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指导书(DOC)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指导书(DOC)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指导书(DOC)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指导书

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目录

实验一微波测量系统的熟悉和调整.................. - 2 -实验二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 9 -实验三微波阻抗的测量与匹配 .................... - 12 -实验四二端口微波网络阻抗参数的测量 ............. - 17 -

实验一 微波测量系统的熟悉和调整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波导测量线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校准晶体检波特性的方法;

3. 观测矩形波导终端的三种状态(短路、接任意负载、匹配)时,TE 10波的电场分量沿轴向方向上的分布。

二、实验原理

1. 传输线的三种状态

对于波导系统,电场基本解为ift rm ift r e E e a b r V E --==

)

/ln(0

(1) 当终端接短路负载时,导行波在终端全部被反射――纯驻波状态。

ift y ift y y e x a

E e x a

E E )sin(

)sin(

00π

π

-=-

在x=a/2处

z E e e E E y ift ift y y βsin 2)(00-=+=+-

其模值为:z E E y y βsin 20= 最大值和最小值为:

2min

0max ==r

r r E E E

(2) 终端接任意负载时,导行波在终端部分被反射――行驻波状态。

ift y ift y y e x a

E e x a

E E )sin(

)sin(

'

00π

π

+=-

在x=a/2处

z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y ift

y y fit

y fit y fit y ift y fit y fit y y βcos 2)()()('0

'

0'0

'0'00'00+-=++-=+=-----

由此可见,行驻波由一行波与一驻波合成而得。其模值为:

z E E z E E E y y y y y ββsin )(cos )(2

'0022'00-++=

可得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为:

'

0min

'

0max y y y

y y y E

E E E E E -=+=

(3) 终端接匹配负载时,导行波仅有入射波而无反射波――行波状态。

ift y y e E E -=0 其模值为

0y y E E =

由上述可知,在测量线的终端分别接上短路器、任意负载和匹配负载,移动探针位置,都可以观测到测量线中不同位置的电场强度(复振幅大小)对应的电流指示读数。

2. 由测量线的基本工作原理可知,指示器的读数1是探针所在处|E|对应的检波电流。

任一位置处|E|与I 的对应关系应视检波晶体二极管的检波特性而定。一般,这种关系可通过对二极管定标而确定。

所谓定标,就是找出电场的归一化值|E ’|与I 的对应关系。

max

'E E E =

我们知道,当测量线终端短路时:

d

z E E E z

E E g

λπ

ββ2sin

sin '2sin 20

max 0====

如果我们取任意一零点(波节点)作为坐标起始位置,且坐标用d 表示,则:

d E g

λπ2sin

'=

晶体二极管上的检波电压u 正比于探针所在处|E ’|。所以上式可用u 的归一

化值u ’来表示。即:

d u u u g

λπ2sin

'max

==

晶体二极管的检波电流I 与检波电压u 之间的关系为:

n cu I =

式中c 为比例常数,n 为检波率。

n

g

d c I λπ

2sin

'=

式中c ’为比例常数。

3. 当测量线的探针插入波导时,在波导中会引入不均匀性,从而影响系统的工作状态。

探针在开槽线中与电场耦合,其效果相当于在等效传输线上并联了一个探针支路。即探针等效为一个导纳p p p jb g y -=。其中g p 反映探针吸收功率的大小,b p 表示在波动中产生反射的影响。在信号和测量系统匹配的条件下,由于g p 的分流作用,驻波波腹点的位置发生偏移。但当终端断路时,波节点不偏移。可见,g p 和b p 将造成误差。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必须要减小或消除g p 和b p 的影响。减小g p 的影响,可以适当减小探针插入的深度;消除b p 的影响要依靠调谐来达到。

探针的调整办法: 1.

在信号源有足够输出和检波指示器有足够的灵敏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取较小的探针插入深度。

2.

将测量系统短路时,将探针移至相邻两个波节之间正中位置(即波腹点上),调节探头的调谐活塞,直至输出指示最大。此时b p 已达到最小。

需要指出的是,当信号源的频率或探针插入深度改变时,必须重新对探针进行调整。

三、实验仪器及线路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整测量线

(1)开启信号源。对波导系统的XB9A操作时,直接打开“电源”开关即可,经过20分钟左右信号输出稳定。

(2)按图1-1连接实验线路图(接短路器)。

(3)调节探针位置,使指示器读数为最大(此时探针位于波腹点)。

(4)调节探针插入深度,同时调整调谐活塞,使指示器读数最大,且达到满刻度的2/3量程以上。

2.绘制晶体定标曲线

(1)用交叉读数法测量波导波长λg,并确定任一波节点位置D min(坐标d的起始位置)。如图1-2所示。

(2)在相邻的波节点与波腹点之间大约取10个点(包括波节点和波腹点)。从

D min开始依次将探针移到这些点上,并读取测量线上的标尺刻度D i与相

应的指示器读数l i。

3.测绘终端三种负载时|E ’|的分布

(1) 测量线终端接短路器:在大约1个波长范围内,每半个波长范围取10个

点,依次将探针移到这些位置上并读取测量线标尺刻度D i 和相应的指示器读数l i 。

(2) 测量线终端接任意负载,重复步骤(1); (3) 测量线终端接匹配负载,重复步骤(1)。

五、数据处理

1.晶体定标

(1) 计算波导波长λg

)()(22

2''2min '2min ''1min '1min '

'2

min '2min ''1min '1min D D D D D D D D g +-+=?+-+=λ

终端负载:短路

终端负载:开路、任意负载(各1份表格)

(2) 计算di 及|E ’|

i

g

i i d E D D d λπ

2sin

'min =-=

2.测绘 |E ’|分布:

(1) 在晶体定标曲线上找出li 对应的|E ’|i ;

(2) 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出三种状态的|E ’|i ~D i 分布曲线。

六、思考题

1.测量线的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2.如果要实现终端开路,将测量线后直接开路是否可以?为什么?

实验二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一、 实验目的

掌握用直接法测量中、小电压驻波比。

二、 实验原理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是微波测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测量线的一端接上信号源,另一端接上负载阻抗后,便会在测量线里形成驻波。驻波的大小可以用驻波比来表示。

min

max min

max ''E E E E S ==

式中|E ’|为电场的归一化值(相对场强)。

直接法测驻波比就是直接测出测量线上最大场强(实际测出的是与它对应的检波电流)和最小场强(实际测出的是与它对应的检波电流)。从而由公式计算出S 。

由于测量线槽内插入探针后,探针电导的存在吸收功率,从而使驻波比的测量值小于真值。所以,在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小探针穿伸度。而探针的电纳将使驻波发生畸变,即驻波的波腹和波节位置发生偏移。

分析结果表明,波节位置偏移总是小于波腹位置的偏移。当探针的腔体谐振时,不仅能得到高灵敏度的指示,而且驻波位置的测量误差最小。因而,为了准确地进行测量,必须对探针进行调谐。在调谐时为了减少终端负载的电抗影响要接以匹配负载。测量驻波位置和波导波长时必须以测波节点位置为依据。

在我们实验中所使用的功率电平范围内,一般可近似地认为是平方率检波即:

2

min

min 2

max max ''E C I E C I ==

式中C 为比例系数,则:

min

max min

max min min max max ''''I I E E S C I E C I E =

===

三、 实验仪器及线路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按图2-1连接实验线路,开启信号源,调整测量线,测量晶体定标之各参数。

2.将被测负载接于测量线终端,移动探针,测量I max 和I min 。

五、 数据处理

根据I max 与I min ,由晶体定标曲线查得相应的|E ’|max 与|E ’|min ,由 min

max ''E E S =

计算S ,并与由

min

max

I I S

计算得到的S 进行比较。

六、 思考题

1.用直接法测量得到的电压驻波比与用公式直接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否有不同,如果有不同,请考虑一下引起这个的原因。 2.考虑一下用其他测量电压驻波比的方法。

实验三 微波阻抗的测量与匹配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测量线测量微波阻抗的原理与方法,熟练掌握smith 圆图的应用。 2.掌握利用阻抗调配器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和技巧。

二、 实验原理

1.阻抗测量

由于微波系统阻抗的概念不是唯一的,所以一般并不进行阻抗绝对值的测

量,而是测量其归一化阻抗。

根据smith 圆图的原理,只要知道了终端接负载阻抗时的线上驻波比S ,线

上波导波长和线上从终端到距离他第一个波节点之间的距离L min1后,就可以由圆

图求得归一化阻抗L Z ~。

在这三个数据中,由于测量线的结构限制,直接测量终端负载到第一个驻波

波节点的距离L min1是比较困难的,根据驻波分布的半波长重复性,在实际测量中,采用“等效截面法”,其方法如下:

首先将终端短路,沿线的驻波分布如图3-2(a)所示。用测量线测得其一驻波

波节点位置d T ,此位置即为终端的等效位置。当终端接被测负载时,线上的驻波

分布如图3-2(b)所示,用测量线测得d T左边(向信号源方向)第一个驻波波节点位置d min就是离终端负载第一个驻波波节点的位置。所以L min1=|dmin-d T|

2.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的含义是使微波系统沿线没有反射,它还包括对波源的匹配和对负载的匹配。调配的方法也很多,本实验利用E-H双T接头构成的双T调配器(波导系统)和三枝节调配器(同轴系统)对负载进行调配。

调配过程的物理意义为:调节调配器,使它产生一个反射波,抵消“失配负载”在系统中引起的反射。

双T调配器的H臂和E臂内,三枝节调配器的每一个臂内,都装有可调短路器,装有短路活塞,改变活塞在臂中的位置,即可改变接头处的电抗值。调节这些臂的短路活塞位置,可以对除纯电抗负载外的任意失配负载阻抗进行调配。

实际调节时,如果驻波不太大,可先调节E臂活塞,使驻波系数减至最小。然后再调节H 臂活塞,就可以得到近似的匹配ρ<1.02。如果驻波系数较大,就需要反复调节E 臂和H 臂的活塞,才能将输入驻波系数降低到很小的程度。从理论上说,双T调配器除了纯电抗的负载外,任何其他负载阻抗都可以调到匹配状态。

三、实验仪器及线路

1.阻抗测量

2. 阻抗匹配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测负载阻抗

(1)按图3-3连接测量线路,并调整测试系统。 (2)按测量线终端接上短路器,用测量线测出λg

及最靠近短路器的第一个驻波

波节点的位置d T 。

(3)取下短路器,接上被测失配负载,用测量线测出最靠近d T 点的驻波波节点的位置d min 或d ’min 。

则终端负载输入端到第一个驻波波节点的距离为:

)()('

min 'min min min d d L d d L T T -=-=或

(4)用测量线测出驻波最大点和最小点的电流I max 和I min ,按下式求出驻波比:

min

max

I I S =

(5)将测量得到的λg ,L min ,S 用smith 圆图计算负载阻抗归一化值L Z ~

在计算时应该注意:若测d min (在d T 左边)查圆图时,要逆时针方向(即向

负载方向),反之,则应顺时针方向(即向电源方向)。 2.阻抗匹配

按图3-4连接测量线路,用最小点跟踪法进行调配(在调节过程中始终跟踪最小点的变化),使驻波比S ’≤1.1。

五、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用测量线测微波阻抗应注意什么问题?

2.用上面的方法能否验证匹配原理?为什么?

实验四 二端口微波网络阻抗参数的测量

一、 实验目的

掌握任意无源二端口可逆网络阻抗参数的测量方法之一——三点法。

二、 实验原理

如图4-1所示的被测二端口可逆微波网络,参考面T 2接任意归一化负载

L Z ~

,其中Z 11 Z 12 Z 21 Z 22为被测网络归一化阻抗参数。

由网络理论可知,被测网络的归一化转移矩阵为:

[]1111221221222111Z Z Z Z Z a Z Z -??

=

????

则参考面T 1处的归一化输入阻抗in Z ~

为:

L

m Z Z Z Z Z Z ~~

22122111+-=

由于网络可逆,即Z 12=Z 21,则

L

in Z Z Z Z Z ~~

22212

11+-

= 当1~

=L Z (参考面T 2接匹配负载)时,参考面T 1的归一化输入阻抗为:

1

~

22212111,+-

=Z Z Z Z in

当0~

=L Z (参考面T 2接短路器)时,参考面T 1的归一化输入阻抗为:

22

21211,~

Z Z Z Z S in -= 当∞=L Z ~

(参考面T 2开路)时,参考面T 1的归一化输入阻抗为:

11,~

Z Z in =∞

联立上面三式,可解得被测网络的归一化参数:

)

~

~(~

~~~~,,2212,1,1

,,22,11S in in S

in in in in in Z Z Z Z Z Z Z Z Z Z Z -=--==∞∞∞

由此可见对被测网络的参考面T 2短路、开路、接匹配负载三种状态下测量参考面T 1处的归一化阻抗,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到被测网络的三个未知阻抗参数Z 11、Z 12、Z 22。三点法由此而得名。

如果网络又是对称的,Z 11=Z 12,则只需要进行两次测量即可。

三、实验仪器及线路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由三点法测量(被测网络的归一化阻抗参数)原理可知,二端口网络阻

抗参数的测量是在网络输出端换接三次不同的已知负载的情况下,测量网络输入

端的输入阻抗。所以具体的测量方法步骤与《微波阻抗的测量与匹配》相同。需要指出的是如何获得网络输出端的开路。

微波传输线空载时,由于辐射原因,并不能说明此时终端开路。获得开

路的方法是如图4-3所示,利用可调短路器,在距离负载参考面S T ±λg /4的地方S 0实现短路即可实现负载面的开路。

4

0g

T S S λ±

=

其中S T 为网络输出端短路时,测量线测得的任一个波节点位置所对应的在可调短路器中的任一波节点位置。

五、思考题

1.如果网络又是对称的,即Z 11=Z 12,试说明如何通过两次测量得到网络的阻抗参数。

实验指导书

苯甲酸红外光谱的测绘—溴化钾压片法制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应用领域。 3、掌握红外光谱分析时粉末样品的制备及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方法。 4、熟悉化合物不同基团的红外吸收频率范围.学会用标准数据库进行图谱检索 及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当化合物受到红外光照射,化合物中某个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频率与红外光频率相当时,就会吸收光能,并引起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频率的透射光强度减弱。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不同,会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检测并记录透过光强度与波数(1/cm)或波长的关系曲线,就可得到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我们将红外光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μm;13158~40001/cm),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1/cm)和远红外区(25~1000μm;400~101/cm)。分子振动伴随转动大多在中红外区,一般的红外光谱都在此波数区间进行检测。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五部分组成。红外光经迈克尔逊干涉仪照射样品后,再经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以干涉图的形式送往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最后得到红外光谱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材料科学、生物学、物理、环境科学、煤结构研究、橡胶工业、石油工业(石油勘探、润滑油、石油分析等)、矿物鉴定、商检、质检、海关、汽车、珠宝、国防科学、农业、食品、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物证检验等)、气象科学、染织工业、日用化工、原子能科学技术、产品质量监控(远距离光信号光谱测量:实时监控、遥感监测等)等众多方面。 三、仪器和试剂 1、Nicolet 5700 FT-IR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 2、压片机(日本岛津公司) 3、压片模具(日本岛津公司) 4、玛瑙研钵(日本岛津公司) 5、KBr粉末(光谱纯,美国尼高力公司) 6、苯甲酸(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溴化钾压片法)

智能仪器实验指导书.doc

《智能仪器》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专业 说明:实验课时数为8节课,可从以下实验中自行选取8学时进行实验 实验一模拟信号调理实验(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运算放大器和电阻电容构成的有源波器。 2. 掌握有源滤波器的调试。 二、实验学时 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 三、预习要求 1. 预习有源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2. 已知上限截止频率fH=480Hz,电容C=0.01uF,试计算图1所示电路形式的巴特沃斯二阶低通滤波器的电阻参数,运放采用OP-07。 3. 将图2中的电容C改为0.033uF,此时图2所示高通滤波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L=?。 四、实验原理及参考电路 在实际的电子系统中输入信号往往包含有一些不需要的信号成份,必须设法将它衰减到足够小的程度,或者把有用信号挑选出来。为此,可采用滤波器。 考虑到高于二阶的滤波器都可以由一阶和二阶有源滤波器构成,下面重点研究二阶有源滤波器。 1.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电路如图1所示。可以证明其幅频响应表达式为 图1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图2 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 式中: 上限截止频率 当Q=0.707时,这种滤波器称为巴特沃斯滤波器。 2. 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 如果将图1中的R和C的位置互换,则可得二阶高通滤波器电路,如图2所示。令 和 可得其幅频响应表达式为

其下限截止频率 五、实验内容 1. 已知截止频率fH=200Hz,试选择和计算图1所示电路形式的巴特沃斯二阶低通滤波器的参数。运算放大器用OP-07。 2. 按图1接线,测试二阶低通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测试结果记入表1中。 表1 Vi=0.1V(有效值)的正弦信号 3. 按图2接线,测试二阶高通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测试结果记入表2中。 表2 Vi=0.1V(有效值)的正弦信号 4. 将图2中的电容C改为0.033uF,同时将1的输出与图2的输入端相连,测试它们串联起来的幅频响应。测试结果记入表3中。 表3 Vi=0.1V(有效值)的正弦信号 六、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指导书

混凝土基本理论及钢桁架静力测试试验指导书

试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试件、试验仪器设备 1.试件特征 (1). 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I级。 (2). 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15mm 。 (3). 梁的中间500mm 区段内无腹筋,其余区域配有 6@60的箍筋,以保证不发生斜 截面破坏。 (4). 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试验仪器设备 (1). 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 20T 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 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 (4). 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三、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1.试验装置见图2 (1). 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分配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 500mm 的纯弯曲段(忽略梁的自重)。 (2). 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试件端部转动及其中一端水平位移不受约束,基本符 合铰支承的要求。 2.测点布置 梁的跨中及两个对称加载点各布置一位移计f 3~f 5,量测梁的整体变形,考虑在加载的过程中,两个支座受力下沉,支座上部分别布置位移测点f 1和f 2,以消除由于支座下沉对挠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图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材料硬度测定(综合性) 一、实验内容 1.金属布氏硬度实验。 2.金属洛氏硬度实验。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金属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巩固硬度试验方法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具有踏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一)实验条件 1.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和显维硬度计,读数放大镜,标准硬度块。 2.推荐试样用材:灰铸铁、经调质处理的45钢、淬火低温回火的T10钢。 (二)要求 制备试样过程中不得使试样因冷、热加工影响试验面原来的硬度。试验面应为光滑的平面,不应有氧化皮及污物,测布氏硬度、洛氏硬度时试验面的粗糙度Ra≤0.8μm。 试验时,应保证试验力垂直作用于试验面上,保证试验面不产生变形、挠曲和振动。试验应在10~35℃温度范围内进行。 不同硬度试验对试样及试验操作尚有具体要求。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 1.硬度试验原理。 2.对试样的要求。 3.硬度试验方法的选择。 4.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试验数据的获得。 6.不同硬度试验方法的关系。 五、实验实施步骤 (一)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金属布氏硬度值是单位压痕表面积所承受的外力。

1.试验规范的选择 布氏硬度试验时应根据测试材料的硬度和试样厚度选择试验规范,即压头材料与直径、F/D2值、试验力F及试验力保持时间t。 (1)压头材料与直径的选择压头为硬质合金球。 球体直径D的选择按GB/T231.1-200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有五种,即10mm、5mm、2.5mm、2mm和1mm。压头直径可根据试样厚度选择,见压头直径、压痕平均直径与试样最小厚度关系表。选择压头直径时,在试样厚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用10mm球体作压头,以便得到较大的压痕,使所测的硬度值具有代表性和重复性,从而更充分地反映出金属的平均硬度。 (2)F/D2、试验力F及试验力的选择 F/D2比值有七种:30、15、10、5、2.5、1.25和1,其值主要根据试验材料的种类及其硬度范围来选择。 球体直径D和F/D2比值确定后,试验力F也就确定了。 试验须保证压痕直径d在(0.24~0.6)D范围内,试样厚度为压痕深度的10倍以上。 (3)试验力保持时间t的选择试验力保持时间t主要根据试样材料的硬度来选择。黑色金属:t=10~15s;有色金属:t=(30±2)s;<35HBW的材料:t=(60±2)s。 2.布氏硬度试验过程 (1)试验前,应使用与试样硬度相近的二等标准布氏硬度块对硬度计进行校对,即在硬度块上不同部位测试五个点的硬度,取其平均值,其值不超过标准硬度块硬度值的±3%方可进行试验,否则应对硬度计进行调整、修理。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试样安放在试验机工作台上,转动手轮使工作台慢慢上升,使试样与压头紧密接触,直至手轮与螺母产生相对滑动。同时应保证试验过程中试验力作用方向与试验面垂直,试样不发生倾斜、移动、振动。 启动按钮开关,在施力指示灯亮的同时迅速拧紧压紧螺钉,使圆盘随曲柄一起回转,直至自动反向转动为止,施力指示灯熄灭。从施力指示灯亮到熄灭的时间为试验力保持时间,转动手轮取下试样。 (3)用读数显微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量出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d1 。

MATLAB实验指导书(DOC)

MATLAB 实验指导书

前言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高性能的、用于科学和技术计算的计算机语言。它是一种集数学计算、分析、可视化、算法开发与发布等于一体的软件平台。自1984年MathWorks公司推出以来,MATLAB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自动化、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和通讯等领域与行业。MATLAB有助于我们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MATLAB相关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加强学生对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理解及动手能力的训练,以便深入掌握和领会MATLAB应用技术。

目录 基础型实验............................................................................................ - 1 - 实验一MATLAB集成环境使用与基本操作命令练习 ............. - 1 - 实验二MATLAB中的数值计算与程序设计 ............................. - 7 - 实验三MATLAB图形系统 ......................................................... - 9 -

基础型实验 实验一 MATLAB 集成环境使用与基本操作命令练习 一 实验目的 熟悉MATLAB 语言编程环境;熟悉MATLAB 语言命令 二 实验仪器和设备 装有MATLAB7.0以上计算机一台 三 实验原理 MATLAB 是以复杂矩阵作为基本编程单元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提供了各种矩阵的运算与操作,并有较强的绘图功能。 1.1 基本规则 1.1.1 一般MATLAB 命令格式为 [输出参数1,输出参数2,……]=(命令名)(输入参数1,输入参数2,……) 输出参数用方括号,输入参数用圆括号如果输出参数只有一个可不使用 括号。 1.1.2 %后面的任意内容都将被忽略,而不作为命令执行,一般用于为代码加注 释。 1.1.3 可用↑、↓键来重现已输入的数据或命令。用←、→键来移动光标进行修改。 1.1.4 所有MATLAB 命令都用小写字母。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不同的 变量。 1.1.5 常用预定义变量,如pi 、Inf 、NaN 、ans 1.1.6 矩阵的输入要一行一行的进行,每行各元素用空格或“,”分开,每行用 “;”分开。如 ?? ?? ? ?????=987654321A MATLAB 书写格式为A=[1 2 3 ;4 5 6 ;7 8 9] 在MATLAB 中运行如下程序可得到A 矩阵 a=[1 2 3;4 5 6;7 8 9] a = 1 2 3 4 5 6 7 8 9 1.1.7 需要显示命令的计算结果时,则语句后面不加“;”号,否则要加“;”号。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电学院实验中心 2009年2月

目录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 1 -实验一电子仪器使用及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 ..................................... - 3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 7 -实验三多级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仿真) ............................................ - 11 -实验四集成运算放大器............................................................................ - 13 -实验五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文氏电桥振荡器(仿真) ............... - 17 -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 19 -实验一集成逻辑门.................................................................................... - 19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 - 21 -实验三触发器............................................................................................ - 23 -实验四计数器设计.................................................................................... - 26 -实验五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 27 -实验六简易交通灯电路的设计................................................................ - 33 -实验七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设计(仿真) ....................................... - 35 -实验八ADC和DAC的应用 ................................................................... - 37 -

控制理论部分实验指导书DOC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吴彰良编 郑州轻工业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典型环节与系统的模拟与分析实验二频率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实验三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

实验一典型环节与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THZK-1型测控技术综合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特性,掌握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一)、(二) 2.示波器 3.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内容 1.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 1.利用实验装置上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一)中的模拟电路单元,构建所设计的各典型环节(包括比例、积分、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待检查电路接线无误后,接通实验台的总电源,将直流稳压电源接入实验箱中。(注意地线也要接入)。 2.对相关的实验单元的运放进行锁零(将信号发生器单元中的锁零按钮打到锁零状态即可)。注意:积分、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实验中所用到的积分环节单元实验前需锁零(按下锁零按钮)实验开始时须将锁零按钮弹起 3.测试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输出响应的影响 (1)用直流电压表测试其输出电压,并调节电位器,使其输出电压为“1”V。 (2)将“阶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相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3)加阶跃信号电压,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对每一组参数都要将曲线描绘下来,由示波器读出相应数据。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各典型环节的实验电路图,并注明参数。 2.写出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3.根据所测的典型环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六、实验思考题 1.用运放模拟典型环节时,其传递函数是在什么假设条件下近似导出的? 2.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主要差别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积分环节?而又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比例环节? 3.在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实验中,如何根据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波形,确定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工程测试技术(B)》实验指导书DOC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工程测试技术(B)》实验指导书 吴明友编写 机械与车辆学院 机电教研室 2014.2.28

目录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原理及应用 (3) 实验二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8) 实验三光纤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1) 实验四电涡流和磁电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4)

实验一 电阻应变片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设备: 双杆式悬臂梁应变传感器、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5V 电源、差动放大器、电压放大器、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㈠ 单臂电桥实验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ε?=?k R R (1-1) 式中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将四 个金属箔应变片(R1、R2、R3、R4)分别贴在双杆式悬臂梁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悬臂梁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结构图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悬臂梁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可将应变片串联或并联组成电桥。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 1-2 所示 R6=R7=R8=R 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R R R R E U ??+??=211/4 0 (1-2) E 为电桥电源电压;

数值计算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数值计算基础 实验指导书 2012年

目录 实验一直接法解线性方程组的 (1) 实验二插值方法 (4) 实验三数值积分 (6) 实验四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8) 实验五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与非线性方程 (10)

实验一 直接法解线性方程组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列选主元消去法与追赶法解线性方程组。 二、实验内容 分别写出Guass 列选主元消去法与追赶法的算法,编写程序上机调试出结果,要求所编程序适用于任何一解线性方程组问题,即能解决这一类问题,而不是某一个问题。实验中以下列数据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用Guass 列选主元消去法求解方程组 ??????????=????????????????????--5.58.37.33.47.11.85.16.93.51.53.25.2321x x x 2、用追赶法求解方程组 ?? ? ?????? ???????-=????????????????????????????????-----000010210000210000210000210000 254321x x x x x 三、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主流微型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 1、Guass 列选主元消去法 对于AX =B 1)、消元过程:将(A|B )进行变换为)~|~(B A ,其中A ~ 是上三角矩阵。即: ???? ?? ? ??→??????? ??n nn n n n nn n n n n b a b a b a a b a a a b a a a b a a a 0010122111221 222221111211 k 从1到n-1 a 、 列选主元 选取第k 列中绝对值最大元素ik n i k a ≤≤max 作为主元。 b 、 换行 i k ij kj b b n k j a a ?+=?,,1,

《unix》实验指导书.doc

西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UNIX/Linux操作系统分析》课程实验指导书 编者:王海晟 时间:2004年10月

实验目录 实验一Linux下基本操作练习实验2实验二Linux下的shell编程设计实验4实验三Linux内核定时器实验6实验四Linux内核模块实验8实验五Linux系统调用设计实验10实验六Linux共享内存分配实验12实验一Linux下基本操作练习实验 (必修,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登录Linux和熟悉GNOME 通过登录Linux操作理解以下内容: 1)Linux登录ID的要求。 2)在GNOME环境下登录进入Linux系统。 3)修改口令。 4)正确退出或者注销Linux系统。 通过以下操作熟悉GNOME界面: 1)回顾GNOME面板图标和菜单。 2)管理GNOME视窗。 (2)使用Linux Shell 1)了解用户Linux环境所使用的Shell。 2)更改用户系统的Shell。 3)初步了解bash。 (3)熟悉Linux的文件和目录

1)掌握Linux文件名通配符的使用。 2)了解Linux系统目录的特点。 (4)了解Linux文件系统 1)了解Linux文件系统根目录的子目录。 2)了解/bin目录中的文件。 3)了解/dev目录中的文件。 二、实验任务 1.登录Linux系统和使用GNOME 2.学习Linux系统的Shell使用方法 3.掌握Linux系统的文件、目录和权限原理 4.掌握Linux文件系统原理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Linux是一个与DOS或Windows完全不同的操作环境,具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1.登录Linux和使用GNOME 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回顾Linux登录ID和口令的要求,使用标准Linux图形用户界面GNOME 练习登录Linux系统,并学习修改登录口令。 接着,将学习GNOME的使用。GNOME是优秀的Linux桌面平台,也是目前Linux各版本中使用的对国际化支持最好的桌面平台。使用GNOME需要熟悉面板,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管理视窗;还需要练习工作空间的切换和使用工作空间菜单。 然后通过Linux系统的Shell、Linux文件、目录和权限等诸方面来掌握Linux系统管理的有关知识。 最后,退出(或者注销)并返回Linux登录界面。 2.Linux系统的Shell 使用Linux系统时,用户多数时间是通过Shell与系统进行对话的。Shell是一个接收用户输入命令并将其转换成指令的程序,它是用户与Linux系统之间的界面之一。 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的Shell包括: bash:Bourne Again Shell。这是Linux系统上最常用的Shell,它合乎POSIX 标准且相容于Bourne Shell,是GNU工程(自由软件基金会)的产物, 并且提供了编辑命令行的功能。 csh:C Shell。由Berkeley(伯克利大学)开发,与Bourne Shell在交互式使 用上很多是相兼容的,但在程序设计界面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提 供编辑命令行的功能,但它有类似的功能叫命令历史记录。 ksh:Korn Shell。在UNIX系统下得到普遍使用,并最早将现代Shell技术 (包括取自C Shell的部分)引入Bourne Shell,提供了编辑命令行功能。 sh:Bourne Shell。是原始的Shell,不提供编辑命令行功能。 tcsh:C Shell的加强版,提供了编辑命令行的功能。 zsh:Z Shell。最新的Shell,与Bourne Shell兼容,提供编辑命令行的功能。

实验指导书

食品添加剂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增稠剂的黏度特性 一、概述 增稠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保持食品的稳定性,而这种功能是通过食品体系的黏度实现的。食品胶一般都能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发生水化作用产生增稠或提高流体粘度的效应,因此几乎所有的食品胶都具有增稠效果。但对于不同的食品胶,增稠效果并不一样。大多数食品胶在很低浓度(1%)时就能获得高粘度的流体,但也有一些胶体即使在很高的浓度下也只能得到较低粘度的流体。食品胶中,主要的增稠剂有:瓜尔豆胶、黄原胶、刺槐豆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增稠剂多为高分子亲水胶体,溶于水后的溶液具有一定的粘性,其粘性的大小(即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增稠剂的种类、溶液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和PH制以及体系中其他组分等。因此,掌握增稠剂的黏度特性对于更好的掌握和使用增稠剂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分别以瓜尔豆胶、黄原胶为研究对象,研究浓度、温度、剪切速率、离子强度、加热和冻融等对其粘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瓜尔豆胶和黄原胶的复配性能,研究其在不同配比(2:1,3:2,1:1,1:2)、不同混合胶浓度时的协同增效作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增稠剂黏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常用的黏度剂的使用方法; 3、掌握影响增稠剂黏度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 当牛顿流体在毛细管中处于层流状态时,在t时间内通过毛细管的溶液量Q与毛细管两端的压力差△P、毛细管半径R及管长之间的关系遵循Hagen-Poiseuille定律: Q/t=∏△PR4/8ηl (1) 式中,η为溶液黏度。根据上式可得 η=∏△PR4t/8QL (2) 当毛细管黏度确定后,∏△PR4/8QL为定值,设其为A,由有:

实验指导书教材

第一部分 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 简介 概述 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是一套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实验装置,展示了现代电能发出和输送全过程的工作原理。这套实验装置由THLZD-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台(简称“实验台”)、THLZD-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柜(简称“控制柜”)、无穷大系统和发电机组和三相可调负载箱等组成。 一、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台 实验台包括以下单元: 1.输电线路单元:采用双回路输电线路,每回输电线路分两段,并设置有中间开关站,可以构成四种不同的联络阻抗。输电线路的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3 单机-无穷大系统电力网络结构图 输电线路分“可控线路”和“不可控线路”,在线路XL4上可设置故障,该线路为“可控线路”,其他线路不能设置故障,为“不可控线路”。 ⑴“不可控线路”的操作 操作“不可控线路”上的断路器的“合闸”或“分闸”按钮,可投入或切除线路。按下“合闸”按钮,红色按钮指示灯亮,表示线路接通;按下“分闸”按钮,绿色按钮指示灯亮,表示线路断开。 ⑴“可控线路”的操作 在“可控线路”上预设有短路点,并在该线路上装有“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可实现过流保护,并具备自动重合闸,通过控制QF4和QF6来实现。QF4和QF6上的两组指示灯亮或灭分别代表QF4和QF6的A相、B相和C相的三个单相开关的合或分状态。 为了实现非全相运行和分相切除故障,QF4和QF6的分、合控制与“不可控线路”上断路器操作不同,区别如下: 正常工作时,按下QF4合闸按钮,三个单相指示灯亮,而QF4红色合闸按钮灯不亮,手动分闸或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动作三相全跳时,绿色分闸指示灯亮,三个单相指示灯全灭;当保护装置跳开故障相时,故障相的指示灯灭。 ⑶中间开关站的操作 中间开关站是为了提高暂态稳定性而设计的。不设中间开关站时,如果双回路中有一回路发 生严重故障,则整条线路将被切除,线路的总阻抗将增大一倍,这对暂态稳定是很不利的。 设置了中间开关站,即通过开关QF5的投入,在距离发电机侧线路全长的1/3处,将双回路并联起来,XL4上发生短路,保护将QF4和QF6切除,线路总阻抗也只增大2/3,与无中间开关站相比,这将提高暂态稳定性。中间开关站线路的操作同“不可控线路”。

实验指导书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 二熟悉下载环境· 三实验部分 1、延时流水灯实验 2、定时中断实验 3、串口通信实验

一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KEIL编程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熟悉KEIL编程环境。 二、实验步骤 (一)、先安装下载软件: 1.在单片机开发板的开发工具文件夹中找到KEIL文件夹,然后双击“C51V900修正版1.1.exe”,按照提示安装即可。安装完成后会在桌面上出现一 个KEIL uVision4的图标。 2.对KEIL软件进行在线注册,首先打开uVision4,在菜单栏中找到File选项,然后再File栏中选择License Management选项,如图1所示,在打开的License Management窗口,复制右上角的CID。 图1 在KEIL文件夹中找到“Keil_lic-v3.2.exe”,然后双击。打开注册机,在CID 窗口里填上刚刚复制的CID,其它设置不变,点击Generate生成许可号,复制许 可号,如图2所示。将许可号复制到License Management窗口下部的New License ID Code,点击右侧的Add LIC。若上方的Product显示的是PK51 Prof。Developers Kit即注册成功,Support Period为有效期,一般可以到30年左右,若有效期较

短,可多次生成许可号重新注册。如图3所示。 图2 图3 (二)、此时,KEIL软件我们就注册成功了。我们打开μVision4软件,点击Project 菜单,点击NEW,选择μVision Project建立新工程,如图4所示。在文件名窗口中输入我们要建立的工程的名字,然后在保存在窗口中选择我们的工程存储位置。然后点击保存。会出现图5所示,我们在这个窗口中选择我们板子的单片机类型,我们单片机开发板的单片机是STC公司的STC89C52RC,选择好后点击确定。会出现如图6所示的一个对话框选择“Y”选项。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doc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 (1) 实验二:示波器的特殊应用 (7) 实验三:存储示波器的使用 (8) 实验四:交流信号的基本测量 (10) 实验五:频率特性测试仪 (11) 实验六:失真度测量仪的基本使用(可选) (13)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南 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 一、实验目的: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工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电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46,1台;2、双踪示波器,型号CA8000系列,数量1台。 三、实验原理 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由于双踪显示时两个通道都有信号输入,因此还可以工作于叠加方式,这时是将两个信号逐点相加起来后送到Y偏转板的。这种工作方式可模拟谐波叠加,波形失真等问题。同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的极性,也可以实现相减的显示功能。这相当于两个函数的相加减。 示波器除了用于观测信号的时间波形外,还可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信号分别加于垂直和水平系统,以观测两信号在平面上正交叠加所组成的图形,如李沙育图形。它可用于观测两

RFID相关实验实验指导书整合版(DOC)

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OT-L01-05型 物 联 网 综 合 实 验 箱 RFID相关实验指导书 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OT-L01-05型 (1) 实验一 LF低频RFID实验 (2)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设备 (2) 三、实验原理 (2) 四、实验过程 (5) 实验二、HF高频RFID通信协议 (7) 一、实验目的 (7) 二、实验设备 (7) 三、实验原理 (7) 四、实验步骤 (15) 实验三 UHF特高频RFID实验 (20) 一、实验目的 (20) 二、实验设备 (20) 三、实验原理 (20) 四、实验步骤 (26) 实验四 2.4G有源RFID低功耗实验 (31) 一、实验目的 (31) 二、实验设备 (31) 三、实验原理 (31) 四、实验步骤 (34)

实验一 LF低频RFID实验 一、实验目的 1.1了解ID卡内部存储结构 1.2掌握符合ISO 18000-2标准的无源ID卡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 1.3掌握符合ISO 18000-2标准的无源ID卡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 1.4 掌握本平台ID模块的操作过程 二、实验设备 硬件:RFID实验箱套件,电脑等。 软件:Keil,串口调试助手。 三、实验原理 3.1 低频RFID系统与ID卡 低频RFID系统读卡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从120KHz到134KHz。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低频RFID系统使用ID卡,全称为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作为其电子标签。ID卡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其内部唯一存储的数据是一个固定的ID卡编号,其记录内容(卡号)是由芯片生产厂商封卡出厂前一次性写入,封卡后不能更改,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ID卡与我们通常使用磁卡一样,仅仅使用了“卡的号码”而已,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其“卡号”是公开、裸露的。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美国HID、TI、MOTOROLA等各类ID卡。本实验平台使用EM系列ID卡,它符合ISO 18000-2标准,工作频率为125KHZ,后续的讲解也围绕这种标签展开。 ID 标签中保存的唯一数据——标签标识符(UID)以 64 位唯一识别符来识别。UID 由标签制造商永久设置,符合 ISO/IEC DTR15693。UID 使每一个标签都唯一、独立的编号。UID 包含(图2.1): 固定的8位分配级“EO” 根据ISO/IEC 7816-6/AM1定义的8位IC制造商代码 由IC制造商指定的唯一48位制造商序列号MSN 图1.1 UID结构图 3.2 ISO18000-2 标准 实验平台的低频ID模块符合ISO18000-2标准。询问器载波频率为125KHZ。ISO18000-2标准中规定了基本的空中接口的基本标准: 询问器到标签之间的通信采用脉冲间隔编码;

实验指导书

食品添加剂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增稠剂的黏度特性 一、概述 增稠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保持食品的稳定性,而这种功能是通过食品体系的黏度实现的。食品胶一般都能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发生水化作用产生增稠或提高流体粘度的效应,因此几乎所有的食品胶都具有增稠效果。但对于不同的食品胶,增稠效果并不一样。大多数食品胶在很低浓度(1%)时就能获得高粘度的流体,但也有一些胶体即使在很高的浓度下也只能得到较低粘度的流体。食品胶中,主要的增稠剂有:瓜尔豆胶、黄原胶、刺槐豆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增稠剂多为高分子亲水胶体,溶于水后的溶液具有一定的粘性,其粘性的大小(即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增稠剂的种类、溶液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和PH制以及体系中其他组分等。因此,掌握增稠剂的黏度特性对于更好的掌握和使用增稠剂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分别以瓜尔豆胶、黄原胶为研究对象,研究浓度、温度、剪切速率、离子强度、加热和冻融等对其粘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瓜尔豆胶和黄原胶的复配性能,研究其在不同配比(2:1,3:2,1:1,1:2)、不同混合胶浓度时的协同增效作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增稠剂黏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常用的黏度剂的使用方法; 3、掌握影响增稠剂黏度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 当牛顿流体在毛细管中处于层流状态时,在t时间内通过毛细管的溶液量Q与毛细管两端的压力差△P、毛细管半径R及管长之间的关系遵循Hagen-Poiseuille定律: Q/t=∏△PR4/8ηl (1) 式中,η为溶液黏度。根据上式可得 η=∏△PR4t/8QL (2) 当毛细管黏度确定后,∏△PR4/8QL为定值,设其为A,由有: η=A△Pt (3) 利用已知年度的标准溶液(通常为蒸馏水),通常对比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通过毛细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文件.doc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实验指导书 注意: 1、做实验前必须预习 2、带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哈尔滨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实验仪的使用 本实例是仿真INTEL 的8031 单片机,来循环点亮P1 口的发光二极管(低电平有效)。程序是用汇编语言来编写。下面介绍相应的操作步骤: 1、运行桌面“星研集成软件”,画面如下: 2、建立源文件 执行[主菜单? 文件? 新建],(或者点击图标)打开窗口。 选择存放源文件的目录,输入文件名,注意:一定要输入文件名后缀。对源文件编译、连接、生成代 码文件时,系统会根据不同的扩展名启动相应的编译软件。比如:.ASM 文件,使用A51 来对它编译。本 实例文件名为xunhuan.asm。窗口如下: 按“确定”即可。然后即出现文件编辑窗口: 输入源程序,参照实验一源程序。 1

这样一个源文件就建立好了。 3.编译、连接文件 首先选择一个源文件,然后可以编译、连接文件了。对文件编译,如果没有错误,再与库文件连接, 生成代码文件(DOB、HEX 文件)。编译、连接文件的方法有如下二种:(1)使用[ 主菜单? 项目? 编译、连接]或[主菜单? 项目? 重新编译、连接] ”。(2)点击图标或来“编译、连接”或“重新编译连接”。编译、连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显示在信息窗的“建立”视中。编译没有错误的信息如下: 若有错误则出现如下信息框: 有错误、警告信息,用鼠标左键双击错误、警告信息或将光标移到错误、警告信息上,回车,系统自动打 开对应的出错文件,并定位于出错行上。 这时用户可以作相应的修改,直到编译、连接文件通过。 4.调试 编译、连接正确后,可以开始调试程序。进入调试状态方法有: a) 执行[ 主菜单? 运行? 进入调试状态] b) 点击工具条的进入后的窗口如下: 2

实验指导书

游标卡尺测内外径 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游标卡尺测量的原理 ② 了解游标卡尺的结构,学会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外径的方法 2 测量原理 游标卡尺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示值即为被测尺寸。测量内径与测量外径的方法相同,是以量爪相对的两个测量面与工件表面接触,通过主尺及游标尺读出被测值。 3 游标卡尺简介 图1.4为游标卡尺结构示意图,卡尺由定尺、动尺、锁 紧螺钉、内、外量爪五部分组成,测量范围有120、150、200…mm 等几种规格,精度有0.02mm 、0.05和mm 和0.1mm 。长测爪用于测量外径,短测爪用于测量内径。精度为0.02mm 的游标卡尺,其测量原理为定尺在50mm 标准长度内以1mm 的间距等距刻上50条线,动尺在49mm 标准长度内以0.98mm 的间距等距刻上50线,动尺与定尺刻线间距相差0.02mm 。测量时动尺零刻线前的定尺示值为被测尺寸的整数值,动尺与定尺刻线对齐处的动尺示值为被测尺寸的小数值。 4 操作步骤 ① 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动尺,其余三指与手掌握住定尺,左手拇指与食指夹住定尺左端。测量时用右手带动动尺与被测零件接触,通过右手控制测量力的大小,测量力以卡尺测爪与零件可靠接触为准。 ② 检查零点读数 用棉花浸汽油将尺的测量面擦净后,将两测量面合拢检查零点读数应为零,否则记下零点示值误差,取其负值作为校正值。 ③ 将工件表面擦净后测量图1.5所示阶梯轴的四段外径,每个外径测一个截面,每截面测3次,取3次测量的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图 1.5 阶梯轴零件图 图1.6 轴套零件图 ④测量图1.6所示3个轴套的内孔,每孔测量两个截面,每截面测3次,取3次测量的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⑤将测量结果依次填入实验报告并与图纸标注尺寸对比,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⑥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对应孔轴的配合性质,将孔轴装配检验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5 思考题 ①试分析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和孔径有哪些测量误差? 内径指示表测内径 1 目的要求 ①掌握内径比较测量的原理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 一、建立index.html文件 Index.html文件是我们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服务器IP地址时所看到的页面。 我们的index.html文件如下所示: AD远程采集实验

AD远程采集实验

2008-12-11

这个文件产生的效果如下所示: 当点击查看按钮时,页面会跳转到数据采集的显示页面,同时,服务器的后台程序也会开始运行,对我们的三个输入通道进行采集。

二、数据采集页面 数据采集页面我们命名为adc.ht ml,该文件的全部内容如下:

AD远程测试实验

相关主题
AD远程测试实验
通道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