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综合试题

旅游管理综合试题
旅游管理综合试题

科技大学

2014年高职高专升本考试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课试题

说明:试卷总分200分,其中旅游学70分、旅游经济学70分、饭店管理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装订不拆开

第一部分旅游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

1、虽然旅行和旅游在我国自古有之,而作为一项经济事业的旅游业,直至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1923年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在上海诞生。中国旅行社的创始人是()。

A、源

B、左宗棠

C、光甫

D、之洞

2、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是天赋的自然地理条件,但是要成为可供旅游者亲临其境直

接进行观赏的客体,还必须经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开发改造,诚如古人所云:“上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这体现了旅游活动具有()属性。

A、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

D、消费属性

3、旅游是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社会活动,是一个各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和各个环节

环环紧扣的整体运作过程。这说明旅游活动具有()特点。

A、参与性

B、广泛性

C、综合性

D、季节性

4、我国将国旅游者通称为国游客,是指任一个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

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活动而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其他地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个月,并且出游的目的不是通过

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A、3

B、6

C、9

D、12

5、旅游者通过各种形式保持与社会接触,为了改变环境,逃避日常琐事及惯常的

社会环境,而进行旅游活动是出于()的动机。

A、身体面

B、文化面

C、人际面

D、地位和声望面

6、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旅游活动,这类闲暇时间往往是家庭外出探亲访友或旅游度假的高峰期。

A、每日

B、每

C、公共假日

D、带薪假期

7、对价格较敏感,季节性较弱,多集中于传统节假日出行,很少或没有选择旅游 目的地和时间的自由,具有这些特点的旅游者属于(

)旅游者。

A 、家庭及个人事务型

B 、娱乐消遣型

C 、差旅型

D 、观光型

8、旅游业具有(

)特点,使旅游业不仅涉及那些直接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

的行业,如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也涉及间接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 业,如园林、纺织、外贸、邮电、食品等。

C 、依托性

D 、敏感性

在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中处于核心地位。 ( )

C 、接待部门

D 、财务部门 10、国际旅游客流运动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从

全球六大旅游区来看,无论是 国际旅游收入额还是国际旅游接待量上, ( )都居首位。

A 、欧洲

B 、美洲

C 、东亚及太平洋

D 、南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5题,共10分。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受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其中在旅游者的个人因素中最 为重要的两个因素是(

)。

A 、旅游动机

B 、个性心理类型

C 、身体状况

2、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区的可进入性是旅

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容,解决和提高旅游 资源区可进入性有赖于包括以下哪些面的建设( )。

A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

B 、交通客运工具的配套 3、在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投资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即包括 ( )几个面的分析,从而确定其开发在经济效益上是否合算。

A 、经济可行性分析

B 、政治环境可行性分析

4、 旅游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有着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性质,旅游业的性质包 括(

)。

A 、经济性

B 、文化性

C 、服务性

D 、依托性

5、 旅游活动带来的社会接触和文化交流对旅游者和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既有积 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影响表现为(

)。

A 、不良的示效应

B 、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C 、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D 、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X” )

1、 闲暇时间是个人可以自由支配,从事休闲娱乐或自己乐于从事的其他事情的时 间,所有的闲暇时间都可以用来旅游。

2、 旅行社是旅游批发商,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产品的企业。

3、 我国在出境旅游市场的规模上,除了个别年份外,近几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

A 、综合性

B 、关联性

9、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旅行社工作的核心部门。

A 、销售部门

B 、计调部门 D 、家庭状况

C 、交通运营的合理安排

D 、建设良好的通信设施

C 、社会和环境可行性分析

D 、技术可行性分析

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

4、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5、旅游市场是指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商品的实际购买者。()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3题,共12分)

1、旅游

2、旅游业

3、可持续旅游

五、简答题(共4题,共23分)

1、旅游活动的容有哪些?(6分)

2、请简单回答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7分)

3、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4、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具有哪些特点?( 5 分)

六、论述题(共1题,共10分)请你详细分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8、 (

Word 资料.

第二部分旅游经济学

、填空题(每空1分,共5题,共10分)

1、 旅游需求的指向性主要表现为两个面:一是旅游需求的( 二是旅游需求的(

)指向性。

2、 旅游消费行为是指旅游者(

)、( )和( 品的行为以及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指向性;

)旅游产 3、 推动旅游目的地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 4、 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可以从三个阶段进行创新,即( 新、( )创新和( ) 5、 旅游产品和其他的非旅游产品之间的消费存在一种(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

关于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需求弹性大,斜率小 单项旅游产品的功能越重要则弹性越大

)的接待能量旦 旅游交通设施

新。 )关系。 )。 B 奢侈品需求弹性小 D 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疋一个或地区有效旅游供给量的典

型标志。

B 旅游服务设施

C 旅游餐饮设施

)是否发达,是用以衡量一个或地区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标

志。 商务旅游 ( )。 经济消费效果

散客旅游 B 旅游能使参与者提高素质, A 宏观消费效果 B 团队旅游 冶情操,这是一种

直接消费效果

中国国际旅游消费结构中, A 基本消费

B 非基本消费

C 边缘旅游消费

研究各个旅游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关系,属于 企

业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

)属于辅助性旅游供给。 旅游购物设施 交通运输设施

)是以竞争为中心的定价策略。

)支出比重过大。

B 微观经济效益 D 宏观经济效益

B 公用事业设施 D 食宿接待设施

)。 )创 D 旅游住宿设

D 度假旅游

D 间接消费效 D 奢侈品消费 )畴。

A 成本加成定价法

B 目标收益定价法

C 区分需求定价法

D 随行就市定价法

9、 当某种旅游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后,达到供求平衡后的均衡数量将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0、 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其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一般是率先发展

A 国旅游

B 出境旅游

C 入境旅游

三、 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5题,共10分。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旅游需求的产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 旅游动机 B 相应的支付能力 C 闲暇时间 D 旅游目的地服务设施

从旅游者角度来说,会对旅游者旅游经历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

A 旅游者的个性特征 C 旅游者的阅历 旅游供给包括( A 旅游景区

B 旅游交通

C 住宿设施 D

餐饮设施

影响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强弱的因素包括( )等。

A 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

B 接待设施

C 旅游价格水平

D 信息充分状况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互动因素包括距离因素和( A 交通因素 B

促销因素

C 汇率因素

四、 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4题,共12分) 旅游需求

2、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 : D 边境旅游

B 旅游者的社会阶层与生活式 D 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技术

)等面的供给。

C 住宿设施

)。 D 政治因素

3、旅游乘数

4、旅游卫星账户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

1、简述旅游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有哪些影响。

2、简述旅游企业有哪几种定价式。

3、简述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7旅游管理旅游策划学期末试卷A卷

考生答题不得 过 此线 ○○密 ○○封○ ○ 线○ ○ 17旅游管理旅游策划学复习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旅游策划 2、森林旅游资源 3、旅游项目 4、旅游节庆 5、旅游战略策划 二、填空题 1、旅游策划学的特点有整合性、______、_ 、 、 ______。 2、城市考察大致的内容有 、_____________、 。 3、旅游策划创意有三大秘诀,即____________、_ 、 。 4、一个精彩的的策划方案,应具备三个“精”字,即 、 、 。 5、旅游策划常用的技巧有_______、 、 、 、 。 6、旅游战略策划中的弹性原则主要包括了___________、 、 。 7、对旅游战略策划思维的培养,我们应该遵从三个思维,即__________ 、 、 。 8、旅游发展目标的制定,一般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_____________、 、 。 9、旅游规划策划的价值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____________、 、 。 10、旅游项目策划的定位包括 、_____________、 。 11、旅游产品的创新方法包括 、__________、 、 。 12、旅游形象定位关键是要“出位”,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即 、

考生答题不得 过此线 ○○密 ○○封○ ○线○○ 、 。 三|单项选择题 1、旅游策划学的基本框架包括两个部分,即旅游策划原理和( ) A.旅游策划技巧 B. 旅游策划应用 C.旅游策划程序 D.旅游策划战略 2、现场实地考察主要考察两个方面,即城市考察和( )。 A.旅游考察 B. 学术考察 C.市场调研 D.经济考察 3、旅游策划创意三大秘诀中的“首因效应”是指( )。 A.第一印象 B. 经验刺激 C.研究发现 D.热情 4、( )是旅游策划“金三角”中最根本性的因素。 A.时 B. 势 C.术 D.变 5、旅游战略策划核心旨在解决( )个方面的战略问题。 A.5 B. 6 C.7 D.8 四、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资料收集应以一手资料为主,二手资料为辅的原则。( ) 2、旅游策划中对“时”的把握最为复杂。( ) 3、寻求和选择“最优”发展路径和方向是旅游战略策划的一个重要原则。( ) 4、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只有利没有弊。( ) 5、娱乐性功能是旅游区中森林最基本的功能。( )

高三旅游管理考试及答案

高三旅游管理专业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 1、旅游者的流向 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流动的具体方向,即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旅游动机与经济能力及其他客观条件辟因素所选择的目的地。 2、旅游外汇收入 国际旅游者为了购买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必须支付给旅游接待国(地)的外币,即国际旅游者用于在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外汇支出构成了接待国(地)的旅游外汇收入。 3、《21世纪议程》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由182个国家政府共同制定和通过的一个综合性的行动纲领。 4、旅游产品 是指通过交换能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5、国民经济 指一个国家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的总体,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欧元” (EURO)于 1999年 1 月 1 日正式面世。 2、旅游供应市场既包括各种旅游资源、设施、服务,也包括旅游目的地的经营者。 3、能否积极组织对旅游商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能否最大限度的吸引和满足旅游者的购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成熟、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4、旅游最大的特征是流动,即旅游者是通过空间移动来完成自己的旅行经历,实现旅游目的。 5、旅游业回笼货币的手段,主要是依靠旅游接待服务活动。 6、发展国际旅游接待,可以增加旅游外汇收入,直接导致国家财富的增加,对 稳定市场起到更大的作用。 7、旅游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三者相统一。 8、发展旅游业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方面可以发挥出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9、走中国式的旅游道路有两层含义:一则要从具体国情出发,二则要顺乎世界潮流。 10、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经济和科技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管理专业试题

旅游管理专业试题:旅游法规试卷99年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作为旅游法调整对象的旅游活动领域内的四种社会关系有纵向关系、横向关 系、和。 2.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规定,国际旅行社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万元人民币,其中经营出境业务的,应缴纳万元人民币的质量保证金。 3.合同订立的两个阶段称为和。 4.税收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人、和。 5.在旅游保险中,按保险对象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按保险实施方式则为和。 6. 旅游经营者得以减免侵权民事责任的情况有混合过错、和。 7.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守自愿、公平 和原则。 8. 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和两大类。 9. 在航空运输方面的政府间国际公约是1929年10月签订的,中国政府批准公约的时间是。 10. 各国政府颁发的护照种类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种,即外交护照、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的《旅行社管理条例》是(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性法规 D.地方性法规 2.外国游客是我国旅游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客体 C.主体和客体 D.主体或客体 3.制定《关于旅馆合同的协定草案》的国际组织是( )。 A.国际旅游协会 B.世界旅游组织 C.国际统一私法学会 D. 联合国 4.我国签发给来华外国旅游者的签证是( ) A.Z字签证 B.L字签证 C.G字签证 D.C 字签证 5.根据我国《出国旅游管理条例》规定,出国旅游业务的管理原则是( ) A.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 B.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 C.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D.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6.旅游法律关系的变列( ) A.仅涉及主体变列 B.涉及主体和客体的变更 C.涉及主体和内容的变更 D. 涉及主体、客体内容的变更 7.旅游企业设立行为采取的法律形式是( )

旅游管理期末试卷 (1)

2016年秋季学期旅游管理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以零分计算!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人类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A )时期。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C )。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3.( C )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 B.牧民 C.商人 D.手工业者 4.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的时间是(A )。 年4月5日年6月5日年4月22日年11月19日 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社是(D )。 A.嘉宾会 B.旅游者组织 C.美国运通公司 D.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6.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B )。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7.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 A )。 A.社会旅游 B.公费旅游 C.大众旅游 D.奖励旅游 8.旅游活动的媒介是(D )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旅游宣传 D.旅游业 9.世界旅游组织在1980年发表的( B )中明确指出旅游也是人类社会基本需求之一。 A.《布伦特兰报告》 B.《马尼拉宣言》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红旗法案》 10.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是(D )。 A.社会性 B.经济性 C.政治性 D.社会文化性 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 )。 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士钊 12.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 D )。 A.《米兰之旅》 B.《伦敦之行手册》 C.《巴黎之旅》 D.《利物浦之行手册》

(新)高一旅游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常德市中职学校2012年下学期期终联考试卷 高一年级旅游概论 分值:100分时量: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19分) 1.()旅游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亲临其境、身体力行的不可替代性。 A广泛性B综合性C参与性D季节性 2.()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A吸引性B变化性C垄断性D季节性 3.()孕育着旅游的因子,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气息和某种内涵。 A宗教旅行B经商旅行C享乐旅行D探险旅行 4.()是人类早期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 A观光旅游B娱乐休闲旅游 C度假旅游D公务旅游 5.()“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说明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自然旅游资源B人文旅游资源C旅游资源D非物质旅游资源6.()由于经济、审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交通表现出 的特点。 A综合性B季节性C区域性D替代性 7.()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 A周穆王B腓尼基人C炎帝D黄帝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是。A度假旅游B观光旅游C专项旅游D会议旅游 9.()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是。 A观光旅游B商务旅游C宗教旅游D购物旅游 10.()按旅游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 A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公务旅游专项旅游 B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

C度假旅游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专项旅游 D观光旅游宗教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 11.()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增长大幅度下降,体现了旅游业的特点。 A综合性B依赖性C带动性D敏感性 12.()对景区的建筑、雕塑和对一些文化古迹的修缮,要强调返璞归真、修旧如故,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A特色B经济C市场D保护 13.()旅游业要真正发挥作用,硬件固然重要,“软件”的核心 更为重要。 A旅行社B旅游人才C交通运输D旅游氛围 14.()下列关于旅游业影响与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旅游业能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的发展。 B旅游业必然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间接就业岗位。 C我国旅游教育起始于1978年,30年来,发展缓慢。 D旅游业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过接待地的旅游承载能力。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旅游业经营管理的要素()。 A旅游资源B旅游设施C旅游服务D旅游人才 16.()旅游目的地的情况是旅游者对交通选择的主要因素。 A可进入B吸引性C价值性D距离远近 17.()出版发行《旅游评论》季刊,并提出“艾斯特”定义的旅游组织是。 A世界旅游组织B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 C国际旅馆协会D国家旅游局 18.()旅游参与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的。A间接参与性B主动参与性C被动参与性D不可替代性19.()在古代旅行和旅游中占远行游历较大比重的是。 A贸易旅行B宗教旅行C考察旅行D探险旅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16分) 1.()下列关于“新型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旅游是对传统旅游形式的深化、延伸与细分。 B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 C天津的客人来湖南旅游顺便参观湖南湘泉酒厂属于工业旅游。 D骑马穿越草原属于新型旅游中的一种。 2.()下列属于旅游业特点的是。 A带动性B依赖性C保护性D综合性 3.()下列属于区域性旅游的是。

旅游管理二模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对口单招二模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第Ⅱ卷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 26.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27.是以有形的空间、设备、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为凭借,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从事生产和营销活动,具有法定独立性的经济实体。 28.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9.是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30.指在满足客人基本、普遍的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不同客人个别的偶然的、特殊需要的服务。 31.泛指根据西方国家饮食习惯烹制出的菜点,以及根据西方习俗提供的服务。 32.直接或间接为宾客提供酒水和饮料,以盈利为目的的餐饮设施和经济实体。 33. 指饭店在预订已满的情况下,再适度增加预订的数量,以弥补少数客人临时取消预订而出现 的客房闲置。 三、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42分) 34.休闲农业旅游35.规范发展出境旅游36.运动式37.市场条件 38.注意锻炼身体,合理安排作息39.客观性40.嵩山41.殿春簃 42.福建脱胎漆器43.鼎湖山44.不发生实物转移45.大堂副经理 46.吸尘47.蒸汽48.漂白剂49.食物中毒50. 牛奶 51.意大利 52.煎53.推销客房54.计算机系统 四、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55.正确 56.错误将70年代改为80年代 57.错误将威廉·冯特改为艾宾浩斯 58.错误将当人们有某种愿望之后改为当人们有某种愿望之后,又具有满足这种愿望的客观条件

旅游管理真题库十套【适合事业单位考试】

旅游管理真题库十套 旅游管理题库一 一.填空1\可持续发展2.旅游需求市场,旅游客源市场3.学术,业务4.内涵,外延罗马 6.商务旅游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2.从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这个意义上来讲,旅游市场指的是或_________。 3.旅游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科学范围内的研究对象,对它的研究通常分别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领域进行。 4.二十世纪40年代以前的欧洲,受到传统的社会科学学术思想的影响,以为旅游学是要探讨和阐明旅游现象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 5. _________年,联合国在_________召开国际旅游会议,提出长途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的概念。 6.关于旅游的艾斯特定义所针对的只是消遣性旅游,而没有把_________纳入进去。这是该定义的不足之处。 二.单选 1.旅游资源的易损性表现在 A.有形旅游资源上 B.无形旅游资源上 C.有形无形旅游资源上 D.有形旅游资源强于无形旅游资源。 2.全面认识影响旅游的主客观要素,对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业的_______工作有一定实际意义。 A.产品定位 B.价格制定 C.市场营销 D.销售渠道 3.我国于1983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并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_______。 A.正式成员 B.附属成员 C.联系会员 D.团体成员 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目的地的定居和就业。 A.旅游者B.短程游览者C.旅游D.游客 5.“Employment multiplier”指的是________。 A.收入乘数 B.就业乘数 C.产生乘数 D.营业收入乘数 6.马里奥蒂()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__________性质的社会现象。 A.文化 B.综合 C.经济 D.社会 7.在旅游学的重要分支中,应当以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 A.旅游的经济外壳 B.旅游的现象整体 C.旅游的文化内涵 D.旅游业 8.客人抵达目的地后有关预订房间,租雇车辆,提供翻译导游等服务项目的委托,被称为_________。 A.联程委托 B.单项委托 C.代办业务 D.当地委托 9.直至________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才成为真正的企业。 A.1978年年年年 10.按七大国际旅游地区划分,在产生客源方面居于第三位的是___________。 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三.多选题

《旅游管理学》期末试卷a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旅游管理学》期末试卷A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旅游资源的易损性表现在( ) A.有形旅游资源上 B.无形旅游资源上 C.有形和无形旅游资源上 D.有形旅游资源强于无形旅游资源。 2、旅游客源地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 A.越均匀 B.越小 C.越大 D.难以确定 3、全面认识影响旅游的主客观要素,对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业的( )工作有一定实际意义。 A.产品定位 B.价格制定 C.市场营销 D.销售渠道 4、( )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目的地的定居和就业。 A.旅游者 B.短程游览者 C.旅游 D.游客

5、外出旅游季节性较强的旅游者是()旅游者。 A.差旅型 B.消遣型 C.个人及家庭事务型 D.商务型 6、下列划分旅游市场的标准中,属于宏观标准是()。 A.游客的性别 B.旅游形式 C.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 D.市行政区划 7、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或旅游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获得和保持市场,并确保将自己的产品推向这些市场的全部活动称为()。 A 旅游市场 B 旅游营销 C 旅游促销 D 旅游销售 8、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 D )具有多样性。 A 吸引旅游者的类型 B 旅游的方式 C 资源开发 D 资源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9、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10、旅游业从根本上说是()性产业。 A.综合 B.文化 C.劳动密集 D 经济 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12、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13、旅游营销的核心是() A.资源 B.顾客 C.市场 D.产品 14、以货币为单位,衡量目的地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标准是() A.旅游收入 B.旅游支出 C.旅游成本 D.旅游价格 15、通过发展国内旅游来促进货币回笼,不仅可以起到稳定货币流通量和商品供应量之比例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手段 A.旅游经济 B.稳定物价 C.经济 D.政治 16、()是指任何导致我们以后进行该行为的可能性增加的结果。 A.正强化 B.正能量 C.负强化 D.负能量 17、计划工作是() A.各级管理人员都要从事的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年度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综合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XXX页,第Ⅱ卷XXX页。两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答案标号,如果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________一般采用家庭式的布局,饭店的设施、管理、组织较其他类型简单,但是强调营造家庭式的气氛和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 A.观光型旅游饭店 B.商务型旅游饭店 C.度假型旅游饭店 D.长住型旅游饭店 ⒉生态旅游把_________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重视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A、旅游生态环境的原始自然性 B、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C、生态旅游地的文化内涵 D、生态旅游者的品味 ⒊思维的_________是指对已有的思维结果,不是盲目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提出疑问,判 断真伪和作出恰当的评价。 A、独立性 B、灵活性 C、批判性 D、敏捷性 ⒋寻根”旅行的主导动机是_________。 A、健康动机 B、文化动机 C、业务动机 D、交际动机 ⒌下列关于感觉和知觉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 A、在绿色光照下,会使人听觉能力提高;在红色光照下,听觉能力会降低 B、同一感觉通道的各种感觉之间有对比作用,不同感觉通道之间的感觉也能相互影响 C、在知觉的过程中,对象和背景之间不可以互换 D、语言文字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⒍下列旅游胜地自南向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黄果树瀑布②五指山③天山天池④五大连池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⒎下列有关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 A、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主要经典是《经藏》、《律藏》、《论藏》 B、基督教大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和复活节等

08单招旅游管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页至4页。第Ⅱ卷5页 至12页。两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共8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工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 绩无效。 一、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旅游基础设施的是 A导游指示牌 B.饭店 C机场 D.旅游船 2.下列关于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人港澳台市场是我国目前最大、最稳定的一个传统市场 B.俄、蒙市场的最大特点是边境贸易旅游特别活跃 C在世界六大旅游区中,来华的国际旅游者人数中,欧洲地区古第一位 D.日本、美国都为我国的传统客源市场 3.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称为 A.需要 B.兴趣 C.动机 D.能力 4.有些外国旅游者一登上长城就买一件印有“我登上长城了”中文字的文化衫穿起来;有的还喜欢买农村集市的竹帽、竹篮、草鞋等物。这是旅游者的 A.求知的心理 B.求有纪念价值的心理 C求新异的心理 D.求实用的心理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1页(共12页)

5.在人际交往中,影响人们好感产生的因素,除了仪表是否美,是否给人热情的印象外,还有 A.着装整齐大方 B.报答作用 C.举止文雅 D.礼貌好客 6.我国五岳中,位于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有四座,除泰山、华山、恒山外还有 A.衡山 B.黄山 C.嵩山 D.五台山 7.有京广铁路纵贯南北、万里长江横贯东西,向有“九省通衢”之说的城市是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8.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是_______的道场, A.观音菩萨 B.地藏菩萨 C.文殊菩萨 D.普贤菩萨 9.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又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寺庙是 A.灵应寺 B.宝莲寺 C.光孝寺 D.妈阁庙 10.餐饮生产的______特点,给餐饮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带来很大难度。 A.产品规格多,批量小 B.产品的生产时间很短 C.生产量难以预测 D.产品原材料容易变质 11.香槟酒开瓶时,如已溢出酒沫,应将酒瓶呈______斜握。 A.150 B.300 C.450 D.600 12.中餐点菜后______min,应检查宾客的菜是否上齐。 A.5 B.10 C.15 D.30 13.下列关于西菜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餐多用奶制品 B.英式菜调味用酒较重,也很讲究 C.头盆就是开餐的第一道菜,旨在开胃 D.主菜用完后即为甜点 14.常用于各类宴会,也是西餐厅、咖啡厅中十分流行的服务方式是 A.餐车服务 B.餐盘服务 C.家庭式服务 D.盘子服务 15. ______是我国白酒的始祖,素有色、香、味”三绝”之美称. A.汾酒 B. 茅台酒 C.五粮液 D.剑南春 16.下列酒品中,一般不做餐后酒饮的是 A.oloroso B.anises C.liqueurs D.brandy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2页(共12页)

2011旅游管理专升本综合课试题a

辽宁科技大学 2011年高职高专升本考试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课试题 说明:试卷总分200分,旅游学70分、旅游经济学70分、饭店管理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装订不许拆开。 第一部分旅游学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出现了国际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1988年,()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第一个目的地国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自此起步。 A、日本 B、泰国 C、新加坡 D、韩国 2、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中,()要素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旅游活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是旅游者期望的旅游活动的核心部分。 A、交通 B、购物 C、游览 D、娱乐 3、汤姆是北京戏曲学院京剧表演系的加拿大籍留学生,2009年暑假期间,他与同系同学美国人迈克结伴进行了为期10天的桂林自助游,汤姆和迈克的旅游活动应属于()。 A、国际旅游 B、国内旅游 C、探险旅游 D、修学旅游 4、人数少,出行次数频繁;季节性不强,对价格不大敏感,消费较高;出游自由度低,计划性强。具有上述出游特点的旅游者属于()类型的旅游者。 A、观光型旅游者 B、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C、差旅型旅游者 D、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5、旅游资源必然受到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热带风光、高山冰雪、沙漠驼铃、椰林竹楼、林海雪原等,均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关。这些都体现旅游资源具有()特征。 A、广域性 B、地域性 C、多样性 D、季节性 6、自然因素中地震等自然灾害、恶劣的气候、各种流行疾病,政治因素中的政治动乱、政府政策变化、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及恐怖活动、战争等,都会对旅游业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体现了旅游业具有()的特点。 A、综合性 B、季节性 C、敏感性 D、依托性 7、设备豪华,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健全,服务质量优秀,是()星级饭店的划分标准。 A、二星级 B、三星级 C、四星级 D、五星级 8、从1980年起,每年的()为“世界旅游日”。 A、3月25日 B、5月1日 C、7月15日 D、9月27日

2018——2019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岳云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9.1.18) 语文试题 命题:刘兰娟审题:汪舟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知识)和第Ⅱ卷(阅读与写作)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与作文写在答题卡上,作于问卷上无效; 3.要求卷面美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卷面马虎,酌情扣分。 第Ⅰ卷基础知识(2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郁(wěng) 婆娑(suō)猗.郁(yī) 妖童媛.女(yuàn) B.愀.然(qiǎo)肄.业(sì)勖.勉(xù)淇水汤.汤(tāng) C.訾詈 ..(zǐ lì)踯.躅(chí)溘.死(kè)一椽.破屋(yuán) D.垝.垣(guǐ)拾掇.(chuó)修禊.(qì)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混钝慷概葱茏流殇曲水 B. 谣啄葳蕤伶聘揠苗助长 C. 墟里磐石樊笼旁稽博采 D. 侘傺杂揉惠风正经危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担负起时代发展赋予的神圣使命是责无旁贷 ....的,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②.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 ③.中小学生减负提了很多年了,但真正的减负并不是教育部门的几个领导信誓旦旦 ....就能解决的问题。 ④.王师傅做了一辈子木匠活,方枘圆凿 ....,样样皆通,“小鲁班”称呼名不虚传。 ⑤.他夙兴夜寐 ....的精神,固然令人佩服;但风前残烛似的身体,却更令人担心。 ⑥.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的规定不言而喻 ....,他们愿意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但绝对不会接受西方国家的动物福利制度设计。 ⑦.霍华德˙马克斯最后说,如果你对自己不合世俗、受人误解所造成的尴尬无法安之若 ...

事业单位考试旅游法规、旅游管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汇总2012

事业单位考试旅游法规、旅游管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汇总2012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A.科教兴国B.用新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发展D.发展战略 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B 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 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实现可持续发展 4.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有行为,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该导游员和导游员所在的旅行社予以处罚。A A.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B.在讲解中掺杂庸俗内容 C.私自承揽或直接承揽导游业务D.擅自调整或变更旅游行程 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的关系。A A.动力和平衡两种社会运行机制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体制与机制两种运行模式D.发展与稳定 6.为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经营活动,保障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消费法制环境,国务院发布并于今年5月1日实施《旅行社条例》。C A.导游人员B.旅行社C.旅游者和旅行社D.旅行社和导游人员 7.李某与某旅行社采用旅行社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了合同,由于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发生争议,此时,应当解释。D A.本着公平的原则予以B.由上级部门做出 C.按照通常理解予以D.作出不利于旅行社一方的 8.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经济损失在。C A.1万元以下B.1万元一10万元 C.10万—100万元D.100万元以上 9.中国公民持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证件,出入我国国境。D A.应当办理签证B.入境必须办理签证 C.出境必须办理签证D.无需办理签证 10.旅行社招揽、接待旅游者,应当制作和保存完整的业务档案,保存期最低为。B A.1年B.2年C.3年D.4年 11.《旅行社条例》对经营入境旅游业务旅行社要求的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分别是。B A.150万30万B.30万20万 C.100万30万D.100万60万 1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A A.一倍B.一半C.两倍D.一倍半 13.导游员江某在带团中,因安排超计划购物与旅游者发生争执,当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工作进行检查时,发现其未佩戴导游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的处罚。A A.罚款B.扣留导游证C.警告D.吊销导游资格证书 14.根据《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为国内旅游的旅游者办理旅行社责任

旅游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4套含答案

《旅游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对旅游的左义被()所采用。(A) A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AIEST) B世界旅游组织( WTO )C旅游旅游理事会(WTTC) 2.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的左居地,去异国他乡的活动。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A) A异地性B暂时性C综合性D单一性 3.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闲暇时间的趋同性以及民俗传统节日的短期聚集效益等,使旅游者 出游在时间上有一龙程度上的集中性分布。如我国很多景区每年的5月一一10月为旅游旺季,11月至来年4月为旅游淡季。这描述的是旅游活动的()特点。(C) A消费性B地域性C季节性D大众性 4.国外旅游研究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为第一阶段,20世纪60 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为第三阶段。其中在()人们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的活动过程。(A)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当代旅游阶段 5.下而哪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A) A 1841年,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570人从莱斯特前往拉夫巴罗参加禁洒大会。 B 1845年8月,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在莱斯特正式诞生。 C 1855年,托马斯?库克先后组织数十万人参加在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和巴黎万国博览会。 D 1856年,托马斯?库克推出欧洲大陆游,从伦敦出发,途经安特卫?普、布鲁塞尔、滑铁卢. 科隆、莱茵河、美因兹、法兰克福、海徳堡、巴登一巴登、斯特拉斯堡,最终到达巴黎。 6.中国第一家旅行社诞生于()。(B) 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7.()将游客的概念划分为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在目的地不做过夜停留的短途 游览者。(C) A联合国统计委员会B国际联盟统计专业委员会C罗马会议D我国国家统计局 8.按照旅游组织所拥有的权力划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官方旅游组织、半官方旅游组织、非官方旅游组织。完全由民间自发组成的各种旅游组织和机构,如各种国家性、全国性、地区性旅游协会,各种类型的旅游俱乐部,以及各种各样的旅游研究、咨询和培训组织与机构,是

旅游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旅游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试题库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填空题 1、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是( ) 2、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本世纪( )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3、托马斯库克公司正式成立于( )年。 4、《易经》上曾有( )一语。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5、对近代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的出现。 6、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和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 ),并在( )时期迅速发展。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3、19世纪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4、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5、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近代旅游业的先驱? 6、很多研究表明,在奴隶社会时期,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 )和( ),商旅活动十分常见。 7、很多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 )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三、论述题

1、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2、铁路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3、论述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状况。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填空题 1、由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的旅游方式就是所谓的( )。 2、现代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涉及三个基本要素:( )、( )和( )。 3、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 )、( )、( )、( )。 4、旅游人数可以分为( )和( )两个指标。 5、旅游活动的类型,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可划分为( )、( )和( )。 6、旅游收入可以分为( )和( )两个指标。 7、所谓国际旅游支出是反映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计算),一个国家居民出国旅游期间在国外购买( )和( )的消费总额。 8、指来访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天数,亦可用( )来表示。 9、对国际旅游收入和支出的统计,国际上常用的统计方法有:( )、( )、( )。 10、不属于本国居民的长住性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从地理范围来说属于( )。 11、现代旅游活动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根据一年中旅游者人数的变化表现为( )、( )和( )。 二、名词解释题 1、旅游活动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833旅游管理综合2016年

考试科目:旅游管理综合第1页,共1页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旅游管理综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指主体(或旅游者)、(1)、和媒介(或旅游业)。 2.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2)、交通客运业和住宿业。 3.基于出游目的,可将旅游活动划分为(3)和事务性旅游两大类。 4.一项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取决于该项旅游资源的(4)和坐落地点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情况。 5.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为主类、亚类和(5)。 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事物与因素能成为旅游资源的根本前提是须具有(6)__________;同时还要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 7.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农耕区文化与游牧区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7)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平原区田园水乡风貌和山区的梯田景观主要是因为(8)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 8.民族风情是重要的一类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中分类,如民族歌舞这类旅游资源属于国标八大主类中的(9)____________主类。 9.“西湖十景”反映了西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征,而十景又统一于“浓妆淡抹总相宜”而体现出一个“秀”字,这又反映了西湖旅游资源的(10)__________性特征。 10.最常见的管理者错位现象是: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中层管理者(11),基层管理者只管贯彻落实不管最终结果。 11.领导的影响力来自职权和(12)。 12.人员配备的目的是(13)。 13.组织正式授予管理者的职权一般包括支配权、(14)和(15)。

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年第一学期 A) ) ) ) )。 )、 ),"两个 )、 ) ) ) ) ) 8、在我国,铁路是国内旅游最主要的方式。() 9、各国政府通过设立官方旅游机构来干预旅游业。() 10、从经济角度看,发展旅游业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中() A、以帝王巡游为主 B、以官吏宦游为主 C、以商务旅行为主 D、以士人漫游为主 2、去年三个“黄金周”期间,蜀南竹海游客大增,反映了旅游活动的() A、普及性 B、地理集中性 C、季节性 D、持续性 3、四大佛教名山中,普贤的道场在() A、峨眉山B、五台山 C、普陀山D、九华山 4、在我国的旅游统计中() A、香港同胞属于国内游客 B、凡是在我国境内旅游的外国人都是国际旅游者 C、将在亲友家中过夜的来华旅游者排除于国际旅游者之外 D、国内一日游游客最少应离开长住地50公里以外 5、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游客普遍认为,尽管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由于导游人员服务非常周到,因此仍然很满意。这反映了游客知觉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误差效应 6、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很难解释旅游动机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7、按照帕洛格提出的心理类型模式,新旅游地的发现者和开拓者多属() A、自我中心型 B、近自我中心型 C、中间型 D、多中心型 8、关于旅行社,正确的是() A、欧美国家的旅行社可分为包价和散客经销商两类 B、我国旅行社可分为一类社、二类社和三类社三类。 C、我国旅行社在代理旅游零售预定业务中,往往向游客收取手续费。 D、国内旅行社可经营长期居住国内的外国人的旅游业务。 9、关于奖励旅游,错误的是() A、促进了现代旅游的普及 B、一般有公司企业的首脑人物作陪 C、一般就近选择旅游地

旅游管理综合课试题答案

辽宁科技大学 2014年高职高专升本考试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课试题答案 旅游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 1、C 2、B 3、C 4、B 5、C 6、C 7、A 8、B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共10分) 1、CD 2、ABCD 3、ACD 4、ABC 5、AB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5、× 四、概念题(每题4分,共3题,共12分) 1、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2、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3、可持续旅游:在满足当前旅游者和接待地需求的同时,要保护和增加未来的机会。也就是说,在对所有旅游资源进行管理时要考虑到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同时要保持文化的完整性,保护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 五、简答题(共4题,共23分) 1、旅游活动的内容有哪些?(6分) 答:(1)交通(2)游览(3)饮食(4)住宿(5)购物(6)娱乐 (每点1分) 2、请简单回答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7分) 答: (1)个人自身主观因素(1分) ①受个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的影响(1分) ②个性心理的差异(1分) (2)外部客观环境因素(1分) ①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旅游动机产生影响(1分) ②微社会环境(即个人所属的社会团体及阶层、周围的人际关系等)也可影响一个人的需要和旅游动机(1分) ③家庭或个人的收入状况对旅游动机也产生很大影响(1分) 3、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答: (1)减缓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化 (2)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知识宣传教育,增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旅游管理专升本试题四

试题四 一、选择题 1.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被誉为苏州四大名园的是: A.沧浪亭、明秀园、留园、拙政园 B. 沧浪亭、明秀园、留园、狮子林 C.明秀园、留园、狮子林、拙政园 D.沧浪亭、留园、狮子林、拙政园 2.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 A.人为性、地带性 B.时代性、天然性 C.人为性、时代性 D.时代性、地带性 3.判断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是: A.旅游吸引力 B.有形性 C.是否已被开发利用 D.其范围是否在不断扩大 4.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有: A.开发主题、成因 B.开发主题、属性 C.属性、功能 D.开发主题、功能 5.在两分法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中,基本类型古建筑所包括的类型有: A.宫殿、帝王陵墓 B.宫殿、水利工程 C.宫殿、名人陵墓 D.宫殿、古战场遗址 6.桂林山水风光就其地貌类型而言属于: A.丹霞地貌 B.岩溶地貌 C.熔岩地貌 D.雅丹地貌 7.水体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旅游功能有: A.品茗、审美 B.审美、考古研究 C.品茗、历史教育 D.审美、历史教育 8.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有: A.管理功能、探险功能 B.管理功能、娱乐功能 C.分析评价功能、开发与决策功能 D.探险功能、娱乐功能9.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分为技术性的单因子评价和综合性的多因子评价两种,其中技术性的单因子评价方法的使用范围是: A.一般只限于人文旅游资源评价 B.人文旅游资源评价和自然旅游资源评价均普遍使用 C.不用于自然旅游资源评价 D.一般只限于自然旅游资源评价 10.被誉为世界三大风味的菜系是: A.中国菜、法国菜、英国菜 B.中国菜、英国菜、土耳其菜 C.法国菜、英国菜、土耳其菜 D.中国菜、法国菜、土耳其菜 11.我国有很多特色小城镇,其中被誉为杂技之乡的是: A.河北吴桥县 B.河北沧州孟村 C.山东东阿镇 D.开封朱仙镇 12.园林的构景手法很多,其中置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称之为: A.借景 B.配景 C.对景 D.分景 二、填空题 1.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五台山、山、山和九华山。 2.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季节性与时限性和。 3.中国古典园林按其所处的区域,可分为北方园林、和三种类型。4.《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中的六个大类分别是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 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