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二)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二)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二)

[模拟]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二)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位于山区基岩地下水单元补给区的Ⅰ类一级评价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

围应是______。

A.地下水排泄区

B.地下水径流排泄区

C.同一水文地质单元

D.以污染为中心的地下水影响半径覆盖区域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显然,当Ⅰ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块段为调查评价范围,三级评价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并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的要求为原则确定调查评价范围。

第2题:

从土壤剖面采取土壤样品正确的方法是______。

A.随机抽样

B.由上而下分层取样

C.由下而上分层取样

D.由中段向上、下扩展取样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从土壤剖面采取土壤样品的方法。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第3题:

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环境噪声现状调查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是______。

A.规划工业区

B.一般农业区

C.居民集中区

D.工业集中区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环境噪声现状调查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居

民集中区为环境噪声敏感点。

第4题:

声学中所称的声音三要素是______。

A.波长、频率和周期

B.声强、声压和声功率

C.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

D.频率、响度和强度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声音三要素的基本概念。声学中所称的声音三要素是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

第5题:

环境噪声评价量等效连续A声级是以______的方法,用一单值表示某一时段内的噪声暴露水平。

A.算术平衡

B.能量对时间平均

C.取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

D.取中值

参考答案:B

式中:Lep——在T段时间

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dB(A);LA(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A);T——连续取样的总时间,min。 6. 对于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为获取所有敏感点的环境噪声现状数据,应当______。

第6题:

在评价噪声源现状时,需测量最大A声级和噪声持续时间的是______。

A.较强的突发噪声

B.稳态噪声

C.起伏较大的噪声

D.脉冲噪声

参考答案:A

本题实际考查环境噪声测量量。环境噪声测量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需测量最大A声级和噪声持续时间的是非稳态噪声:突发、频发、偶发噪声,即较强的突发噪声。对于起伏较大的噪声,一般增加等效连续A声级的测量次数。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A声级和脉冲周期。

第7题:

对于声级起伏较大的非稳态噪声或间歇性噪声,采用______为评价量。

A.A声级

B.最大A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

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参考答案:B

本题实际考查环境噪声测量量,环境噪声测量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需测量最大A声级和噪声持续时间的是非稳态噪声:突发、频发、偶发噪声,其属于声级起伏较大的非稳态噪声或间歇性噪声。对于起伏较大的连续性噪声,一般增加等效连续A声级的测量次数。本题与第5题相似。

第8题:

对于拟建公路、铁路工程,环境噪声现状调查重点需放在______上。

A.线路的噪声源强及其边界条件参数

B.工程组成中固定噪声源的情况分析

C.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及相应执行的标准

D.环境噪声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情况分析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重点。由于声场处处存在,只能抓住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及相应执行的标准这个重点。无论是对于拟建公路、铁路工程,还是其他项目,都一样。

第9题:

环境振动监测中无规则振动采用的评价量为______。

A.铅垂向Z振级

B.铅垂向Z振级最大值

C.累计百分铅垂向Z振级

D.累计百分振级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振动监测中无规则振动采用的评价量,实际考查《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关键是要知道该标准的评价指标,即铅垂向Z振级。

第10题:

我国现有环境噪声标准中,主要评价量为______。

A.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噪声级

B.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连续噪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A计权等效声级与计权等效连续噪声级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噪声标准的主要评价量。关键是要清楚环境噪声标准有《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主要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第11题: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计算公式中,昼间(7:00—19:00)、晚上(19:00—22:00)和夜间(22:00—7:00)飞行架次的权重取值分别是______。

A.1、3和10

B.10、3和1

C.2、3和10

D.3、1和10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计算公式中的飞行架次的权重取值。机场飞机噪声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计算公式:LWECPN=LcpN+101g(N1+3N2+1 0N3)-39.4。

第12题:

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对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需要______。

A.采用不同的环境噪声测量量

B.测量最大A声级和持续时间

C.增加昼间和夜间的测量次数

D.增加测量噪声的频率特性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量。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路交通噪声仍属于环境噪声测量量,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只不过需要增加昼间和夜间的测量次数而已。环境噪声现状测量要求: (1)测量量①环境噪声测量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频发、偶发噪声,非稳态噪声测量量还应有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飞机噪声的测量量为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然后根据飞行架次计算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L)。②声源的测量量为A声功率级(LAW),或中心频率为63Hz~8kHz 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A(r)或中心频率为63Hz~8kHz 8个倍频带的声压级LP(r);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2)测量时段①应在声源正常运行工况的条件下选择适当时段测量。②每一测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时段的测量,以便与相应标准对照。③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其测量时段应具有代表性。

第13题:

等效连续A声级是将某一段时间内暴露的不同A声级的变化用______计算得到的。

A.算术平均方法

B.加权平均方法

C.几何平均方法

D.能量平均方法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等效连续A声级的概念。等效连续A声级(简称“等效声级”),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单位为dB(A)。

第14题:

某拟建工程的声源为固定声源,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现有一固定声源,敏感点分布如下图。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优先布置在______。

A.1#敏感点

B.2#敏感点

C.3#敏感点

D.4#敏感点

参考答案:A

本题实际考查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由于1#敏感点处于现有固定声源与拟建项目固定声源之间,故优先布置。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 2.4—2009)中规定: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设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设衰减测点。

第15题:

已知某一段时间内不同时刻的瞬时A声级,要求计算该时段内的等效声级,采用的计算方法是______。

A.算术平均法

B.能量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调和平均法

参考答案:B

本题实际考查等效A声级的含义。等效连续A声级(简称“等效声级”),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单位为dB(A)。

第16题:

对公路扩建项目,在监测现有道路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时,车辆运行密度应______。

A.不低于现有道路平均车流量

B.不低于扩建项目设计平均车流量

C.达到现有道路高峰车流量

D.达到扩建项目设计平均车流量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声环境现状调查测量时段的选择。对于公路扩建项目,由于需要叠加最大值,因而车辆运行密度应达到现有道路高峰车流量。

第17题:

等效连续A声级表示测量时间T内随时间变化的瞬时A声级的______。

A.能量平均值

B.几何平均值

C.算术平均值

D.加权平均值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等效连续A声级的概念及定义。等效连续A声级指在某段时间内的不稳态的A声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个连续不变的A声级来表示该时段内噪声的声级,又称等能量A声级。

第18题:

某公路建设项目和现有道路交叉,周围敏感点如下图所示,应优先设置为现状监测点的是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实际考查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由于②敏感点处于现有固定声源与拟建项目固定声源之间,故优先布置。

第19题: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至少应包含的基础图件有______。

A.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土壤侵蚀图

B.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工程平面布置图

C.敏感目标分布图、土壤侵蚀图

D.植被图、土壤侵蚀图、沿线建筑分布图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至少应包含的基础图件。当时考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目前,应用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 19—2011),对图件有特别的要求,分为基本图件和推荐图件。

第20题:

用黑白瓶测溶解氧法测定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已知初始溶解氧量为

1.7mg/L,测得白瓶曝光24h后水中溶解氧量为4.5mg/L,黑瓶曝光24h后水中溶解氧量为0.35mg/L,则净初级生产量为______。

A.4.15 mg/(L·d)

B.2.80mg/(L·d)

C.1.35mg/(L·d)

D.2.45mg/(L·d)

参考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净初级生产量的计算方法。净初级生产量=LB-IB=4.5-1.7=2.80mg/(L·d)。初级生产量的测度方法:氧气测定法,即黑白瓶法。用三个玻璃瓶,一个用黑胶布包上,再包以铅箔。从待测的水体深度取水,保留一瓶(初始瓶IB)以测定水中原来溶氧量。将另一对黑白瓶沉入取水样深度,经过24h或其他适宜时间,取出进行溶氧测定。根据初始瓶(IB)、黑瓶(DB)、白瓶(LB)溶氧量,即可求得: LB-IB=净初级生产量 IB-DB=呼吸量 LB-DB=总初级生产量

第21题:

叶绿素测定法用来测定______。

A.浮游动物生产力

B.水生态系统生物量

C.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

D.水生态系统总生产力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除了氧气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外,还有CO2测定法和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第22题: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包括植被连续性、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以及______。

A.遗传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

C.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D.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区域人口的比例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除了植被连续性、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以及生物多样性外,评价指标还包括生态系统组成完整、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完整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内容之一。生态完整性评价指标:①植被连续性。植被连续意味着生境连续,面积较大,干扰较少。景观连通性、生境破碎度、景观异质性和斑块分布,都可用于进行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②生态系统组成完整。包括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协调性(种群大小适宜,无过大过少问题;食物链比较完整等);环境因素制约性,即不存在强烈的环境制约因素等。③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完整性。森林植被保持成层分面特征,即保持生物地理区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水生生态系统则保持各层鱼类均有分布。④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高,接近自然本底水平,则生态完整性也高。生物多样性是综合反映生态系统质量的因子。⑤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生态系统生物量的高低或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标志着系统质量的高低和完整性状态。越接近自然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理论水平)者,其整体性水平也越高。

第23题:

某工程影响区域现状调查的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判定该区域为______。

A.潜在荒漠化

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

D.严重荒漠化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量化指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书中无,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有。指标区间为0、1、1.5、3、4.5。另

外,由于1km2=100hm2,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实际为0.026t/(hm2·a)。如果是出题者疏忽量纲,答案有可能是B。荒漠化的量化指标如下:潜在荒漠化的生物生产量为3~4.5t/(hm2·a),正在发展的荒漠化为 2.9~1.5t/(hm2·a),强烈发展的荒漠化为 1.4~1.0t/(hm2·a),严重荒漠化为0.9~0.0t/(hm2·a)。

第24题:

某拟建公路穿越山地某林区,通过采样调查得知评价区森林覆盖率为69%,按《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四级划分标准,在不考虑其

他指标的情况下,其生态质量等级为______。

A.一级(优)

B.二级(中)

C.三级(可)

D.四级(劣)

参考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质量等级划分。尽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一书中无《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四级划分标准,但可以进行推理。四级划分标准应该为0~25%、25%~50%、50%~75%、75%~100%,分别对应四级(劣)、三级(可)、二级(中)、一级(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定项选择题

第25题:

为满足噪声源噪声级的类比测量要求,应当选取与建设项目噪声源______进行。

A.相似的型号规格

B.相近的工况

C.相似的环境条件

D.相同的测量时段

参考答案:ABCD

本题主要考查噪声源噪声级的类比测量要求。为满足噪声源噪声级的类比测量要求,应当选取与建设项目噪声源相似的型号规格、相近的工况、相似的环境条件、相同的测量时段等条件进行。

第26题:

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需考虑______等。

A.测量条件

B.测点布设

C.测量仪器

D.测量方法

E.测量时段

参考答案:ABCDE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需考虑的因素。根据环境噪声的特点,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需考虑测量条件、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时段、测点布设等。

第27题: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果主要包括______。

A.噪声功能区划

B.区域内的气象状况

C.现状噪声达标状况

D.保护目标及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E.主要噪声源

参考答案:CDE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果。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果主要包括:主要噪声源、现状噪声达标状况、保护目标及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等。噪声功能区划和区域内的气象状况是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内容。

第28题:

进行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测量记录的内容应包括______。

A.有关声源运行情况

B.测量仪器情况

C.测量时的环境条件

D.采样或计权方式

E.测点声级数据及其测量时段

参考答案:ABCDE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需考虑的因素。测量记录内容应包括:①测量仪器型号、级别,仪器使用过程的校准情况。②各测量点的编号、测量时段和对应的声级数据(备注中需说明测量时的环境条件)。③有关声源运行情况(如设备噪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运行工况、运转台数,道路交通噪声包括车流量、车种、车速等)。

第29题:

建设项目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无特殊要求时,选择的时段应满足______。

A.声源正常运行时段

B.昼间、夜间分别设定要求

C.有代表性的时段

D.声源停止运行时段

参考答案:ABC

本题实际考查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段的要求。声源停止运行时段无测量意义,具体见下说明。测量时段:①应在声源正常运行工况的条件下选择适当时段测量。②每一测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时段的测量,以便与相应标准对照。③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其测量时段应具有代表性。每个测量时段的采样或读数方式以现行标准方法规范要求为准。

第30题:

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

A.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B.厂界或边界的噪声级及超标状况

C.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

D.土地利用现状

参考答案:ABC

本题实际考查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现状与噪声无关,显然不包括。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敏感目标及相应的噪声功能区划和应执行的噪声标准,评价范围内各功能区噪声现状,边界噪声超标状况及受影响人口分布和敏感目标超标情况。

第31题:

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______。

A.现状噪声达标分析

B.新增噪声源

C.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噪声源

D.保护目标及受影响人口分布

参考答案:ACD

本题主要考查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现状只关心现有噪声源,新增噪声源是预测评价的内容。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现状噪声源分析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32题:

对于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有______。

A.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B.所在城市的声环境功能区划

C.道路两侧的声敏感目标

D.评价范围内的现状声源

参考答案:BCD

本题主要考查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敏感目标及相应的噪声功能区划和应执行的噪声标准,评价范围内各功能区噪声现状,边界噪声超标状况及受影响人口分布和敏感目标超标情况。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是预测关注的内容。

第33题: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时,应记录测点位置、声级以及______。

A.声源运行工况

B.瞬时声级的采样频率

C.测量时气象条件

D.测量时间

参考答案:ABCD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测量记录内容。测量记录内容:①测量仪器型号、级别,仪器使用过程的校准情况。②各测量点的编号、测量时段和对应的声级数据(备注中需说明测量时的环境条件)。③有关声源运行情况(如设备噪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运行工况、运转台数,道路交通噪声包括车流量、车种、车速等)。

第34题:

符合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选择要求的时段是______。

A.随机选择测量时段

B.选择声源正常运行时段

C.噪声起伏较大时选择代表性时段

D.昼间和夜间分别选择测量时段

参考答案:BCD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选择要求的时段。测量时段:①应在声源正常运行工况的条件下选择适当时段测量。②每一测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时段的测量,以便与相应标准对照。③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其测量时段应具有代表性。

第35题: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______。

A.声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B.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情况

C.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情况

D.人口密度

参考答案:ABC

本题主要考查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人口密度与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不相关,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情况、声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情况。

第36题:

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内容有______。

A.现状噪声源分析

B.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固定声源几何尺寸大小分析

D.公路长度分析

参考答案:AB

本题主要考查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固定声源几何尺寸大小分析和公路长度分析不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内容,属于微观内容。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应包括现状噪声源分析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37题:

某医院建设项目,在噪声现状调查时应给出医院用地边界处的评价量包括

______。

A.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

B.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

D.L90

参考答案:AB

本题主要考查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评价量。关键是要知道用什么评价标准,即标准中的评价量。医院用地边界处的评价量应包括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突发噪声的最大A声级。

第38题: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的______。

A.现有噪声源

B.风噪声

C.环境敏感目标

D.环境噪声背景值

参考答案:ACD

本题主要考查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显然,无风噪声。

第39题: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厂界外敏感目标处夜间声环境质量评价量有______。

A.声压级

B.声功率级

C.最大A声级

D.等效连续A声级

参考答案:CD

本题主要考查敏感目标处夜间声环境质量评价量。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限值为等效连续A声级,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第40题:

距某拟建公路中心线200 m范围内有一条铁路,为满足声环境影响预测需要,现状监测点布设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

A.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B.地形状况

C.既有铁路位置

D.拟建公路永久占地类型

参考答案:ABC

本题主要考查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时,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如公路、铁路噪声,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如对于道路,其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可布设在车流量基本一致、地形状况和声屏蔽基本相似、距线声源不同距离的敏感目标处。既有铁路位置,会造成声环境现状的较大差异,应考虑此因素。

第41题:

新建项目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应包括______。

A.评价范围内各声环境功能区现状声级

B.项目厂界外敏感目标处现状声级

C.评价范围内受现状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D.项目的噪声源分布

参考答案:ABC

本题主要考查新建项目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对于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应当就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情况等,来

评价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包括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影响的噪声源分析;各边界的噪声级、超标状况,并进行主要噪声源分析。此外,还要说明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状况。项目的噪声源分布属于工程分析内容。

第42题:

用收割法测定草地生产力时必须测定的内容有______。

A.地上部分生物量

B.地下部分生物量

C.被动物采食量

D.枯死凋落量

参考答案:ABCD

本题实际考查用收割法测定草地生产力时必须测定的内容。必须全面调查才能准确测定,草地生产力的测定多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主要内容包括:地上部分生产量;地下部分生产量;枯死凋落量;被动物采食量。

第43题: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一般需阐明评价区内______。

A.生态系统的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

B.居优势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

C.生态系统演变历程与机理

D.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相关关系及连通情况

E.各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区域生态系统主要约束条件和主要保护目标

参考答案:ABCDE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全方位的。另外,现状评价一定要明确生态保护目标和区域生态系统主要约束条件。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一般要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一般需阐明生态系统的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整体性特点、稳定性等),评价区内居优势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或生态功能规划;域内自然资源赋存和优势资源及其利用状况;阐明区域内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相关关系(空间布局、物流等)及连通情况,各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注意食物链关系);明确区域生态系统主要约束条件(限制生态系统的主要因子)以及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如脆弱性问题;明确主要的或敏感的保护目标。另外,现状评价还需阐明评价的生态环境目前所受到的主要压力、威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必要时,生态系统演变历程与机理也是应该说明的。

06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表6.1-1 评价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 ;j =1,2…m ;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表6.1-3(a )向沭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表6.1-3(b )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目前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污染负荷62.22%,排第一位,其次为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负荷37.78%;COD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洛阳盆地东隅,行政区划隶属洛阳市,介于东经112°26′~113°00′和北纬34°27′~34°50′之间。偃师市东邻巩义市,西连洛阳市洛龙区和孟津县,南依嵩山与登封、伊川接壤,北隔黄河同孟州市相望,全市东西长约44km,南北宽约34km,总面积668.58km2。 本项目位于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北园内,厂址西侧紧邻杜甫大道,南侧、东侧紧邻集聚区规划道路,北距连霍高速偃师出口2.1km。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3.1.2地形地貌 偃师境内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大体可分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其中平原面积占31.4%,丘陵占51.9%,山区占16.7%。北部为邙山丘陵,面积约22.97万亩,中部是伊洛河冲积平原,面积约44.42万亩,南部为万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坡地,面积约77.08万亩,偃师市境内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 集聚区北园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以陇海铁路为界,南侧用地相对平坦,北侧用地存在一定的坡度,局部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才可作为建设用地。中州渠从园区内穿过,是偃师市北部重要的泄洪通道。 项目厂址位于陇海铁路北侧,场地北高南低,中间存在沟壑,建设单位拟将厂区北侧高地推平至南侧,场地平整后适合本项目建设。

3.1.3地质、矿产 3.1.3.1地质 偃师市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洛阳断陷盆地东部;大地构造处于中朝准台地西南部,华北中断坳西北缘——嵩箕中台隆西北部,嵩山背斜之北翼;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之嵩箕小区。地层出露较全,各期构造明显,并有相应的岩浆活动。 偃师市境内的构造形态历经多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发育十分复杂。南部山区为伊川郭嘉窑大背斜的北翼,区内表现为一系列向北倾斜的单斜地层。就其基底和盖层两大部分来看,前者为太古界登封群,下元古界嵩山群,后者为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乃古生界地层。岩层倾向一般为东段略偏东,西段略偏西,倾角19~20度,境内褶皱及断裂构造比较发达。偃师市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北园地层出露较全,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各期次构造主要为上古生界二迭系。岩石为紫红色粉砂岩、石英砂岩夹页岩及灰白、褐黄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细砂岩与紫红、黄绿色页岩、泥岩互层,与中上统石碳整合接触。不存在地震引发的地基液化、震陷问题,无人防工程,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3.1.3.2矿产 偃师市在古地质史上为一浅海沉积地带,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沉积矿藏,如铝土矿、煤、石灰岩、白云岩、耐火土等。同时由于后来历次造山运动影响,形成各色各样的火成岩矿藏,如花岗岩、石英岩、钾长石等20多个品种。铝土矿经探明的有夹沟、焦村两大矿区,探明储量5200多万t;煤田储量为7.9亿t,经探勘地质储量约7亿t,可采储量达4亿t;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部万安山区,全市总储量7亿t;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南部浅山区,总储量10亿t;白云岩总储量在2~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二○一二年八月

目录 1 拟建工程概况 (1) 1.1 工程基本情况 (1) 1.2项目规模及工程组成 (1) 1.3 主要工艺流程 (2) 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与评价标准 (2) 2.1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2) 2.2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标准 (3) 2.3 评价工作等级 (3)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 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 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 4.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 4.2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5) 4.3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 4.4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 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 5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6) 5.1大气环境 (6) 5.2声环境 (6) 5.3地面水环境 (7) 5.4地下水环境 (7) 5.5固体废物 (7) 5.6电磁环境 (8) 6 污染防治措施 (8) 6.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8) 6.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 6.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8) 6.4地面水环境保护措施 (9) 8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9) 9综合结论 (10)

1 拟建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广州从化鳌头镇鳌头工业基地人和片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 (5)项目规模:首期建设2台15MW级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并预留二期扩建条件。拟建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对鳌头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供冷,投产后全厂总热效率达80%以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天然气高压站等。 (6)定员及班制:建设项目劳动定员40人,全年工作330天(约8000h),厂区不设员工宿舍。

4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与评价

4.0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与评价 4.1 地理位置及交通 彭泽县位处长江下游南岸,是江西省的北面门户,介于北纬29゜35ˊ—30゜06ˊ和东经116゜22ˊ—116゜53ˊ之间,县境东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与安徽省宿松、望江两县隔水相望,南与上饶市波阳县、九江市都昌县接壤,西与九江市湖口县毗邻,距九江市水路67公里,陆路70公里,距省会南昌市205公里。 项目所在地位于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墩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1ˊ、北纬29゜52ˊ。北距长江约2公里,距九牛公路不足1公里,西临钓鱼台湖,离城关4公里左右,距九江市约70公里。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4.2 自然环境概况 4.2.1 地形、地貌、地质 彭泽县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逐渐向西北倾斜,东南为山区,中部为丘陵,西北为沿江冲积洲和滨湖平原,山区占陆地面积58.4%,丘陵占36.1%,平原占5.5%。全县地貌概括为“五山二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图2-2)。境内群山属于安徽黄山向西南的余脉,主要山脉有:大浩山山脉、武山山脉、马当山脉、桃红山脉(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等,最高山峰海拔859.4米(吴淞高程),最低处下钱湾江岸海拔为6.1米(吴淞高程)。内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共有8个土壤类型、14个亚类、27个土属,大致分布是东南山区400米以上为黄红壤,400米以下为棕红壤,中部丘陵地区为马肝土和黄壤水稻土,北部沿江滨湖平原为石灰性潮土和冲积水稻土。 厂址场地比较平整,没有大的高差起伏,属滨湖平原。土壤类型为石灰性潮土和冲积水稻土。 4.2.2 水文 彭泽县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长江、太泊湖、芳湖和桥河、浪溪港、七里洪、杨梓河等12条水系,流域面积962.9平方公里。其中地表水,枯水年份为3.68亿立方米,丰水年份为8.78亿立方米,但分布不均,山区河湾较密,河道坡陡,不便于蕴藏和利用。地下水分布范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名称:恭城县平安乡北洞源水电站 建设单位(盖章):恭城县平安乡北洞源水电站 编制单位(盖章):恭城瑶族自治县水电站发电协会

编制日期:2016年12月 1 总论第1章 1.1 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 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法》(1998年4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8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2013.6.29 修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1,2011.8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 年10 月);(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8年11月); (19)《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2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 (2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年1月); (2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9月); (2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2月); (2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 (26)《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13号); 1 4〕27)《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号);修订;,2010.9.292004.6.3(28)《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号132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修订;,2010.12.22令,2002.2.13年办法》(2010)《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30 日实施);月1月修订,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定》(2006(31 [2015]17号;(3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3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1月);)《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34 ;,2006.1.24 《国务院关于事故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

[模拟]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自然植被样方调查要确定样地面积。一般情况下,草地、灌木林、乔木林的面 积分别取______。 A.<1m2 ,<50m2 ,<50m2 B.>1m2 ,>5m2 ,>50m2 C.≥1m2 ,≥10m2 ,≥50m2 D.≥1m2 ,≥10m2 ,≥100m2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植被样方调查要确定样方面积。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方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 以上,灌木林样方在10m2 以上,乔木林样方在100m2 以上,样方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方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方数目。样方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第2题: 某项目经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计算得出的项目评价区生态系统质量EO值为 58,按EQ值对生态系统进行分级,该区域应划入______。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参考答案:B

式中:EQ——生态系统质量; Ai——第i个生态特征的赋值;N——参与评价的特征数。按EQ值将生态系统分为五级:Ⅰ级100~70,Ⅱ级69~50,Ⅲ级49~30,Ⅳ级29~10,Ⅴ级9~0。 第3题: 根据初始瓶的溶氧量(IB)、黑瓶的溶氧量(DB)、白瓶的溶氧量(LB)测定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等于______。 A.LB-IB B.IB-DB C.LB-DB D.IB+DB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净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第4题: 描述物种在群落中重要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A.样方数、采样频次和样方面积 B.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 C.种数、种类与区系组成 D.种类总数、样地总面积和样地总数量 参考答案:B

3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 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1 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现状调查 根据拟建项目工可资料及现场踏勘,本项目沿线共有10处噪声环境敏感点(均为村庄),其中主线有8处(均为村庄)和东宁连接线有2处(均为村庄)。 5.3.2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点布置 贯彻“以点代线”、“兼顾整体”的原则,根据路段、地形条件、距路距离、敏感程度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在全线7处存在改扩建路段情况的声环境敏感点中选择5处(主线4处和东宁连接线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和背景噪声监测,在全线3处新建路段敏感点中选择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背景噪声);设置1处衰减断面监测点位(帮宽段),1处24小时连续监测点位(帮宽段)。详见表5-3-1。

表5-3-1 公路沿线声环境监测布点一览表 序号中心桩号名称布点位置执行标准现状代表性备注敏感点监测 主线 1 K59+580-K60+640 (新建路段) 太平川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背景噪声 2 K68+640-K68+790 (帮宽段) 闹枝沟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三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3 K74+100-K74+350 (帮宽段) 神洞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右K69+950-K70+080(4a类区) 神洞村路右K73+960-K74+100(4a类区) 4 K85+600-K86+350 (裁弯取直新建段) 新城子沟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5 K90+130-K90+500 (帮宽段) 石门里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左K68+640-K70+200(4a和2类区) 新城子沟村路K86+640-K86+730(4a类区)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二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东宁连接线 1 LK1+300-LK1+828 (帮宽段) 东宁镇蔬菜 二村 路左/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石门里LK0+500-LK0+900(4a类区)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LK1+060-LK1+822 (帮宽段)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面向公路侧窗前1m处 4a类/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背向公路侧窗前1m处 2类 东宁蔬菜二村LK1+300-LK1+828(2类区) 石门里LK0+500-LK0+900(2类区) 衰减断面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 地形开阔,无其它噪声源影响处,分别设置距路中心线 20m、40m、60m、80m、120m 5个点位,距地面1.2m。 测定交通噪声随距离变化的衰减规律 24小时连续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在距路中心线40m处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材料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名称) (编制完成时间)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技术小组: 组长: 成员: 编写人员:

第一章总论 1.1背景依据 (主要阐述饮用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2目标范围 (主要叙述参加评估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介绍城市数量、饮用水水源的数量、水源类型及各类水源占评估水源总数比例等内容,有特殊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的水源情况,请在此部分叙述。) 1.3流程与技术路线 (请依据评估工作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1.4主要结论 1.4.1水质状况 (概括性描述水源水质达标状况及不达标原因分析) 1.4.2环境管理状况 (概括性描述环境管理整体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二章水源基础状况 2.1 水源基本状况 (主要叙述水源的供水量、供水服务人口、不同类型水源的数量、供水量和供水服务人口比例等基础情况。) 2.2 水源水质状况 2.2.1水源总体状况 (主要叙述水源水质总体状况:包括达标水源、基本达标水源和相应的供水人口数量。) (以城市为单位,以水量达标率为依据,统计水源的达标比例,分析各城市水源达标的具体状况。) (不达标水源的主要超标因子情况,按照不同水源进行统计,要求有超标因子、倍数和超标月份。) 2.2.2河流型水源水质状况 (主要叙述河流型水源的水质状况,包括达标水源、基本达标水源的数量和相应的供水人口及比例,达标供水量比例。)(河流型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倍数、超标月份的特征、主要超标污染物涉及的水源数量,主要超标污染物来源等,需要单独列出天然背景值超标、上游来水超标和仅大肠菌群的水源清单。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超标的水源,需在相应的部分做特别说明)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1地理位置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地区南端。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县相望,西邻冀州区,西南与邢台南宫市相接,北接桃城区和武邑县。县境位于北纬37°08′~37 °35′、东经115°35′~115°58′。以县城为起点北至首都北京约272km,西北至省会石家庄市约124km。县域南北两端狭窄,中部较宽,总面积892.3km2。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肖张村北(肖张工业园区内),其中心点坐标为北纬37°36′31.14″,东经115°43′7.54″。厂址距离较近的村庄主要为南侧670m的肖张村,西南侧1260m的程杨村,西北侧1050m的半壁店村,东北侧860m的西李纸房村,东北侧东780m刘家纸房村,厂址周边关系情况见附图2。 厂址所处区域为平原地形,地势空阔,交通便利。评价区域内无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保护文物及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项目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 4.1.2 地形地貌 枣强县属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全境除索泸河两岸有少许沙丘外,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黄海高程)23~29m,地面坡降七千分之一。本县由古代河流冲积而成,地势总体平坦,但微地貌较复杂,存在有不少洼地。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肖张村北(肖张工业园区内),区域地势平坦,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4.1.3 气候气象 该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干燥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7℃,七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6.8℃,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4.3℃。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多年极端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510mm,年蒸发量1321.9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全年无霜期212天。 多年平均风速2.16m/s,年主导风向SSW风,频率为10.3%,次主导风向为S风,频率为9.35%,全年以NW风向频率最低,为6.13%。全年静风频率为24.76%。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讲解学习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

第一、二章作业 教材P22: 2、3、4题 2、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功能的体现。 判断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预知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 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 导向功能:是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以上三种都隶属于这一功能 3、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4、论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1)具有法律强制性:现行的重要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明确的要求,具有不可违抗的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各种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开工建设之前,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办理征地,银行不予贷款。 3)分类管理: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③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分级审批: 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来承担。 评价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甲、乙两级证书。 教材P35: 2、4、5题 2、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原则,可以确定的评价类别有哪几种?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5、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补充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几个工作等级?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 将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评价次之;三级评价较简略。 等级划分的依据: ①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第3章 环境概况及环境现状评价

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自然环境基本概况 3.1.1 区域位置 吉安市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14o48′~115o7′,北纬27o9′30″~27o17′50″内,距省会南昌219km。阳明大桥位于吉安市区内的阳明大道由西向东的延长线上,跨越赣江;河东堤位于吉安市区的河东开发区,参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3.1.2 地形、地貌、地质结构 项目位于赣中南丘陵地区中吉泰盆地的北部,地势周高中低,盆地内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区内零星分布着低丘岗地,地面高程在40~100米,区内最高点高程为106.48m,最低点高程为48.4m,呈波状起伏,整个城区东高西低,向赣江倾斜。本段赣江河道在防洪堤内流向NNW至N至NE,河两岸是漫滩和Ⅰ、Ⅱ级阶地分布区。 项目周围处于吉泰断陷盆地中,基岩多为第四系覆盖。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离项目最近的一条深大断裂为赣江大断裂,它北起湖口,经新建、新干至吉水,为吉(安)~泰(和)盆地红层所覆盖,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该断裂离项目区较远,且属白垩纪以前的老断层,近期无活动迹象,对项目建设无不利影响。 3.1.3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沿线地区均小于Ⅵ度区,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3.1.4 水文 赣江是江西省的第一大河,河道在青原、吉州区境内呈圆弧形,从禾水汇入口由西北转正北,再转北东向流出吉安市,河床一般宽600~800m,最宽处近1000m,河床高程一般在38.8~42m,枯水期水位在41.3~42m。赣江西岸筑有赣西堤、禾埠堤,河东未设防。赣江通航要求为规划三级通航。 赣江4~9月为汛期,5~6月为主汛期,赣江洪水由暴雨形成,4~6月大气环境活跃,冷、暖气流交会,形成历时长,范围大的峰面雨,产生的洪水往往造成赣江中上游峰高量大的大洪水,7~9月为热雷雨,形成的暴雨范围小,一般仅对赣江支流会造成大洪水,对主流影响较小。吉安市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8800m3/s(1968年6月25日),实测最高洪水位为52.58m(1962年6月29日)。 3.1.5 气候条件 吉安市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气候,具有冬春阴冷,夏热秋燥,初夏多雨,伏秋干旱,云系多,光照少,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8.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7.2℃,年极端最低气温-8℃。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90小时,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1.1监测点布设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评价级别及区域环境特征,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共布设4个。具体监测点位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布设一览表 4.1.2 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为环境空气中的SO2、NO2、TSP和PM10。 4.1.3 监测时间及频率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由邓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9月23日~29日进行,连续监测7天,同时记录了监测时的气象状况(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现状监测因子及频率具体见下表4-2。 注:每次监测的同时观测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 4.1.4 监测分析方法 具体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3。

表4-3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方法及检出限 4.1.5 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指数法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Pi=Ci/Si 式中:Pi——i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4.1.6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4。 表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表4-5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一览表 4-3

4-4

4.1.7 监测结果与分析 根据监测报告,各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5。 根据表4-5监测数据分析可知,监测点的环境空气的SO2、NO2、PM10、TSP、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表1二级标准。 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监测断面布设 本次环评监测布设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功能、方位和污染源的距离)的布设见表4-6及图4-1。 表4-6 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表 4.2.2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由邓州市环境监测站2014年9月23日~25日进行,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见表4-7。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地理位置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河北平原中部,衡水市南部,地处东经115° 35115°, 58纬37° 0837°之间;总面积892.3平方公里。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相望,西临冀州市,南靠邢台地区南宫市,北接衡水市桃城区、武邑县,全县南北长45km,东西宽28km。县城北距首都北京272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24公里。枣强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枣强县地处两环两线”腹 地,北依京津,东临渤海,京九铁路、正在建设中的邯黄铁路穿境而过,北临石黄高速公路,西接106国道。境内有邢德线、肃临线、郑昔线、武馆线两纵两横省级公路,大广高速公路纵贯枣强31公里,并留有两个进出口。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便利快捷。 本项目位于衡水市枣强县马屯镇西子结村西,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7° 38' 14.56",东经115° 49' 43.07"。项目东侧为耕地,南侧为收粮食厂,西侧隔路为耕地,北侧为耕地。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南方向413m处的西子结 村。 3.2自然环境概况 3.2.1地形地貌 枣强县属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由古代河流冲击而成,全境除索泸河两岸有少量沙丘外。地势总体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黄海高程)23~29m,地面 坡降七千分之一。全县总体地势平坦,但微地貌复杂,局部存在洼地。 拟建项目地貌属冲击平原,区内地形平坦,海拔高程在25m左右,地势西南 高,东北低,略呈倾斜状,地面坡降约为万分之一。 3.2.2气候特征 枣强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干燥少风多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7C,七月气 温最高,平均为26.8 C,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4.3 C,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C, 多年极低最低气温-23 C,年平均降雨量510mm,年蒸发量1221.9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全年无霜期212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一、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一)基本内容 1.地理位置; 2.地质; 3.地形地貌; 4.气候气象; 5.地面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土壤与水土流失; 8.动、植物与生态。 (二)技术要求 1.地理位置 ⑴经度、纬度; ⑵行政区位置、交通位置; ⑶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机场的距离和交通条件; ⑷地理位置图; 2.地质 ⑴地质概况 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①岩层;②断层;③断裂) ⑶风化情况; ⑷矿藏资源情况:已探明、已开采; ⑸预测地质灾害风险: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3.地形地貌 ⑴海拔; ⑵地形特征(高低起伏) ⑶周围地貌(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 ⑷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的情况; 4.气候与气象 ⑴定量参数:年均风速、月均风速(最冷月、最热月)主导风向、气温(年、月、日平均)、极端气温、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天数; ⑵主要气象特征:梅雨、寒潮、冰雹、台风、飓风等; ⑶例外情况:需大气环评,除上所有,按《导则—大气》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5.地表水环境 ⑴不进行地表水环境单项评价 地面水状况(地面水资源的分析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河、湖、库等)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海浪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源; ⑵无需进行海浪单项评价 海浪环境状况(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状况,污染来源等) ⑶需进行地面水(海湾)单项评价 除⑴⑵两项详细叙述外,应按《导则—地面水》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6.地下水环境 ⑴不进行与项目相关的环评 开采情况、埋深、上下联系、水质状况、污染来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四)

[模拟]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四)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时,统计地面长期温度气象资料的内容是 ______。 A.小时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B.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C.旬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D.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地面长期温度气象资料的内容。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温廓线即反映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通过对温廓线的分析,可以知道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逆温层是非常稳定的气层,阻碍烟流向上和向下扩散,只在水平方向有扩散,在空中形成一个扇形的污染带,一旦逆温层消退,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一级评价项目除上述工作外,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的分析,并分析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第2题: 某地大气环境现状监测NO2日均值如下表,按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0.12mg/m3,标态)评价,该区域的超标率是______。 A.28.3% B.50.0%

C.66.7% D.75.8%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境现状监测。NO2日均值超标率的计算。其关键是第一个数据0.120mg/m3为超标,大气就是这样规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监测值与标准值相等为达标。4/6=66.7%。 第3题: 某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一个在建的120× 104t/a焦化厂,无其他在建、拟建项目,区域污染源调查应采用______。 A.焦化厂可研资料 B.类比调查资料 C.物料衡算结果 D.已批复的焦化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分析对象。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第4题: 某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当地的年主导风向为E,冬季主导风向为NE,拟在1月份进行环境监测,必须布点的方向为______。 A.E、W B.NE、SW C.E、SE D.NE、W 参考答案:B 本题实际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关键是要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而不是当地的年主导风向。三级评价项目,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18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如果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第5题: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1 地形地貌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东经111。54'-114。15',北纬27。51'-28。40'之间。东西长约230千米,南北宽约88千米。东接浙赣,西引川黔,北控荆楚,南领桂粤,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 长沙地区整个地势为东西高、中部低,比降平均为1190,其中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组合为3:2:3:2。 长沙市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地段,地面高程在黄海高程35~80m之间,部分地区在90m以上。 长沙市从东至西依次是浏阳市、长沙县、长沙市、望城县和宁乡县,基本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长沙市区处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台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可谓“环城皆山也”。湘浏盆地经过数十万年的地质变化和大自然侵蚀,形成了南高北低、丘涧交错、红岩白沙的地貌特征。由于长沙城处于从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使得这一范围的地貌变化多姿多彩。西侧为低山区,碧虚岭海拔300.8米,为岳麓山最高峰,山前有天马山、凤凰山大小岗丘罗列;山后有桃花岭、金牛岭等丛峦叠翠,群山浑然一体,有如长沙城伪一道屏障。西北分布着元古代震旦纪后期的浅变质岩和板岩组成的丘陵。由于地层岩质坚硬,自然剥蚀作用缓慢,形成了谷山、尖山、乌山等数座孤峰,点缀于低缓的丘陵之中。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距长沙约30公里有黑糜峰,海拔591米、相传为道家福地。再东北有影珠山、天华山、飘风山、明月山等,均为风景秀丽的名山。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大多数小山丘岩质松散,易风化成红岩岗地;个别因岩基坚硬,仍耸立于丘岗之中。烈士公园北端的罗洋山,东面受浏则阳河切削,悬岩壁立,为城东胜景。盆地中心为沿江的冲击台地,是长沙城市建设的主要地带。其地层主要是第四纪更新世的冲积性网纹红土和砂砾。湘江、浏阳河二水交汇的新河三角洲为第一级台地,海拔约30米,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约10米。五一广场一带为第二级台地,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约30米,长沙古城主要分布在这一级台地。今天的长沙城已扩展到了第六、第七级台地。由于其地表为粘土砂砾层,且岩基结构坚硬,每平方米可承压2.5-3万公斤,高者达5万公斤,适宜于建设高层建筑。由于盆地内台地是由崩塌的砂岩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1.总则 1.1任务又来 某新建林业一体化浆纸业公司项目 1.2编制依据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3.1评价目的 1.3.1评价原则 1.4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1.4.1污染控制目标 1.4.2环境保护目标 1.5评价采用标准 1.5.1质量标准 1.5.2排放标准 1.5.3卫生标准 1.6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7评价工作重点 1.8评价因子 2.建设项目概况 2.1基本情况 2.2工程给水排水供电及供热 2.3辅助生产设施 2.4工程分析 2.5污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2.6.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2.7.厂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2.8.本项目产业政策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况 3.2社会环境概况 3.3环境质量现状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4.1 污染物的排放量清单 4.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3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3.1 噪声污染源分析 4.3.1.1 噪声境调查前期工作 4.3.1.1.2 基础资料收集 4.3.1.1.2现场准备工作 4.3.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2.1 噪声环境现有监测资料分析 4.3.2.2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 4.3.2.3 噪声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4.4 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5.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5.1一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5.1.1评价地区地形、地质、地貌概况 5.1.2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 5.1.3气象与气候 5.2社会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5.3 评价区噪声环境质量现况调查及评价 5.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况调查评价 5.5 地下水质现况调查评价 5.6 土壤现状调查评价 5.7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评价 5.8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 5.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环境现状调查 6.环境影响预测 6.1水环境预测 6.2声环境预测 6.3大气环境预测 7.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内容7.1评价工作成果清单 7.2提出的结论 7.3建议的内容 8.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 8.1组织 8.2计划安排 9.评价工作经费概算

商业计划书-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自然环境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 项目沿线所经过区域属吉安市中西部,吉州区、吉安县和安福县境内,沿线区域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以东,属山地丘陵区,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北部宽敞。参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本项目沿线地形复杂多样,路线走向由东向西,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最高海拔(黄海高程)为126米。 路线经过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和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白垩系上下统、二叠系下统、石炭系下统、泥盆系上统。地质构造:路线经过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和出露路线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上的一个次级构造,由一系列隆起带、凹陷带、断裂带和部分褶皱组成,岩层走向向东北与西方向偏移,多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区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沿线地区均为Ⅵ度和小于Ⅵ度,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 水文、气候条件 (1)水文 路线经过地区主要为泸水河,属赣江水系。汇水面积大,地表水丰富,河流两岸阶地,地势平坦,地表长期积水,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由河水补给。 (2)气候 沿线气温:年平均气温18.6℃,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6.0℃,一月平均气温6.8℃,七月平均气温28.9℃。沿线风力、风向:全年最多风向——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最大风力9级。 沿线气象条件:年平均降雨量1366mm,全年平均无霜期278天。 **生态环境 **动植物资源 由于改造公路路线沿吉福路原有线路,周围均为开发较为充分的地区,评价范围内野生动植物稀少。改造公路沿线区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丘陵植被较为发育,植被以松、杉、竹、茶林为主,河谷平地基本为水田。 ** 土壤

《赣州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赣州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引用赣州市环境监测所的一些资料。 xx年2月9日至15日是春节法定节假日,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春节期间赣州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赣州市站改变往年春节期间停止对外公布数据的惯常做法,做到每天加班采集和分析各空气子站的数据,并及时在市环保局、省环保厅网站上向社会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春节期间监测数据显示,赣州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二、水环境现状与评价 评价区内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水质标准。 三、声环境 项目所在地周围无重大噪声源,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x)中2类标准。 第二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 1.总则 1.1任务又来 某新建林业一体化浆纸业公司项目 1.2编制依据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3.1评价目的 1.3.1评价原则 1.4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1.4.1污染控制目标 1.4.2环境保护目标 1.5评价采用标准 1.5.1质量标准 1.5.2排放标准 1.5.3卫生标准 1.6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7评价工作重点 1.8评价因子 2.建设项目概况 2.1基本情况 2.2工程给水排水供电及供热 2.3辅助生产设施 2.4工程分析 2.5污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2.6.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2.7.厂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2.8.本项目产业政策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况 3.2社会环境概况 3.3环境质量现状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4.1污染物的排放量清单 4.2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3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3.1噪声污染源分析 4.3.1.1噪声境调查前期工作 4.3.1.1.2基础资料收集 4.3.1.1.2现场准备工作 4.3.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3.2.1噪声环境现有监测资料分析4.3.2.2噪声环境现状监测 4.3.2.3噪声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4.4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5.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5.1一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5.1.1评价地区地形、地质、地貌概况5.1.2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 5.1.3气象与气候 5.2社会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