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遥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农业遥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农业遥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农业遥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史舟1 梁宗正1 杨媛媛1 郭燕2

【摘要】摘要: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大、重访周期短、获取成本相对低等优势,对大面积露天农业生产的调查、评价、监测和管理具有独特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民用资源卫星后,农业成为遥感技术最先投入应用和收益显著的领域。特别是随着高空间、高光谱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出现,农业遥感技术在长时间序列作物长势动态监测、农作物种类细分、田间精细农业信息获取等关键技术方面得到了突破。但是农业生产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等特点,对当前农业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农业遥感发展历程以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再从农作物估产、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灾害监测和精准农业管理4个领域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农业遥感应加强与地面农业观测网技术的结合,推动新一代低空无人机遥感平台的发展,强化多源传感器融合以及农业过程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研究。

【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

【年(卷),期】2015(046)002

【总页数】14

【关键词】遥感农作物估产无人机农业灾害土壤调查

引言

农业生产是在地球表面露天进行的有生命的社会生产活动。它具有生产分散性、时空变异性、灾害突发性等人们用常规技术难以掌握与控制的基本特点,这是农业生产长期来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1]。现代遥感技术是应用各类主被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卫星、飞机等平台来记录地面目标物的电磁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