得到朱熹的赞赏。

b.张洽善于变革,百姓因而受惠。当时施行社仓法,他向县里请求,借米三百石,在里中设立粮仓,乡里人因此受益;他推行推排法,

解决了土地分界不清的弊端。

c.张洽坚守正义,办事讲究策略。在袁州期间,他亲自审讯翻云覆

雨的大囚犯和狡猾的盗贼,将二人杀掉;他运用计策惩办了贪婪的

都吏。

d.张洽敢于担当,为朝廷分忧。遇上按义理应当去做的事,他就奋勇向前;遇到灾异变故,他就闷闷不乐;而当听说士大夫们直陈朝

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5分)

(2)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

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两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

诽谤的句子是:“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

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3)陆游《游山西村》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表现农家热情待客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

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

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

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卖厨刀

刘明

早晨有雾,淡淡的。

桐庐镇优雅的轮廓,在薄纱般的晨雾中显露出来。奔流不息的富春江和天目溪交叉着从镇前的岩石下缓缓流过,背后是若隐若现的青山翠岭。远远望去,水傍青山,雾缭古城,宛

【篇三:四川省雅安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

题】

p class=txt>语文试题

命题人:高莉、邓小桂、丁娟审题人:丁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2007年11月,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考古学界测定,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4000—53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禹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良渚文化的一鳞半爪,都是来自先前出土的文物。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②古城的南北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城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流过,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城墙底部铺垫的石头都很尖锐,由人工开凿而成。上部用纯净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筑而成,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应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古城面积约290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当,而颐和园四分之三为水域。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量可想而知。明代修建的故宫占地只有72万多平方米,却也要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时间。

③在良渚文化的大型墓葬中,发现了琮、璧、钺等玉器。琮是用来祭祀大地的礼器,形状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地的贯穿。对良渚人来说,琮是象征王权、神权的法器。璧发现的数量众多,其像天圆的形状表示它是祭天的礼器,但众多的璧更像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关于钺,《说文解字》说它是从斧发展而来的砍伐或打仗用的武器。

研究表明,琮、璧的形状和刻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而钺在

良渚文化时期早期已完成了由石钱向玉钱的转变。钺由石质变成了

玉质,功能应该已转化,可能转化成了军权的象征。

④关于古代用玉等级制度,《周礼》称:“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

用瓒,伯用将。”郑玄注曰:“全,纯色也;龙、瓒、将,皆杂色也。”经鉴定,在城内反山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中的透闪石

软玉;规模稍次一级的上海福泉山九号墓出土的玉器,则真玉居多

而杂有假玉;而较一般的浙江海宁荷叶地则真假玉参半。由此可以

推断,良渚古城应该是处于当时最高阶层居住的地方,良渚文化已

经基本形成用玉的等级制度,被称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的用玉等

级制度完全可以上溯到良渚文化时代。

⑤在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过不少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

都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已经具有文字的性质,在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应当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初期象形

文字,在后世的甲骨文中能看到它的影子。专家指出,文字是人类

思想成熟的表现,只有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结构完善、

统一,才能为文字的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下列不能作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

b.使原先一鳞半爪的文字发展历程的研究变得完整全面。

c.可以进一步了解良渚文化时代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结构。

d.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2.下列对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功用和用玉等级制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在良渚文化时期不仅是祭祀的礼器和法器,也可能代表着良渚人的财富。

b.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后,不再是砍伐和打仗的武器,玉钺已经成为了军权的象征。

c.从古城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推断,良渚古城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中心。

d.中国古代用玉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之前的良渚文化时代。

3.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目前所发现的中国最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可以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提供丰富的史料。

b.由于尧舜禹时代尚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因此这个时期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对它的了解只能依据

出土的文物。

c.良清出土的黑陶器上所发现的刻划符号,属于最早的象形文字,

它为社会的持

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完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d.建造城墙使用的泥土不是良渚一带的灰黑色淤泥,而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表明了当时统治者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势力范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

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

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

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

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

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帝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勿还而行。”帝乃议

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契丹既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

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

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轶之势,我得

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

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

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出遇高琼于

屏间,谓曰:“太尉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复入对,琼随立于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

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琼即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

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节选自《宋史》)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契丹内寇寇:侵犯.

b、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简:挑选.

c、急书一夕五至,准不发,饮笑自若发:发兵.

d、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阳:假装.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寇准“刚正直率”的一组是()(3分)①准方进取,可欺君耶②准不发,饮笑自如

③出遇高琼于屏间④众议皆惧,准力争之

⑤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

⑥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a.②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围困了瀛州,寇准分析敌我双方疲劳和安逸的形势,认为有胜利的把握,皇帝不应去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

b、寇准退敌心切,在皇帝不愿亲征的时候,竟以不再见皇上相威胁,实是大胆。

c、在皇帝不肯过河的情况下,寇准力排众议,并争取太尉高琼的支持,最终使皇帝欣然渡河。

d、皇帝亲临前线,果然使宋朝军队士气大振,踊跃欢呼,契丹军队也不战而败。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

(2)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

威决胜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

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

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本词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

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8.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此词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5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杜甫在《登高》中借“猿”“飞鸟”寄寓漂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

感的句子

是“______,____”。

(3)《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

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珠子灯

汪曾祺

⑴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

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

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

⑵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

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

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

的很大的宫灯。灯体是八扇玻璃,漆着红色的各体寿字,其余部分

都是珠子,顶盖上伸出八个珠子的凤头,凤嘴里衔着珠子的小幡,

下缀珠子的流苏。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

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琉璃泡子挂在四角。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

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

这些灯是不点的。

⑶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这些灯都不怎么亮(点灯的目

的原不是为了照明),但很柔和。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

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⑷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

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⑸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

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⑹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

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

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6分)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三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四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___ ②吾欲之南海:__ 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__ 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 ___ 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 _______。 五、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精)

第一章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保护区历史 一、自然环境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由东西两峰组成,东峰大仙顶海拔 1480 米 , 称东天目山;西峰仙人顶海拔 1506米,曰西天目山,两峰遥相对峙。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 , 宛若双眸仰望苍穹 , 因而得名“ 天目” 。该名始于汉,显于梁,古称“ 浮玉”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天目山,所辖地域总面积 4284 ha,地理位置为30°18′~30°25′ N , 119°23′~119°29′ E ,距杭州 94km 。 天目山山体古老,系下古生界地质构造活动为始,继奥陶纪末褶皱断裂隆起成陆,燕山期火山运动渐呈主体,为“ 江南古陆” 一部分。经第四纪冰川作用,地貌独特,峰奇石怪,天然自成, 素有“ 江南奇山” 之称。全山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地层。流纹岩、流纹斑岩、溶结凝灰岩、沉凝灰岩、脉岩兼而有之。天目山的地质构造特征形成了天目山独特的地貌,如四面峰、倒挂莲花、狮子口等地悬崖、陡壁、深涧,千亩田、东关、西关溪持坑坞等地的冰碛垅, 阮溪东坞、千亩田等地的冰窖,西关溪上游的冰川槽谷,开山老殿、东茅蓬的冰斗等。 天目山山势高峻,分长江、钱塘江而立。天目山南坡诸水汇于天目溪,注入钱塘江。北坡为太湖之源,汇聚长江入东海。天目之水清凉透彻,矿化成份丰富,水质优良。 天目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4.8~8.8℃ , 最冷月平均气温 3.4~2.6℃,极值最低气温 -13.1~-20.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1~19.9℃,极值最高气温 38.2~29.1℃。无霜期 235~209d 。雨水充沛,年雨日 159.2~183.1d ,年降水量达 1390~1870mm ,积雪期较长,比区外多 10~30d ,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年雾日 64.1~255.3d 。光照宜人, 年太阳辐射 4460~3270兆焦耳 /M2。春秋季较短, 冬夏季偏长。空气富含负离子,疗养保健之功效显著。是“ 天然氧吧” ,避暑休闲胜地。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 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 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 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身边;稍微;正;给 (2)D (3)虽/名医/不迨也 (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分析】(1)①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②句子大意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③句子大意为:我正侍奉母亲。方:正;④

中日茶文化(简单)

中日韩茶文化及其比较 一、中国茶文化 (一)茶文化萌发期 1.唐代煮茶法: (1)茶叶:煮茶法用茶广泛,无论是茶树鲜叶,还是经过加工制作的各类茶叶,均可用来煮饮唐朝,茶的四种形式:散茶、粗茶、末茶、饼茶。 (2)茶具:最初的茶具多与食具、酒具共用,如浙江上虞出土的一批东汉瓷器,有碗、杯、壶、盏等,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瓷茶具。此 后相当一个时期,茶具仍与食具共用,也出现了逐渐趋于专门化的趋势。 可以说饮茶的初级阶段,是茶具与食具共用及专用并存的阶段。 (3)煮饮法:茶与水混合,茶或先或后,水或冷或热,置炉上火煮,直至煮沸。 煮茶法简便易行,可酌情加盐、姜、椒、桂皮、橘皮等调饮,也可不加任 何佐料清饮。调饮盛行,清饮罕见,属后茶羹时代。 2.茶字的演变:荼、茶|、茗、槚、蔎、荈 (二)茶文化成形期 1.陆羽与《茶经》: (1)陆羽:字鸿渐,唐朝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曾号桑苎翁,又称竟陵子。陆羽在继承前人煮茶法的基础上,并 更加重视煮茶时发挥茶本身的真味,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有理论、有 规范的煮茶方式。为与此前的煮茶法相区别,也称之煎茶法。 (2)《茶经》的诞生:《茶经》被誉为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第一部关于茶的百科全书。《茶经》奠定了陆羽的“茶圣”地位。 (3)《茶经》内容:《茶经》分上中下三卷,七千字,十部分。卷上: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中:四之器,卷下: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2.唐、宋朝对茶的追捧 (1)从煎茶到点茶:唐朝寺院种茶、饮茶成为习俗。唐朝宫廷重视茶,饮茶是一种时尚。茶具成为唐宫礼佛进献的贡品。法门寺出土一整套茶具,反映 了唐代宫廷饮茶之风的盛与奢。 点茶:是宋人在继承改革唐人品饮方式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饮茶方法。 包括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等一整套程序,其关键在于候 汤和击拂,并出现了专用的击拂工具——茶筅。另外,茶具更加精细,更 加简洁。中国历史上最热衷于茶道的皇帝宋徽宗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中 着重讲述了点茶的方法和点茶中的问题。 (2)茶的竞争——斗茶:斗茶是从点茶中派生出来的一种饮茶习俗。始于五代,盛于宋元。斗茶名曰斗,实际上就是一种评比茶的质量和点茶技艺的方式,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答案 1.★鲁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凭④长处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2.★农夫殴宦 1.(1)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3.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3.★教学相长 1.(1)味美(2)即使(3)困惑(4)增进,促进 3.教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4. ★樊重树木 1.(1)但是(2)从前(3)都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5. ★颜回好学 1.(1)早(2)极度悲哀(3)更加 3.颜回年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6. ★王充博览 1.(1)赞扬(2)以……为师(3)就(4)就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7. ★不记人过 1.(1)过失、过错(2)假装(3)责问(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8.★欲食半饼喻 1.(1)原因、缘故(2)停止(3)假如 2.略 3.讽刺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苦恼的糊涂虫(愚蠢的人)。 9. ★反裘负刍 1.(1)背(2)为什么(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0. ★管庄子刺虎 1.(1)制止(2)代词,指老虎(3)举动(4)却 2.略 3.做事应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齐人有好猎者 1.(1)回家(2)妻子孩子(3)应该(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1.(1)将(2)黄昏(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13. ★邴原泣学 1.(1)能够(2)假如,如果(3)白白地(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1-20) 1.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 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 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

2.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诣_________②徒_________③厩_________④虎士_________ 2.翻译: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②诚实相矜;③济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天目山自然地理概况

天目山自然地理概况 1、 位置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东经119°23′47″~119°28′27″,北纬30°18′30″~30°24′55″为浙江第一名山,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 之誉,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得此名。 二、地形 天目山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天目山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幽美,堪称“江南奇山”,也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三、气候 天目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因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山区北缘,北亚热带南缘,其气候具有丘陵向平原、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气候过渡的特征: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西天目山地势复杂,具有复杂多变多类型的森林生态气候。由于独特的山体影响,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年平均气温14℃。 四、土壤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区内土壤共有6 大类型20 个土属。垂直分布大致是400m~ 1200m 为黄红壤分布区。1200m~ 1500m 为棕黄壤分布区,表土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明显。 五、植被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古”是指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有活化石之称,且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天目山的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大”是说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高”指的是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稀”表明了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则是指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为设果,是为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解释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是夫子。未:________ 闻:________ 三、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示:给……看曰:说、未:没有闻:听见三、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②至之市 ③而忘操之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得分评卷人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得分评卷人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得分评卷人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17.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2分) 得分评卷人 (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8—19题。(共5分)3826 及.(接触)之而后知,履.(实行)之而后艰.(知道艰难),乌有 ..(哪有)不行而知者乎披.(阅)五岳之图,以为知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 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至,留邸一月,见罢④。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②瘳(chōu):(伤、病)痊愈。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 B. 欲/以为御史大夫 C. 上默/然惭 D. 故/特召君耳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 ②贤________ ③恐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 (2)这;才能;担心,害怕 (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②季布担任河东郡守时,受人推荐面见汉文帝,后因流言,不被重用。季布因此向汉文帝进言,指出皇帝偏听偏信,缺乏公正判断力,会影响世人对皇帝的评判,皇帝惭愧解释。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季布是一个不阿谀逢迎、不随声附合,不畏权贵亦能直言进谏的人。

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8篇

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8篇 On the tour guide words of Tianmu Mountain in Zhejian g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8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浙江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3、篇章3: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4、篇章4: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5、篇章5: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6、篇章6:1:杭州临安西天目山导游词文档 7、篇章7:2:杭州临安西天目山导游词文档 8、篇章8:3:杭州临安西天目山导游词文档 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临安区境内,浙皖两省交界处,距杭州84公里,

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古 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是韦陀菩萨的道场。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篇章1: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 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 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 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历史 (一)茶叶的起源 水是万物不可缺少的。远古高智商人类开始对人体补充能量需水解渴,水质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不断在调口味,在水中补充各种添加物,喝之口感更有味,达到心旷神怡之感觉。古先民生活区周边各 种灌木叶成为添加物对象,茶叶应是这样诞生的。 (二)古陶器皿中寻茶文化 考古新石器时期,陶制品使用的杯、壶、豆等饮用水器具中,可以汲取到古代先民已有饮茶水或用“酒”信息。早在7000年河姆渡时,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及陶器皿中都可以发现。用 作蒸、煮功能陶器皿,可煮“茶”煮“米饭”与唐代煮茶器三足釜 相似。他们已在水中添加各种植物类“叶、草药水”或经过粮食发 酵煮成酒水。从八千年跨湖桥文化陶罐中曾有煎烧草药残留实物依据,可理解为’’茶”水中添加物之一。先民在喝水过程中试用不 同的树、草叶作调口味,从数千年饮食生话实践中积累起到健身、 解百毒作用,对人体有益补充。多树叶品种被逐步淘汰掉,逐步细 化分离出,如茶水、药水、酒水等;当今名茶是古人数千年来大浪淘 沙中被人们认同细化后的精华。 (三)茶的记载 最早期记载可能由战争、天灾损坏遗失无从考证。文的记载依据是较滞缓,至汉代时发现才有饮茶的记载,盛唐时古越瓷、绸、茶 是已大量出口、古越先民创造海上“瓷绸之路”同时也是传播茶文 化的传人。宋代文人墨客斗茶成为时尚,各式饮茶用名盏风菲一时。 (四)茶的传人 在现代的二十一世纪台湾九份地区还保持早期茶文化。营模式到烧煮工艺方式,各种茶叶制作品种丰富多彩、包括茶盏器皿用具等 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历史见证。

(五)从新石器时期至唐宋时使用(茶)、(酒)、(水)各种类饮具文化,丰富多彩,其中可汲取她的起源和兴衰。 ⑴茶入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在四世纪至七世纪中叶,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时代,据传六世纪中叶,已有植茶,其茶种是由华严宗智异禅师 在朝鲜建华严寺时传入至7世纪初饮茶之风已扁及全朝鲜。后来, 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逐渐统一了全国。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国与济、新罗的往来比较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关系也比较密切。特别是新罗,在唐朝有通使往来一百 二十次以上,是与唐通使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新罗人在唐朝主要 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还在唐朝做官。因而, 唐代的饮茶习俗对他来说应是很亲近的。 新罗的使节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后期,将茶籽带回国内,种于智异山下的华岩寺周围,朝鲜的种茶历史由此开始。朝鲜《三国本纪》卷十,《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云:"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 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 至宋代时,新罗人也学习宋代的烹茶技艺。新罗在参考吸取中国茶文化的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礼。这套茶礼包括 一、吉礼时敬茶; 二、齿礼时敬茶; 三、宾礼时敬茶; 四、嘉时敬茶。 其中宾礼时敬茶最为典型。高丽时代迎接使臣的宾礼仪式共有五种。迎接宋、辽、金、元的使臣,其地点在乾德殿阁里举行,国王 在东朝南,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或国王在东朝西,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有时,由国王亲自敬茶。 高丽时代,新罗茶礼的程度和内容,与宋代的宫廷茶宴茶礼有不少相通之处。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 (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窃:( )②辄默记辄 ( )③儿痴如此痴( )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啖( ) ②欲以去热也去( )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共11题) 1.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 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答案】答案: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2.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 下 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 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答案】【译文】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1.①降职远调贬官②总是③光,光亮④这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3.A 4.略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3.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 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答案】【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1.离开睡醒 2.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天目山简介

天目山简介(生物学) 植被类型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 “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 “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 “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 “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 “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因此,被中宣部、中国科协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 “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

植物资源 天目山地质古老,第四纪冰川影响不深,加上历来都受到人类保护,植被没有遭受过重大破坏,计有苔类植物22科33属70种;藓类植物39科110属240种,葳类植物29科60属110种,种子植物167科716属157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86科277属675种。在这么狭小的范围内荟萃了如此丰富的种质资源,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常绿树种主要有:壳斗科的青冈栎属、拷属、石栎属;樟科的樟属、紫楠属、润楠属、山茶科的柃属、山茶属;还有杜鹃属、山矶属、冬青属等。落叶树种主要有槭科,蔷薇科、豆科、壳斗科的栗属、栎属、水青冈属,樟科的木姜子属和山胡椒属,桦木科、胡桃科、木兰科等种类也较多。天目山据记载有800多种野生药材名贵的有:於术、竹节人参、天麻、天目贝母、八角金盘、缺萼黄莲等。天目山这块开发较早的植物宝库,直到现在还有新种被发现,足以说明天目山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复杂性,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植物基因库。 大树华盖,奇树参天 天目山独特的森林景观使天目山自然景观别具一格,如果说黄山以“奇松怪石传四海”,庐山以“匡庐奇秀甲天下”,天目山则以“大树华盖闻九洲”。大树者:柳杉、金钱松、银杏,被人们称为天目山之绝。当人们一走进天目山,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巨大的千年柳杉,它比模式产地庐山和湖北神农架的原始柳杉更为壮观。胸径100公分以上便有398株之多,胸径200公分以上有15株,最大的“大树王”胸径233公分,现已枯死;最大单株材积达75.46立方米,最高蓄积量每亩达328立方米。“冲天树”枣金钱松,系我国特产,非常珍贵,为世界五大庭园观赏树种之一,它在天目出适宜的环境中长得特别高大,为天目山百树之冠。在天目山仅胸径50公分以上98株,其中胸径100公分以上有8株,一般树高50米左右,最高大的胸径107公分,树高52.5米,材积19.46立方米。枫香、兰果树、青钱柳、天目木姜子等,在天目山这块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也长得特别高大。 天目山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其中二类保护8种;银杏、金钱松、天目铁木、独花兰、香果树、连香树、鹅掌楸、黄山梅。三类保护17

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

【一】晏子之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 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 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B 4.晏子的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 【二】[译文]:宋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

日本茶道茶具分类

日本茶道茶具分类 日本茶道的茶具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浓茶专用的,盛抹茶的陶瓷小罐叫做“茶入”,根据形状不同分为肩冲、茄子、海壶、文琳等; 一类是抹茶专用的,木制上漆的盛抹茶的小罐棗叫做“薄茶器”,顾名思义是泡薄茶的,也分很多形状。 在所有的茶具中价值最高、品种最多、最为考究的当属茶碗。茶碗一般为陶瓷制品, 也有石制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碗可算作整个茶具类的代名词。战国时代由千利休设 计指导,著名陶工长次郎制作的“乐”茶碗可算是当时的日本产茶碗的顶级作品,可惜的 是在历代日本战国游戏中,乐茶碗的价值总是不高。 凉炉 凉炉主要是用来煮水的。为了沏茶首先要有开水。因此凉炉自然就成了茶具之首。煎 茶道讲究"活火熟汤"。按照这个要求凉炉也被不断改良,发展至今。同时还为了满足随处 可以作茶这一要求,凉炉也不断趋向于轻便,而且随处可以点火烧水。 在煎茶道最盛行的时期,曾大量进口过中国的凉炉,并视为珍品。传说其兴起人就是江 户时代初期人士--- 隐元禅师。其中主要是用白泥制成的白泥凉炉洁净高雅被人们爱用至今。照片上介绍的这个凉炉还配有荷叶形的盖子,这是为了防止风把炉灰吹起。这种带盖 子的凉炉并不普及,但是一般都不是日本造的。 茶杯 在日本,谈到茶具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茶杯。由此可见茶杯在茶具中所占的地位。人们 第一次把欣赏煎茶道时首先为其茶杯之小和茶量之少而吃惊。追求小而精这一点在日本煎 茶界早有共识。可以说,在当时是为了确立煎茶道的独特的特征。为什么要使用小茶杯,各 说不一。有人认为是使用了现成的酒杯,而有人则认为是受中国的工夫茶的影响。 茶事中使用的茶道具 茶釜,就是茶事中烧水用的锅、壶,在茶人的手中,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珍品。 日本的芦屋、天明、京都,是三大茶釜产地,"xx芦屋""xx天明"名字的茶器,就是产自 这两个地方的名物。据说茶釜没有两个是完全重样的,全部是手工制作,和劳斯车一样。 松永久秀的"平蜘蛛"就是非常名贵的茶釜。 茶入,是盛浓茶粉的小罐。茶事中要点两种茶:浓茶与薄茶,前者浓稠如粥,后者浓 度近似咖啡,其中浓茶是茶事的关键。因此茶入也是最为重要的茶道具之一。茶入最早来

科技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和理论局限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由一批抱持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而又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的、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以抗拒全盘反传统思潮的攻击、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的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处于“花果飘零”时期在中国曲折成长起来的。从思想发展的背景看,现代新儒学主要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兴起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实质上是全盘西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的“文化回应”。这一思潮大体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奠基于张君劢、熊十力,系统化于牟宗三的“新心学”和冯友兰的“新理学”,而普及于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国际新儒学思潮。现代新儒家做了许多理论创新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熊十力、牟宗三和冯友兰。熊、牟二氏弟子众多,在台港形成一大学派,其理论臻于精密;冯友兰则是孤将独帅,虽有弟子而未成军立派,虽有理论而未臻精密。 然而,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严重的理论缺陷:第一,他们怀有过多的悲情意识,因此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全面公正地认识与解释中国传统学术的缺陷以及西方新学的精华。第二,他们试图纯粹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开出或转出原本没有或极其贫乏的资源(诸如民主政治、现代科学与知识论)的努力是事倍功半的,在理论上充满矛盾与困惑。第三,他们虽然有“援西入儒”的思考,但他们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根本精神的认识是不深刻的。例如牟宗三提出“本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命题,仅从外王的制度之用去理解西方民主价值观,就反映了其固守传统不求变道的思想局限。第四,他们具有强烈的道统观念和卫道意识,缺乏新时代应有的博大胸怀和融摄多元文化的气度,因而在理论上表现为相当程度的主观独断性和排他性。至于冯友兰的“新理学”,更是一个粗糙而非精密的、矛盾而非一贯的理论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人生遭遇了过多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因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