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

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

二〇一四年九月

目录

1 矿井基本概况 (1)

1.1 公司简况 (1)

1.2 井田范围 (1)

1.3 矿井储量 (2)

1.4 煤层赋存 (4)

1.5 矿井开拓 (5)

1.6 采煤 (6)

1.7 掘进 (9)

1.8 矿井通风 (9)

1.9 安全方面 (9)

1.10 信息化管理 (10)

1.11 瓦斯和煤尘 (10)

1.12 矿井瓦斯监测监控 (11)

1.13 矿井供电、提运、排水 (13)

1.14 矿井涌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影响高效矿井建设的因素 (14)

2.1 具体因素 (14)

3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的实施方案 (15)

3.1 指导思想 (15)

3.2 组织领导 (15)

3.3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内容 (15)

4 安全高效矿井实施预期效果 (17)

4.1 具体预期效果 (17)

1 矿井基本概况

1.1 公司简况

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原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观音煤矿(以下简称观音煤矿),位于明月峡煤田观音井田和白坝井田,大竹县城130度方向,直线距离约25km,行政区划属达州市大竹县白坝乡高河村五组。其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7°27′50″,北纬30°37′18″。

观音煤矿始建于1904年,至今105年历史。始称大竹县五煤厂,1986年更名为大竹县观音煤矿,1997年改制更名为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实质仍属地方国营体制,2002年实施股份制改造,进行资产重组为“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观音煤矿)”。2009年矿井申请扩建工程项目前,委托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对作了储量核实报告,扩大了矿界和采深(走向长度不变),拟扩范围内由原、新11个拐点坐标圈定,扩后矿区面积4.587 km2,开采标高+511~+100m,估算资源储量2075kt,在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川评审[2009]154号《四川省大竹县观音井田观音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取得评审意见书,并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备字[2009]242号评审备案。矿井据此估算储量向省经委申请立项,以川经煤炭函[2009] 992号“关于核准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观音煤矿)扩建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同意立项建设。

1.2 井田范围

最新采矿权于2011年12月申请取得,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证,证号为C5100002009021120004142,有效期2011年12月-2021

年7月。矿山南北长4.58km,东西宽约1.002km,面积4.5872km2;开采K3、K4、K6、K7煤层,开采深度为+511~+100m,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坐标圈定。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见表1-2-1。

表1-2-1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表

拐点

坐标

拐点

坐标

X Y X Y

1 3387174.00 36447275.00

2 3387746.00 36446608.00

3 3391404.00 36449375.00

4 3390754.00 36450125.00

5 3389964.00 36449495.00

6 3389304.00 36449135.00

7 3389244.00 36449265.00 8 3388974.00 36449115.00

9 3389064.00 36449025.00 10 3388194.00 36448405.00

11 3388394.00 36448155.00

开采煤层K3、K4、K6、K7

开采标高+511 — +100m

面积 4.5872km2

1.3 矿井储量

1.3.1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

截止日期2008年11月底,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拟扩矿权范围内,核实矿区平面内、采深内保有资源储量2075kt,其中(122b)储量875kt,(333)资源量1200kt;

1.3.2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矿井划分为两个储量级别:(122b)和(333)。按照《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储量级别为(333)的可信度系数取0.7~0.9,矿区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较稳定,对(333)类储量的可信

系数取0.9,则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2b)+(333)×0.9=875+1200×0.9=1955kt。

1.3.3 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资源储量。该矿无永久煤柱损失。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1955kt。

。煤柱计算详见表1-3-1。设计资源/储量及可采资源/储量计算详见表1-3-2。

表1-3-1 煤柱计算表

类别煤层煤量,kt 损失量,kt

采区煤柱

K7 22.8 22.8 K6 50.3 50.3 K4 46.7 46.7 K3 58.8 58.8 小计178.6 178.6

矿井煤柱

K7 5.0 5.0 K6 13.9 13.9 K4 0 0 K3 0 0 小计18.9 18.9

合计197.5 197.5

表1-3-2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

1.4 煤层赋存

本矿区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属陆相含煤地层,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四层。即K 3、K 4、K 6、K 7,现分述如下:

1、K 3煤层:(俗称正连炭)

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下部,上距K 4煤层2~4m ,为大部可采煤层,可采段位于矿区南西段,长约3000m ,可采区煤层厚度平均0.35m ,局部含0.04m 厚夹矸。

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常有0.1~0.2m 炭质泥岩伪顶,煤层底板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2、K 4煤层

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下部,下距K 3煤层2~4m ,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段位于矿区南西段,长约2000m ,煤层厚度0.37-0.49m ,采用煤厚平均0.37m ,含一层平均厚0.06m 左右的泥岩夹矸。

煤层的顶板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煤层底板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

工作面损失

(kt) 采区损失量(kt) 矿井损失量(kt) 矿井 设计 资源 储量 (kt)

矿 井 回 收 率 %

采 区 动 用 量 (kt)

采 区 回 采 率 %

矿 井 设 计 可 采 储 量 (kt) 落 煤 损 失 3% 采煤 方法 损失 (kt) 工 作 面 损 失 采区煤柱

小 计

采 区 损 失 矿井煤柱

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合计 煤 量

损 失 量 煤量

损 失 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2.7

52.7

178.6 178.6 231.3 231.3 18.9 18.9

250.2

1955

87.2 1936.1 88.1 1704.8

3、K6煤层(俗称四连子)

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下距K4煤层50~70m,仍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段位于矿区南西段,长约2400m,煤层厚度0.30-0.41m,平均厚度0.33m,含矸0~3层,一般一层,夹矸厚度0~0.47m,多为泥岩、粉砂岩。煤层的顶板为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煤层底板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

4、K7煤层(俗称大龙炭)

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六段上部,下距K6煤层105~170m,亦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段位于矿区北段,长仅1180km,煤层厚度0.30~0.32m,平均0.31m,可采区内为结构简单的单一煤层。煤层的顶板为泥岩,煤层底板为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4-1。

表1-4-1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代号煤层厚度

(m)

煤层间距

(m)

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结构

容重

(m3/t)

倾角(o)

K70.30~0.32

0.31 泥岩砂质泥岩单一煤层 1.35 25~29

105~170m

K60.30~0.41

0.33 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矸0-3层 1.40 25~29

50~70 K40.37~0.49

0.37 粉砂岩或砂

质泥岩

粉砂岩夹矸1层 1.40 25~29

2~4

K30.31~0.41

0.35 泥岩、粉砂岩粉砂岩单一煤层 1.40 25~29

1.5 矿井开拓

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场地及设施设

备,由于原主平硐断面较小,因而在原主平硐附近(左侧相距150m,

原煤受煤坑80m外)新掘主平硐、皮带暗斜井。皮带暗斜井与主平硐相连,暗斜井起坡标高+525m,坡度25°,斜长805m,落平于K7煤层底板下法线距离约70m处的砂岩中,井底标高+185m。落平前布置井底煤仓;煤仓上口标高+200m,下煤口标高+185m。在煤仓附近+200m水平运输大巷旁布置水仓、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等硐室;此新平硐作为出煤井,出井煤炭直接进入原煤受煤坑;井筒内敷设排水管及消防水管,为主要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利用观音煤矿原主平硐改造为副平硐。+511m轨道暗斜井与副平硐相连,+511m轨道暗斜井起坡标高+511m,坡度27°,斜长421m,落平于K7煤层底板下法线距离约70m处的砂岩中,井底标高+320m,井底布置有水仓和水泵房,副平硐作为运输材料、排矸、辅助进风,主要行人井,通过二采区轨道上山、行人上山可与+200m水平运输大巷相连通。

于+524m标高新建回风平硐,回风平硐井口距离主平硐井口136m距,副平硐井口68m,位于主平硐井口和副平硐井口的东南方,总长度为100m,通过一条回风斜巷与一采区回风巷相连,保证一采区回风;通过回风平巷,回风上山,+427m联络石门与南翼回风上山相连,保证二、三、四、五采区回风。

行人暗斜井改为两级,一级从+516m到+320m,二级从+320m到+200m。两级行人暗斜井内分别安装架空人车,布置在K6煤层薄化带内,通过石门巷道与+200m水平运输大巷连通,形成完善的行人系统。

1.6 采煤

根据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结合生产矿井的经验,为便于采面布置和通风瓦斯管理,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

后退式回采;本次设计确定采用MG100/240BWⅡ型薄煤层爬底式采煤机采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在K7、K6煤层中各布置一个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其主要参数及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矿井年工作日330d,“三.八”制作业,“自采自准”的循环作业方式。每班进2刀,每班完成1个循环,循环进尺1.2m,每天完成3个循环,日进尺3.6m,按正规循环率80%计算,年推进度950m。

投产时,2个回采工作面同时生产,工作面长度均为100m。

首采工作面:K7煤层采用厚度0.8,容重1.35 t/m3;K6煤层采用厚度0.75,容重1.40 t/m3;(备注:采用煤层厚度根据煤矿提供的实际平均厚度取值);

1.6.1 采面工作面每日产量

A采= n×L×m×B×r×C×10-3

式中:n——采煤工作面个数,个;

A采——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

L——工作面长度,100m;

m——平均煤厚,m;

B——单面年推进度,950m;

r——煤层平均容重,t/m3;

C——采面回采率,薄煤层为97%。

A K7采= 1×100×0.8×950×1.35×97%×10-3

=99.5kt

A K6采= 1×100×0.65×950×1.40×97%×10-3

=83.8kt

∑采=A K7采+ A K6采=183.3

考虑3%的掘进煤,则矿井年生产能力为

A=A采×(1+3%)=188.8kt

通过计算,矿井2个机采工作面生产,能达到年产150 kt原煤的规模。

1.6.2 工作面原煤工效

K7煤层工作面每班原煤生产人员配备共22人,工作面平均每天生产原煤共99.5吨,原煤工效为:

Q=W/R=99.5/22=4.52吨/工.日

W——工作面日产量吨/日

R——工作面每日生产人数

K6煤层工作面每班原煤生产人员配备共23人,工作面平均每天生产原煤共83.8吨,原煤工效为:

Q=W/R=83.8/23=3.64吨/工.日

W——工作面日产量吨/日

R——工作面每日生产人数

1.6.3 矿井原煤工效

矿井平均每天原煤产量454.54吨,原煤生产工人在籍人数441人。

Q=W/R=454.54/441=1.03吨/工日

W——矿井日平均产量吨/日

R——矿井每日生产人数

1.7 掘进

矿井目前共有4个掘进碛头:+230mK7煤层运输巷1、2号掘进工作面、+230mK6煤层运输巷3、4号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配备1台EBZ75型综掘机,1台YBT-11型局部通风机。

矿井配备1台TXU-75型探水钻机,并配备1台TBW-50/15型泥浆泵,用于采掘工作面探放水作业。

巷道支护方面:对井筒、大巷、上山等主要巷道可采用砌碹或锚喷支护,工作面回采巷道可采用工字钢或锚杆/锚喷支护方式。

掘进机械化率:按照要求,我矿巷道掘进均属于(半)机械化掘进。

1.8 矿井通风

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采用全风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回风平硐主要通风设备采用2台FBCDZ-6-№16/2×55型矿用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为2×55kW,风量范围为21~55m3/s,风压范围98~1970pa。其中1台运行,1台备用。

掘进工作面各配备2台FBD№5/2×5.5型矿用隔爆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1台运行、1台备用),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及自动切换功能;采煤工作面实现全风压通风。

该矿井总进风量为2142m3/min,总排风量为2155m3/min,矿井负压为280Pa,矿井等积孔约为2.16㎡。

1.9 安全方面

矿井自开始建设至今,没有发生死亡事故、重大机电设备事故和3人以上重伤事故,轻伤控制在规定指标之内。

1.10 信息化管理

办公方面,公司各科室及各车间办公室均配置有电脑,的各种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等均输入电脑。使用电脑进行工资计算、资料传送和上报,对各种数掘进行汇总统计等,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矿井设生产调度交换机1台,其型号为KTJ101型,该机容量为60门,可接4对中继线,主电源为AC220V,通话电压为DC48V。调度交换机设在地面调度室内。

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绞车房、避难硐室、井底车场、各采掘工作面附近均设调度电话机,其型号为KTH17型矿用电子电话机(本安型),共30台。下井的通讯干线选用2根HUYA32-50×2×0.8型通讯电缆,接至调度电话机的支线选用HUJYV-1×2×7/0.28型通讯电缆。地面矿长室、职能部门、值班室、矿井变电所、主通风机房、空压机站等设生产调度电话机,型号为HA688,与调度交换机相连。地面不设行政总机,安装3台直拨电话,管理人员都配备移动电话,方便与外界联系。

1.11 瓦斯和煤尘

根据达州市经济委员会“关于核准2008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通知”(达市经[2008]309号),观音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1.38

m3/min,相对涌出量6.12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5m3/min,相对涌出量6.66m3/t,属瓦斯矿井。矿井历年均鉴定为瓦斯矿井。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的取样测试结果报告,观音煤矿开采的K7、K6、K3煤层,其结果,煤层的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矿山生产以来未发生过煤层自燃事故。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的取样测试结果报告,观音煤矿开采的K7、K6、K3煤层,其结果,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矿山生产以来未发生过煤尘爆炸事故。

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资料,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未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

1.12 矿井瓦斯监测监控

矿井采用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矿井共设置设传感器102台,分站9个(含备用),各类传感器的备用量按20%考虑。详见表

2-9-1、表2-9-2。

表2-9-1 传感器类型及数量表

名称数量备用系数(%) 备用个数实配个数甲烷传感器27 20% 6 33

一氧化碳传感器 5 20% 1 6

风速传感器 3 20% 1 4

风压传感器 1 20% 1 2

烟雾传感器 1 20% 1 2

粉尘传感器 2 20% 1 3

温度传感器 3 20% 1 4

馈电传感器 6 20% 2 8

设备开停传感器 6 20% 2 8

风门传感器14 20% 3 17

风筒传感器 4 20% 1 5

二氧化碳传感器 4 20% 1 5

氧气传感器 4 20% 1 5 合计80 22 102

表2-9-2 各分站设置表

分站编号型号安装地点断电范围

1#分站KJ90F16 +511m副平硐井口附近——

——2#分站KJ90F16 +511m轨道暗斜井井底车场

附近

3#分站KJ90F16 一采区绞车房附近2017-1首采工作面

1、2号掘进工作面

4#分站KJ90F16 +230mK7煤层运输巷绕道

附近

5#分站KJ90F16 +320mK6煤层回风巷与回

2016-1首采工作面

风上山连接处附近

3、4号掘进工作面

6#分站KJ90F16 +230m运输石门到K6煤层

运输巷附近

7#分站KJ90F08 +200m水平水泵房附近——

8#分站KJ90F08 永久避难硐室内——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集环境安全、信息管理、网络运用、多媒体图像监控同时兼容瓦斯抽放、火灾束管监测、电网监测等子系统的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伸缩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组态灵活,能满足矿井监控系统最优化、最经济运行。该系统是一个集散型的系统结构,其信息的检测及分站等设备的布置完全按照矿井的特点设置,使各部分设置都能充分合理运用,以满足矿井管理的要求。

本设计装备的监测监控系统均要求具备远程网络接口,以便连接公司局域网,便于公司管理与监控。

监控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h在线UPS电源,主机双机备份,24h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应在5min内投入工作。

根据传感器在运行期间的故障,模拟类传感器、开关类传感器和控制类传感器备用量均为20%。

各类安全测控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调校,在使用前和大修后,必须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测试、调校合格,并在地面试运行24~48小时方能下井。气体测控仪器应每隔10天采用空气样和标准气样进行调校。风速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风速计调校。温度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温度计调校。其它传感器和便携式检测仪器也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调校,使各项指标符合规定。为保证甲烷超限断电和停风断电功能准确可靠,每隔10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安全测控仪器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必须升井检修。

调度监测中心设于行政办公楼内,中心除配有地面中心站的设备外,还设有调度电话总机。

1.13 矿井供电、提运、排水

矿井采用三回高压电源线路供电:矿井将35kV电源从大竹白坝变电站采用一趟LGJ-3×120型架空线路引入矿井变电所,供电距离8km,经主变压器降为10KV后,作为10kV电源一回(主供电源);10kV电源二回来自大竹县观音变电站(备用电源),供电距离6km,采用一趟LGJ-3×300型架空线路输送到矿井变电所;10kV电源三回来自大竹县周家变电站(备用电源),供电距离6km,采用一趟LGJ-3×300型架空线路输送到矿井变电所。

+320m轨道暗斜井选用一台JTPB-1.2×1.0型单滚筒提升绞车,电动机功率75kW。

一级行人暗斜井安装一台RJY37-27/500型架空乘人装置,配套电动机功率为37kW。

二级行人暗斜井安装一台RJY30-28/300型架空乘人装置,配套电动机功率为30kW。

主平硐装备1套DTL80/40/2×40型带式运输机、皮带暗斜井装备1套DTL80/15/2×132型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

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采用分级排水,利用+320m已有排水设备,将水从+320m水仓经+511m轨道暗斜井排到+511m副平硐水沟,再流出地面;设计在皮带暗斜井下部附近设置+200m水泵房,安装主排水设备,将水从+200m水仓经皮带暗斜井排到+511m皮带机巷水沟,再流出地面;设计在一采区轨道上山下部附近设置+150m水泵房,安装采区排水设备,将水从+150m水仓经轨道上山(下段)排到+200m K7煤层运输巷水沟,再流到+200m主副水仓。

2 影响高效矿井建设的因素

2.1 具体因素

2.1.1 矿井运输提升系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更有利于采用采、掘、运等机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2.1.2 员工素质不高,文件程度普遍较低,对新设备新工艺不熟习,有畏难情绪。

2.1.3 由于矿井煤层赋存条件限制,采掘工作面不太适宜机械化作业等。

2.1.4 人员安排不合理,导致机构臃肿,降低了工作效率。

3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的实施方案

3.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深入领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目的和科学内涵,加大对煤矿安全高效理念和有效做法的宣传力度,营造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我矿的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工作。

3.2 组织领导

为认真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逐步实现“系统优化、生产集约、技术配套、管理到位”的安全高效矿井,切实改善公司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不断提高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特成立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经廷奎

副组长:唐文武

成员:魏方军、胡良定、张永清、张一林、唐文明、岳泽明、陈伟、李升益。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生产科,由张一林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3.3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内容

3.3.1 优化系统,实现集中生产

进一步优化采掘布置,以有利于采用采、掘、运等机械设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3.3.2 优化采煤工艺各个环节提高工作面产量

我矿井下采煤工艺是采用高档普采。由于工人技能熟练程度以及管理人员劳动组织能力的欠缺,会导致在各个工艺环节出现各种问题,降低劳动效率,故需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反复思考,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原煤劳动生产率。

3.3.3 垮落法管理采空区,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采用采空区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减轻工作的劳动强度,便于工作面原煤回收的管理,工作面回采率至少可提高1个百分点。相应地,由于劳动强度的减小,可适当减少采煤工作面人数,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矿井管理人员及地面辅助人员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安排,可大幅减少从业人员数量,工作面定员计划优化为94人(采煤人员45人、运输人员、安监员及其它管理人员49人),平均原煤工效:293.7÷94=3.12吨/工·日。

3.3.4 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全面提高采煤工作面本质安全。

单体液压支柱具有以下优点:初撑力大,可达15MPa,能防止顶板离层;支柱强度大,100㎜直径的支柱能承载300KN,能防止顶板台阶下沉;支柱受力均匀,能提高整个工作面的支护强度。所以,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能有效地防止各类顶板事故的发生。

3.3.5 掘进方面

对掘进巷道选用合理支护方式,对不稳定岩层的巷道采用矿用工字钢支护,以提高支护的支撑能力,有效地控制巷道顶板。

3.3.6 为减轻工作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矿井安设了架空

乘人装置。

4 安全高效矿井实施预期效果

4.1 具体预期效果

4.1.1 采煤工作面年推进度达到设计的950m,工作面原煤回收率达97%,采煤平均工效达3.12吨/工·日。

4.1.2 采煤机械化率达80%以上,掘进半机械化率达80%以上。

4.1.3 争创“第二个安全生产一千天”,不断延长矿井安全生产周期,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4.1.4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自评考核争取由现在的70分提高到75分以上。

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方针,做好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工作,使之与安 全质量标准化与“三讲一落实”活动有机融合,实现公司本 质安全,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集中培训阶段:10 月11 日—10 月13 日 组织矿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集 中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理念和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法。 集中培训每天共分上午和下午两个单元。 培训地点、人员组织、会场管理由矿业公司本质安全管 理体系建设推进办公室负责。 二.机构建立阶段:10 月13 日 1.按《锡林浩特矿业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 案实施办法(试行)》确定各工作组名单。 2.成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办公室和风险管理 小组。 3.制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日程表。 三.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阶段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10 月14 日—10 月 23 日 (1)危险源辨识:对公司内部所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危险源进行辨识、汇总。 辨识方式:首先将风险管理表和填表说明下发到各岗位 员工,各岗位员工对自己本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梳理,然后 将各项任务进行工序分解,同时对每道工序的危险源进行辨

识;然后由每一种岗位的技术骨干对本岗位的危险源进行整 理、汇总,并组织本岗位工种员工进行讨论。成文后由各工 作小组进行审核,审核后报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办公 室,由专家组审核,如符合要求,则定稿后下发至各风险管 理小组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类工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进行辨 识并完善。 (2)危险源风险评价与分类:各工作小组对辨识出的 危险源根据其带来的后果、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价,并进行 分类。 2.管理对象的提炼:10 月 24 日—10 月 25( 与危险源风 险评价与分类同步) 在综合分析辨识出危险源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提炼管理 对象。 3.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10 月 26 日—11 月 10 日 针对人、机、环三种类型的管理对象提出相应的管理标 准和管理措施。 4.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审核与完善:11 月 11 日—12 月 2 日 5.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体系建设、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本质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制度建设:与1、2、3、4 同步进 行 对经常性出现的违章行为和风险管理小组辨识出的人 员不安全行为,按照其产生机理进行风险评价和分类。确定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控制途径;对人员准入、培训、 行为规范、人员管理机制等配套方面制定一系列制度。 对保障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矿井建设安全高效矿井规划书

矿井建设安全高效矿井规划书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一通三防”为工作重点,切实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设施,提高装备水平,狠抓责任落实,不断健全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稳步推进矿井基本建设步伐,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二、规划目标 由于我公司现处在基本建设时期,预计在2011年12月投产,依照矿井设计要求及技术经济分析指标,根据矿井投产后所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按特级安全高效矿井评审标准编制规划目标: 1、坚决消灭瓦斯、煤尘、水害、火灾、顶板等重大事故及机电、运输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杜绝发生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实现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奋斗目标。 2、矿井在保证安全生产各项必要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盈利;职工收入随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应较大幅度的增长,应达到煤炭行业人均年收入的2倍以上或高于本企业上年度的15%。 3、采煤机械化程度应达到95%以上;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应达到95%以上;综掘机械化程度应达到40%以上。 4、采区和工作面开采程序符合有关规定;确保采煤方法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区采出率不低于75%。 5、在调度、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6、健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保证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7、建立矿井劳动定员管理制度,科学组织生产,优化企业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实行“限员挂牌”制度。 8、加强环境保护,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持有合法有效的排污许可证明。 9、矿井综合单产必须达到12万吨/月。 10、矿井原煤工效应≥15吨/工。 三、实施措施 第一,注重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安全培训作为矿井的一件大事来抓,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安全培训,并强化培训考核。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采取理论性、针对性、实效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员工的思想行为,促进员工增强自保、联保、互保意识,使员工时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第二,抓好“一通三防”这个重中之重。加强瓦斯管理,采用瓦斯抽放措施,坚持不抽不采、不抽不掘、先抽后采、先抽后掘的原则并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做到监测监控与人员检查的“双保险”,杜绝瓦斯事故。不断完善防尘、防火系统,做到系统合理,设施齐全,使用正常,消除煤尘、火灾隐患;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推广大直径风筒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三专两闭锁”的应用;加强通风设施管理,实现“临时风门永久化,永久风门钢铁化,

涉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涉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1.1需求分析 1.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 建立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安全规划体系、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等。要求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 1.1.2建设内容要求 (1)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标准要求,覆盖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建设满足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智慧园区项目系统的安全保密。 安全管理需求:自主访问控制、轻质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审计、数据完整性。 安全体系设计要求:根据安全体系规划,整个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 (2)信息安全保护系统: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要求的连接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 1.2设计方案 智慧园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全方位的,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有必要建立或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保证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行。

1.2.1安全体系建设依据 根据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标准,“平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信息安全产品,包括:防专业VPN设备、WEB防火墙、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终端杀毒软件网络版、网络防病毒服务器端等。 1.2.2安全体系编制原则 为实现本项目的总体目标,结合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基础项目现有网络与应用系统和未来发展需求,总体应贯彻以下项目原则。 保密原则: 确保各委办局的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漏给非授权用户或实体。 项目组成员在为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基础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任何用户信息均属保密信息,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单位或个人,不得利用这些信息损害用户利益。 完整性原则: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授权用户篡改,同时还要防止授权用户对系统及信息进行不恰当的篡改,保持信息内、外部表示的一致性。 可用性原则:确保授权用户或实体对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 规范性原则:信息安全的实施必须由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人员依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要有相应的记录,提供完整的服务报告。 质量保障原则:在整个信息安全实施过程之中,将特别重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的实施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流程进行,并由项目协调小组从中监督、控制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1.2.3体系建设内容 (1)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 公司创立二十多年来,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要对原有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营造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企业有生气、产品有名气、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的发展环境。为把公司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能源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不竭动力,根据国资委《关于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2005年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完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所设计的目标要求,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同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进程,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为:主攻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提升物质文化。主攻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全员性企业文化审计,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塑造企业“灵魂”。 规范制度文化,主要是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使之导入科学化管理轨道,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推进行为文化,主要是大力推进“6S”行为管理标准,抓好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建立并完善《员工行为规范》,并抓好推进落实,提炼和倡导“XX作风”。提升物质文化,主要是制定公司《物质文化建设标准分册》(CI手册),做好环境刷新和视觉识别系统开发工作,运用物质形象建设手段,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符合企业个性化需要的文化体系,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三、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资源。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它需要强调对人的管理,并把强调“人”的重要性有机地融合到追求公司的目标中去。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而且还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企业文化要通过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来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在企业文化建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企业领导倡导与员工积极参与的关系。必须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员工参与,每一项政策出台必须得到广大员

【安全生产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企业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安全生产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企业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体系实施方案为了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经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公司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特制订本方案。一、任务目标安全生产双体系建设全套资料,需要的话求求:324319245。工贸、危化、交通运输、水利水电行业安全标准化全套达标资料。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过风险点确定和危险源辨识,全面分析公司设施设备及生产活动存在的风险; 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管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减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10月份开始初步建立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并且在运行中不断更新、沟通、提高。二、实施步骤和工作任务(一)动员部署与培训学习阶段1、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布置任务与分工。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使公司人人知道“两个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 2、教育培训。 第一阶段:公司聘请外部人员(中介公司或专家)对公司中层以上进行全面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使中层以上知道“两个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要求、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和收获。 第二阶段:系统学习体系文件,即:体系建设的通则、细则和指南,学习省标杆企业体系建设的成果。 第三阶段:公司全员进行培训,采用集中上课的形式,对公司全体员工讲解“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系统学习两个体系建设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全体员工熟悉什么是风险点,什么是危险源以及风险点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怎么进行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 3、编制“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准备各种材料、文件及表格。 (二)风险分级管控实施阶段1、编制体系作业指导书。 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或指导书),依据通则和细则要求,构建两个指南,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 2、确定风险点、辨别危险源根据统计和识别的作业活动对风险点时行确定,然后辨识危险源。 具体任务: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由各岗位、班组、车间逐级识别确定本岗位、班组、车间的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和危险源的方法可用头脑风暴法。 3、形成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岗位、班组、车间辨识形成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后,逐级上报至公司,由公司领导小组指定专门人员进行整理,形成公司的风险点、危险源清单。 4、公司成立评价小组,公司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或风险矩阵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 5、制定管控措施。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个方面制定具体管控措施。 (三)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阶段1、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按照公司、车间、岗位及班组层次进行分级。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表。 2、编制隐患排查标准。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形成隐患排查各种

关于加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加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集团公司所属有关单位: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是顺应煤炭工业发展趋势,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引导煤炭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加强集团公司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引导煤炭生产单位安全、高效、节约、清洁、可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煤炭工业发展的新要求,更加注重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更加注重装备升级、提高机械化水平和采掘生产效率,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绿色发展,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到“十二五”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要实现,数量明显增加,企业内在发展质量、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先进产能比重、资源利用率、清洁生产和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重点企业和骨干矿井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持续加大充填开采、沿空留巷、薄煤自动化综采、湿式喷浆等一批技术的推广力度,深入研究掘进钻探施工装备和工艺,不断改进辅助运输。 (二)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系统、智能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鼓励重点企业瞄准行业前沿技术,加快采、掘装备升级改造,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条件的矿井均应采用机械化开采工艺,优先采用综采工艺;不具备条件的矿井,应推广普采,限制炮采,实现机械化运输;采煤工作面装备应强度高、科学适用、技术先进、合理配套,逐步实现工作面综合自动化。各类矿井应全面推行掘进工作面掘、装、运机械化作业;大、中型矿井全煤及半煤岩巷道优先采用掘锚综合机组和掘进机组;岩石硬度f≤5的岩巷,应装备大功率、能够实现经济切割的掘进机组,并配套通风、除尘及连续运输等设备。岩石硬度f>5的岩巷,宜采用钻爆法工艺,大断面巷道可配备液压钻车、装岩机、皮带机作业线;小型矿井应实现掘进装载机械化。 (三)推广锚杆、锚喷、围岩注浆支护技术。开拓、准备巷道应优先采用锚喷支护,回采巷道采用锚杆支护。地质条件复杂

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方案

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方案 1、1 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方案为加强学校内安全管理,保护校园内人员安全和财物安全,配备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周界防护系统、无线巡更系统。 1、1、1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校园和建筑物内的现场进行监视,使管理和保安人员在监控室中能观察到校园和教学楼内所有重要地点的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做出反应。 1、监控点设置1)室外监控点布置原则:在校园内主要场所布置,覆盖校区内主要建筑物,包括教学楼、计算中心、大阶梯教室楼、小阶梯教室楼、1#培训楼、2#培训楼、3#培训楼、学员宿舍楼、家属宿舍楼等。2)室内监控点布置原则:建筑物出入口;重要建筑物的各层楼梯口及走道;机房、财务室、档案室等重要场所;配备了摄像系统、投影系统的教室。3)监控点布置方案根据安全防范需求,结合校园、各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在保安值班室设置总监控中心,将党校区1#培训楼已有监控室设置为分监控中心,设计视频监控点如下:监控分区划分一览表监控分区及设备间位置监控对象数量前端摄像设备备注教学区(教学楼、计算中心)教学区室外11室外一体化高速球机1室外固定摄像机教学楼38室内固定摄像机计算中心20室内固定摄像机小阶梯教室楼4室内固定摄像机党校区党校区室外4室外一体化高速球机5室外固定摄像机#1培训楼14室内固定摄像机已建,更换2个门厅摄像机学生和家属宿舍区学生宿舍北区4室外一体化高速球机5室外固定摄像机学生宿舍南区1室外一体化高速球机1室外固定摄像机家属宿舍区3室外一体化高速球机5室外固定摄像机培训部培训部32已建,12个因老旧无法使用已建室外监控点一览表监控分区编号监控点位置监控对象前端设备教学区RTV13监控中心屋顶北门、教学楼北广场高速球RTV14教学楼北广场西侧路灯教学楼北侧、教学楼西侧道路、教学楼北广场高速球RTV15教学楼北广场东侧路灯教学楼东侧道路、燕园、花圃高速球RTV16教学楼南楼西侧路灯教学楼西侧道路、小阶梯教室楼、图书馆高速球RTV17电教楼东侧路灯教学楼东侧道路、电教楼、大阶梯教室楼高速球RTV18计算中心北侧路灯计算中心、图书馆、电教楼、教学楼、大小阶梯教室楼高速球RTV19计算中心东侧路灯计算中心

完整的公司企业文化实施方案41226

XX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前言 (3) 一、理念篇 (4) (一)基本建设思路 (4) (二)指导思想 (4) (三)建设实施方针 (5) (四)建设实施的原则 (6) 二、规划篇 (8) (一)企业文化的四个方面 (8) (二)企业文化的具体构成 (8)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9) (四)企业文化实施需知的四个理解 (11) (五)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步骤 (13) 三、落地篇 (15) (一)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组织与推动 (15) (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载体与形式 (15) (三)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落地的三步曲 (16) (四)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要点 (17) (五)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19) (六)借助PDCA循环,动态改进文化工作 (19) 四、总结 (20)

前言 文化建设是理性改良和感性突破的结合,是一种平衡。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革命,但实践中却需要理性的改良,一步步耐心地牵引。文化建设本质上拒绝浮躁,但实践中也需要感性的突破,用绚丽的表相点燃起所有人的激情。所谓理性改良,意味着要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组织建设,搭建员工事业平台。所谓感性突破,意味着应该通过或激动或温暖人心的各种活动,高速进入一种文化的氛围。感性呼唤,理性给予,建立起对文化的信心,从而完成自我的革新,两者缺一不可。 文化建设是一场长期的运动,也是组织最深邃的变革。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统一。整个文化实施过程,是组织成员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过程,是对自身思想深处价值观的检讨过程,是对自身习惯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反思、改进过程。人是倾向于维持均衡状态的,文化的变革与演进需要外界压力提供强大的动力,使组织及其成员的变革的动力大于自身惯性的阻力。有智慧和毅力的组织终将意识到,文化建设投一报万,是最辛劳但也是最伟大的自我投资。 行胜于言!思想的跳跃是为了行动的飞跃。文化只有和行动统一起来才有意义,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远远重于其表述形式。一个组织的文化之所以伟大,不在于这个组织提出了多少漂亮的口号,而在于这个组织是否长期坚持了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把他们渗透到整个组织当中,形成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契约,从而自然而然地规范成员的言行。只有行动,xx文化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行动,xx文化才会焕发勃勃生机;只有行动,xx文化才有永恒的生命力!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按照“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完善制度、规范运行”的总体要求,建设全面覆盖、运行有效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推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危险源、危险作业、危险环节的系统性安全风险。 二、实施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司所属分公司(部门)。 三、组织机构公司设立在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下的,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技术管理小组”。安全技术管理小组组成如下:组长:技术负责人副组长: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成员:生产、安全、技术、设备、车间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技术管理机构框架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技术管理小组安全环保部生产质量技术部生产车间 四、主要职责 (一)安全技术管理小组主要职责是: 1、建立安全技术管理运行机制; 2、建立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制; 3、组织审定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4、研究并决策企业重大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 5、保障企业安全技术经费合理使用等。 (二)安全技术管理小组组长职责 1、组织制定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2、组织审查生产工艺、关键设备等重大变更、检维修、试生产和重大安全隐患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 3、组织审查“四新”安全技术方案; 4、组织新改扩建项目可研报告和安全“三同时”安全技术方案内部审查; 5、组织开展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技术检查; 6、组织召开安全技术管理会议; 7、组织开展安全事故技术原因调查; 8、监督检查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三)安全技术管理小组副组长职责

1、参与制定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2、组织制定生产工艺、关键设备等重大变更、检维修、试生产和重大安全隐患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 3、参与“四新”及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安全技术方案内部审查; 4、监督检查生产、安全管理部门落实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四)生产质量技术部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1、组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2、组织制定重大工艺变更及检维修安全技术方案; 3、组织制定“四新”及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方案; 4、牵头开展事故技术原因调查; 5、负责日常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五)安全环保部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1、组织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的安全技术方案; 2、负责安全技术方案初步审查和备案,负责审查论证的组织工作; 3、监督检查安全设施设计、施工、试生产(运行)和竣工验收环节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安全设施管理,配合解决安全设施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5、监督检查安全隐患整改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并组织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五、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术管理会议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审批制度、安全技术管理经费保障制度、安全技术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六、运行程序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生产质量技术部编制安全管理部门备案提审调查安全环保部生产质量技术部论证、审查安全环保部生产质量技术部修改、完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定技术负责人审定重大事项安全环保部生产质量技术部门组织实施监督安全技术管理运行程序图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的工作程序,包括企业内部新改扩建项目、“四新”、“工艺及设备变更”、安全设施变更、试生产及开停车作业、安全隐患整改、危险作业安全等,按照职能职责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能,确保程序运行有效。七、工作要求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2021版)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 (2021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0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2021版) 第一章煤矿基本情况 一、煤矿基本情况 1、交通位置 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老岩湾煤矿(简称“老岩湾煤矿”)位于华蓥市区50°方位,直距约4.0km处,属华蓥市华龙街道办事处上坝桥村三组所辖,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6°48′51″,北纬30°24′45″。矿山工业广场往北西有约300m矿山碎石公路与华蓥~前锋公路相接,至华蓥市区5.5km,华蓥市与广邻高速相通。西侧为襄渝铁路通过,向南至华蓥火车站约6.5km,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办函[2007]28号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广安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同意新源煤矿与老岩湾

煤矿整合方案。整合后的矿井生产能力为90Kt/a, 2、瓦斯:根据《广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11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广市安监[2011]153号),我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845m3 /min,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61m3 /min,属低瓦斯矿井。 3、煤尘: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于2011年11月出具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资料表明:该矿所采大连、四连、六连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4、煤层自燃: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于2011年11月出具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资料表明:该矿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但矿井从生产以来,从未发生过煤层自燃。 5、采煤层及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主要开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 x),大连、四连、六连、内双连煤层,矿区内煤层厚度一般0.3~0.6m,平均0.45m;煤层倾角70°~75°,平均72°;开采深度+400m~

项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项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系统建设方案 (2) 1 项目概述 (2) 1.1 项目背景 (2) 1.2 建设单位概况 (2) 1.3 建设目标 (2) 2 项目建设依据 (2) 3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3) 3.1 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设计 (3) 3.2 安全保障技术设计 (4) 3.3 安全管理设计 (10) 3.4 安全服务设计 (15)

第一部分系统建设方案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1.2 建设单位概况 1.3 建设目标 2 项目建设依据 中心城区非生活用水户远程监控系统(一期)建设依据的相关标准规范包括: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国信办[2003]2 )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即17 号文件)》 《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 《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 号)《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 27 号)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国信办[2005]25 号)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 《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 号)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 号)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GB/T 19487-2004)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 号)《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 18336-2001)《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9385-1988) 《功能建模方法IDEF0》(IEEE 1320.1-1998) 《信息建模方法》(IEEE 1320.2-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保发[1998]1 号)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17859-1999)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BMZ2-2001)《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高层安全模型》(GB/T 17965-2000)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GB/T 938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应用层结构》(GB/T 17176-199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开放系统安全框架》(GB/T 18794)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通用高层安全》(GB/T 18237)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 8601—1988 《电子政务数据元》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1、确定MI(理念识别),包括: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

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工作,使之与安全质量标准化与“三讲一落实”活动有机融合,实现公司本质安全,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集中培训阶段:10月11日—10月13日 组织矿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集中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理念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法。 集中培训每天共分上午和下午两个单元。 培训地点、人员组织、会场管理由矿业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办公室负责。 二.机构建立阶段:10月13日 1.按《锡林浩特矿业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办法(试行)》确定各工作组名单。 2.成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办公室和风险管理小组。 3.制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日程表。 三.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阶段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10月14日—10月23日 (1)危险源辨识:对公司内部所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汇总。 辨识方式:首先将风险管理表和填表说明下发到各岗位员工,各岗位员工对自己本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梳理,然后将各项任务进行工序分解,同时对每道工序的危险源进行辨

识;然后由每一种岗位的技术骨干对本岗位的危险源进行整理、汇总,并组织本岗位工种员工进行讨论。成文后由各工作小组进行审核,审核后报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办公室,由专家组审核,如符合要求,则定稿后下发至各风险管理小组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类工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进行辨识并完善。 (2)危险源风险评价与分类:各工作小组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根据其带来的后果、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价,并进行分类。 2.管理对象的提炼:10月24日—10月25(与危险源风险评价与分类同步) 在综合分析辨识出危险源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提炼管理对象。 3.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10月26日—11月10日 针对人、机、环三种类型的管理对象提出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4.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审核与完善:11月11日—12月2日 5.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体系建设、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本质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制度建设:与1、2、3、4同步进行 对经常性出现的违章行为和风险管理小组辨识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按照其产生机理进行风险评价和分类。确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控制途径;对人员准入、培训、行为规范、人员管理机制等配套方面制定一系列制度。 对保障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

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老岩湾煤矿) 安 全 高 效 矿 井 建 设 方 案

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老岩湾煤矿)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 第一章煤矿基本情况 一、煤矿基本情况 1、交通位置 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老岩湾煤矿(简称“老岩湾煤矿”)位于华蓥市区50°方位,直距约4.0km处,属华蓥市华龙街道办事处上坝桥村三组所辖,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 106°48′51″,北纬 30°24′45″。矿山工业广场往北西有约300m矿山碎石公路与华蓥~前锋公路相接,至华蓥市区5.5km,华蓥市与广邻高速相通。西侧为襄渝铁路通过,向南至华蓥火车站约6.5km,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办函[2007]28号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广安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同意新源煤矿与老岩湾煤矿整合方案。整合后的矿井生产能力为90Kt/a,

2、瓦斯:根据《广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11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广市安监[2011]153号),我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845m3/min, 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61m3/ min,属低瓦斯矿井。 3、煤尘: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于2011年11月出具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资料表明:该矿所采大连、四连、六连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4、煤层自燃: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于2011年11月出具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资料表明:该矿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但矿井从生产以来,从未发生过煤层自燃。 5、采煤层及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主要开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大连、四连、六连、内双连煤层,矿区内煤层厚度一般0.3~0.6 m,平均0.45m;煤层倾角70°~75°,平均72°;开采深度+400m~+0m, 走向长4084m,开采面积1.5703K㎡。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闭,允许开采大连、四连、六连、内双连煤层,井田走向长4084m,其中南翼走向长2154m,北翼走向长1570m,开采面积1.5703K㎡。尚有可采储量

医院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医院 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文档编号■密级 ■版本编号V1.0■日期 ? 2019

目录 一. 概述 (2) 1.1项目背景 (2) 1.2建设目标 (3) 1.3建设内容 (3) 1.4建设必要性 (4) 二. 安全建设思路 (5) 2.1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5) 2.2参考标准 (6) 三. 安全现状分析 (7) 3.1网络架构分析 (7) 3.2系统定级情况 (7) 四. 安全需求分析 (8) 4.1等级保护技术要求分析 (8) 4.1.1 物理层安全需求 (8) 4.1.2 网络层安全需求 (9) 4.1.3 系统层安全需求 (10) 4.1.4 应用层安全需求 (10) 4.1.5 数据层安全需求 (11) 4.2等级保护管理要求分析 (11) 4.2.1 安全管理制度 (11) 4.2.2 安全管理机构 (12) 4.2.3 人员安全管理 (12) 4.2.4 系统建设管理 (13) 4.2.5 系统运维管理 (13) 五. 总体设计思路 (14) 5.1设计目标 (14) 5.2设计原则 (15) 5.2.1 合规性原则 (15) 5.2.2 先进性原则 (15) 5.2.3 可靠性原则 (15) 5.2.4 可扩展性原则 (15) 5.2.5 开放兼容性原则 (16) 5.2.6 最小授权原则 (16) 5.2.7 经济性原则 (16)

六. 整改建议 (16) 6.1物理安全 (16) 6.2网络安全 (17) 6.3主机安全 (19) 6.3.1 业务系统主机 (19) 6.3.2 数据库主机 (21) 6.4应用安全 (22) 6.4.1 HIS系统(三级) (22) 6.4.2 LIS系统(三级) (24) 6.4.3 PACS系统(三级) (26) 6.4.4 EMR系统(三级) (27) 6.4.5 集中平台(三级) (29) 6.4.6 门户网站系统(二级) (31) 6.5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 (32) 6.6安全管理制度 (33) 6.7安全管理机构 (33) 6.8人员安全管理 (34) 6.9系统建设管理 (34) 6.10系统运维管理 (35) 七. 总体设计网络拓扑 (38) 7.1设计拓扑图 (38) 7.2推荐安全产品目录 (39) 八. 技术体系建设方案 (41) 8.1外网安全建设 (41) 8.1.1 抗DDos攻击:ADS抗DDos系统 (41) 8.1.2 边界访问控制:下一代防火墙NF (43) 8.1.3 网络入侵防范:网络入侵防御系统NIPS (46) 8.1.4 上网行为管理:SAS (48) 8.1.5 APT攻击防护:威胁分析系统TAC (50) 8.1.6 Web应用防护:web应用防火墙 (54) 8.2内外网隔离建设 (58) 8.2.1 解决方案 (59) 8.3内网安全建设 (61) 8.3.1 边界防御:下一代防火墙NF (61) 8.3.2 入侵防御 (62) 8.3.3 防病毒网关 (63) 8.3.4 APT攻击防护 (67) 8.4运维管理建设 (68) 8.4.1 运维安全审计:堡垒机 (68) 8.4.2 流量审计:网络安全审计-SAS (70) 8.4.3 漏洞扫描:安全评估系统RSAS (75)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理论篇 一、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准则的总和。 共同意识:就是公司的经营理论是什么?包括:公司使命、发展目标、企业精神等; 思维方式:就是员工习惯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什么?如:保守型或是开放型,消极或是积极等; 价值观念:员工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如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成本观念等; 行为规范和准则:员工采取行动的自我指导的原则是什么?如勇于负责或是想到推诿,开拓进取或是但求无过; 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思想意识、精神信仰和日常行为准则。 二、作用: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刚柔相济,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两法宝; 企业文化管理制度 管理性质柔性管理刚性管理; 控制方式以人为本,依靠人的自我控制和主观能 动性; 对人的行为进行外部控 制 积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的有益补 充 合理的企业制度推动企 业文化的良性发展 从管理哲学角度看,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的文化管理模式: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管理思想和策略,为企业全体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1、适应外部变化:创新、求变、开放性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2、实现内部团结: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凝聚人心,协调部门

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强化内在激励:良好的企业宗旨和远大的发展瞟,使员工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满足员工的自我发展的需要; 2、弥补制度不足: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是无形的、非强制性的约束,在充分尊重员工个性的同时,收到完善管理之效; 3、塑造企业形象:积极而强大的企业文化,可以将企业的理念、精神和行为准则传达给社会大众,塑造鲜明的企业形象。 三、层次结构: 1、物质层: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外在表现和载体;包括:厂容、企业标识、厂歌、文化传播网络、厂服等视觉形象; 2、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物质层和精神层;包括管理制度运作方式、激励机制、人际关系等; 3、精神层:为物质层和制度提供思想基础。它包括:企业中所有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性、规范性影响的规章制度等;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理顺思想、凝聚人心、规范管理、适应竞争。 增强凝聚力: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使企业内部存在的利益和目标,使之成为员工的精神支柱,从而把员工牢牢地连接起来; 规范管理:企业的经营运作离不开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一方面为工作业绩考评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工作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 适应竞争:外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格局也不在断改变,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理念上:客户至上、服务第一 管理上: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创造性、积极性 组织上:发扬团队合作、同航舟共济的进取精神 行动上:发扬敬业、爱岗、争先、他优的精神;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断开发员工技能与,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提升并实现自身价值,最终促使企业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