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解析

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解析
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解析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

姓名: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学号:

同组人:

指导教师: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年月日

摘要

在通信系统中,调制与解调是实现信号传递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所谓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去控制另一个信号的某个参量,产生已调制信号。解调则是调制的相反过程,而从已调制信号中恢复出原信号。信号从发送端到接收端,为了实现有效可靠和远距离传输信号,都要用到调制与解调技术。

该系统用于实现脉冲幅度调制解调,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包括输入电路模块、脉冲发生电路模块、调制电路模块、解调滤波电路模块、功放输出电路模块。整个电路的设计借助于multisim 10仿真软件和数字逻辑电路相关理论知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设计变得简单、方便、灵活性强。

该系统由采样定理实现了对输入正弦信号的调制,然后经由有源二阶滤波器实现了解调并输出正弦信号,最后通过lm386组成的功放电路驱动喇叭发出声音,更加直观地判断解调前后的声音变化,从而判断该系统是否实现了信号的调制解调。

关键词: 调制解调模块化设计通信系统采样定理

目录

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要求及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设计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设计任务及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的主要参考器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电路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系统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设计方案比较和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主要元器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单元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输入电路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调制电路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解调滤波电路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脉冲发生电路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2.4.5 功放输出电路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系统的具体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各模块参数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取样脉冲发生器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二阶RC有源滤波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取样脉冲发生器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系统安装与焊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电路的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取样脉冲发生结果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抽样脉冲波形分析 (14)

4.3.3解调波形分析 (15)

4.3.4 功放输出电路模块分析 (16)

实验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8)

附录一焊接电路元件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二实验实物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三完整电路仿真图 (21)

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1.1 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要求及任务

1.1.1 设计基本要求

(1)采用场效应管3DJ6F组成单管调制器

(2)设计取样脉冲发生电路

(3)由分立元件构成解调电路

(4)设计功放输出电路

1.1.2 设计任务及目标:

(1)根据原理图分析各元器件的作用;

(2)熟悉电路中所用到的各集成芯片的管脚及其功能;

(3)进行电路的装接、调试,直到电路能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

(4)写出完整、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

1.2 设计的主要参考器件

CD4066 LM324 NE555 LM386

第二章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2.1 系统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所有要传送的信号都只占据有限的频带,且都位于低频或较低的频段内。而作为传输的通道(架空明线,电缆、光缆和自由空间)都有其最合适于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它们与信号的频带相比,一般都位于高频或很高的频率范围上,且实际信道有用的带宽范围通常要远宽于信号的带宽。利用调制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两方面的不匹配问题。傅氏变换中的调制定理是实现频谱搬移的理论基础,形成了正弦波幅度调制,即一个信号的幅度参量受另一个信号控制的一种调制方式。

利用抽样脉冲把一个连续信号变为离散时间样值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后的信号称为脉冲调幅(PAM)信号。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抽样信号保留了原信号的全部信息,并且从抽样信号中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理论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字通信系统是以此定理作为理论基础。抽样过程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步,抽样性能的优劣关系到通信设备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

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带受限信号m(t),如果它的最高频率为fh,则可以唯一地由频率等于或大于2fh的样值序列所决定。

图2.1 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图2.2 fs<2fh是抽样信号频谱

所谓脉冲振幅调制,即是脉冲载波的幅度随基带信号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如果脉冲载波是由冲激脉冲组成的,再结合抽样定理的内容,就是脉冲振幅调制的原理。但是,实际上真正的冲激脉冲串是不可能实现的,而通常只能采用窄脉

冲串来实现,因此,研究窄脉冲作为脉冲载波的PAM方式,将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图2.3 PAM调制过程波形和频谱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正弦波幅度解调是从携带消息的调幅信号中恢复消息的过程。调幅信号中的载波实际上起了拍频振荡波的作用,利用非线性元件实现频率变换,经低通滤波即得到与调幅信号包络成对应关系的输出。这种方法属于非相干解调。这种方式应用得最早,现代仍广泛地用于广播、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早期的键控电报是一种典型的调幅信号。

2.2 设计方案比较和选择

方案一:调制电路采用单管调,由场效应管3DJ6F来担任,利用其阻抗高的特点和控制灵敏的优越性,能很好的满足调制要求。取样脉冲由该管的S极加入,D极输入音频信号,由于场效应管良好的开关特性,可以测到理想的脉冲幅度调制信号,该信号为双极性脉冲幅度信号,不含直流分量。

方案二:PAM调制的过程就是抽样,获得输入信号的抽样脉冲,除了3dj6f,我们还可以利用模拟开关了实现这一功能,调制出理想的调制信号,在与同组人人商量后确认cd4066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在上诉两种方案中,都可以得到我们要求的双极性脉冲幅度信号,且都不含直流分量。相比较方案二使用的集成芯片,方案一实验电路设计更为简单,且更节省电路板资源,鉴于3dj6f的性质,可以实现更为理想且频率更高的调制信号。但是实验室资源有限,未能提供场效应管3DJ6F,最后决定采用方案二的设计方案。

2.3 主要元器件介绍

1.CD4066

CD4066是四双向模拟开关,主要用作模拟或数字信号的多路传输。CD4066 的每个封装内部有4 个独立的模拟开关,每个模拟开关有输入、输出、控制三个端子,其中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互换。当控制端加高电平时,开关导通;当控制端加低电平时开关截止。模拟开关导通时,导通电阻为几十欧姆;模拟开关截止时,呈现很高的阻抗,可以看成为开路。模拟开关可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可传输的模拟信号的上限频率为40MHz。各开关间的串扰很小,典型值为-50dB。

当模拟开关的电源电压采用双电源时,例如 =﹢5V, =﹣5V(均对地0V而言),则输入电压对称于0V的正、负信号电压(﹢5V~﹣5V)均能传输。这时要求控制信号C=“1”为+5V,C=“0”为-5V,否则只能传输正极性的信号电压。

元件电路管脚图如下:

图2.4 CD4066管脚图

2.LM324

LM324系列器件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

2.5 lm324管脚图

3.NE555

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但后来经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测。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由于它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555集成电路内部有几十个元器件,有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放电管以及缓冲器等,电路比较复杂,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体。如555 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555 定时器可在 4.5V~16V 工作,输出驱动电流约为200mA,因而其输出可与 TTL、CMOS 或者模拟电路电平兼容。

图2.6 555定时器内部结构

图2.7 555定时器的引脚图

4.LM386

LM386是专为低损耗电源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它的内建增益为20,透过pin1和pin8脚位间电容的搭配,增益最高可达200。LM386可使用电池为供应电源,输入电压范围可由4V~12V,无动作时仅消耗4mA电流,且失真低。图2.8是LM386的封装图。

图2.8 LM386的封装图

2.4系统的模块组成

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2.9所示

解调滤波功放扬声器输入信号调制

取样脉冲

图2.9 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的原理框图

脉冲幅度调制解调系统主要由输入电路、调制电路、脉冲发生电路、解调滤

波电路、功放输出电路等五部分组成。

2.4.1 输入电路模块

输入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的振幅为2V左右,频率在400hz左右的正弦信号。

2.4.2调制电路模块

从PAM音频输入端口输入400hz左右的正弦波信号,通过隔直电容去掉模拟信号中的直流分量,然后通过电压跟随器电路(U01)提高其带负载的能力,然后信号被送入模拟开关cd4066(U02)。由于实际上理想的冲激脉冲串物理实现困难,这里采用方波脉冲信号代替。具体实现方法是通过555发生2k的方波。该方波信号从PAM时钟输入端口输入,当方波为高电平时,模拟开关导通,正弦波通过并从调制端口输出;当方波为低电平时,模拟开关截止,输出零电平。Cd4066接入双电源可实现信号的正负均能传输。

为了防止后面的解调模块的反馈对cd4066的影响,在其输出端加上由lm324组成的电压跟随器,以实现隔离作用。

图2.10 调制电路结构图

2.4.3解调滤波电路模块

若要还原出原始的音频信号,则将该PAM信号通过截止频率略大于400hz

的低通滤波器,滤除掉其中的高频成分即可。

根据调制信号的付氏级数展开式:

Fs(w)=∑CkF(w-kw) (公式2-5)

可以看出它是由一系列上、下边带频谱所组成。因此;在接收端通过低通滤波器后能将其中基带频谱提取出来。

这里使用了两级二阶RC有源低通滤波器来增强滤波的效果。这里采用lm324运放来实现二阶RC有缘低通滤波。因为该滤波器负担着解调的作用,因此它的

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工作状态。

图2.11 二阶RC有源低通滤波器原理图

2.4.4脉冲发生电路模块

555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可以用作各种时钟脉冲发生器,该部分电路主要由555及其附加元件组成,这是一个普通的单谐振荡器电路,产生极性、脉宽、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通过修改R1、R2以及电容C的参数,可以得到一定占空比及频率的取样脉冲。以便用来验证取样定理。

图2.12 555取样脉冲发生电路图

接通电源后,假定是高电平,则T截止,电容C充电。充电回路是VCC—R1—R2—C—地,按指数规律上升,当上升到时(TH、端电平大于),输出翻转为低电平。是低电平,T导通,C放电,放电回路为C—R2—T—地,按指数规律下降,当下降到时(TH、端电平小于),输出翻转为高电平,放电管T 截止,电容再次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经分析可得

输出高电平时间 T1=(R1+R2)Cln2 公式(2—1) 输出低电平时间T2=R2Cln2 公式(2—2) 振荡频率 f=1/(T1+T2)=1/(R1+2R2)Cln2 公式(2—3) 输出方波的占空比为 221211R R R R T T q ++=

= 公式(2—4)

2.4.5 功放输出电路模块

功放电路主要用来放大输出信号,提高解调后的音频信号的电平或者说提高输出功率。该电路选用了常见的小功率运放LM386为核心芯片,配以少量的外围元件来完成。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由喇叭作为负载输出。电压增益可调,20-200 ,下图是增益为20的功放输出电路模块原理图。

图2.13 功放输出电路模块原理图

第三章 系统的具体设计思路

3.1 各模块参数设计

3.1.1 取样脉冲发生器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通过555得到频率为2k ,占空比50%的窄波脉冲。根据元件库提供的821电容C ,由2-3和2-4两式可求得R1=5.4k,R2=430k 。其仿真原理图如3.1所示。

图3.1 555取样脉冲仿真图

3.1.2 二阶RC 有源滤波器设计

图2.11所示为常用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当C1=C2=C 时,称RC

π210f =为电路的特征频率。通常,调试该电路,使其通带截止频率与一阶低通滤波器的相同,即

RC p f f π21

0== 公式(3-1)

为了使集成运放两输入端的电阻对称,其中上式满足

Rf

R R R R ==1),f //1(21

公式(3-2)

为使能无失真解调信号,取电容C1=C2=100nf,R=2.4k,R1=Rf=10k是可使得截止频率为660hz,满足fs>=2fo.其仿真原理图如图3.2所示。

图3.2 二阶有源滤波仿真原理图

3.1.3 lm386功放电路设计

功放电路仿真图如图3.3所示

图3.3 lm386功放仿真电路

该电路实现增益为20的,于pin 1及pin 8间加一个10μF的电容即可使增益变成200,图中10千欧的可变电阻是用来调整扬声器音量大小,若直接将Vin输入即为音量最大的状态。第7脚(BYPASS)的旁路电容不可少!实际应用时BYPASS端必须外接一个电解电容到地,起滤除噪声的作用。

第四章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4.1 系统安装与焊接

根据要求设计好电路并实现仿真后,就可以进行电路的安装了,为了使系统更好的达到美观、稳定、抗干扰等效果。电路安装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先装矮后装高、先装小后装大、先装耐焊等等;

2. 布线尽量使电源线和地线靠近实验电路板的周边,以起一定的屏蔽作用;

3. 最好分模块安装。此外焊接时不能出现虚焊、假焊、漏焊,更不能出现过焊,因为有些器件,不能耐高温。

4.在焊接的时候要注意尽量少用导线连接电路,用焊锡丝连接电路,增加作品的可看度。

5.在布局上要合理的安排电路。

4.2 电路的调试

4.2.1 调试基本要求

电路的调试具体步骤大致如下:

1.通电观察:通电后不要急于测量电气指标,而要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例如有无冒烟现象,有无异常气味,手摸集成电路外封装,是否发烫等。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再通电。

2.静态调试:静态调试一般是指在不加输入信号,或只加固定的电平信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直流测试,可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通过和理论估算值比较,结合电路原理的分析,判断电路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电路中已损坏或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的元器件。通过更换器件或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直流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3.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信号,按信号的流向,顺序检测各测试点的输出信号,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其原因,并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直到满足要求。

4.2.2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焊接完电路并完成基本的电气规则检查电路后,开始通电观察,接通电路后,细心观察下并无冒烟或其他电路故障,但接至示波器进行波形观察时,解调输出

基本失真。认真检查后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555脉冲发生器输出的窄波脉冲占空比极低,完全不符合电路设计要求及仿真结果,确定问题所在之后笔者认真检测了555脉冲发生模块电路的电气规则及各元器件的参数,发现R1=500k远远大于设计所需的5.4k。最后更正该电阻后发现占空比正常达到50%,符合设计要求。

2.修正555模块后检测输出发现输出出现削顶失真,并且负电压更为明显,在观察已调信号时出现同样问题,和同组人认真排除故障后发现输入电压过高以致超出cd4066设计要求,故才出现失真现象,在降低输入幅值后解调输出却只有正电压出波形正常,而负电压出依然失真。

3.针对上面问题,笔者在认真查阅资料后认为可能是cd4066和lm324这两芯片在此电路中提供单电源所致,在换至双电源后,发现以上故障不再出现,滤波出来信号无失真。

4.虽然排除上述故障后系统能够正常滤除高频实现解调,但是在观察已调信号波形时发现抽象脉冲在低电平是并未回归0电平,只是稍微下降些后马上恢复高电平的包络,与实际抽象脉冲不和,无法实际应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发现问题可能出现在cd4066芯片上,由于刚开始设计的抽象频率在8k,对于cd4066来说该频率有可能过高,对于这个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和同组人尝试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的方波做简单的调试检测,由8k的频率逐步降低,在接近3k时发现抽样脉冲在低电平时能够实现正常跳变至0电平,于是结合电路可能存在的误差,笔者和同组人决定将载频调至2k,同时降低输入信号频率至400左右,在检测已调脉冲时果然修复了之前那个问题。

5.最后可能是由于解决上诉问题后过于高兴下直接观察解调输出波形发现失真严重,存在大量高频分量,细心一想发现忘了将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由原来的3.4k降至660hz。在更正电路后,系统实现了完整的脉冲幅度调制解调性能。

4.3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取样脉冲发生结果分析

取样脉冲波形如图4.1

图4.1 抽样脉冲波形

由图4.1,可知此方波的峰峰值是4.64V,频率是2.139kHz。分析结果如表4-1所示表4-1 取样脉冲结果分析:

峰峰值(V)频率(kHz)

理论值 5 2

实际值 4.64 2.139

相对误差(%)-7.2 6.95

由结果可知相对误差不大,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4.3.2 抽样脉冲波形分析

图4.2 抽样脉冲及输入信号波形

由图4.2分析可知,在输入信号峰峰值为2.08V,频率为309.8Hz时,抽样脉冲信号的峰峰值也为2.08V,频率为306.5Hz。两者频率基本一致,而幅值相等。分析结果表4-2所示。

表4-2 抽样脉冲结果分析:

峰峰值(V)频率(Hz)理论值 2.08 309.8

实际值 2.08 306.5

相对误差(%)0 -1.1

4.3.3 解调波形分析

图4.3 输入信号及解调输出信号

观察图4.3 ,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为2.04V,频率为309.0Hz,解调信号的峰峰值为5.12V,频率为308.6Hz。对比下有表4-3。

表4-3 解调结果分析:

频率(Hz)

理论值309.0

实际值308.6

相对误差(%)-0.13

由于有缘滤波器存在增益,理论值增益为4,由于电压跟随器的损耗了部分电压,因此实际增益为3左右,符合电路设计要求。

4.3.4 功放输出电路模块分析

图4.4 输入信号及功放输出信号

由图4.4 ,可知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为2.08V,频率为308.3Hz,解调信号的峰峰值为2.20V,频率为519.0Hz,功放输出功率可由10k的电位器来实现调节。信号都是平滑曲线,基本上没有失真。

基于Simulink的2F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二○一二~二○一三学年第二学期 电子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计划书 班级: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六月一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已经学过的有关数字调制系统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会应用Matlab Simulink 或SystemView等工具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第一周。首先查找资料,掌握系统原理,熟悉仿真软件,然后编写程序或构建仿真结构模型,最后调试运行并分析仿真结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设计要求 (1)学习使用计算机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学会利用仿真的手段对于实用通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算法进行实际验证; (2)学习现有流行通信系统仿真软件MATLAB7.0的基本实用方法,学会使用这软件解决实际系统出现的问题; (3)通过系统仿真加深对通信课程理论的理解,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4)用MATLAB7.0设计一种2FSK数字调制解调系统; 1.2设计任务 根据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实现某种数字传输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信源:产生二进制随机比特流,数字基带信号采用单极性数字信号、矩形波数字基带信号波形; (2)调制:采用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使用键控法产生2FSK 信号; (3)信道:属于加性高斯信道; (4)解调:采用相干解调; (5)性能分析:仿真出该数字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即该系统的误码率,并画出SNR(信噪比)和误码率的曲线图;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率来传递数字信号,在2FSK 中,载波的频率随着二进制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移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的。在2FSK 中,载波的频率随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故其表达式为: { )cos() cos(212)(n n t A t A FSK t e ?ωθω++= 典型波形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2FSK 信号可以看作两个不同载频的ASK 信号的叠加。因此2FSK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又可以写成: )cos()]([)cos(])([)(2_ 12n s n n n n s n FSK t nT t g a t nT t g a t s ?ωθω+-++-=∑∑ 1 1 1 1 t ak s 1(t) cos (w1t+θn ) s 2(t) s 1(t) co s(w1t +θn )cos (w2t+φn) s 2(t) cos (w2t+φn) 2FSK 信号 t t t t t t 2.1 2FSK 数字系统的调制原理 2FSK 调制就是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的载波信号来传输一个二进制信息序列。可以用二进制“1”来对应于载频f1,而“0”用来对应于另一相载频w2的已调波形,而这个可以用受矩形脉冲序列控制的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的频率源w1、f2进行选择通。如下原理图:

基于LabView的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基于LabVIEW的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工程设计报告 题目类型:小组题目 班级: 021212 姓名:李x(组长)、黄XX 学号:1149,1100 联系方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一.摘要 虚拟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技术实验的分析设计过程得以在计算机上轻松、准确、快捷地完成。这样,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和规格上的限制,避免了损坏仪器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使得实验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从而促进虚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电子技术实验系统——虚拟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此系统具有参数调节方便、易实现、可靠度高等优点。 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小组首先对LabVIEW这款软件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掌握了这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图形编程的方法;其次对调制解调系统进行学习,了解现在流行的调制解调是如何实现的,然后在理论上设计出一套可以实现的调制解调系统;进而在LabVIEW的开发环境下对设计的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经过调试和反复的完善,得到最终的调制解调系统。 二.绪论 (一)虚拟仪器的发展 虚拟仪器发展至今,大体可以分为四代:模拟仪器、分立元件式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 第一代---模拟仪器。这类仪器看起来在某些实验室仍然恩能够看到,是以电磁感应基本定律为基础的指针式仪器,如指针式万用表、指针式电压表、指针式电流表等。这类指针式仪器借助指针来显示最终结果。 第二代---分立元件式仪器。当20世纪50年代出现电子管,20世纪60年代出现晶体管时,便产生了以电子管或晶体管电子电路为基础的第二代测试仪器---分立元件式仪器。 第三代---数字化仪器。20世纪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诞生了以集成电路芯片为基础的第三代仪器这类仪器目前相当普及,如数字电压表,数字频率计等。这类仪器将模拟信号的测量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测量,并以数字方式输出最终结果,适用于快速响应和较高准确度的测量。 第四代---智能仪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器的普及,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第四代仪器---智能仪器也迅速普及。这类仪器内置微处理器,既能进行自动测试,又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可取代部分脑力劳动,习惯上称之智能仪器。其缺点是它的功能模块全部都以硬件的形式存在,无论对开发还是针对应用,都缺乏灵活性。 目前,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测试技术与计算机深层次的结合正引起测试仪器领域里的一场新革命,一种全新的仪器结构概念导致了新一代仪器---虚拟仪器的出现。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测量技术想结合的产物,是传统仪器观念的一次巨大变革,是仪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出现使得人类的测试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纪元。 (二)虚拟仪器的特点 任何一台仪器,一般都由信号的采集、信号的分析处理、测试结果的输出三

S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S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唐军德学号:20114400227 起迄日期:2013 年12月20日~2014年1月3日指导教师:宁志刚副教授 系主任:王彦教授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附件二: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 一、纸张和页面要求 A4纸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 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二、说明书装订页码顺序 (1)任务书 (2)论文正文 (3)参考文献,(4)附录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 见范例 引言(黑体四号) ☆☆☆☆☆☆☆☆☆☆☆☆☆☆☆☆☆☆☆☆☆☆☆☆☆☆☆☆☆☆(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1☆☆☆☆(黑体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1.1(空一格)☆☆☆☆☆☆(黑体小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1.2 ☆☆☆☆☆☆、☆☆☆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2 ☆☆☆☆☆☆ (黑体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2.1 ☆☆☆☆、☆☆☆☆☆☆,☆☆☆(黑体小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2.1.1☆☆☆,☆☆☆☆☆,☆☆☆☆ (楷体小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1)…… ①……

………… 图1. 工作波形示意图(图题,居中,宋体五号) 5结论(黑体四号) ☆☆☆☆☆☆(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参考文献(黑体四号、顶格)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⑴专(译)著:[序号]著者.书名(译者)[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⑵期刊:[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⑶论文集:[序号]著者.篇名[A]编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⑷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D] .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 ⑸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⑹标准文献:[序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 . ⑺报纸: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附录(居中,黑体四号) ☆☆☆☆☆☆☆☆☆☆☆☆☆☆☆☆☆☆☆☆☆☆☆☆☆☆☆☆☆☆☆☆☆☆☆☆☆☆☆☆☆☆☆☆☆☆☆☆☆☆☆☆☆☆☆☆☆☆☆☆☆☆☆☆☆☆☆☆☆☆☆☆☆☆(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D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D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姓名: 学号: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

目录 (2) 绪论 (2) 课程设计目的 (3) 课程设计要求 (3) 1. 建立DSB调制解调模型 (4) 1.1 DSB信号的模型 (4) 1.2 DSB信号调制过程分析 (5) 1.3 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分析 (8) 1.4 DSB解调过程分析 (11) 1.5 DSB调制解调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 (14) 2. 调制解调仿真过程 (16) 3.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9) 4. 参考文献 (20)

本课程设计信号的接收端就是通过解调来还原已调制信号从而读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因此信号的解调对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和传输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调制与解调方式往往决定了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双边带DSB信号的解调采用相干解调法,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在载波通信和短波无线电话通信中。 课程设计目的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内容抽象,基本概念较多,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本课程设计是DSB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用于实现DSB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调制过程是一个频谱搬移的过程,它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位置,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是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成原始基带信号的过程。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需要通过多方搜集资料与分析,来理解并掌握DSB 调制解调的具体过程和它在MATLAB中的实现方法。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将更清晰地了解DSB的调制解调原理,同时加深对MATLAB这款《通信原理》辅助教学操作的熟练度。 课程设计要求 1.掌握DSB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以此为基础实现DSB信号的调制解调,所有的仿真用matlab或VC程序实现(如用Matlab则只能用代码的形式,不能

基于LabView的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基于LabVIEW的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工程设计报告 题目类型:小组题目 班级:021212 姓名:李x(组长)、黄XX 学号:1149,1100 联系方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一.摘要 虚拟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技术实验的分析设计过程得以在计算机上轻松、准确、快捷地完成。这样,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和规格上的限制,避免了损坏仪器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使得实验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从而促进虚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电子技术实验系统——虚拟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此系统具有参数调节方便、易实现、可靠度高等优点。 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小组首先对LabVIEW这款软件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掌握了这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图形编程的方法;其次对调制解调系统进行学习,了解现在流行的调制解调是如何实现的,然后在理论上设计出一套可以实现的调制解调系统;进而在LabVIEW的开发环境下对设计的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经过调试和反复的完善,得到最终的调制解调系统。 二.绪论 (一)虚拟仪器的发展 虚拟仪器发展至今,大体可以分为四代:模拟仪器、分立元件式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 第一代---模拟仪器。这类仪器看起来在某些实验室仍然恩能够看到,是以电磁感应基本定律为基础的指针式仪器,如指针式万用表、指针式电压表、指针式电流表等。这类指针式仪器借助指针来显示最终结果。 第二代---分立元件式仪器。当20世纪50年代出现电子管,20世纪60年代出现晶体管时,便产生了以电子管或晶体管电子电路为基础的第二代测试仪器---分立元件式仪器。 第三代---数字化仪器。20世纪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诞生了以集成电路芯片为基础的第三代仪器这类仪器目前相当普及,如数字电压表,数字频率计等。这类仪器将模拟信号的测量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测量,并以数字方式输出最终结果,适用于快速响应和较高准确度的测量。 第四代---智能仪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器的普及,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第四代仪器---智能仪器也迅速普及。这类仪器内置微处理器,既能进行自动测试,又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可取代部分脑力劳动,习惯上称之智能仪器。其缺点是它的功能模块全部都以硬件的形式存在,无论对开发还是针对应用,都缺乏灵活性。 目前,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测试技术与计算机深层次的结合正引起测试仪器领域里的一场新革命,一种全新的仪器结构概念导致了新一代仪器---虚拟仪器的出现。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测量技术想结合的产物,是传统仪器观念的一次巨大变革,是仪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出现使得人类的测试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纪元。 (二)虚拟仪器的特点 任何一台仪器,一般都由信号的采集、信号的分析处理、测试结果的输出三

16QA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的设计

资料 《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二○一一~二○一二学年第二学期 学号 091603048 姓名张薇 班级通信Q0941 电子工程系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16QAM调制与解调系统的设计 【设计目的】 通过此综合设计,加深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提高通信系统仿真的设计技能。 【设计内容】 1.设计任务:利用所学通信知识,设计一个16QAM调制与解调系统,并用 SystemVIEW进行仿真和分析,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2.基本要求: (1)用码元速率为19.2Kb/s的随机序列作为实验系统的信号源; (2)用频率为76.8kHz的正交信号作为实验系统的载波信号; (3)用9.6Kb/s的方波信号及其正交信号,作为抽样判决的时钟信号,抽样频率为384kHz; (4)保证串/并变换、并/串变换的正确性; (5)对完成的系统进行性能仿真,加入噪声电压,分析其输出性能。 【提交要求】 1.打印设计报告,内容包括: (1)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 (1)系统的基本原理框图以及每一个模块的作用; (2)系统设计过程中,每一个用到的图符中主要参数的意义; (3)每一个用到的图符主要参数的设定和设定的依据; (4)仿真系统参数改变时,给仿真结果带来的影响(如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信噪比增加,则误码率减小); (5)仿真的结果(波形截图,总体分析评价等)。 2.仿真程序(需要加注释)。

目录 一、设计思路 (4) 二、总体方案设计 (4) 1、调制方案 (4) 2、解调方案 (5) 三、总体电路图 (5) 四、模块设计及主要参数设置 (6) 1、串/并转换 (6) 2、低通滤波 (7) 3、抽样判决 (8) 4、并/串转换 (8) 五、仿真结果及分析 (9) 1.仿真参数设置 (9) 2、仿真结果 (9) 3、仿真结果分析 (13) 六、小结 (13)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lin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FM信号的仿真分析 初始条件:调制信号:分别为300Hz正弦信号和三角波信号;载波频率:30kHz;解调方式:同步解调。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要求能够熟练应用MATLAB语言编写基本的通信系统的应用程序,进行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系统的建模、设计与仿真。所有的仿真用MATLAB程序实现,系统经过的信道都假设为高斯白噪声信道。 画出以下三种情况下调制信号、已调信号、解调信号的波形、频谱以及解调器输入输出信噪比的关系曲线;(①调制指数=0.5;②调制指数=1;③调制指数=3) 时间安排:1、2013年12 月19 日,布置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说明。 2、2013 年12 月19 日至2013 年12 月20 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 3、2013 年12 月21 日至2013 年12月25 日,电路调试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4、2014 年 1 月8 日,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及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 II 一.通信系统介 (1) 二.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3) 2.1MATBLAB简介 (3) 2.2 FM调制模型的建立 (3) 2.3 FM调制仿真结果 (6) 2.4 FM解调模型的建立 (6) 2.5 解调过程分析 (7) 2.6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 (8) 2.7信噪比分析 (9) 2.8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10) 三.仿真实现 (12) 3.1 MATLAB源代码 (12) 3.2MATLAB仿真结果及分析 (12) 四.心得体会 (14) 五.参考文献 (14)

2F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资料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论文 2F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作者姓名:舒珑塔(201320101130) 晋良斌(201320101129)专业名称:2013级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刘晓丽讲师

2F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摘要 2FSK是一种在无线通信中很有吸引力的数字调制方式,目前在短波,微波和卫星通信中均被采用。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在通信领域中已有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研究并实现了基于DSP的全数字2FSK发送与接收系统。本文分析并防真了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原理的2FSK全数字调制的方法;分析并防真了基于差分基带相位傅立叶变换的载波频偏和位定时算法.最终得到结果如下: 1.实现了数字的2FSK数字化调制。本文在独立设计的DSP系统上进行了调制实验。通过改变程序中的参数,成功实现了多种速率的数据发送。 2.实现了2FSK信号的数字化接收。接收工作包括数据的读入,载波频偏估计,位同步,解调。 关键词:2FSK 调制同步解调

Abstract 2fsk is a very attractive digital modul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urrently in HF, are used in microwave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As VLSI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DSP ) technology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This thesis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DSP Based digital 2fsk sending and receiving systems.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 2fsk digital modulation method ;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base - band phase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algorithm of bit timing and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Fin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Enabling digital 2fsk digital modulation. This article about independent Design of DSP system modulation experiment. By changing the parameters in the program,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 variety of data sending rate. 2. Implements 2fsk digital signals received. Receiving the data is read into the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bit synchronization, and demodulation. Keywords: 2fsk,modulation,Synchronized,demodulation

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模拟角度调制系统 学院:明德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周科远 指导老师:宁阳 2012年1月 1日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极其构造和运用,特别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一、高频放大器 课程设计二、高频振荡器 课程设计三、模拟线性调制系统 课程设计四、模拟角度调制系统 课程设计五、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课程设计六、通信系统中的锁相环调制系统 共6个课题选择,学生任选一个课题为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独立完成;具体内容按方向分别进行,不能有雷同;任务包括原理介绍、系统仿真、波形分析等;要求按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规范撰写一份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总时间1周(5个工作日)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在完成任务书中所要求的课程设计作品和成果外,要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说明书须每人一份,独立完成。 2、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任务书、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以及附图或附件等材料。 3、题目字体用小三,黑体,正文字体用五号字,宋体,小标题用四号及小四,宋体,并用A4纸打印。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1) 二.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2) 2.1FM调制模型的建立 (3) 2.2调制过程分析 (3) 2.3FM解调模型的建立 (4) 2.4解调过程分析 (5) 2.5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 (6) 2.6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9) 三.仿真实现 (10) 3.1MATLAB源代码 (11) 3.2仿真结果 (15) 四.心得体会 (18) 五.参考文献 (19)

2PSK和2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设计

科技大学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2PSK和2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 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设计时间:审阅教师: 科技大学通信通信学院

目录 1.前言 (2) 1.1 设计提示 (2) 1.2 设计要求 (2) 1.3 时间安排 (2) 1.4 基本原理与论证 (2) 2.2PSK调制解调原理及系统设计 (4) 2.1 2PSK基本原理 (4) 2.2 2PSK调制原理 (4) 2.3 2PSK调制系统设计 (5) 2.4 2PSK解调原理 (14) 2.5 2PSK解调系统设计 (15) 2.6 2PSK系统设计 (17) 3.2DPSK调制解调原理及系统设计 (23) 3.1 2DPSK的基本原理 (23) 3.2 2DPSK调制原理 (23) 3.3 2DPSK调制系统设计 (25) 3.4 2DPSK解调原理 (31) 3.5 2DPSK解调系统设计 (34) 3.6 2DPSK系统设计 (39) 4. 总结 (42) 4.1 各个组员总结 (42) 4.2 组长评价 (44) 参考文献 (45)

1.前言 1.1设计提示 1.根据2PSK和2DPSK信号的产生与解调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设计。 2.利用Simulink专业库Communications Blockset中的Modulation模块库所提供的实现数字信号调制解调的模块,完成系统设计,并输出误码率,信道中的噪声为高斯白噪声。 1.2设计要求 1.输出已调制信号的波形图及其频谱图; 2.将输入的基带信号波形和解调后的数字基带信号波形进行比较; 3.由三人按提示一完成系统设计,由两人按提示二完成系统设计; 4.设计报告中必须有详细的设计过程,即模块选取、参数设置、图形输出等,由组长签字,评价所有成员在设计组中的作用和表现等。 5.书写及设计方案均用A4纸打印以便统一装订成册,上交电子文本。 1.3 时间安排 1. 7.8:上午领取设计任务,下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2. 7.9:上午整理有关2ASK和2F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下午整理其调制解调所需的框图、波形图等。 3. 7.10:上午学习有关Simulink的相关知识,并向老师了解了更多的容,下午进行对两种方式的调制解调仿真的初步设计。 4. 7.11:上午完成对两种方式中仿真的所以设计,下午每个人写各自所负责的部分的原理以及对设计后的感想心得等。 1.4 基本原理与论证 数字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一般处于从零开始到某一频率的低频段,因而在很多实际的通信(如无线通信)中就不能直接进行传输,需要借助载波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将数字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数字频谱信号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或调制传输、载波传输。 所谓调制,是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参量进行控制,使该参量随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从而携带信息。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可以便于信号的传输;实现信道复用;改变信号占据的带宽;改善系统的性能。 和模拟调制不同的是,由于数字基带信号具有离散取值的特点,所以调制后的载波参数只有有限的几个数值,因而数字调制在实现的过程中常采用键控的方法,就像用数字信号去控制开关一样,从几个不同参量的独立振荡源中选参量,由此产生的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分别称为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或者是差分移相键控DPSK。数字调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09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级 题目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姓名杜怀超学号091308305 指导教师王丹王娜 二О一一年12 月 6 日

容摘要 频率调制(FM)在常应用通信系统中。FM广泛应用于电视信号的传输、卫星和系统等。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模拟通信系统主要原理和技术进行研究,理解FM调制原理和FM系统调制解调的基本过程,学会建立FM调制模型并利用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对FM调制解调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分别绘制出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已调信号的时域波形;再进一步分别绘制出对已调信号叠加噪声后信号,相干解调后信号和解调基带信号的时域波形;最后绘出FM基带信号通过上述信道和调制和解调系统后的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并通过与理论结果波形对比来分析该仿真调制与解调系统的正确性及噪声对信号解调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XP,使用工具软件为 7.0。在该平台运行程序完成了对FM调制和解调以及对叠加噪声后解调结果的观察。通过该课程设计,达到了实现FM信号通过噪声信道,调制和解调系统的仿真目的。从而了解FM调制解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有利于以后设计应用。 关键词 FM;调制;解调;M ATL AB仿真;信噪比

一、MATLAB软件简介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以矩阵为基本数据单位,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二、理论分析 2.1 一般通信系统 通信的目的是传输信息。一般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息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对于任何一个通信系统,均可视为由发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09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083 班级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5743575.html,/view/f6fb1833eefdc8d376ee32e1.html# ## 题目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姓名杜怀超学号091308305 指导教师王丹王娜 二О一一年12 月 6 日

内容摘要 频率调制(FM)在常应用通信系统中。FM广泛应用于电视信号的传输、卫星和电话系统等。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模拟通信系统主要原理和技术进行研究,理解FM调制原理和FM系统调制解调的基本过程,学会建立FM调制模型并利用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对FM调制解调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分别绘制出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已调信号的时域波形;再进一步分别绘制出对已调信号叠加噪声后信号,相干解调后信号和解调基带信号的时域波形;最后绘出FM基带信号通过上述信道和调制和解调系统后的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并通过与理论结果波形对比来分析该仿真调制与解调系统的正确性及噪声对信号解调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XP,使用工具软件为 7.0。在该平台运行程序完成了对FM调制和解调以及对叠加噪声后解调结果的观察。通过该课程设计,达到了实现FM信号通过噪声信道,调制和解调系统的仿真目的。从而了解FM调制解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有利于以后设计应用。 关键词 FM;调制;解调;M ATL AB仿真;信噪比

一、MATLAB软件简介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以矩阵为基本数据单位,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二、理论分析 2.1 一般通信系统 通信的目的是传输信息。一般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息

OFDM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现源程序

clear all; close all; IFFT_bin_length = 1024; % FFT的点数 carrier_count = 200; % 载波的数量 bits_per_symbol = 2; % 每个符号代表的比特数 symbols_per_carrier = 50; % 每个载波使用的符号数 SNR = 10; % 信道中的信噪比(dB) baseband_out_length=carrier_count*symbols_per_carrier*bits_per_symb ol;%总比特数 carriers = (1:carrier_count) + (floor(IFFT_bin_length/4) - floor(carrier_co unt/2)); conjugate_carriers = IFFT_bin_length - carriers + 2; %发送端>>>>>>>>>>>>>>>>>>>>>>>>>>>>>>>>>>>>>>>>>>>>>>>>>> >>> %产生随机二进制数据: baseband_out = round(rand(1,baseband_out_length)); convert_matrix=reshape(baseband_out,bits_per_symbol,length(baseband _out)/bits_per_symbol); for k = 1:(length(baseband_out)/bits_per_symbol) modulo_baseband(k) = 0; for i = 1:bits_per_symbol modulo_baseband(k)=modulo_baseband(k)+co

2A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内容摘要 数字信号有两种传输方式,分别是基带传输方式和调制传输方式,即带通,在实际应用中,因基带信号含有大量低频分量不利于传送,所以必须经过载波和调制形成带通信号,通过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之随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这一过程即为数字调制。数字调制为信号长距离高效传输提供保障,现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另外根据控制载波参量方式的不同,数字调制主要有调幅(ASK),调频(FSK),调相(PSK) 三种基本形式。本次课题针对于二进制的2ASK进行讨论,应用MATLAB矩阵实验室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改,通过仿真系统生成一个人机交互界面,以利于仿真系统的操作。通过对系统的仿真,更加直观的了解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及影响其性能的各种因素,以便于比较,评论和改进。 关键词 调制;2ASK;Matlab;仿真;分析

一、M ATLAB软件简介 MATLAB 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

4D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2016年3 月4 日

通信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通信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4D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1.了解循环码调制解调系统包括几部分,及每部分的功能特性。 2.就其调制部分,利用分立元件搭建电路。 3. 对4DPSK仿真结果分析。 基本要求 使用SystemView软件实现4DPSK系统的硬件仿真。 主要参考资料 [1]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建华.数字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陈汝全.电子技术常用器件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樊昌信.宫锦文.刘忠成编著.通信原理及系统实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完成期限2016年2月22日~2016年3月4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6年2 月22日

摘要 介绍了目前在DSP、通讯和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仿真工具SystemView,并建立了基于Sy8temView运行环境的4DPSK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系统.通过从发端经信道到收端整个系统的特性仿真,完成调制解调的同时,对已调信号的相位进行分析并作出星座图。 在现实生活中数字信号的传输可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方式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然而,实际中大多数信道因具有带通特性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调制。常用的数字调制方式包括振幅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三种基本方式。这三种方式虽是最近几十年里最基础的数字信号编码解码方式,但还不是很完善,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4DPSK(4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即四相差分相移键控技术是多进制数字调相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它除了可以实现调制解调的最基本目标外,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对临道干扰小等优点,而且,它成功地解决了四进制绝对移相键控(4PSK)在相干解调过程中产生的相位模糊问题,使系统的性能得以提高。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VV-CDMA采用的就是这种调制方式。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复杂的电路设计得以用少量的集成电路模块实现,甚至使用软件代替实现。因此根据这一现实要求,使用SystemView 软件实现4DPSK系统的硬件仿真,使得4DPSK可以更好的被理解和应用。 关键字:system view、4DPSK、仿真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汇总

基于Matlab 的FM 调制解调仿真 叶傻逼 白痴NO.1 1.1 FM 调制模型的建立 图2 FM 调制模型 其中,()m t 为基带调制信号,设调制信号为 ()cos(2)m m t A f t π= 设正弦载波为 ()cos(2)c c t f t π= 信号传输信道为高斯白噪声信道,其功率为2σ。 1.2 调制过程分析 在调制时,调制信号的频率去控制载波的频率的变化,载波的瞬时频偏随调制信号()m t 成正比例变化,即 ( ) ()f d t K m t dt ?= 式中,f K 为调频灵敏度(()rad s V ?)。 这时相位偏移为 ()()f t K m d ?ττ=? 则可得到调频信号为 ()cos ()FM c f s t A t K m d ωττ??=+?? ? 调制信号产生的M 文件: dt=0.001; %设定时间步长

t=0:dt:1.5; %产生时间向量 am=15; %设定调制信号幅度←可更改 fm=15; %设定调制信号频率←可更改 mt=am*cos(2*pi*fm*t); %生成调制信号 fc=50; %设定载波频率←可更改 ct=cos(2*pi*fc*t); %生成载波 kf=10; %设定调频指数 int_mt(1)=0; %对mt 进行积分 for i=1:length(t)-1 int_mt(i+1)=int_mt(i)+mt(i)*dt; end sfm=am*cos(2*pi*fc*t+2*pi*kf*int_mt); %调制,产生已调信号 0.5 1 1.5 -10 010时间t 调制信号的时域图 0.5 1 1.5 -101时间t 载波的时域图 00.5 1 1.5 -10 010时间t 已调信号的时域图 图3 FM 调制 1.3 FM 解调模型的建立 调制信号的解调分为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两种。相干解调仅仅适用于窄带调频信号,且需同步信号,故应用范围受限;而非相干解调不需同步信号,且对于NBFM 信号和WBFM 信号均适用,因此是FM 系统的主要解调方式。在本仿真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用非相干解调方法进行解调。

SK和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设计

S K和D P S 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设计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西安科技大学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2PSK和2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 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设计时间:审阅教师: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通信学院

目录 1.前言 (2) 设计提示 (2) 设计要求 (2) 时间安排 (2) 基本原理与论证 (2) 2.2PSK调制解调原理及系统设计 (4) 2PSK基本原理 (4) 2PSK调制原理 (4) 2PSK调制系统设计 (5) 2PSK解调原理 (14) 2PSK解调系统设计 (15) 2PSK系统设计 (17) 3.2DPSK调制解调原理及系统设计 (23) 2DPSK的基本原理 (23) 2DPSK调制原理 (23) 2DPSK调制系统设计 (25) 2DPSK解调原理 (31) 2DPSK解调系统设计 (34) 2DPSK系统设计 (39) 4. 总结 (42) 各个组员总结 (42) 组长评价 (44) 参考文献 (45)

1.前言 设计提示 1.根据2PSK和2DPSK信号的产生与解调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设计。 2.利用Simulink专业库Communications Blockset中的Modulation模块库所提供的实现数字信号调制解调的模块,完成系统设计,并输出误码率,信道中的噪声为高斯白噪声。 1.2设计要求 1.输出已调制信号的波形图及其频谱图; 2.将输入的基带信号波形和解调后的数字基带信号波形进行比较; 3.由三人按提示一完成系统设计,由两人按提示二完成系统设计; 4.设计报告中必须有详细的设计过程,即模块选取、参数设置、图形输出等,由组长签字,评价所有成员在设计组中的作用和表现等。 5.书写及设计方案均用A4纸打印以便统一装订成册,上交电子文本。 时间安排 1. :上午领取设计任务,下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2. :上午整理有关2ASK和2F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下午整理其调制解调所需的框图、波形图等。 3. :上午学习有关Simulink的相关知识,并向老师了解了更多的内容,下午进行对两种方式的调制解调仿真的初步设计。 4. :上午完成对两种方式中仿真的所以设计,下午每个人写各自所负责的部分的原理以及对设计后的感想心得等。 基本原理与论证 数字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一般处于从零开始到某一频率的低频段,因而在很多实际的通信(如无线通信)中就不能直接进行传输,需要借助载波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将数字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数字频谱信号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或调制传输、载波传输。 所谓调制,是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参量进行控制,使该参量随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从而携带信息。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可以便于信号的传输;实现信道复用;改变信号占据的带宽;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