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加工实验指导书

电火花加工实验指导书
电火花加工实验指导书

学号:

姓名:

实验成绩:

目录

前言............................................................ - 1 -

一、实验目的................................................ - 1 -

二、实验准备................................................ - 1 -

三、实验室规章制度.......................................... - 1 -

四、实验报告................................................ - 2 - 特种加工概述.................................................... - 3 - 实验一电火花成型加工...................................... - 4 -

一、实验目的.......................................... - 4 -

二、实验基本原理.......................................... - 4 -

三、实验设备................................................ - 6 -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 6 -

五、实验报告................................................ - 7 - 实验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 8 -

一、实验目的................................................ - 8 -

二、实验原理................................................ - 8 -

三、实验设备................................................ - 9 -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 9 -

五、实验报告............................................... - 11 -

前言

一、实验目的

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准备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

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三、实验室规章制度

1.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室规章制度条例,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实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2018年9月10日

特种加工概述

特种加工亦称“非传统加工”或“现代加工方法”,泛指用电能、热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声能及特殊机械能等能量达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

特种加工是指那些不属于传统加工工艺范畴的加工方法,它不同于使用刀具、磨具等直接利用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的传统加工方法。特种加工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工艺,是对传统加工工艺方法的重要补充与发展,目前仍在继续研究开发和改进。直接利用电能、热能、声能、光能、化学能和电化学能,有时也结合机械能对工件进行的加工。特种加工中以采用电能为主的电火花加工和电解加工应用较广,泛称电加工。

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电火花加工开创了用软工具、不靠机械力来加工硬工件的方法。50年代以后先后出现电子束加工、等离子弧加工和激光加工。这些加工方法不用成型的工具,而是利用密度很高的能量束流进行加工。对于高硬度材料和复杂形状、精密微细的特殊零件,特种加工有很大的适用性和发展潜力,在模具、量具、刀具、仪器仪表、飞机、航天器和微电子元器件等制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种加工的主要发展方向: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发展几种方法联合使用的复合加工,发展纳米级的超精密加工等。

实验一电火花成型加工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一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使学生掌握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各部分的功能,及机床的操作使用方法;

3、使学生掌握电火花穿孔与成型加工中各种电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学会电极的安装、工件的装夹及找正方法;

4、使学生加深对电火花成型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有范围的理解。

5、通过实验,督促学生观察电火花加工中极性效应和炭黑吸附效应等特有现象,并以此加深学生对电火花加工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基本原理

电火花成型加工是利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即正、负电极之间产生脉冲性火花放电时产生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工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

与线切割加工所用的钼丝工具电极不同,电火花成型加工所用的工具电极是按照工件的形状及其它要求专门制造的,其材料一般为紫铜或石墨。

1、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被加工的工件做为工件电极,紫铜(或其它导电材料如石墨)做为工具电极。脉冲电源发出一连串的脉冲电压,加到工件电极和工具电极上,此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均被淹没在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工作液(绝缘介质)中。在轴伺服系统的控

制下,当工具电极与工件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在脉冲电压的作用下,两极间最近点处的工作液(绝缘介质)被击穿,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瞬时放电通道,产生瞬时高温,使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汽化而被蚀除下来,使局部形成电蚀凹坑。这样以很高的频率连续不断地重复放电,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就可以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加工出需要的型面来。

特点:(1)由于脉冲放电的能量密度高,使其便于加工用普通的机械加工难于加工或无法加工的特殊材料和复杂形状的零件,并不受材料及热处理状况的影响。

(2)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与工件材料不接触,两者之间宏观作用力极小,工具电极不需要比加工材料硬,即可以柔克刚,故电极制造更容易。

应用:电火花成型加工一般应用在加工各种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脆性的导电材料,并且常用于模具的制造过程中。

2、实现电火花加工的条件

1)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必须加以60V~300V的脉冲电压,同时还需维持合理的工作距离——放电间隙。放电间隙过大时,介质不能被击穿,无法形成火花放电;放电间隙过小时,容易导致积炭,甚至发生电弧放电,无法继续加工。

2)两极间必须充满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电火花成型加工一般用专用火花油做为工作液。实际生产中为降低成本,多用煤油作介质。

3)输送到两极间的脉冲能量应足够大。即放电通道要有很大的电流密度,一般为104~109A/cm2。

4)放电必须是短时间的脉冲放电。一般放电时间为1цs~1ms。这样才能使放电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扩散,从而把能量作用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保持火花放电的冷极特性。

5)脉冲放电需要多次进行,并且多次脉冲放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散的,避免发生局部烧伤。

6)脉冲放电后的电蚀产物应能及时排放至放电间隙之外,使重复性放电能顺利进行。电火花加工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设备

电火花成型机两台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实验指导教师讲解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强调实验的纪律,并进行安全教育;

2、实验指导教师讲解数控电火花成型原理、加工机床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操作使用方法;

3、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并演示工具电极的安装与更换、工件装夹和找正的方法,并说明此次实验属于电火花穿孔加工实验;

4、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并演示电火花穿孔加工时对加工深度分组,各加工深度内电规准参数选择的依据和输入方法,并说明其意义在于将整个加工过程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以达到提高加工效率和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5、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启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完成零件的穿孔加工任务;

6、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实验老师提醒学生观察电火花加工的各种现象,包括火花放电状态、工作液冲油工作方式、工作液介质过滤方式、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的回退现象、负极性加工时工具电极上的炭黑吸附现象等;

7、关闭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清理实验设备,完成实验。

五、实验报告

1、电火花成型加工知识基本问答

①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工具电极一般用()材料制成。

②电火花成型加工中一般用()做为工作液,工作液有()等性能。

③电火花成型加工的特点?

电火花成型加工一般应用在?

④电火花成型加工中,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间的放电必须是短时间的(),一般放电时间为()。

⑤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简述电火花成型机床的加工原理?

3、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了解数控线切割加工机床的一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使学生掌握利用机床本身所安装的自动编程系统对零件图纸进行输入、自动编程、模拟加工等操作步骤;

3、使学生掌握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间隙补偿量、加工电流大小等)的选择,学会对工件装夹及找正的方法,并启动机床对零件进行实际加工;

4、使学生了解钼丝循环工作原理及钼丝的更换方法;

5、使学生加深对电火花特种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有范围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基本原理是:

利用一根运动着的金属丝(直径为0.02~0.3mm的钼丝或黄铜丝)作为工具电极,在金属丝与工件间施加脉冲电流,产生放电腐蚀,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

工件接高频脉冲电源的正极,电极丝接负极,即采用正极性加工,电极丝缠绕在储丝筒上,电机带动储丝筒运动,致使电极丝不断地进入和离开放电区域,电极丝与工件之间浇注工作液介质。当电频脉冲电源通电后,随着工作液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子高速奔向正极,正离子奔向负极,于是电能转变为动能,粒子间的相互撞击以及粒子与电极材料的撞击,又将动能转变为热能。在放电通道内,正极和负极表面分别成为瞬时热源,达到很高的温度,使工作液介质汽化、热裂分解、金属材料熔化、沸腾、汽化。在热膨胀、局部微爆炸、电动力、液体动力等综合作用下,蚀除下来的金属微粒随着电极丝和移动和工作液的冲洗而被抛出放电区,于是在金属表面形成凹坑。在脉冲间隔时间内工作液介质消电离,放电通道中的带电粒子复合为中性粒子,恢复了工作液的绝缘性。由于加工过程是连续的,步进电机受控系统的控制,使工作台在水平面沿两个坐标方向伺服进给运动,于是工件就逐步被切割成各种形状。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设备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两台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实验指导教师讲解线切割加工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强调实验的纪律,并进行安全教育;

2、实验指导教师讲解数控线切割加工机床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操作使用方法;

3、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并演示工件装夹、找正的方法,讲解钼丝的安装及更换方法;

4、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实验学生所做的待加工零件图纸,从中选择一两个有特色的零件;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线切割自动编程控制系统的屏幕控制功能及绘图功能操作,完成线切割零件图的输入,启用自动编程系统生成加工程序,并进行程序的检查和模拟加工;

5、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启数控线切割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务;

6、在线切割机床加工过程中,实验指导教师要求学生观察电火花放电的情况;储丝筒的工作状态,解释其换向机构;说明钼丝从外向内加工和从内向外加工的区别与应用场合等;

7、加工结束后,依次关闭脉冲电源、液泵开关、运丝开关,最后关闭总电源。清洁工件,清洁机床,清点工具。按图纸要求检查被加工的工件尺寸,观察表面质量,填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

1、电火花线线切割加工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利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零件时,在何种情况下需预先在工件坯料上加工穿丝孔?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心得体会?

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doc

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 篇一: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报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演示实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以及编程方法和格式。 2.了解计算机辅助加工的概念和加工过程。 3.熟悉数控线切割机床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根运动着的金属丝(直径为0.02~0.3mm的钼丝或黄铜丝)作为工具电极,在金属丝与工件间施加脉冲电流,产生放电腐蚀,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 工件接高频脉冲电源的正极,电极丝接负极,即采用正极性加工,电极丝缠绕在储丝筒上,电机带动储丝筒运动,致使电极丝不断地进入和离开放电区域,电极丝与工件之间浇注工作液介质。当电频脉冲电源通电后,随着工作液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子高速奔向正极,正离子奔向负极,于是电能转变为动能,粒子间的相互撞击以及粒子与电极材料的撞击,又将动能转变为热能。在放电通道内,正极和负极表面分别成为瞬时热源,达到很高的温度,使工作

液介质汽化、热裂分解、金属材料熔化、沸腾、汽化。在热膨胀、局部微爆炸、电动力、液体动力等综合作用下,蚀除下来的金属微粒随着电极丝和移动和工作液的冲洗而被抛出放电区,于是在金属表面形成凹坑。在脉冲间隔时间内工作液介质消电离,放电通道中的带电粒子复合为中性粒子,恢复了工作液的绝缘性。由于加工过程是连续的,步进电机受控系统的控制,使工作台在水平面沿两个坐标方向伺服进给运动,于是工件就逐步被切割成各种形状。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计算机 2、线切割机床 四、实验内容简述 1. 现场熟悉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的控制组件及功能 2. 练习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的开关机操作 3. 进行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的安装及调整操作 (1) 电极丝的绕丝、紧丝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购回的丝盘上的电极丝绕在储丝筒上; ②使储丝筒移动到其行程的一端,把电极丝通过导丝轮引向储丝筒端部的螺 钉处并压紧;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实验指导书-07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含MasterCAM)实验指导书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前言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实验指导书共编入7个实验,即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验、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实验、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实验、电火花与线切割实验、Mastercam构建二、三维零件实验、Mastercam造型与加工实验以及数控在线加工综合实验等内容。 在指导书编写过程中,本着改革的精神,力求在内容上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充分注意到每个实验的层次和内容,力求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数控基础知识,又能掌握比较系统的专业技术理论,既得到较全面的技能训练,又掌握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高层次、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各种数控机床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目录 目录 (3) 实验设备介绍 (4) 实验注意事项 (7)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8) 实验一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 (9) 实验二控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 (9) 实验三数控车床数操作与编程 (17) 实验四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程与操作实验 (25) 实验五 Mastercam构建二、三维零件 (25) 实验六(1)Mastercam构建三维曲面零件 (49) 实验六(2)Mastercam造型与加工 (49) 实验七数控在线加工 (58) 主要参考文献 (65)

主要实验设备介绍 1.数控加工中心 VB-825A FEELER型数控立式加工中心一台,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配备FANUC 0i-MC 数控系统。 性能特点: 全封闭防护装置,造型美观。 配置FANUC数控系统。 快速可靠的换刀装置。 强力冷却排屑装置。 刚性攻丝,性能可靠。 高精、高速、高效,连续加工,操作方便。 2.数控立式铣床 XK-714A型数控立式铣床一台,南通纵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配备FANUC 0i-MB数控系统。 性能特点 中小规格(工作台800-2000)、高效能床身型数控铣床 加工范围广泛,可完成铣、镗、钻、绞、攻丝等加工 大件采用稠筋封闭式框架结构、刚性高、抗震性好 五大件由进口五面体加工中心加工,切削应力小,热变形少

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_SolidWorks建模1

实验二 SolidWorks 草绘特征和放置特征操作(一)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零件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 掌握SolidWorks 草绘特征:拉伸凸台、拉伸切除、旋转凸台、旋转切除、扫描、 放样的操作方法。 3. 掌握放置(应用)特征:钻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拔模斜度特 征、筋的操作方法 二、 实验内容 完成下列下列零件造型 三、 实验步骤 1. 连接件设计 完成如图 1 (1) (2) 2 所示。 图 1连接件 图 2草图 (3) 单击【拉伸凸台/ 框内选择【两侧对称】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54mm ”,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3所示。 图 3 “拉伸”特征 (4) 120°”,然后 在第二参考中选择图形的一条下边线。单击【确定】按钮,建立新基准面,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5) 1,选择“反转法线” 1,单选择 4所示。 图4草图 图4建立基准面 底面边线

(6) 单击【拉伸凸台/ 列表框内选择【给定深度】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12mm”,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所示。 图5“拉伸”特征 (7)选取基体上表面,单击【草图绘制】进入草图绘制,使用中心线工具在 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绘制直线,注意不要捕捉到表面边线,如图6所示。 图 6 中心线 (8) 内输入“8mm”,在图形区域选择中心线,在属性管理器中选中【添加尺寸】、【选择链】、【双向】和【顶端加盖】复选框,选中【圆弧】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标注尺寸,完成草图,如图7所示。 运用“等距实体”绘制草图 (8) -拉伸】属性管理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完全贯穿】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8所示。

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报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演示实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以及编程方法和格式。 2.了解计算机辅助加工的概念和加工过程。 3.熟悉数控线切割机床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根运动着的金属丝(直径为0.02~0.3mm的钼丝或黄铜丝)作为工具电极,在金属丝与工件间施加脉冲电流,产生放电腐蚀,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 工件接高频脉冲电源的正极,电极丝接负极,即采用正极性加工,电极丝缠绕在储丝筒上,电机带动储丝筒运动,致使电极丝不断地进入和离开放电区域,电极丝与工件之间浇注工作液介质。当电频脉冲电源通电后,随着工作液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子高速奔向正极,正离子奔向负极,于是电能转变为动能,粒子间的相互撞击以及粒子与电极材料的撞击,又将动能转变为热能。在放电通道内,正极和负极表面分别成为瞬时热源,达到很高的温度,使工作液介质汽化、热裂分解、金属材料熔化、沸腾、汽化。在热膨胀、局部微爆炸、电动力、液体动力等综合作用下,蚀除下来的金属微粒随着电极丝和移动和工作液的冲洗而被抛出放电区,于是在金属表面形成凹坑。在脉冲间隔时间内工作液介质消电离,放电通道中的带电粒子复合为中性粒子,恢复了工作液的绝缘性。由于加工过程是连续的,步进电机受控系统的控制,使工作台在水平面沿两个坐标方向伺服进给运动,于是工件就逐步被切割成各种形状。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计算机 2、线切割机床 四、实验内容简述 1. 现场熟悉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的控制组件及功能 2. 练习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的开关机操作 3. 进行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的安装及调整操作 (1) 电极丝的绕丝、紧丝操作

电火花成型机床岗位作业指导书.doc

电火花成型机床岗位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生产规程、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安全环保、常见故障与排 除等内容。 本规定适用于 AGIE IMPACT 2、SODICK A50R 、ROFORM 350S、 ROFORM 100、 ADIGE DMT 1.0 等进口火花机床及国产通用火花机 FN2P、 AUTOFORM 30、 SPD250、 D7125-1 等电火花机床的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3本作业指导书的组成 电火花成型机的性能参数 电火花成型机的工艺控制要求 电火花成型机的操作 电火花成型机的维护保养电 火花成型机的安全、环保 电火花成型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4性能参数 4.1概述 电火花成型机床是模具加工行业的重要机床之一,特别在合金模具生产中更为重要,由于硬质合金 的脆性和高硬度性能,是其他切削机床不可替代的设备之一。它可加工出与电极几何外形一致的型腔, 因此复杂的模具型腔和复杂的硬质合金几何外形用简单的方法和加工工艺加工出电极后,再用电火花成 型机床加工成型,可生产出高精度的硬质合金产品,既简化了工艺又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4.2原理

电火花成型机床应用电源的两个极性在一定(通常为几个至几十个微米)的距离内产生电火花,由 于电火花的高温(高达上千度)使金属熔化脱离工件达到去除金属的目的。 4.3 主要技术性能 表 1 ( 进口机床 ) ROBOFORM ROBOFORM 型号A50R IMPACT 2 EMT 1.0 350S 100 工作台mm 650x500 600x450 500x400 450x280 300x200 尺寸 长 x 宽 工作液mm 850x700x380 860x620x360 800x550x370 755x450x270 600x500x300 槽内部 尺寸 长 x 宽 x高 工作台mm 350x300 350x250 350x250 220x160 250x180 行程 XxY 主轴伺mm 350 350 300 220 250 服行程 电极最kg 50 50 50 50 30 大重量 电源型 A 80 72 64 64 50 号 表面粗μm Ra0.3 Ra0.2 Ra0.2 Ra0.4 Ra0.4 糙度 输入功kw 108.37.5 6.57

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指导书

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1、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及安全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各种按钮的使用功能。 3、认识数控车床的坐标系并熟练掌握通过试切对刀确定工件坐标系的方法。 4、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步骤和编程方法。 二、实训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2、认真听讲,听从老师的安排。 3、不得擅自修改、删除系统内的程序和参数。 4、数控车床属贵重设备,必须有指导老师在场方可操作。 5、工作完毕后必须清擦机床,打扫环境卫生,清点工卡量具。 6、注意节约材料。 三、实训设备 CY-K6136 6台 CY-K6150 2台 CY-K360 2台 四、考试或考查方式 实训课程成绩评定按五级记分制评分,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为了便于考核,可先按百分制记分,然后折算。总分在90分及以上者记为优,80~89分记为良,70~79分记为中,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评分标准如下: 实际操作50分,包括动手能力10分、完成实训任务10分、考核件30分;基本知识30分,包括操作理论知识15分、实训成果与报告15分;安全生产10分;文明生产10分。 实训期间,学生每迟到一次扣除1分、每早退一次扣除1分;学生每请假一次扣除1分;学生每旷课一次扣除5分;学生不交实训报告者不记分,补交后补记成绩;学生无故不参加实训者不记分,按校规校纪处理。

五、实训内容 (一)安全教育和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 2、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安全文明生产知识和机床操作规程、数控车床操作工高级职业技能的国家标准和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 2、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现场演示指导相结合。 【教学内容】 1、以FANUC系统数控车床为例进行介绍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主要分为三个区域:CRT显示屏、MDI操作面板和机床控制面板。 2、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⑴机床上电与断电操作 ⑵机械回零操作 ⑶激活主轴操作 ⑷手动操作 ⑸MDI操作 ⑹编辑操作 ⑺自动运行操作 3、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4、数控车床工高级职业技能国家鉴定标准 5、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及刀具补偿值的设定(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 实 验 指 导 书 (简本) 蚌埠学院机电系李大胜2008年9月修订

实验一数控车床操作模拟(计算机仿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它可以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宇航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仿真完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输出、数控机床操作、工件加工、虚拟测量等数控加工全过程,而且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机床操作面板和操作步骤与相应的实际数控机床完全相同,学生在这种虚拟工业环境中可以学习掌握典型数控车床的加工操作方法,通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使培训得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本次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宇航仿真软件的使用和熟悉配备主流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操作及对刀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运动、加工对象及其用途; 2、了解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CNC界面)的功用; 3、掌握数控车床的调整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尤其要熟练掌握FANUC0i系统的多种对刀方法; 三、实验仪器 软件要求:宇航数控仿真系统30节点 硬件要求:微机30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YHCNC仿真系统及虚拟机床操作(FANUC 0i) 1、机床操作面板 机床操作面板位于窗口的右下侧,如下图所示,主要用于控制机床运行状态,由模式选择按钮、运行控制开关等多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详细说明如下: FANUC 0i面板 AUTO:自动加工模式。EDIT:编辑模式。MDI:手动数据输入。 INC:增量进给。 HND:手轮模式移动机床。 JOG:手动模式,手动连续移动机床。 REF:回参考点。

R语言实验指导书(二)

R语言实验指导书(二) 2016年10月27日

实验三创建和使用R语言数据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语言中的数据结构。 2.熟练掌握他们的创建方法,和函数中一些参数的使用。 3.对创建的数据结构进行,排序、查找、删除等简单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向量的创建及因子的创建和查看 有一份来自澳大利亚所有州和行政区的20个税务会计师的信息样本 1 以及他们各自所在地的州名。州名为:tas, sa, qld, nsw, nsw, nt, wa, wa, qld, vic, nsw, vic, qld, qld, sa, tas, sa, nt, wa, vic。 1)将这些州名以字符串的形式保存在state当中。 2)创建一个为这个向量创建一个因子statef。 3)使用levels函数查看因子的水平。 2.矩阵与数组。

i.创建一个4*5的数组如图,创建一个索引矩阵如图,用这个索引矩 阵访问数组,观察结果。 3.将之前的state,数组,矩阵合在一起创建一个长度为3的列表。

4.创建一个数据框如图。 5.将这个数据框按照mpg列进行排序。 6.访问数据框中drat列值为3.90的数据。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向量、矩阵、数据框、列表、因子的创建和使用。

实验四数据的导入导出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从一些包中读取数据。 2.熟练掌握csv文件的导入。 3.创建一个数据框,并导出为csv格式。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csv文件(内容自定),并用readtable函数导入该文件。 2.查看R语言自带的数据集airquality(纽约1973年5-9月每日空气质 量)。 3.列出airquality的前十列,并将这前十列保存到air中。 4.查看airquality中列的对象类型。 5.查看airquality数据集中各成分的名称 6.将air这个数据框导出为csv格式文件。(write.table (x, file ="", sep ="",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0792012.html,s =TRUE,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0792012.html,s =TRUE, quote =TRUE))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从包中读取数据,导入csv文件的数据,并学会将文件导出。

电火花加工

课程名称: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火花加工 1.概述 电火花加工是一种自激放电,故又称放电加工(EDM),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是目前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最广泛的特种加工方法之一,在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零件等的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原理 火花放电的两个电极间在放电前具较高的电压,当两电极接近时,其间介质被击穿后,随即发生火花放电。伴随击穿过程,两电极间的电阻急剧变小,两极之间的电压也随之急剧变低。火花通道必须在维持暂短的时间(通常为后及时熄灭,才可保持火花放电的“冷极”特性(即通道能量转换的热能来不及传至电极纵深),使通道能量作用于极小范围。通道能量的作用,可使电极局部被腐蚀。利用火花放电时产生的腐蚀现象对材料进行尺寸加工的方法,叫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是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在液体介质中的火花放电。 3.特点 1.脉冲放电的能量密度高,便于加工用普通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于加工或无法加工的特殊材料和复杂形状的工件。不受材料硬度影响,不受热处理状况影响。 2.脉冲放电持续时间极短,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传导扩散范围小,材料受热影响范围小。 3.加工时,工具电极与工件材料不接触,两者之间宏观作用力极小。工具电极材料不需比工件材料硬,因此,工具电极制造容易。 4.可以改革工件结构,简化加工工艺,提高工件使用寿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基于.上述特点,电火花加工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项: 1)制造冲模、塑料模、锻模和压铸模。 2)加工小孔、畸形孔以及在硬质合金上加工螺纹螺孔。 3)在金属板材上切割出零件。4)加工窄缝。 5)磨削平面和圆面。

电火花成型机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30593 电火花成型机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电火花成型机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首先操作,必须认真学习说明书中各有关机构及操纵、调整、维护等有关说明,再做空载手动和机动试车。 2.班开车前,按润滑说明润滑各磨擦表面。 3.机床工作时应刹紧工作台、滑鞍。 4.在机床上加工的零件重量不得超过机床载荷规定,最大负重600kg。 5.工作时检查油槽,不应漏油,工作完毕,放净工作液,擦净油槽及工作台面。 6.机床调整后,流动工作液油泵上油,在粗加工时,液面高于工件表面最低不得少于50mm。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加工技术》 实验指导书 (第二版)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江苏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实验中心 2011年8月 实验二:插补原理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 实验要求:必修 一 、实验目的 1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查阅资料,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2通过插补原理实验,能够自主用逐点比较法完成手工计算直线和圆弧的插补轨迹。 3了解其他数控插补算法。 二、实验内容 1.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验证。 2.其他插补算法(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验证(选做)。 三、数控机床插补原理 机床数控系统依据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进而产生基本廓形曲线,如直线、圆弧等。其它需要加工的复杂曲线由基本轮廓逼近,这种拟合方式称为“插补”(Interpolation )。“插补”实质是数控系统根据零件轮廓线型的有限信息(如直线的起点、终点,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圆心等),在轮廓的已知点之间确定一些中间点,完成所谓的“数据密化”工作。 数控系统常用的插补计算方法有: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时间分割法,样条插补法等。逐点比较法,即每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上的坐标值进行比较,视该点在给定轨迹的上方或下方,或在给定轨迹的里面或外面,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使之趋近给定轨迹。如此,走一步,比较一次,决定下一步走向,以便逼近给定的轨迹。下面以逐点比较法为例,阐述插补的原理。 直线插补计算原理: 偏差计算公式:以第一象限为例,取直线起点为坐标原点,如图2-1所示,m 为动点,有下面关系: X m X e Ym Ye = 取 m F Ym Xe Xm Ye =-作为偏差判别式, 若 Fm=0,表明 m 点在OA 直线上; 若 Fm>0,表明m 点在线上方的m ′处; 若 Fm<0,表明m 点在直线下方的m ″处。 从坐标原点出发,当Fm ≧0时,沿+X 方向走一步,当Fm<0,沿+Y 方向走一步,当两方向所走的步数与终点坐标(Xe,Y e )相等时,停止插补。

实验指导书实验二_SolidWorks建模1

实验二SolidWorks草绘特征和放置特征操作(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零件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掌握SolidWorks草绘特征:拉伸凸台、拉伸切除、旋转凸台、旋转切除、扫描、放样的操 作方法。 3.掌握放置(应用)特征:钻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拔模斜度特征、筋的 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完成下列下列零件造型 三、实验步骤 1. 连接件设计 完成如图1所示模型。 (1)单击【新建】按钮一1,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2)选取前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按钮一I,进入草图绘制,绘制草图,如图2 所示。 图1连接件图2草图 ⑶ 单击【拉伸凸台/基体】按钮,出现【拉伸】属性管理器,在【方向】下拉列表 框内选择【两侧对称】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 54mm ”,单击【确定】 按钮,如图3所示。 (4)单击【基准面】按钮一1,出现【基准面】属性管理器,其中第一参考选择图形下底面, 然后单击【两面夹角】按钮日,在【角度】文本框内输入"120°,然后在第二参考中选择 图形的一条下边线。单击【确定】按钮¥,,建立新基准面,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图4建立基准面 (5) 在设计树中右击基准面 1选择“反转法线” 卜,然后再单击基准 面 1单选择 【草图绘制】按钮 ,进入草图绘制,单击【正视于】按钮 ,绘制草图,如图 4所示。 边线 底面 图4草图

(6) 单击【拉伸凸台/基体】按钮 ,出现【拉伸】属性管理 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给定深度】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 12mm ”,单击【确 定】按钮1 如图5所示。 (7) 选取基体上表面,单击【草图绘制】 按钮_1,进入草图绘制,使用中心线工具 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绘制直线,注意不要捕捉到表面边线,如图 6所示。 图6中心线 (8) 单击【等距实体】按钮丄,出现【等距实体】属性管理器,在【等距距离】文本框 内输入 “8mm ”,在图形区域选择中心线, 在属性管理器中选中 【添加尺寸】、【选 择链】、【双向】和【顶端加盖】复选框,选中【圆弧】单选按钮,单击【确定】 按钮 ,标注尺寸,完成草图,如图 7所示。 律黑 __________________ 严 玄[B 总 -召 厂[.砲 r 韦歼左眛編◎也 17比自口 R an (A ) 广 Efetfi- 图_7运用“等距实体”绘制草图 (8)单击【拉伸切除】按钮 □,出现【切除-拉伸】属性管理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完全贯穿】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8所示。 图5 “拉伸”特征

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创新研修课 绝缘陶瓷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郭永丰 班号:1108401 姓名:胡昉 学号:111084013 同组人员:张瑞丁海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以及编程方法和格式。 2.了解计算机辅助加工的概念和加工过程。 3.熟悉数控线切割机床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根运动着的金属丝(直径为0.02~0.3mm的钼丝或黄铜丝)作为工具电极,在金属丝与工件间施加脉冲电流,产生放电腐蚀,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 工件接高频脉冲电源的正极,电极丝接负极,即采用正极性加工,电极丝缠绕在储丝筒上,电机带动储丝筒运动,致使电极丝不断地进入和离开放电区域,电极丝与工件之间浇注工作液介质。当电频脉冲电源通电后,随着工作液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子高速奔向正极,正离子奔向负极,于是电能转变为动能,粒子间的相互撞击以及粒子与电极材料的撞击,又将动能转变为热能。在放电通道内,正极和负极表面分别成为瞬时热源,达到很高的温度,使工作液介质汽化、热裂分解、金属材料熔化、沸腾、汽化。在热膨胀、局部微爆炸、电动力、液体动力等综合作用下,蚀除下来的金属微粒随着电极丝和移动和工作液的冲洗而被抛出放电区,于是在金属表面形成凹坑。在脉冲间隔时间内工作液介质消电离,放电通道中的带电粒子复合为中性粒子,恢复了工作液的绝缘性。由于加工过程是连续的,步进电机受控系统的控制,使工作台在水平面沿两个坐标方向伺服进给运动,于是工件就逐步被切割成各种形状。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计算机 2、线切割机床 四、实验内容简述 1. 现场熟悉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的控制组件及功能 2. 练习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的开关机操作 3. 进行数控电火花快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的安装及调整操作 (1) 电极丝的绕丝、紧丝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将购回的丝盘上的电极丝绕在储丝筒上; 使储丝筒移动到其行程的一端,把电极丝通过导丝轮引向储丝筒端部的螺钉处并压紧; 打开张丝电机启停开关,旋动张丝电压调节旋钮,调整电压表读数至电极丝张紧且张力合适; 旋转储丝筒,使电极丝以一定的张力逐渐均匀地盘绕在储丝筒上; 待储丝筒以至其行程的另一端时,关掉张丝电机启停开关,从丝盘处剪断电极丝并固定好丝头。 (2) 电极丝垂直校正 在具有U、V轴的线切割机床上,电极丝运行一段时间、重新穿丝后或加工新工件之前,需要重新调整电极丝对坐标工作台表面的垂直度。校正时使用一个各平面相互平行或垂直的长方体,称为校正器具体步骤如下: 擦净工作台面和校正器各表面,选择校正器上的两个垂直于底面

电火花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火花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859-86 电火花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火花机床属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在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防工伤事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机床的操作者必须是经过培训而且了解机床性能的专职人员。 二、机床正确的操作流程 1.把本机床电源柜的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将电源柜的急停按钮旋出,最后按下电源柜的启动按钮就可以启动机床。 2.运行机床需使主轴进入伺服状态(即液面的高度、工作液油温已进入自动监控状态),并检查其接触感知功能是否正常、可靠和正确。 3.用直角尺和百分表找正电极与工作台面的垂直度,然后用百分表找正工件基准面和工作台坐标移

动方向的平行度。 4.调出加工软件的定位功能模块对工件进行定位。 5.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用手动方式设置加工参数或调入预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 6.启动油泵,放入工作液并调整液面高度,使液面高出加工工件50㎜以上。 7.根据加工的具体要求,正确选择加工的电参数。 8.用鼠标点击加工软件界面的“开始”以启动脉冲电源进行加工。 9.当加工完成报警声响起时,请按“回车”键以确认已经完成加工任务,然后将放液手把置于“开”的位置,把工作液放完为止。 10.工作完成后,按键盘的“F12”退出加工软件并关闭计算机和切断所有电源。 三、机床正在加工时,禁止同时接触机床和工具电极部分,以防触电。如果操作人员脚下没有铺垫橡胶、塑料等绝缘垫,则加工过程不能触摸工具电极。 四、加工场所严禁吸烟和严禁其他明火,必须定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实验室 2005年4月

实验一数控原理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该实验为演示性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直线及圆弧插补原理、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原理。 二、实验仪器设备: NCD-3型数控原理演示系统;EM-400交流伺服控制系统;J1FCNCⅠ-B型数控车床;XK5032数控铣床。 三、演示内容: 1、基本门电路(与、或、与非)、触发器(D、JK)计数器、寄存器等逻辑单元的功能演示。 2、硬件电路的运算演示,并用可调步长放大器将脉冲当量放大,使模型机描绘出一定步长的插补轨迹,观察插补拟合过程。 3、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及频率特性实验的演示。 4、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构成,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以及运动控制程序演示。 5、数控机床回零原理演示。 6、了解专用数控系统的构成,直线导轨的结构,同步齿形带传动的特点。 四、思考题: 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控系统,需要哪些硬件电路及设备? 2、步进电机的运行特性与输入脉冲频率有什么关系? 3、交流伺服电机在数控机床中能否采用开环控制模式?

实验二数控车床模拟编程器编程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对数控车床编程特点、编程方法和加工方式有所了解; 2、根据给定的零件图纸,编出零件加工程序,并进行程序的输入、检查等,最后模拟加工过程。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NIM-9001增强型数控车床编程模拟器 三、实验步骤: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按指定零件编制程序; 3、输入程序,模拟加工。 四、编程模拟器的使用说明: 1、NIM-9001编程模拟面板 NIM-9001编程模拟面板见图一; 控制键盘主要有功能选择键、编辑键与手动键三大部分组成。各功能下:(1)功能选择键 EDIT:编辑状态选择键 EXT:通讯状态进入键 ZERO:回机床零点功能键。控制拖板沿X、Z两向分别运动至机床零点。 AUTO:自动加工控制功能键。进入此状态,系统控制加工程序的执行。 GRAPH:图形模拟控制功能键。进入此状态,以图形方式仿真加工程序的执行。 F:刀偏量、齿补量设置功能键。进入此状态,系统可设置8把刀的刀偏量,并可任意修改。同时也可设置与修改丝杆间隙补偿量(0~2.55mm)。 M:M功能检索键。屏幕显示全部M功能指令及解释。 G:G功能检索键。屏幕显示全部G功能指令及解释。 (2)编辑键 ~9 0数字 .小数点 —负号 EOB 程序段输入 E 数据输入(编辑时为清除当前程序段) ←→↑↓移动光标 CE 清除当前输入数据 DEL 程序段删除 INS 程序段插入 GOTO 程序段检索 EXIT 退出 (3)手动键 TOOL 手动换刀 FWD 主轴正转 REV 主轴反转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等离子体实验报告

等离子体分析实验报告 摘要: 本文阐述了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特性及其测试方法,分别使用单探针法和双探针法测量了等离子体参量,并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的应用,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关键词:等离子体、单探针、双探针 (一)引言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的第四态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在实验室中对等离子体的研究是从气体放电开始的。朗缪尔和汤克斯首先引入“等离子体”这个名称。近年来等离子体物理学有了较快发展,并被应用于电力工业、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和广播通讯等部门,特别是等离子体的研究,为利用受控热核反应,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诱人的前景。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特性。 2,利用等离子体诊断技术测定等离子体的一些基本参量。 (三)实验原理 1,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 等离子体定义为包含大量正负带电粒子、而又不出现净空间电荷的电离气体。 等离子体有一系列不同于普通气体的特性: (1)高度电离,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比普通气体大几百倍的比热容。 (2)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粒子密度几乎相等。

(3)宏观上是电中性的。 描述等离子体的一些主要参量为: (1)电子温度e T 。它是等离子体的一个主要参量,因为在等离子体中电子碰撞电离是主要的,而电子碰撞电离与电子的能量有直接关系,即与电子温度相关联。 (2)带电粒子密度。电子密度为e n ,正离子密度为i n ,在等离子体中e i n n 。 (3)轴向电场强度L E 。表征为维持等离子体的存在所需的能量。 (4)电子平均动能e E 。 (5)空间电位分布。 本实验研究的是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辉光放电是气体导电的一种形态。当放电管内的压强保持在10~102 Pa 时,在两电极上加高电压,就能观察到管内有放电现象。辉光分为明暗相间的8个区域,在管内两个电极间的光强、电位和场强分布如图一所示。8个区域的名称为 (1)阿斯顿区,(2)阴极辉区,(3)阴极暗区,(4)负辉区,(5)法拉第暗区, (6)正辉区,(7)阳极暗区,(8)阳极辉区。其中正辉区是等离子区。 辉光放电的光强、电位和场强分布 2,单探针与双探针法的测量原理 测试等离子体的方法被称为诊断。等离子体诊断有探针法,霍尔效应法,微

电火花机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电火花机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电火花机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必须遵守金属切削加工安全技术操作《通则》。 2、操作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 岗作业。 3、工作前检查机械、脉冲电源、控制旋钮、显示仪 表、抽风机等是否完整可靠。 4、装卸工件、定位、校正电极、擦拭机床时,必须 切断脉冲电源。 5、工作液面应保持高于工件表面50~60mm,并经 常注意抽温变化,以防油温过高起火。 6、接通电源及液压泵,必须立即观察指示灯和液压 表是否正常,否则禁止开机工作。 7、工作前低压预热电气柜后,再启动高压并观察

粗、中、精三轴三流电压是否正常,阴极是否符合工艺标准。 8、禁止任何人触动电极。工作者必须站在绝缘胶皮或木质脚踏板上。 9、工作中应随时检查和调整工艺参数,及时调节电源电压。检查工件时,必须使液压头抬起,并切断极间脉冲电流。 10、严格控制电解液的配制工作,确保安全,下班后液槽必须盖好。 11、机床周围禁止明火作业,严禁吸烟,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具。对工作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必须及时排除,抽风机发生故障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12、脉冲发生器应保持清洁,经常清扫。 13、工作完毕后应立即切断电源。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范本

机电工程学院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编者:华东徐赐军黄松林 审核:丁晚景 班级 学号

机械电子工程系二0一一年十二月

实验一:数控机床的认识及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硬件基本组成,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掌握当今主流数控系统的控制面版的基本组成,掌握SIEMENS和FUNC系统操作面版的基本操作。 [实验属性] 本实验属验证性质 [实验学时] 4学时,可根据实际教学计划选作2~4学时。 [实验容] 1.数控机床的组成、特点及分类 1.1数控机床的组成: 现代数控机床都是CNC机床,一般由数控操作系统和机床本体组成,主要有如下几部分组成。 1)CNC装置: 计算机数控装置(即CNC装置)是CNC系统的核心,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各I/O接口及外围逻辑电路等构成。 2)数控面板: 数控面板是数控系统的控制面板,主要有显示器和键盘组成。通过键盘和显示器实现系统管理和对数控程序及有关数据进行输入和编辑修改。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P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型自动控制装置,用于完成数控机床的各种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例如:主轴的启停、刀具的更换、冷却液的开关等辅助动作。 4)机床操作面板: 一般数控机床均布置一个机床操作面板,用于在手动方式下对机床进行一些必要的操作,以及在自动方式下对机床的运行进行必要的干预。上面布置有各种所需的按钮和开关。 5)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分为进给伺服系统和主轴伺服系统,进给伺服系统主要有进给伺服单元和伺服进给电机组成。用于完成刀架和工作台的各项运动。主轴伺服系统用于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一般由恒转矩调速和恒功率调速。为满足某些加工要求,还要求主轴和进给驱动能同步控制。 6)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的设计与制造,首先应满足数控加工的需要,具有刚度大、精度高、能适应自动运行等特点,由于一般均采用无级调速技术,使得机床进给运动和主传动的变速机构被大大简化甚至取消,为满足高精度的传动要求,广泛采用滚珠丝杆、滚动导轨等高精度传动件。为提高生产率和满足自动加工的要求,还采用自动刀架以及能自动更换工件的自动夹具等。 1.2数控机床的特点: 由于数控机床是计算机自动控制同精密机床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使得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二)

实验二类与对象㈡——对象初始化、对象数据与指针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意义及作用,掌握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定义及调用时间,熟悉构造函数的种类; 2.理解this指针及使用方法,熟悉对象数组、对象指针、对象引用的定义及使用方法,熟悉对象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方法; 3.熟悉类与对象的应用及编程。 二、实验学时 课内实验:2课时课外练习:2课时 三本实验涉及的新知识 ㈠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在C++中,提供了两个特殊的成员函数,即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构造函数用于对象的初始化,即在定义一个类对象时,计算机在给对象分配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同时,为对象的数据成员赋初值。 析构执行的是与构造函数相反的操作,用于撤销对象的同时释放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1.构造函数 ⑴构造函数的定义 格式: 类名(形参表) { 构造函数体} ⑵构造函数的调用 构造函数的调用是在定义对象时调用的。 格式:类名对象名(实参表); 类名对象名=构造函数名(实参表); ⑶说明 ①构造函数必须与类同名。 ②构造函数没有返回值,但不能在构造函数前加void类型符(其他没有返回值的成员函数必须加类型符void)。 ③在实际应用中,在定义类时通常应定义一至多个构造函数(重载),以对各数据成员进行初始化;如果不给出构造函数,系统将自定义一个构造函数。 ④构造函数可以可以带参数,也可不带任何参数(称无参构选函数),还可以使用缺省参数。 ⑤不能象普通成员函数一样单独调用。 2.析构函数 ⑴析构函数的定义 格式: ~类名(void) { 析构函数体} ⑵析构函数的调用 析构函数是在撤销对象时自动调用的。 ⑶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