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ONFH)

一、ONFH定义: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二、骨坏死分类:创伤性+非创伤性

三、坏死的原因

1、创伤性ONFH

1.1股骨头血供:股深A的旋股内A分支+股A的旋股外A分支=动脉环→颈升支→股骨头内

颈升支最大的两分支:外骺A+下骺A

外骺A:由股骨头、颈后上方进入股骨头,供应股骨头外前上1/2~2/3的血供(即负重区)

下骺A:由股骨头后下方进入股骨头,供应股骨头下1/2的血供(非负重区)

1.2股骨头血供:股骨颈内的髓A、圆韧带A

2、非创伤性ONFH

许多疾病及外因可引起ONFH,我国最常见原因为应用皮质类固醇及酒精引起,占临床ONFH的90%以上。

2.1皮质类固醇

目前多数文献报道显示从应用激素到发生骨坏死的间隔绝大多数在1年以内。

认为激素引起骨坏死存在易感人群。

激素引起骨坏死除主要累及股骨头外,大剂量应用激素者,尚可引起膝关节(主要为股骨髁)、肱骨头、踝部(距、跟骨)、腕部(手舟骨、月骨)等,甚至可发生肘部及髌骨坏死。大剂量激素引起多灶性骨坏死。

2.2酒精

酒精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可影响饮酒者是否发生骨坏死。

2.3镰刀细胞病及地中海贫血

镰状红细胞缺乏弹性变形性,不能通过终末小动脉果毛细血管而引起股骨头软骨下骨的终末小动脉栓塞二发生骨坏死。

2.4其他原因

脂类代谢病、凝血性疾病、沉箱病等。

2.5非创伤性ONFH发病机制的理论学说

细胞学说、骨外机制学说、骨内机制学说

3、血管内凝血

Jones认为,非创伤性骨坏死虽然病因不同,但最终的共同通道为血管内凝血。

4、骨坏死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关系

MSC的分化能力受损是ONFH的发病的原因之一。

无论酒精还是激素均可引起MSC的成骨分化能力下降,而成脂分化能力升高。

研究显示,激素诱导的ONFH在股骨近端干细胞池减少,导致多潜能MSC的数量不能满足骨塑形或修复的能力。

5、股骨头坏死的病理

基本改变:坏死、修复,部分股骨头出现塌陷

5.1Ⅰ期ONFH,骨髓造血细胞死亡,脂肪细胞肥大且融合成片,骨髓内出血,骨小梁中的骨细胞陷窝空虚,但骨的修复反应尚未出现。

5.2Ⅱ、Ⅲ期ONFH,坏死界限已明确,修复反应启动

修复反应分三类:有限性修复、破坏性修复、重建性修复

四、诊断

4.1早期诊断两个概念

前放射期:在X线或CT扫描尚检测不出,仅在MRI有阳性改变。

前塌陷期:X线或CT有阳性改变,但股骨头尚未塌陷。

4.2 Mont提出特殊标准:①股骨头塌陷;②软骨下骨透X线带(新月征);

③股骨头前外侧死骨;④骨扫描显示热区中有冷区;⑤MRI检查T2加权像有双线征;⑥骨活检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符合上述标准中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ONFH。

Mont提出非特殊标准:①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②X线片示股骨头内斑点,囊性变或硬化;③同位素扫描显示热区;④MRI示骨髓水肿或纤维化;⑤骨活检示骨髓水肿或纤维化。符合上述标准不一定能确诊为ONFH,必须排除其他髋关节病变。

4.3日本提出诊断标准:①股骨头塌陷或新月征阳性(软骨下骨折);②X 线片显示股骨头内有分界清楚的硬化带;③骨扫描显示热区中冷区;④MRI显示T1加权像低信号带;⑤组织学显示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上述五项中符合任何两项及以上均可确诊ONFH。

五、检查

5.1同位素扫描

99Tc二磷酸盐骨扫描对ONFH的早期诊断有价值,其敏感度高,但特异度差。

典型ONFH早期改变:热区中有冷区。

5.2 MRI

用于ONFH的早期(Ⅰ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在96%-99%,其假阳性和假阴性均在1%以下。典型的ONFH的MRI改变为T1加权像出现带状低信号,包绕各种信号,呈豆形,位于残存的骨骺线近端或跨越残存的骨骺线,病灶位于关节面以下,常见的位置在10点至2点之间的负重区。T2加权像显示双线征,即在低信号近端紧贴低信号带的高信号带,此表示修复的血管肉芽组织。此阳性改变在坏死的早、中期显示,一旦自行修复停止,则此高信号逐渐减短至消失。T2抑脂像可显示病灶的高信号,呈线状或片状。

5.3 X线摄片

双髋后前位和蛙式位

典型X线改变:点状或片状硬化,有时出现硬化带,包绕坏死区。蛙式位拍片可较清楚显示新月征,一旦出现次改变,则提示股骨头已开始塌陷。

5.4 CT扫描

CT扫描对Ⅱ、Ⅲ期ONFH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价值,它能清楚显示Ⅱ期骨坏死的界限及坏死骨修复的情况,对ⅢA期ONFH可清楚显示软骨下骨折的情况与范围。

六、鉴别诊断

6.1与ONFH的MRI改变类似的髋关节疾病

(1)暂时性骨质疏松症:此类病变属于暂时性疼痛性骨髓水肿,以男性中青年多见,X线片显示受累髋关节骨量减少。此病对症治疗后躲在3-6个月恢复,为自限性疾病。

(2)股骨头骨软骨病变:多发生在青年,常有轻度外伤史,股骨内侧软骨下骨微骨折。

(3)软骨下不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无明显外伤史。突发髋部剧烈疼痛,不能行走。X线显示股骨头骨质疏松,外上部可能变扁。

(4)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多发于膝关节,发生在髋关节较少见,主要特点为中青年,髋关节中度疼痛,早、中期活动不受限。PVNS在CT扫描及X线片显示股骨头颈及髋臼骨侵袭,常位于非负重区滑膜肥厚处,晚期关节间隙变窄。

(5)滑膜疝洼:此为滑膜组织增生侵犯股骨头颈部骨皮质的良性病变,常位于股骨头颈上侧。

6.2 X线摄片显示的一些髋关节病变较容易与ONFH做出鉴别。这些病变包括早期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这些病变的共同特点为病变早期发生在软骨,因而常出现关节间隙变窄,但股骨头仍保持圆形,而ONFH

为骨和骨髓病变,许多ONFH即使股骨头已塌陷,但关节间隙仍维持正常或仅轻度变窄。

七、分期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分期方法有美国Pennsylvania大学的Steinberg分期和ARCO分期。

7.1 Pennsylvania大学股骨头坏死分期系统

分期标准(X线片,同位素骨扫描,MRI)

0 正常或不能诊断

Ⅰ正常X线片,异常骨扫描和(或)MRI

A 轻度(<15%股骨头受累)

B 中度(15%~30%)

C 重度(>30%)

ⅡX线片显示囊性变和硬化

A 轻度(<15%股骨头受累)

B 中度(15%~30%)

C 重度(>30%)

Ⅲ软骨下骨塌陷(新月征)无股骨头变扁

A 轻度(<15%关节面)

B 中度(15%~30%)

C 重度(>30%)

Ⅳ股骨头变扁

A 轻度(<15%关节面和<2mm下沉)

B 中度(15%~30%关节面和2~4mm下沉)

C 重度(>30%关节面和>4mm下沉)

Ⅴ关节面间隙变窄或髋臼改变

Ⅵ晚期退行性改变

7.2 ARCO分期

分期0 1 2 3 4

临床所有检查

均正常或X线片、CT

正常,但

无半月征

X线异常;

半月征X

线片和

骨关节炎

关节间隙

所见 不能诊断 骨扫描或MRI 有异常 硬化,骨小梁缺失,局部囊变 (或)股骨头关节面变平 狭窄、髋

臼改变、

关节破坏

X 线片

检查 方法 X 线片 CT

骨扫描

MRI 骨扫描

MRI 定量基于MRI X 线片 CT 骨扫描 定量基于

MRI*MRI

及X 线片

X 线片 CT 定量基于X 线片 X 线片 部位 无 内侧

中央 外侧 无

大小 无 定量 股骨头面积受累% 半月征长度 股骨头表

面塌陷及

圆顶压低

轻度A <15% 中度 B 15%-30%

重度C >

30%

A <15%

B 15%-30%

C >30%

八、治疗

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8.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ONFH 的疗效尚难以肯定,但可试行。

8.1.1保护性负重

对早期ONFH 使用双拐试行保护性负重。

8.1.2药物治疗

研究显示,非创伤性ONFH

(激素、酒精、特发等类型)的患者

存在高凝、低纤溶倾向。可应用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E及中药川芎嗪等。

8.1.3采用抗骨质疏松药

福善美等磷酸盐制剂。

8.1.4高频磁场治疗

对关节积液、骨髓水肿伴有关节疼痛者,止痛效果好,但股骨头保存率并未显示优势。

8.1.5体外震波

其原理是震波将已硬化的骨击碎,利于新的血管长入而修复骨折,其临床效果正在观察中。

8.2手术治疗

约80%以上的股骨头坏死需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保存关节的手术分为三类,即髓心减压、各种方法的骨移植(血管、非血管)及各类截骨术。应满足下述条件,即手术技术不要太复杂,临床效果在不同的医院和医师可重复,不要为日后需做人工关节置换术增加困难,即不要有过度的股骨髓腔移位或髋臼改建等。

保存关节的手术主要适用于ARCOⅠ、Ⅱ期,坏死面积在25%以上,年龄在50岁(或55岁)以下;股骨头开始塌陷(cerscent sign阳性),年龄在45岁以下中青年患者。人工关节重建:股骨头严重塌陷(ARCOⅢB、或ⅢC、Ⅳ)。

8.2.1髓心减压(CD)

治疗早期ONFH的常用方法。现采用直径3mm左右的细针多处减压。CD术主要适用于ARCOⅠ、Ⅱ期,坏死界限清晰且坏死面积在中度(15%-30%)程度的ONFH。手术要点是一定要进入坏死病灶,减压充分。

8.2.2髓心减压加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研究显示,非创伤性ONFH(皮质类固醇、酒精等)的股骨头及股骨近端骨髓干细胞数量减少,而且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下降。此法仅对ARCOⅠ、Ⅱ期ONFH有效。

8.2.3坏死病灶清除、植骨术

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ONFH最常用的方法。病灶清除可经股骨转子开窗或经股骨头颈交界活版式开窗。植骨可选用自体带血管皮质骨支撑(腓骨、髂骨)或松质骨填塞(不带血管),也可选用同种异体碎骨加人工骨打压植骨。

8.2.4各类截骨术

ONFH坏死部位多在股骨头前上部负重区。常用的截骨术有转子间截骨术(内外翻)及经股骨粗隆股骨头旋转截骨术(sugioka)。适用于截骨术的患者应年轻(<45岁),病灶局限在负重区,而非负重区仍为正常的骨与软骨结构,关节活动度较好,关节软骨保留。

8.3人工关节置换

对50岁以上的患者,ARCOⅢB、C及Ⅵ期,关节功能障碍,疼痛较重者可选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对50岁以下的患者,ARCOⅢB、C股骨头虽有较重塌陷,如关节间隙仍保留,疼痛中度,仍可试行暂时保存股骨头手术。当然,如关节已严重损毁,疼痛严重,则宜做关节置换术,即使年龄较轻。

目前可选用的人工关节假体类型有人工股骨头(单极、双动)、金属对金属的表面置换术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非骨水泥及混合型)。

股骨头坏死的患者THA手术基本原则及技术与其他疾病的患者相似,但有几点应特别注意:

(1)预防术后感染

(2)晚期ONFH髋臼骨较软,在髋臼扩髓时宜轻柔,以防髋臼笔磨穿。

(3)对既往已行保存关节手术后失效者,应仔细检查股骨近端及股骨髓腔的变形,充分估计手术时困难,术前准备好应对的措施。

股骨头坏死分析

股骨头坏死分析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全世界现有患者2000多万人,其中我国大约有500万人。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并不引人注意的疾病越来越呈蔓延趋势。在北欧一些国家和俄罗斯,股骨头坏死病已占骨伤科疾病的近30%。在我国曾经以“三北”地区发病率较高,而目前的观察和统计表明,南方各省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在日常活动中,当遇到髋关节(单侧或双侧)疼痛、功能障碍、跛行时,尤其是大腿疼痛、膝关节疼痛时,尽早去医院拍摄X光片,或做CT、核磁共振(MRI),排除股骨头坏死病,以做到早期诊断,便于早期治疗,利于早期康复,避免致残。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的科学研究深入发展。髓内穿刺减压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首选方法,但减压术所造成的股骨头减压坠道,在术后数周内降低了股骨头的负重能力。因此减压术后应推迟负重时间并减少负重,若过早负重,则存在加速塌陷的可能。对中晚期的治疗,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类。手术疗法尤其是股骨头人工置换术,因其不能一劳永逸而限制患者的年龄在65岁以上为宜。非手术疗法包括中西药物的应用、牵引、按摩、功能锻炼等。除非已有半脱位等严重晚期病人需行人工置换手术外,绝大部分患者均可采用非手术的保守疗法恢复工作和生活能力。 全面客观地分析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直接相关。临床经验表明,治疗前后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跛行三个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和X光片提示的股骨头形态、结构,特别是股骨头内死骨分解、吸收,新骨生成,骨纹理结构的改建、塑形等发展变化情况,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参照。只注意症状改善而忽视X光片显示的变化,或因服用止痛药物,暂时髋关节疼痛减轻,就认为病情已经好转或痊愈是不科学的,且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患者忽略了对髋关节的保护,而使髋关节承载过重,从而破坏髋关节的解剖结构。 在股骨头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软骨,它是由一种致密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构成的网状结构,其厚度一般为2~7mm,平均4mm,在股骨头负重部位较厚,与髋臼软骨相吻合,恰似人体上一套精密的轴瓦,这就是在X光片上所见到的髋关节间隙。股骨头软骨具有弹性缓冲、抵抗压力、维持关节间润滑等作用,关节软骨完好是保证关节功能(屈伸、收展、旋转)的基本条件。软骨结构为海绵状,表面上无数的微小孔隙内能吸收大量滑液,使软骨间的摩擦系数<0.002,比最精密的机械轴瓦还要光滑;软骨的弹性系数为20nm/m,相当于质量最好的汽车外胎橡皮,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人在走路时,股骨头软骨的负荷为体重的4倍;从1米高处落下时,负荷为体重的18倍。所以,坠落伤,尤其是少年儿童的髋关节创伤,极易破坏股骨头软骨,进而累及股骨头和髋臼,造成难以治愈的骨性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慢性骨伤科疾病,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体征表现是什么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体征表现是什么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病痛出现的时间,发作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以病理演变作为基础。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大腿近侧,可放射至膝部。 一、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表现: 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11is 征阳性TKdele叻uq试验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 X线表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 二、股骨头坏死的分型 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六类,具体如下: 1. 股骨头全部坏死。较少见,是指股骨头从关节边缘起全部坏死。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常常可以引起全头坏死。 2. 股骨头锥(楔)形坏死。最多见。正常股骨头分为中心持重区和内、外无压区。头中心锥形坏死即为持重区骨坏死。 3. 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发生率很高,骨坏死发生于股骨头的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状,髋关节蛙式外展位X线照片显示最为清楚。 4. 股骨头灶性骨坏死。股骨头灶性骨坏死是最轻的,这一类型一般不发生股骨头塌陷。 5. 股骨头核心性坏死。

6. 非血管性骨坏死。 三、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骨坏死的发生,演变和结局,有其规律性病理过程,即坏死发生一死骨被吸收一新骨形成。X线表现不管坏死范围大小,单发或多发,都是这一过程的缩影。股骨头坏死的X线分期方法很多,但我们一般采用Arlet,Ficat和Hageffard 的5期分法: Ⅰ期(前放射线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查体: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 Ⅱ期{坏死形成,头变扁前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 Ⅲ期(移行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Ⅳ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Ⅴ期(骨关节炎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X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早期X线上发现或怀疑有骨坏死,可继续做磁共振(MRI)或CT扫描。但以上两种检查费用较高,故一般建议患者拍骨盆正位X线片即可,或加拍双侧髓部X线片,屈髋至90°外展位髋关节片。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812053563.html,/ggths/2014/0709/181317.html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中医诊疗方案(2012) 一、定义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发年于老年人,女性为多。 中医诊断:股骨颈骨折(TCD编码:BGG00) 西医诊断:股骨颈骨折(ICD-10编码为:S72.0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中医骨伤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18-119) ⑴有外伤史; ⑵ 症状与体征:髋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和行走;腹股沟通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缩短,呈外旋、外展、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 ⑶ 辅助检查:髋部正侧位X光片检查可以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二)西医诊断 ⑴ 有摔倒受伤历史。 ⑵ 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患肢出现外旋、短缩畸形。 ⑶X线片显示:股骨颈部出现骨折线。(如早期X线片阴性,而临床怀疑骨折可能,应卧床休息,穿防旋转鞋制动,2 ?3周后再次摄片以排除骨折。或者当即行MR 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 分型(影像学评估):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可分为头颈型、头下型和颈中型;根据骨折线的走形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Garden分型法是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分型方法: I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 U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川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 W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二)疾病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2周内。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 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证属气滞血瘀。 2.中期:伤后2?4周。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 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营血不调。 3.后期:伤后4周以上。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 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 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肾气血亏虚。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什么样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什么样 股骨头坏死确实是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疾病的,我们也知道这一疾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我们要是认识到了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以后,就能比较早的治疗到这一疾病了。做到这样以后,我们的患者的病情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治疗了。因此我们就要认识疾病的症状。那么到底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什么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样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1、股骨头坏死是由于髋部外伤,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的疾病,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产生漏诊误诊的现象,股骨头坏死早期如何检查?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主要为疼痛,疼痛并非直接来源于股骨头,而是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等部位隐痛、钝痛、间歇痛,活动多疼痛加重,休息可以缓解或减轻,还会有轻微的髋关节功能受限,如髋关节外展、旋转受限,下蹲不到位等症状。 2、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出现后,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通过体征观察、局部深压检查疼痛部位,做4字试验、伽咖s征、A11is征等测试是否为阳性;经过X线平片、CR片、MRI等医学影像检查,看股骨头是否有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等情况出现,

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股骨头坏死。X线检查诊断出股骨头的早期坏死是很困难的,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才能从X线平片的细微变化中发现骨坏死的早期信号。 3、临床研究表明,MRI(磁共振)、骨同位素扫描和骨内压测定都有助于早期股骨头坏死信息的发现,可发现常规X线片检查不能显示出来的股骨头坏死早期的细微变化。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以SPECT(同位素骨扫描)最高为85.7%,MRI检查为80%,而骨内压测定为77%,常规的骨扫描只占68.4%。MRI与SPECT对照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可达100%,但MRI检查费用高,其中SPECT 费用较少,是早期诊断骨坏死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什么样?以上这些内容就是这一问题的解答,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吧。认识到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以后,我们才能比较早的进行这一疾病的治疗了。如果您发现了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以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

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FicatIII-IV期,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87.-5)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M8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髋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史、酗酒既往史。 2.体格检查:患髋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步态。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股骨头坏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股骨头病变终末期,股骨头变形,关节面退变。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7.-5股骨头坏死疾病编码。 2.股骨头坏死终末期,已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 3.除外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髋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手术部位CT检查、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股骨头坏死后期症状有哪些

股骨头坏死后期症状有哪些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专家指出,股骨头坏死是对患上危害非常大的一种疾病,需要尽快治疗,那么股骨头坏死后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股骨头坏死后期症状有哪些? 1、出现跛行比较明显:行走的时候疼痛,髋关节外展,功能发生障碍。拍X片以后会看到硬化骨形成,骨小梁部位消失,股骨头软骨塌陷,断裂。 2、水肿。因股骨头内产生的一些病理性产物的刺激,股骨头坏死晚期症状导致股骨头的软组织有不同程度水肿,造成微小血管的功能障碍,有的血管甚至被迫封闭。 3、严重的塌陷、碎裂:股骨头坏死晚期会出现髋关节脱位,当患者跛行严重的时候,行走就比较苦难,下肢也会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下肢没有力气,畏寒,下蹲苦难,外展内收困难,拍X片会看到股骨头扁平,髋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囊状变明显,硬化股面积较大,股骨头软骨完全断裂,关节面高低不平等症状。 4、髋关节酸困:髋关节有时候出现间断性的侧壁,腹股沟或者腰部特难听,膝关节也会受到牵拉而疼痛,下肢没有力气,劳累以后症状明显加重。 5、肌群受损,体温降低。因微循环障碍产生的一些产物的刺激,股骨头坏死晚期症状导致了臀部各肌群受损,也影响了汗腺的分泌与吸收功能,如毛孔扩张,竖毛肌容易松弛,致使患部表皮水分蒸发快,散热也快,患部表皮温度一般比其他部位的偏低。 6、其内部进行缺氧性代谢,股骨头坏死晚期症状加重了区域性组织的酸化程度。 7、创伤性关节炎。在放射科照片上可以看出髋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的关节炎,患病区域伴随出现了清晰的不规则的骨质密度增高影的股骨头坏死晚期症状。 温馨提示:股骨头坏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幸福生活,因此患者在发现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也一定不要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对疾病的护理知识多了解一下。

股骨头坏死治疗是一个世界难题教学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是一个世界难题,通常认为坏死股骨头无法恢复正常骨结构,所有的治疗只能是设法延缓病程的发展速度,推辞做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我们在治疗骨不连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研究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由于能够促使肉芽、纤维组织和软骨组织转变成骨组织,不仅能使大部分股骨头坏死出现良好的骨修复,还能使部分塌陷股骨头隆起。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在股骨头坏死分期部分我们已经提到,一旦平片出现坏死变化,股骨头坏死的病程就无法逆转,目前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治愈股骨头坏死,坏死股骨头不能恢复正常骨结构。多数研究表明,不做手术治疗时病程发展的风险要比手术治疗的风险高,由于股骨头坏死发病年龄比较轻,大多数在三、四十岁,病程会不断发展、最终破坏髋关节,在大多数病例即使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也不能改变这种结果,但是各种手术治疗对于缓解疼痛,改善行走能力,延缓病程发展速度,推迟作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可能有一定作用。不过在叙述一些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之前了解危险/利益比非常重要。任何一种手术都有一定的危险因素。不治疗也有危险,病变要发展,所以不治疗并非没有危险。有些手术成功率较低,危险性也较低,有些手术成功率高,但危险也大。医生对每个病人要全面了解情况估计利弊。对某一个病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另一个病人可能绝对有害。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就是这样,因为每

个人情况,如年龄、合并症,关节部位、范围都不同。任何一种治疗要由病人和主治医生商定。探索疑点,求取答案。棍子、拐杖、与助行器对减轻股骨头坏死的疼痛是有效的。在做出诊断、选择手术期间对保护关节也有益处。在处理合并症期间限制负重对于限制病变发展也起作用。然而单纯保护性负重无论使用多长时间都不是一个恰当的治疗方法,不会治愈股骨头坏死。偶尔病人由于合并症不能手术,此时保护性负重可用来缓解疼痛。 因为按照影象学标准股骨头坏死不可能恢复正常骨结构,患者又迫切要求解除疼痛和增强活动能力,各种手术治疗通过减轻髓腔压力又能明显减轻疼痛,因此出现了综合临床和平片表现,以临床表现为主的记分法,用来判断各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国外常用Harris 髋关节指数或用改良方法判断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日本用JOA score,中国用百分法。 我个人认为记分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能反应疼痛的减轻和行走能力的改善,缺点是: 1 缺乏定量标准,因为采用的Ficat/Arlet分期II期不考虑病变范围大小,且包含的病变范围跨度太大,即使病变从早期改变发展到广泛坏死也不会减分,仍然可以得30分,仅比正常人少10分。

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与分型

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与分型 临床表现 股骨头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跛行、疼痛可放射到膝关节内侧。体征:腹股沟中点稍下方或内收肌止点压痛、患髋周围肌肉及大腿肌萎缩,可出现托马氏征(+);当坏死股骨头严重塌陷、双下肢不等长时,可出现艾利斯征(+);当髋关节半脱位、臀中肌无力,可出现屈德兰堡试验(+)。早期患者可有外展、内旋活动轻度受限。随着病情的发展,髋关节各向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直至严重受限。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主要还是以影像学检查为依据,患者常为20~50岁,有激素使用史,或酗酒史或股骨颈骨折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确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是X线和MRI检查。 (一) X线检查 高质量的X线正位、蛙位平片是临床上最重要诊断手段。尽管早期很少有阳性发现,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以发现股骨头密度的改变。现代影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数字X线摄像的普及,使获得高质量的X片成为可能,对于骨密度及骨小梁的分辨程度越来越精细,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异常X光表现。 早期(Ⅰ、Ⅱ期):股骨头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以后可见局部骨密度增高,在骨密度增高区可伴有斑片状密度减低区。进一步发展,可在关节面下出现新月形透亮区。 软骨下塌陷最初是通过大体标本所认识的,坏死骨的塌陷造成了软骨下新月状缺损,在X线平片上即表现为新月形的透亮区,即所谓的新月征。 中期:股骨头轻度变形,关节面欠光整,出现轻度台阶征,股骨头密度不均匀,出现囊性变。 晚期:股骨头明显变形、压缩、塌陷,骨密度不均匀,可累及整个股骨头,导致髋关节间隙狭窄和退行性骨关节炎。 (二) MRI检查 MRI可以探测到早期骨髓异常,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率较高。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典型征象—双线征,即局部外围低信号环绕内圈高信号,由于坏死区脂肪存在,间质反应区肉芽组织水肿充血成为内圈高信号,外围反应性硬化缘为增生的骨小粱,表现为低信号。 股骨头坏死分期分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片表现结合临床进行分期分型,对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股骨头坏死的基础-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2018 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股骨头坏死的基础、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 推荐单位推荐单位:大连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我单位认真阅读了该项目的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真实有效。 该项目揭示了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建立了可靠的激素性骨坏死的动物模型,为骨坏死的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提供了研究平台;原创可视性量化股骨头内血管的解剖学方法,精准构建股骨头内动脉网三维结构,提出股骨头内血管相互吻合、相互代偿新理论,此理论对临床防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理论依据;创建早期ONFH静脉淤滞理论;国内最早应用游离腓骨移植治疗ONFH,并在此基础上创立恢复血运的股骨头修复再造理论,建立多种带血管蒂骨瓣(髂骨、大转子)转移重建股骨头的系列治疗方案,大大提升了股骨头坏死早、中、晚期保头治疗的成功率。项目团队组织骨坏死基础研究、临床治疗领域的专家,制定了《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指南》,规范了中国股骨头坏死的诊治。项目组对新型生物材料进行了基础研究和研制开发,结合创新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使青壮年股骨头坏死得到有效治疗,对于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治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组累计完成逾万例骨坏死保头治疗,相关技术及术式经全国各大医院开展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迟或避免了因骨坏死而导致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社会效益显著。 推荐该项目为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股骨头坏死(ONFH)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药物滥用和过度关节置换现象普遍,导致疗效不佳,致残率极高。项目针对ONFH发病特点、临床防治等关键问题,经过26年系统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委等课题26项,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 (1) ONFH流行病调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ONFH等髋关节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揭示其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ONFH提供科学依据。 (2) ONFH临床基础研究:原创可视性量化股骨头内血管的解剖学方法,精准构建股骨头内动脉网三维结构,提出股骨头内血管相互吻合、相互代偿新理论,依据此理论,首次重建移位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运,制定重建血运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新策略,避免创伤性ONFH发生。原创可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为揭示ONFH得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3) ONFH保髋手术策略:针对青壮年不适合过早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研创系列保髋治疗策略。①创建早期ONFH静脉淤滞理论,对早期ONFH患者行髓芯减压术,疗效确切;结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回植治疗术,有效促进骨修复,疗效确切。②针对中、晚期ONFH,项目组在国内最早应用游离腓骨移植治疗ONFH。并在此基础上创立恢复血运的股骨头修复再造理论,建立多种带血管蒂骨瓣(髂骨、大转子)转移重建股骨头的系列治疗方案,多中心合作回顾总结2190例(2690髋)ONFH患者,髋关节生存率提升至88.9%。○3据此应用成果形成了ONFH诊疗标准专家共识,创建了ONFH的诊疗体系,牵头制定了中国首部《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指南》,规范ONFH 诊疗,并在全国范围普遍应用。 (4) 新型医用材料的基础研究、研发和转化应用:为了提高青壮年ONFH塌陷患者保髋成功率,经过基础实验设计了钽棒联合带血管蒂治疗ONFH的治疗方案,并自主研发了多孔钽,打破了国外垄断;为保证带血管蒂骨瓣持续有效的固定在骨缺损区域进行供血和加速成骨,原创性将可降解纯镁螺钉应用于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技术治疗ONFH,首次证实纯镁金属的生物安全性和促进成骨特性,推动了纯镁器件在骨科领

正确认识股骨头坏死

正确认识股骨头坏死 许多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盲目采用手术治疗———置换股骨头。其实,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只要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股骨头坏死,分以下几点:①大腿内侧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有时放射到膝部内侧。②活动受限。髋关节僵硬、无力、抬腿不灵活,盘腿,向外撇腿或下蹲困难。③X光片显示股骨头表面不光滑,髋关节间隙变窄(说明有髋关节炎,髋关节骨结核,骨质疏松),骨小梁排列混乱,股骨头有明显的囊性病变,严重的甚至塌陷。④骨折、脱位或髋关节扭伤愈合后有逐渐或突然出现髋部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或酸痛,并出现上述反应。⑤跛行。即走起路来患肢不敢用力负重,像踮脚走路一样。⑥长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经常酗酒,出现髋关节疼痛,多为隐痛、钝痛,常位于腹股沟,活动时明显,休息后减轻。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表现: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周围、大腿内侧、前侧或膝部。早期疼痛开始为隐痛、钝痛、间歇痛,活动多了疼痛加重,休息时可以缓解或减轻。在X 光线上还没有明显异常变化,但髋关节已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比如患肢髋关节外展、旋转受限,下蹲不到位等等。晚期的表现:股骨头塌陷、碎裂、变形,有的可造成髋关节半脱位,此时的疼痛与髋关节活动、负重有直接关系。活动时关节内因骨性摩擦而疼痛,静止时头臼之间不发生摩擦,疼痛就不明显。因而形成行走、活动疼痛加重,动则即痛。 有类似症状或已经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要盲目置换股骨头。因为人工股骨头或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有限,年轻人活动量大寿命更短,因此保留自身股骨头对60岁以下的患者十分必要。而且置换后的并发症很多,隐患很大。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因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股骨头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常见的类型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外伤性股骨头坏死老年股骨头坏死、儿童股骨头坏死。 病因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约60多种),比较复杂,难以全面系统地分类,这与发病机理不清有关。常见的致病因素如下: 1.创伤导致股骨头坏死 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创伤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因素。但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与否、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管破坏程度和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2.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 如因气管炎、哮喘、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糖尿病、皮肤疾患等,而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由于大量或长期使用激素,导致了激素在机体内的积蓄而发病,这是早期的一种说法。近期认为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激素使用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有直接关系,与激素的总量及时间并不成正比。但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或日量过大,剂量增减突变也是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一。 3.酒精刺激导致股骨头坏死 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而造成酒精在体内的蓄积,导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损害。血脂的升高,造成了血液黏稠度的增高,血流速度减缓,使血液凝固性改变,因而可使血管堵塞,出血或脂肪栓塞,造成骨坏死。临床表现为酒后加重、行走鸭子步、心衰、乏力、腹痛、恶心呕吐等。 4.风、寒、湿导致股骨头坏死 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寒湿为甚、下蹲困难。 5.肝肾亏虚导致股骨头坏死 表现为全身消瘦、面黄、阳痿、早泄、多梦、遗精、乏力等。 6.骨质疏松导致骨坏死 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软无力、困疼、不能负重、易骨折。 7.扁平髋导致骨坏死 临床表现为行走鸭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缩,行50米左右疼痛逐渐加重,功能受限等。 8.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

股骨头坏死治疗指南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指南 概述 外伤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在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受损所致,如侧方骨骺血管受损。这些血管受损后,股骨头全部或部分失去血运,伤后血运阻断8小时后即可造成缺血坏死。由此可见,在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中,骨坏死很早即可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占股骨颈移位骨折的85%和无移位骨折的15%—25%。 有报告称,在粗隆间骨折穿针后也有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这是由于股骨头穿针所致,因为在穿针过程中可能伤及外侧骨骺血管(穿针由股骨头侧上方或后方进入股骨头)。这个血管的损伤可造成股骨头局部缺血坏死,最后在股骨头上部负重部位发生塌陷。 另外,有时对髋部的直接打击也会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急性髋关节脱位也可以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1)药物导致是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2)酒精刺激导致: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而造成体内的蓄积,导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损害。 (3)创伤导致。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 (4)风、寒、湿导致。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寒湿为甚、下蹲困难。 (5)肝肾亏虚导致股骨头坏死。 (6)骨质疏松导致。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软无力、困疼、不能负重、易骨折。 (7)扁平髋导致。临床表现为行走鸭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缩,行50米左右疼痛逐渐加重,功能受限等。 (8)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表现为患肢寒冷、酸痛、不能负重、易骨折等。 (9)骨结核合并骨坏死。表现为结核试验阳性,午后低烧、疼有定处、消瘦、盗汗、乏力等。 (10)手术后导致。在临床中骨移植、血管移植三年后、骨血供应不足而发生骨坏死。症状 ①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②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③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文章目录*一、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二、股骨头坏死的并发症*三、股骨头坏死的饮食注意事项1. 股骨头坏死吃什么好2. 股骨头坏死不能吃什么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1、患区异位性痛疼 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早期患者会有腰痛、患侧臀部疼痛、患肢膝关节疼痛、腹股沟疼痛,患肢畏寒等表现,活动时无力,酸痛,容易疲劳。 2、双腿间歇性疼痛 双腿或单腿容易疲劳无力。股骨头坏死是因血运供应不了导致,不通则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运持续的不畅通,会导致股骨头骨细胞的凋零甚至死亡,这时候疼痛也会越来越明显。 3、儿童膝关节以及大腿内侧疼痛 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也会在3到10岁的儿童中发生。 4、无声的症状要重视 很多股骨头坏死患者会出现骨组织细胞减少,导致起负荷作用的髋骨质结构出现疏松以及骨的强度减弱的情况,此表现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常被忽视,这种症状一般在几年之后会出现股骨头坏死,被称之为股骨头坏死早期无声的症状表现。 5、髋关节疼痛 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症状表现,对于长期饮酒出现高血脂症

的患者而言,股骨头坏死早期会感觉髋膝痛,夜间或劳累后明显,也会感觉大腿内侧或膝关节痛,常诊为风湿病。 股骨头坏死的并发症1、髋关节功能障碍 一旦发生股骨头坏死病症,患者往往会出现髋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困难、下蹲困难 ,不敢盘腿,关节僵硬,抬腿不灵活。患肢短缩,肌肉萎缩。 2、跛行 髋关节受限的同时,患者往往患侧下肢不能负重,患足落地轻而时间短,功能受限。跛行的特点除疼痛、患肢短缩,很主要的表现是患髋内收。患侧膝关节紧紧向健侧靠拢,甚至两膝之间相互摩擦。 3、危害髋关节 髋关节对人体的重要性则是无与伦比的,它是连接人体躯干和下肢的枢纽。上撑躯干下连双下肢。对行走、坐卧功能有特殊的意义。髋关节致残相对于其它关节的致残对人体影响最大。 4、破坏骨细胞 股骨头坏死病因是在股骨头上,位置比较深,是股骨头坏死在早期不易发现的因素之一。股骨头坏死的危害在病程进展中往往是骨细胞已经坏死、骨小梁变形、萎缩,或已经有虫蚀样改变,

诊疗规范应知应会

常用诊疗规范应知应会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的原则:安全、有效、经济。 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我院抗菌药物: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包括20种:青霉素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唑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林霉素、诺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制霉菌素、柳氮磺嘧啶;限制级抗菌药物包括12种:美洛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大观霉素、左氧氟沙星、奥硝唑、伊曲康唑、头孢米诺、克拉霉素、酮康唑、阿奇霉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包括2种:氨曲南、万古霉素。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细菌耐药监测:(一)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二)耐药率超过40%的,应当慎重经验用药;(三)耐药率超过50%的,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四)耐药率超过75%的,应当暂停临床应用。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1.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2.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3.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给药,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4.给药地点:手术室 外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遵循的操作文件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A、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

股骨头坏死会有哪些症状

股骨头坏死会有哪些症状 股骨头坏死是比较严重的一种骨科疾病,因为该类疾病是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会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临床上发现很多的股骨头坏死没有及时治疗而造成了肌肉萎缩、跛行、瘫痪在床的情况,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了解引发股骨头坏死症状的具体原因才能够更好地避免残疾发生,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关于股骨头坏死的症状表现。 股骨头坏死早期和晚期疼痛的表现 股骨头坏死最先出现的自觉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周围、大腿内侧、前侧或膝部。 早期疼痛开始为隐痛、钝痛、间歇痛,活动多了疼痛加重,休息可以缓解或减轻。但也有呈持续性疼痛的,不管是劳累还是休息,甚至躺在床上也痛。而且,疼痛逐渐加重。此时在X线上虽然没有明显的形态异常改变,但是髋关节已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比如病人患侧髋关节外展、旋转受限,下蹲不到位等等。 到了晚期,股骨头塌陷、碎裂、变形,有的可造成髋关节半脱位,此时的疼痛与髋关节活动、负重有直接关系。活动时关节内因骨性摩擦而疼痛,静止时头臼之间不发生摩擦,疼也就不明显了。所以说,行走、活动疼痛加重,动则即痛,静则痛止或减轻。 总之,早期是以疼痛为主,伴有功能受限;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伴有疼痛。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1、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2、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髋关节发出响声甚至伴随腿肚抽筋现象。。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3、X线表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 4、患侧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时无任何症状,但间歇时长可达一年以上。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

股骨头坏死要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要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Ⅰ期 Ⅰ期临床诊断表现 Ⅰ期(前放射线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查体表现为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Ⅱ期(坏死形成,头变扁前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Ⅲ期(移行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轻度变窄。Ⅳ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Ⅴ期(骨关节炎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X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Ⅰ期症状及影像学表现 髋膝关节进行性疼痛,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线表现,股骨头外观正常,软骨、骨小梁结构稍模糊,或呈斑点状骨质疏松,CT、股骨头中部骨小梁轻度增粗,呈星状结构,向股骨头软骨部放射状或或伪足样分支排列,软骨下区可见部分小的囊性改变,ECT有早期浓集,动脉血供低,MRI示低信号,异常改变。 Ⅰ期危害具体表现 1、危害髋关节 髋部是连接着人体躯干和下肢的枢纽,上撑躯干下连双下肢,对行走、坐卧功能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股骨头坏死得不到及的治疗方法不及时实施,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导致髋关节的致残,髋关节致残相对于其它关节的致残对人体影响最大,伴随着髋部功能受限,还会出现患肢肌肉萎缩,肿胀等现象。 2、影响正常活动 股骨头坏死病发后,随着疾病所带来的疼痛在不断的加剧,长时间又无法得到痊愈,使患者大腿、腰部及膝关节等处疼痛难忍,不能活动和行走,甚至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尤其是疾病发展到晚期,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并且出现跛行。 3、危害骨细胞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2019年完整版)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2019年完整版) 一、背景 股骨头坏死采用中医药治疗已经在相关的西医共识和指南中得到推荐,早中期的疗效优势也得到逐步认可[1-3],但股骨头坏死的辨证分型方法众多,缺乏较为统一和规范的辨证标准[4]。中医辨证是中医开展临床治疗和科研教学的前提,必须制定相关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于1994年、2002年制定发布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前者将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证型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痰湿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不足型5型[5],后者则将其分为筋脉瘀滞证、肝肾亏损证2型[6],但仅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痰湿型、肝肾不足型在临床中较为常用。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标准中,又将其分为气滞血瘀证、筋骨劳损证、寒湿凝滞证、骨蚀痰湿证、内损酒精证和气血两虚肝肾亏虚证6型。文献计量研究发现,虽然此标准发布已有7年,但仅气滞血瘀证临床中常用,其余5种证型临床应用较少。由此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亟需统一、规范的中医辨证标准。 本项目组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问卷调查法(Delphi法)”“专家会议法”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147篇中医药辨证论治股骨头坏死的临床

研究文献与195份调查问卷,参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8],经过5轮专家咨询会,制定了早、中、晚“三期”和气滞血瘀、痰瘀阻络、经脉痹阻、肝肾亏虚“四型”,以不同分期、不同病因辨别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的辨证方法[9-10]。本标准所列证型为临床常见证型,临床工作中如遇到不符合本辨证标准的特殊证型,可根据具体情况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本标准将在临床推广应用中不断完善,在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定期修订。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T/CACM 1320-2019)于2019年4月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本标准适用于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的辨识与判定,供股骨头坏死领域的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人员使用。 二、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 (一)早期股骨头坏死 1.气滞血瘀证多见于早期[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11]Ⅰ期、Ⅱ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1)主症:①髋部疼痛,痛如针刺,痛处固定;②关节活动受限。

完整病历-右股骨头坏死

入院记录 姓名:郑阳工作单位:—— 性别:男性地址:XX市XX区XX路11号 年龄:50岁入院时间:2016-11-27 10:00 婚姻:已婚记录时间:2016-11-27 12:00 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其家属 职业:-- 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XX省XX市联系人及电话:王玉139******** 主诉:右髋部反复疼痛伴活动障碍2年,加重5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髋部疼痛,开始时呈持续性隐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好转,无畏寒及发热。曾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好转。5个月来患者右髋部疼痛无缓解,且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右髋部活动障碍为主,间歇性跛行,期间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今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医师给予完善相关检查后,拟:“右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收入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个人史:原籍生长,生活条件可。否认去过疟疾、血吸虫病等疫区;否认特殊毒物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月经史:无。 婚育史:已婚已育多年,配偶及子女均体健,家庭和睦。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存在类似病史及恶性肿瘤病史。

【VIP专享】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指南(2016 版)

一诊断和分期 (一)诊断 典型ONFH 的诊断需基于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1. 病史:创伤性ONFH 多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病史,而非创伤性ONFH 的最常见诱因即为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酗酒,其发生与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最大剂量和累计剂量均存在一定关系,但与酒精使用量的关系尚不明确。与ONFH 相关的病史可能还包括: 镰刀细胞性贫血、妊娠、减压病、红斑狼疮、高脂血症、凝血功能异常等。无相关基础病史的ONFH 可称为特发性ONFH(idiopathic ONFH)。 2. 症状和体征:早期或极小病灶的ONFH 可无任何症状,典型的ONFH 可表现为髋部疼痛,是患者就诊的最常见原因。疼痛常局限于髋关节周围,无放射痛、夜间痛,休息或口服镇痛药物可缓解。髋关节作屈曲、外展、外旋(“4” 字试验)时会诱发或加剧疼痛。查体可发现腹股沟中点压痛,若疾病进展,可伴下肢轴向叩击诱发髋部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及行走受限、跛行等。若股骨头塌陷,可伴下肢短缩畸形、骨盆代偿性倾斜。 3. 辅助检查:ONFH 辅助检查主要是基于影像学方法。骨盆正位和蛙式位,早期ONFH 可 见股骨头内密度不均匀,硬化骨和囊性变同时存在;可进展为股骨头下新月征;终末期ONFH,可见股骨头塌陷、扁平,直至髋关节间隙狭窄、髋臼累及等典型特征。CT 对ONFH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MRI 是目前诊断早期ONFH 的金标准,早期可见股骨 头内水肿信号,坏死区T1相呈带状低信号、T2 相示双线征。其他影像学方法还包括骨扫描、超声检查等。 (二)分期

ONFH 分期与影像学诊断方法密切相关,早期采用基于X 线方法的Ficat 分期,而后基于髋部MRI 的Steinberg 分期(又称Pennsylvania 大学分期)逐渐被广泛应用,ARCO 分期综合考虑了ONFH的诊断方法、坏死范围等因素,临床应用逐年广泛。此外,日本ONFH 研究协会分期、中日友好医院分型方法也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良好的ONFH 分期法不仅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还可判断其预后疗效。 1.Ficat 分期:又称为Ficat-Arlet 分期,上世纪60年代提出,经反复改良,目前常用的Ficat 分期法包括0 ~ IV 期,见表1。 表1 ONFH Ficat 分期法▼ 2.Steinberg 分期:Steinberg 分期起源于上世纪80 年代,目前使用的Steinberg 分期方法细则见表2。 表2 ONFH Steinberg 分期法▼ 3.ARCO 分期:在Ficat 分期、Steinberg 分期和日本ONFH 研究协会分期的基础上,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在上世纪90 年代构建了ARCO 分期方法。它将ONFH 分为0 ~ IV 共五期,具体见表3。 表3 ONFH ARCO 分期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