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税收风险点

常见税收风险点
常见税收风险点

(一)设立税务登记(实地勘验)

1.1.1漏征漏管形成的风险

【提示】纳税人取得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没有在法定期限内办理税务登记,税源管理岗巡查监督不到位,没有依法将其纳入正常管理,形成漏征漏管,致使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

1.1.2逾期办理税务登记未进行违法违章处理的风险

【提示】发现纳税人超过法定期限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税务人员未按违法、违章流程进行处理,形成执法风险。

1.1.3税务登记附报资料未按规定进行调查、审核形成的风险(新增)

【提示】税务人员对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报送的证件、资料调查不到位,审核不严格,造成纳税人利用虚假资料骗取税务登记证,形成执法风险。

1.1.4替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多次催办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无效后,代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形成执法风险。

1.1.5不督促纳税人依法设置账簿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纳税人账簿设置存在问题,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及时督促纳税人进行改正,造成纳税人长期不纠正或者纠正不彻底等情况,形成执法风险。

1.1.6不督促扣缴义务人按期报送代扣代缴资料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没有按照规定期限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行为,未责令其限期改正,形成执法风险。

1.1.7不督促纳税人依法报告银行账号、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没有及时报告存款账户、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的行为,未责令限期改正,形成执法风险。

(二)变更税务登记

1.2.1未按规定变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法人代表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对一般纳税人变更法人代表调查不到位,审核不严格,形成执法风险。

1.2.2税务机关未要求注册类型变更的纳税人作清算处理

形成的风险

【提示】纳税人登记注册类型变更时,未作清算处理,导致税务机关在后续管理中作出不利于纳税人的行政行为,影响纳税人的权益,引发行政诉讼,会形成执法风险。

(三)停复业登记

1.3.1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停业手续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未清缴税款,未收缴发票,未封存税务登记证正、副本予以办理纳税人停业,形成执法风险。

(四)注销税务登记

1.4.1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完整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完整,易发生假注销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1.4.2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没有清算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对未进行清算的纳税人注销,易出现偷逃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五)非正常户管理

1.5.1对走逃纳税人未进行非正常户认定形成的风险

【提示】纳税人终止经营时,为了逃避责任不办理注销税务登记证,当月税款未交清、发票未核销就走逃,特别是欠税企业,如果不及时办理相应的交税、缴票手续,极有可能出现无法结清所欠税款和税收罚款,不能及时交回所购发票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1.5.2认定非正常户不满3个月注销税务登记证件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对未满三个月的非正常户注销,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易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1.5.3将不符合非正常户认定条件的纳税人认定为非正常

户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把不符合非正常户认定条件的纳税人认定为非正常户,易发生纳税人少缴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六)外出经营管理

1.6.1擅自延长纳税人外出经营期限形成的风险

【提示】纳税人外出经营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超过180天,税务机关擅自延长外出经营期限,形成执法风险。

序核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形成的风险

【提示】未按规定核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按程序将有关核销信息传递给发票管理岗位、申报征收岗位和税源管理岗,易发生不征或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1.7.1错误鉴定税种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应鉴定而未鉴定税种造成漏征漏管,形成执法风险。

1.7.2错用税率、征收率、错用征收品目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适用税率、征收率错误,错用征收品目,造成纳税人多缴或者少缴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2.3.3未按规定进行发票日常检查形成的风险

2.3.4未按程序停供发票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按规定程序随意停供纳税人发票,或者在当事人履行相关义务后未按规定程序解除停供,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易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2.3.5未按规定开具《增值税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不能按照规定的程序或时限,开具《增值税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致使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

2.3.6发票缴销不规范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按规定程序对纳税人因发生变更、注销、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等情形需要缴销的空白发票进行缴销,易发生虚开发票,造成国家税款流失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四)代开发票

2.4.1超范围代开发票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违反代开专用发票规定,超范围为不属于代开范围的单位、个人或无证户代开发票,形成执法风险。

2.4.2超标准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形成的风险

【提示】为超过小规模标准的纳税人继续代开发票,按征收率征收税款,导致少征税款,形成的执法风险。

(五)税收票证管理

2.5.1未按规定领取或发送票证形成的风险

【提示】在领取或发送税收票证时,因无专车专人押运、委托他人代领,或是在领取税收票证时未按规定手续领取(如未当面清点、签字等),造成票证丢失、失窃等情形,形成执法风险。

2.5.2未按规定开具票证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严格执行《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征收税款开具税票时,多联式票证不一次全份复写或打印,分次分联填写;或者不填写齐全票证各栏目;或者漏填、简写、省

略、涂改补;或者票证填写错误和发生污迹时,未全份作废另行填开,易发生延期汇解现金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2.5.3未按规定结报缴销票证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收会计或票证主管人员未对税务人员、扣缴义务人和代征代售单位(人)结报缴销的票证进行严格的审核,或未要求票证填用人员(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税款的汇总缴库手椟(或结报税款)和缴销票证,易发生延解积压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2.5.4未按规定保管票证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和票证使用人员未按照《税收票证管理办法》规定保管和使用税收票证,导致发生盗窃、丢失等现象,形成执法风险。

(二)纳税申报

3.2.1未认真审核申报资料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在受理申报征收资料时,未认真审核报送资料的完整性,未认真审核主表与附表、本期数与累计数之间、各申报表的逻辑关系,致使纳税人少缴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3.2.2不认真分析利用申报资料形成的风险

【提示】纳税人提供的纳税申报表、附表和财务报表等资料中有很多对税收征管、稽查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税务人员应对纳税人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完整性和时效性进行审核。不认真分析利用申报资料,会使一些违法违章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和纠正,可能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

(三)税款征收

3.3.2擅自不征、少征应征税款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对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按其20%进

行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或者在小规模增值税申报征收过程中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3.3.3错录税款所属期形成的风险

【提示】在纳税人自行申报补税时,税务人员将税款所属期录入错误时会导致滞纳金加收不正确,形成执法风险。

3.3.4未按规定时限结报现金税款形成的风险

【提示】根据《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规定,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及代征单位,未按照规定时限汇解现金税款,形成征收脱节,易发生占用、挪用甚至贪污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三)催报催缴管理

4.3.1不及时催报催缴、不按时送达限期改正通知书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在规定期限内将催报、催缴等事项送达告知纳税人,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4.3.2纳税人未申报,税务机关未核定税款形成的风险

【提示】纳税人未按期申报,经税务机关催报后,在限改期限内拒不申报的,税务机关未按规定核定其应纳税款,造成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4.3.3未及时制作《失踪纳税人通知书》形成的风险

【提示】对查无下落且无法强制其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未及时制作《失踪纳税人通知书》,属程序缺失,形成执法风险。

(四)定期定额户纳税定额事项

4.4.1未公布定额结果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未将定期定额结果进行公布,侵犯纳税人权益,易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4.4.2定期定额户营业额超过或低于定额,税务人员未重新核定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对连续3个月超过定额20%的个体工商户,未及时调整定额,导致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4.4.3定额核定不公平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核定定额时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源、人为方面的因素,信息采集的真实性以及核定税款的足额程度,容易形成税款核定的不公平现象,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4.4.4对达到建账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实施定期定额征收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对达到建账标准的纳税人未进行责令改正,仍实行定期定额征收,造成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五)日常检查

4.5.1未按规定实施日常检查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忽视检查程序,在检查中一人进行检查,不出示税务检查证、检查通知书等,导致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缺失,易发生行政诉讼败诉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六)纳税评估

4.6.1应评估而未评估或评估结果失真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按规定进行纳税评估,或未能采取有效评估手段进行评估,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评估的处理)

4.6.2未按规定时限完成纳税评估形成的风险

【提示】纳税评估作为促进管理的措施,时效性是其第一要素,不及时进行纳税评估,会增加取证的难度,影响评估结果,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

五、税务稽查

(一)选案分析

5.1.1违反选案原则和程序形成的风险

【提示】稽查选案分析岗在选案过程中,违反稽查对象选定的原则和程序,仅凭主观臆断,没有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造成多头选案、人情选案、随意选案,从而使稽查流于形式,丧失基本功能,形成执法风险。

5.1.2未按规定处理举报案件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工作职责,对举报材料不登记、不处理或者不按规定处理,甚至泄露举报内容,导致案源丢失,并打击了举报者的积极性,形成执法风险。

5.1.3稽查立案不规范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在选案中,对应当立案的,未予立案,导致税务稽查人员被行政处分,形成执法风险。

(二)纳税申报方式核定、简并征期

6.2.1擅自确定申报方式、简并征期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经分管局长终审而确定申报方式或简并征期,属于级别越权,导致执法行为无效,形成执法风险。

(三)减免税审批

6.3.1审批类减免与备案类减免不能严格划分形成的风险

【提示】审批类减免与备案类减免混淆,会形成不作为和乱作为执法风险。

6.3.2对不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减免税款形成的风险

【提示】利用减免税谋取个人私利,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歪曲税收优惠政策和政策上允许的弹性原则,在执行政策时,利用手中权力为个人从中谋取私利。造成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

6.3.3擅自审批减免税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履行审批程序擅自减免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6.3.4减免期限到期继续享受减免政策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对减免期限到期的纳税人未及时调查核实,疏于管理,导致错误减免,形成执法风险。

6.3.5超时限办理减免税审批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减免税审批,因不作为易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6.3.6资料不齐全或擅自涂改、伪造相关资料,批准减免税形成的风险

【提示】减免税的审批必须做到复印件与原件相符、资料齐全、印章齐全、填写的《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完整、准确,对复印件与原件相符或资料不齐全者批准减免,易造成虚假减免,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

(六)欠税管理

6.6.1未按规定确认、审批欠税类型形成的风险

【提示】未经县、市局审批,擅自确认关停企业欠税或空壳企业欠税类型,形成执法风险。

6.6.2未进行欠税公告形成执法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欠税情况未定期公告形成的风险。

6.6.3不及时清理欠税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积极采取清欠措施,导致无法追缴所欠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6.6.4 欠税核算不准确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准确核算欠税,造成错误征收税款和滞纳金,形成执法风险。

6.6.7控制新欠措施不当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机关为防止新欠发生,采取措施不当,导致乱作为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七)企业所得税政策

6.7.1核定的应纳所得税额与实际经营规模差异较大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核定应纳所得税额,主观成分大,人情税、关系税等不公正执法现象时有发生,易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6.7.2税前扣除审批资料不完整形成的风险

【提示】纳税人申请税前扣除,提供资料不齐全,税务机关就予以审批,导致不征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6.7.3税前扣除的调查报告失真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前扣除的调查报告失真,造成多列损失,导致纳税人少缴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七、税收法制

(一)税务行政处罚

7.1.1对税收违法行为不实施处罚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收执法人员应当对税收违法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处罚,避免社会秩序

7.1.2一般行政处罚程序中,未进行调查或检查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在对纳税人进行税收违法违章一般处罚时,没有对违法违章案件进行调查或调查不全面形成执法风险。

7.1.3实施调查时执法人员少于2人,且没有向纳税人出示证件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在进行调查或检查时如果少于两人,且没有向纳税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会形成执法风险。

7.1.4没有听取陈述申辩或没有制作相关文书形成的风险

【提示】当事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提出陈述申辩,税务人员没有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或听取陈述申辩后没有制作《陈述申辩笔录》,形成未按照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进行

处罚的执法风险。

7.1.6《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项目填写不完整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填写或填写不完整纳税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以及税务管理员没有签名盖章会形成执法风险。

7.1.7当场收缴罚款后,税务人员未及时上缴国库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对当场收取的罚款未在二日内上缴国库,形成执法风险。

7.1.8税务人员当场收缴罚款未出具合法的罚款收据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当场收缴罚款后,未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形成执法风险。

7.1.9应移交稽查局涉税案件没有移交形成的风险

【提示】应将涉嫌偷、抗、骗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移交稽查局没有移交,形成执法风险。

7.1.10作出处罚决定前没有告知纳税人相关事项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告知纳税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以及纳税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利,会形成执法风险。

7.1.11行政处罚程序不合法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应告知不告知,应听证不听证,或者违法告知、听证程序、不应处罚而处罚,会形成执法风险。

税收风险类试题

税收风险类知识竞赛题 单选题 1.全国税务系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税收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尝试运用各类征管数据,依托信息化工具,实施(),提高征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A 税源监控和分析决策 B 税源分析和监控决策 C 征管监控和管理决策 D 征管监控和分析决策 答案:C 2.税收风险管理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是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全面分析()状况的基础上,提升税务机关管理水平的税收管理活动。 A 纳税人申报 B 纳税人税法遵从 C 纳税人税款缴纳 D 纳税人管理 答案:B 3.税收风险管理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国际通行做法,是()的核心工作。 A 现代税收管理 B 完善我国税收管理体系 C 提高治理能力 D 构建科学严密税收征管体系 答案:D

)作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基在落实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中,要将(4. 础。 A 挖掘和利用好内外部涉税信息 B 挖掘和利用好征管系统信息 C 挖掘和利用好第三方涉税信息 D 挖掘和利用好分规模和分行业信息 答案:A 5.各级税务机关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要合理划分各层级和各部门的职责,形成()的工作机制。 A 纵向互动、横向联动 B 纵向联动、横向互动 C 纳税服务、税源管理、税收分析、税务稽查相结合 D 纳税服务、税源管理、风险分析、税务稽查相结合 答案:B 6.《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管理办法(试行)》中“建立两级税收风险分析机制”的“两级”是指()。 A 自治区和盟市局 B 盟市和旗县局 C 自治区和旗县局 答案:A 7.《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工作制度(试行)》中的监控分析工作通过()来实现。

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本期税收风险分析围绕“涉嫌虚开下游疑点企业、成品油抵扣疑点企业、房地产预收核查疑点企业、兼营免税项目、简易计税项目进项税额分摊疑点”等13个项目开展,基本分析工作思路及指标说明如下: 一、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企业“期初存货”少转出进项税额。 疑点描述: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前后“存货”期末余额大幅减少,涉嫌非正常原因调减期初存货余额,少计算进项税额转出的异常问题。 指标说明:通过提取试点前后“资产负债表--存货余额”进行比对【棉纺纱加工行业2015年1月份(属期)资产负债表“存货”期末余额较2014年12月份(属期)进行比对;皮革鞣制加工2015年2月份(属期)资产负债表“存货”期末余额较2015年1月份(属期)进行比对】,较试点前期余额大幅减少,最终确定103户疑点数据,其中:棉纺纱加工行业86条、皮革鞣制加工行业17户),涉及减少存货亿元,增值税税额(进项转出)亿元。 核查要点:对涉及企业的在纳入核定扣除试点期初存货余额较上一期减少情况进行核实,分不同情况出来:一是若对外销售的,是否申报销售并及时足额计提销项税额;二是

对非正常原因调减期初存货余额,人为缩减进项税额转出计算基数的,一律做进项转出处理。 二、上游企业涉嫌虚开下游企业抵扣疑点 疑点描述:以2016年年初省局下发156户涉嫌黄金虚开纳税人为基础,选择其中存在重大虚开嫌疑、目前状态为注销和非正常的企业,提取其开具给下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明细。同时将提取的疑点发票数据同抵扣凭证审核检查系统比对,去除已手工录入异常发票范围数据。 指标说明:经提取、分类、筛选、比对,最终确定5066条疑点发票数据,涉及382户接受发票企业,涉及增值税销售收入万元,增值税税额万元。 核查要点:一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发票数据应用防范税收风险的指导意见》(税总发〔2015〕122号)文件要求,由发票开具方主管税务机关再次对发票数据进行确认,凡符合税总发〔2015〕122号文件要求的,一律将发票信息手工录入抵扣凭证审核检查系统;二是受票方主管税务机关,对受票企业涉及发票交易开展核查,查看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是否一致,是否符合现行抵扣政策规定的,凡不符合现行抵扣政策规定的,一律作进项税额转出。经核查,涉嫌虚开发票以及其他需要稽查立案的,移交稽查部门查处。 三、成品油抵扣疑点

税收辅助风险平台预警副em分析说明

税收辅助风险平台预警指标分析说明 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人专票使用量-一般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4、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2、问题指向: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3、预警值:50% 检查重点:检查“库存商品”科目,并结合“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进行分析,如果“库存商品”科目余额大于“预收账款”、“应收帐款”贷方余额、“应付账款”借方且长期挂账,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实地检查纳税人的存货是否真实,与原始凭证、账载数据是否一致。 5、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是近年来各地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的税收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旨在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止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在现实税收管理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强化税源控管,规避执法风险是当前应该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征纳双方的博弈冲突日见凸显。一是税源急剧扩大和税源变化日趋复杂,给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个体纳税信念即纳税支出与纳税人对政府提供服务的期望值不符从而产生的税负不公感觉也给税收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和阻力。这种情况下,以目前的征管人力物力财力,若要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即实现征管效能的最大化,就必须寻找科学有效的税收管理模式。因此,对所管辖的纳税人采取科学合理的指标确定其应纳税款就不同程度存在风险,按风险程度高低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有利于税务机关实施有效管理,避免国家税收流失。税收风险按其内容划分主要有两种:一是税源监管风险,二是税收执法风险。(一)税源监管风险。近年来,税务违章越来越多,金额越

查越大,究其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税制结构是否合理、税种设置是否科学、征管环节的多少、纳税手续的繁简以及税率是否适当、是否超出了纳税人的心理及经济承受能力、逃避税收得到的利益与被处罚应付出的预期代价之间的权衡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纳税人决定是否采取逃避税收的行为,是税收征管中产生漏洞的潜在危机。为弥补这些漏洞,就需要税务机关、税务人员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并寻找对策,强化税源管理,遏制偷税行为的发生。这种对税款实现潜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一种税源监管风险。(二)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引起的不利的法律后果。包括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偏差产生执法过错,带来的执法风险,以及执法程序不严谨、执法随意性大带来的执法风险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的执法风险。同时随着整个社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纳税人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于税务机关执法手段、征管方式等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执法方式简单,容易诱使征纳双方矛盾激化,也会相应使执法人员执法风险加大。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 在当前税务系统强调既要强化管理、又要优化服务的大背景下,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一是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有效提高税收征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当前的税收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施税收风险

最新【总结大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目前,地方很多企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偷逃税款,换句话说,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纳税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风险往往存在于:第一是在公司的注册阶段存在风险;第二是在公司的收入方面存在纳税风险;第三是在成本费用方面存在着纳税风险;第四是公司的会计报表存在纳税风险等。主要表现为: (一)虚假出资与抽逃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实或注册后不久资金退回或转移。 (二)收入纳税风险: 1、隐藏收入不入账; 2、收入长期挂往来,不纳税申报; 3、不依合同规定确认收入,收款时开票确认收入。 (三)成本费用纳税风险: 1、大量收据或白条入账; 2、虚增人头,虚增工资; 3、虚开发票增加成本或随意调整纳税期间成本费用 (四)会计报表税务分析风险: 1、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则为:存货、应收帐款、其

他应收款、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会计科目经不起推敲;账务处理混乱、帐实不符; 2、在利润表上的表现则为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利润结构不合理; 3、各项指标,忽高忽低,或如过山车,或漏洞百出。 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提高管理决策层的税务风险意识,是实施有效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大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企业应在董事会层面更加重视税务风险,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去考虑,以长远的税务遵从目标指导和监督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设立,并贯彻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唯如此,大企业才能在经营过程中主动规避和化解税务风险,从被动处理税务危机中走出来。 (二)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税务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度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其实质是使管理环节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控,提前发现和预防风险。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既是大企业规避税务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4年03月18日 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风险管理是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新时期税收事业的总体要求和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着眼强化税收安全、降低征纳成本、推进依法治税、促进纳税遵从提出的一项举措。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征纳双方的博弈冲突日见凸显。税务机关科学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税收执法服务的标准逐渐精细,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日渐加强,税务干部的行政行为和执法行为时刻接受社会各阶层的监督和制约,税收征管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在现实的税收征管工作中,不断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值得我们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一、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特点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税务机关是具体的管理部门,其工作职责是对纳税人的实际经营和纳税情况进行监督、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以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和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税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的税收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将现代风险管理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旨在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益探索。 二、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只要涉及到风险就一定是难点。税收风险管理处于探索阶段,受制于主观认识水平和客观条件瓶颈,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础薄弱。 (一)税收风险管理在技术力量、法律保障及信息数据共享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是技术力量的薄弱。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数学模型,税收风险管理与数学发现密切相关,基层税务机关要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有一个数学模型来计算,否则就无法衡量税收风险管理的成效,也无法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而要建立并随时修正数学模型,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提供技术上的保证,这也是开展风险管理的基层税务机关所不具备的。二是法律基础的薄弱。现阶段,风险管理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的支持,风险管理虽然以内部控制为主,但其信息的获取往往涉及其它单位和个人,这就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三是外部环境上的欠缺。风险管理的必须依靠大量正确的数据信息,而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信息往往不是纳税人自己提供,而是来源于第三方的数据信息。第三方信息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支付制度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等方面,目前,银行卡支付仍未普及,存在大量的现金结算,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些都是外部环境的欠缺。 (二)风险管理模型未建立与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一是税收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的风险管理主要是以指标为主,风险模型的研究不够深入。电子档案及风险评估系统的开发水平及整合水平不高,有效的信息资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信息缺乏指导性或针对性,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散乱信息多,提示问题信息少;提出问题、给任务型信息多,指方向、给方法型信息少;单个信息分析多,信息综合分析少; 二是税收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对如何从制度上确定风险评估的主体、程序、标准和评估结果的应用缺乏系统的操作办法,对风险管理任务的下达和完成缺乏统筹安排,导致风险管理形式重于实质,风险管理结果应用水平较低,互动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风险案例和模型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缺乏实战的风险指标特征体系的指向性不强,还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的分布情况,无法有针对地抓住重点开展风险的应对。 (三)税收管理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与权力过于集中。 现行基层税务机关主要采取行业和规模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模式,对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仍以属地分片、分责任区管理为主的拉网式、粗放型管理方式,对所有的纳税人实施均衡管理,缺少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管理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一是税源控管缺乏针对性。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方式仍然较为粗放化,基本上采用人海战术,依靠税收管理员“人盯人”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全面撒网、不分轻重的牧羊式管理方式缺乏对税源控管的针对性,致使管理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 二是税收管理员“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制约”的弊端。尽管税收管理员制度设定了双人上岗、定期轮岗等条款,同时

税收风险分析点总结

报表层面的风险点 1.税负率明确低于同地区同行业水平。 2.成本结构明显区别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如可抵扣进项的成本明显偏高,可能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3.成本结构与产品配方不符,比如有的企业 发生一个产品耗用多个包装盒的低级错 误,再比如,投入材料与产品没有关系。 4.成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又没有推出新配方产品。 5.毛利率年与年之间、月份与月份之间起伏明显,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6.毛利率或纯利率远远高出同行,或者远远低于同行,都可能被重点检查。 7. 期间费用率偏高,大部分毛利被费用吃 掉”导致企业微利或亏损,很容易被发现 隐瞒收入。或者,期间费用明显偏低,提 示可能另外有一本账”,大量白条费用做在另一本账”上面。 7.制造费用存在异常,比如水电费与产能不配比、

外加工支出与产量不配比。

8.资产负债表结构异常,有形资产多,产值却很小,大公司做小生意”,可能被怀疑有两本账。9.物流费用占 的比重偏高,可能被发现隐瞒了收入。 10.现金流呈负数,可能牵出两本账”。 12. 存货账实差异大,账多存少(虚库),或 者存货时间太长,一直没有动用。 11.生产环节在产品” 账多实少,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14. 产能分析出现异常,包括设备产能评 估、人工产能评估、材耗产能评估、制造费用产能评估、期间费用产能评,这些产能如果明显低于同行水平,可能存在隐瞒收入。 12.公司一直亏 钱或微利,股东却大量借钱给公司,可能被怀疑有销售收入直接进了股东的口袋。 13.预收账款挂

账时间太长,被强行要求确认收入履行纳税义务。

17.频繁出现大 额现金收支,以及大额现金长期挂在账上,可能存在账外收支。 18.股东几乎没 有缴个税,而股东个人资产很多,提示股东有账外收入”。 账务层面的账务层面的风险点 1、股东个人费用,在公司报销。这种情 况,将被视为分红,企业须代扣代缴个人 所得税。 2.用公司资金购买资产,资产所有人写成股东,资产的费用、折旧却在公司列支。这里有多个问题:股东涉嫌挪用公司资金、股东变相分红当缴个所得税、股东资产费用、折旧在公司列支也将被视为分红,须缴个人所得税。

税收风险

浅析风险管理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 引进风险管理理念,细化税收分析监控指标,通过基础信息采集、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税收风险度的确定以及税收风险的排除、控制和化解,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的风险,尽可能地使实征税收接近法定税收、实际税负接近法定税负,逐步完善税源管理“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使税源管理取得明显的成效,进一步深化税收管理安全责任区创建工作。 一、建立税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解决税源管理中“干什么”的问题 根据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税收征管的现状,我们认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联动管理机制运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税收风险的识别、控制和化解的过程。从税收政策法规的要求,企业产、供、销的过程,企业纳税义务履行情况,对地方经济及财政影响等层面入手,建立分行业税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发风险评估软件,为基层管理分局和管理员提供一个面上扫描,线上分析,点上解剖的管理方法。 (一)统一设置税收风险评估的分析指标。把税收风险评估指标分成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的指标。静态指标包括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投资、纳税信用等级、经营规模、职工人数、发展趋势、经营管理水平等;动态指标包括纳税人的主要原材料耗用率、辅助材料耗用率、产品完工率、产成品耗电率、产成品燃料率、产成品工资率、产品销售率、产品销售费用率、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外销(自营出口)率、非防伪税控发票进项税率、其他业务收入率、税收负担率等。 (二)搭建税收风险评估平台,加强对税收风险的分析预测。开发一套风险评估软件,以此作为全局数据整合发布的统一平台。该软件应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效益状况、税款缴纳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这些指标应是针对辖区各行业的经营特点设置的,以此提升评估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确性。利用这个平台,综合运用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进行分析,寻找和识别对税收流失构成风险的各类因素。 (三)细化各层级的工作职责,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县局内设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整合发布信息,定期测算并发布全局面上和线上的税收风险预警值,定期召开税源管理点评会,对管理分局税源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定期向全局通报税源监控、督导和考核情况;管理分局主要根据上级局发布的相关信息做好本级的税收风险比较分析,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员具体抓好税源的监控分析工作,对管理员所属责任区的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总结征管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向县局报告税源监控、督导和考核情况;税收管理员主要针对县局、管理分局发布的本责任区的税收管理的风险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及时排除、化解税收风险,对存在风险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但管理员无权处理的,应及时向管理分局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层级之间的纵向联动实行下管一级的原则。上一级国税机关主要对下一级国税机关整合下达工作事项和发布相关信息,针对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实行税收流失三级风险预警提醒,下一级国税机关和管理员对上一级国税机关反馈税收风险排除、化解的情况和信息。 二、以风险流程管理为重点解决税源管理中“怎么干”的问题 (一)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基础信息的采集不仅是首要环节,而且是关键环节,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指标的可比性、真实性。设计《税源管理基础信息采集表》,统一必须采集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在每个申报征收期内,由管理员逐户一次性采集纳税人上个月的基础信息,并按照“谁采集、谁负责”的原则,由征纳双方的责任人共同签字,从而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将信息录入到税收风险评估软件。 (二)风险预警指标计算发布。在管理员采集录入基础信息后,定期运用税收风险评估软件计算并发布全局税收风险管理的“面”上预警指标和“线”上预警指标,作为管理分局和税收管理员对税收流失风险识别的警戒值。县局、管理分局、管理员通过该软件查询全局不同行业、不同管理分局、不同责任区、不同纳税人、不同所属期的各项指标,从而达到税源管理良性互动的效果。 (三)税收流失风险的分析。利用税收风险评估软件计算并发布的分行业、分管理分局、分责任区、分纳税人的预警指标,并参照总局和省、市国税局发布的相关预警信息,各层级按照三级监控的原则进行税收流失风险分析。县局级按行业、按不同指标横向分析到不同的管理分局,甚至到具体的重点税源企业,纵向分析到不同的所属期;管理分局级按行业、按不同指标横向分析到不同的责任区和具体的纳税人,纵向分析到不同的所属期;管理员按行业、按不同指标横向分析到不同的纳税人,纵向分析到不同的所属期。这样,通过同一个数据信息平台,在各管理分局之间,各管理分局不同责任区之间,各责任区不同纳税人之间以及不同所属期之间进行同行业指标分析比较,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就会一目了然,工作质量的好坏由图表和数字说了算。 (四)税收流失风险的确定。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计算确定税收管理的风险度,各层级一要充分利用ctias2.0系统汇集的信息,二要参考日常巡查采集的信息,三要依据税收风险评估软件生成的数据,来确定纳税人税收流失风险的级别。规定从一级到三级,风险程度越来越高,将税收流失风险度一至三级分别与绿色、黄色、红色对应。按月或按季

高效地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如何高效地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为加强税收征收管理,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现就深入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税收风险管理是税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在要求。税收风险管理一般是指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对纳税人涉税活动中存在的引发、增加税收风险的各种风险信息进行识别的基础上,科学评定纳税人涉税风险度,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形成的情形,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以实现税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为后续税源管理加工、传递税收风险信息,为其进行税收风险的识别、评定、应对以及监督评价等税收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一系列支撑。 税收风险管理事项主要包括风险任务管理和风险应对管理。风险任务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管理规划、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诊断书出具、风险应对任务下达、风险任务评价监督等。风险应对管理主要包括税收风险提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 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 二、上下联动,明确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职责 (一)实行“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管理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法,就是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形成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应对任务下达、应对处理和评价监督的闭环管理系统,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和递进式的风险管理策略。“统一分析”,就是由风险分析监控部门通过对涉税信息分析比对,识别可能存在税收流失风险的纳税人,进行风险等级排序后推送至任务应对环节。“分类应对”就是由相关部门按照风险分析监控部门下达的应对任务进行分别应对,即:对一般风险纳税人,采取风险提示等服务手段督促其修正申报,消除风险;对较高风险纳税人,采取纳税评估和反避税调查等手段进行处理;对高风险和纳税评估中发现涉嫌偷逃骗税的纳税人实施税务稽查。 (二)实行分级联动管理 1.省州局重点税源风险管理 (1)税务稽查应对任务由县局稽查局负责接收并组织实施。对任务实施结果进行反馈,需反馈的信息包括:任务实施过程、风险诊断书疑点排除情况、发现的主要税收问题描述、税收查补及处罚情况等。税务稽查应对任务一般应在6个月内完成。 (2)纳税评估应对任务由县局征收管理科负责接收,并推送至税源管理一科。税源管理一科组织实施纳税评估,进行集中管理,采用团队化应对。对任务实施结果进行反馈,需反馈的信息包括:任务实施过程、风险诊断书疑点排除情况、发现的主要税收问题描述、税收查补情况、是否需要移送稽查或进行特别纳税调整立案调查等。纳税评估应对任务一般应在4个月内完成,其中特别纳税调整应对任务一般应在12个月内完成。 (3)风险提示应对任务由县局纳税服务科负责接收,并组织实施。对任务实施结果进行反馈,需反馈的信息包括:风险提示方式及内容、企业反馈情况等。

税收风险分析典型案例报告

税收风险分析典型案例报告模板 一、风险描述 提供建筑服务企业收到预收款,未按规定确定纳税义务发生。 二、疑点发现 2016年建筑业风险信息风险方案,于2016年12月对XX公司 2016年05月至2016年09月期间纳税遵从情况进行分析。 三、风险分析 (一)业务背景及描述 XX公司,税号XX,经营范围:木材、石材加工;园林绿化工程、道路绿化工程、防火工程、道路工程施工;林木育苗;造林和更新;民用型煤炭加工、销售;建筑材料、钢材、水暖配件批发、零售;造林苗、经济林苗、城镇绿化苗、花卉种植、批发兼零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2014年3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16年8月2日,该公司与XX开发有限公司签订《X合同》,合同总价款6837.83万元。2016年9月共收到三笔预收款:9月3日收到预收款783.3529万元,9月30日收到预收款1267.9958万元,9月30日收到预收款147.2443万元。 (二)税收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五章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第四十五条第(二)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

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三)企业会计及税务处理 2016年9月3日收到预收款企业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7833529.20 贷:预收账款 7833529.20 2016年9月30日收到预收款企业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2679958.40 贷:预收账款 12679958.40 2016年9月30日收到预收款企业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472442.60 贷:预收账款 1472442.60 收到预收款时企业未做税务处理。 四、现场应对 对以上疑点问题,主管税务机关于2017年1月9日对该企业下达了《税务约谈通知书》。2017年1月12日与该公司财务部门有关人员进行了约谈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核实,同时将相关政策对企业财务人员做了详细辅导。企业财务人员表示这三笔预收款虽然在收到时未确认收入纳税,但在2016年11月这三笔预收款确认了收入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经核查企业相关账面、凭证、票据、报表,企业确实已经在2016年11月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并于2016年12月进行了纳税申报。 五、处理结果 上述三笔预收款,企业在2016年11月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并于2016年12月进行了纳税申报。 六、行业延伸

房地产业税收风险分析

房地产业税收风险分析 房地产业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江西省地税局房地产业税收实现征收数为412.4亿元,占地税全部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3.4%,房地产业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可谓举足轻重。而与之同步增长的是近年来,房地产业税务违法、违章越来越多,金额越查越大。究其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既有房开企业由于销售不景气资金紧张,为达到延迟纳税的目的或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形成的税收风险,又有税务人员惰于怠政而形成的执法风险。那么房地产业到底有哪些税收风险点?一般来说,一个房地产项目在时间流程上主要包括土地获取、规则设计、融资、建筑施工、房屋销售、项目清算六大环节,笔者结合税收工作实践,对房地产企业这六大环节之中,主要存在的风险点予以归纳和分析。 一、在土地取得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1、以收购股权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根据评估价值入账的风险。房开企业通过股权收购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税务机关应重视收购后土地成本的计量。从账务处理来看,土地评估增值部分无法在股权交易过程中得到账面确认,交易行为属于股权投资,而非土地使用权交易。因此,账务处理上,溢价支出仅能计入相关投资成本,而不能将溢价支出计入土地成本。也就是说如果房开企业按经评估确认后的价值确定有关资产的成本,将无形资产评估增值部分计入土地成本,就会存在少缴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2、虚增拆迁安置费,逃避缴纳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风险。拆迁款这种不要发票的成本容易造出来,正是出于这种原因,房开企业多采用虚列拆迁补偿费,虚增成本的方法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主要手法是虚增拆迁户数,多列拆迁补偿费或虚增补偿金额存在较大风险。例如有新闻媒体报道,某地百余官员联手拆迁户借全运会套取3亿补偿款。违规抢建房屋,“空挂户”造假,变更用地性质……在大规模农村土地征收拆迁过程中,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公职人员

大企业税收风险特征表(主要行业)

工业企业纳税评估案例:从用电收入比找突破李康2013-12-27 14:18 近期,山东省临邑县国税局利用企业用电收入比开展税收分析,实现对辖区内工业企业的高效、准确评估。临邑县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用电收入比,是指一个企业在某一个时期内申报销售收入与用电度数的比值。这项指标涉税疑点指向明确,通常能简明直观地反映生产企业特别是耗电型生产企业的纳税申报是否符合实际。为加强税收征 管,临邑县国税局近期将用电收入比作为对耗电型生产企业税收分析的重要指标。中国淘税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0882115.html, 淘尽税海精华,网遍财会政策 在实施过程中,临邑县国税局采取了分步走策略。第一步,获取用电 信息,建立对应关系。该局依托临邑县综合治税信息采集平台,按月从电力部门获取全县企业的用电信息。通过调查核实,将电力部门提供的用电户名与国税机关管理的纳税人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截至目前,该局已获取企业用电信息46400余条,将相关信息与347户纳税人建立了对应关系。根据相关信息,通过汇总计算,临邑县国税局掌握了这347户纳税人的用电情况。第二步,搭建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并举办用电 收入比分析专题培训。围绕用电收入比指标应用,该局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了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同时安排业务骨干向评估人员讲解了使用技 巧,对运用用电收入比、存货扣税比、增值税滞留票和增值税税负等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说明。讲解人员还结合实例,对影响用电收入比的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使评估人员对该指标的作用有了更准确的了解,评估能力大幅提升。第三步,开展收入分析,确定评估对

象。按照要求,评估人员从税收综合征管系统中提取全县工业企业2012年度的申报销售收入数据,将其与对应企业的用电信息一同导入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利用该平台,评估人员可以快速计算出各个工业企业的用电收入比和行业平均值。根据计算结果,评估人员将用电收入比低于同行业平均值20%和明显低于合理值的企业作为评估对象,开展专项评估。第四步,选取典型企业,确保评估质效。在评估时,该局以行业评估为突破口,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剖析,推动评估工作深入开展。以面粉加工行业为例。该局利用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发现,临邑县共有11户面粉加工企业,平均用电收入比为6.95,其中有4户企业的这一指标低于行业平均值20%。比如,从税收综合征管系统信息来看,某面粉加工企业的各项申报指标均正常,但评估人员通过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发现,该企业的用电收入比仅为2.6,远低于行业平均值。根据这一疑点,该局立即组织人员深入分析、调查,最终查明该企业存在隐匿销售收入的行为。通过稽查,该局对该企业查补入库税款近30万元。以这一案例为样本,该局在全县开展了面粉加工行业评估,最终查补入库税款293.8万元。第五步,及时评估总结,提高征管水平。在利用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开展纳税评估的过程中,该局经常召开评估总结会议,及时总结评估经验,指导评估工作开展。其间,该局还通过对一个或多个典型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努力准确把握企业所属行业的生产特点和税源特点,进而重新确定该行业或相关产品适用的用电投入产出参数,修正或完善现有的生产要素评估模板,并应用到日常税源管理中。截至目前,该局已确定产品用电投入产出参数37个,修订和完善行业生产要素评估模板24个。中国淘税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810882115.html, 淘尽税海精华,网遍财会政策统计显

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附件2: 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本期税收风险分析围绕“涉嫌虚开下游疑点企业、成品油抵扣疑点企业、房地产预收核查疑点企业、兼营免税项目、简易计税项目进项税额分摊疑点”等13个项目开展,基本分析工作思路及指标说明如下: 一、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企业“期初存货”少转出进项税额。 疑点描述: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前后“存货”期末余额大幅减少,涉嫌非正常原因调减期初存货余额,少计算进项税额转出的异常问题。 指标说明:通过提取试点前后“资产负债表--存货余额”进行比对【棉纺纱加工行业2015年1月份(属期)资产负债表“存货”期末余额较2014年12月份(属期)进行比对;皮革鞣制加工2015年2月份(属期)资产负债表“存货”期末余额较2015年1月份(属期)进行比对】,较试点前期余额大幅减少,最终确定103户疑点数据,其中:棉纺纱加工行业86条、皮革鞣制加工行业17户),涉及减少存货22.03亿元,增值税税额(进项转出)2.86亿元。 核查要点:对涉及企业的在纳入核定扣除试点期初存货余额较上一期减少情况进行核实,分不同情况出来:一是若

对外销售的,是否申报销售并及时足额计提销项税额;二是对非正常原因调减期初存货余额,人为缩减进项税额转出计算基数的,一律做进项转出处理。 二、上游企业涉嫌虚开下游企业抵扣疑点 疑点描述:以2016年年初省局下发156户涉嫌黄金虚开纳税人为基础,选择其中存在重大虚开嫌疑、目前状态为注销和非正常的企业,提取其开具给下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明细。同时将提取的疑点发票数据同抵扣凭证审核检查系统比对,去除已手工录入异常发票范围数据。 指标说明:经提取、分类、筛选、比对,最终确定5066条疑点发票数据,涉及382户接受发票企业,涉及增值税销售收入25821.57万元,增值税税额4389.66万元。 核查要点:一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发票数据应用防范税收风险的指导意见》(税总发…2015?122号)文件要求,由发票开具方主管税务机关再次对发票数据进行确认,凡符合税总发…2015?122号文件要求的,一律将发票信息手工录入抵扣凭证审核检查系统;二是受票方主管税务机关,对受票企业涉及发票交易开展核查,查看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是否一致,是否符合现行抵扣政策规定的,凡不符合现行抵扣政策规定的,一律作进项税额转出。经核查,涉嫌虚开发票以及其他需要稽查立案的,移交稽查部门查处。

企业常见税务风险及表现形式(一)

企业常见税务风险及表现形式(一) 一企业常见税务风险及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偷逃税款,换句话说,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纳税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风险往往存在于:第一是在公司的注册阶段存在风险;第二是在公司的收入方面存在纳税风险;第三是在成本费用方面存在着纳税风险;第四是公司的会计报表存在纳税风险;第五在其他方面存在纳税风险。下面将展开进行分析: (一)虚假出资与抽逃注册资本表现形式为:注册资本不实或注册后不久资金退回或转移。 很多公司注册的时候,就存在着风险了,所谓资本的“原罪”。基督教说,人在哇哇坠地的时候就有原罪。公司虚假注册现象在以前很普遍,现在也时有发生。早几年,会计事务所假验资现象很普遍,现在随着监管措施的加强,以假验资报告虚假注册的现象有所减少,大多数改为由中介公司代为垫资,验资后再抽走。有时也可能是自己真出资,但在注册完公司后不久,即将注册资金抽走挪作他用,在财务上则形成一长期应收款一直挂帐无法处理。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非常普遍,有很多老板对此可能会嗤之以鼻:“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很多朋友公司都有这样的问题,也未见出什么事。”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有可能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轻则工商局年检时发现注册资本不到位或抽逃注册资本,会根据《工商登记条例》要求补足,并给予抽逃金额5-12%的罚款;重则《刑法》上有抽逃注册资本罪,一旦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发生了经济纠纷,或造成重大社会危害,则就有可能追究股东的刑事责任。当年的“琼民源”和“银广厦”事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二)收入纳税风险 1、隐藏收入不入账隐藏收入的普遍做法是设账外账或叫内外帐。销售收入不入外帐入内帐,资金体外循环。与之相矛盾的现象是,由于收入不记或少记帐,公司常年出现亏损或处于微利的边缘。而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却越来越大,

行业税收风险指南-税收风险点

行业税收风险分析指南 第一部分通用部分 (2) 增值税通用风险分析 (2) 企业所得税通用风险分析 (7) 第二部分行业风险分析 (13) 医药制造业 (13) 通用设备制造业 (2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9) 专用设备制造业 (47) 电力生产-水力发电 (55) 电力生产-火力发电 (5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6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商品混凝土 (8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开采 (8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洗选 (96)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炼焦 (10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5) 批发零售业 (129) 饮料制造业 (168) 卷烟制造业 (176) 烟叶复烤业 (181) 房地产业 (184) 银行业 (192) 证券业 (199)

第一部分通用部分 增值税通用风险分析 1.进项税额抵扣风险 1.1 运费发票未按规定抵扣 1.运费发票虚开。予以抵扣的运输发票无实际的购进、销售业务;运费发票数量、单价、税额虚开;装卸等杂费与运费混开。 2.运费发票开具不规范。运输发票项目填写不齐全,汇总开具运费发票未附清单。 3.运输发票抵扣超范围。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发票和国际货物运输发票抵扣进项;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费或销售免纳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费抵扣进项税额;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费抵扣进项税额;运输发票开票方与承运方不一致;申请抵扣的单位为非运费发票抵扣单位。 分析方法:通过企业运费抵扣税额占全部进项税额比例纵向分析,是否存在比例过高,是否波动较大;通过运输发票、运输合同与货物销售合同、购进与销售货物合同、购进与货物出入库单据、运输费用支付等进行分析,是否有与购进和销售货物无关的运费申报抵扣进项税额;通过横向运输单价的对比分析,是否存在装卸费用并入运输费用,运费价格包含货物价格及运输价格偏高的问题;通过运输发票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配比进行分析,2007-2008年是否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抵扣进项税额。通过对已抵扣运输发票的票面核查,项目是否填写不齐全,汇总开具发票师傅附清单等;是否有国际运输代理业发票、国际货物运输发票、代理服务发票等不予抵扣运输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是否有非抵扣单位(发货人或收货人及备注栏均不为本企业)申请抵扣了铁路运输发票。 评估指标:运费抵扣进项税额比例=运费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全部抵扣进项税额。 运费抵扣进项税额变动率=(本期运费抵扣进项税额变动率-上期运费抵扣进项税额变动率)/上期运费抵扣进项税额变动率

浅议税收风险的危害及对策

浅议税收风险的危害及对策 宜宾市国税局 梁爱和 马长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税工作的推进,税务机关科学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税收执法服务的标准逐渐精细,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渐加强,税务干部的行政行为和执法行为时刻在接受着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如何规避税收风险,已成为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笔者试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税收风险的表现及危害 对于风险的含义目前学界有多种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损失的可能性和概率,二是潜在的损失以及潜在损失的变化范围与幅度,三是财产灭失与人员伤亡,四是实际与预期结果的离差。通过对风险含义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税收风险就是税收工作因不确定因素受到破坏或损失的可能。 根据税务机关工作实际和风险影响的直接后果,笔者将税收风险划分为两大类,即:行政管理类风险和税收执法类风险。前者主要包括税务机关政务管理和事务管理风险,侧重于对机关内部产生影响。后者主要是指税收执法业务风险,存在于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 (一)行政管理类风险。税务机关内部行政管理是税务机关履行税收职能的保证,包括决策、执行、协调等环节,涉及思想教育、政务管理、干部管理、财务经费等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和促进干部发展的多个方面。因此,税收行政管理风险的特征是点面宽、思想因素多。

1.思想道德风险。公务员是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既能反应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又是社会道德的主要示范力量,对社会思想具有引导作用。公务员道德高尚,党就有感召力和亲和力,政府就有威望,相反则有巨大破坏作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利益关系进一步深刻调整,思想道德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阵地战”中,广大税务干部在名、利、权、钱、色面前,经受住了考验。但是也有个别税务人员道德缺失,信念淡漠。2001年被广西区高级法院判处死刑的因包养情妇而残杀妻子的广西环江县某地税分局长谭某就是随着职务的升迁,思想道德迷失,进而以身试法的例证。 2.职权风险。税务机关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关键部门,税务机关领导干部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越来越成为糖衣炮弹的目标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职权风险,个别领导干部放任自流,脱离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大肆挥霍权力,成为了“风险损失”。 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贪污受贿1051.09万元被判处死刑,就是一起典型的领导干部放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利用职权大肆聚敛钱财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职权风险的高危程度。 职权风险除了表现为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外,也经常表现在决策环节上,表现为集体错误。2005年某市税务机关为缓解机关车辆紧张状况,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购置超标车辆,后被上级税务机关查处。 3.政务风险。政务风险存在于税务机关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它的特征是风险相对常态化,主要表现为个体化、群体性。如,2003年川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