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

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
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

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

研究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摘要

作业拖延是学习拖延中的一种特殊的拖延。学习拖延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有足够时间和经历的情况下,往往将学习任务,可以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而作业拖延,是将作业在有时间和经历的情况下延迟时间完成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倾向。作业拖延,最显着的特点表现为延迟时间。拖延者在拖延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焦虑、恐惧的情绪,因此在拖延过程中,拖延者往往饱受精神的痛苦。

小学生的作业拖延是一个刚刚开始被关注的研究领域,是从前期被学界重点关注的大学生学习拖延衍生而来的。大学生的学习拖延和小学生的学习拖延有许多相似,但是,小学生有自己的行为特点,因此拖延的现状、表现、原因以及干预应该也有独到之处。笔者通过编制问卷、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无锡市两所乡村小学、两所市属小学进行研究,旨在对小学生当下出现的作业拖延问题提供借鉴性的学习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作业拖延拖延现状拖延原因干预措施

1 绪论

选题目的与意义

选题目的

当下,小学生过多参与课外活动,往往在学习作业上表现出懒散的态度。学生在做课堂作业或者回家作业的时候总是表现的慢慢吞吞。尽管在老师家长的多次催促下,在当时可能学生表现的很认真,但是在事后无人监督和督促的情况下,很多小学生都不约而同的表现出不愿意及时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为此,多数情况下,作业是收不齐的。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是很普遍的,但是小学生的作业拖延相对来说程度比较轻,因此很容易被学界忽略。研究表明,作业拖延之下,学生不仅会学习效率降低,而且伴随着很多的精神折磨,比如焦虑、恐惧,长此以往会有精神疾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威胁很大。

随着近年来教育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业拖延的危害又是心理健康一个最大的“隐形杀手”。为此,研究小学生作业拖延成为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突破点。

本研究旨在防止小学生作业拖延提供宝贵的意见,为小学生作业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性的参考,从而为城市、乡村个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以及实施留下思考的空间。但最重要的就是针对小学生作业拖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选题意义

拖延是近年来的新兴领域,随着《战胜拖拉》、《拖延心理学》等一系列关于拖延问题的心理自助读物在大陆出版中译本,受益于此的拖延者也日益增多。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拖延者和他们周围的人,却连拖延的成因都不了解。这些拖延者们一方面在无数次的“拖延循环”中苦苦挣扎,另一方面也在不停地忍受着自责和外界的不理解。而后者又只能加剧拖延,使其愈发难以摆脱。

笔者研究从拖延表现、成因以及干预和对现状的直接调研研究小学生的作业拖延,从而指导他们更好地生活。

1、拖延是现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瓶颈,关注拖延,能更好的深入研究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心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2、研究小学的拖延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需要,顺应实际的生活教学。

3、更好地将小学生的拖延心理运用到中学高校的学生拖延心理。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984 年,Solomon 和 Rothblum 美国心理学会主编的《咨询心理学》杂志上Solomon 和 Rothblum在《学习拖延:频率及其认知、行为相关因素》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文献中首次提“学业拖延”这一概念。从而在”学业拖延”的概念上衍生了“作业拖延”的概念。通过对拖延的研究,其具有以下的特点:

(1)作业拖延主要发生在大学生的身上,为此,对于大学生的研究相对中小学生来说较多。根据拖延者的拖延特点,研究者从其行为特点、心理表现等方面进行跟踪式观察研究。

(2)主要通过三个阶段的研究来表现学业拖延:1、特质论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从1980年到1990年,研究者主要从人格、自我效能、自尊等人格特质方面进行研究。2、动机论阶段。这一阶段研究是从1990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探究动机是否能对学业拖延产生影响以及其改善程度的大小。3、自我调节阶段。这一阶段从2000年至今,研究者从认知、元认知和动机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拖延是个体自我的节失败。

(3)对学业拖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现状分析、相关研究和干预措施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是对目前学生的拖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相关资料表明,对于大学生来说拖延主要表现在对论文和布置任务上,而中小学生主要表现在对作业方面的延迟完成。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拖延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从而为拖延提供有力的证据。干预措施研究主要针对拖延提出解决的措施,为防止和减少拖延提供保障。

国内研究

自从国内借鉴国外对学业拖延的研究开始,学界对拖延的研究从大学生开始转移到中小学的领域。从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来看,我国对作业拖延的研究不过只有数十年的研究。在众多研究当中,庞维国教授的《大学生学习拖延研究综述》影响最大,随后学界学者根据其研究,结合国外研究进行作业拖延的研究。从研究人员来看,不仅有教师、教授和研究学者,还有大学生和少量的中学生;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研

究小学生作业拖延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发表来看,文献综述和相关研究较多,干预措施较少。

研究方法

问卷法

本论文的调查问卷由作者本人编写,从小学生作业拖延的情况出发进行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为无锡市乡镇各几所小学。计划发放学生问卷200份问卷。

文献法

通过书籍、报刊和网络的查阅,积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补充,丰富了本论文的内容。

访谈法

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讨论,获取多方面的资料。由于部分需要考察的内容不能量化,所以以访谈法来具体了解,与问卷调查内容相互补充。

观察法

通过自己的实习中观察到的学生的拖延情况进行研究。

2概述

概念界定

拖延定义

拖延(procrastination)源于拉丁词 procrastinare一词,原义为“推迟到明天”,

一些国内的学者翻译为拖拉、懒惰。目前对于拖延没有一致的定义,但国外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1)Solomon 和 Rothblum(1984):个体因对主观不适任务的体验而产生的延迟行为[1];

(2)Lay(1986):拖延是个体延迟达成目标必须完成的工作的行为[2];

(3)Tuckman(1991):拖延是个体对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执行的工作任务或作出的策略推迟或完全回避的倾向[3];

(4)Steel(2003)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拖延的概念,提出拖延应包括以下三个因素:①实际行动与行为意愿之间具有差异性;②心境的变化;③行为表现不佳[4]。

国内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拖延包含三个方面:①个体的行为意向,即个体有做某件事

情的意向或打算;②实际行动与行为意愿之间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行动

开始和完成的时间比计划的晚,而且任务完成的水平也未达到计划的标准;③拖延行为

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5]。

作业拖延定义

作业拖延的定义与学业拖延相同,是学业拖延中的一种特殊的拖延。牟蕾和曹宇鹏主要探讨消极后果的学业拖延,这种拖延具有三个特性:一是自愿性。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拖延是自身主动决定的。二是回避性。学生不愿意开始就完成己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优先选择偏爱的行为。三是非理性。学生明知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无适当理由还是选择拖延。因此,将学业拖延定义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由于个体的主观性因素,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或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的行为[6]。

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应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在当下学生的发展中,心理健康教育长期被忽视,在小学阶段更是几乎处于形同虚设的地步。小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小学生在拖延过程中,心理会产生焦虑、恐惧,长此以往会出现心理疾病。因此,研究小学生作业拖延的现状有利于小学生作业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其心理健康方面也能做有效的指导,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校园中,成为与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学科。

3.小学生作业拖延现状调查

调查目的

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作业拖延的实际情况以及在作业拖延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调查样本

选取无锡市的两所乡村小学,两所市属小学,共发放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05份,有效比例为%。

调查内容及结果

对于学习任务,大多数小学生总能积极完成

图 3-1 小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通过对问卷(图 3-1)的统计可以得出:在总体中,有%的学生当面临多项学习任务时,从不推迟完成其中的一些完成,有23%的学生很少推迟其中的一些完成,18%的学生偶尔这样,%的学生经常这样,只有%的学生总是在面临多项学习任务的时候,总是推迟其中的一些完成;同时也能清晰地看到%的小学生总是能积极完成老师上课布置的随堂作业,%的学生经常积极完成,偶尔有一些拖拉,只有%的小学生出于各种原因从来不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综上分析,绝大多数的小学生还是比较积极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偶尔出于一些个人原因或者突发状况,有些拖拉。通过学生了解到,他们大多数人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原因有:一、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来说班主任、任课老师管得比较严格,经常在教室中叮嘱他们去完成作业,并且回家后家长积极配合老师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因此孩子作业拖延的比较少;二、儿童时期处于塑性阶段,孩子的认知一般都是从老师那里习得,自己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和思考的能力,因此,老师说什么,他们一般都会去做什么,所谓的“向师性”,小学生认为老师就是“权威”,因此,他们会听话,成为一个乖孩子;三、由于小学阶段的教师大多采用表扬的形式鼓励孩子,儿童由于附属内驱力的驱动,努力成为集体心目中的榜样,会积极完成作业。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不容易被外部干扰

图3-2小学生在有外部干扰下学习拖延情况

通过对图3-2的统计得到:多数小学生不容易被其他事情干扰,能及时完成任务,少数的小学生才会被外界的环境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任务。为此,绝大多数的小学生不会因为常常不交作业拖沓而感到自卑,反而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对自己学习任务的无比自信。笔者在小学生中间了解到班主任每天会使用“家教通”通学生的家长联系,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且要检查他们作业完成的质量,争取“0错误率”,家长检查完让孩子订正完后还要签字表示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了。每天完成任务的孩子隔天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就能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也存在着家长不能配合学生完成任务的,笔者了解到,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的繁忙以及知识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帮助孩子检查作业,从而,这些孩子往往拖延现象很严重。

学生反馈越多,拖延越少

图 3-3 学生反馈结果与拖延的关系

从饼图和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小学生上课有疑问,课下都会对老师进行反馈,绝大多是的学生课外学习结果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对于自主学习也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仍有小部分的通对于自主学习、课外的反馈效果不显着。

学习效率高的孩子拖沓很少

图3-4 学习效率与作业拖延的关系

通过问卷统计可以得知,大多数的小学生的作业效率都很很高,他们倾向于将自己的作业尽快完成,并在完成的基础上在测验中取得相应的好成绩。一般来说,作业完成得很出色的学生都能在每次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可以说作业的质量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成正比关系。小学生中间有很少的学生作业不认真,但是能在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个别学生在个别考试中存在侥幸还是有的,但是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作业认真、效率高,因此学生成绩也高。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内部原因

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因素主要指国外学者研究拖延人格特质因素的时候所主要考查的大五人格。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严谨性是影响小学生作业拖延的最大特质因子。结论显示:小学生严谨性越高,则对作业表现出越大的积极性。

严谨性高的个体勤奋、坚持能力强、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目标明确、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组织和规划能力,当同时面临多项任务时,能够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来合理地安排时间和任务顺

序,这些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减少拖延行为。神经质维度主要评估个体体验到的负面情绪与心理担心的程度,一些研究发现它与拖延行为之间显着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神经质较高水平的个体感受到的负面情绪更多,对外界因素的反应比较敏感,并且容易出现冲动行为,有更多的非理性信念,从而在面临任务时选择回避的方式,导致拖延行为的出现。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与学业拖延行为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6]。

学习动机

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动机因素对学习拖延的影响。例如期望水平、恐惧失败、完美主义定向、自我妨碍、自律需求等因素与学习拖延的关系,动机激发对学习拖延的改善作用等[7]。Ellis和Knaus认为拖延是在非理性的认知观念的作用下采取的非适应性的防御方式。因此Ellis和Knaus认为,克服拖延首先需要驳斥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建立理性的认知观念和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并提高其自我效能[8]。

成就动机越强,拖延行为就越不明显[9]。在目标定向理论中,包含掌握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两个方面。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在动和认知方面比其他学生的适应性更强,而成绩目标定向的学生在动机认知方面的适应性较差,这些学生往往会选择比较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大多遇难而止(Aderman & Maehr, l994;Euiot, 1999;Pintrich,2000;Urdan&Maehr, 1995)。Wblters(2003)对目标定向和学业拖延的研究结果未有力证明,掌握目标定向、趋近成绩目标定向和回避成绩目标定向与作业拖延之间的相关[10]。

自我调节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大多数的的作业拖延这和非作业拖延者两者呈现出不同之处在于:作业拖延的小学生更少将学习的意向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研究人员人员认为,小学生作业拖延实际上是自我调节的失败,是个体不可以很好的协调作业中动机、个性、认知和情景因素的结果。

庞维国概括指出,拖延与学习者的掌握-趋向目标负相关,而与学习者的掌握-回避正相关;拖延者往往采取回避掌握学习内容的目标取向,表现出更多的学习组织无序,他们也较少使用认知和元认知策略。换言之,学习目标趋向及其对学习行为的调节水平,是决定学习是否拖延的关键变量之一[11]。

同时研究者还注意到了小学生作业拖延在个体内部的动态变化性质。例如Moon与Ill-ingworth研究发现,无论高学习拖延的学生还是低学习拖延的学生,他们在一个学期内的学习拖延分布曲线相似,呈现出学期内稳步增加而学期末迅速减少的共同规律[12]。

非理性信念

拖延者的非理性信念主要有完美主义和自我妨碍。完美主义和作业拖延之间存在正相关,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研究者在对学生作业拖延与完美主义倾向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一切的学业拖延都与社会取向完美主义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学业拖延的因素“害怕失败”与自我导向完美主义和社会导向完美主义相关,与他人导向完美主义因素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自我妨碍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在事先设定障碍,以达到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的目标,拖延有时候就是拖延者采取的一种行为性自我设阻的策略。

外部原因

3.作业量

尽管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发展,为了每一位孩子的终身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势头还是终究抵挡不过应试教育的压力,我国的教育还是处在应试教育之下。学生的作业负担相对于前十年已经减少很多,但是从前的基数之大,导致如今作业还是很多。

调查发现,小学生平均每天花在回家作业上的时间为个小时,其中,脑力劳动为个小时,体力劳动(写字)为个小时。也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是量多的。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日复一日的重复着相同的模式,让学生对作业失去兴趣。

作业难度

如今为了迎合社会创新的不断进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但是落实到小学生的作业上面,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前几年开始流行奥数,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奥数题目大多是不按照常人逻辑来出题。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需要孩子进行思维转换的训练,一般的孩子的大脑都是按照常规的发展,遇到这些“怪题”,绝大多数的孩子无从下手,但是很多的学

校还是将这些题目列入孩子的常规作业中间,以迎合社会大趋势,保证学校的升学率。更夸张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有些家长已经送孩子进入奥数竞赛班学习。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部分的孩子是表现出拖延的情绪,或者恐惧、焦虑。在平时上学的时候,他们总会有“今天又要去做很难的题目,我不想去。”这样的抱怨。拖延,情理之中。

问题的性质

心理学指出,问题指由于现有认知对当前学习情境的无法辨别。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和非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指能适应学生现有认识的问题,特点是清晰性、易解决性,因此学生在面对这类问题是往往表现出良好的状态,乐于去写关于这类问题的作业,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感。而非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则与学生的思维相逆,学生在面临这类问题的时候一般表现的束手无策,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切入这些问题,心理一般表现得比较失落和挫败,因此由于人的规避失败心理而表现出拖拉的态度。

4干预措施

在对小学生的作业拖延的干预措施中,主要是针对形成原因来改善小学生的作业拖延行为。最主要的是从从社会、学校、家长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外部和内部结合式的干预。在内部干预方面,主要针对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定位和生理关注。外部干预从学生的心理辅导、人格培养、家长教养方式的转变、自我效能的培养和区别性别对待几个方面进行干预,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的发展。

内部干预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的相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巨有社会性、能动性、统一性等特点。对自我意识的培养重要注重对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养成,自我概念则是学生的获得成功的行为取向和状态,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中合理安排自己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做到有的放矢。尽量在学生的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减少拖延的发生。

自我约束

个体干预主采用基于Ellis的ABC理论发展起来的认知—行为技术,使之能够进行更为准确、更具适应性、以现实为基础的思维。Neenan采用的四个步骤中的第三点强调承诺,承诺人手短期的不适以达成长期的目标,第四点强调坚持,坚持不懈地执行这种抗拒拖延的方法[11] 。这种对于自身的约束在自我干预中是最重要的,自我约束的成功实施,对往后情绪的调节、个性的改变发展都有重要的开启意义。

关注生理

研究发现,拖延行为与生理问题(受伤、感冒、过度疲劳)的相关时,与心理问题(个人成长停滞、情感问题、人际关系冲突、经济困境)的相关率是。因此,拖延有时是个体身心健康问题的警讯。两者的内在关联机制在于:拖延作为个体活动技能下降的直接后果,根本原因

是各题的行为技能出现了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13]。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尽量在日常中做到劳逸结合。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大部分时候不能承受住高负荷的作业量,为此,当他们身心发生变化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调整。

外部干预

心理辅导

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这一干预主要是针对学校开设心理课程而言的。如今小学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度提到,设施比较健全的小学已经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室和专门的心理教师对学生开放进行辅导。有的小学已经将心理课程作为综合性的课程提上日程。学生在血液中的恐惧、焦虑和不适应的心理在专门的老师和仪器的辅导下能很好的得到解决。人格培养

给独立学院学生拖延的建议中明确人格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增强学业的自我效能感,对我们在小学生人格方面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指导意见。(1)利用外校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或个别训练,如归因风格训练、责任心训练等,使学生形成客观的归因方式,学会坚持不懈,全面考虑问题;(2)创设成功机会,一般独立学院的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因此学校可以安排较小的学习任务,开展书法、辩论、文娱演出等校园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体验成功,提高效能期望;(3)对学业拖延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侧重认知过程,注重学生素质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变化,在充分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指出缺点,尽快完成拖延向学业优良的转变[14]。

家长教养方式的转变

多元回归效应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方式中不同的因子对孩子学习延迟的效应并不相同,尽管结果非常复杂,但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特点。首先,专制型教养方式三个延迟分量表和总量表中都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它总是通过其他因素作业于学生的学习延迟。其次,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都能预测学习延迟的三个分量,这表明情感温暖是对学习延迟作用最大的教养方式,家长信任、鼓励、关爱孩子,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延迟行为的发生。法拉利(1993)指出支持、关爱等这些教育风格决定了孩子果断、自信、乐观等特质的形成。所以,父母在干预学生学习延迟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支持、关爱、赞赏等教育方法[15]。

自我效能的辅导

学生的自我效能是学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从而他们体验到的是自豪、平静的情绪。他们在这样的情绪之下大部分时候沉着冷静,在相对良好的情况下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去面对多有的问题。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冷静的思考问题,不骄不躁。但是,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往往表现出不自信的心理,这样的心理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人物选择,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采取退缩、逃避的行为,在学习上则表现出作业的严重拖延。

因此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情绪的唤起和对学生焦虑心情的消除。

区别性别对待

研究表明,学生的性别与拖延又有关系。女生相对于男生具有更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作业方面表现则是作业及时完成、质量高、效率

高,字迹端正整洁。而男生更容易在小学阶段产生出厌恶的心理,他们常常作业不及时完成,即使老师催促也慢慢吞吞,如果老师教他们去办公室对他们进行作业的惩罚,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不仅对作业表现的反感,最整个学习都产生敌意。

在小学生作业问题上,对于男生要进行加强的监督和管理,尽量和家长进行合作进行习惯的培养。对于女生,则更多要关注他们由于生理或者心理产生的负面情绪。积极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

5 总结

经过调查,小学生在作业上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拖延情况,但是在小学阶段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已经表现出拖延的趋势,再将来的学习中他们将产生更加严重的拖延。

对于小学生的作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已经在各个方面进行关注和干预。但是这样的关注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方面,科学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更多去采取措施进行多元、多样的探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