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能测试分析

四年级体能测试分析
四年级体能测试分析

四年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树立“健康了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把以前单一的只看学生身体机能,近乎于竞技项目的考核,逐步转变为考核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把不顾学生身体差异一刀切的达标考试,改为以学生身高体重为基准的各项素质的综合考评。通过本次测试,得到了许多详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的统计和分析,使我们对如何更好地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测试的结果及分析

(一)测试的对象及方法

1、在的校2012---2013年度四年级4个班186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其中没有学生未参加测试。

2、测试的方法按照《标准》中的要求及有关规定进行。校医室和体育组分别完成了体质和体能的测试工作。

3、研究的方法为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分析、百分比等对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描述。

(二)测试的结果

1、表一是全校学生实施《标准》的统计

表一:

2、表二是体质的测试统计表二:

3、表三是体能的测试统计表三:

(三)分析

1、表一是全校学生实施《达标》的统计。我校参加测试的四年级学生为186名,达到优秀级的学生为47人(占25.27%);达到良好级的学生为92人(占49.46%);达到及格级的学生为36人(占1 9.35%);未及格的学生有11人(占5.91%);达标率为94.09%。

2、表二是体质测试的统计。身高体重指数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有7 3人(占39.25%);在正常值外的学生有113人(占60.75%)。从这些惊人的数字可以看出身高与体重也不成比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运动不足。包括(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其中既有时间安排及体育活动内容安排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毅力问题。其次由于生活普遍改善,热量、脂肪的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导致了学生的肥胖。

3、表三是体能的测试统计。反映下肢爆发力水平的立定跳远达到及格水平的学生有167人(占89.78%),未达到及格标准的学生有19人(占10.22%)。说明立定跳远比较枯燥的项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感兴趣,而立定跳远和实用性较强,不受场地限制的项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维持,属于原地踏步型。

二、问题与思考:

1.问题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以年级段为单位进行,对较小年龄早上学学生的评价不太客观。

(2)在实践“教测分离”过程中,目前测试的组织管理还是利用体育课,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应试教育的影子

(3)从这些惊人的数字可以看出,身高与体重也不成比例。其主要原因一个是学生运动不足。包括(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其中既有时间安排及体育活动内容安排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毅力问题。第二是由于生活普遍改善,热量、脂肪的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导致了学生的肥胖。

2.几点思考

(1)要结合学业成绩评定,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要按学期(或学年)进行比较、分析、归档,这样便于发展性地看待学生的体质。

(2)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督促学生按照运动处方加强锻炼。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设置全面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安排喜闻乐见教学内容和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健康意识。

3、措施及方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意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推动我校体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守住一个底线:我们把开足开齐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底线。

实现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争取在两年内使90%的学生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等级,学生营养不良、肥胖和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第二个目标: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做好三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体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科研,提高实施水平。广泛开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科研工作。提高体育运动实施的水平和质量,创新体育运动的内容、形式和组织管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总结体育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开展校本研训,以科学理论引领我校体育运动向纵深推进,以典型经验促进我校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个结合是体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每年学生体检和体能测试结束后,给家长一份体质报告单,把学生的身体状况告诉家长,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体质状况,知道其子女哪些方面的不足,以及改变这一现状需采取的措施等等,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

第三个结合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切实加强和改进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课时纳入体育课时,每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