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泡菜和亚硝酸盐

有个MM问我,用什么做腌制泡菜的容器好,我回答她说————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偶尔也现代一回。
我用乐扣乐扣的盒子装韩国泡菜,因为它密封性还不错。

当然,韩国盒子配韩式泡菜,也有原汤化原食之意。
四川泡菜坛子一般是陶土的,也有用玻璃的,使用前有两步不能忽略,
第一,在坛子里点把火,试试有没有烟飘出来,试的是密封性。
第二,新坛子一定要用米浆泡,让米浆渗入,封堵坛子的砂眼,泡菜就不会烂。长城的墙就是这么砌成的。


这样说来,我还是吃泡菜的,但我并不是不担心亚硝酸盐带来的食道和肠胃疾病的隐患,我想,科学这么发达,总能找出支持我吃下去的理论依据吧。


据说韩国和日本得食道癌的比例较高,中国四川也是如此,因此科学家根据他们的食谱认定与长期食用腌制、熏制的食物有关。比如四川泡菜、熏肉熏肠、韩国泡菜等等。这些东西在腌制和熏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而这种物质有致癌的作用。
那么,怎样制作韩国泡菜,才能尽可能少的产生亚硝酸盐呢。

这是我找到的答案
“一般来说,腌菜中亚硝酸盐最多的时候出现在开始腌制以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之间。温度高而盐浓度低的时候,“亚硝峰”出现就比较早;反之温度低而盐量大的时候,出现就比较晚。

我国北方地区腌咸菜、酸菜的时间通常在一个月以上,南方地区腌酸菜、泡菜也要20天以上,这时候拿出来吃,总体上是安全的。传统酱菜的酱制时间都很长,甚至长达几个月,所以更不必担心亚硝酸盐中毒的问题。泡菜加工中严格隔绝氧气可以减少有害物质产生,腌制当中添加大蒜能降低亚硝酸盐的产生,良好的工艺和菌种也会降低风险。

真正危险的,正是那种只腌两三天到十几天的菜。有些家庭喜欢自己做点短期的腌菜,也喜欢把凉拌蔬菜放两天入味再吃,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做法。因为吃酸菜鱼之类菜肴,屡次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案例,主要是酸菜没有腌够时间,提前拿出来销售的缘故。”
也就是说,我把韩国泡菜的发酵时间定在2周以后,那么亚鞘酸盐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没有,
而且做的时候发些柠檬汁,也能降低亚硝酸盐的产生。
据说韩国人做泡菜,也至少要发酵2周以上。

原来时间就是亚硝酸盐最大的克星了。




亚硝酸盐,关注健康的人都听说过。这种物质很容易潜入多种食物,不但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更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卫生部曾对此发布食品安全预警。怎样才能远离亚硝酸盐的危害呢?食品科学专家范志红通过多年的实地调研,并综合大量文献,为大家找出六大最严重的亚

硝酸盐“潜藏地”,并提供安全饮食策略。

隔夜菜也会产生亚硝酸盐,这是因为细菌开始大量繁殖的缘故。吃菜时经过筷子搅来搅去,细菌会和蔬菜充分接触。即便吃完后把剩菜放在冰箱里,细菌也会缓慢地滋生。而且放的时间越长,产生的亚硝酸盐就越多。

安全策略:水焯、水发更安全。

在炒、拌蔬菜前先焯水,能让大部分亚硝酸盐流失在水里,就算“隔夜”也不会产生太多。同样,水发的木耳、银耳等也比较安全。因为它们是水发品,经过反复水泡后,亚硝酸盐含量大大降低。当然,炒过的菜餐后马上放到冰箱里,下一顿就全吃完,产生的亚硝酸盐也不会达到中毒、致癌的程度,大家可以放心。

不过,最好在炒菜时先要有计划。既然知道一大盘蔬菜吃不完,不妨当时就拨出一部分放在干净碗或保鲜盒里盖好,冷却到室温之后直接放入冰箱。这样接触细菌比较少,亚硝酸盐产生也少,下一餐热一热就可以放心吃了。银耳汤也是一样,分成几份放在冰箱里,每次取一份吃就可以了。

第三名:隔夜剩菜

第四名:久置凉拌菜

天热时,很多家庭喜欢拌点凉菜吃,有时拌得多就放在冰箱里。虽然凉拌菜一两天之后看起来还是新鲜脆嫩,但其实其中的亚硝酸盐已经非常多了。

安全策略:加入蒜泥和醋。

加大量蒜泥、醋和柠檬汁等都能抑制细菌繁殖,自然也就有利于控制亚硝酸盐的产生。另外,如果这顿实在吃不完,也要赶在24小时之内吃完。

亚硝酸盐加入肉类之后,可以与肉中的血红素结合形成粉红色的亚硝基血红素,从而让肉制品在煮熟之后具有好看的粉红色。

第五名:久煮火锅汤

第一名:粉嫩熟肉

各种熟肉中含有的亚硝酸盐,是目前最严重的。因为它可以让肉煮熟后颜色粉红、口感鲜嫩,明显延长保质期,所以它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业中肉制品添加剂的必用配料。餐馆里,厨师们烹调许多肉菜都离不了它。熟肉制品店也自然是“爱它没商量”。现在各种烧烤肉制品、羊肉串、腌制品,以至驴肉、鹿肉、羊杂、内脏等,几乎都会加入亚硝酸盐。一些所谓“传统工艺制作”的产品,哪怕是鸡、鸭制品也不能幸免。

安全策略:别太红太嫩。

鸡肉煮熟后应当是白色或灰白色的,猪肉应是灰白色或浅褐色的,而本来红色的牛羊肉应当变成浅褐色至褐色。如果颜色是粉红色的,而且这种粉红色从里到外都一样,那么一定是添加了亚硝酸盐。

此外,用了亚硝酸盐的肉特别水嫩。本来肉类是由肌纤维构成,煮熟后能够撕出非常细小的肉丝

。但如果熟肉基本上吃不出肉丝的感觉来,嫰得比豆腐干还要软,而且水分特别大,就有加入亚硝酸盐的嫌疑。最后,用亚硝酸盐较多的肉还有一种类似火腿的味道,和正常的肉味已经不太一样。

不过,正规肉制品厂的产品是可以放心的,添加亚硝酸盐时会控制数量,也有国家部门的检查管理。但小作坊、餐馆、农贸市场的产品一定要非常当心,因为他们没有定量控制的能力。餐厅的肉也要小心,因为他们实在缺乏监管,餐馆根本没人查这一项。

找出食物中的六大“潜藏地”

很多人觉得涮了很久的火锅汤“浓缩了食物的精华”,格外鲜美营养。但是,因为肉类中往往添加了亚硝酸盐,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也很快会溶解在汤里面,所以火锅汤也很容易出现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

安全策略:少选“酸菜”、“海鲜”锅底,半小时内就喝汤。

火锅汤的亚硝酸盐含量与汤底和涮料的种类都有关系。一般来说,酸菜汤和海鲜汤含量最高。我国已有多起因食用酸菜鱼之类菜肴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案例,主要是因为酸菜含亚硝酸盐太高、食客吃的量又比较大所致。海鲜汤里的亚硝胺是致癌物,虽然当时不会中毒,但经常食用极易诱发胃癌。

涮火锅的时候,各种蔬菜中的硝酸盐都会融入汤中,在滚沸状态下本来就容易转变成亚硝酸盐,其中一部分还与肉、鱼、海鲜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亚硝胺,使汤的危险性不断上升。因此吃火锅时,最好在半小时内喝汤,一小时后就不要喝了。

第六名:刺鼻海鲜干货

第二名:刚做的腌菜

很多人都爱吃清爽的腌菜或者泡菜,但大家都知道腌制食品不利健康。除了盐含量过高之外,亚硝酸盐或亚硝胺含量高是主要原因。不过,只有在腌制时间不合适的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才会高到引起麻烦的程度。

安全策略:腌制20天以上。

一般来说,腌制20天之后的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已经明显下降,一个月后是很安全的。此外,添加鲜蒜、鲜姜、鲜辣椒、维生素C等均可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很多人都听说海鲜营养价值高,虾皮又是补钙的好食品,于是天天都吃虾皮、小虾米、小鱼、贝粒等干制海鲜类产品。还有些人喜欢吃鱿鱼丝、鱼片干、咸鱼等。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这些食品都含亚硝酸盐,而且还是亚硝胺的密集来源,常吃会增加致癌危险。

安全策略:不能有刺鼻气味。

虾皮、虾米、鱼片、鱿鱼丝等所有食品吃之前都要好好闻一下味道,如果感觉不够新鲜,有刺鼻气味,那么亚硝胺类物质一定少不了。另外,

虾皮如果是粉红色也很危险。因为新鲜的虾皮应该是白色的,如果发红,就说明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或者被染了色。此外,吃海鲜干货一定要控制数量,鱼片和鱿鱼丝只能偶尔吃。

范志红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 (本文来源: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