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2018年高考题

1(2018年高考全国2文综政治14)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

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

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2(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 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劳动力价格直线P1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BC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3(2018年高考海南卷政治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答案】D

4(2018年高考海南卷政治8)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下列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是:

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②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③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

④整合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知识。设问的关键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①结构性减税目的是减轻企业的负担;③限制三公经费是减少国家财政支出,让政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两项都不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它们可以间接的改善民生。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5(2018年高考全国2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9 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资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年)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000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17年比上年增长7.4%(同口径)。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1)近5年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2)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

生产效率;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属于分析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二”,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其次要明确分析的内容为“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然后结合材料辩证分析二者的关系即可。根据材料,从短期来看,为企业降税减负,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相对减少。但从长期看,通过为企业降税减负,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所得,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最终使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点睛】图表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6(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37)2017年12月2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税改法案。美国的税制分联邦税、州税及地方税。此次特朗普总统推动税收改革只包括联邦税,不涉及州及地方税。特朗普宣称,减税主要是针对中产阶级,像他这样的富人并不会从中受益。但是,据美国经济学家和媒体测算,该税改方案的减税计划中50%的减税利益,都会流向美国社会1%的巨富阶层家庭。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税制体现了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哪些特点?

(2)从国体的角度对特朗普税收改革进行评析。

【答案】(1)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美国的税制分联邦税、州税及地方税,体现了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政府不能干涉州及地方税收,体现了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2)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特朗普的税收改革从根本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2)题目要求从国体角度对特朗普税收改革进行评析。考生分析时要立足国体角度,国体即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美国总统特朗普税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2017年高考题

1(2017年高考北京卷政治35).图13反映了某国1976年~2016年期间的经济运行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凯恩斯主义可以解释时段一的经济困境

B.按照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在时段二应该加强政府管制

C.该国在时段三陷入了“滞胀”的困境

D.在时段三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答案】D

【名师点睛】凯恩斯革命的内容: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虽然各学派的理论内容各不相同,政策主张也有差异,但他们一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都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2(2017年高考天津卷政治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5分)

材料二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2016年,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在财政支特、市场准入等方面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托,使老年消费需求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市场空间逐渐显露。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将迎来爆发期。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阐明政府和市场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8分)

(3)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内容。请指出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并说明较高水平社会保障的利弊。(9分)

【答案】(1)(5分)

①2011~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呈持续增长态势。

②老年人在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消费需求会促使养老服务业的产生。

③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会产生巨大的老年消费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8分)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供求关系变化可以引导企业调整生产,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巨大的老年服务市场空间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②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为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9分)

①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

②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会削弱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以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为背景材料,第一问,考查材料中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的两个图表,我们要学会读图,图表是趋势图与柱状图的组合,我们首先要看标题,2011-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据和预测,其次,要横看是时间的比较,从2011到2050年,再其次,纵看,趋势表示的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我们观察发现,这个

趋势随着年份不断上升的,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柱状图表示老年人口总数,观察发现,不同的年份,柱状图也是在不断增加的,因此老年人口也是随着年份在不断增加的。我们再接着分析,第二个图,老年消费,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四个方面,可以表述为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与养老服务业的关系,老年人口产生消费需求,以此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等。

【名师点睛】本题是图表类试题,设问是解读图表的信息。这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本题要求看出调整的变化,从变化中找原因,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变化。如①2011~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呈持续增长态势。

②老年人在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消费需求会促使养老服务业的产生。

③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会产生巨大的老年消费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3(2017年高考江苏卷政治35)

材料一税收政策会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假设某制造企业的某一产品当前销售单价为9.8万元(其中包含企业每销售一件产品应缴纳的税额1.8万元),年销售量10万件。现对该企业销售产品实行免税措施,免税后单价为9.2万元,年销售量为13万件。

材料二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为主动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全球工业大国都在全力抢占智能制造的制高点,构筑全球新战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税负过重等老问题依然突出,弱化了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减税已成为当前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重要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销售单件产品后买卖双方从免税中分别获得的收益,并据此指出其收益变化情况。

(4分)

(2)说明减税可以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理由。(8分)

【答案】(1)买方收益:9.8-9.2=0.6万元;卖方收益:1.8-0.6=1.2万元。减税使买卖双方收益均增加;卖方增加的收益大于买方增加的收益,企业获益更大。

(2)增加了企业利润,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居民实际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费以带动智能制造业健康成长。发挥了税收和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引导资本向智能制造业转移。能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名师点睛】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要素成本等原有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削弱。种种挑战和压力之下,我国必须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必须着力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2016年高考题

1(2016年高考全国3文综政治12).图3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③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④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财政收入的渠道

【名师点睛】曲线图题是选择题的一种类型,我们要学会分析曲线图,一是看横轴,纵轴,二是结合纵轴,看曲线的趋势和平缓,三是结合图形和设问,进行判断对错。财政收入的渠道有税、利、债、费。从这四个方面考虑。

2(2016年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

【答案】C

【解析】“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具体而言是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的分配,故C符合题意;AB项的分配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中不存在D项的分配方式,D项不选,故选C。

【考点定位】我国的分配方式

3(2016年高考上海卷14).作为生产要素,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是

A.使生产要素形成合力的要素

B.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实体要素

C.渗透于其他生产要素的要素

D.企业生产过程最活跃的要素

【答案】A

【考点定位】生产要素的意义

【名师点睛】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其中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就是使生产要素形成合力的因素。

4(2016年高考上海卷20)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

A.某高科技产品进口税由10%减低为3%

B.由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征收增加考虑家庭赡养、抚养因素

D.同一货物多次进口,由按次征税改为汇总征税

【答案】B

【解析】征税对象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A是税率的变化,税率不是征税对象,A不选;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征税对象由营业额变成了增值额,征税对象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 C是征税范围的调整,D是征税方式的变化,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

【考点定位】税收及其种类

【名师点睛】本题需要明确征税对象与征税范围的区别: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解决“对什么征税”这个问题。征税范围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的具体内容或范围,即课税征收的界限。凡是列入征税范围的,都应征税,不列入征税范围的不征税。

5.(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41)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12分)

【答案】

(1)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但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巨大,扶贫任务艰巨。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2)本题因为已经给出了知识点限制——财政的作用,考生只需要用财政的三个作用分析材料即可。材料中的关键词也十分明显,比如“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应的是财政的第一个作用;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应的是财政的第二个作用;

【考点定位】财政的作用【名师点睛】总体上看,贯穿本题材料主线的是扶贫,从不同学科角度考查。看似常规,实则有创新。比如第一问的两个图表反映的经济学信息,我们就不能直白的描述,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图表有无关联,反映的信息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也指出客观存在一些问题。这体现了我们越来越重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第二问和第三问是考查了课本的主干基础知识。如何体现类材料题,要记住课本的原理要点,这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导向:绝不可忽视课本的基础知识!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这也是命题人别出心裁的用两个耳熟能详的知识点考查考生的原因吧。6(2016年上海卷35).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论述: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和平正义方向前进,通过改革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

注:①发展新动力,指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激活和释放有效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激发发展新动能。

②社会公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即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伸张正义。要求: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答案】思路提示:(1)改革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更好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社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我们只有调整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3)我国目前改革的方向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消除剥削,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5)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我们才能在推动改革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正义。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公平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论证为何要维护社会公平的问题。可从如下角度展开论述:(1)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角度: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进而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角度: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