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下期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姓名七()班()号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纠.纷(ū)孤孀.(ā)门槛.(kǎn)气冲斗.牛(dòu)

B.校.补(ào) 哺.育(bǔ) 修葺.(qì) 心有灵犀.(xī)

C.调羹.(ɡēnɡ) 诘.问(é) 愧怍.(ò) 颠沛.流离(fèi)

D.祈祷.(táo) 累赘.(ì) 赤裸.(kē) 深恶.痛绝(è)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聘滞笨缈小鞠躬尽萃

B.婉转烦锁茏罩目不窥园

C.深宵狂澜陡峭仙露琼浆

D. 班斓取缔绸密忧心冲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大合唱》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

B. 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

....的。

C. 市民秩序井然

....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 雷锋是家喻户晓

....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 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5.下列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的性格沉着冷静,知识渊博,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B.“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胸中实无一策。”这是《三国演义》中庞统“舌战群儒”的精彩话语。

C.“正行处,忽见一座高山,那怪把红光结聚,现了本相,撞入洞里,取出一柄九齿钉钯来战。”这里所说的“那怪”就是后来的猪八戒。

D.虎妞,《骆驼祥子》中刻画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6.默写。(7分)

(1). 念天地之悠悠,。(2). 不畏浮云遮望眼,。

(3). 山重水复疑无路,。(4). 渭北春天树,。

(5).芳树笼秦栈,。(6). ,十年征戍忆辽阳。

(7).《望岳》中的表现诗人登临泰山绝顶的决心,抒发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7. 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孝亲敬老意识,学校准备组织一次“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7分)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一种活动方案。(4分)

活动形式:

活动目标:

实施过程:

(2) .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西方洋节也流入中国。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日是西方的母亲节。2006年12月,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邹城市委市政府、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4家“母亲节”核心发起单位正式成立“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确定将农历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华母亲节。在中华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编写一条写给母亲的祝福短信,并引用上一句关于感恩母亲的一句古诗:(2分)

(3)请你写出一句关于“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1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16分)

没有发芽的种子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

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8.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2分)

9.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11.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2.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睡在噪音里的母亲牧徐徐

①母亲是一个特别爱静的人,尤其是在睡觉时,不能受到一点声响的打搅,否则就易失眠。

②以前,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村子里的白天夜晚都特别安静。因此,她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睡。我在很小时便知道母亲喜欢清静,所以,不敢在她睡觉时发出喧哗声,更不敢轻易去打搅她。

③母亲睡觉时爱静的这一特性保持了很多年,直到来到我这里。

④我的新房正好位于城市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一天到晚都是车流不断,喧嚣不已,晚上的光污染也很重,窗外的灯光亮得如同白昼。

⑤我知道这样吵闹的环境,母亲自然受不了,于是便事先给她的卧室窗户安了加厚的双层隔音玻璃,还挂上了一层厚厚的隔光窗帘。我想,这样便能有效地阻隔掉外面的噪音和灯光,能让母亲睡得安稳些。

⑥但母亲晚上睡觉时却不愿意关窗户和拉窗帘,理由是“窗户关起来,一点风都进不来,太闷了”。

⑦夏天来临时,晚上卧室里热得很,可母亲却不愿意开空调,说空调吹出来的冷气让她不舒服。其实,她是觉得开空调费电,勤俭、朴素是她一贯的秉性。

⑧“不开会热坏您身体的!”我坚持让她开。

⑨“哪有这么娇贵,我在老家过了几十个三伏天,也从没用过空调呀!”母亲反驳,“可城里比老家热呀,左右邻居都开,他们的空调外机将热量全都排到我们家了。”我摆开事实,想让母亲清楚这个道理。

⑩可母亲到底还是坚持不开空调,再热的夜晚,她也只是拿着那把从老家带来的蒲扇,给自己扇些风来,她说:“扇累了,困乏了,自然就能睡着,睡着也就不知道热了。”

⑾一天晚上,我走到母亲的卧室边,一打开门便是一股热浪,让刚从空调房里出来的我十分不舒服,但我发现母亲居然睡着了,睡在很大的噪音和一股股热浪之中。从窗外射进来的灯光,毫不留情地打在她瘦弱、单薄而又苍老的身上。我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母亲一个睡觉爱静的人,居然改变了一辈子的特性,变得不在乎喧嚣,不在乎嘈杂,不在乎不黑下来的夜晚,更不在乎扑面而来的闷热,就这么慢慢地睡熟了……母亲,她是真累、真乏了。

⑿我想,母亲肯定向往乡下老家的宁静,渴望回到那个没有喧嚣车流,没有刺眼灯光的乡下,过安安静静的晚年生活。但她却从未开口提起想回去的话题。母亲是明事理的人,她深知,自己来这里是有任务要完成的。她的到来和不离开,将能极大地帮衬儿子一把,让辛劳一天回到家的儿子,不必自己动手做饭,一回来就能吃上一顿现成的热腾腾的晚饭。她更知道,正因为她的存在,儿子早上才能多睡会儿,不必自己早早起来做早饭,更不必去外面吃又贵又不太健康的早点。

⒀我想,天下有无数这样的母亲,为了子女,人到老年却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生活了一辈

子的故土,漂泊在陌生的城市里,带着大半辈子的乡土气息来忍耐城市里的新生活,她们善良而勤俭,并极具坚韧性,如同我的母亲,再热的天,再吵的环境,她也能忍受住,强迫自己合上眼睛,睡在一片喧嚣吵闹之中。

⒁睡在噪音里的母亲,她知道不能为了自己撒手不管,回到熟悉、舒坦的乡下去,她是在为孩子做最后无悔的牺牲。

(选自2016年2月《思维与智慧》)

13.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睡在噪音里的母亲”的?(3分)

14.文章前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15.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6.你认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3分)

17.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伟大,读完本文,你最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2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斯.是陋室 ( ) (2)惟吾德馨.( )

(3)谈笑有鸿儒.( ) (4)往来无白丁

.. ( )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0.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2分)

2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一)阅读、赏析下列古诗(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23.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四、写作(50分)

24.以下两组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1)题目:他(她、它)让我感到。

(2)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果选择第一个题目写作,需先确定合适的人称,并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目:

作文要诀:要做到中心突出,语言生动,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还要有亮点,能吸引评卷人的眼球。字数虽说不少于600字,但很多老师有满卷的潜规则,这“你懂的”。记开

头结尾两行半,叙事说理五六段,成语修辞三五处,书写工整是关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