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始得西山宴游记》学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始得西山宴游记》学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始得西山宴游记》学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经历,知人论世。

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3、感受景色之美,体验作者情感。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作品集《河东先生集》。

(二)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革新集团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就是被贬永州时所作。“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在永州,严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但贬谪生涯所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永州10年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

思想文化领域。永州10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10年,他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三)解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写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诗文

1、初读课文,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

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

衽席()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不与培塿为类()()颢气()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与万化冥合()

2、诵读方法指导:

①读出重音②读出节奏③读气势④读出情感

3.听名家朗读音频《始得西山宴游记》,学生跟着小声读,体会文章的韵味。(5 min)

4.诵读《始得西山宴游记》(5 min)

5、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二)品读诗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句式:),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第一次宴游时的柳宗元快乐吗?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这里的柳宗元是快乐其表,忧伤其里;山水只是他发泄的一个对象,只是他逃避现实的一个面具而已。那时候的山,那时候的水,洒满了他的泪,但那山还是那山,那水还是那水,谁能读懂他深入骨髓的痛苦?谁能让他走出忧伤?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2、西山有何特点?

险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高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空阔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独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3、①表现作者忘情于山水的语句是:

②现作者整个身心同大自然完全融化在一起,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的语句是:

③以西山之游否定昔日之游的语句是: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讨论概括文章两段的段落大意。

第1段:游西山前,自以为永州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遍了,面对幽泉怪石饮酒娱乐。(“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为过渡句)——谪居永州,漫游诸山。

第2段:游西山,通过望而见其异,登高知其隐,醉而忘归突出西山之怪特,及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

——始得西山,宴游西山。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1) 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2) 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3、作者没有直接描摹西山的景物,而是用比照映衬来突出西山的高峻峭拔。请说明。

(1)“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

(2)下望所见之山,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

(3)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

4、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1)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表露了傲世情怀。

(2)突出了“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感受,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之人格才更具感染力。

【巩固练习】

1、指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自余为僇人通,

(2)意有所及,梦亦同趣通,

2、词类活用

日.与其徒上高山穷.回溪

卧而梦.始指异.之

穷.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遨

萦青.绕白.故为之文以志.

3、古今异义

然后

..知是山之特立古义:今义:

游于是

..乎始古义:今义:

以为凡是

..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今义:

4、文言字词解释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 ) 到则披.草而坐

( )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 故为之文以志.。

()

颓然就.醉 ( ) 引.觞满酌

()

5、文言句式

①是岁,元和四年也

②因坐法华西亭

③以为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居是州,恒惴栗

..而坐披草:..惴栗:忧惧不安。 B.到则披草

(身上)披着茅草。

C.箕踞

..而遨箕踞:指席地而坐。 D.与万化

..冥合万化:自然界万物。

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相同

..的一项是()例句:望西山,始指异.之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其下.圣也亦远矣

D. 日.与其徒上高山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箕踞而.遨 B.游于赤壁之.下不知日之.入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居是.州,恒惴栗 D.其声呜呜然.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9、翻译下列句子。

(1)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