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程序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程序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1目的 通过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质量体系的评审。 3职责 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提出评审的重点,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报告体系运行情况,提出评审建议,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实施和组织协调工作,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协调落实改进措施中的问题,并对评审后的跟踪活动具体实施管理。 3.3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收集并准备管理评审所需资料和控制好评审的输入,整理管理评审报告草案,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做好管理评审各项工作。 3.4 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负责准备并提供评审所需的管辖范围内的资料,根据评审通知充分准备质量体系运行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单位)负责评审提出涉及本部门(单位)的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工作。 4程序 4.1 每年在12月份进行一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追加管理评审频次: a) 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 发生重大事故或顾客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d) 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 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 审核时; f) 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4.2 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涉及质量体系运行的所涉及的当前业绩和改进机会。 a) 审核结果,包括第一、二、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

等的结果; b) 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法律等; c) 过程运行情况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 e)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的实施及有效性; 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变化,如法律、法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g)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及有效性。 4.3 管理评审的准备 4.3.1 预定评审前天,总经理办公室以书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汇报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交本次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3.2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根据评审输入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准备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确认,并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及本产供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 4.4 管理评审会议 a) 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的输入做出评价,对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 b) 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4.5 管理评审的输出 4.5.1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 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等评审内容相关的要; c) 资源需求等。 4.5.2 会议结束后,由总经理办公室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应视具体情况明确有关改进要求),经管理者代表审核,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 企业申请和取得认证资格的主要程序 申请和取得产品认证资格的主要程序如下: ①提出申请意向。企业向有关认证机构提出申请认证意向,询问需要了解的事项,并索取有关资料。 ②咨询,如果企业有需要,可向咨询机构提出咨询请求,咨询机构派专家指导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编制质量手册,进行质量体系审核(预检查)。 ③提出正式申请。企业填写认证申请书。附上质量手册,寄交(或送交)有关的认证机构。 ④认证机构会审查申请书,同意后向企业发出接受申请通知书,告知应缴纳的费用。 ⑤企业按通知书的要求缴纳费用。 ⑥认证机构任命一个检查组,负责对申请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将检查组名单通知申请企业。 ⑦检查组审查企业提交的质量手册是否满足GB/T19001-ISO9001的要求;如不满足,向申请企业提出,请其修改或提供补充材料,直到基本满足为止。 ⑧检查组长制订检查计划并发给申请企业一份,计划内容包括:被检查方的名称和地址,检查组成员,检查的目的,范围和依据,检查日期,检查活动安排以及保密声明。

⑨各检查员对自己所承担的检查部门编制检查表。 ⑩检查组去现场检查,依据是GB/T19001-ISO9001和企业的质量手册,检查和评定申请企业质量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质量手册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结束前;由检查组长向企业领导报告检查评定的初步结果,告知“推荐”、“推迟推荐”或“下推荐”的结论。 检查组离厂前抽取样品并封样,由企业(或检查组)递交指定的检验机构,并寄交检验费。 如果是“推迟推荐”、企业应制定纠正措施,在检查组指定的期限内完成,达到满意的效果,并将纠正措施及其实施情况书面报告检查组长。 检查组长审查企业提交的纠正措施报告,必要时去现场复查,达到要求时即可推荐。 检查组编写并向认证委员会提交质量体系检查报告。 检查机构根据认证委员会的要求检验产品样品,向委员会提出校验报告,并由委员会寄送申请企业一份。 认证委员会审查质量体系检查报告和产品检验报告,符合认证条例和有关规章的规定要求时,向企业颁发认证证书,许可在今后出厂的申请产品上使用认证标志;如果经审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向申请企业发出书面通知,告知不推荐的原因。 企业坚持并不断改进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接受认证委员会的定期监督复查,包括质量体系维持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认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

管理评审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1.目的 为便于管理评审正常进行和控制,以便公司高层管理者在计划期间内评审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之适用性、充分性及有效性。此项评审须评估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变更的需要及改善的机会,包括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管理评审活动的控制。 3.职责 ISO办公室制定本程序,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管理评审的时机与评审计划的发布: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 有效性,公司至少每半年进行管理评审一次,原则上安排在某一次内审后的一个月左右进行,由管理者代表或指定人员制定书面的管理评审计划,由总经理批准;当出现特殊情况 (如重大质量问题、组织架构大变更等),可追加评审。 5.2管理评审应输入的内容,相关部门依此提交报告资料: a)上次管理评审的决议完成情况跟进(ISO办公室文控); b)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检讨(ISO办公室); c)检验及验收结果(物流部) d)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状况检讨(ISO办公室); e)内部或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结果检讨(ISO办公室); f)客户投诉(退货)及处理的结果检讨(业务运作部); g)组织大变更、重大质量问题或质量体系变更对原质量体系影响的评审(各相关部 门); h)改进的建议检讨(各相关部门)等。 5.3评审前的准备:管理者代表确定会议时间(原则上在一个星期前发出会议通知)。拟定 管理评审通知计划并拟定评审的主要内容及参加评审人员名单,同时在通知计划中列明相关人员提报相关资料,提交总经理或授权人批准。 5.4评审实施后,管理者代表根据评审会议结论或决议,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并公布结果。 如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参考《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由文控或由管理者代表授权人监督执行,并组织跟踪。 5.5管理评审的输出:应输出管理评审报告结论、决议,其中至少应包括: 5.5.1现行的质量体系及过程是否有效;若需改进,改进的方案是什么; 5.5.2针对目前的客户投诉,应确定日后的改善方向; 5.5.3确定目前的资源(人力资源、其他资源)需求与否。 5.6管理评审报告记录由文控保存三年。 6.附件(无) 7.参考文件 7.1文件管理程序 7.2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质量保证体系管理评审程序

质量保证体系治理评审程序 1、目的 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治理评审,确保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有效,并满足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治理者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治理评审。 3、职责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治理评审由公司经理负责组织。治理评审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公司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和验证。 4.治理评审 4.1治理评审的组织与治理 4.1.1本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治理评审,通过治理评审会议的方式进行。治理评审人员由以下人员组成: 公司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专业技术负责人、质管办主任及公司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 4.1.2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治理评审由公司经理依据本程序规定每年组织一次,当公司组织机构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依照需要适当增加治理评审频次。 4.1.3质量保证体系治理评审由公司经理按治理评审打算组织实施。 4.2治理评审内容 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结果; 2)改进措施及实施效果; 3)确定应重点复审的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进行再审核;

4)达到质量目标的综合评价及分析; 5)质量目标对环境及合同变化的适应性。 4.3治理评审的实施 4.3.1治理评审打算由公司质管办主任负责组织编制,应明确治理评审的目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4.3.2治理评审由公司经理依据评审打算主持评审,并建立评审记录。 l)当公司组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评审现有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及质量保证责任人职员作职责的适应性, 2)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评审质量保证体系要素涉及的职能部门及质量保证责任人员的职责调整范围; 3)当发生质量事故或用户提出质量申诉时,应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质量操尽情况进行评审; 4)如在治理评审之前已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时,应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结果进行评审。 4.3.3治理评审结束后,由公司经理签发书面治理评审报告,治理评审报告由质管办负责分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建立发放记录。 4.4纠正与预防措施 4.4.1治理评审后的纠正与预防措旆。由公司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纠止与预防措施的跟踪评审由公司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贡组织并提出跟踪评审报告。 4.4.2治理评审后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修订由公司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并列出文件更改清单。 5质量记录 治理评审打算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15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 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于本标准。 ISO 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 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直接顾客 b)最终使用者 c)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立法机构 e)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标准4.1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 b)标准4.2条款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描述为组织所包含的产品、服务、主要过程和地点。

公司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版本号: B 修改码: 0 LC/CX-9.3-30 1目的 评价产品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及产品的一致性。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制性产品认证体系的全过程。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4.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体系的运行情况。 4.3质量管理部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编写相应的管理评审报告,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4.4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资料,并负责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纠正、措施的实施。 5 程序 5.1管理评审策划 5.1.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5.1.2每年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评审时间、评审目的、评审范围、评审重点、评审部门及人员、评审依据、评审内容等。 5.1.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 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 d) 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 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f) 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5.2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 5.2.1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等结果; 5.2.2顾客和相关方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5.2.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及产品的一致性;5.2.4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包括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一致性,包括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5.2.5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外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验证结果及以往管理评审的整改情况; 5.2.6供应商的供货绩效: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等; 5.2.7资源的充分性; 5.2.8风险和机遇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5.2.9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更新等。 5.2.10不良质量成本(内部和外部)的监控和评估; 5.2.11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的评审,确保其有效性和效率; 5.2.12实际的和潜在的失效的分析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 5.2.13通过 FMEA识别潜在的现场失效标识。 5.3评审准备 5.3.质量管理部在评审实施前几天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相关部门。 5.3.2各部门根据管理评审输入的要求,认真做好本部门资料汇总准备工作。 5.3.3质量管理部负责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准备必要的文件。 5.4管理评审会议 5.4.1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 5.4.2管理者代表报告本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改进建议。 5.4.3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报告本部门体系运行的情况,并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5.4.4组织对公司经营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监视及评价和对不良质量成本定期报告和评价。 5.4.5对所提供产品的顾客满意度进行评价。 5.4.6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确定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间。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要求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及要求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本标准将取消并代替YY/T0287:1996和YY/T0288:1996。过去使用 YY/T0288:1996的组织可以按照条,通过删减某些要求来使用本标准。由于任何标准都会被修订,本标准出版时,本标准引用文件的最新的版本(包括任何修改)适用。 本标准是一个以GB/T19001为基础的独立标准,并遵循了ISO9001 GB/T19001的格式。 为了方便医疗器械行业的使用者,在本标准的正文中,与GB/T19001不同的内容采用黑色宋体字表示。 本标准中所加的“注”是为英文版国际标准的使用者所提供的附加信息,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仍保留了这些内容。 本标准中的附录A和附录B仅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提出。 本标准由SAC/TC22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国医械华光认证有限公司(原中国医疗器械质量认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明珠、陈志刚、武俊华、李慧民、秦树华、郑一菡、孟庆增、李朝晖、周雅君、刘宝霞、王慧芳、刘靖专。 0引言 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可依此要求进行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以及相关服务的设计、开发和提供。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和法规要求的能力。 “注”是理解或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 值得强调的是,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技术要求的补充。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医疗器械的种类很多,本标准中所规定的一些专用要求只适用于指定的医疗器械类别。本标准第3章规定了这些类别的定义。 过程方法 本标准以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为基础。 任何得到输入并将其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视为过程。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连的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0.3.1 与ISO9001的关系 本标准是一个以ISO9001为基础的独立标准。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最新版

XXXXXXXXX有限公司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依据 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 文件编号: QM01--2018 版本:A0 编制:办公室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 2018 年 1 月 12 日实施日期:2018年1月12日

XXXXXXXXX有限公司 文件修订页 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审批

XXXXXXXXX有限公司 总目录 0批准令 0.1发布令 0.2任命书 1范围 2引用标准和术语 2.1 引用标准 2.2 通用术语和定义 2.3 专用术语 3概况 3.1 公司概况 3.2 手册管理 4公司的背景 4.1 理解公司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公司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XXXXXXXXX有限公司6.3 变更的策划 7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6 产品和服务放行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9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持续改进 10.1 总则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 持续改进 11附录: 附录 1: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新版.doc

第八章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内容提要: 二、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大纲要求 第一节 概 述 1987年ISO /TCl76发布了举世瞩目的ISO 9000系列标准,我国于1988年发布了与之相应的GB /T 10300系列标准,并“等效采用”。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又于1992年10月发布了GB /T 19000系列标准,并“等同采用ISO 9000族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修订后的ISO 9000族标准后,我国及时将其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

为了更好地发挥ISO 9000族标准的作用,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000年12月15日ISO正式发布新的ISO 9000、ISO 9001和ISO 9004国际标准。2000年12月28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GB/T 19000—2000(idt ISO 9000:2000),GB/T19001— 2000(idt IS0 9001:2000),GB/T 19004--2000(idt ISO 9004:2000)三个国家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IEC指南2—1991《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及其定义》中对标准的定义如下: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GB 3935.1—1996中对标准的概念采用了上述的定义。 显然,标准的基本含义就是“规定”,就是在特定的地域和年限里对其对象做出“一致性”的规定。但标准的规定与其他规定有所不同,标准的制定和贯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标准是“协商一致”的结果,标准的颁布具有特定的过程和形式。标准的特性表现为科学性与时效性,其本质是“统一”。标准的这一本质赋予标准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法规性。 二、GB/T 19000--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和特点(大纲要求了解) 1.GB/T 19000 —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 GB/T 19000—2000族核心标准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1) 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19000—2000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2) GB/T 1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001—2000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组织证实其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3) GB/T 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GB/T 19004--2000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指南,包括持续改进的过程,有助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4) ISO 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ISO 19011提供管理与实施环境和质量审核的指南。 该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分委员会(ISO /TCl76/SC3)与环境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

质量管理文件管理程序 文件名质量管理文件管理程序编号GX-CX-01-00 起草人:王军审核人:张德胜执行日期:2011-12-15 起草部门:质管部批准人:白晓香变更记录: 起草日期:2011-11-2批准日期:2011-11-8变更原因、目的: 目的:对质量活动进行预防、控制和改进,确保公司所经营诊断试剂安全有效和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地运行,规范质量管理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执行、存档等操作程序。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操作程序等文件。 责任:质量管理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文件的起草: 1.1 文件应由主要使用人员依据有关规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填写《文件编制申请及批准表》,提出起草申请,报质量管理人员。 1.2 质量管理人员接到《文件编制申请及批准表》后,应对文件的题目进行审核,并确定文件编号,然后指定有关人员起草。 1.3 文件一般应由主要使用人员起草,如有特殊情况可指定熟悉法律法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和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员起草。 1.4 文件应有统一的格式:文件名称、编号、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颁发人员、分发人员、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内容。 1.5文件编号规则: 1.5.1 形式:企业代码-文件类别代码-顺序号-修订号

3.2 质量管理人员计数后,应将文件统一印制并进行发放。 3.3 质量管理人员发放文件时,应做好文件发放记录。内容包括:文件题目、编号、数量、颁发人员签名及日期、分发人员签名及日期。 4 文件的复审: 4.1 复审条件: 4.1.1 法定标准或其他依据文件更新版本,导致标准有所改变时,应组织对有关文件进行复审。 4.1.2 在文件实施过程中,文件的内容没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1.3 每年1月对现行标准文件组织复审一次。 4.2 文件的复审由质量管理人员组织进行,参加复审人员应包括执行人员。 4.3 质量管理人员依据复审结果,做出对文件处置的决定。 4.3.1 若认为文件有修订的必要,则按文件修订规程,对文件进行修订。 4.3.2 若认为文件无继续执行的必要,则按文件撤销程序将文件撤销。 4.4 质量管理员应将文件复审结果记录于文件档案中。 5 文件的撤销: 5.1 已废除及过时的文件或发现内容有问题的文件属撤销文件的范围。发现文件有错误时也应立即撤销。 5.2 当企业所处内、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旧质量体系文件已不能适用时,应相应制定一系列新的文件。新文件办法颁发执行之时,旧文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受控状态分发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编号JD/QMB4.2.3—01~JD/ QMB8.5.2/8.5.3—05 编制办公室 评审各部门 批准管理者代表 版本号第A/0版

无锡市江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文件修改记录表QR4.2.3—0107 文件名称编号 修改日期修改次数版本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备注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表 序号ISO9001: 2000 标准条款号 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1 4.2.3 JD/QMB4.2.3—01 文件控制程序 2 4.2.4 JD/QMB4.2.4—02 记录控制程序 3 8.2.2 JD/QMB8.2.2—03 内部审核程序 4 8.3 JD/QMB8.3—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 8.5.2—8.5.3 JD/QMB8.5.2/8.5.3—05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JD/QMB4.2.3—01 第A版第0次修改 文件控制程序第1页共5页 1.目的 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使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各个场所使用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从所有发放和使用的场所及时撤出失效和作废的文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法规、顾客财产的知识产权(提供的图纸)等。 3.引用标准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JD/QMA—2006《质量管理手册》4.2.3《文件控制》 4.职责 4.1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的控制。

ISO9001_2015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详]

ISO9001:2015标准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 1:在本标准中的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IDT)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 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求或条件。 注2:考虑来自于国际、国内、地区或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 注3:考虑与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有关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组织稳定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和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些,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监视和评审这些相关方信息及相关要求。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标准 4.1中提及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b) 标准 4.2中提及的相关方的要求;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最新版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依据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 文件编号:QM01--2018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18年1月12日实施日期:2018年1月12日

总目录0批准令 0.1发布令 0.2任命书 1范围 2引用标准和术语 2.1引用标准 2.2通用术语和定义 2.3专用术语 3概况 3.1公司概况 3.2手册管理 4 公司的背景 4.1 理解公司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公司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6 产品和服务放行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总则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 持续改进 11 附录: 附录1:生产工艺流程图 0 批准令 0.1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定要求,提高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增强顾客满意,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等要求,经领导层决策,发布本《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从规定之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2018年1月12日 0.2任命书 为了更好贯彻执行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任命同志为本组织的管理代表。 管理代表的职责是: a)确保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符合标准的要求; b)确保过程、风险等得到识别、分析、确认、控制;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绩效及其改进,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之管理评审程序

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之管理评审程序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目的

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绩效进行评审。 3.职责 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并做出决策;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向总经理提出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的建议,协助改进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3.3质量部负责管理评审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及会议决策的落实; 3.4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有关管理评审输入所需的资料及上次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完成情况的资料、参加会议及决策措施的实施。4.工作程序 4.1质量部制定评审计划 4.1.1管理评审每年至少一次。若因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产品质量发生重大问题、质量法规和质量标准发生重大改变、顾客严重投诉时,由管理者代表提议、总经理决定,适时增加管理评审。 4.1.2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频次、时间、评审范围、参加部门和人员、地点,明确输入要求和责任单位。 4.2管理者代表审核管理评审计划,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计划。 4.3评审输入 4.3.1综合部按计划内容书面通知各部门准备好评审输入资料。 4.3.2质量部书面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情况。 4.3.3综合部书面提供机构、职责和人力资源状况;人员培训及业务计划执行情况。 4.3.4财务部书面提供质量成本分析和评估报告。 4.3.5技术部书面提供过程能力提高和技术管理及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情况。 4.3.6生产部书面提供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安全环保情况及设备/工装管理情况。 4.3.7采购部书面提供采购控制和供方供货情况。 4.3.8质量部书面提供产品质量总体评价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情况。 4.3.9销售部书面提供产品销售、顾客订单完成情况、顾客抱怨、顾客满意度以及合同完成情况和对实际的和潜在的市场失效分析。 4.4管理者代表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内容包括: 4.4.1方针、目标适宜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全套程序文件 2015版

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b.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c.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e.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f. 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g.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h.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i.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0定义 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 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3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3.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3.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 3.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3.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3.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x探测度。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4.2行政部: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4.2品保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4.3各单位:负责本部门/车间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产 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拟制 文件编号Q/****审核 版本号A/0批准 持有者 部门 发放编号 2011年03月26日发布 2011年03月28日实施

1 目的 针对市场的需求和客户合同的要求,为产品的实现进行合理的规划及管理。 2 范围 凡本公司为产品实现的规划及管理均属本范围。 3 权责 4 定义:无 5 作业内容 合同评审及与顾客沟通 收到客户定单后,营销部应针对定单中客户需求及企业情况与生产部、技术部、质管部协商,进行定单评审。就目前企业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库存、材料供应以及生产能力、尤其是特殊选项等进行确认。 技术部负责对技术能力进行评审;质管部负责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并组织质量协议的评审;采购部负责对外购外协件采购能力及材料供应能力的评审;生产部负责对交货期限、交货数量、交货能力的评审。 销售部根据评审结果,填写《合同评审表》,评审合格后与顾客签订合同。由于合同执行过程中供需双方需要变更合同内容的,由销售部与顾客进行联络协商,并及时与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或重新评审。 销售部应做好与顾客的沟通工作,收集顾客信息以及反馈要求,形成《市场(用户)调访报告》、《顾客满意度测量表》等,并根据调访和反馈结果进行纠正。对于顾客的投

诉,销售部要及时将《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反馈给质管部,质管部就投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原因,确定责任部门与责任人,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形成处理报告。 计划安排及控制 当定单确认后,营销部通知生产部。生产部根据实际定单安排生产,开具生产任务单,负责计划的落实、跟踪、调整、控制。 技术准备安排 对标准产品,由技术部确认,按技术资料进行生产;对用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定单确定后,技术部应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准备相应的技术资料,包括生产工艺、控制方法、控制指标等。 采购安排 采购员根据订单的要求进行原、辅材料的采购。采购计划由营销部负责跟踪、调整、控制。 资源提供 设施与工作环境 生产部评价现有生产设施和设备的能力,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当生产要素发生调整时,生产部根据调整后的情况进行策划,需新增设备与器具时,报请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部供应负责采购。 5, 生产部应对现有设施和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设备台帐,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满足生产要求。 人力资源: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所有人员应是胜任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考虑。 各部门如需增配人员则提出申请报批后,由人力行政部统一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及招聘。新招收人员由人事行政部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以及基础知识教育,并经实际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根据需要和申请,人事行政部应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跟踪、记录。 监控测量装置 质管针对监视测量要求,详细规划监视、测量设备的配置管理。 原、辅材料检验及标识 原、辅材料采购到公司后由仓管员对其进行名称、数量、规格、供应商等定义检查。检查如无差错,交由检验员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字确认,通知入库保管。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