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第37卷2013年第5期

黑龙江医学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V01.37,N o.5

M ay.2013339

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

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王彬,王金艳

(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23)

摘要: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at将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均1日2次;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不使用化痰止咳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0%和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未见不良反应,适合各年龄组小儿使用。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小儿支原体肺炎

f l oi:10.3969/j.i ssn.1004—5775.2013.05.010

学科分类代码:320.34;320.2415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l一01~2013—01住院患儿100例,均符合dxJL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月~14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6月一15岁;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刺激性干咳,气促、气喘,双肺听诊一侧或两侧呼吸音粗糙及湿罗音,胸片表现有两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或单侧片状阴影,两侧点片状渗出影,肺门影增大或无增大等。血清病原体抗体检测:M P—I gM均为(+)。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治疗前后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支持和对症治疗,并停用其他化痰止咳药物。治疗组人院后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0.5~1.25m l(因年龄不同增减),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2l Il l加0.9%氯化钠溶液2次/d;对照组人院后给予氨溴索15—30m g加0.9%氯化钠溶液2I I l l氧驱动雾化吸人,2影d,两组雾化后均给予拍背吸痰,两组疗程均为5d。

1.3疗效评价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刺激性干咳、气促、气喘及肺部罗音)在5d内消失;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在5d内大部分消失;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疋2检验,计量资料以(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4.33,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咳嗽、气促、气喘、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两

2II l l,以6L/m i n氧气为动力驱动喷雾器雾化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面±s)d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 商品名称:达芬科闯 英文名称:Salbutamol Sulfate Nebules Inhalation Solution 拼音全码:DaFenKeChuang 【主要成份】硫酸沙丁胺醇。 【成份】 化学名: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的半硫酸盐 分子式:C13H21NO3?1/2H2SO4 分子量:288.35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澄清液体。 【适应症/功能主治】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持续状态)及对常规疗法治疗无效的慢性支气管痉挛。【规格型号】0.1g:20ml 【用法用量】 本品只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呼吸器或适当的驱动式喷雾器给药,切不可注射或口服。 1.间歇性用法:间歇性治疗每日重复4次,应从低剂量开始。成人:0.5或1.0毫升( 2.5或5.0mg), 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或2.5毫升,喷雾可维持约10分钟;部分成人可能需要10mg的较高剂量,可不经稀释,将2.0毫升(10mg)本品直接置入喷雾装置中,雾化吸入,直至支气管得到扩张为止,通常约需要3 5分钟。儿童:一岁半到十二岁以下儿童的常用剂量为0.5毫升(2.5毫克沙丁胺醇)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到2.0或2.5毫升,部分儿童可能需要增至5毫克,由于有可能发生短暂的低氧血症,可考虑辅以氧气治疗。

2.连续性治疗:将本品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毫升含50μg~100μg沙丁胺醇的溶液, 雾化吸入的通常给药速率为1mg/小时,最高可增至2mg/小时。 【不良反应】雾化吸入本品可产生下列不良反应:肌肉震颤(通常表现为手颤),头晕,头痛,不安,失眠,心动过速,低钾血症,口、咽剌激感。罕见下列不良反应:肌肉痉挛,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皮疹、支气管痉挛、低血压)。 【禁忌】对本品成份及其它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伴有心血管疾患(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不齐、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及惊厥患者。 2.若使用一般剂量无效时,应咨询医生,不能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或使用次数。反复过量使用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如有发生应立即停药,更改治疗方案。 3.长期使用本品时,可能产生耐受性。 4.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控血清钾的水平。 5.本品应在医院内,由医生指导使用。增加使用吸入的β2-受体激动剂可能是哮喘恶化的征象,若出现此情况,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对病人的治疗方法,应考虑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量吸入本药会有不良反应,因此吸入的剂量使用次数须遵医嘱。 【儿童用药】1.间歇性用法:间歇性治疗每日重复4次,应从低剂量开始。儿童:一岁半到十二岁以下儿童的常用剂量为0.5毫升(2.5毫克沙丁胺醇)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到2.0或2.5毫升,部分儿童可能需要增至5毫克,由于有可能发生短暂的低氧血症,可考虑辅以氧气治疗。2.连续性治疗:将本品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毫升含50μg或100μg沙丁胺醇的溶液, 雾化吸入的通常给药速率为1mg/小时,最高可增至2mg/小时。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避免同时使用其它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2.正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患者慎用,因为它们会增强本品的心血管系统的作用。3.不宜同时服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如心得安等。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7-27T10:10:44.0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作者:曲琳琳马凤霞吴荣亮姜春颖褚景芝郝健[导读]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其病理基础是黏膜下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痉挛和气道内分泌物阻塞。 曲琳琳马凤霞吴荣亮姜春颖褚景芝郝健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儿科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比较局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15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55例全身应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其它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音、呼吸困难等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两组疗效比较,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喉炎; 儿童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119-02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acute infection laryngitis)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音、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冬春为多。常见于婴幼儿,新生儿极少发病[1]。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规治疗多数是在全身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上控制感染,但全身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毒副作用大,为减少应用激素的副作用,观察局部应用激素的临床效果,我们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15例,均符合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诊断标准[2],Ⅰ度喉梗阻96例,Ⅱ度喉梗阻16例。年龄4个月~11岁,入院时均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部分伴有发热、腹泻,所有病例排除Ⅲ度以上。按随机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对照组55例,男32例,女23例;两组中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吸氧、止咳、化痰、退热、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0.5~1.0mg,2次/d,每次10~15min,共用3~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泼尼松片1~2mg/(kg.d)或静脉静点地塞米松0.2~ 0.4mg/(kg.d),共用3~5d。每组均由同一个人观察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消失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校正x2检验,结果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治疗组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6.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其病理基础是黏膜下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痉挛和气道内分泌物阻塞。小儿因喉腔狭小、软骨柔软、黏膜内血管及淋巴结丰富、黏膜下组织疏松,加之小儿对感染抵抗力弱,咳嗽无力,易引起咽部充血、水肿而出现喉梗阻,若抢救不及时,可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3]。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尽快控制黏膜炎症及水肿,恢复气道畅通是治疗的关键[4]。 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唯一的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混悬液。当吸入的布地奈德为游离状态时,可与肺组织细胞内的脂肪酸相结合成为无活性复合物——布地奈德-脂肪酸酯;当肺组织内游离的布地奈德水平下降时,该复合物可通过解脂酶,可以把脂肪酸解离,将释放出更多的具有活性的游离布地奈德以发挥抗感染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黏液分泌、减轻黏膜水肿和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特别是喉部水肿,减轻呼吸困难和喘息等[5]。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其优越点在于:(1)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患儿通常年龄偏小,通过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不用配合呼吸技巧,对口咽部刺激小,雾化液被雾化成微粒并沉积在病灶局部,应用剂量小,但局部浓度高,起效快,疗效好,可以减少或不必全身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2)雾化吸入每次只需10min 左右,使用方便,医疗费用较低,家长易接受[6]。 总之,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辛东.儿科学 [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69.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162-1164. [3] 王茜丽,胡伟,焦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21( 4) 438-439.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9-06-10T10:12:28.40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作者:龚平 [导读] 目的:针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儿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加以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邵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针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儿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加以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实验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治疗方案,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对比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儿疗效相关时间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儿,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效果更好,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低,该治疗方案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小儿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病,具有明显的梗阻性、可逆性[1]。一旦患上该病,患儿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喘鸣、咳嗽等等,而且极容易合并肺炎,进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威胁到患儿的生命。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的治疗方案,临床中多采用抗感染和化痰方案,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仍然可能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抑制生长发育[2]。所以,临床中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探讨了更为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就是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儿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和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实验组51例。对照组包括男患儿28例,女患儿23例,年龄在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0.35)岁,病程在1-7天之间,平均病程为(3.52±1.33)天;实验组包括男患儿29例,女患儿22例,年龄在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0.33)岁,病程在1-7天之间,平均病程为(3.46±1.36)天。纳入标准:符合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诊断标准;治疗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严重肝肺功能异常;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患有肺结核;对研究用药物过敏。 二组患儿家长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告知书,符合伦理学标准要求,而且二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抗感染以及化痰治疗方案。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剂量为0.25ml,布地奈德混悬液2ml,将二种药物注入少量于雾化泵中,安排患儿接受雾化治疗,吸入时间控制在8-14分钟之间。 二组患儿均治疗4-7天。 1.3评价标准 对比二组患儿的湿罗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包分析研究,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验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验算,若是计算出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二组患儿的湿罗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结果对比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二组患儿的湿罗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下表1所示。 表1 二组患儿的湿罗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结果对比(n=51,天) 3 讨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对症等治疗,治疗组用沙丁胺醇溶液加入生理盐水电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86.6%。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喘憋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关键词】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很容易进展,常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共90例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共90例,均符合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均小于2岁,其中6个月以内的61例。

两组患儿入院前病程分别为3.5±1.5天和4.0±2.0天,临床表现两组患儿均以咳嗽、喘憋症状为主,双肺布满哮鸣音,部分肺底可闻及中细湿罗音,多数不发热,少数有低到中度发热。X线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有斑点状阴影及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征象。其中并发心力衰竭5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主要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止咳化痰等措施,重症患儿加用激素,并予吸氧、改善通气、镇静处理。治疗组加用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万托林,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剂量0.01~0.03 ml/(kg·次),用生理盐水2~3 ml稀释,2次/日,电驱动雾化吸入,严重者可于中间加用一次。 3.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7天以内,咳喘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好转:治疗7天,咳嗽明显减轻,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无效:治疗7天,仍咳喘,肺部哮鸣音无减少。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53.3%,

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万托林 通用名称: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英文名称: 【成份】 本药地主要成分是沙丁胺醇,其化学名为(羟基羟甲基苯基)(叔丁氨基)乙醇.气雾剂地内容物为白色或微黄色混悬液.雾化吸入液每毫升含有硫酸沙丁胺醇,其化学名为(羟基羟甲基苯基)(叔丁氨基)乙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缓解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可逆性气道阻塞疾病)患者地支气管痉挛及急性预防运动诱发地哮喘或其他过敏原诱发地支气管痉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用法用量】 本品只能经口腔吸入使用,对吸气与吸药同步进行有困难地患者可借助储雾器.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依照发生地系统,器官和发生率分别列出.发生率定义为:非常常见(),常见(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禁忌】 对本品中任何成分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哮喘地控制应常规按照阶梯治疗原则进行,并通过临床和肺功能试验监测患者地治疗反应.支气管扩张剂不应该作为患有严重哮喘及不稳定性哮喘患者地唯一地或主要地治疗药物.在哮喘控制中出现突然地和进行性地恶化提示有生命危险地可能时,应考虑使用或增加激素用量,被认为有危险地患者应监测其每日峰流速.医生应该考虑给这些患者使用最大推荐剂量地吸入皮质激素和或给予口服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若需要更大剂量地短效支气管扩张药,特别是短效吸入型激动剂以缓解症状,表明哮喘地控制恶化.应告诫患者,如发现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疗效下降或需使用比平时更大剂量,应去咨询医生.在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评估患者地病情,并考虑加强抗炎治疗(如:加大吸入皮质激素地剂量或口服一个疗程皮质激素),必须采取常规地方式治疗严重恶化地哮喘.若认为患者病情危险,则应改为监测每日晨起峰流速.动物实验显示,一些拟交感神经药物在高剂量下会引起心脏反应.因此,不能排除长期使用这类药物治疗引起心肌损害发生地可能性.应关注那些接受大剂量沙丁胺醇或其它拟交感神经药物地患者,及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功能不全或糖尿病地患者.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所含抛射剂为无氟利昂配方地氟氢烷.动物实验表明,该抛射剂没有明显地药理作用,即便在出现昏迷和对儿茶酚胺地心律失常作用地敏感性减弱地非常高暴露浓度下,其对心脏地致敏性作用仍弱于三氯甲烷().甲状腺毒症患者服用沙丁胺醇应慎重.过量使用将诱发耐受状态并导致低血氧地恶化.经肠道外或雾化吸入受体激动剂会有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发生地潜在可能性.严重地急性哮喘患者需特别警惕,因为同时服用黄嘌呤衍生物、类固醇激素、利尿剂以及缺氧会增加低钾血症出现地可能,上述情况下,建议对患者地血钾水平进行监测.应牢记沙丁胺醇有诱发低血钾而造成地心律不齐地可能性,特别是洋地黄化患者注射沙丁胺醇后.应对患者吸药方式加以指导,确保吸药与吸气同步进行,以使药物最大程度达到肺部.应告知患者可能在吸药时会发现本品地味道与其它以前使用过地气雾剂有所不同.只有在医师地指导下,方可增加用药剂量或用药频率.如果在先前有效地剂量下,症状缓解时间维持不足小时,建议患者寻求医师地帮助,以增加其他任何必要地治疗措施.尚无对驾驶和机械操纵地影响地报道.运动员慎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药物相互作用】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过程研究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过程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05T16:42:51.23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作者:黎必友 [导读] 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过程做出相关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治疗效果。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雪山中心卫生院四川巴中 636069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约占耳鼻咽喉科疾病的1%-2%,好发于春冬季节,若是治疗不及时,极易出现呼吸困难,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可以迅速帮助患者缓解猴头水肿症状,减少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可能。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过程做出相关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治疗效果。 1急性感染性喉炎发病机理及症状特征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一种以声门区为主粘膜弥漫性卡他性炎症,并且可蔓延至声门下区,因此该病又被称之为“急性卡他性喉炎”,多见于春秋季节。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都是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感染源。由于患者软骨软弱、粘膜内血管及淋巴管丰富,粘膜组织松弛,因此通常局部感染,患者就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喉梗症状,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气喘、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症状表现,而若是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发展到IV度,患者呼吸将逐渐衰竭,并出现昏睡的状态,心音也会逐渐钝、弱,这就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能够对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以往在对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采用抗感染抗病毒,甲泼尼龙、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减轻水肿从而改善通气,但这种全身应用激素的治疗方法,会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易造成炎症性扩散,并且只有药物在体内发生转化时,药物才能真正的起到作用,而很显然,这些药物的水溶性比较大、脂溶性比较小,因此在呼吸道内的滞留时间非常短,气道上皮细胞在丰富的11β羟基作用下极易失活,这就无法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能够探寻出有效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2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方法 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在入院后,要先对其进行吸氧、止咳、祛痰、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然后在为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布地奈德是一种非卤化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较高的受体结合力,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雾化吸入的激素雷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借助空气压缩泵将布地奈德悬液雾化成颗粒,相比较静脉注射治疗方式,雾化吸入治疗,并会为患者增加气道阻力,同时药物可直接作用到患者的咽喉、气管、肺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具体的治疗方法为,将1mg的布地奈德与3ml的生理盐水混合为患者雾化吸入,每次吸入治疗时间为30min,每隔4~6h为患者吸入一次,待患者各项病症完全消失时,则可以停止治疗。在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为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治疗时,可将声音嘶哑减轻、吸气喉鸣、犬吠样咳嗽消失作为病情的判定标准。 3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过程研究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喉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患者咽喉部丰富的血流供应和稀疏的表面粘膜为病原体的侵袭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由于患者缺乏排痰能力,并且喉部腔较窄、声门比较狭小、软骨比较柔软,一旦发生感染就极易造成呼吸困难,这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在为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咽喉水肿症状,解除受阻气流、加快排痰,这是治疗的关键[2]。而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布地奈德有较高的糖皮质醇结合力,抗炎性作用非常强,其对炎性物质的特异性和抑制性是地塞米松的20~30倍,对患者进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时,药物会在气道粘膜上形成微仓库,从而延长抗感染的作用,促使激素与受体之间的亲和能力加强,这样就可以帮助患者迅速的消除喉头水肿症状,并改善通气,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4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建议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可行方式,但以往有临床调查研究,也显示发现有部分重症患者,由于治疗过程配合依从性较差,因此不能很好的雾化吸入,同时还有部分患者,因此气道狭窄导致雾化吸入量减少,这都会对最终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3]。因此若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单依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同时要尽量的避免气管切开,建议尽早展开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总结: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一种多发疾病,结合患者生理特点,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帮助患者缓解咽喉水肿十分重要,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与地塞米松等传统药物相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因此对急性感染性喉炎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过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华.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49-50. [2]费宝敏,王敏,孙莉芳.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3077-3079. [3]娄贺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509-1510.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评价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8-05-02T11:46:35.7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31期作者:刘燕[导读] 探讨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刘燕 哈尔滨星光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显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迅速缓解哮喘症状,提高临床正常控制率,且安全性好,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tomizing inhalation of Budinaide and salbutamol on acute attack of bronchial asthm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haled budesonide and salbutamo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Forty acute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haled budesonide and salbutamol,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haled salbutamol.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10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5%).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The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and albutero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 significant effec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lung function,rapid relief of asthma symptoms,improve the clinical control rate,and good safety,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gnosis Improve the role of good promotion,the treatment effect is ideal,it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Budesonide;Salbutamol;Inhalation inhalation 呼吸系统长期炎性病变可导致气道显著变异反应,造成支气管异常痉挛,引发肺通气障碍,即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哮喘急性发作是指突然发生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发生由于窒息而导致的死亡。药物是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手段,多通过药物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局部,起效迅速,安全性高。本文就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0例,均通过支气管哮喘相关检查标准检查确诊,同时排除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外伤、自体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支气管异物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方式。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9-71岁,平均(46.9±6.2)岁,平均病程为(2.4±1.2)年,轻度4例,中度6例,重度1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7-73岁,平均(47.3±6.5)岁,平均病程为(2.3±1.3)年,轻度4例,中度6例,重度10例。全体患者在入组前均已签署研究知情文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吸氧、抗炎、镇咳、祛痰等常规治疗。同时患者均给予半卧位体位,实施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方式。给予患者联合沙丁胺醇1mL,0.9%氯化钠溶液2.5mL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次15min。疗程7天。观察组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方式。给予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悬混液1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ml中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次15min。疗程7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咳嗽、胸闷、气短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有效:患者咳、喘、痰、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或加重,肺部哮鸣音无改变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采用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观察组20例中,治疗后,无效0例,有效20例,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20例中,治疗后,无效2例,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9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恢复情况比较 3.讨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英文名称:Salbutamol Sulphate Aerosol 【成份】 硫酸沙丁胺醇 【适应症】 治疗及预防支气管哮喘,治疗伴有可逆性支气管阻塞。可用于慢性 【用法用量】 【使用说明】用量:大人及儿童每次剂量为2.5mg~5.0mg,一日四次,或遵医嘱。初始剂量以2.5mg为宜。用法:需由医生指导,在医院内经雾化器吸入。【使用管装雾化液方法】1.将管装雾化液开启:小心别溢出药液。2.将管装雾化液挤入喷雾器的贮液池内。是否要稀释应听从医生指导,并按照医生的处方量进行稀释。3.装配好喷雾器,由医生指导使用。病人将射嘴送入口内,则喷雾吸入疗法开始。4.使用后将剩余的溶液弃去,并清洗消毒喷雾器。【药物过量】逾量中毒的先兆表现:胸痛,头晕,严重的头痛,严重高血压,持续恶心、呕吐,持续心率增快或心搏强烈,情绪烦躁不安等。 【不良反应】 ⒈过敏反应及反常的支气管痉挛。⒉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震颤、恶心、心悸、头痛、失眠。 ⒊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目眩、口咽发干。 【禁忌】 对本品及其他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过敏者禁用,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⒈高血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应慎用。⒉长期使用可形成耐药性,不仅疗效降低,且有加重哮喘的危险。⒊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敏感者慎用,使用时从小剂量开始。⒋若使用一般剂量无效时应咨询医生,不能随意增加用量或用药次数。5.本品为处方药,运动员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参见【用法用量】。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除非当对母亲预期的受益大干任何可能对胎儿的危害时,孕妇才可考虑使用本品。 与其它大多数药物一样,仅有少量已发表的资料证明人类在怀孕早期使用沙丁胺醇是安全的。对动物的研究表明,当非常高的使用剂量会对胎仔造成某些危害。大规模的动物生殖毒性实验表明,无氟利昂类抛射剂HFA134a对胎仔发育无损害。 本品的致畸研究显示本品在β2-受体激动剂出现致畸作用的可比高剂量下,未发现致畸作用,但无人类妊娠和哺乳期使用本品的试验数据。 由于沙丁胺醇可能泌入乳汁,除非对母亲的预期受益大干对新生儿的潜在危险,否则不推荐哺乳期妇女使用。尚不清楚沙丁胺醇是否对新生儿有害处,在使用前应权衡利弊。 静脉注射沙丁胺醇或偶尔服用沙丁胺醇片可用来处理无合并症的早产,但不能用于怀孕六个月内的先兆流产。静脉注射沙丁胺醇禁用于产前出血,因子宫松弛会造成更多地出血。同样使用沙丁胺醇治疗孕妇哮喘也会产生子宫出血的危险。已有使用沙丁胺醇后造成自然流产出现子宫大量出血的报道。应特别注意孕期糖尿病妇女。 老人注意事项: 参见【用法用量】。

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万托林 通用名称: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英文名称:Salbutamol Sulfate Solution for Inhalation 【成份】 本药的主要成分是沙丁胺醇,其化学名为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气雾剂的内容物为白色或微黄色混悬液。雾化吸入液每毫升含有5 mg硫酸沙丁胺醇,其化学名为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缓解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可逆性气道阻塞疾病)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及急性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或其他过敏原诱发的支气管痉挛 【用法用量】 本品只能经口腔吸入使用,对吸气与吸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患者可借助储雾器。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依照发生的系统,器官和发生率分别列出。发生率定义为: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且 【禁忌】 对本品中任何成分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哮喘的控制应常规按照阶梯治疗原则进行,并通过临床和肺功能试验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支气管扩张剂不应该作为患有严重哮喘及不稳定性哮喘患者的唯一的或主要的治疗药物。在

哮喘控制中出现突然的和进行性的恶化提示有生命危险的可能时,应考虑使用或增加激素用量,被认为有危险的患者应监测其每日峰流速。医生应该考虑给这些患者使用最大推荐剂量的吸入皮质激素和/或给予口服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若需要更大剂量的短效支气管扩张药,特别是短效吸入型β2-激动剂以缓解症状,表明哮喘的控制恶化。应告诫患者,如发现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疗效下降或需使用比平时更大剂量,应去咨询医生。在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考虑加强抗炎治疗(如:加大吸入皮质激素的剂量或口服一个疗程皮质激素),必须采取常规的方式治疗严重恶化的哮喘。若认为患者病情危险,则应改为监测每日晨起峰流速。动物实验显示,一些拟交感神经药物在高剂量下会引起心脏反应。因此,不能排除长期使用这类药物治疗引起心肌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应关注那些接受大剂量沙丁胺醇或其它拟交感神经药物的患者,及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患者。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所含抛射剂为无氟利昂配方的氟氢烷。动物实验表明,该抛射剂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即便在出现昏迷和对儿茶酚胺的心律失常作用的敏感性减弱的非常高暴露浓度下,其对心脏的致敏性作用仍弱于三氯甲烷(CFC-11)。甲状腺毒症患者服用沙丁胺醇应慎重。过量使用将诱发耐受状态并导致低血氧的恶化。经肠道外或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会有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严重的急性哮喘患者需特别警惕,因为同时服用黄嘌呤衍生物、类固醇激素、利尿剂以及缺氧会增加低钾血症出现的可能,上述情况下,建议对患者的血钾水平进行监测。应牢记沙丁胺醇有诱发低血钾而造成的心律不齐的可能性,特别是洋地黄化患者注射沙丁胺醇后。应对患者吸药方式加以指导,确保吸药与吸气同步进行,以使药物最大程度达到肺部。应告知患者可能在吸药时会发现本品的味道与其它以前使用过的气雾剂有所不同。只有在医师的指导下,方可增加用药剂量或用药频率。如果在先前有效的剂量下,症状缓解时间维持不足3小时,建议患者寻求医师的帮助,以增加其他任何必要的治疗措施。尚无对驾驶和机械操纵的影响的报道。运动员慎

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及体外评价本文选择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纳米混悬液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纳米药物晶体的制备工艺和制剂处方设计,并对制剂进行了体外评价。以水为分散介质,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布地奈德纳米混悬液(Budesonide Inhalation Nano-Suspension,BUDINS),分别采用自制振动网式雾化器和市售PARI雾化器进行雾化,系统的评价了其雾化性能。 建立了BUD的HPLC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以药物粒子平均粒径大小为指标,进行了药物纳米晶体制备工艺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药物粒子平均粒径大小、<1μm的药物粒子累积百分数及纳米混悬液的稳定性、雾化性能为指标,进行了BUDINS处方筛选,最终确定了制剂的稳定剂种类(0.02%吐温80、0.01%HPMC、0.01%EDTA-2Na)、pH值(6.0)和渗透压调节剂用量(0.85%NaCl)。 并考察了处方在40℃条件下4个月及25℃条件下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表明,BUDINS的药物粒径、pH、BUD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显著变化。对制剂进行了体外评价。 首先,分别采用飞行时间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TO F法)、两级玻璃碰撞器和新一代撞击器(NGI)3种仪器测定了BUDINS经自制振动网雾化器雾化后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APSD)、微细粒子剂量(Fine Parti cle Dose,FPD)、微细粒子分数(Fine Particle Fraction,FPF);其次,采用NG I,比较了市售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Budesonide Inhalation Suspension,B UDIS,商品名普米克令舒)经Pari雾化器雾化和BUDINS经自制振动网式雾化器及Pari雾化器雾化的结果,主要考察指标包括药物残留率、APSD及FPF。最后,探索了吸气模式和吸气流速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5-18T16:00:54.48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2年4期供稿作者:李小燕 [导读]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 李小燕(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门诊部 810000)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50 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88 例和对照组62 例,两组基础相同,观察组加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每日2 次,连用3~5 天。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关键词】硫酸沙丁胺醇;儿童哮喘;吸入治疗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在第九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上许多有经验的临床专家认为:雾化溶液吸入在哮喘发作期有特殊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哮喘儿童发作患儿150 例,均为我院住院的急性发作哮喘儿童,诊断标准符合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并排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88 例和对照组62 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镇静、抗感染、止咳祛痰、激素及氨茶碱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ARI雾化泵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万托林),使用量按100~150 μg/kg计算,再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吸入时间5~10 分钟每日2 次,连用3~5 天。 1.3 疗效观察 显效:治疗3 天喘息、气促及缺氧征明显改善,哮鸣音基本消失;有效:治疗3 天上述症状有所改善哮鸣音减少;无效,治疗3 天上述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2 结果 2.1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下表 2.2 两组间喘憋、咳嗽哮鸣音,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儿童哮喘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因此消除呼吸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缓解呼吸道梗阻,改善低氧血症,尽快恢复肺功能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方面。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是一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高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β2肾上腺素,激活腺苷环化酶,促进环磷腺苷生成,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解除支气管痉挛,纠正缺氧,使肺功能得到改善。通常30 秒起效,5~10 分钟高效,疗效可维持4~6 小时,故特别适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本组研究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更快,与国内的报道一致。表明该治疗方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第九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2):108. [2] 刘思梅.200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有关儿童哮喘的诊治指南[J].使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319-320.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悬浊液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128例分析 黎洁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悬浊液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128例分析黎洁 发表时间:2018-11-05T11:44:10.72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黎洁[导读] 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悬浊液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见效快、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湖南永州 425006 摘要:目的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浊液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56例喘息性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128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利巴韦林、地塞米松治疗,128例患者为实验组,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悬浊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2.8%)显著优于对照组 (70.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经治疗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悬浊液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见效快、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喘息性肺炎 Aerosol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mist suspen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128 children with asthmatic pneumon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bulized budesonide suspen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tic pneumonia in children.Methods 256 children with asthmatic pneumo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2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ebulized chymotrypsin,ribavirin and dexamethasone.12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ebulized Budesonide aerosol suspension.The efficacy of group patient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82.8%)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0.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the improvement of lung fun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aerosol suspen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sthmatic pneumonia is effective,easy to operate,and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Budesonide;Inhalation;Asthmatic pneumonia 喘息性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步增高。患儿除有肺部炎症外,还存在支气管痉挛和气道高反应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呼吸困难等[1]。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影响患儿健康,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布地奈德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抗炎作用强,能有效减少炎性物质分泌和减轻气道的高反应性[2]。本研究旨在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浊液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256例喘息性肺炎患儿均为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各128例。其中,对照组行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利巴韦林、地塞米松治疗,男68例,女60例;患者年龄0.4~8.3岁,平均年龄4.5±1.8岁;病程10d~11月,平均病程 2.8月±0.2个月。实验组患者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悬浊液治疗,男70例,女58例,患者年龄0.6~8.1岁,平均年龄 3.9±1.7岁,病程11d~10月,平均病程2.4±0.3月。对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对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和布地奈德过敏的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全身性真菌感染患者等。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利巴韦林、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方案为25000U利巴韦林、80000U糜蛋白酶(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12)、5mg地塞米松(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4H4021869)。将以上药物按计量混匀雾化吸入,2次/d,15~20min/次。 1.2.2实验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悬浊液治疗布地奈德雾悬浊液,批准文号为X20010422,由澳大利亚阿斯利康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mL:0.5mg。治疗方案为 2次/d,0.5mg/次,5~10min/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疗效。 肺功能主要监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的标准为患者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哮鸣音、湿啰音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的标准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哮鸣音、湿啰音等症状显著减轻;无效的标准为患者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显著优于对照组70.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8周后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