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无名氏不知道什么医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寻两者的异同,从而更全面的把握两本著作,以更好的应用于科研与临床。[方法]从两本书的辨证方法、传变规律、治则治法及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本著作间的关系。[结果]《温病条辨》在辨证方法、预后传变、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继承了《伤寒论》相关理论,并创立了有温病特色的学术体系,两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结论]通过对两本书在辨证方法、预后传变、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更加清晰的认识了两本著作在外感病辨证方面的一脉相承性与独具特色性,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外感病。

Summary:[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Indications of Warm Disease", and 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more fully grasp the two books to better apply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Methods] From the dialectical method of two books, the law of transmission,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law of med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ooks. [Results] The theory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inherited the theory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in the aspects of dialectical method, prognosis, treatment and prescrip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academic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brile diseas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methods in dialectical methods, prognosis, treatment, prescription and other methods, it is more clear that the two writings are unique and unique in term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ex, and thu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xogenous disease.

关键词伤寒论;温病条辨;辨证方法;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用药规律;继承与发展

Key words: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Criteria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gression Law; Governance and Treatment; Drug Law;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伤寒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与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外感病的辨治奠定了基础。随着外感病的发展,清代医家吴瑭在前人对外感温病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温病条辨》一书,其独特的辨证体系、治疗方法与用药经验,指导着后世在外感病方面的临床实践。

在学习中,笔者发现《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两本书存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故从辨证方法、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用药规律等方面探讨如下。

1.三焦六经,相须为用

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作为外感病的两种重要辨证方法,为外感病的辨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两种辨证方法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甚至有人认为,《伤寒论》实为三焦辨证的滥觞[1]。

首先,在六经病中,三阳病证是以六腑病变为基础,而三阴病证以五脏病变为基础。同样在三焦病中,也是以脏腑的病变为基础,其中上焦病涉及肺、心、心包的病变,中焦涉及脾、胃、肠的病变,下焦涉及肝、肾的病变。因此,两种辨证虽然内容不同,但辨证的结果,都要落实到脏腑经络的病变上[2],都以脏腑学说为其理论依据,其辨证体制与理论依据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在《伤寒论》六经病中可以看到三焦辨证的基本框架,若将六经病按照三焦辨证进行划分,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可归入中焦篇;少阴病、厥阴病篇可归入下焦篇;霍乱篇根据其主证与病机归为中焦篇,太阳病中涉及面广,但可粗略的将太阳经表证归入上焦病,其他病证如太阳蓄水、蓄血、结胸、痞证及变证也可以依次归入到三焦辨证体系中。由此可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已蕴有三焦分证的雏形,为三焦辨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编写安排上,《温病条辨》仿照《伤寒论》的体制,将上、中、下三焦病证写成条文式,并于篇首分列各病证的提纲证,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一条一辨、一方一证、方证结合,在继承《伤寒论》以阴阳为纲、六经为目辨证体系的精髓上,发展出了具有温病特色的辨证方法。

在理论依据、辨证方法的确立及编写体制上,三焦辨证均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因此,三焦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延续与发展,即吴瑭所说的“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基于这点,自古有医家提出将寒温统一起来,以伤寒病六经辨证统一温病的辨证方法[3]此观点虽值得商榷,却从侧面印证了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之间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2.立足伤寒,发展传变

《伤寒论》中六经病传变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是对其传变规律的概括。一般来说,伤寒病中三阳病证不解,病邪可由表入里,进入三阴病证,因而六经病的传变是由阳转阴,由轻到重的病理过程;对于三焦病的传变,吴氏提出:“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其传变也是一个由上及下,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温病条辨》对疾病传变的认识与六经传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或者说三焦传变实为六经传变在温病方面的延续,亦如吴氏所说“《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与《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4]

在外感病的预后上,一般认为伤寒病多耗伤人体阳气,故在伤寒病的后期,多用四逆汤之类以回阳救逆,或投以理中辈达到温中散寒的目的,所谓“留得一分阳气便留得一分生机”;而温病多耗伤人体津液,故温病后期多重视保津养液,选用增液汤、青蒿鳖甲汤等方剂以养阴生津,强调“留得一分津液便留得一分生机”。然《温病条辨》中养阴思想的确立源于《伤寒论》,如在阳明篇中,阳明经证热邪炽盛伤津,仲景针对该病机,在选方用药上重视滋养阴液,方中投以知母、粳米,意在于清热中固护津液。另外,用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少阴热化证,以竹叶石膏汤治疗伤寒热病解后气阴两伤的证候等,也都体现了仲景的养阴思想。吴瑭根据温邪的致病特点,在预后治疗上继承并发展了养阴法,如直接沿用了《伤寒论》中白虎汤等方剂的运用,并创制了养肺阴的沙参麦冬汤、养胃阴的益胃汤等。此外,吴瑭在治疗下焦少阴虚寒而致的泄泻时,沿用了《伤寒论》的桃花汤、桃花粥以涩肠止泻,在重视养阴的同时,也继承了仲景固护阳气的思想。

3.传承治则,沿用治法

《伤寒论》根据病情不同的发展阶段,创制了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因势利导等治则,完善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汇集了中医治则、治法之大成,指导着后世医家对外感病的治疗,同时也为《温病条辨》中治则治法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对于三焦病证的治疗,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治病法论》中讲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该治则治法是对仲景思想的概括,也是对外感病治疗法则的补充,具体表现如下:

在外感病的初期,吴氏继承了《伤寒论》以汗法透邪外出的思想,以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辛凉解表,导邪外出,使营卫气血调和诸证得解,即“治上焦如羽”;另外,在太阴气分热盛时,由于出现与《伤寒论》相似的病机与症状,吴氏沿用了仲景辛寒清气的治法,在

治疗上多投以白虎汤之辈。在阳明温病热盛,燥屎内结时,吴氏选用大小承气汤等方剂治疗,体现了对《伤寒论》苦寒泻下法的继承;在湿热阻于脾胃,气机失调、寒热错杂时,吴氏沿用了仲景辛开苦降、寒热平调的思想,投以杏仁滑石汤、半苓汤等方剂,即所谓“治中焦如衡”。在少阴精血耗损时,《温病条辨》继承了《伤寒论》以咸寒重坠之品滋补真阴的治法,沿用经方黄连阿胶汤,并创制了加减复脉汤等方剂,体现了“治下焦如权”。

另外,《温病条辨》在沿用仲景治法的基础上,创制了治疗湿热病的清热祛湿法,治疗燥热病证的润燥疏表法,治疗热入心包的开窍息风法等,补充《伤寒论》之未及,丰富了外感病的证治。

4、巧用经方,创制新方

《伤寒论》被誉为”方书之祖”,书中所载113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药量恰当、疗效可靠,如白虎汤、半夏泻心汤、茵陈蒿汤等,至今仍为临床处方用药的模板,为中医方剂学奠定了基础,也是《温病条辨》组方用药的模仿典范。

在温病中,只要出现与伤寒病机相同的病证,吴氏都无一例外地采用经方[5],其中在全书208首方剂中,直接选用仲景原方的有37首,如白虎汤、栀子豉汤、茵陈蒿汤等。另外,吴氏在运用经方的基础上,扩大了经方的适用范围。以白虎汤为例,《伤寒论》以白虎汤治疗阳明经证,而在《温病条辨》中,无论是太阴温病还是暑温,凡是出现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症状,皆可用白虎汤治疗,并具体补充了白虎汤的禁忌症。另外,吴氏擅长化裁经方,《温病条辨》全书中,由仲景方加减而来的方剂有54首,例如在承气汤的运用上,吴氏按照仲景的组方规律,结合温邪的致病特点,创制了适于温病的七加减承气汤,极大的扩大了下法的应用范围,大量继承与发展了仲景方。

除此之外,《温病条辨》在沿用与化裁仲景方的基础上,又创制了大量具有温病特色的方剂,如治疗邪入心包的“温病三宝”—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以及治疗湿热病的三仁汤,温病后期邪伏阴分的青蒿鳖甲汤等。

综上所述,《温病条辨》在辨证方法、预后传变、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继承了《伤寒论》相关理论,并立足于仲景的学术思想之上,创立了具有温病特色的学术体系。可以说,温病理论虽脱却伤寒,但不离乎伤寒[6],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临床治疗,都应该将伤寒学术体系与温病学术体系统一起来,从而更好的认识外感病。

参考文献

[1]司鹏飞,李成卫. 试论《伤寒论》对温病学三焦辨证思想的影响[A].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2012:3.

[2]韩俊钦,周世印. 辨证论治——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J]. 河南赤脚医生,1980,(01):24-26.

[3]裘沛然. 伤寒温病一体论[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01:2-7.

[4]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9-10

[5]周志枢. 吴鞠通对仲景学说的继承和发展[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4,(04):7-8+3.

[6]李赛美. 从《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论中医发展的创新性[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02):88-90.

浅析《伤寒论》

浅析《伤寒论》 中医药学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本文针对《伤寒论》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方证治法 1 《伤寒论》在中医临床上的重要地位 《伤寒论》是张仲景勤奋治学与临床经验的结晶。它不但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集大成之作,还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伟大贡献,是中医临床辨证学、治疗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创立六经辨证,即是《伤寒论》对中医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因为它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源于《内经》,但把辨证论治与临床完美结合,则始于《伤寒论》。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创造性地把《内经》等古典医著中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理、治疗大法等基本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检验、总结、提高,终于创造出理法方药俱全、辨证体系完整、辨证思维灵活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造性地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将临床的病、脉、证、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所以说,六经辨证的出现,标志着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治发生了质的变化。 2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核心与实质 仲景自序中提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说明《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内经》有关六经的理论,而且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伤寒论》的六经包括了《素问·热论》中六经热病的证候分类、治疗及转变的精神,也有《灵枢·经脉篇》中手足六经的循行及病证的部分内容。《素问·六微旨大论》的六气标本的概念在《伤寒论》中也有体现,而《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关于阴阳气各有多少来分三阴三阳,更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依据。 六经辨证,实质是三阴三阳辨证。是用三阴三阳概括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与病理演变。又用三阴三阳所涵示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与感受邪气机体所发生病理变化、脉症特点结合起来,以说明疾病的正邪斗争、表里进退、虚实转化、阴阳盛衰;以辨明病邪、病位、病性、病势、预后等。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遣用相应的方剂药物,选择相应的煎服方法。不仅如此,还通过具体的病脉证治,揭示了既原则又灵活的辨证思维方法,把中医学朴素而丰富的辨证思

读伤寒论心得

---------------------------------------------------------------范文最新推荐------------------------------------------------------ 读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带来的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篇一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1 / 35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篇二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刘渡舟:伤寒论的学习方法及参考书

刘渡舟:伤寒论的学习方法及参考书 学习《伤寒论》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必备熟读《黄帝内经》并背诵经典条文段落 背诵:《医宗金鉴·寒心法要诀》、《长沙方歌括》 第二步、直接看伤寒论原文(白话古文)整体把握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 《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冶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部是有机的联系着。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甩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

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 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 白文伤寒论原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恃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看历代伤寒注家的注解,成无己、徐大椿、柯韵伯、尤在泾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 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侯,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 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3-21 16:26:34 ]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尽管主要是指导临床各科,但其中亦有不少宝贵的养生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张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正如《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之语所云,仲景之学。是在继承了《内》、《难》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张仲景便自然地以《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曾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见《伤寒论·自序》),“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见《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这些生动的描述,就很清楚他说明,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并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气候的发展变化,才能得以生存,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防病、抗病重视保津液。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首先表现在津液具有固护机体、防御病邪的功能。如仲景在揭示太阳病转入阳明的机理时,一再重申亡津液是其关键条件:“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正是其例。何以亡津液会导致病转阳明?因为律液乃阳明经的主要正气,津液充则阳明固,邪不可干;津液亡则阳明虚,邪气便可轻易陷入。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其次表现在津液能驱逐病邪,削弱病势上。如“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这里的热越,即言热邪发越于外。津液充沛,阳气畅运则汗出越邪,邪越则病顺。故“阳明病,法多汗”,而津亏则无汗,邪不得出,其病为逆。又如温热病中小便常短赤灼热,因为人要通过小便排邪。热邪一除,小便即转清利。“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故临床可视小便断吉凶。“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因小便不仅显示人体津液虚实情况,而且还能反应前阴这条驱邪途径是否正常。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症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 摘要:本论文主要谈了下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及病及分析以及方药用法,对以后的临床实践和药物的用法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摘自原文第二条和原文第十二条进行分析。 关键词:肌腠空疏,卫外不固,卫失开合,营阴不守 正文: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本证是感受风寒之邪(以风邪为主)、营卫受邪所致的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或头痛,身疼,腰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病机分析:本证以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为特征。风寒之邪侵袭,卫气郁遏,奋起抗邪故发热;风寒之邪外侵,卫气被遏,则恶寒或恶风,恶寒与恶风性质相同,但有轻重之别;风性疏泄,人体腠理疏松,营阴内守功能减弱则汗出;病在表,故脉象表现为浮,缓是与紧相对而言,较为和缓,还可以出现浮弱脉,由于有发热还可以出现数脉;寒邪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身疼,腰痛;风寒之邪影响到肺,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利则鼻塞,流清涕;苔薄白为感受风寒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表热证相辨别,两者均有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但表热证恶寒程度轻,时间短,并有口渴,咽红肿痛,舌边尖红等热象。本证与太阳伤寒证的辨别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曰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主要表现为恶风、汗出、脉缓,治疗必须以桂枝汤类扶阳固表,调和营卫。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寒邪束表,玄府不通,腠理闭塞,阳气不能达表,主要表现为恶

寒、无汗、脉紧,治疗必须以麻黄汤类发散寒邪,取汗解表。显然,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从症状表现到病理本质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证型。值得探讨的是,二者均系外感病,又同属太阳病经病,如果所感受的外邪完全相同,为什么病理本质会完全不同?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别。体质的虚实可以导致太阳经病产生不同证型当然毫无疑问,但是这是否就是外邪侵犯太阳经形成“中风”抑或“伤寒”的全部原因与机理呢?研究疾病的机理,其病因与病位是不能忽略的。我认为,外邪侵犯太阳之表,其证型表现为“中风”抑或“伤寒”,除了与体质有很大关系外,与其所受外邪(或曰致病原)的种类、性质及其发病部位也有极大的关系,而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 辨证注意点:本证属表寒虚证,抓住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的主症即可诊断。 治疗方药: 原文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中风证的脉症、病机。条文首先提出太阳中风,并以发热与汗出为重点,阐述了中风证的临床特征和病机。风邪袭表,卫阳浮盛,故而发热;卫失开合,营阴不守,故而汗出。即所谓“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是形容太阳中风发热、恶风的特点。尤以翕翕发热,说明太阳中风证因肌疏汗出,阳热外越,故虽热而轻。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风邪闭表,肺气不宣,鼻窍不利,故见鼻鸣。胃为胃之源,风邪闭表,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篇一: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

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

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一)

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一) 【关键词】厥阴篇;,,辨证论治;,,条文 摘要:通过对厥阴篇条文反复研读、分析,以例举论中条文形式,从辨颜色、辨脉象、辨病位、辨寒热、辨虚实、辨预后等辨证角度以及论治中重视先后缓急、病位深浅、剂量剂型、煎服方法、体质强弱诸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使初学者反复体会,全面理解和掌握仲景的辨证论治精神和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关键词:厥阴篇;辨证论治;条文 辨证论治是《伤寒论》中的精髓,在各篇中都有充分体现。兹就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阐述如下。 1辨证 1.1辨颜色《素问?举痛论》曰:“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见者也。”339条〔1〕为厥阴病热证,初期病情较轻,可见“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亦当见口渴、小便不利、色黄赤等热证。通过治疗“数日”,上述诸多热证先后消除,如何判断?仲景曰:“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言简意赅。此处,通过观察小便颜色色白与否,是判断体内邪热是否存在的重要依据。此法直接有效,亦最简便易行。又如366条,观下利物见有“清谷”,即完谷不化,以及泻下清冷水样物,说明阴寒内盛,阳虚火衰,不能腐熟谷物。同时又见“其人面少赤”“微热”等见证,反映阴寒肆虐,逼虚阳外越、上浮。通过观察下利物及面色等证,可推测其病机为阴盛格阳、戴阳证。虽见“人面少赤”“微热”,阳气仍将有亡越之虞,必须积极救治,促使体内阳气来复,方可“郁冒汗出而解”。 1.2辨脉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349~351三条均见手足厥冷,但因脉象不同,故病机不一,治法方药亦异。349条为“脉促”,即脉数而无力,病机为虚寒证,治以温阳散寒,可先行“灸法”,后予汤药。350条为“脉滑”,即脉数而有力,病机为厥阴病热证,治以清法,方用白虎汤。351条为“脉细欲绝”,即脉细至甚,就正气言,细主血虚;就邪气言,寒性凝敛,故见脉细。临床上常见脉弦细并存,弦主寒,且脉象有力,更说明其病机为血虚寒凝,治以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上述三条辨识脉象对判断病机,确立治法方药,起着关键的作用。此外,仲景将三条置于一起,更有通过辨识脉象来加强鉴别、对比、辨证的作用。若脉象不明,病机难断,必犯虚虚实实之戒。如333条脉象为“脉迟”,病机为寒利证。但医者因脉象不明,辨证不清,误将寒利诊为热利而用清法,“反与黄芩汤彻其热”。仲景强调此处“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必使病情加重,出现“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又如368~369二条均为虚寒下利危重证。前者下利后,阴津阳气暴脱,以致脉搏不续,故见“脉绝”“手足厥冷”等证。经积极救治,“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若时“脉不还者死”。后条下利“日十余行”,气血津液大伤,当见微细无力脉象,脉证相应,正邪俱衰,病虽重犹可救治。今见“脉反实者”,即大虚之证反见实而有力之脉象,脉证不符,正虚邪实,难以救治,故为“死”证。上述两条是通过辨识脉象来推测病人生死预后。 1.3辨病位就厥阴病寒证而言,寒犯厥阴,厥阴为病。由于机体阳气有强弱,寒邪有盛衷,病程有久暂,正邪相争,可出现不同的病位,表现不同的见证。在疾病初期,厥阴阳气较强,尚能拒邪于表、于经,分别形成厥阴病表寒证、经寒证。前者可见327条“脉微浮”,372条“身体疼痛”等表证,后者可见351条“手足厥冷”“脉细欲绝”,340条“小腹满”,378条“头痛”等经寒证。随着正邪相争,厥阴阳气渐衰,寒邪可由表由经,及脏及里,形成厥阴病脏寒证、里寒证。如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此处“内有久寒”即指肝或肝胃等脏器有沉寒痼疾,本条反映厥阴病经脏寒邪俱甚。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反映肝胃虚寒俱甚。厥阴病脏寒证,除手足厥冷外,尚可见少腹冷痛、呕吐,下利等里证。若厥阴病脏寒证进一步发展、加重,病位可由厥阴及于少阴,形

伤寒论厥阴篇.doc2

《伤寒论》厥阴病篇学习体会 《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历来被医家们所重视,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它是有争议的一篇。为共同研究起见,谈一谈我们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肤浅体会,其中错误的地方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 六经为病的提纲证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所以,它和其他五经的提纲证则截然不同。 对这条的解释,注家见解不一,有说是热证的,也有说是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己,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故也……此热在厥阴也。” 说寒证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 除上述认为热证、寒证以外,还有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的。例如,舒驰远的见解就是这样,他说:“按此条,阴阳错杂之证也。消渴者,膈有热也。厥阴邪气上逆,故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强与之食,亦不能纳,必与饥蚘俱出,故食则吐蚘也。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

以上的热、寒、寒热错杂三种意见,究以何者为是?我认为舒驰远的阴阳错杂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而成氏、钱氏的单热、单寒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厥阴病的特点和少阴病不一样,如果把厥阴说成或寒或热的一个侧面,那就和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相等同,也就无法反映厥阴病的特点,则有失六经分证的基本意义。 况且,中医学是以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为说理工具的,而中医学能够反映客观的证候,能够反映证候的本来面目,就在于它的阴阳辨证方法的正确。 就以厥阴而言,大家知道,它是三阴经最末的一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可见厥阴的“厥”字,是有极尽的意思在内的。 这一名称表示了病至厥阴,是阴寒到了极点,而阳气也到了极衰的地步,然而,事物到了“极”,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也叫“物极必反”,或者叫“物穷必变”。所以,“极”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条件,如果不认识这点,就谈不上中医阴阳学说的完整性。 为此,我们认为厥阴病应该是在它的阴寒之极的时候,则阴寒开始走向了衰退,而阳气则相反地由衰转复。因为阳气一直处在阴寒压抑之下,所以,当阴寒由盛转衰的时刻,阳气的来复也必然很强。反映在症状上的“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就是一种“郁极乃发”的阳复现象。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素有众方之祖的称誉。其方配伍严谨,用法精当,疗效确切。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同时对中医临床各科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若能正确掌握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则如仲景在自序中所言"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也"。本文就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祈望同道斧正。 一、抓住主证是关键 《伤寒论》每一方剂的组成,都是以六经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的,都建立在"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基础上。因此要想准确有效地运用其方,首先必须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因主证反映了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在,故而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机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对此仲景在《伤寒论》中作了很好的示范,论中首先以六经辨证为纲,把疾病划分为六个阶段,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兼夹等关系。六经提纲证即是对疾病六个阶段的高度概括。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接下来《伤寒论》又将每经病作逐层分解,最后判定具体的方证。如有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的桂枝汤主证;以恶寒、无汗、身痛、气喘为主的麻黄汤主证;以口苦、喜呕、胁痛胸满、往来寒热为主的小柴胡汤主证;以烦渴、汗出、高热、脉大为主的白虎汤主证;以不大便、腹满痛、潮热谵语为主的大承气汤主证;以吐利腹满、饮食不振、自利益甚为主的理中汤主证;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为主的四逆汤主证;以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主的乌梅丸主证。 可见六经方证的主证,是辨证的关键。它反映了疾病的基本规律,是最可靠的临床辨证依据。只有抓住主证,才符合辨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分清辨证的层次,从而使辨证的程序井然有序。 二、抓主证,也要注意兼证 兼证是在主证的前提下出现,它附于主证而存在,但又补充了主证证候的不足。凡在主证基础上而见新的证候的,就叫做兼证。举例而言,如桂枝汤的主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若兼见气喘,或者兼见项背强几几等,便是桂枝汤的兼证。兼证同主证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必须指出,如果属于六经提纲证的主证,而出现另一经兼证的,则往往属于合病与并病的范畴,就不能按兼证来看待。兼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离不开本经发病的范围。如桂枝汤兼证的喘和项背的强几几,都与中风表不解有关。因此,它和合病并病的实质不同。我们既要抓主证也要顾及兼证,治疗上在主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病情的变化,加入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减去与病情不适宜的药物。例如,太阳中风证兼里阳受伤而汗出不止,用桂枝汤加附子温经固表;太阳中风证兼胸阳受损而脉促胸满者,则于桂枝汤中去芍药以除其阴柔有碍通阳之弊。临证中必须做到知常达变,方能尽辨证之能事。 三、掌握病性,方随证变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伤寒论阅读心得1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

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伤寒论阅读心得2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张仲景在系统地总结与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完成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时我们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教材书上对于六经的定义是: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笔者认为六经的概念可以更广泛。六经包含六经之气之意,六经脏腑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如阳明胃土属于燥土,土含湿气,当胃显燥气时,临床上就是胃阴受损,脾与胃为表里经脉脏腑,脾显湿气时,临床上就是脾失健运,脾生湿。由此当我们再进行六经辨证时,就可以联系各个脏腑所属经气分析病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义伤寒为一切热病的总称,理解“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对六经概念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的地掌握六经辩证。在掌握六经辩证之前我们要明确,脏腑,气血津液是其物质基础,经络是其络属联系,气化是功能活动,气化反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现象。气化离开了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动。所以六经辩证的实质是把脏腑气血津液、经络、气化三者有机结合,再综合病因属性,病势进退,缓急等,从宏观着眼,对外感疾病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疾病的方法与体系。在学习六经辩证时除了联系脏腑经络辨证,还要联系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方法。因为外感病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交争的临床反映,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的病位与证候性质,所以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六经辩证的内容包含于八纲辨证之下。 对于六经辨证的更好地理解与剖析有助于我们对《伤寒论》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伤寒论》的精华,使之为中医药发展再作贡献,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作贡献。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

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

JT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之猪苓汤於少阴病

JT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之豬苓湯於少陰病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豬苓湯於少陰病陰虛型的水道不通我們看十一之四十條,這是〈少陰篇〉裡面的豬苓湯證:【桂11-40 /宋319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一兩,去皮阿膠一兩澤瀉一兩滑石一兩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我們一開始學豬苓湯是〈陽明篇〉。〈陽明篇〉我們教的,豬苓湯所謂「水熱互結」的病機,有沒有可能在「少陰病」發生呢?我想還是有的。少陰病豬苓湯的條文呢,我們可以想像:它就像是延續著我們前面講的豬膚湯啦、朱鳥湯啦 …… 少陰病有可能會有的「心陰虛」的問題。這人陰虛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燥熱的火氣產生,如果心陰虛的火氣漫延到小腸來的話,小腸的火通常都會傳成膀胱的火,畢竟它們靠得太近了。於是,就會產生排尿的問題,好像尿 道在發炎啦或是怎麼樣的狀況。 除了排尿的問題之外呢,我們講到〈少陰〉本身,好像是人體水循環的大源頭,所以得少陰病的人,水循環也會變得比較差一些。

水循環比較差的時候,沿著「有形的」三焦水道會出現一些問題,我講「有形的」三焦水道的意思是:少陰病豬苓湯的證,其實跟《黃帝內經》講的三焦水道(決瀆之官,身體中的水溝),切得倒是蠻齊的。 比如說它的證狀,在上焦是「咳嗽」——好像是肺裡頭有積水;在中焦是「嘔吐」一一好胃裡頭有積水。肺跟胃的水都太多了,自體吸收不掉。但是相對來講,下焦卻是「下利」的——腸子不吸水,水堆在腸管內。所以上面兩個地方是又熱、又沒有能力吸水;在下面是下利;並且通常會有小便不利,只是這邊不講。身體吸收水份的能力差,人,當然也就會「渴」啦。 腸子不吸水、胃部不吸水、胸腔也不吸水,這樣子上中下三焦水道的問題,在這邊倒是可以看到。可是雖然下利加嘔、咳、渴,這些都可以標示出需要豬苓湯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時候,到底是要用豬苓湯,還是真武湯,還是五苓散?那倒是不一定的哦。 重要的是,要確定這個人有熱,是濕熱在悶燒,把水道阻住,才會需要用到豬苓湯的那些滋陰、分消濕熱的藥。不然的話,少陰病其實涼藥能不要用就不要用。 於是,它告訴你一個張仲景推薦的主證,就是「心煩」以 及「不得眠」,這個病人很煩躁、又失眠。 張仲景提的這一句,不曉得為什麼,後代的醫家用豬苓湯,多半都不把失眠當做主證來抓。其實一本《傷寒論》裡頭,以失眠做

浅谈 伤寒论 的寒热错杂证治

浅探《伤寒论》的寒热错杂证治 关键词: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证论治、张仲景 学号:2009511050姓名:阿里木江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确立了治疗寒证、热证的总纲,单纯的寒证与热证表现的症状性质明显,辨证比较容易,治疗一般不易出错,但临床上大多疾病往往见症较为复杂,舌脉症也可能不相符合,用纯寒纯热药治疗很难收效。寒热错杂是是临床症状多变、病机较为复杂的一类证候,病证寒热判若冰炭, 而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寒热错杂者, 每难辨治。《伤寒论》对此不乏简记,散见于太阳病变中痞证、上热下寒证、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等篇中,涉及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汤、干姜黄芩黄连汤、麻黄升麻汤等。学习这方面的论述,我认为对于提高辨证施治、临床诊治水平有实际意义,所以我就《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的治疗中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并总结了仲景辨治寒热错杂证的一些认识。 寒热之象在临床病者身上很常见,在我抄方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老师在问诊中也会重点询问病人有无明显的寒热表现,因为知道了这些征象后在开方治疗中我们就可以根据病人的寒热特点来选一些寒凉或温热的药物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样辨证相对单纯而简明,在临床中我们也不乏见到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寒热夹杂的征象,如果纯用温法, 则热邪难除, 纯用清法, 则寒邪不消,据此我们就要探究出新的方法来治疗诸如此类寒热同时出现的病症。读张仲景《伤寒论》32 方寒热并用之法,我有了三点启迪。一是辨证施治,当以“和”为第一要务。是否失“和”?失“和”几何?如何调和?必须层层辨析,方得要领。若气机调畅,阴阳和调,则正气各充其所、各守其责,邪气又何惧哉?二是寒热错杂之证必须寒热同治,而不论寒热之上下、内外、先后。盖寒热之致病不仅耗损正气,更易扰乱气机,而寒热同治也不仅在于驱邪扶正,更为调畅气机。可见寒热错杂之斗争实为气机之争。三是虽非寒热错杂之证,若遇气机怫郁、阴阳不和之病机,也可用寒热并用法治之。如大承气汤、麻子仁丸、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陷胸汤、桃核承气汤等,或取其用而弃其性,或取温散宣通之用,或两者兼用之。又如治疗格阳、戴阳证之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在温热药中用咸寒之猪胆汁、人尿引阳药入阴,以反佐之法而建奇功。 如我们在《中医临床经典导读》中学到寒热错杂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导致气机痞塞,可见“满而不痛”之痞证,张仲景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用苦寒之黄芩、黄连泄热而和胃,配辛热(温)之半夏、干(生)姜祛寒而散结,再用人参、大枣、甘草甘温药坐镇中州,补益脾胃以复其升降之职,如此寒热并用,辛开苦降,阴阳双调,共奏和中消痞之功。若邪踞少阳,既有入里化热之机,又有走表外解之势,因正邪势均力敌,以致邪气留连,既不能入里,又不能出表,寒热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即出现寒热往来的少阳证。对此,张仲景创制柴胡剂,其代表方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之苦寒以清泄少阳之郁火;以生姜、半夏之辛温以化痰消饮祛水,共奏辛开苦降、疏通气郁、和胃降逆之功;再结合人参、大枣、甘草扶正祛邪,如此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起到和解少阳的作用。其类方的作用机制亦大概如此。若上热下寒,热邪在上(胸)、寒邪在下(胃肠),出现“腹中痛,欲呕吐”证,张仲景拟黄连汤,用苦寒之黄连清在上之热,辛热之干姜温在下之寒,辛温之半夏降逆止呕,辛温之桂枝宣通升散。若大下之后,损伤中阳,同时外邪内陷,郁热留扰胸膈,形成上(胸膈)热中(脾)寒证,拟栀子干姜汤,用苦寒之栀子清热除烦,撤在上之热,用干姜温脾散寒,祛中焦之寒。若下寒格热于上,形成寒格证,则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热清则胃气降,以干姜辛热祛下寒,寒祛则脾气升,如此寒热格拒之势得解。而麻黄升麻汤证是因表邪内郁,气机不伸,上(肺)热下(脾)寒,阴阳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