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教案标题: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习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教学难点:

1. 如何正确操作金属切削机床

2. 如何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

教学准备:

1. 金属切削机床

2. 金属样品

3. 安全防护用具

4. 维护和保养工具

教学过程:

1. 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主要零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 演示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包括开机、调速、夹紧工件、刀具选择等。

3. 强调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穿戴安全防护用具、操作规范等。

4. 指导学生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实际操作,注意观察和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5. 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定期检查等。

6. 组织学生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实践,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并进行指导。

教学总结:

1. 总结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强调操作和维护的重要性。

2. 强调安全第一,做好金属切削机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

3. 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金属切削机床操作技能和维护能力。

教学反思:

1. 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教案

课题3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是数控铣削加工的一项重要工作,工艺分析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在编制数控程序时,根据零件图纸要求首先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3.1 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 在数控工艺分析时,首先要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是否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1)零件图样尺寸标注应符合编程的方便 在数控加工图上,宜采用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 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协调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 ................ 程零点 ...的设置和计算。 2)零件轮廓结构的几何元素条件应充分 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各种几何元素的条件是否充分,如果不充分,则无法对被加工的零件进行编程或造型。 3)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应能否得到保证 虽然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很高,但对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薄壁零件的加工,由于薄壁件的刚性较差,加工时产生的切削力及薄壁的弹性退让极易产生切削面的振动,使得薄壁厚度尺寸公差难以保证,其表面粗糙度也随之增大,根据实践经验,对于面积较大的薄壁,当其厚度小于3mm时,应在工艺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4)零件内轮廓和外形轮廓的几何类型和尺寸是否统一 在数控编程,如果零件的内轮廓与外轮廓几何类型相同或相似,考虑是

否可以编在同一个程序,尽可能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加工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刀具的直径常常受内轮廓圆弧半径R限制。 5)零件的工艺结构设计能否采用较大直径的刀具进行加工 采用较大直径铣刀来加工,可以减少刀具的走刀次数,提高刀具的刚性系统,不但加工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工件表面和底面的加工质量也相应的得到提高。 6)零件铣削面的槽底圆角半径或底板与缘板相交处的圆角半径r不宜太大 图(3-1) 由于铣刀与铣削平面接触的最大直径d=D-2r,其中D为铣刀直径。当D 一定时,圆角半径r(如图(3-1)所示)越大,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能力越差,效率也就越低,工艺性也越差。。当r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必须用球头铣刀加工,这是应当避免的。当D越大而r越小,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面积就越大,加工平面的能力越强, 铣削工艺性当然也越好。有时,铣削的底面面积较大,底部圆弧r也较大时,可以用两把r不同的铣刀分两次进行切削。 5)保证基准统一原则 若零件在铣削完一面后再重新安装铣削面的另一面,由于基准不统一,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标准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2)具有较好刀具材料选择的能力; (3)具备金属切削过程的分析及工艺参数选择的能力; (4)具有车床的结构分析与应用能力; (5)各种加工过程分析、铣床,磨床,镗床的结构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6)铣削过程分析与铣刀的选择能力 能力目标: (1)机械加工原理应用能力; (2)根据零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现象改进加工工艺的能力; (3)根据零件加工表面形状选择加工刀具种类、结构和刀具几何参数的能力; (4)根据零件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选择加工参数的能力; (5)根据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情况进行刀具刃磨的能力; (6)具备将理论知识联系于实践环节的运用能力。 素质目标:

(1)能通过各种资源查找与整理各种信息的收集能力 (2)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3)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6)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7)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8)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 (9)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10)具有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 1.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教学组织形式: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建议采用讲课、自学、习题课、辅导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综合运用。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大学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大学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大学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金属切削机床。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刀具安装方法、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有效的提高金属切削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二、教学内容 1.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金属切削机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4. 金属切削机床的刀具安装方法和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5. 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 三、教学重点 1. 金属切削机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金属切削机床的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3. 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难点 1. 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金属切削机床的刀具安装方法和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五、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2. 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主。

3. 班级集体学习和小组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步骤 1.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引入: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定义和分类。 (2)知识讲解: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特点。 (3)答疑: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金属切削机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引入: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知识讲解: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 (4)答疑: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引入: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识讲解: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视频演示:通过视频演示讲解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模拟操作:进行模拟操作练习,讲解注意事项。 (5)答疑: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金属切削机床的刀具安装方法和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1)引入: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刀具安装方法和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2)知识讲解: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刀具安装方法和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3)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讲解刀具安装方法和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4)模拟操作:进行模拟操作练习,讲解操作注意事项。 (5)答疑: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 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

金属切削教案原

绪论 一、新课导入: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这门课,原理讨论的是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主要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规律的控制及应用;刀具是要我们学习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的选择、使用以及常用非标准刀具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1.金属切削原理 这部分内容以车削为主,系统阐明了有关问题,而对钻削、铣削及磨削则侧重于特殊性方面的说明。有关共同性的问题采用概略提示(几何角度、切削力等)或省略(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的方法。 2.金属切削刀具 常用刀具的合理选择与使用对车刀、孔加工刀具、铣刀、螺纹刀具及齿轮刀具等是生产中常用的刀具,在介绍这些刀具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应用的同时,着重阐明其切削刃(或前、后刀面)的形成方法和刃磨方法。 常用非标准刀具的设计对成形车刀、机用铰刀、成形铣刀和拉刀等非标准刀具,在介绍它们的设计时,以该刀具的主要结构要素为基点,阐明它们在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 数控加工用刀具介绍对数控加工用刀具与工具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结构体系;予调等作了扼要介绍。 三、本课程的性质 根据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规定,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培养与机制方面有关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为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如《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械加工技术》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四、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1.具有正确图示和选择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能力。 2.基本掌握切削过程中的主要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和应用及控制方法,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3.具有根据具体要求选择使用常用刀具,以及设计一般非标准刀具的

能力。 第一章基本定义 新课导入:金属切削加工是使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刀具,切入工 件一定深度,使刀具和工件间产生相对切削运动来实现的。掌握切削运动、刀具几何角度、切削用量和切削层参数等的基本定义,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本章主要以外圆车削为对象来讨论,但其定义也适合于其他切削加工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法 授课内容 第一节切削运动及形成的表面 一、切削运动 金属切削运动,是指刀具从工件表面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层,并形成合乎要求的表面(即合乎精度、形状、表面质量上的要求)的运动。 切削时,通常切削运动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两种: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如图所示。 外圆车削的切削运动与加工表面

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教案标题: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习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教学难点: 1. 如何正确操作金属切削机床 2. 如何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 教学准备: 1. 金属切削机床 2. 金属样品 3. 安全防护用具 4. 维护和保养工具 教学过程: 1. 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主要零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 演示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方法,包括开机、调速、夹紧工件、刀具选择等。 3. 强调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穿戴安全防护用具、操作规范等。

4. 指导学生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实际操作,注意观察和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5. 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定期检查等。 6. 组织学生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维护和保养实践,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并进行指导。 教学总结: 1. 总结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强调操作和维护的重要性。 2. 强调安全第一,做好金属切削机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 3. 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金属切削机床操作技能和维护能力。 教学反思: 1. 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属切削机床教案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 NO: 1 课题:§1-1 机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简史 §1-2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 §1-3 对机床的一般要求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目的:了解机床的概念和作用。 要求:掌握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及对机订床的一般要求。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 教具、挂图:投影、教具。 考核(或提问): 提问。 复习旧课要点: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重点:机床的分类、参数与型号编制。 难点:机床的参数。 解决措施:问题分解,由浅入深,反馈提问,层层推进。 课外作业(或复习题): P191、2 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 本次课难点分析清楚透切,重点讲述充分,反馈调控恰当,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明白,堂上提问回答清楚正确,气氛热烈。授课按计划顺利完成。 新课课题: §1-1 机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简史

一.金属切削机床的定义:P1 二.金属切削机床发展简史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 高精度和高要求的加工; (2) 占机械工作总量的40 ~ 60% (3) 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 2.发展史: (1)石器、青铜时代出现刀具但未有; (2)十八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导至汽缸孔和镗床的发明; (3)1797年带机动刀架的车床出现; (4)十九世纪出现车、钻、刨、磨……等机床先后出现; (5)二十世纪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机床产生质的飞跃,四十年代发生的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机床精度和效率的大提高。八、九十年代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出现。 3.我国机床现状 §1-2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 一.机床的分类 1.按型号编制分:车、钻、刨、磨、镗……等共十二大类; 2.按工艺范围分:通用、专门化、专机; 3.按重量、尺寸分:仪表、中型、大型(100T)、重型(30T)、超重型(100T以上)。共五类。 二. 机床的技术参数与尺寸糸列见附录I表4。 1. 技术参数—P3

普通车床教案

普通车床教案 引言 普通车床是金属加工行业中常用的工具之一,也是学习机械加工的基本设备之一。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普通车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使用技能。 一、普通车床的基本原理 普通车床是一种通过旋转工件并使用刀具对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主轴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并通过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二、普通车床的基本构造 普通车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主轴箱: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设备,通常由电机和传动系统组成。 - 床身: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车床的主体结构。 - 车床床面:位于床身上,用于安放工件。 - 刀架:用于固定切削刀具,控制切削过程。 - 进给系统: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切削工具在纵向和横向的移动。

三、普通车床的操作步骤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普通车床的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检查车床各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安全。 –清理车床床面和刀架上的杂物。 –检查工件和刀具的尺寸,确定是否合适。 2.安装工件: –将工件放置在车床床面上,确保工件与刀具的安全距离。 –使用卡盘等装置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 3.调整刀架: –根据加工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固定在刀架上。

–调整刀架的位置,确保刀具与工件接触的位置正确。 4.调整进给系统: –根据加工需求,调整进给系统的速度和方向。 –通过进给手轮或自动进给装置,控制刀具在纵向和横向的移动。 5.开始加工: –打开主轴开关,启动主轴使工件旋转起来。 –控制进给系统,让刀具开始切削工件。 6.监控加工过程: –注意观察工件的加工情况,确保加工质量。 –保持切削液的供给,以降低切削温度和摩擦。 7.完成加工: –加工完毕后,停止主轴的运转。

车削加工教案

车削加工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车床型号、组成、运动和用途。 2.熟悉车刀、量具和主要附件的根本构造与使用方法。 3.掌握车削加工的根本技能,能加工轴类、盘套类零件。 4.熟悉车工平安操作规程。 【教学课时】7课时 车削加工讲授内容 一般机器制造中车床约占金属切削机床总台数的20%~35%,主要用于加工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端面、成形回转外表以及内外螺纹面、蜗杆等。 车床种类很多,其中卧式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一、车床组成 车床上由机床主轴带开工件旋转。由溜板箱上的大拖板及刀架带动刀具作纵横向直线移动。为了改变上述运动的大小,尚有主运动变速箱〔主轴箱〕和进给运动变速箱〔进给箱〕。上述各局部都由床身支承。 车床的组成局部有: 1.主轴箱:安装主轴及主轴变速机构; 2.进给箱:安装作进给运动的变速机构; 3.溜板箱:安装作纵横向运动的传动元件并联接拖板及刀架。 4.刀架:安装车刀,使其作纵向、横向〔可自动〕或斜向〔手动〕进给运动。 5.尾架:安装尾架套筒及顶尖; 6.床身:用来支承上述各部件,并保证其间相对位置。 二、卧式车床型号 车床型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由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如: C A 6 1 40 机床主参数代号表示最大车削直径的十分之一,即400mm

机床型别代号〔卧式车床〕 机床组别代号〔卧式车床〕 沈阳机床厂作了重大改良 机床类别代号〔车床类〕 三、车削运动及车削用量 1.车削运动及车削外表 1〕车削运动 在车床上,切削运动是由刀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而实现的。 按其所起的作用,通常可分为以下两种。 〔1〕主运动。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属,形成工件新外表必不可少的根本运动。其特征是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车削时工件的旋转为主运动,切削加工时主运动只能有一个。 〔2〕进给运动。使切削层连续或连续投入切削的一种附加运动。其特征是速度小,消耗功率少。车削时刀具的纵、横向移动为进给运动。切削加工时进给运动可能不只是一个。 2〕车削外表 在车削外圆过程中,工件上存在着三个不断变化着的外表。 待加工外表、已加工外表和过渡外表。 2.车削用量 在车削时,车削用量是切削速度v c、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 p三个切削要素的总称。它们对加工质量、生产率及加工本钱有很大影响。 〔1〕切削速度v c 车削时的切削速度是指车刀刀刃与工件接触点上主运动的最大线速度(m/s)。 〔2〕进给量f 车削时,进给量是指工件一转时刀具沿进给方向的位移量,又称走刀量(mm/r)。 〔3〕背吃刀量a p 车削时,背吃刀量是指待加工外表与已加工外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它又称切削深度(mm)。 3.车削用量的选择 车削用量三要素中影响刀具耐用度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最小是背吃刀量。所以在粗加工时应优先考虑用大的背吃刀量,其次考虑用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定合理的切削速度。半精加工和粗加工时首先要保证加工精度和外表质量,同时要兼顾必要的耐用度和生产效率,一般多项选择用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在保证合理刀具耐用度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切削速度。 〔1〕背吃刀量的选择

《金工实训教案》车工

模块五车工 教学要求 掌握普通车床的型号及主要技术规格。掌握普通车床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了解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熟练掌握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应用刻度盘调整背吃刀量。能正确维护与调整车床。了解工件的装夹方法。了解车床附件的种类和结构。了解车床附件的使用方法。能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正确安装工件。了解车刀的种类及用途。了解车刀的结构组成。了解车刀的主要角度。了解车刀角度的功用和选择。掌握车刀装夹的要求。能正确选择车刀能正确安装车刀。理解切削用量的含义。掌握车削端面的方法。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能正确车削工件端面。理解粗车和精车的含义。掌握外圆、长度尺寸的保证方法。了解常用量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掌握车削台阶的过程。能车削台阶轴。能保证外圆和长度的尺寸,达到要求。能测量外圆及长度尺寸。了解切槽的种类。掌握切槽的方法。掌握切断工件的方法与技巧。能在轴类工件上切槽。能切断工件。了解钻孔的方法和步骤。了解车孔的关键技术。掌握车孔的方法和步骤。能车削内孔,保证其尺寸要求。了解圆锥面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圆锥各部分名称和有关尺寸计算。熟悉圆锥的加工方法。掌握转动小拖板车削圆锥的方法和步骤。能用转动小拖板法车削外圆锥。了解车削成形面的方法。了解滚花的作用。了解滚花刀的种类。掌握滚花的方法。了解螺纹的种 类和用途。掌握三角形螺纹各部分的名称及计算方法。掌握螺纹的车削方法与步骤。能正确安装螺纹车刀。能正确判断螺纹的旋向。能按螺纹车削步骤车削螺纹。

教学重点 掌握普通车床的型号及主要技术规格。 掌握普通车床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了解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 熟练掌握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应用刻度盘调整背吃刀量。 能正确维护与调整车床。了解工件的装夹方法。 T解车床附件的种类和结构。 T解车床附件的使用方法。 能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正确安装工件。 了解车刀的种类及用途。 了解车刀的结构组成。 了解车刀的主要角度。 T解车刀角度的功用和选择。 掌握车刀装夹的要求。 能正确选择车刀。 能正确安装车刀。 理解切削用量的含义。 掌握车削端面的方法。 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能正确车削工件端面。理解粗车和精车的含 义。掌握外圆、长度尺寸的保证方法。了解常用量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掌握车削台阶的过程。 能车削台阶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