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算量心得

钢筋算量心得
钢筋算量心得

广联达钢筋算量心得

一、钢筋软件工程设置

1、工程信息中的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一定要准确填写,因为它们影响抗震等级,而抗震等级影响钢筋锚固、搭接、加密区范围计算。

2、比重设置:市场上没有6mm钢筋,所以直径为6mm的钢筋比重0.222需改为直径为6.5mm的钢筋比重0.26.

3、计算设置:软件默认按平法计算规则计算,可根据图纸要求修改。以下为经常需要修改的项

①柱、墙柱、剪力墙纵筋搭接接头百分率。

②框架梁、非框架梁、基础主梁/承台梁、基础此梁设置中的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软件默认为0,一般设置为6。

③梁拉筋配置,软件默认为梁宽>350为a8,<350为a6

④板的分布筋钢筋信息。

⑤跨板受力筋、负筋标注长度位置

⑥剪力墙身拉筋布置,分为双向布置和梅花布置,梅花布置拉筋数量为双向布置拉筋数量的两倍。

⑦板马凳筋布置,分为双向布置和梅花布置,现实一般走签证。

4、钢筋搭接方式,软件默认<14mm为绑扎搭接,>14mm为焊接或机械连接。

5、楼层设置,根据图纸说明修改构件混凝土等级和保护层厚度,

如多层设置相同,可利用复制到其他层此功能快速设置。

二、软件操作。

1、常用快捷键

批量选择构件 F3

改变点式构件插入点 F4

合法性检查 F5

三维楼层显示 F8

查看构件图元工程量 F10

构件图元显示设置 F12

Shift+左键偏移绘制

2、软件钢筋算量顺序一般为先地上后地下;地上顺序为剪力墙→暗柱、端柱→连梁→框架柱→梁→板→砌体墙→门、窗→过梁→零星构件;地下顺序为地下室→基础。

3、建立轴线

善于利用功能栏中的修剪轴线等功能快速设置,如下开间和上开间、左开间和右开间一样,可先建立下开间和左进深,然后利用修改轴号位置功能中的两端标注完成。

4、剪力墙

布置剪力墙时一定要包住暗柱,因为钢筋导入图形软件时暗柱不导入,此可保证剪力墙与砌体墙之间没有间隙。

5、柱

①柱(框架柱、暗柱)定义时,纵筋在角筋、B边一侧、H边一侧中部筋需分别输入,切莫在全部纵筋中输入。

②暗柱同墙宽,端柱比墙宽;端柱定义时一般用异形端柱定义,我们需熟练截面编辑中的布钢筋操作,很多时候导图识别端柱钢筋时会出现错误,需要手动修改。

③顶层柱布完后切记自动识别边角柱。

6、梁

①注意是否要改动轴线距梁边左边线距离。

②梁侧面构造或受扭筋填总数,如G4C16表示梁两边各两根C16.

③先画主梁后画次梁;梁画完为粉红色未识别,可利用原位标注和批量识别梁支座变绿色。

④下面是梁原位标注快速输入的一些技巧:

a.梁跨数复制,如KL-1为2跨,第一跨与第二跨原位标注一样,可利用次功能快速把第一跨原位标注数据复制到第二跨。

b.梁原位标注复制,如梁KL-1和KL-2左支座原位标注一样可利用此功能把KL-1左支座原位标注信息复制到KL-2左支座原位标。

c.如果有该层梁对称布置关系可利用应用到同名梁功能。

⑤如过梁的跨数比定义的跨数多或者少,可利用删除支座和设置支座增减。

⑥判断主、次梁:

a.截面尺寸大的梁一般为主梁,也存在主次梁一样大的情况。

b.KL为主梁,L为次梁。

c.以柱、剪力墙为支座的梁为主梁,以梁为支点的梁为次梁。

d.吊筋和次梁加筋都布置在主梁上。

7、板

①现浇板布置可利用点、直线、矩形等布置。

②在布置板受力筋、跨板受力筋、负筋前先观察是否存在对称布置关系,如有可利用镜像功能快速布置。

③板负筋只需定义一根钢筋信息,其他的可在属性修改。

④板负筋标注长度位置(内边线、外边线、支座中心线)

⑤板负筋布置可以按梁、墙、板边、画线布置,个人建议画线布置。

8、砌体墙

①注意内、外墙的定义。

②砌体墙需配筋。

③根据图纸说明自动生成构造柱。

9、门、窗

①注意窗的离地高度

10、过梁

①软件默认过梁伸入墙内250,可根据图纸说明更改。

11、零星构件

①抗渗带,一般出现在厨房、卫生间等有水的地方,可用圈梁定义。

②外墙装饰线条、凸窗等可用圈梁或者板定义。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广联达钢筋算量经验和技巧

广联达软件使用技巧及经验-钢筋算量 (一)绘图前的三项准备工作 1、分类图纸:把图纸分为:总说明、基础、框架柱、墙和暗柱配筋、连梁配筋、梁配筋、板配筋、结构平面图、零星(楼梯节点等)九大部分,对构件来说,这9部分是独立的。 2、分析绘图先后顺序:首先根据总说明建立工程,把基础作为第一种构件绘图,而后是裙房部分框架柱,可以使用柱表功能。再绘制墙和约束边缘构件配筋,因为墙是梁的支座。再下来是连梁配筋,因为连梁是次梁的支座,所以连梁放在梁的前面。接下来是主梁、次梁。绘制完上述的构件后,板和板配筋就很方便了,利用点式画法或自动生成最小板,很快可以把板绘制完,再配板钢筋。最后算楼梯等零星。 3、建立楼层关系表:在广联达软件中,层的概念很重要,掌握了层,软件就用得差不多了。把建筑里的构件分为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水平构件为梁、板,竖向构件为剪力墙和柱。尽量用层来控制竖向构件,非到万不得以不要用输标高来控制竖向构件。我在画图之前建立一张楼层关系表,根据此表在软件中建立楼层,按总说明在此表中标上构件砼标号,在钢筋软件里可以很快把钢筋的锚固和搭接设置完成。此表放在电脑前,在绘图时可以随时清楚的知道自己画在哪层,因为图纸上有些构件是按层来标示的,有些是按标高来标示的,有了这张楼层关系表,绘图时很方便,不用来回推算。 (二)软件钢筋工程基本思路 1、钢筋工程基本思路: 精确算量设置为先,绘图前根据结构说明等将工程计算设置完成。 轴网: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建立轴网,因为工程轴网有两部分组成,所以首先找准两部分轴网的交点是正确建立轴网的关键。 基础:筏板不规则可以采用折线画法完成,其余构件定义后点画布置。 框架柱:首先做出基础部分框架柱,然后复制到上一层,通过原位标注把截面尺寸和钢筋信息不同的柱子更改过来即可。画图时只要画出一层构件,其他楼层通过复制即可。在绘制时灵活应用设置柱靠梁边、调整柱端头、F4等命令能快速确定出柱的位置。 墙:虽然墙的层数多,但是变化很少同样可以采取做一层构件复制到其他层,再修改属性方法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做完墙后,有助于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建立构件时采用建立异型构件方法处理,在坐标方格内绘制柱截面后,随即定义好插入点,方便绘图。然后自定义各种钢筋,由于此部分构件录入需要对箍筋一一输入,所以会在此部分使用相对较多的时间。 梁:梁比较直观,只要按图纸标注录入钢筋信息即可,标注时使用梁平法表格进行标注,对跨数自动识别与图纸不相同的梁采用;设置梁支座、删除梁支座,对于同名相同标注的梁采用应用同名梁;对于不同跨有相同的钢筋信息我采用梁跨格式刷;对于某一跨某一位置钢筋信息相同的,我又采用梁跨数据刷,减少了重复劳动,提升了布置钢筋的效率。软件自动考虑了梁与柱之间的关联,比手工算量简便很多。 板:底层框架裙房部分的板形状不规则,按自动生成板来画板,这样就不容易产生板重叠的现象(用画线来画板容易使板重叠)。然后再根据需要合并板、画线分割板为布置板筋作准备。 楼梯及零星构件:绘图输入不能处理时,使用单构件输入法来处理,楼梯可采用选择正确的标准图输入数值计算,对于不能参数输入计算的构件采用表格输入计算,较手工计算还是方便不少。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中03G101-1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钢,0.5Hc+5d } ,为直锚,取且≥支座宽≥Lae 0.5Hc+5d Max{Lae,支座宽Max{Lae 5d Lae

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或≤0.5Hc+,为弯锚,取。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5d }Max{Lae,0.5Hc+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 (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 )×(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 布筋间距。、箍筋6 8d11.9d +- 2 2×保护层+梁高×保护层)+2×箍筋长度=(梁宽-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 +1/ 加密区间距)× -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

钢筋算量总结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第五章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2、首先建议手工计算: 按照图纸计算根数,然后计算每根长度,长度计算下料长度=钢筋直长度+钢筋弯长度-角度调整值(与钢筋直径有关)+弯钩增加值(与钢筋直径有关),搭接长度根据搭接方式确定,焊接:双面5d,单面10d,直螺纹、对接没有搭接,计算套筒个数和接头个数,绑扎搭接分为受力和非受力,受力35d,非受力25d。 其次:运用计算软件计算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箍筋形式使用结构箍筋弯钩 不直段长 度Lp 箍筋直径 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 6 8 10 12 8 10 12 5 6 7 8 90°/90° 一般结构Lp≥5d 5d 6d 5.28d 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 135°/135° 抗震结构Lp≥10 18d 20d 18.4d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操作经验技巧总结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操作经验技巧总结 一、工程设置 1、工程信息 根据设计说明输入结构类型、设防烈度以及抗震等级。尤其是计算规则的输入。要根据图纸对于钢筋图集的说明。 2、计算设置 框架梁与非框架梁交接部分增加箍筋的数量应为6(详图纸说明); 拉筋配置中直径为6的一级钢筋要改为6.5的重量0.26; 板中负筋是否含支座要根据板配筋图进行修改; 剪力墙、板拉筋以及马凳筋的布置构造要根据图纸选择双向布置或者梅花布置; 板中分布钢筋:若图纸采用直径为6的一级钢筋要改为6.5的重量。 3、搭接设置 采用绑扎或者电渣压力焊要根据结构设计说明进行修改。 4、楼层设置 根据施工图进行修改。此外,对于各个构件的混凝土等级要根据结构图说明进行修改。 二、绘图输入 1、轴线 根据一层建筑平面图进行轴网的绘制;画图如需辅助轴网,要用两点、平行或者点角进行绘制。 如遇到一项工程有两个单独的轴网又必须定义在一个界面时,应该使用点的命令,找到两个轴网相交的部位,进行绘制。 如果轴网比较复杂,必须导入CAD图时候,应该注意导入的CAD的尺寸是否和绘制的尺寸一致。如不一致,需要进行修改。 2、柱 进入绘图界面,软件默认的是首层的。如图纸基础有柱构件,应该切换到基础界面。 绘制基础柱构件,应该根据图纸大样图或者结构说明,在柱构件属性中其他属性改变插筋信息。其他楼层不需要更改。 当柱构件是偏轴绘制时,只需要选择柱构件,在界面中选择查改标注进行修改。 柱构件的钢筋信息根据柱的定位图进行输入。 构造柱可以按照结构说明中给定的信息,进行智能布置,智能布置时应按照图纸修改智能布置的信息。如果智能布置比较麻烦,可以按照上述柱构件的绘制方法进行绘制。 3、墙 暗柱的绘制:剪力墙的绘制应该先绘制暗柱,暗柱的绘制应该根据剪力墙的大样图进行输入钢筋信息,一般定义暗柱的时候,首选参数化暗柱,如没有对应的图型,需选择异形暗柱。剪力墙的绘制:剪力墙的钢筋信息需根据剪力墙大样图进行输入。绘图时应注意,剪力墙的端点要包括暗柱。这样方便图形算量导图。 砌体加筋:砌体加筋看结施填充墙部分,一般为通长钢筋为2a6--500/600(由砌体模数决定),拉筋为a6-500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大全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 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钢筋的弯钩长度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 90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 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

钢筋工程算量基本方法

浅析钢筋工程算量基本方法 摘要: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工程造价专业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工程造价的基础知识,熟悉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经过严格的实践技能训练,以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编制与控制为重点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中钢筋工程量计算在整个工程造价中起着举足轻重,在具体计算中需把握: 图纸的理解、现场实践经验、规范与图集的学习、计算规则的运用,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浅析钢筋工程算量基本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梁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st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s straight meaning price. project cost is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with good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cost, familiar with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through the strict practice skills training, to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to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 in the whole quantity of steel construction cost calcu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in specific calculation to grasp: drawing understanding, field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standard and the atlas of learning, calculation rules apply, with the

广联达图形算量和钢筋算量使用技巧

广联达图形算量和钢筋算量使用技巧 标签:广联达广联达视频广联达视频教程加密狗钢筋平法造价造价员预算杂谈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一、独立基础带短柱,上柱插筋插入短柱内。要在软件中计算短柱和上柱的钢筋,很多人拿到这种图时都觉的很难将短柱与上柱的钢筋在软件中计算正确,原因很简单,就是不管是短柱还是短柱上面地框柱都只能用柱来算钢筋,而在软件中只要是一根柱子上下的关连层还有柱子,软件就会按照平法中的设定来计算钢筋,考虑插筋和锚固,与我们的实际图纸所要计算的钢筋量相差甚远,而这就使很多人认为软件计算出来的钢筋量是错的,没有办法将整根柱子从底到顶计算正确,只能是使用软件计算大部分工程量后再来进行调整,或者直接用其它方法如手工来计算这种柱钢筋,而实际上用软件处理这种情况也是很简单的,现将处理思路简要说明一下。 首先在建立楼层时将基础层设为独立基础的高度(如果独立基础的高度不一,按最高的进行设置),而从基础顶到短柱顶设为负一层,上面的楼层按图纸进行设定,然后在画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建两套相同的轴网,在第一套轴网中画与主体相关的柱也就是短柱顶部的框柱,而它的基础则画为井桩基础,在另外一套轴网中画独基和短柱,这样就可以完全将短柱与其上的框柱钢筋分别计算正确。原理是短柱部分顶部再无柱构件则会自动认为是顶层进行锚固,同时还可以在软件中设置柱顶锚固节点方式,如图:当然需要在短柱属性中来设置;而框柱下的井桩可以按某个长度设定值来计算插筋长度和弯折长度,如图: 从而解决短柱上部框柱插筋问题。 二、首层地面结构标高为负值,且首层地面标高与正负零之间为浮土回填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钢筋与图形之间的互导调整。当然在这种设计下,对于钢筋来说我们只需要在建立工程时将设为实际首层地面标高就可以,而楼层高度按图纸进行设定,特别是首层层高为首层结构标设至二层结构标高的高度,那么在钢筋软件中就不难处理这种情况,而当我们完成了钢筋后,由于图形软件没有首层地面结构标高的设定,因此会与钢筋对应不起来,从钢筋导入图形软件中,其首层结构标高就会成为正负零,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调整,否则基础深度就会有错,而整个工程在地面以上的高度也会有错,调整方法为在图形中将正负零与首层结构标高之间的高度建为一个负一层,而该层的构件只有首层的竖向构件,也就是柱墙,可以从首层复制到负一层;而首层层高需改为正负零到二层的高度,经过这样修改后图形软件中的各层标高都会与图纸相一致。 三、软件之间的互导妙用。最近遇到一个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而该工程筏板与众不同的是不仅有不同厚度的筏板,而且对于筏板的周边又有不同的相应节点,使的筏板变的高低错落,而为了画图方便,一般这种筏板我们都会先用一种厚度的筏板将整块筏板画完,然后划线分割后再来转换构件,但是由于在钢筋软件中只有划线分割构件这个功能,而不能将分割后的筏板再合并起来,这就使的在计算钢筋时不很方便,有可能我们需要将一些分割成块的筏板再合并起来,这时其实我们可以通过钢筋与图形的互导功能,导入图形中调整合并好后再来导入钢筋进行配筋。 四、斜墙构件在在图形中的处理。最近常有人问起斜墙在软件中如何处理,虽未碰到过,但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斜墙可以通过采用斜板的方法来处理,如图所示,可以将一堵斜墙定义为斜板,由于板的体积在计算时是计算到梁边,而这样定义后实际与我们的斜墙一样,墙体积也是计算到梁边的,因此斜墙的工程量是正确的,而现在还要计算的就是斜墙的外粉及斜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总结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总结 (一)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 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 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 =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

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一、梁 (一)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 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La 即可; B、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 弯钩; C、(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 判断问题: A、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doc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1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提要: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更多精品源自制度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一)框架梁 1、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 /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8d我们做预算是应该算中心线尺寸:(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抗震箍)(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非抗震箍)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 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 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 度>800mm 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理论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 (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 (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 (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 (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二、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 (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三、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四、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 (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正式版

Different position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doing things, in order to make the work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 according t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正式版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规范资料适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 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 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一)框架梁 1、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我们做预算是应该算中心线尺寸:(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 ×2+26.5d(抗震箍)(梁宽-2×保护层+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GGJ2013使用流程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GGJ2013使用流程 准备工作: 一、先熟悉图纸,通读设计说明,按照图纸目录查看图纸,查看图纸是否缺 损,熟悉各种图纸的分布、详图、门窗表、需要使用的图集等。 新建项目必须填写:1、结构类型 2、抗震设防烈度 3、檐高 4、抗震等级。 注:檐高为设计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檐口底的高度。1、平屋面带挑檐者,算至挑檐板下皮标高。2、平屋面顶带女儿墙者,算至屋顶结构板上皮标高。3、坡屋面或其他曲面屋面均算至墙的中心线与屋面板交点的高度。4、阶梯式建筑物按高层的建筑物计算檐高。5、突出屋面的水箱间、电梯间、亭台楼阁等均不计算檐高。 二、在模块导航栏下,比重设置把普通钢筋直径6MM的钢筋比重设为0.26。 三、在模块导航栏下,计算设置把砌体结构里的构造柱、圈梁、过梁连接方 式改成植筋。 四、在模块导航栏下,计算设置根据图纸设置把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及单边 标注长度位置进行设置。 五、在模块导航栏下,楼层设置根据图纸设置楼层数量及标高,然后在下面 设置混凝土标号,如果楼层混凝土标号不一致,则根据实际情况每层更改。 六、在模块导航栏下,设置钢筋搭接设置,把3级钢筋范围改为三个区间, 3-12采用绑扎,14-25水平采用直螺纹连接和竖向采用电渣压力焊,28-50采用套管挤压。 绘制一次结构柱、剪力墙、梁、楼板、楼梯、基础: 七、进入绘图输入,设置轴网。步骤:新建矩形轴网(也可以识别)-设置上 下开间,左右进深-轴号自动排序-检查。 八、先画框架柱(KZ),步骤:在定义界面下设置柱的各种参数(也可导入图 纸识别:先识别柱大样,提取柱边线-提取柱标识-提取钢筋线-识别柱大样,然后再识别柱,提取柱边线-提取柱标识-识别柱)-导入图纸-根据图纸布置-查改标注-对于部位不对的可以用“单对齐”调整。 九、画剪力墙,步骤:在定义界面下设置剪力墙各种参数-导入图纸-根据图 纸布置(剪力墙一定要画满)-设置暗梁、连梁。 十、画主梁次梁,步骤:在定义界面下设置梁的各种参数(也可导入图纸识 别:提取梁边线-提取梁标注-识别梁-人工检查把未识别或识别错误的修改-查改支座-识别梁原位标注。)-导入图纸-根据图纸布置梁的位置-注意标高-对于部位不对的“单对齐”。 在梁频道选择自动生成吊筋,按图纸要求设置次梁加筋,然后整栋楼生成; 吊筋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然后复制到其他楼层。 十一、画现浇板,步骤:在定义界面下设置现浇板的各种参数-名称(B+板厚+ 标高)-马凳筋根据图纸设置,宽为钢筋间距+100,高为板厚,腿长100,间距为1000*1000。-然后点布或矩形布置。 注:如果板在同一部位不同标高,可以设置新分层布置。 十二、画板受力筋及面筋,步骤:在工程设置下计算设置选择板,设置分部钢

手工计算钢筋工程量知识交流

手工计算钢筋工程量 (一)基础: 常见的基础类型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常用,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 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 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详见04G101—3标准图集;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 1、柱:柱钢筋分为纵筋和箍筋。纵筋计算难点在基础插筋问题上,顶层柱纵筋计算难点在边柱、中柱、角柱上,详图参见03G101-1或11G101-1标准图集;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hc柱长边尺寸三者取最大值(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hc柱长边尺寸)。柱子连接分为绑扎连接、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其中绑扎和节点(如梁)处箍筋需要加密。 2、梁:梁钢筋按照03G101-1或11G101-1标准图集计算。梁上部有通长筋、支座负筋(梁上部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梁下部钢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的锚固)、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断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钢筋计量常用公式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梁上部钢筋 梁上部通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Ln+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注意:Ln为净跨长度,当采用绑扎连接时,还要计算搭接长度Lle或Ll。 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与锚固构造的直锚和弯锚有关。 当端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直锚;当端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弯锚(即钢筋伸至支座对边,并作15d弯钩)。 通长筋锚固有三种情况: 通长筋两端均直锚,锚固长度=Max(Lae,0.5hc+5d) 通长筋两端均弯锚,锚固长度=hc-保护层+15d 通长筋一端直锚,一端弯锚,锚固长度=Max(Lae,0.5hc+5d)+ hc-保护层+15d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 梁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首(尾)跨净长Ln/3+首(尾)端支座锚固长度; 梁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首(尾)跨净长Ln/4+首(尾)端支座锚固长度; 其中首尾端支座锚固长度与锚固构造的直锚和弯锚有关。当端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直锚;当端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弯锚(即钢筋伸至支座对边,并作15d弯钩)。

比较全面的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 钢筋算量基础方式小结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断定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wo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结构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wo们可以发明,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wo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依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主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弥补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长了2d,箍筋计算时增添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长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算量教程(很详细)

一步一步教你钢筋所有知识,识图算量其实很简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报告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报告 :钢筋实训总结报告清单计价实训报告钢筋实绑扎钢筋实训报告字1000训总结 篇一:算量实训总结工程造价实训总结 把之前不知道的弄经过三个周的实训,我知道了一些计价规则,懂了,有很多的不足,很多都不知道,还需要努力,虚心的想同学或是老师学习,和同学们是以组为单位的!不知道该算什么算得对与不对,在老师组员的带领帮助下,我越来越得心应手,原来不明白的地方在大家互相帮助之下也都明白了。在这工程里面钢筋的算量是难得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算法!.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1 层建筑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2 层建筑面积、注意事项3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

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定额规则:)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