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研究进展

古气候研究进展
古气候研究进展

古气候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1年7月6日

第一作者:王绍武(1932—),Email: sw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f818753871.html, 资助信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 的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2010CB950104)

王绍武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北京 100871)

摘要:总结回顾了二十年来古气候研究的进展,着重揭示古气候变化的事实。共分析了10个问题:(1)威尔逊旋回,(2)冰河时代,(3)生物大灭绝,(4)人类走出非洲,(5)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6)下一个冰期何时到来,(7)末次冰期冰盛期,(8)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9)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10)全新世气候变化趋势。关键词:古气候,冰期—间冰期旋回,气候不稳定性,全新世气候,东亚古季风

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二十年来古气候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使我们对自己生存的星球古气候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里我们扼要地介绍进展较为突出的10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三组;前4个问题讨论的时间尺度较大,从亿年到百万年,是地球气候史的宏观问题。其次4个问题属于第四纪气候,中心是260万年来冰期—间冰期旋回问题。最后两个问题属于全新世气候变化。

1 威尔逊旋回

在三叠纪初(2.5亿年前)地球上曾形成了联合大陆。近来汪品先[1]指出联合大陆是形成“超级季风”的重要条件。Wilson [2]提出在联合大陆之前还应该存在更早期的曾经并和在一起的早期“泛大陆”。这种大陆崩裂、洋盆开启与闭合,被理解为具有开始与终结的过程,是一种可以重复出现的现象,所以称为威尔逊旋回。Wilson 把这个过程概括为6个阶段:(1)萌芽阶段,在陆壳基础上,因扩张开裂形成大陆裂谷,如现代的东非裂谷。(2)初始阶段,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出现洋壳,如红海、亚丁湾。(3)成熟阶段,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张,如大西洋。(4)衰退阶段,大洋中脊虽然继续扩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逐渐减小,如太平洋。(5)残余阶段,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终于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残留小型洋壳盆地,如地中海。(6)消亡阶段,海洋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2.5亿年前是季风强盛时期,现代也是季风强盛

时期,现代东北季风的形成不会晚于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2400万年前)[1]。汪品先[1]强调古季风系统的建立有海陆分布和高原隆升两个方面的原因。Clift 和Plumb 在《亚洲季风》一书中[3],曾详细分析了高原隆升对季风形成的影响,这个问题早在1992年就引起了Prell 和 Kutzbach [4]的注意,至今仍是科学家热议的问题[5]。

2 冰河时代

大量的证据表明,地球历史上绝不仅仅在第四纪(260万年)以来才有冰期,在漫长的岁月中,至少有5次大的冰期,其时间尺度在亿年、千万年,与以万年为单位计算的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不同。所以历史上的大冰期多称为冰河时代(Glacial Age 或Ice-Age Epoch )[6,7]。地球的历史可以分为隐生宙及显生宙,从46亿到5.4亿年为隐生宙,从5.4亿年“生物大爆炸”开始为显生宙。隐生宙有两次冰河时代:分别出现在早元古代(24亿~21亿年前)、及晚古生代(7.5亿~6.0亿年前)[6]。显生宙有3次冰河时代:奥陶纪末(4.6亿年前)、石炭纪末到二叠纪初(约3亿年前)、第四纪(260万年以来)。

Shaviv [7]综合了不同作者的研究结果认为,至少在最近10亿年中就有7个冰河时代,并且指出:冰河时代与太阳系穿过银河旋臂有关。这就是说地球历史上可能不止有5个冰河时代[8]。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证实的问题。至于冰河时代的形成是否确实是地球随太阳系穿过银河旋臂,从而使宇宙线大量增加造成的,也有待于继续研究。但是无论如何,地球历史上存在冰河时代则是无疑的。至于每个冰河时代持续多长时间,其内部结构如何,例如是否又包含若干个“冰期”,则还不清楚。特别在这种时间尺度上还要考虑海陆分布的变化,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冰河时代全球变冷,甚至可能形成冰雪覆盖的地球,简称“雪球”[9,10],则是地球上极端气候的代表,十分值得注意。

3 生物大灭绝

35亿年以来地球上生存过大约40亿种生物,其

中99%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这表明物种灭绝是很正常的。但是有时物种灭绝率相对较高,被称为大灭绝(mass extinction)[11]。Jablonski [12]认为可以把灭绝率达到75%称为大灭绝。按照这个规定,显生宙(5.4亿年前)以来共有5次大灭绝,加上程度小一点的灭绝,至少共有29次[11]。这5次大灭绝出现的时间为奥陶纪末(4.43亿年前)、泥盆纪晚期(3.59亿年前)、二叠纪末(2.51亿年前)、三叠纪末(2亿年前)及白垩纪末(6500万年前)。最后一次的主要特征为恐龙大灭绝[13-15]。一般认为,气候异常是发生大灭绝的原因之一[11]。近来有人提出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21世纪可能面临着第6次大灭绝的威胁,也许目前尚未达到这个程度,但是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则确实是一个严肃的课题[16,17]。

4人类走出非洲

人类是在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又如何扩散到全球的,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是也只有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才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过去大家都同意“人”是从猿猴逐渐发展,一步一步演变来的。但是,对于人类是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各自单独发展起来的,还是在一个地区发展后“走”到全世界各地的,却有很大争议,因为没有充分的证据。1980年代人们开始从分子人类学角度研究这个问题[18,19]到21世纪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绘制了人类基因图谱[20]。其原理是人群基因形成的频率是不同的。这个频率的差异称为基因距离。染色体或DNA(脱氧核糖核酸)只遗传父母一方的遗传信息。线粒体DNA (mtDNA)只继承母系的遗传因子,Y-染色体则只继承父系的遗传因子。大约每百万年mtDNA可能产生33%的分歧。因此可以判断现代不同地区的人是什么时候分开的。无论从线粒体DNA还是从Y-染色体,都证明现代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大约15万年前东非的母亲“夏娃”和父亲“亚当”的后代,并且绘制出人类迁徙概略图。根据这个图大约4万年前从南亚进入中国大陆。但是有证据证明,这已经是人类第3次走出非洲了[21-23]。190万年前、40万年前及5万~6万年前3次走出非洲都是在气候暖湿的条件下,但也是岁差影响最强烈的时期,周期在2万年左右的岁差造成环境迅速改变,推动了人类走出非洲[22]。

5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

19世纪初地质学家根据化石记录把地球历史分为四个时期;第一纪(P r i m a r y)、第二纪(Secondary)、第三纪(Tertiary)和第四纪(Quaternary)。前两个名称早已不用了。1985年把第四纪的开始定在180万年前。2009年国际地层学委员会通过投票,建议把第四纪的开始定在260万年前[24]。第三纪则仍开始于6500万年前,即恐龙大灭绝之后,到260万年前第四纪开始为止。第三纪与第四纪共同组成新生代。

20世纪初人们认为近70万年有4次冰期,由远及近为群智、民德、里斯、武木,大约出现在65万年、45万~50万年、15万年、4万~5万年前。冰期是以欧洲慕尼黑以西多瑙河的四条小支流命名的。冰期时欧洲的冰体多以山谷冰川的形式出现,而没有形成整个冰盖。冰川向下延伸形成冰舌。间冰期冰川后退,融冰水下切形成阶地。由于阿尔卑斯山不断抬升,老、新阶地出现在不同高度。每一个阶地代表了一次间冰期的开始。所以冰川进退只能提供冰期、间冰期粗略的时间框架。

1955年,Emiliani[25]率先打破了这个传统的概念,根据深海沉积δ18O指出75万年地磁反转之后就有7个冰期,约10万年1个。Lisiecki和 Raymo[26]综合分析了分布于全球的57个深海沉积δ18O记录,建立了530万年以来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年表,证明冰期—间冰期旋回贯穿整个530万年。这就是说在第四纪之前,至少在第三纪晚期中新世末到上新世,冰期—间冰期旋回已经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了。中国黄土颗粒大小也记录了更新世的冰期间冰期旋回,而且周期的变化与深海沉积δ18O有很好的一致性[27]:0~60万年前10万年周期为主,4.1万年周期占第2位,岁差周期(2.3万年及1.9万年)第3位。55万~100万年前41万年周期最强,10万年周期其次,岁差周期第3位。80万~160万年前4.1万年周期占绝对优势,其余周期几乎看不到。160万~250万年前仍然是4.1万年周期为主,但有40万年周期。4.1万年周期与岁差周期几乎在整第四纪中均能看到,只有晚第四纪10万年周期才占绝对优势。但是与10万年周期对应的地球轨道要素——公转轨道椭圆偏心率的变化太小,其作用主要是调控其他两个因素(地轴倾斜率和岁差)的影响[28]。因此,为什么近70万~80万年10万年旋回占优势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可能是通过CO2与冰反照率内部反馈造成的[29]。

6下一个冰期何时到来

如上所述,近80万年中10万年旋回十分突出,然而在一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冰期与间冰期是不对称的,冰期长而间冰期短,一般间冰期只有1万~2万年,最长不过3万年,最短的甚至不足1万年[30]。目前间冰期已持续了1.15万年,显然正面临着间冰期结束的威胁。早在1972年,古气候学家在讨论现代的间冰期何时结束时,形势是十分紧迫的[31]。当时了解较多

的是近两个10万年旋回,这两个旋回的间冰期均持续约1万年。上一个间冰期名为伊米安(Eemian),出现于12.5万~11.5万年前。因此会议得到结论:“如果人类不干预,可能今天的暖期会很快结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Kukla等[32]曾预测下一个冰期的第1个低温将于4千年后出现,下一个冰盛期将在1.14万年后出现。

到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情况有了变化。大多数古气候学家倾向于在未来3万~5万年不会进入下一个冰期。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人们了解到过去的间冰期持续时间比以前认为的要长[33],(2)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可能会破坏冰期—间冰期旋回的自然韵律,使现代间冰期延续下去[34]。

7末次冰期冰盛期

末次冰期冰盛期(LGM)是十分关键的气候事件,这是距我们最近的一次极寒冷的事件。那时北美北部为一巨大冰盖,包括3个部分:一个在北美北部的东南,是北美冰盖的主体,称为劳仑泰冰盖;另一个在北美北部的西南方太平洋沿岸,范围较小,称为考尔的勒冰盖;还有一个在北美洲东北部靠近北冰洋,称为因纽特冰盖,范围最小[20]。LGM以来北美冰盖消融造成的海平面升高约64.3m,格陵兰冰盖6.0m,欧州大陆冰盖25.5m,南极冰盖17.6m,合计113.5m[35]。再加上其他小冰盖、冰川融化海平面约上升120~140m[36]。估计LGM温度比现代低12K,但是因地而异,格陵兰可能低20K以上[20],可见LGM的寒冷程度。

对于这个标志性的气候事件,过去多采用的时间为18ka(1ka指距AD1950年1千年),那时使用的是14C年。后来改为用21ka(个别学者用23ka,均为日历年)[30]。但是愈来愈多的学者把LGM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刻”[37]。因为,不仅地区不同最冷的时刻不同,从不同角度如山岳冰川、冰盖、海平面来分析,结果亦不相同。因此综合不同因素,把LGM定为26.5~19.0ka[37]。26.5ka是几乎所有冰盖都达到最大的时间,19ka是北半球大部分冰川开始后退的时间,海平面高度也在这段时间达到最低。

Clark等[37]又分析了形成LGM的三个因子;北半球高纬的太阳辐射,大气CO2浓度及热带太平洋SST。冰盖的最初增长在33~29ka,这时北半球太阳辐射开始下降,劳仑泰冰盖对此反映尤为敏感。这表明北半球高纬的太阳辐射控制了冰盖的增长。但是大气中CO2浓度下降、SST下降也有利于冰盖增长。赤道太平洋东西向SST梯度减小,SST场呈类似La Ni?a 状态,也有利于冰盖增长。但是冰消期的开始,则主要依赖于北半球高纬太阳辐射的上升。

8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

冰期中并不总是寒冷的气候,这是20年来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1990年代初,对格陵兰冰盖钻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接近冰盖顶峰钻取了两个冰芯;一个以欧洲国家为主的GRIP(Greenland Ice-Core Project)[38],一个以美国为主的GISP2(Greenland Ice Sheet Project 2)[39]。1996年开始在格陵兰北部钻取另一个冰芯NGICP(The North Greenland Ice Core Project)[40]。这些冰芯δ18O提供了高分辨率的记录,这是深海沉积与黄土所不能比拟的。Johnsen等[41]根据GRIP近40ka冰芯δ18O,指出末次冰期的气候是不稳定的。Dansgaard等[42]指出,气候可能在几十年内发生波动,这种变化是迅速的,而且不仅在末次冰期,在倒数第二个冰期也有气候波动。后来就根据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学者把这种气候波动称为Dansgaard/Oeschger 循环,简称D/O循环,或D/O振荡。由于冰期气候寒冷,相对温暖的间冰阶(interstadial)比较突出,所以对间冰阶进行编号[42]。一般两个间冰阶之间距离为1~3千年,所以,有时也称D/O循环为千年尺度气候振荡。

9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

虽然人们承认冰期的气候是不稳定的。但是,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全新世这个间冰期中气候是温和而平稳的。O’Brien 等[43]首先提出全新世气候也有不稳定性,在温暖的全新世中已经发生了8~9次冷事件。Bond 等[44]支持了这个观点,并根据海洋沉积浮冰岩石碎屑,研究了北大西洋流冰事件。来自冰岛的火山玻璃和染赤铁矿石英或长石的变化表明,全新世有8次冷事件;编号1—8,出现于1.4ka,2.8ka,4.2ka,5.9ka,8.1ka,9.4ka,10.3ka以及11.1ka。后来发现小冰期(LIA,0.4ka)的气候特征也类似,因此也算作冷事件,编号为0,这样全新世就有了9次冷事件。

这些冷事件之中以8.2ka事件强度最大,但是其强度也只有新仙女木(YD)事件的1/3左右。而全新世中其他冷事件如LIA的强度又可能只有8.2ka事件的1/2~1/3,而YD事件的振幅一般只有冰期—间冰期的3/4~1/2,所以冰期—间冰期旋回、YD、8.2ka 事件、LIA温度变化幅度的比约为10:5:2:1,即小冰期的变化比冰期—间冰期旋回小一个数量级。尽管如此,全新世冷事件的气候影响却是深远的,其主要特征为高纬变冷,季风区降水减少[45]。对8.2ka[46],5.5ka[47],4.2ka[48]气候异常的分析,均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至于千年尺度气候振荡形成的原因,热盐环流(THC)变化是最有力的竞争者。1998年6月14—18日美国地球物理协会组织了一次学术讨论会,并在其会刊Geophysical Monograph Series上出版了一本专集,题为:《千年尺度气候变化机制》[49]。Alley 等[50]认为导致千年尺度气候振荡的THC有3种状态:现代模、冰期模、海因里希(H)模。D/O循环即前两种模态的交替,这种交替往往是跳跃式的,从一种模态迅速转换为另一种模态,所以称为气候突变。北大西洋深水形成是导致模态转变的关键地区,所以称为“阿喀琉斯之踵”[51],表示这是最薄弱的环节。但是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振荡可能与冰期有所不同。早全新世的冷事件如8.2ka等可能是由于冰坝崩溃形成淡水脉冲减弱了THC [52]。但中晚全新世并没有相应的淡水脉冲与冷事件对应,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太阳活动减弱可能是冷事件形成的原因[53]。

10全新世气候趋势

(1)大暖期

Deevey 和 Flint[54]根据Blytt-Sernander 孢粉带Ⅴ到Ⅷ定义冰后期高热期(Postglacial Hypsithermal Interval,PHI)在9.5~2.5ka(14C年)。根据树木向高山扩展的高度,按温度随高度递减率计算,地面温度比现代高2~3℃。

后来H a f s t e n[55]考虑到孢粉带在全新世有明显的地理迁徙,为了便于各地统一比较,把全新世分为3段:温度上升期(Microthermal)、大暖期(M e g a t h e r m a l)、及温度下降期(K a t a t h e r m a l)。仍然把北部(B o r e a l)与亚北部(S u b-B o r e a l)时期作为大暖期,时间在9.5~2.5ka。施雅风等[56]接受了这个思想与科学名词,把中国的大暖期定在8.5~3.0ka。

Kaufman等[57]收集了140个点的古气候资料,确定了西半球高纬的全新世热力极大期(Holocene Thermal Maximum, H TM),白令海中东部最早在11.3~9.1ka,加拿大北部陆地最晚在7.3~4.3ka,格陵兰—冰岛及加拿大极地岛屿居中,在8.6~5.4ka及8.6~4.9ka。Salonen等[58]根据湖泊沉积的孢粉,认为俄罗斯欧洲的大暖期在8.0~3.5ka,与中国的情况类似。IPCC2007报告[30]指出,早、中全新世热带北印度洋及热带太平洋不仅不暖,还可能比工业化之前低0.5~2.0℃。因此,大暖期的平均温度还很难估计。Miller 等[59]认为HTM在北极地区温度距平为2.5~0.9℃,北半球平均约0.8~0.2℃,而全球平均则可能在+0.5~-0.5℃之间。

(2)非洲湿润期

大约直到金字塔时期(4.5ka),撒哈拉还不是

像现在这样极端干旱的瀚海,而是有真正的湖泊,特

别在早期全新世气候湿润、湖泊水位上升、植被多

样化。现代撒哈拉许多干旱地区那时为萨瓦纳大草

原,壮丽的岩画说明当时的生态与现代完全不同,被

称为绿色的撒哈拉[60]。Street 和 Groνe[61]分析了全球141个封闭湖30ka以来每间隔3ka的湖泊水位,发现热带非洲在10~5ka(14C年)湖泊水位显著高于10ka之前及5ka之后。后来,deMenocal 等[62]研究了西北非毛

里塔尼亚沿岸深海沉积的陆源物质,发现14.8~5.5ka

陆源物质只占40%~50%,说明气候湿润,因此

把这段时期定为“非洲湿润期”(African H umid Period,AHP)。Hoelzmann 等[63]综合分析了北非到阿拉伯海(10oN—23oN,20oW—70oE)23个古湖泊序

列,14个古植被序列及5个阿拉伯海近海沉积,指出AHP在10.5~5.5ka。大量的证据表明受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64]、包括印度[65]、孟加拉湾[66]、中国[67,68]、南

美北部[69]均在早全新世有气候湿润期。

(3)东亚季风

在全新世中东亚夏季风持续减弱,这已经得到了石笋δ18O记录的证明[70],并且与亚洲季风区广大地区的夏季风变化趋势一致[1]。在古气候研究中,经

常假定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变化相反,夏季风强时冬

季风弱、冬季风强时夏季风弱[71]。以此类推,全新世

冬季风应该是加强的,确实也有一些证据表明全新世

某些时刻,如5~8ka冬季风有增强的趋势[72-74]。但是

全新世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是减少的,而冬季太阳辐

射是增加的[75],如果冬季太阳辐射增加可以使冬季风

减弱,则全新世冬季风应该是减弱的。Huang 等[76]根

据南海的东西向SST梯度推论,全新世冬季风是减弱

的。究竟全新世东亚冬季风是增强的还是减弱,还需

要更多的资料证实。不过上述几个冬季风序列均包括

了较大的千年尺度振荡,也可能妨碍了长期变化趋势

的确定。

参考文献

[1] 汪品先. 全球季风的地质演变. 科学通报, 2009, 54: 535-555.

[2] Wilson R J T. Did the Atlantic close and then re-open? Nature,

1966, 21: 676-681.

[3] Clift P D , Plumb R A. Th e Asian Monso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4] Prell W L, Kutzhach J E. Sensitivity of the Indian monsoon to

forcing parameters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evolution. Nature, 1992, 362: 647-652.

[5] Harris N B W. The e le vation of the Tibe tan Plate au and its

impact on the monsoon. Palae oge ography Palae 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6, 24:4-15.

[6] Saltzman B. Dynamical Paleoclimatology: Generalized Theory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 Academic Press, 2002.

[7] Shaviv N J. Cosmic ray di? usion from the galactic spiral arms, iron

meteorites, and a possible climatic connection. Phys Rev Lett, 2002, 98(5), 051102.

[8] Frake s L A, Francis J E, Syktus J I. Climate Mode s of the

Phanerozo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9] Hoffman P F, Schrag D P. Snoweball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

2000, 282: 62-75.

[10] Schrag D P, Hoffman P F, Hyde W T, et al. Life, geology and

snowball Earth. Nature, 2001, 409: 306-307.

[11] Hallam A, Wignall P B. Mass Extinctions and their Aftermath.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 Jablonski D. Extinctions in the fossil record. Phil Trans R Soc Lond

B, 1994, 344: 11-17.

[13] Schulte P, Alegrat I, Arenillas I, et al. Th e Chixulub asteroid impact

and mass e xtinction at the Cre tace ous-Pale oge ne Boundary.

Science, 2010, 327: 1214-1218 .

[14] Archibald J D, Cle me ns W A, Padian K, e t al. Cre tace ous

extinction multiple causes. Science, 2010, 328:973.

[15] Mukhopadhyay S, Farley K A, Montanari A. A short duration

of the Cre tace ius-Te rtiary boundary e ve nt: Evide nce from extraterrestrial hilium-3. Science, 2010, 29: 1952-1955.

[16] Barnosky A D, Matzke N, Tomiya S, et al. Has the Earth's sixth

mass extinction already arrived. Nature, 2011, 471: 51-57.

[17] Pereira H M, Leadley P W, Proen?sa V, et al. Scenarios for global

biodiversity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 2010, 330: 1496-1501. [18] Cann R L, Stoneking M, Wilson A C. Mitochondria 1 DNA and

human evolution. Nature, 1987, 325: 31-36.

[19] Wilson A C, Cann R L. The recent African genesis of humans.

Scienti? c American, 1992: 68-73.

[20] Burroughs W J. Climate Change in Pre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1] N R 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nderstanding Climate’s

Influe nce on Human Evolution.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10.

[22] Compton J S. Ple istoce ne se a-le ve l fluctuations and human

evolution on the southern coastal Plain of South Africa. Quat Sci Rev, 2011, 30: 506-527.

[23] deMenocal P B. Climate and human evolution. Science, 2011, 331:

540-542.

[24] Mascarelli A L. Quaternary geologists win timescale vote. Nature,

2009, 459:624.

[25] Emiliani C. Pleistocene temperatures. J Geol, 1955, 63: 538-578

[26] Lisiecki L E, Raymo M E. A Pliocene-Pleistocene stack of 57

globally distributed benthic δ18O records. Paleoceanography, 2005, 20, PA1003, doi:10.1029/2004 PA0010719.

[27] Liu T, Ding Z, Rutter H. Comparison of Milankovitch periods

between continental loess and deep sea records over the last 2.5Ma.

Quat Sci Rev, 1999, 18: 1205-1212.

[28] Berger A, Mélice J L, Loutre M F. On the origin of the 100-kyr

cycles in the astronomical forcing. Paleoceanography, 2005, 20, PA 4019. doi:10.1029/2005 PA001173.

[29] Ruddiman W F. Orbital changes and climate. Quat Sci Rev, 2006,

25: 3092-3112.

[30] Jansen E, Orerpeck J, Bri? a K R, et al. Palaeoclimate. In: Climate

Change 2007: Th 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olomon S, Qin D, Manning M, et al.

(ed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433-497.

[31] Kukla G J, Matthews R K, Mitchell Jr J m. Th e end of the present

interglacial. Quat Res, 1972, 2: 261-269.

[32] Kukla G, Berger A, Lotti R, et al. Orbital signature of interglacials.

Nature, 1981, 290: 295-300.

[33] Wingrad I J, Landwehr J M, Ludwig K R, et al. Dur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past four interglaciations. Quat Res, 1997, 48: 141-154.

[34] Loutre M F, Berger A. Future climatic changes: Are we entering an

exceptionally long interglacial? Climatic Change, 2000, 46: 61-90.

[35] Peltier W R. On eustatic Sea level history: Last Glacial Maximum

to Holocene. Quat Sci Rev, 2002, 21: 377-396.

[36] 黄恩清, 田军. 末次冰消期冰融水事件与气候突变. 科学通报,

2008, 53(12): 1437-1447.

[37] Clark P U, Dyke A S, Shakun J D, e t al.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Science, 2009, 325: 710-714.

[38] GRIP Members. Climate instability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recorded in the GRIP ice core. Nature, 1993, 364: 203-207.

[39] Grootes P M, Stulver M, White J W C, et al. Comparison of

oxygen isotope records from the GISP2 and GRIP Greenland ice cores. Nature, 1993, 366: 552-554.

[40] NGICP Me mbe rs. High-re solution re cord of Northe rn

Hemisphere climate extending into the last integlacial period.

Nature, 2004, 431: 147-151.

[41] Johnsen S J, Clausen H B, Dansgaard W, et al. Irregular glacial

interstadials recorded in a new Greenland ice core. Nature, 1992, 359: 311-313.

[42] Dansgaard W, Johnsen S J, Clausen H B, et al. Evidence for general

instability of past climate from a 250-kyr ice-core record. Nature, 1993, 364: 218-220.

[43] O’Brien S R, Mayewski P A, Meeker L D, et al. Complexity of

Holocene climate as reconstructed from a Greenland ice core.

Science, 1995, 270: 1962-1964.

[44] Bond G, Showers W, Cheseby M, et al. A pervasive m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 Atlantic Holocene and glacial climates. Science, 1997, 278: 1257-1266.

[45] Mayewski P A, Rohling E E, Stager J C, et al. Hol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Quat Res, 2004, 62: 243-255.

[46] Alley R B, Maye wski P A, Sowers T, et al. Holocene climate

instability: A prominent, widespread event 8200 yr ago. Geology, 1997, 25: 463-486.

[47] Magny M, Haas J N. A major widespread climatic change around

5300 cal. yr BP at the time of Alpine Iceman. J Quat Sci, 2004, 19: 423-430.

[48] Wang S W, Zhou T J, Cai J N, et al. Abrupt climate change around

4ka BP: Role of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as indicated by a GCM experiment. Adv Atmos Sci, 2004, 21:291-295.

[49] Clark P U, Webb R S, Keigwin L D. Mechanism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t Mille nnial Time Scale s. Ge ophysical Monograph Series, 1999, 112: 394.

[50] Alle y R B, Clark P U, Ke igwin L D, e t al. Making se nse of

millennial-scale climate change. Geophysical Monograph Series, 1999, 112: 386-394.

[51] Knorr G, Lohmann G. Th e Southern Ocean as the ? ywheel of the

oceanic conveyor belt circulation. PAGES News, 2004, 12(1): 11-

13.

[52] Magny M, Vannière M, de Beaulieu J-L, et al. Early-Holocene

climate oscillations recorded by lake-level fluctuations in west-central Europe and in central Italy. Quat Sci Rev, 2007, 26: 1951-1964.

[53] Bond G, Kromer B, Beer J, et al. Persistent solar in? uence on north

Atlantic climate during the Holocene. Science, 2001, 294: 2130-2135.

[54] Deevey E S, Flint R F. Postglacial Hypsithermal interval. Science,

1957, 125: 182-184.

[55] Hafsten U. A sub-decision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period on

a synchronous basis, inte nde d for global and unive rsal usage.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970, 7: 279-296.

[56] 施雅风, 孔昭宸, 王苏民, 等.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

本特征. 见:施雅风主编, 孔昭宸副主编.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2.

[57] Kaufman D S, Ager T A, Anderson N J, et al. Holocene thermal

maximum in the western Arctic (0—180oW). Quat Sci Rev, 2004, 23: 529-560.

[58] Salonen J S, Sepp? H, V?liranta M, et al. The Holocene thermal

maximum and Late-Holoce ne cooling in the tundra of NE European Russia. Quat Res, 2011, 75: 501-511.

[59] Mille r G H, Alle y R B, Brigham-Gre tte J, e t al. Arctic

amplification: Can the past constrain the future? Quat Sci Rev, 2010, 29: 1779-1790.

[60] Roberts N. The Holocene,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xford:

Blacknell Ltd, 1989.

[61] Street F A, Grove A T. Global maps of lake-level ? uctuations since

30,000 yr B P. Quat Res, 1979, 12: 83-118.

[62] de Me nocal P, Ortiz J, Guilde rson T, e t al. Abrupt onse t and

termination of the African Humid Period: Rapid climate responses to gradual insolation forcing. Quat Sci Rev, 2000, 19: 347-361. [63] Hoelzmann P, Gasse F, Dupont L, et al.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 s in the arid and subarid be lt ( Sahara-Sahe l Arabian Peninsula) from 150kyr to present. In: Past Climate Variability through Europe and Africa, Battarbee R W, Gasse F, Stickley C E (eds). Dordrecht: Springer, 2004: 219-256.

[64] Ovorpeck J, Anderson D, Trumbore S, et al. Th e southwest Indian

Monsoon over the last 18000 years. Clim Dyn, 1996, 12: 213-225.

[65] Stanbwasse r M, Sirocko F, Groote s P M, e t al. South Asian

monsoon climate change and radiocarbon in the Arabian Sea during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Paleoceanography, 2002, 17, 1063.

[66] Kudrass H R, Hofmann A, Doose H, e t al. Modulation and

ampli? cation of climate chang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y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e past 80ky. Geology, 2001, 29: 63-66.

[67] Ji J F, Shen J, Balsam W, et al. Asian monsoon oscilla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since the late glacial as interpreted from visible reflectance of Qinghai Lake sediments.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5, 233: 61-70.

[68] An Z S, Wu X H, Wang P X, et al. Paleomonsoons of China over

the last 130000 years. Science in China (Ser B), 1991, 14: 1016-1029.

[69] Haug G H, Hughe n K A, Sigman D M, e t al. South ward

migration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through the Holocene. Science, 2001, 293: 1304-1308.

[70] Wang Y, Cheng H, Edwards R L, et al. The Holocene Asian

monsoon: Links to solar changes and North Atlantic climate.

Science, 2005, 308:854-857.

[71] Yancheva G, Nowaczyk N R, Mingram J, et al. 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Nature 2007, 445: 74-77.

[72] Tian J, Huang E, Pak D K.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variability

over the last glacial cycle: Insights from a latitudinal sea-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 across the South China Se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0, 292: 319-324.

[73] Jian Zhimin, Wang Pinxian, Saito Yoshiki, e t al. Holoce ne

variability of the Kuroshio Curre nt in the Okinawa Trough, northwestern Paci? c Ocea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 184: 305-319.

[74] Rioual P, Wang L.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inferred

from lake deposits in China: A review of recent progress. PAGES News, 2009, 17(3): 110-112.

[75] Kutzbach J E, Stre e t-Pe rrott F A. Milankovitch forcing of

? uctuations in the level of tropical lahes 18 to 0 kyr BP. Nature, 1985, 317: 130-134.

[76] Huang E, Tian J, Steinke S. Millennial-scale dynamics of the

winter cold tongue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over the past

26 ka and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Quat Res, 2011, 76:

196-204 .

Progress in Palaeo-Climate Studies

Wang Shaowu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Progress in palaeoclimate, mainly in climatic reconstruction studies for the last twenty years or so, is reviewed. Ten issues are discussed: (1) Wilson Cycle, (2) Ice-Age Epoch, (3) Mass Extinction, (4) Out of Africa, (5)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in the Quaternary, (6) When will the Earth enter the next Glacial Period ? (7) Last Glacial Maximum, (8) Climatic instability in a glacial period, (9) Climatic instability in the Holocene, (10) Climatic change during the Holocene.

Key words: palaeoclimate,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climate instability, Holocene climate, East Asian palaeo-monsoon

(上接63页)

重要性。研究发现,在间冰期内,印度夏季风的变化主要受控于印度低压的强度;而冰期印度夏季风强度往往提前于冰量最大值,提前开始增强,这是受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变冷所主导的南北半球间跨赤道气压梯度增加所致。

NDVI:评价气候变化对种群动态影响的有用工具——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 unforeseen successes in animal ecology. Climate Research, 2011, V ol. 46, No. 1.

Pettorelli等综述了NDVI在生态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自1981年中期以来,NDVI保持了一贯的连续性,这有利于研究动物种群响应于植被变

化的时空滞后特征。同时,气候模式

可以用来重建植被变化的历史格局,

以评价未来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

影响。因此,在评估气候变化和气候

变化导致的植被物候和初级生产力变

化,以及它们对种群动态所造成的影

响时,NDVI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具。

1961-2005年间中国华南区域的低

云和日照时数变化——Low-cloud

and sunshine duration in the low-latitude

belt of South China for the period

1961—2005.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1, V ol. 104, No. 3-4.

为寻找中国低纬度地区太阳辐

射变化的趋势及原因,Li等分析了华

南区域1961—2005年的日照时数、总

云量、低云量和能见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在过去的45年中,全天候

和晴空情况下日照时数分别以每10年

3.2%,2.8%的速率下降。在经济发展

迅速的区域,大气气溶胶增多,导致

了日照时数下降的速率尤为剧烈。通

过分析日照时数和高、低云量之间的

关系,发现低云量的增加导致了日照

时数以每10年0.4%的速率下降。研究

认为不透明低云的增加是导致中国低

纬度地区日照减少的重要原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第2卷第4期 2006年7月 目次 研究论文 147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何建坤刘滨陈迎等154 近30 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施雅风刘时银上官冬辉等 综述 161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丁一汇孙颖 研究短论 168 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季节差异杨莲梅张广兴崔彩霞173 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刘艳舒红李杨等177 三江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唐红玉肖风劲张强等181 渭河、汉水流域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赵珊珊张强陈峪等184 1951-2005年华南春播期气象条件的年代际变化陈丽娟张培群188 影响北京城市增温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分析郑艳潘家华吴向阳193 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变化对比郝立生 对策建议 197 英国促进企业减排的激励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借鉴陈迎 动态快讯 202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艰难迈出第一步苏伟孙国顺赵军204 IPCC第25次全会在毛里求斯召开戴晓苏205 2005年Nature杂志刊载的气候文献贾朋群胡英207 第一届亚洲气候与冰冻圈学术会议在横滨召开效存德 208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II):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III):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strategies o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何建坤1,刘滨1,陈迎2,徐华清3,郭元3,胡秀莲3,张希良1,李玉娥4,张阿玲1,陈文颖1,韦志洪1,段茂盛1,张晓华1,吕应运1 (1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32;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变动的趋势,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减缓碳排放;对策;评估 中图分类号:P467/D820 文献标识码:A 近30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 Two Peculiar Phenomena of Climatic and Glacial Variat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施雅风1,2,刘时银1,3,上官冬辉1,李栋梁1,叶柏生1,沈永平1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摘要:近30 a全球强烈变暖,水循环加快,冰川也加剧退缩。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下垫面,既对全球变暖有正常的反应,也出现了异常特殊现象。这种特殊现象已发现两处:1) 青藏高原北部偏西冰芯记录降温0.6℃,相应的冰川退缩微弱,融水径流降低;2) 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岗日嘎布山区为代表,出现较多的冰川前进,可能指示降水量有较大的增加。上述事实指示气候变化与冰川响应的复杂性。 关键词: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北部;降温;冰川退缩;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前进 中图分类号:P343.6 文献标识码:A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丁一汇,孙颖

中国气候区划

xx农业气候区划 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 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2000-9000℃,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我国夏季偏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 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第17卷 第2期1998年 6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 logic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Info r m ati on Vol117 No12 Jun1 1998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① 丁 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 简述了十五万年来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概要地介绍了黄土、古海洋沉积、冰岩芯、树木年轮、洞穴碳酸钙等的古气候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在古气候研究中,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互相对比印证,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十五万年以来 古气候 研究方法 分类号 P532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气候异常在世界许多地区造成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也严重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据初步估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年平均气温可增加115~415°C,平均海平面可增加20~40c m〔1〕。为了避免气候剧变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了解并掌握气候异常变化的成因机制并予以准确预测,变得极为迫切与重要。研究过去才能预测未来,通过对晚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探索古气候变化的动力成因机制并由此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就成为现阶段各国科学家们致力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近年来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已引起国际有关组织的关注。70年代以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个大型研究计划,其中与气候环境变化及预测紧密相关的研究计划有“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 CR P)”〔2,3〕,“全球变化,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 P)”〔4〕,“国际南北半球古气候计划(PANA SH)”〔5〕,其由IGB P的核心计划之一“过去的全球变化(PA GES)”为将点或区域的研究扩展到全球而提出。 针对这些明确的现阶段古气候研究目标,各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多种古气候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1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旋回及短期波动事件 第四纪古气候以全球性变冷为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的迁移,出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672135)成果 作者简介:丁旋,女,1964年1月生,现正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收稿日期:1997209209 编辑:黄秉艳

气候区域节能设计研究发展现状

文章编号:CAR102 气候区域节能设计研究发展现状 耿世彬李永韩旭张华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07) 摘 要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人们对热舒适要求提高,使得人们往往要投入更多的能耗来满足室内热环境需要。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特征相差悬殊,不同的地区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可以减少对空调设备的依赖,从而降低空调设备的运行能耗。从建筑设计策略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区域性气候特征,探讨适合地区的节能气候设计策略,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区域气候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THE STUDY OF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REGIONAL CLIMATE Geng Shibin Li Yong Han Xu Zhanghua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Crops of Engineers, PLA Univ.of Sci. & Tech.Nanjing 210007,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requirement of thermal comfort is raising, people have to invest more energy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China is a vast territory, different parts has different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region can reduce reliance on air-conditioning through the rational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design strateg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limate should be studied to explore the best regional design. strategy for climate, energy-sav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 Keywords Regional climat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strategy 0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热、温、寒三个气候带,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根据气象资料表明:温度方面:我国东部从漠河到三亚,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相差50℃左右,西部甘肃、新疆一些地区的日平均温差可达10℃。相对湿度方面: 广州整年的相对湿度在71%以上,而宁夏、南疆地区整年的相对湿度在65%以下[1]。太阳辐射方面:青藏高原一年可达1740千瓦小时/m2.年,而川黔地区仅330千瓦小时/m2.年[2]。地区气候的差异性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室内环境保障设计的差异要求,室内设置同样的温湿度参数, 作者简介:耿世彬(1965-),男,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国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教研室,研究方向:内部设备防护及空气质量保障理论与技术; E-mail:liyong25dan@https://www.360docs.net/doc/f818753871.html,. 广州和哈尔滨的夏季新风负荷分别为34 kJ/kg 和16 kJ/kg,冬季新风加热量分别为41 kJ/kg和85 kJ/kg,而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分别为1 W/m2和21 W/m2。合理地利用丰富的气候资源可以作为我们保障室内舒适要求时减少使用设备的时机,有利于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区域气候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各区域的空调处理要求不一,也必然使得各种空调方案的效率不一,应针对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加以研究,并进行合理的划分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气候条件,探讨适合于本地域的室内舒适度保障模式,充分利用气候条件达到节能、高效目的,研究适应气候的节能设计与地域分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气候设计的概念 “气候设计”( Climatic Design)也叫“生物气候设计”,是根据建设基地的区域气候特征,遵循

全球变化下的水资源研究进展I--气候变化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8753871.html, 全球变化下的水资源研究进展I——气候变化 王加虎,郝振纯,李丽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 摘要:全球变化突出的表现在气候变化上,气候变化下的水循环研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简述了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比较了用于变化气候下水资源研究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气候情景;详细介绍了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的四种不同方法以及径流、水量、水质、极端事件等方面的相关成果;概述了研究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的水文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全球变化;水资源;气候变化;进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全球变化主要表达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系统的越来越不稳定,自然科学界突出强调其中的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包括全球变暖、植被破坏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土地退化、淡水资源短缺等[1]。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2]。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响应问题,包括水循环过程、水量时空分布、降水极端事件与洪涝灾害等的改变,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3]。 长期以来,水文学者把气候静态地看作某种统计的平衡,忽略了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问题[4]。随着对全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水文、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迅速增加[5]。 1气候变化 全球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气候变化上,气候的变化包括自然波动和人为影响两个方面。气候的自然波动至少包含三种不同的周期[6]:①数千年至万年以上时间尺度的古气候变化,研究它有助于揭示气候系统变化的机理,并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依据;②数十至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它直接决定着人类生存的气候环境;③季节至年际的气候波动,是检测长期气候变化的关键。导致某些地区的季节至年际显著气候波动的现象有很多,其中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是全球许多地区年际气候变化的最重要自然现象。 气候除了自然的周期性波动以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是全球大气化学组成的改变,主要是臭氧耗减和温室气体的增加。人类活动是导致过去100年中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人为引起的变化已经可以与自然变化区分开来,而且人为影响的结果已大于过去1000年的气候自然变化的结果[7]。近10年来,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及幅度大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着诸多分歧[8]。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尤其是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相当弱,大多数科学家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巨大环境风险。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9]:①海平面上升;②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③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④影响人类健康。 2气候变化与水资源 气候对水循环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影响主要来自大气环流变化引起的降水时空分布、强度和总量的变化、雨带的迁移以及气温、空气湿度、风速的变化等。间接的影响主要来自陆面过程,地表反照率、粗糙度及界面水汽交换乃至土壤水热特性的变化,这些既响应气候又影响气候的下垫面因素,引发了不同时空尺度的降水、土壤水、蒸发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变化。 2.1气候情景 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可以通过观测和重建的资料获得,但人们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气候情景的选择是先决条件。“情景”一词指“预料或期望的一系列事件的梗概或模式”,是描绘未来可能会怎样的可选择的景象,是分析各种驱动因子如何影响未来排放结果并评估相关的不确定性的一种较为合适的工具。各种不同的情景构成了可供选择的未来世界的发展蓝图。气候情景大致可分为四类: ——————————————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043400),江苏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B04010) 作者简介:王加虎(1975-),男,江苏连云港人,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mail: TigerLLy@https://www.360docs.net/doc/f818753871.html,

(完整word版)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的差异性,明确各气候区的建筑基本要求,提供建筑气候参数,从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第1.0.3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建筑气候的区划应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第2.1.2条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各级区区界的划分应符合图2.1.2的规定(见文后插图)。 第2.1.3条建筑上常用的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等21个气候要素的分布,应按本标准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1.1至附图1.21的规定采用。 第2.1.4条建筑气候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一)至(九)的规定采用。 注:当建设地点与本标准附录二各表所列气象台站的地势、地形差异不大,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本标准附录二所列建筑气候参数,可直接引用。 第二节区划的指标 第2.2.1条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第2.2.2条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 第一节第Ⅰ建筑气候区 第3.1.1条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 一、1月平均气温为-31--10℃,7月平均气温低于25℃;气温年较差为 30--50℃,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6℃;3--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25--30℃;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35℃,漠河曾有-52.3℃的全国最低记录;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干5℃的日数大于145d。 二、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70%;年降水量为200--800mm,雨量多集中在6--8月,年雨日数为60--160d。 三、年太阳总辐射照度为140--200w/m2,年日照时数为2100--3100h,年日照百分率为50-70%,12--翌年2月偏高,可达60%--70%。 四、12--翌年2月西部地区多偏北风,北、东部多偏北风和偏西风,中南部多偏南风;6--8月东部多偏东风和东北风,其余地区多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2--5m/s,12--翌年2月平均风速为1--5m/s,3--5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6m/s。 五、年大风日数一般为10--50d;年降雪日数一般为5--60d;长白山个别地区可达150d,年积雪日数为40--160d;最大积雪深度为10--50cm,长白山个别地区超过60cm;年雾凇日数为2--40d。 第3.1.2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 一、IA区冬季长9个月以上,1月平均气温低于-28℃;多积雪,基本雪压为 0.5--0.7KPa;该区为永冻土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4.0m左右。 二、IB区冬季长8--9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28--22℃;年冰雹日数为1--4d;年沙暴日数为1--5d;基本雪压为0.3--0.7KPa;该区为岛状冻土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2.0--4.0m。

中国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李明华,范绍佳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510275) Email:lmh20000@https://www.360docs.net/doc/f818753871.html, 摘要: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是当今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大气气溶胶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重视,是当今国际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总结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家在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成果,讨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难题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国;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 1.引言 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是当前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大气气溶胶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重视,是当今国际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1-4]。 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与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习惯上用来指大气中悬浮的10-3~101μm固体和液体粒子。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大气气溶胶粒子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改变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直接影响气候;另一种是大气气溶胶粒子作为云凝结核(CCN)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分布和生命期,间接影响气候。理论上,只要知道大气气溶胶浓度时空分布的信息及其物理、化学、光学特性、尺度分布和大气含量的准确信息,便可精确计算其直接辐射强迫的大小。而实际上所缺乏的也正是对这些量和其变化过程的详细了解。因此,对其直接辐射强迫的估计只能是基于现有实验结果和观测资料基础上的理论数值模拟。模式结果表明,目前对人为大气气溶胶(硫酸盐、硝酸盐、煤烟、矿尘和生物大气气溶胶等)全球年平均直接辐射强迫的估值大体介于-0.3~-1.0W/m2 之间,不确定性是估值的两倍。由于理论上对云的夹卷和混合过程,以及大气气溶胶-云-辐射-气候之间的微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了解还很不全面,准确地估计大气气溶胶间接辐射强迫的大小是相当困难的。全球年平均间接辐射强迫估值介于0~-1.5W/m2之间,不确定性更大,还没有一个合理的中间估值[5]。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比温室气体复杂得多,尽管大多数研究认为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与温室效应气体的影响是反向的,但二者不能简单抵消[6]。从二者寿命来看,对流层大气气溶胶的寿命只有几天到几周,它的辐射强迫作用集中在排放源附近,而且基本只影响北 - 1 -

6、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

第六章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首先,了解气象气候对旅游的影响,掌握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分布的特殊性;其次,掌握特吉旺气候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基本 方法;第三,了解宜人气候的分布规律;第四,掌握各种奇妙的气象景观 产生的条件及分布规律。 主要内容 ●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气候生理需求心理需求 ●宜人的气候 衡量标准分布 ●奇妙的气象景观与冰雪运动 自然奇观人工美景冰雪运动 第一节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是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经常出现的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它包括: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虹、霞、光等。气象是瞬息万变的。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相继稳定发生的天气状况,也包括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象、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气候的差异性及其分布规律,造成了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时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布规律。 人类的一切旅游活动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这个大舞台。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美好、舒适的环境,赏心悦目的奇特景观和尽兴尽致的娱乐与运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决定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气象和气候。由于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造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游览观光内容及旅游活动项目的地域性;由于气象气候的季节性节律变化,导致人类旅游行为发生的同步变化,因而形成旅游业淡、旺季交替的变化节律;由于气候条件存在着明显的优劣差异,因此气候对旅游客流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因而气候与旅游者的行为、旅游资源的分

布、旅游业的分布与发展方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并非是它们的全部,而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满足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气候条件是指,人们无须借助任何消寒、避暑的装备和设施,就能保证一切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气候条件,即人们俗称的“宜人的气候”。具不具备“宜人的气候”条件及其条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非特殊功能的旅游地开发的先决条件,也是旅游季节长短的决定条件。因此,气候旅游资源不仅存在于以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主要吸引力的消寒避暑胜地,而且是任何一个旅游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因素,也称其为背景旅游资源。故气候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具有地域性、特定性的特点,也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这是气候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 第二节宜人的气候 一、宜人气候的衡量标准 气候的组成要素包括:气压、气温、空气干湿度、风力、降水、日照率等。各气候要素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是综合性的,不同气候要素的组合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影响。如,同一气温状况下,空气相对湿度变化,人体的温度感觉就不一样;同一温度下,风速不同,人体的温度感觉也不相同。经过对人体状况受天气影响的长期研究,现代疗养学家认为,天气除影响人体的健康外,还影响着人的情绪。若仅从人体一切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角度来确定,在标准大气压状况下,气候是否宜人是根据皮肤的温度、出汗量、热感和人体热量调节系统所承受的负担来确定的。它主要是取决于使人感到舒适的气温、湿度与风效(空气运动带走体表热量、水分,对体温的外在调节效应)三项指标。若兼顾人体的健康与情绪,则除上述指标外,还应考虑到日照时数指标和天气变率指标。如何衡量气候宜人与否,目前有两种定量评价的方法和采用的标准。 1.舒适指数与风效指数 舒适指数与风效指数是目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气候宜人程度的衡量标准。这原是特吉旺(W\5H\5Terjung.1966)在对美国大陆生理气候的评估研究中,设计的两个评价指数。特吉旺选用气温、相对湿度与风速三项指标,用气温和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来表示舒适程度的不同状况,用气温和风速的不同组合来表示风效状况。这两项指数的综合是确定各地,一年内宜人气候时段,即旅游季节长短的依据。 (1)舒适指数即人们对周围空气环境感觉舒服的程度。根据大多数人的感觉,特吉旺把气温与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分为11类(表6.1)。各月舒适指数的级数可通过查舒适指数列线图(图6.1)获得。根据天气要素的昼夜变化节律对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的影响,通常采用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以及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四个指标,查得昼(即白天最高气温时)、夜(即凌晨最低气温时)的舒适指数,再按下页表6.2所示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大气环境学》专题报告 曾华化学化工学院 151130004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 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日渐突出,由自然活动正常调配的气温,逐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暖期可能成为千年来最强的暖期,与此同时其他气候要素,如降雨等,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极大的影响了地球环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概况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随逐年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后期的冷年相对于之前的暖期,平均气温也有提升,冰川消融加快,等温线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位移,植物开花期提前等都从一定程度佐证了气候变暖的事实。降雨量虽无明显的提升,但降雨的时空间分布已有较大改变,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有些地区的降雨量有下降趋势,但全球总体降雨量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它气候状况也有改变,如厄尔尼洛现象异常增加,热浪增加等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全球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其成因复杂多变,但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从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增加则是这一现象背后极为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 2.气温升高 2.1气温升高的表现 气温的下降、回收和波动本是自然的正常过程,在近千年的气温变化中有着明显的由暖到冷再回暖的过程,在近百年的尺度中也有着类似的过程,而从20世纪末到现在似乎正处在这样一个气温回收的阶段,我们无法肯定这样的过程究竟是自然起主导作用还是人类活动引导着这一过程的发生,但我们了解到这一过程似乎有着更为显著的特征,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一次回暖或许是近千年来最强的,包括: 1.根据仪器观测,全球平均气温20世纪上升了0.6℃,21 世纪初的5 a 又 上升了0.1℃。 2.对1700种生物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半叶,每10 a 向极区扩展6 km, 向高山抬升6 m,为1950-1995 年地面等温线扩展速度的2 倍。如果只分 析最近30 a(1975-2005年),等温线扩展的速度达到40 km/10 a。 3.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年来的记录。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一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一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一) 2011年01月02日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 建标[1993]462号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1994年2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的差异性,明确各气候区的建筑基本要求,提供建筑气候参数,从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第1.0.3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建筑气候的区划应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第2.1.2条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各级区区界的划分应符合图2.1.2的规定(见文后插图)。

第2.1.3条建筑上常用的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等21个气候 要素的分布,应按本标准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1.1至附图1.21的规定采用。 第2.1.4条建筑气候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一)至(九)的规定采用。 注:当建设地点与本标准附录二各表所列气象台站的地势、地形差异 不大,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本标准附录二所列 建筑气候参数,可直接引用。 第二节区划的指标 第2.2.1条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 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 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1 的规定。 第2.2.2条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 2.2.2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 第一节第Ⅰ建筑气候区 第3.1.1条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 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 一、1月平均气温为-31--10℃,7月平均气温低于25℃;气温年较 差为30--50℃,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6℃;3--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25--30℃;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35℃,漠河曾有-52.3℃的全国最低 记录;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干5℃的日数大于145d。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目录 中文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I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IV 1.旅游气候的概述 (1) 1.1旅游气候的涵义 (1) 1.2旅游与气候的关系 (1) 2、气候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 (1) 2.1影响景观的季相变化 (1) 2.2影响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2) 2.3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 3.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业的影响 (4) 3.1抚仙湖沿岸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4) 3.2各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的具体影响 (6) 4. 利用气候因素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8) 4.1政府部门调控措施 (8) 4.2微观企业针对气候影响的具体措施 (9) 5.结论语 (10) 参考文献 (12)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摘要 旅游是一项探求知识,开拓眼界,调节生活的一项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而旅游者有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气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同时气象和气候既有直接的造景功能和间接的育景作用;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利因子,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障碍因子,这就要求旅游者在安排游程时考虑气象、气候因素,以应付不测风云,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旅游项目和内容。本文就是要研究抚仙湖的基本气候规律和特征,分析气候优势和不足,为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也便于旅游者选择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旅游气候抚仙湖政府部门旅游企业

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的研究进展_张建云

第40卷第8期 2009年4月     人 民 长 江 Y a n g t z e R i v e r     V o l .40,N o .8 A p r .,2009 收稿日期:2009-03-20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200801001)和现代水电科技创新项目(X D S 2008-01)联合资助作者简介:张建云,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教授,博士。 文章编号:1001-4179(2009)08-0039-03 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建云 1,2  王国庆 1,2  刘九夫 1,2  贺瑞敏 1,2 (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 2.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简要介绍了由W M O 、U N E S C O 、U N D P 和I A H S 等一些国际组织发起并推动开展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研究 计划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展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重大气候变化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综述了气候变化的事实、情景及其对水利的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水利的实际情况,指出“十二五”期间应在8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关 键 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进展中图分类号:T V 21 文献标识码:A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是不争的科学事实,气候变化问题业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专家关心的全球性 问题之一。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气候变化将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并对降水、蒸发、径流、土壤湿度等造成直接影响。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可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推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研究,世界气象组织(W M O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 N E S C O )、联合国环境署(U N E P )、联合国发展署(U N D P )和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 A H S )等一些国际组织积极发起并推动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制定、实施了一些相应的研究计划,如世界气候计划(WC P )、全球能量水循环试验(G E WE X )、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I G B P )、国际水文计划(I H P )等。I P C 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1988年由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及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建,其任务主要是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对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作出预测,以使决策者认识人类对气候系统造成的危害并采取对策。I P C C 定期开展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①评价已有的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②评价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③制定对策。到目前为止,I P C C 共完成了4次评估报告,并分别于1991、1996、2001年和2007年发布。其中,第2工作组完成的评估报告汇总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I P C C 评估报告不仅为各国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提供了科学信息,而且也为指导各国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1]。 美国国家研究协会于1977年就组织讨论了气候、气候变化和供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世界气象组织(WM O )1985年出版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综述报告,并推荐了一些检验和评价方法,随后又给出了水文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分析报告。国际水文科协(I A H S )1987年在第十九届国际I U G G 大会中举办了“气候变化和气候波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专题学术讨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工作广泛展开,1990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美国水资源》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当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1991年第二十届I U G G 大会水文科学组的主题便是探讨土壤—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水文过程。1993年,以气候变化、大气圈和水圈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大尺度气候和水文模拟技术为主题,在日本召开了第六届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学协会与第四届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 A M A P -I A H S)联合大会。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成为各种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例如,2004年在巴西召开的I A H S 大会中就包括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讨论专题。2006年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 S S P )和全球水系统计划(G W S P )联合会议,其中第4主题讨论的就是气候变化对海岸带、陆地河流的影响。在墨西哥举办的第四届世界水论坛和2007年在意大利召开的I U G G 国际大会中都讨论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的科学问题[2]。同年8月,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 r l dC l i m a t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a m m e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了季节预测研讨会,对季节气候预测方法、精度展开了激烈讨论。 我国在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研究”。该项目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中国海面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在“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均相继设立了气候变化影响专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__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44(8):1562-1570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08.004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VI.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 杨晓光1,刘志娟1,陈 阜2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摘要:【目的】气候变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这一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 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种植北界指标、雨养冬小 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指标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指标,采用经典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分析与1950s—1980 年相比,未来30年(2011—2040年)及本世纪中叶(2041—2050年)全国种植制度界限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 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的种植北界的变化。【结果】(1)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 —2040年和2041—2050年的一年两熟带和一年三熟带种植北界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其中一年一熟区和一年二 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省(市)为陕西省和辽宁省,且2041—2050年种植北界北移情况更为明显;一年两 熟区和一年三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区域在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境内,且 2041—2050年种植北移情况更为明显。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这些区域由于气温升 高种植制度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由一年两熟变为一年三熟,区域内单位面积周年粮食产量可不同程度提高。 (2)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的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在辽宁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 自治区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在青海省冬小麦种植界限为西扩明显。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区域由 于冬小麦替代春小麦可带来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在广西省和广东省境内北移情况比较明 显。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向西北方向移动。【结论】到2011— 2040年和2041—2050年,气候变化将会造成全国种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扩、热带 作物种植北界北移。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向西北方向移动。 关键词:未来气候情景;气候变化;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热带作物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VI.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in China YANG Xiao-guang1, LIU Zhi-juan1, CHEN Fu2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2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Abstract: 【Objective】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The future climate will continue warming in China and this change will affect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some extent. This paper aims at studying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the countrywide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the northern limits of winter wheat, the stable-yield northern 收稿日期:2010-08-19;接受日期:2010-11-25 基金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2010CB9515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3028,200903003) 联系方式:杨晓光,E-mail:yangxg@https://www.360docs.net/doc/f81875387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