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准备:完成预习卡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起大声诵读第五单元拓展的三首古诗。

2.从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勤奋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预习汇报

1.交流预习卡。【课件】

(1)同桌互查生字词,把读错的字圈起来,再多读几遍。

(2)轮读课文,长段可两人读。

教师巡视,把易读错的字词写在黑板上,预设:剥离华罗庚毫不气馁

及时给交流有序、按时完成的小组画一颗星。

2.老师抽查。

(1)指名读词语,齐读

(2)小组2号序读课文,第2、3段比较长,分别由两人读。

(3)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师结:通过预习交流,发现同学们预习的很成功,真棒。下面开始学习课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同学们,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这种题材的文章一般开头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一个道理,这用题材的文章就是议论文。(板书

议论文)作者开始提出了什么观点呢?快来读读第一段。生说【课件】谁能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

2.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今中外……【课件】这里的鲜花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

师小结:是啊,勤学成才是被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了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两位成功者,他们分别是{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3.【课件】请大家思考:他们手中的鲜花是什么?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里?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想法。

4.小组内交流你的看法,一会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5.集体交流

(1)司马光他手中的鲜花是什么?【课件】这就是司马光和他的《资治通鉴》谁来读一读这段资料,司马光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他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有表现在哪里呢?你们小组继续说。滚瓜烂熟你怎么理解的?

师小结:像司马光这样,利用别人出去玩的时间,自己躲在屋里无数遍的大声朗读,直到非常熟练的背下来,这就是勤奋呀!(板书勤奋)

长大后的司马光是怎样做的呢?继续交流。哪个小组汇报?“警枕”的警是怎么理解的?想象一下,枕着圆木头睡觉什么感觉?师:司马光利用睡觉的时间继续读书学习,一直坚持了19年,终于编写成了……这就是勤奋!你能把司马光的勤奋读出来吗?自己大声练一练,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师:这是一个勤奋的司马光。比较勤奋,能不能读得更勤奋?)

师小结:司马光从小就聪明过人呢,可他一直非常勤奋,最后取得了成功。从这个故事中你还能悟到什么?这正告诉我们【课件】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的道理。齐读这句话,背一遍。

(2)同学们让我们踏上时间隧道,再回到现代,走进第二位成功者童第周,哪个小组汇报?生读句子,谈感受。你知道青蛙卵剥离手术是怎么回事呢?【课件】

师问:毫不气馁什么意思?

师结:童第周成功了。他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用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的话来说,就是【课件】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对这句名言的说明?(你真会读书)

(3)同学们,以上两个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生说,师结:不管是天资聪明,还是基础差,都离不开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们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课件】齐读这句话,能不能快速记在心中。齐背一遍。

四、拓展阅读

同学们,古今中外,关于勤奋成才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两个成功者的事例。

1.打开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课件】提出要求

2.交流收获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师:让我们齐背课文告诉的道理,希望每位同学以这些成功者为榜样,通过一生勤奋去实现美好的理想。最后老师推荐两句名言警句,齐读,记在心中。

六、作业

完成积累卡

七、各小组汇报得星颗数,表扬鼓励,宣布下课。

附:预习卡与积累卡

第五单元拓展诵读内容(一)

颜真卿《劝学》

陶渊明《杂诗》

汉乐府《长歌行》

16 《说勤奋》预习卡班级姓名

(一)字词我能认★

要求:在文中标出,能准确、熟练认读。

一遍枕头稍微剥离良训华罗庚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勤能补拙资治通鉴

(二)课文我会读★★

要求: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内容我知道★

课文开头先写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接着列举了()和()两个事例,最后总结全文,人只有(),才能()。

(四)人物我了解★

司马光:

童第周:

我的预习成果:A:5★; B:4★; C:3★

《说勤奋》我的积累卡班级:姓名:诵读篇★★★

背过第五单元拓展诵读内容(一)

字词篇★

我积累的好词:

感悟篇★

我的感想:

实践篇★★★★★

1、从90页课后第3题中任选两个词语造句。

2、写出你积累的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选一句最喜欢的(或自己创作)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共勉。

我的积累成果:A:10★; B:8★; C:6★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7~108页。 【教学要求】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学习梯等式的书写格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5、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3、5、6题 第二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110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脱式计算,并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脱式计算,并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2017年用

一升和毫升 认识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学会用升为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 2.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观察、比较容量的多少和感受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并培养估计容量的初步意识和简单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容量相升,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容量的含义和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容量含义和容量单位升的空间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和两个冷水壶,两种玻璃杯各若干个,完全相同的纸杯若干个,1升的量杯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实验用的染色的水。 2.每个小组准备1升的量杯,一个比1升大(2?3升)的容器,若干个相同的纸杯;实验用的染色的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容量 1.问题引人。 引导:暑假很快过去了,我们又回到校园一起生活、学习。暑假天气真热,同学们每天都要喝好多水,你一天大约喝几杯水呢?大家来说一说。 想一想,喝水的杯数多喝的水就一定就多吗?请同学们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杯子有大有小,盛的水就有多有少。大杯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小杯盛的水少,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 引导:你发现老师刚才用了一个什么词儿?(板书:容量)让学生—起说两遍:容量。 那究竟什么是容量?容量的大小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内容——认识升。(板书课题) 2.情境感悟。 (1)初步体验。 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说明像这样能盛水的杯子、水壶、瓶子、锅等都是容器。(板书:容器)让学生说两遍:容器。 比较:比较这两个玻璃杯,哪个能盛的水多,谁的容量大?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这个大杯子能盛的水多,大杯子的容量就比较大;小杯子能盛的水少,小杯子的容量就小。 (2)比较感悟。 出示两个直观上大小差不多、容量有大小的冷水壶。 引导:同学们看一看,你认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呢?(让多个同学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 结合交流出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①把两个冷水壶装满水,倒在同样大的杯子里,比较哪个冷水壶里倒出的水杯数多。 ②把其中一个冷水壶倒满,再倒入另一个冷水壶,根据结果比出哪个容量大一些。 演示:先把一个冷水壶倒满水,再往另一个冷水壶里倒,看哪个能盛的水多。 提问:哪个冷水壶容量大?为什么? 追问:如果把这个冷水壶和杯子比,哪个容量大、哪个容量小? 你觉得说冷水壶的容量大、杯子的容量小,是说什么的大小?(它能盛水的多和少,就是杯子、冷水壶里面的大小)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

2020新教材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2 鱼类 3 鸟类 4 哺乳类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5 运动与位置 6 不同的运动 7 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9 弹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2 点亮小灯泡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电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16 常见的岩石 17 认识矿物 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 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观看视频,回 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 方面入手,让学 生知道动物的种 类很多,应该进 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小组内确定标 准给动物分类 给动物分类需要 一定标准。按不 同标准会有不同 分类。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数学 四 年 级 上 册 教 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升和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简单周期 三、观察物体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运动与身体变化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可能性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八、垂线与平行线 ●怎样滚得远 九、整理与复习 附录混合运算

数学学科四(2)班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学生41 人,其中男生人,女 生人。上学期及格人,占%。班平均分。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能质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

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爱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95 %,班平均达到80分。 (3)基本技能: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能质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爱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4)月考试 4 次。 (5)作业批改:详批全部次,略批次,查次。(详批、略批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X k B 1 . c o m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1升=1000毫升。(2)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会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1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 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 本册教材简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⑴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⑵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⑶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掌握选择课外读物和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⑴说出有哪些途径可以找到图书。 ⑵说出在图书馆中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有关书籍的名人名言。 ⒉总结:知识如同大海,人一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何况书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⒈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⒉观察的一页最上面的图。讨论: ⑴图中的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 ⑵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呢? ⑶教师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那一类的,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拿一本书讲解:封面、书脊、根据书脊确定自己是否需要。 ⑷指导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特写图: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 ⑸观察下面的图,讨论这名学生在做什么? 三、作业 课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选择自己要的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⑴能说出读书时应有怎样的姿势? ⑵能分析出应该在什么地方做记号。 教学过程: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全册

20xx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一、升和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简单周期 三、观察物体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运动与身体变化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可能性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八、垂线与平行线 ●怎样滚得远 11.11.九、整理与复习 附录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

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015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14最新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 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 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1: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 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2019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简单的周期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运动与身体变化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可能性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怎样滚得远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课题:认识容量和升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在操作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过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升”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2)你还在哪里见过“升”,举出一些例子。 组内交流。 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可以用字母“L”表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从里面量,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3)思考1升有多少。 出示1升的量杯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相应刻度表示的含义。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并测量。 演示:在量杯里装1升水,再把水全部倒入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3.完成“试一试” 出示盛有1升水的量杯和一个空的纸杯,从量杯里倒出一杯水,让学生看看倒出一杯水后,量杯里的水少了多少,再估计。 1.将量杯里的1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先估计,再倒一倒。 2.指明演示把1升水倒入纸杯的过程,并说说上面的估计是否合理。 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 学生先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单 1.基础练习: “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回答。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熟悉的例子,说一说它们的容量。 “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呈现的各是什么容器,再估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2.比较练习: “练一练”第1题。 借助教材中的图指导学生先弄清图意,再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练一练的图表示在左边杯子里盛满水,分别倒入另外两个杯子里,中间的杯子没有倒满,右边的杯子倒满了,说明中间杯子的容量最大,右边杯子的容量最小。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练习一的图表示把第一杯水先倒入第二杯,结果第一杯里还剩下一些,再把第二杯水倒入第三杯,结果第三杯正好倒满,说明第一杯的容量比较大,第二、三杯的容量相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冷色和暖色 一、本课冷色与暖色是在学生对三原色认识的基础上对色彩分类的了解.按人们视觉对自然的经验感受,色彩分为冷与暖两大调子,冷色与暖色色彩中的冷暖关系是相对的比较关系,而在两大类的内部也有冷暖对比的因素.冷色与暖色不同的色彩给你不同的心理作用,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图片,感受冷色和暖色的区别.并要求他们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明度变化对比和调子的表情特征绘画出能表达自己情绪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区分冷色与暖色. 2、情感目标:能够说出冷色和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3、实践目标:用绘画的或拼贴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温暖或寒冷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学会区分冷色和暖色.了解艺术语言. 四、教学难点:创作表现一幅温暖或寒冷的作品. 五、课时:一课时 六、教师准备:色轮、色纸、以及有明显冷、暖倾向的图片 七、学生准备:自备绘画工具冷色与暖色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三原色,还记得是哪三原色吗? 学生:红、黄、蓝 老师:非常好,我们的同学学的非常认真。如同我们同学的个性一样,每位同学的性格脾气都是不一样的,色彩呢他也有自己的个性。 红色她的个性火辣、奔放、热烈、温暖,让人联想到火焰、太阳。 蓝色他的个性宁静、和谐,稳重、寒冷会使人联想到天空、大海、冰雪。 四季给我们冷和暖的感觉,颜色也可以给我们冷暖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色彩的冷与暖》 板书:色彩的冷与暖 (二)、教授过程 1、老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新)苏教版美术教案冷色与暖色https://www.360docs.net/doc/f812534277.html,冷色与暖色还有那些颜色给你这样的感觉呢?并说说这些颜色能使你联想到哪些物体。也可以在我们的教室中寻找。(如:红色,火焰山、酷暑) 学生:蓝色、白色、紫色是冷色。白色的雪,深蓝的夜空。大红、橙色是暖色。大红的喜字很喜庆。 (很多学生觉得黄色颜色很淡,应该是冷色,其实黄色是暖色,在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座中画家就运用黄色来表现温暖的灯光.) 2、欣赏作品 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说说这些图片给人带来的整体感觉,再距离一下作品分别使用了哪些颜色。 学生: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说的非常好,现在思考一下:在表现寒冷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使用暖色吗?我们应该用哪些色彩?怎样运用?使用暖色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学生;在表现寒冷的画面的时候,我们可以大面积的运用白色、蓝色,绿色等,我想也可以适当的画一点暖色来衬托冷色,比如在冰天雪地中画一个小小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可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2、雾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1、插图实物投影2、投影片3、录音机、配套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九九歌》。 2、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 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 (2)释词。 (3)指读长句。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俗()模()凝() 提()浴()摸()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第一: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第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 第三: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指导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空气的相关的知识。 第二单元:冷和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冷和热的变化,以及冷和热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指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强度等相关的知识。 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了解日常生活食物的营养搭配,了解食物的消化,学会怎样搭配基本的食物。 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培养学生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措施: ⒈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 ⒉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⒊加强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⒋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⒌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 ⒍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用探究活动; 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四、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共8课时 第二单元:冷和热,共10课时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共6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全册)(最新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全册)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1: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 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 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谈话:对,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杯子2号。 谈话: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看看这两个杯子,你觉得哪一个杯子的容量大呢? 生1:杯子1号大。 生2:杯子2号大一些。 谈话: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提问:想个什么办法呢? 生1:我们可以先把杯子1号装满水,倒入杯子2号中,如果杯子2号中水满时,杯子1号中还有水的话,说明杯子1号的容量大,杯子2号的容量小;如果杯子2号里的水没装满,说明杯子2号的容量大。 生2:用同一个杯子往里面倒水,倒得杯数多的那个杯子容器量大。

新苏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完美版)

Unit 1. I like dogs (Period 1) 教学内容: Story time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读、会说单词:animals, cat, cute, dog, panda, fat 2. 能听懂、会读、会说日常用语与句型Do you like……?并回答Yes, I do./No, I don’t. 3.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 4. 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对话。 5. 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询问和谈论喜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句型Do you like……?回答Yes, I do./No, I don’t.的正确使用。 2.词汇:animal,cute,panda,fat的读音。 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对话。 4.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询问和谈论喜好。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T: Good morning/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Today we’ll learn sth. about animals. (板书,带读animals, 出中文)First, let’s play a game about it. 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name? (看谁说的又快又好,小组比赛。一组一次机会,按顺序回答。) S1: pig S2: cow S3: duck … T: (PPT出示图片)V ery good!Duck is an animal. Cow is an animal, too. They are all animals. (带读an animal) Step 2 Presentation T:I like animals. Do you like animals? S: (T引导) Yes, I do. (T板书:I like…Do you like…? Yes, I do.带读) T:Which animals do I like? Guess?(先乱猜。PPT出现狗的剪影)Oh, I like dogs. They’re lovely, cute and fat. Right? (T 板书和带读They’re cute and fat) (PPT出示dogs的可爱图片,最好是三张有代表的。lovely, cute和fat) T: Do you like dogs?(问全班)(PPT一屏出现很多种类的狗) T: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 with your arms. If yes, do like this. If no, do like this. (引导学生:让学生出手势圆圈表示Yes, 交叉表示No.) S: Yes, I do. /No, I don’t.( (T引导,忠实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可以说不喜欢哦!)(T板书:No, I don’t.) T: (一个一个的指)Look at this dog. Do you like this dog? (吉

苏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蓝天白云》 教学内容: 听:“蓝天白云”“朝景”“放风筝” 唱:“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黄昏”“捉泥鳅” 动:“露一手” 竖笛:“小白船” 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常规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内容 一、常规歌训练 1、学唱“上课歌”,集体创编动作 2、用音乐告诉学生,起立、坐下等基本常规 二节奏训练 三、卡农训练 1、音阶练习(用手位帮助); 2、单和弦练习; 3、轮唱练习。 第二课时《我爱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 一、学唱《我爱我的家乡》歌曲,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音乐实践中自然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结合美术、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欣赏《蓝天白云》,感受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 三、创设情境,设计简单而实用的歌曲图谱,使学生浅显易懂的理解和学习歌曲,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物编成歌词; 难点:唱好连音线,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律动:《蓝天白云》请你们跟我这样做。 2、问:你听到的是一段怎样的音乐?(学生回答)这音乐给我们感受到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 3、复听音乐。引: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次聆听音乐吧! 二、主动探究,学唱歌曲。 1、在这美妙的音乐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出示家乡的画面),我们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家乡的美丽呢?歌声!

2、老师范唱。 3、师生接龙哼唱。 4、学生独立哼唱。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视唱等。 5、给旋律取名字,引:这么动听的旋律,我们取个名字——“我爱我的家乡”。? 6、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歌词,学唱歌曲。 7、采用接唱方式学唱歌曲。 8、引导学生用优美、活泼的情绪及自然的声音演唱。 9、分组讨论:可采用哪几种形式来演唱?。 ①、加上人声:朗诵词,学生的欢呼声等。 ②、加上乐器:模仿同学们上学的脚步声、读书声、课间玩耍声等。 ③加上简单的形体动作表现家乡的情景。 三、创作实践,拓展迁移。 1、激发创作欲望,根据图片,师生共同创编歌词 2、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创编,教师巡回参与,四人为一小组,创编歌词:。 3、各组展示新作品,师生共同演唱新创编的歌词,并评选出最佳作品。 5、各组展示创作表演成果,师生评价。 四、课堂延伸。 1、作业:你还能创编出几首不同歌词的歌曲? 2、各组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愉快地出教室。 第三课时《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三部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巩固已初步掌握的合唱技能,要求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较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去表演歌曲。 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听辨乐器音色的能力,了解器乐曲塑造音乐形象的特点,感受乐曲的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唱好三部轮唱。 教材分析: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三部轮唱曲,3/4拍,全曲只有三个乐句,一、二乐句构成美妙的三度和声,第三乐句连续的“do”音进行实际是主音的持续,在轮唱过程中实际形成了三部合唱曲“叮咚叮咚”描写平静的教堂钟声,使全曲显得宁静而美妙。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节奏练习: 2、视唱练习

最新2015年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2、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一段歌曲大串联,大家听一听里面有几首歌曲?如果有熟悉的呆会能不能学唱两句或者说说个歌曲给你的感觉。 播放视频 学生回答 师:你听的真仔细,能不能学唱两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歌曲的风格迥异 总结加导入:其实老师刚刚播放的都是我们全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歌,那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青海的民歌《花儿与少年》,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情绪。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二重唱){视频为最后一段} 1、请学生先说演唱形式 2、再说情绪(快乐,活泼) (二)、介绍“花儿” 过渡语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就是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笑着说:对了,花儿就是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其实花儿不光是指姑娘,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边出示幻灯“花儿”介绍边说)(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新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

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完整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真棒,你听出了是筝的演奏,其他同学听出了吗?(表扬全体) 它确实是筝,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乐器,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师接着说:你看,它有两排琴码,所以旋律音更丰富,音色也更饱满,如果说古筝是美丽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筝就是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那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2、学生边回答,师边切出每部分的一小段旋律, 学生说:一开始很慢 师“是不是这一段?这是歌曲的开头是引子的部分还没有进入主旋律” a “这一段情绪非常的欢快是歌曲的第一段,A段” 依次介绍 出示ABA结构 3、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 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多媒体出示表格) 学生回答,师表扬 总结:A段是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师范唱,接着说:所以节奏感很强很欢快 B段呢是三四排,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弱)恩,它的节奏很平稳,师范唱,而且速度比A段慢,所以我们感觉这段曲调很柔美祥和,(过渡:)非常具有歌唱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我们先来唱五线谱,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仔细听” A 跟老师一句一句唱五线谱,个别难点句可以反复唱下,基本唱连贯 B 用la连起来唱一唱,遇到唱得不好的,回过头来单独唱谱,纠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