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上下册)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上下册)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上下册)

沪教版初二物理总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

引言

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国际单位(SI):________,常见的单位:千米______,分米_______,厘米_______,

毫米______,微米_____,纳米______。

2、长度单位的换算:

1km=_____m 1dm=_______m 1cm=______m

1mm=______m 1μm=______m 1nm=______m

3、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和、

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_______,且让尺面_____被测物体,若用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量。

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并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____________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多算少)2、替代法3、平移法4、画曲为直

5、误差____避免,但可以______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SI):_________常见单位:分(min)、小时(h)

单位换算:1h=min=_______s ;1 min =_____s

7、速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内通

过的路程。

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m/s=3.6km/h)

8、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___ _ __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的。

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1)根据定义

(2)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的直线运动。

(3)在任何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直线运动。

9、平均速度:粗略描述作_____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_________

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

10、参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叫机械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11、运动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

时我们又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静止:以_______、_______的两物体,选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如何选取参照物?尽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简单清楚。但应注意,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通常我们默认____ _为参照物。

12、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_________,称之为__________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______形式向前传播声音的三特征

3、乐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_,声源的越大,越大

声音的__ ___叫音调,声源的_____越高,______越高。闻其声而辨其人是因为各人的不同

4、声音在_____、_____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声音在15℃空气中:V=_______

5、噪声是用(符号)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保护听力,噪声不超过;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超过;保证休息和睡眠,

噪声不超过

6、减弱噪声的方法①②③新的反噪声术——_____________技术,人的听力范围随年龄的

增长而_____

7、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通常在______________之间

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___Hz;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Hz

超声波的特点______好、___________强、易于获得_______的___能,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次声波的特点传播________,能绕过障碍物,应用___________、台风,监测________

第三章物态变化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 __________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____另一只酒精灯;

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__,不可用___去吹熄;

d.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____________;

e.外焰温度______,应该用______加热。

2、观察水的特征物质处在固态时,有一定;液态时,有一定_____,但没有一定的______;

气态时的形状和体积

3、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4、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温度,它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作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_____,一15℃读作___________。

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用之前要_______

6、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观察温度计的_____和_________;

②将温度计的________与被测量的物体_____接触;

③当温度计的___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_________接触;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____的上表面________

7、汽化:物质从_____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___________。汽化要___热。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______。

气体压强增大,液体沸点______;气体压强减小,液体沸点______

8、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

常见降温液化的例子:降雨、雾、露、有关“白气”、“出汗”的现象

常见压缩体积液化的例子: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的方法,使其变成液体后存储在钢瓶中的、打火机里把丁烷气体压缩成液体、泡沫灭火器里的二氧化碳

9、熔化:物体由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

凝固:物质从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点:物体从液体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______。

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具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常见晶体的例子:食盐、海波、冰、明矾、萘、水晶、各种金属等;非晶体:玻璃、蜂蜡、沥青、松香)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且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放热10、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__ ____: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_____

_。升华需要___;凝华需要____。生活中升华、凝华的应用:

冬天,窗户玻璃上会有冰花,是因为遇冷成冰花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可以直接成霜。

固态的樟脑丸____成气态的樟脑丸。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发生了。

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大量的热,用以人工降雨和舞台造雾及冷藏食物;樟脑丸放在衣服里时间长了会变小是_ ____现象;钨丝用久了变细是发生了现象;灯泡用久了会变黑,是钨丝先_____后遇冷_____附在灯泡壁上形成的。

气态

物态变化的规律:

↑的变化都要:热(熔易升汽)

↓的变化都要:热(凝凝液)

液态

固态

第四章光现象

1、光源:自身_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在下列物体中:太阳、月亮、电灯、平面镜、发电

机、烛焰、电影银幕、闪电,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色散: ____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的现象。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其他

色光组成的。

3、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组成。最先研究光的色散是___国物理学家

________。_________三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颜色的光,我们将红、绿、蓝这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这三种颜色。

4、光具有______,这种能叫光能,光能可以转变为_______能、________能、_________等。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________,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紫光外侧存在的不可见光叫_______,它的显著性质:________________,应用:紫外灯、

验钞机

6、光在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_____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产生影。(2)____: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的影子,从地球上月影所在的区域看去,太阳部分甚至全部被月亮遮挡这种现象(3)______:地球绕者太阳运转,在背对太阳的方向有一条长长的阴影—地影,一旦月球走进这条阴影带时,就会发生_____

(4)小孔成像成_________的像,像的大小随小孔到屏的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7、表示___________的直线叫光线,怎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8、光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是________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近似认为这么大。

9、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_____ (2)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4)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平面镜应用:

(1)__________(2)。

10、虚像:能被人看见,但____在屏幕上呈现的像;____:能被人看见,又能在屏幕上呈现

的像。如:小孔成像、放映电影、幻灯机所成的像。

1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_____回来,这种现象叫光

的反射。

1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注:光路是可逆的)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入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反射角。

1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可以分为_____和__ ____,凸透镜的外形特点:中间___、两边_ __,它具有

作用,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_________、________等;

凹透镜的外形特点:中间____、两边____,它具有对光具有作用,凹透镜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

2、焦点(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点F叫做焦点。

焦距(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焦距。光心(O):主光轴上有一个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这个点叫光心,它就是透镜的中心点。

3、物距:物体到_________的距离。用_____表示;像距:像到________的距离。用_____

表示;实像:是由__________会聚而成的,特点:既能用眼睛观察,又能呈现在____上。

虚像:用眼睛直接观察到,___呈现在光屏上。估测近视镜片的度数: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仪器摆放时,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___、

______,调整___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

5、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u>2f),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像,像距____________ (2)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像距____________ (3)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u

6、照相机的原理: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

其镜头相当于_________,胶片相当于_______,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____。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_____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______成像与______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8、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

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垂直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

9、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_______偏折.

10、简单的折射现象: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现象;11、通常的望远镜可看做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_____和______物镜(凸透镜):靠近____________的透镜。

目镜(凹透镜):靠近______的透镜。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__。

初二物理总复习提纲(八年级下)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_______________叫物体的质量,是____本身的固有属性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1t=____kg 1kg=____g 1g=____mg。一只鸡蛋大约50g。

3、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使用规则:(1)把天平放在____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

的________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使指针在________处,这时横梁平衡(3)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盘里,用____向____盘里加减____并调节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砝码总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4、物质的密度: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成____,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

5、定义:_______________叫密度,是_____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由这种物质_____决定,而与这种物质的形状、大小_____。

6、密度公式:_______________推导公式:_______________

7、单位:千克/米3 (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克/厘米3 (g/cm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1g/cm3=1000kg/m3

体积单位换算1 m3= 103 dm31 dm3 = 103cm31 cm3 = 103mm31 L(升) = 1dm3

1 mL(毫升) = 1cm31 L = 103 mL

8、纯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要测出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怎么计算?分别用什么工具测量?答: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ρ=m/V公式计算,质量用天平测,体积用量筒测。

实验室通常用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a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筒和量杯所标刻度的单位是____量筒的分度值_______b测量时应把量筒或量杯放在______ c读数时应使观察视线水平对准___________

10、适量的含义是量筒内水不能太少,必须能使物体浸没,水也不能太多,放入物体后无法读数.

1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 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12、有两种液体,要尽快判断出哪种液体的密度更大一些,你准备怎么办?(要求:设计一

个实验,写出主要步骤。不要将两种液体混合)

例:将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观察密度计的读数,读数大的液体密度大。

用量筒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质量大的液体密度大。

用天平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

13、学会根据物质的不同物理属性将物质进行分类(硬度、透明、吸音性、隔热性、绝缘、磁性、熔点、导电性、、、)

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1、为了探究物质的结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_______的有效方法。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最初是作为一种_______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一定的______________基础之上的。

2、能够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______,它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是由组成。分子的体积____(数量级为10-10m)。

3、物质由大量______组成,分子间有_______,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力和______力。

当两滴水银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______________;将糖放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子由______构成,不同原子构成________分子,相同原子构成_______分子。

6、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_______和核外高速旋转的____构成的(电子带___电,原子核带___电);原子核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质子带___电,中子____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_组成的。因为电子所带的负电荷与质子所带的正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呈_______性。

7、高能物理学中常用的能量单位:电子伏(eV)。

8、发现各种微粒的科学家道尔顿_____;汤姆逊_____;卢瑟福_____;盖尔曼_____;

查德威克_____。

9、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具有的。

10、原子核、原子、电子、质子、分子这几种微粒的尺寸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6世纪,哥白尼创立了_____;牛顿创立了__________。

12、恒星______绝对不动的。

13、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宇宙是个有层次的________系统。

14、量天尺:天文单位和光年。1AU=1.496×1011m1l.y.=9.461×1015m

15、宇宙诞生于约________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次大爆炸涉及到宇宙的_____、_____和_____;证明宇宙在膨胀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和_____都具有多谱勒效应。当声音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变_____;当一个星系离我们远去时,它的谱线波长会变_____。

17、用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能够轻小物体。

18、新材料及其应用:

(1)纳米即十亿分之一米,或毫微米。在微观研究中,以_______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称为纳米科技。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和其他类型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同时,在这一尺度范围内把分子原子直接制造成物质的,它使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直接延伸到分子、原子。也就是说纳米技术是建立在分子和原子的测控技术之上的。

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化学成分不会改变,而起物理性质如电学、磁学、热学、力学和光学等性质都会发生奇妙的改变。具体有:_______性;抗菌(纳米抗菌奶瓶)灭菌作用(纳米杀菌粉);做成陶瓷不但_______、_______,而且有一定的_______。

(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另一种物质,主要是硅和锗,它有许多奇怪的性能,利用它的_______性可以制成热敏电阻,利用它的_______性可制成光敏电阻,利用它的_______性可制成压敏电阻。半导体的这些独特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测温、传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3)超导体物体在极低温度时,其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______现象。具有这种现象的物体叫_______。超导体由常态转入超导态的温度称为_______。超导材料用途很多,它的优点是(只需写出一条,下同)。但目前还不能大量应用,主要困难是。

第八章力和第十章力和运动

1、想一想:假如物体间的弹力突然消失,将会出现什么情景?请写出两个合理的情景。

假如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将会出现什么情景?请写出三个合理的情景。

假如摩擦力突然消失,生活中将会出现什么情景?请写出两个合理的情景。

2、什么是力

(1)力是__________的作用。力的产生必定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是不可能产生力的。力的

产生

物体之间不一定要接触,比如磁力。(2)力总是成对出现,且同时发生的。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时.同时它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即

①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②运动方向发生变化;③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变化。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这些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测量

(1)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简称___.用符号“N”表示,举起两

个鸡蛋的力约1N。

(2)测量力的仪器叫做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力计的一种.

①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_______跟受到的_______成正比。(或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正因为弹簧有这种性质,所以制成的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也就是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B.认清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最小刻度值),也就是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C.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垂直。

D.测量时不可用力猛拉弹簧或让弹簧秤长久受力,以免损坏;用力方向应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5、力的示意图:沿力的方向画个带的线段表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6、重力(1)定义:由于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的.

(3)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

①G=mg是一个物理公式而不是单位换算②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须用国际单位

③公式中g=9.8N/kg.读作9.8N/kg④公式变形:m=G/g.⑤理解重力与质量的联系时,不能说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4)重力跟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它的物理意义是:

(5)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注意: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7、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体持状态或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最后由牛顿总结出的规律。

(3)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4)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换句话说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肯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如受平衡力作用)。

8、惯性.惯性现象

(1)惯性:物体保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基本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作什么运动都无关.

(3)惯性有大小,物体惯性大小可以用来量度。

(4)惯性是一切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它不是一种作用,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在用

惯性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时,不能把惯性说成是一种作用,或是也不能说成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种情况下有了惯性。

(5)惯性的应用例子:拍衣服灰尘离开衣服使衣服干净;锤头松了,锤柄向硬地上猛敲几

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跳远时助跑有利于跳得更远;子弹离开枪膛能继续向前运动。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例子:公共汽车上的扶杆;交通部门规定小轿车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安全气囊的使用;保持车距、限制车速和严禁超载等

9、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但是,惯性与惯性定律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而定律则是反映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它是有前提条件的才成立的,绝不能将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

10、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保持状态或物体保持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者缺一不可。

(3)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

1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衡力,而书对桌面的和桌面对书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定义:两个互相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

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条件①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②物体间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

(3)摩擦力有①摩擦力,②摩擦力,③摩擦力

13、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和有关:压力,接触面越,摩擦力也越大。(3)滑动摩擦力大小

与物体运动的快慢关,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大小关.

14、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的摩擦

(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如刹车时紧握刹把),②使接触面些(如鞋底和轮胎凹

凸不平的花纹、台球运动员要在球杆击球的一端打点蜡、农用脱粒机的皮带轮上常涂上皮带蜡)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有害摩擦的常用方法:①用代替滑动,②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船、

磁悬浮列车),③压力,④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医生在戴乳胶手套前先要在手上涂些滑石粉)。

15、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

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B.车轮做成圆形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D.

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E.脚踏板凹凸不平F.刹车时用力捏闸G.车轴处装有滚珠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第九章第十章压强和浮力

1、压力(1)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与被压物体的受力面垂直

2、区分压力和重力(1)性质不同压力是由于两个的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性质属

于弹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而产生的力,性质属于引力

(2)施力物与受力物不同压力的施力物是与物体接触并挤压它的物体,受力物是被挤压

的物体;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球上及地球附近的物体。

(3)力的三要素不同①力的大小:压力与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②力的方向:压力的方

向于受压物体的表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的,③力的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上。

3、压强

(1)定义:物体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表示:P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lPa=lN/m2意义是:。人对地面压强的数

量级为Pa。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可以减小压强。

4.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不同液体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1)大气压:地球周围的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证

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实验。

(2)大气压的测定——实验

(3)大气压的单位:1标准大气压=Pa=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

6.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2)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减小时,气

压增大时。

7.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吸盘挂衣钩、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拔火罐、打点滴等8.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

体积越大,压强.

9.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10.浮力的概念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力叫浮力.

(2)方向:总是

(3)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上下表面的是产生浮力的原因.

11.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2)数学表达式:F浮==(3)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12.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2)当F浮G物上浮, 当F浮G物下沉, 当F浮G物悬浮(漂浮)

(3)比较实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也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4)当ρ物ρ液上浮(漂浮),当ρ物ρ液下沉,当ρ物ρ液悬浮

(5)应用:潜水艇(改变来实现浮沉)、飞艇、气球(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浮力实现浮沉)等是物体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际应用.

13.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即F浮=·

(2)利用实验称重法求浮力,即F浮=.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即F浮=G排液=

(4)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即F浮=(悬浮或漂浮)

14.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

..相关的两条知识(1)漂浮条件(2)阿基米德原理15.水面上有条船,船里有石头,将石头放入水中,水面会。一块冰漂浮在水面上,冰化成水后水面。

16.称重法实验中可以求的物理量

细线栓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从以上两步中可以求出有关金属块的物理量有哪些?

答:(1)金属块的质量m=G/g (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

(3)金属块体积V=V排=F浮/ρ水g=(4)金属块密度ρ金=

17.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是由于石块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若将石块浸没水中更深处,浮力的大小将。(“变大”“变小”或“不变”)

18.死海是世界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死海时,人受到的浮力___于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浮在海面上时,人受到的浮力______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放入水和酒精当中,则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之比为;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之比是

(ρ酒精=0.8×l03kg/m3)

20.一个量筒和一个玻璃制成的小试管,另有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这个小试管的玻璃密度。(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符号表示)写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1)①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1

②将小试管放进量筒里,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2

③使小试管沉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3

(2)表达式:ρ玻璃=

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第一册 测量的历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_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1_米. 3. 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10 3米;1分米=10 -1米,1厘米=10-2米; 1毫米=103米 4.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5.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⑷.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 特殊测量方法: (1) 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 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扬弧召| 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肚[ 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⑵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它的常 用单位有小时,分。1h= 60 min= 3600 s. 第一章声 1- 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 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全章概述

第一节走进神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新课导入】 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课将学习什么内容呢?教师指着教室的门说,开门、关门是我们每天都做的事,可是大家注意了吗?当你手握住门把手开门非常容易(边讲边演示),可是,手越向里边移动,开门就越费力.如果你握住“折页”的轴,无论你用多大的劲,也无法把门打开.所以我们说,这门不是一般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今天我们将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初中物理只是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而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我们用3节课的时间完成.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物理现象中的真理.物理是很神奇的,到底神奇在哪里呢? 【课堂探究】 一、自然中神奇 活动1: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请大家欣赏课本P3~4及图 11~14,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宇宙是无穷大的,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且在自转的行星.除地球之外,还有其他行星,如: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彗星,就是后来命名为“哈雷”的彗星. (2)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 闪电与雷声同时发生,我们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 (3)太阳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由五颜六色的光进入人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绚丽多彩 的. (4)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传播能量.所以在雪山附近禁止大声喧哗,声音产生的能量会形成雪崩.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篇一:力的平衡】 力的涵义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2)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即:(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有,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有的;(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及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5)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二力平衡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1)两力平衡的条件: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的结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注意: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篇二: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及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篇三: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个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及质量相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章节试题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编写人:张强姓名 一、复习目标: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m; 1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使用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不变、沿着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 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 图 1 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 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房屋 B.大树 C.石头路D.篱笆墙 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 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 m。 四、课堂检测: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运动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 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 乙汽车没动② 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 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 :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 S, 13.7 S,13.9 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s, s = v t 计算公式: v= t变形t = v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 km/h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 换算: 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 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 1 秒中运动 1.1m S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匀速运动的物体速 度v 是个恒量与路 程 S 时间 t 没关系Ⅱ 变速运动:t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沪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册教案 一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 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 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 10m/s,汽车在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学习提纲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自然科学的先驱波兰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托勒玫地心说。 2、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观点的过程中,亲自试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因此,伽利略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 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 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 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 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 分度值。 1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3、方法: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三章知识要点 [ 第三章声的世界

(完整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参照沪科版排列,并标明公式在书中的页码,部分公式书中未明确呈现,属于课堂笔记 注意:书本是根本,本资料属于复习时的参考,最好的复习是把书本看一遍。 八年级物理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第二章 p27) 、重力公式(第五章 p92 ) G =mg (G:重力 N ,m :质量 kg ,g :常 g 取10N/kg ,题目未交待时 g 取9.8N/kg )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六章 p112) p128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 m 水=m 冰 水>冰 v 水<v 冰 五、浮力公式(第七章) (1)F 浮=G -F (称重法 ) 3)阿基米德原理: F 浮=G 排= m 排g=ρ液 g V 排 (排水法)(p134) 方向相同: F 合=F 1+F 2 ; 方向相反: F 合=F 1— F 2 (F :力 N ) 2)F 浮=G (漂浮、悬浮法 )(p137)

(F 浮:浮力 N ,G 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N ,m 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 ρ液:液 体密度 kg/ m 3,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m 3, g : 10N/kg 或9.8N/kg ) 六、压强公式(第八章) ( 1)普适公式( p143) p F (p :压强 Pa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固体平放时 F =G =mg S ( 2)液体压强公式( p149) p =ρgh (p :液体压强 Pa ;ρ:液体的密度 kg/ m 3;h :深度: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 m )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九章 p166) F 1l 1=F 2l 2 ( F1:动力 N ;L1 :动力臂; F2:阻力 N ; L2:阻力臂, L1、L2 应同单位) 八、滑轮(组)公式(第九章 p171-173 )(不计绳重和摩擦) (1)定滑轮: F=G 物 s=h (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N ; G 物:物体的重力 N ; s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m ; h :物体升高的距离 m ) (2)动滑轮: F 2(G 物 G 动 ) S=2h (F 、s 、h 、 G 物: 同上, G 动:动滑轮的重力 N ) (3)滑轮组: F ( G 物 n G 动) s =nh (n :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其余同上)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第九章) (1)功 W 有= W 总- 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4)总功( p181)W 总= FS (F :总动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W 总= W 有+W 额 a 、普适 W = Fs W :功 J ,F :力 N ,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m )(p176) b 、把物体举高时 W = Gh ( 2)功率( p179) P W (一般) Fs Fv tt ( 3)有用功( p181)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P :功率 W ;t :时间 s ; F 、 s :同上, v :速度 m/s ) W 有= Fs=Gh (与功相同)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沪科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二、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μs=10-6s 1ns=10-9s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 4、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的最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长空气柱产生的音调低。 2、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3、人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4、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5、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也叫音品 响度、音调、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第一章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研究物自身,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分米(dm)、厘米(㎝)、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 2 3 6 9 2、单位换算:1km=103m 1m= 10 dm = 102㎝= 103mm= 106μm= 109nm 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 使用前三看: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 值、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①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②化曲为直: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③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 4、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说明: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②改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时间 1、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它常用单位:小时(h )、分钟(min )、毫秒(ms)、微秒(μs) 2、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103 ms= 106μs 3、测量时间工具:秒表或机械停表 4、时间点:表示某个时刻,如:现在几点钟。时间段:表示两个时间点的差值,如:还有多久下课 四、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八年级第一册 测量的历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 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米;1分米= 10-1米, 1厘米= 10-2米;1毫米=10-3米 4.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6400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 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 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 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

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 小时 , 分 。1 60 3600 s. 第一章 声 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21== 4.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5.声音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6. 可听声:频率在20~20000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的声波。 1-2 声音的特质 1.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强弱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上下册)

沪教版初二物理总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 引言 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国际单位(SI):________,常见的单位:千米______,分米_______,厘米___ ____, 毫米______,微米_____,纳米______。 2、长度单位的换算: 1km=_____m 1dm=_______m 1cm=______m 1mm=______m 1μm=______m1nm=______m 3、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和、 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_______,且让尺面_____被测物体,若用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量。 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并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____________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多算少)2、替代法3、平移法4、画曲为直 5、误差____避免,但可以______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SI):_________常见单位:分(min)、小时(h) 单位换算:1h=min=_______s ;1 min =_____s 7、速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 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1m/s=3.6km/h) 8、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___ _ __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的。 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1)根据定义 (2)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的直线运动。 (3)在任何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直线运动。 9、平均速度:粗略描述作_____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______ ___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 10、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叫机械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的世界 1、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 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 4、乐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特征:(1)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共同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2)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5、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 防治:(1)在声源处减弱,如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 (3)在人耳处减弱,如带耳罩。 6、超声: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 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 应用:①传递信息:例B超、声呐等②具有能量:例消毒、超声牙刷 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危害:能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人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第二章光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开着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 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约为3.0×108m/s. 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 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反射分类: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漫反射_。我们有时会看到高楼的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教学及复习计划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及总复习计划 本学期是九年级进入冲刺的最后一个学期,新课在3月初结束,新课已经不是本学期的重点,如何在3、4、5、6四个月的总复习阶段进行有效的复习才是本学期教学的重心所在。 一、指导思想: 在做好九年级物理第十九、二十章新课教学的同时,以2014年中考为目标,以物理课本为主,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多渠道收集资料,全面统筹做好复习,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扎实深入、全面高效地做好“三轮大复习”工作。 二、基本情况分析 九(6)班有学生63人,其中女生31人,优生14人,学困生13人;九(7)班有学生63人,其中女生人,优生11人,学困生8人;九(3)班有学生39人,其中女生人,优生2人,学困生25人;九(6)(7)班学生由于大多能自主学习,并掌握了较科学的学习方式,对知识的把握和吃透上没有太大问题,多数学生基础较好,能够领会老师意图,而(3)班的学生由于思想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有厌学念头,基础较差,兴趣不浓、理解能力不强,导致收效甚微。 三、教材分析 1、本期教学内容:本期新授第二册物理十九章始到第二十章,复习第一册、二册物理全部 内容。 2、编排意图: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 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知识构建: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 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4、复习重点内容:第一册:密度;压强;机械运动;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第二册:热学; 电功和电功率,电和磁。 四、学期培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力争毕业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95% 以上。 2、力争中考平均分九(6)(7)达58分以上,优秀率达30%、及格率达70%,低分率控制 在10%以内。九(3)平均分达30分以上,优秀率达5%、及格率达20%,低分率控制在50%以内。 五、方法措施及复习策略: 1. 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演示 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生动,更有实效;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2. 加强复习,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充分利用各班物理晚自习及晚自习后的时间对学生开展复习和辅导,采取教务处提倡的阶段性三轮式复习方法,加强对各知识点的练习和巩

上海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知识点总结

上海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第一册 目录 让我们起航 1 去物理之海冲浪 2 有用的物理学 3 测量的历史 第一章声 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 声音的特质 第二章光 2-1 光的反射2-2 光的折射2-3 透镜成像2-4 光的色散 第三章运动和力 3-1 机械运动3-2 匀速直线运动*3-3 变速直线运动3-4 力力的图示 3-5 重力力的平衡3-6 惯性惯性定律

1 去物理之海冲浪 - 致同学们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 它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 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 . 二、怎样学习物理 (1)勤于观察. 勤于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 (2)勤于思考. 重在理解 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 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 要力求理解, 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 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 又要用到实际中去, 为改善人们的生活, 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不恰 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三、阅读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 讨论:a. 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b. 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 c. d. 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e. 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 f. 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某一物理现象可能与某几个因素有关时,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考虑该因素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