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首先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上。

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在新课程中,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二、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具有如下的一些角色行为: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教师要慎重地运用学生原有的鉴定和介绍材料,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三、新课程中教学方式的变化

(一)课堂中知识结构的变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新课程的知识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也将为激活教师个人知识及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留下充分的余地。课堂知识的变化,将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

(二)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

课程知识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教科书知识占绝对优势,很少有教师个人知识的发挥,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在新课程中,教师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

(三)课堂常规经验的变化

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时候,他的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让学生回答教科书中的问题,记课堂笔记。

当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时候,他的做法是: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四)注意新课程理念下的盲点和误区

由于新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力倡学生“自由选题、自由创造”,可能并容易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退居一隅 ,乃至成为“旁观者”,“局外人”。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应是一种传统的教育观而常常受到贬弃,但它确实提示了教育的某个本质方面的特点,仍有它的实践意义。确认这一观点,能够让教师明确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责任和作用,从课程内容、方案的选择、设计到操作、运行乃至总结、评价,教师自始自终担负着主要责任,其重要性是学生的自主性无法取代的。当然,教育实践活动中对象是发展中的、主体性的人从来不是被动地接受“改造”的,学生是把教师的施教活动作为对象加以认识和反省,教师就是在这样的交互活动中

体现其主体性的。

总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教师行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者。新课程中一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其中体验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所浸透着的欣喜。在新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将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已经不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情境的规定,一种课程发展的趋势,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浅谈转变教育观念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厦铺小学程胜男 通过阅读和学习张力载写的《转变教师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策略要点》,再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感悟,本人深深体会到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 以往的教育观念,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需要用有全新的思想来指导。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所以教育观念对任何学段的教学 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和统率作用。在那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中走过 来的教师,若不更新的教育观念、转变新思想和教学方法是很难适应新课程并达 到新课标要求的。所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 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有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彻底转变才会真正焕发出教 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自古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模式几乎已经成为教育定式。但是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就需要教育的不断更新,所以这种固有的模式也应该要逐步改进。因为传统的教学课堂注重的是传授知识,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机械,呆板的,只能靠死记硬背,套题型完成作业。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很难培养 培养出个性的张扬,人格的健全,高素养的学生。因此,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 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体。教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 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 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 征是: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不让老师 牵着鼻子走,能自己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 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 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 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 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020年最新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2020年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能参加这次国培网络研修学习,我深感荣幸。能面对面听专家讲课,并参与互动交流,真的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但我认为的是肩负着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对于这次培训,我将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和探求,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学习,我制定出了一套自己的具体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引领,转变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促使自己专业化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深化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理解。 3、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小学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认真听专家的讲座,观看课堂实录,学习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学习专家们的先进理念。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学到的知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3、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我不断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骨干教师学习,向有经念的教师请教。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努力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4、积极参与各种研讨活动:

专家教授引领、主题探讨、实地教育考察、自主合作探 究、网络交流等。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博采众长,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 通这次国培学习,对我感触很深。真真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多少没学到”,简而言之,就是人的一生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作为跨时代的教师,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我想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增长知识,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次“国培”研修学习,我相信自己在自身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和 教育教学方法上会有许许多多的收获,会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新课程互动课堂氛围 随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的颁布与实施,我国中小学涌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当改革的浪潮迎面撞来时,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已深切地感到,传统的教师也骤然转型——教师已由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主动构建者,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已由裁定学生成绩的“法官”转变为评价学生发展的阐释者。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试验逐渐推广和深化,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作为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下面我针对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个合作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上,常常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复制老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不教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基于上述原因,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再只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的课堂上,交往意味着师生之间是合作交系。这就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融入到学生中间,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

教师教学能力的观念转变

教师教学能力的观念转变 一、传统教育的现实背离与突破 “教育预备说”是英国19世纪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首 先提出来的。该学说认为教育就是为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教会人们怎样去生活[2]。这种将教育作为未来生活预备的 观念,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如出一辙,只是对未来生活的标准有着不同的理解。斯宾塞提倡快乐教育,然而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学习的快乐却长期忽视、甚至压制。在生活预备的传统教育观念指引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似乎成为传统教育文化的精髓。 但是,“苦尽”不一定“甘来”,“甘来”也未必能弥补“痛苦”。2019年北大学子弑母案再次对传统教育进行灵魂拷问。基于受教育体的不成熟,“未来生活”往往成为一种外在灌 输式的预设,“生活预备”的传统教育忽视了学习主体的主 动性与选择性。同时,这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中人性释放和快乐体验的教育,如果与学习主体的兴趣与能力兼容度不高,那么未来要求越高、延续过程越长,受到的伤害和痛苦也就越多、越深。过份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属性,忽视了教育是多种目标与功能的平衡推进过程,显然是不可取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 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

在2018年11月24日的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吴岩司长也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其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探究个性、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人才。“金课”水准下的课堂,“获取知识是手段,开创新知和实践创新是目的,保留性的传承虽然也有必要,但不具有中心地位,传承与创新由外在形式化到内在实质化转变”[3]。这种培养高阶人才的创新教育改革,被认为是20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革命[4]。 “金课”建设既需要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也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更需要科学地重塑教学理念。当前,中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理论知识足够深厚、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学理念重塑的地位更为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缺席早退、发呆睡觉玩手机,有学生自控力的问题,但主要还是学生过程参与度低、忽视多元能力致价值不高、应试考核的突击倾向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金课”要求下,传统课堂要实现有趣、有用的改革转型,就应该从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目标三个方向进行改革: 学习兴趣贯穿教学过程,是课堂价值、过程参与和尊重爱护的主观感知; 学习过程具有独立价值,是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和性格塑造的主要渠道;

青年教师学习计划

青年教师学习计划 一、培养目标: 1、使青年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主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2、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和课改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教材、教法研究、深入进行课改实验。 3、让青年教师多次指教公开课和研讨课,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做到“三给”。 1、给机会。要多给青年教师展露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利用机会来挖掘自身的潜力。 2、给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是精神的,要借助于不断的鼓励来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 3、给时间。对青年教师的成才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允许他们失败,给予他们奋斗发展的一定时间。 三、近期个人发展目标。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努力学习新理论、新理念,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2、坚持每天读书两小时,做到读书有体会,上网有博客,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 3、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老师。 4、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

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四、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1、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论文等在市或市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 2、树立了终生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了自己的业务素养,成为了一个有内涵的教师。 3、锻炼好自己,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做人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五、具体措施 1、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在理论学习上,引导教师勤于学习,有学习的强烈意识和良好习惯;善于学习,有学习的有效方法和学习质量;学以致用,有学习的深度思考和实践行为。 2、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不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3、坚持写“教育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可以提升

【精品】浅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地 发展并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在不断地融入到这一时代背景之中,进而造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 方法、教学模式等课堂教学各个因素的适应性转变。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面临教育领域内的这一重大变化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准备来迎接挑战 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做一简要探 讨: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性;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应然;教师应对角色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地发展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信息化时代给教育领域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使教师不得不审时度势,一方面要继续肩负教书育人的传统使命;另一方面,应及时把握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应对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各个环节的冲击,从而在信息化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使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其 育人的价值。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性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信息时代的网络世界里,教师与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上课、做作业、上辅导班也不再是学生巩固学业、提升自己的唯一方式。学生可以 通过各种信息手段如计算机、手机、远程视频等获取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近年来慕课的大规模来袭,使得学生仅用一台电脑就能修习自己感兴趣的课 程。这些颠覆传统教育观念的学习方式更加提高了学生对自身知识增长、智力发展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在信息化时代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课下通过信

教师需要转变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需要转变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支持者,其行为直接关系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的思维形式和学习行为发展方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受教育教学思想支配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教育教学观,彻底放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发展方向不相适应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才能自觉实施正确教育教学行为。 一、教师要放弃“相信自己告诉学生什么,学生就能学会什么”的观念 教师要“相信只有学生自己学习才会更有效,相信学生的学习结果要通过某种活动来实现,只有当学生发挥了自己的积极性才能学会”。学生的各种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反复体验,获得知识、懂得道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而教师的讲解“告之”,学生只能记忆和背诵教师给定的内容,不可能消化和理解,也不可能掌握和应用,提即不可能学会“什么”。 二、教师要放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师奖惩的结果”的观念 教师要“相信学生要做出的学习行为,是与满足学生

自我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教师的“奖惩”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学生才能产生行为动机,只有学生反复获得自我满足后,才能增强自信心,确立行为信念,选择符合规范的行为。如果学生认为教师的表扬是虚假的,或能导致他脱离集体,尽管教师想激励学生进步,学生也会不买账,而做出不良反映;如果学生认为教师的批评是恶意的、跟他过不去,或能丧失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尽管教师出于“恨铁不成钢”,学生也不会理解,必然产生抵抗情绪,或反抗行为。可见认为“较多地对学生优点或错误做出反映是好意”,未必妥当。因为学生会因教师的批评成为消极目标,也会因教师的表扬使学生成为众矢之的。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关键是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必须选择时间、场合和对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情绪、性格,以及学生的家庭、集体中的处境和突发事件的基础上,从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的实际出发,选择真实和适度的表扬与批评,使学生乐于接受,自觉发扬长处,改正缺点。 三、教师要放弃“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教师的任务就是设法使学生‘知识瓶’装得满满”的观念 教师在这种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数量与质量同教师的传授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成正比。于是当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了最多的知识时,会感到很自慰。当学生安静地听教师讲课时,教师会感到很自豪。

最新浅谈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内容

浅谈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转变教学行为,就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以往教学行为的不足:1、教学目标的狭窄化 2、教学设计的程式化 3、教学结果的短期化,我们怎么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影响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行为不会孤立存在的,它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因此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做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是做好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工作的前提。只有新的教学观念,才会给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注入鲜活的动力,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行为就不可能转变。 1、加法的思维方式 我们先来分析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的对学生的极大关注。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与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目标是否落实的关注。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实要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但是,教师从教材出发制订的关于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围绕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更没有考虑到数学教学是为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只是关注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而没有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中深层次的思维状态。从本质上反映了教师对“人”的问题的忽视。 2、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在很多教师看来,开放的教学与基础的扎实是一对矛盾,一旦实施教学的开放,就会丢失基础的扎实。因此,在实践中往往表现出以下几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在教师的浅意识里,封闭教学的结果是基础的扎实,开放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是成绩会下降,因此,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是封闭的,但是为了确保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紧跟教改潮流,转变教学观念 通过紧跟教改潮流,积极转变观念的学习,本人深深体会到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用全新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中走过来的教师,若不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所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会真正焕发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学生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犹如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行一步。在这种观念下培养的学生,其个性的张扬,人格的健全,素养的提高,将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性学习,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能自己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必须改

浅谈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与促使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策略 华亭县西华初中数学课题组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由重“教”传递向重“学”发展转变,由统一标准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构形式向重过程探究转变,由单项信息传输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民主和谐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教学中,教师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本文作者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一、影响教师角色转变的因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先前,教师被认为是长者、有学问的人;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教师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递者”;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有人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的启发教师或鼓励者,因为教师在获取信息方面和学生是平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仅要考虑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兼顾学生教室外的经历,包括来自家庭的和社会的影响。教师的角色也许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编导或学生的朋友,换句话说,教师也需要学习、合作、创新或做学生的朋友,在这里教学相长。 (二)教学理论的发展。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创造潜力和追求发展的本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美国教育家埃立克詹森认为:影响学习者的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状态即学习者的适应心理情况,策略代表教师的授课风格和方式。多种教学媒体的使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了愉快互动的学习氛围,这使以往的一些教学理论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三)课程改革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改革中,教师的角色与传统的完全不同。首先,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满堂灌”;其次,学生应全面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再次,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的内容也更灵活,所学的东西来源于生活实际并应用于生活实践。换言之,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一个成功的老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研究。总之,新课程并不是要教师完成某种任务,而是要教师本身明白如何成为一个高瞻远瞩的决策者、对孩子未来发展具有帮助作用的引路人;同时从具体意义上说,要求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语言学习环境,从孩子本身出发,精心设计,敢于创新,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重视文化的情感熏陶,重视行为的自我评价,以人为本。《新课程标准》的重点就是要改变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文档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文档Experience document of changing concept 编订:JinTai College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猫场中学创建起步于1994年,独立挂牌于XX年。学生 由原来的300人发展到今天的1800多,成了全县规模最大的 初级中学。猫场中学的办学条件一直很差,教师工作特别艰苦,到了今天全省已在轰轰烈烈的准备迎接“两基国检”了,学校还没有专用教室,实验教学和图书阅览困难很大;活动场地很差,差到每天的课间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参加;厕所不够用,差到只有34个蹲位,学生大小便非常拥挤,学校脏乱差 遇到困难;校门需要建设,围墙还未结束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有了寄宿制,虽艰难,但算是幸运的了。 1、寄宿制学校的获得,全校教师的付出不少。 猫场中学只有普通教室,并且很窄,窄到大多只有40平 方米的使用面积,比现在的小学教室都还小,好像勉强建来应

付差事的。猫场中学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曾经历过扣发配搭教学仪器设备,教室不够,采用“二部制”教学和在校外修补废弃房子来应付的历史。为了争取上级的同情和支持,学校决心以教学质量来谋取自己的生存。经过艰苦奋斗,自建校之日起,教学质量一路攀升,先后挤垮了镇内的磺矿子校初中、长征民中、永乐民中、六仲初中点和伟利登初中部。到了XX年教学 质量就跃居全县农村中学的前茅,到如今一直保持全县的领先地位,用近几年的中考成绩就是有力的证明。XX年起,中考 升学上线率上升并保持80%,比全县的平均水平翻了一番,特 别是考取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一年多过一年,XX年20人,XX年32人,XX年54人,XX年56人,XX年78人,XX年93人,XX年123人。这是全县除城关镇文慧实验学校外其他任 何一所学校的初中部都没有的效果。为了争取寄宿制,学校不但努力抓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领头和动员教师掏自己的腰包来征地,用私人钱征地给学校争取寄宿制工程,付出最多的是校长,不但要和村民交涉,而且掏钱征得的土地就达一亩。猫场中学的这种举措,在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今天是很少见的。猫场中学所做的努力和贡献,终于得到县委政府的同情和支持,于XX年将其他乡镇的寄宿制项目调剂给 了猫场中学,并且还评为毕节地区表彰的“两基”攻坚先进集体。

奇格尔台学校转变教师观念计划

奇格尔台学校转变教师观念计划 奇格尔台学校转变教师观念计划 奇格尔台学校转变教师观念的计划 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科学的、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崭新的教育模式,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奠基工程。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首先应该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念。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观念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 一、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做学者型的教师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真理的象征,是绝对的权威。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宽泛,现在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已经超过了成年人;而且,他们精力充沛、记忆力好、接受新事物快,教师已经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发号施令的、主宰学生一切的权威。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放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架子,服务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关系。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使教师们认识到,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扎实而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广泛深厚的学科以外的科学文化知识,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熟知学生心理,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创新和改革,有教育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转变落后的学生观,张扬学生的个性

听话多少年来一直被我们用来衡量好学生的标准,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要。新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精心设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学生之间从发展程度和水平来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重视学生的特点并以此出发进行教育,恰恰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体现出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方式,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来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意识到:没有笨的问题,只有求知欲;没有错的回答,只有没学会。让所有学生感受到:教室不再是一个四方形的没有生命的水泥盒子,而是一个吸收知识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没有唯我独尊和师道尊严的束缚与压迫,有的只是人格的凸现和心灵的舒展。让学生在这个乐园里尽情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新的学生观还要求我们向学生学习,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方面,学生要比我们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如:通常学生的同情心、神圣感、创造力比教师强。 三、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陈旧的教育观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教育仅是教师的单向灌输。新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听、记的过程,而是他们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去悟、求的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给黄金不如给其‘点金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要起组织、引导、点拨作用,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牵着学生走、题海战术等单向灌输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向交流,让学生有说的自由,有做的机会,有改的可能,要引导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呢?概括起来为: 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怎样去做呢? (1)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3)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5)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就必须变课堂上的传授者为学习上的引路人。 2、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是教师教得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就会有很多教师为学生成绩提高不上去而苦恼。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就不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变单一主体为双主体,在当好导演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作为引导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1)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教学相长”,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成长的一面明镜。 (3)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

教师新理念学习计划.doc

教师新理念学习计划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要立足岗位,必须以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为业务学习载体,下面我分享了范文,供你参考 篇一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我将以"学习"为主题,做到时时"充电",每天找一些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来读,以增加自己的阅读面,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新目标。坚持以转变观念为重点,以重建师德为核心,提高专业素养;坚持以学习为本,以学校为本,提高自我生命价值;坚持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自修为主,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我现有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要立足岗位,必须以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为业务学习载体,脚踏实地的抓好自己业务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自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早日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通过学习我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习目标: 1、加强学习,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 2、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进行教育实践。

3、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将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二、学习内容: 1、强化学习,坚持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做到定时、定内容,学习有关优化课程结构的文章和走进课程的信息报道。学习常规管理,班集体建设,师德、民主管理的报道,并与课改革密切结合。 2、认真学习,和骨干教师进行漫谈、讨论和研究。同时自学自练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尝试教学,探索教学方法。 3、及时对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用笔随时记录下来抽时间整理,并争取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进步。 4、虚心向各科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加强校内外听课,虚心与本校同学科教师交流上课心得,取长补短,尽量挤时间争取去听课,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5、狠抓教学质量,加强培优补差的工作,切实提高学生成绩。从实际情况入手,对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认真执行,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手段,认真探索好的方法,个别情况作个别辅导,加大力度。通过家校联系、学习竞赛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6、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学习,切实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能力和措施。 三、具体措施: 1、了解教师个人学习的制度。 2、多听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上公开课,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

浅谈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比较单纯,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被认为是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文化权威的化身。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从教育目标到教育方法等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虽然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这一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教师却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传授学生经验,而是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的职能,因此,教师的角色相应地也向多重性演变。具体说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 。 而是应该激疑善问,提倡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批判,教师要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以自己的开放、诚实激励学生敢于思考,提出自己的答案,通过自己对问题的回答和阐述鼓励学生自己做进一步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从单枪匹马转向群体的协作者 协作学习是现代教学论和课程论的基础。通过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新时代网络环境支持不同地域的学科以及个体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公平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因而对教师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建立新型的协作关系。教师作为群体协作者的作用体现在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组织、监督生生交互作用和进行师生交互作用,以及师师交互作用,即教师之间在网络环境中超越时空和地域界限的协作,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可协作设计课程,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合作开发教学软件等。打破以往封闭自锁或传统教学中的很小范围内、很少有学生参与的教师之间的协作。 4.从授业者转向学习者和研究者。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已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素质,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新课改正好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使教师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因此,新课改的实施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改变教师权威形象,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和条件,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努力构建体现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在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教师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教师要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

教师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近日,我校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学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讲话,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作为青年教师我倍受鼓舞和启发。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必须结合这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切实解放自己的思想,推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教师要适应发展,更新观念。思路决定出路。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摈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赋予继续解放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为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切实解放思想,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思想大解放带来工作的大活力,为地方的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二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永葆生机的源泉。教师要想不被淘汰做合格教师,还要有创新精神。而其创新的基础就是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1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1 a;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收集推荐的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使本学期的各方面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本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思想政治方面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学习体会,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热爱自己的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把学校看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把老师看成妈妈一样。对学生一视同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2.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师德修养 本学期,我将通过网络、刊物等渠道,搜集名师的事迹材料,认真学习体会他人优秀的教育经验,在名师的引领下,进一步用爱心、耐心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在班级工作中如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虚心的向周围的老师请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工作,更需要不断学习。在工作中,我会继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把一些好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要提高学习成绩,学困生是关键,我准备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3.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努力缩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建立“家校联系册”,使家、校双方随时了解孩子的表现,以利于对学生进行及时教育。 4.常规业务方面 力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出满勤。认真备课,为40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