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站--噪音和震动内容)

(高架站--噪音和震动内容)
(高架站--噪音和震动内容)

Fr:港铁(深圳公司)/ 机电建造部(BS) 童斌

Re:关于412通风/空调的噪声标准

一、通风与空调设备正常运作时,机房内噪声值≤90dB(A);

传至站厅、站台公共区噪声≤70dB(A);

传至管理用房噪声<60dB(A);

风亭出口、冷却塔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二、通风/空调的系统的消声与减振措施

车站内的机电设备噪声源,如风机、风亭、通风机、水泵、空调系统、冷却塔、冷冻机组

等要满足国家噪声标准及以下噪声标准(NR)曲线规定机电设备的室内噪声标准,见表21-3:表21-3 车站设备噪声级限值

范围目标噪声级(NR)可接受噪声级(NR)

车站大堂50 53

站台(屏蔽门全封闭)50 53

站台(屏蔽门打开)65 68

办公室40 43

会议室(小型房间)50 53

卫生间45 48

控制室40 43

计算机房50 53

机房(机电设备)80 83

机房(通风设备)70 73

维修房50 53

所有区域在应急情况(机房除

65 68

外)

公众地区及车站范围65-70 dB(A)

经空气传播室外噪声,须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 – 1993)的要求,距进

风/出风外墙百叶3m处的噪声级不高于60dBA。

环境噪声治理包括下列措施:

所有送风和回风系统预留安装空间予消声器,消声器的选型针对125 Hz和250 Hz倍频

带中心频率的效率。消声器与风扇送/回风口的距离最小应为一通风管之直径,并安装在通

风管的弯角之间。水管内水流速度控制在2m /s内,风管内风速不超过9m/s,以减少管道噪声。

冷水机水泵及空调风机基础设置减振器,水泵进出管及风机进出风管均设有软管、软接头,与设备连接的水管以弹性吊支架承接,以减少振动及噪声外传。

机械设备机体本身选用低噪音低振动设备。

为减低冷却塔的噪声,将采用低噪声冷却塔并加设消声器。

为减低冷水机组的噪声,将采用低噪声冷水机组。

噪声较大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尽可能置于地下层,减少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冷水机组及冷却水塔须进行隔振处理,采用弹簧隔振器加一层橡胶的隔振材料,以隔絶振动的传播,隔振器的静压缩量不少于50mm。车站内其它会产生振动的设备将进行隔振处理。

建设标准:第41 章环境保护

本工程的建设及建成后运行将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振动、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对沿线周边的环境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需采取各种有效的工程和管理措施,使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得到缓解和控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

41.1主要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4号线续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号文《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

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41.2主要的技术原则和标准

本工程的建设应执行如下的国家、深圳市的有关规范、规定。同时参照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续建4号线续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环

评报告”)中的有关技术原则和标准。

1)噪声标准

●环境噪声标准

表41-1 噪声标准

地点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值

备注昼间夜间单位

车辆段GB12348-90工业企业场

界噪声限值

居住、商业、

工业混合区

60 50

dB(A)

等效声级

对于背景

噪声已超

标地段,

运营后敏

感建筑物

的声环境

质量基本

没有进一

步恶化。

地面段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3]94号文

医院、学校、

养老院

60 50

其他建筑物70 55 GB3096-93城市区域环

境噪声标准

交通干线道

路两侧

70 55

风亭噪声深圳市噪声功能区规划

GB3096-93城市区域环

境噪声标准

一类混合区55 45

dB(A)

等效声级

二类混合区60 50

交通干线道

路两侧

70 55

地下车站GB14227-93《地下铁道

车站站台噪声限值》

车站站台

80 dB(A)

等效声级

一级

85 二级

●车辆噪声

在车辆选型中,除考虑车辆的动力和机械性能外,还重点考虑其噪声

性能指标,选择噪声低、结构优良的车型,尽量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车辆设定下列噪声指标:

a)列车停止时,在车内中心离地板面高1.5 m处≤69dB(A)。

b)列车以80 km/h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运行时,在车内中心离

地板面高1.5m处≤76dB(A)。

c)列车在自由声场内,按ISO 3095标准规定,列车停止时,在

车外距轨道中心7.5m处,连续5s等效连续噪声≤69 dB(A)。

d)列车在自由声场内,按ISO 3095标准规定,列车以60 km/h

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运行时,在车外距轨道中心7.5m处等效

连续噪声≤80 dB(A)。

e)列车在地下隧道内(深圳4号线单洞圆形)以80 km/h速度

运行时,在车内中心离地板高1.5m处≤86 dB(A)。

f)开关门的噪声在距门0.3 m,离地板面高1.6 m处≤70 dB(A)。

g)离空气压缩机、辅助逆变器等各种噪声大的设备4.6 m处的

任何方向测量产生的噪声,不应超过66 dB(A)。

●设备噪声

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噪声源,如风机、水泵、空调系统、冷却塔、冷

冻机组、行人电梯、等机械设备运行都将产生噪声。设备噪声除要满

足国家噪声标准外,即站台、站厅环境噪声等效声级70 dB(A)及管

理用房60 dB(A)。

经空气传播至室外的噪声,周边环境应满足GB3096-93《城市区域环

境噪声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的国家环境噪声要求。

何为噪声污染

何为噪声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一般情况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我们所听到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的分类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 的高频噪声。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噪声的主要来源 ⑴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⑵工业噪声: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⑶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⑷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⑴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噪声的等级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噪声的等级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噪声的等级: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 噪声的定义: 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4.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5.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6.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女性受噪声的威胁,还可以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等,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专家们曾在哈尔滨、北京和长春等7个地区经过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声不仅能使女工患噪声聋,且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有不良影响。另外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可致畸胎。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声。

噪声污染的危害

噪声污染的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⑴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 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 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 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 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 出现暴震性耳聋。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 ⑵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 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的发病率要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 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 发一些疾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⑶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 下降等,突然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噪声会干扰人的谈话、工作和学习。实验表明,当人受到突然而 至的噪声一次干扰,就要丧失4秒钟的思想集中。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⑷噪声对动物的影响 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理性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 影响,可使动物失去行为控制能力,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动物死亡。鸟类在噪声中 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环境噪声污染与健康生活论文

环境噪声污染与健康生活 ——赵树国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全球三个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污染已成当代社会一大公害,近年来,噪声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噪声大幅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噪声污染的防控。瑞士规定晚上10点以后禁止大声喧哗,星期日不准使用割草机。新加坡对噪声污染环境、影响公众生活有严格规定,违规者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法律制裁。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 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一、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 1、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

的主要噪声源。 2、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3、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4、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二、噪声污染对人体会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王娜 【摘要】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在当今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人们都生活在噪声之中,特别是城市或者工业区的居民,都时刻在承受着噪声的危害。所以噪声污染的防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关键词】噪声污染,分贝,防治措施 【前言】进入2009 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共受理投诉举报226 件,其中噪声投诉举报达68 件,占投诉举报案件总数的30.1%。可见,市民被噪声所困扰的现象日趋严重,这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噪音是一种可怕的物理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危害,虽然它一般不直接致命或致病,但其危害是慢性的或间接的。由于噪声污染在环境中不会有残剩的污染物质存在,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后,噪声污染也立即消失,所以解决噪音污染并不难,只要让噪音消失或者降低。每个市民都有能力和有责任为此尽一份力。 1.噪音的概念: 什么叫噪音呢?简单点说,不规律的声音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为噪音。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个基本概念:分贝,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 分贝。1 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 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15 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

20~40 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 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 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 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 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 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 2.噪音的危害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音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3] 市民顾震江家住浦东临沂路,已被小区外配送站的噪声困扰了8 年。每天凌晨,配送站要切割大批冷冻猪肉,各种冷冻肉制品等待装卸、配送,“热闹”得让附近居民难以入睡;淮海中路1200 弄的居民来信反映,小区旁边一家宾馆的游泳池机房24 小时运转,吵得居民不得安宁;一市民列举身边的种种噪音:凌晨车辆声、晨练音乐声、夜晚舞曲声、半夜狗叫声、建筑工地各种工具发出的噪声。。。。。。[4] 2.1下图为噪声水平(声压级)对人的影响图,可以看出随着噪声水平(声压级)的提高,其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2]

课题:噪声产生及危害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授课人:武汉市吴家山二中郑式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噪声的来源;(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噪声的控制。教材既从物理学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紧密的环保角度对噪声做了说明,但这些均是不严格的,教学中不要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学生较容易接受,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要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教学时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 教学设计说明及课时安排:1课时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而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民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考虑到初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教师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对课程标准充分地理解,明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挖掘现在教学中包含的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如噪声污染、废气污染、放射性污染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寻找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揭示物理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2)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噪声的来源和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1)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声音。有喜悦的,有悲伤的,亦有激动的声音。那么,有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声音,也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噪声。 噪声像毒雾一样,弥漫在人们周围。就拿大学校园来说,大学校园是莘莘学子追求知识,放飞梦想的殿堂,是充实自我,锻炼能力的地方。在无数人的印象中,恬静的适宜学习的氛围一直是大学校园的代名词。但是,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噪声污染。 像我们学校的二教,二教位于学校的西面,临近一座高架桥。每天车来车往,学生及老师受到的影响极大。尤其是高架桥上会经过许多重型卡车,这种卡车开在路上声音非常大,致使学生在上课时受到了很严重的噪音污染。这样的情况在冬天的时候还好,夏天就会更麻烦。到了夏天,天气炎热,在上课的老师和学生都会选择开窗户来降暑,但是,一旦开窗,外面就会有很大的汽车在路上开的声音,以至于会使很多学生根本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这不仅会影响到老师在上课时的思路,更会影响学生们听课时的质量。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许多麻烦。 又比如说我们的宿舍,在宿舍中,如交谈声,漱洗声;电脑音响发出的响声;乐器声;走步声;门窗关闭的撞击声源源不断。这种噪声虽然声级不高,但却往往干扰学生的正常生活。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强度虽然不会致人或动物于死地,却能危害人的健康。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噪声问题,把噪声污染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公害之一。 噪声污染影响人与生物的生活,使人得疾病。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噪音污染不但能够影响人的听力,而且能够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其精神综合征。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技的进步,我们是越来越不能避免噪音的污染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尽量避免这些噪音呢? 首先,从噪音的来源进行防止。比如说,消声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所以可以让车安装消声器,以此来减少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合理布局校园建筑,科学选择对学生学习、生活影响最小的布局方案。由于校园外道路的噪音较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临路建筑设计为非居住及学习建筑,如商店、餐饮、操场等,使其成为防噪屏障。绿化在一定条件下对减少噪声污染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措施,因此我们可在校园内适当增加一些绿化带。将教学楼迁至学校中不靠路边的位置。若是不允许,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的措施,如在教学楼中安装隔音效果好的隔音板,做隔声建筑,隔声墙,隔声绿化带等,给学生宿舍安装隔离屏等,以减少噪声对学习和生活的干扰。 第三,提高各级领导对噪声危害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宣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性。建立严格的行政监管措施;建立明确的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环境执法到位,切实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完善城市道路系统。改善路面,加强道路规划,对学校周围的交

噪声污染的五大危害!

[标签:标题] 篇一: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 一、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1. 短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双耳难受、头痛、不舒服,过一段时间适应了, 但这以后,双耳嗡鸣,一般令听力损失15dB。休息几小时后,听力会逐渐恢复,这叫暂时 性听力损伤(听阈偏移、听觉疲劳),听觉器官未受到器质性损害。 2. 如果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听 觉疲劳不能恢复,成为永久性听阈偏移,这就是噪声性耳聋。 3. 如何确定为耳聋?ISO规定在500、1000、2000Hz三个倍频程内听阈提高的平 均值在25dB以上时,即认为听力受到损伤,又叫轻度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强 度、频率以及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强度越大,频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噪声性耳聋发病 率就越高。工人在85dB(A)环境下工作15年,发病率为5%。90dB为14%。105dB则达50%以上。如达到120dB,即使短时间也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当达到140dB时,听觉器官会发生急性创伤,致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突然失听,这是一次性使人耳聋的恶性噪声性 耳聋。 4. 噪声性耳聋分两种情况:一是机械传导性耳聋,由外耳道阻塞、耳鼓或听觉 系统损坏或功能降低引起。二是神经感觉性耳聋,由耳蜗中听觉神经功能衰退引起,也可 由传导神经和大脑听觉中枢功能的降低引起。噪声性耳聋两个特征:一是有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一开始感觉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二是不能治愈。 二、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1. 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无力、为神 经官能症。 2. 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导致肠胃病和溃疡病。 3. 引起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 4. 视觉器官:眼睛、视力减退、眼花、使劳动生产率下降。 5. 内分泌功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影响,及胎儿听觉器官影响。机场噪声无 论大小对儿童健康都有不良影响,引起儿童的血压升高和紧张荷尔蒙凝聚度显著上升。 三、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1. 影响睡眠。40dB(A)连续噪声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70dB(A)影响50%。 突发噪声40dB(A),可使10%的人惊醒,60dB可使70%的人惊醒。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噪 声(70~85dB)、火车噪声(75dB)、飞机噪声(95~120dB)、工厂噪声(60~70dB)、建筑施工噪声(80~90dB),均会影响居民的睡眠。 2. 影响交谈和通讯。通常谈话声不大于70dB,大声可达85dB,当噪声级与谈话 声级相接近时,正常交谈会受到干扰。噪声级比谈话声级高10dB以上时,谈话声安全被掩蔽。一般65dB噪声就会干扰普通谈话,必须提高嗓门或靠近距离才能交谈。如果噪声级 超过90dB,大喊大叫也听不清。 3. 影响工作。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影响工作效率,增 高工作差错率。上课时受噪声干扰,使教师提高嗓门,增加劳累,学生分散 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浅谈噪声污染及危害

浅谈噪声污染及危害 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一般情况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我们所听到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 的高频噪声。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有: ⑴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 ⑵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⑶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⑷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

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摘要: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全球三个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污染已成当代社会一大公害,近年来,噪声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噪声大幅度增加。本文主要阐述了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防止措施。 关键词:噪声环境影响防治 中图分类号:P733.22 文献标识码:A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10]。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 1.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交通噪声源。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飞机运输噪声、水陆交通运输噪声,虽然影响面广,但从直接造成显著的危害来说,机动车所占的比例较大。 2.工业噪声工业噪声主要来自生产和各种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而产生的声音。城市中各种工厂的生产运转以及市政和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噪声振动,其影响虽然不及交通运输广,但局部地区的污染却比交通运输严重得多。因此,这些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予重视。 3.生活噪声生活噪声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如在居室中,儿童哭闹,大声播放收音机、电视和音响设备;户外或街道人声喧哗,宣传或做广告用高音喇叭等。这些噪声又可以分为居室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两类,它们一般在8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但都能干扰人们交谈、工作、学习和休息。 环境噪声的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环境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危害。当人们进入强噪声环境是,就会感觉到噪声刺耳难受,离开噪声环境后,耳朵还会嗡嗡作响,甚至出现听觉的敏感性下降,听阀提高,听不清一般的说话声。如果这种境况持续时间不长,脱离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不久就会恢复,这是生理上的适应。但是,长时间受到过长的噪声刺激,引起内耳感音性器官的退行性变化,就会由功能性影响变为器质性损伤,听力下降,称为噪声性耳聋。 2.环境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危害。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的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反应。根据噪声强度、性质的不同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有不同程度变化。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后,可能出现头疼、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 3.环境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噪声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尤其是原来血压波动大的人,接触噪声后,血压变化更为明显。

噪声污染有哪些特点

噪声污染有哪些特点 刑法修正案增设“噪音污染罪”,足以反映出现今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 噪声污染的特点: 1、局限性 噪声传播的范围是局部性的。声源发出的噪声能量向周围传播,随着距离的增加及受建筑物的阻挡。噪声的强度很快被衰减。它只影响声音附近的人,如工厂噪声影响工厂周围的居民,交通噪声影响道路两旁的人,不象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影响到一个大的区域。 2、瞬时性 噪声污染是瞬时性的。与其他污染源排污后污染物浓度长期残留积累起来不同,噪声源一旦停止发声,噪声立即消除,没有积累性。 3、感觉性 噪声对人的危害取决于受害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样响度的噪声对不同的人可能反映不一样,如夜间噪声对睡眠的影响,青年人与老年人,健康人与病人反映是不一致的。因此,制订噪声标准时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要求来确定,如疗养院、医院,学校附

近,对噪声的限制应较为严格。 噪声污染的危害: 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2、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也可导致消

有关噪声污染危害

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水污染并列为三大污染,但是噪音污染却不如后两者那样受到重视,相反,如果噪音污染不造成像上述两个案例那样大的恶果,往往被人们忽略.以至这些年来,噪音污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增无减.世界卫生组织去年曾就全世界的噪音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及发达国家的噪音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全世界噪音污染调查认为,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噪音污染的危害吧! 一、家庭噪音是儿童的大敌 在美国,生活在85分贝以上噪音污染环境中的居民人数20年来上升了数倍;在欧盟国 家,40%的居民几乎全天受到交通运输噪音污染的干扰,这些居民相当于每天生活在55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其中20%的人受到的交通噪音污染超过65分贝.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也已相当严重,有些地区全天24小时的噪音达到75至80分贝……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呼吁各国积极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减少噪音. 一般来说,噪音有外界噪音,比如交通工具,工程施工和工业生产等产生的噪音等,这些噪音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另外就是家庭噪音。自己家里的噪音污染却往往被忽略。家庭噪音来自冰箱、电脑等家用电器。随着每个家庭电器的数量不断增多,其噪音污染也不可忽视。据科学家测定,电视机、家庭影院、组合音响等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2至50分贝.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居民区的环境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则应低于40分贝。倘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特别儿童,更要提防噪音。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聋哑的可能性达50%。同时,噪音是影响儿童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大敌。处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其智力发育要比在安静环境中低20%;营养学家表明,噪音不仅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C、B1、B2、B6、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恶劣影响。 二噪音的恶性刺激,影响人与生物的生活,很容易使人得病 噪音严重影响睡眠的质量,易怒造成疲倦、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另外噪音还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使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情况明显提高;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们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急噪、导致条件反射异常,使脑血管张力遭到损害。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在早期能够恢复原状,但时间一久,就会导致病理上的变化,使人产生耳鸣、失眠、记忆力衰退和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噪音对视觉器官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噪声对动植物以及人的危害

噪音对动、植物和人的危害 噪声对动物的危害: 在所有污染中,噪声无处不在,特别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近段时间,我家附近装修的装修,造房子的造房子。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刺耳的打钻声和嘈杂的人声,让人睡不好,吃不下,像生了病似的,浑身无力,记忆力下降。这噪声真害人不浅哪!我想:这噪声对人危害这么大,那它对动物会有何影响呢?我做了个"噪声对动物有何危害"的实验。 有人到花鸟市场精心挑选了两只健康活泼的虎皮鹦鹉和两只鸟笼。回到家,把两只鹦鹉分别养在两只鸟笼里。实验开始了。前两天先将两只鸟笼放在安静处,再为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的食物和水,让它们在安静中生活。第三天再将两只鸟笼分开,一只放在窗口,让它整天置身在烦人的噪声中;另一只照样养在安静处。先后观察了10天,观察结果如下:噪声不但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也直接对动物构成了威胁,使动物失去了平静的生存环境,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噪音对于动物的影响很严重,比如海底噪音对鲸鱼就是致命性的。噪声使其声纳系统紊乱,造成其迷失方向致使触礁或者搁浅。并且噪声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神智,会使其变的狂躁不安,就如同人得精神病一般。 噪音对植物的危害 过强的噪音会使植物细胞破裂以至坏死, 噪声的破坏力当然更大.美国科学家曾作过某种“对照实验”, 把20多种花卉均分成两组, 分别放置在喧闹与幽静两种不同环境中, 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 噪音的影响能使花卉的生长速度平均减慢百分之四十左右.人们还发现这样的现象, 在噪声强度为140 分贝以上的喷气式飞机机场附近, 农作物产量总是很低, 有不少农作物甚至会枯萎, 同样是这个道理。噪声对于植物的伤害轻者让其生长缓慢或者停止,重者直接就可将植物杀死。 许多人还指出摇滚乐对动植物有巨大危害, 美国的科学家曾作过一些实验: 在摇滚乐作用下, 植物会枯萎下去, 动物会渐渐丧失食欲.它对人的危害也相当厉害, 不仅能导致人听力下降、精神萎靡、或诱发出胃肠溃疡等疾病, 甚至有人认为有些地区(如美国) 青年人自杀率增高, 闹事频繁, 都与摇滚乐的风行有关。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噪声污染的五大危害!

噪声污染的五大危害! 篇一: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 一、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1. 短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双耳难受、头痛、不舒服,过一段时间适应了, 但这以后,双耳嗡鸣,一般令听力损失15dB。休息几小时后,听力会逐渐恢复,这叫暂时性听力损伤(听阈偏移、听觉疲劳),听觉器官未受到器质性损害。 2. 如果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听 觉疲劳不能恢复,成为永久性听阈偏移,这就是噪声性耳聋。 3. 如何确定为耳聋?ISO规定在500、1000、2000Hz三个倍频程内听阈提高的平 均值在25dB以上时,即认为听力受到损伤,又叫轻度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强度、频率以及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强度越大,频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就越高。工人在85dB (A)环境下工作15年,发病率为5%。90dB为14%。105dB则达50%以上。如达到120dB,即使短时间也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当达到140dB时,听觉器官会发生急性创伤,致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突然失听,这是一次性使人耳聋的恶性噪声性耳聋。

4. 噪声性耳聋分两种情况:一是机械传导性耳聋,由外耳道阻塞、耳鼓或听觉 系统损坏或功能降低引起。二是神经感觉性耳聋,由耳蜗中听觉神经功能衰退引起,也可由传导神经和大脑听觉中枢功能的降低引起。噪声性耳聋两个特征:一是有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一开始感觉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二是不能治愈。 二、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1. 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无力、为神 经官能症。 2. 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导致肠胃病和溃疡病。 3. 引起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 4. 视觉器官:眼睛、视力减退、眼花、使劳动生产率下降。 5. 内分泌功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影响,及胎儿听觉器官影响。机场噪声无 论大小对儿童健康都有不良影响,引起儿童的血压升高和紧张荷尔蒙凝聚度显著上升。 三、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1. 影响睡眠。40dB(A)连续噪声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70dB (A)影响50%。 突发噪声40dB(A),可使10%的人惊醒,60dB可使70%的人惊

噪音污染的危害_小学生

噪音污染的危害 噪音污染的危害 噪音正在污染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伤害着我们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噪音污染的危害吧! 噪音是一类能够引起人类烦躁、或者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声音。噪音大致分为两大类:家庭噪音和外界噪音。 一、家庭噪音 家庭噪音的来源主要由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洗衣机等电器产生。随着每个家庭电器的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噪音污染也不可忽视。跟据科学家测定,电视机、组合音响等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而国家的有关标准规定,居民区的环境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则应该低于40分贝。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特别我们儿童,更要提防噪音的干扰,如果长时间受噪音的干扰,就会形成耳聋。 二、外界噪音 外界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市场和人们的大声喧哗等等。 噪音污染不但能够影响人类的听力,而且还能够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其它精神综合症。研究表明,

人听觉最高可以接受30分贝的音量,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的时候,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因而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以及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影响。 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噪音污染呢?只要我们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全体人民的防范意识,只要我们远离会产生噪音的环境,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常的生活中,直觉遵守公共秩序,努力创造安静的环境,不大声喧哗、大声吵闹,司机朋友们不乱按喇叭,大家共同来治理噪音污染吧!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没有噪音污染是多么美好的呀!每一天,人们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学生都在学校里安静地学习,摆脱了噪音的烦恼……这样就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我们少年儿童,就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阳光雨露的哺育,更加茁壮地成长!

关于噪声污染的相关法规

噪声污染的相关法规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十三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五条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一条 本法所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四十二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商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

噪音污染及危害

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噪声可能是由自然现象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人们生活形成的。噪声可以是杂乱无序的宽带声音,也可以是节奏和谐的乐音。当声音超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允许的程度时就成为噪声污染。噪声污染的危害如下所述。 (1)损伤听力在噪声污染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包括把“随身听”耳机的声音开得很大舞厅或摇滚乐厅震耳欲聋的乐声等高分贝噪声的作用下,都会损伤人们的听力。如果是噪声污染的时间不长,听觉会引起暂时性听阈上移,听力变得迟钝,这叫听觉疲劳。但是由于内耳的听觉器官未受损伤,听觉疲劳仅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经休息后可以恢复。然而,如果长期受到噪声污染,内耳器官受伤,听觉疲劳就不容易恢复,就会造成噪声性耳聋。在8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下长期工作,容易造成耳聋或听力明显下降等职业病。从80dB以上算起,噪声每增加5dB,耳聋发病率一般会增加约lo%。 (2)妨碍睡眠噪声影响休息,妨碍睡眠是众所周知的、最常见的现象。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是生理上的需要,长期失眠会损害身体导致心理上的痛苦。一般情况下,夜间40dB 的连续性噪声可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而夜间40dB的突然性噪声也可使10%的人惊醒。突然性噪声的强度达60dB时则可使70%的人惊醒。由于睡眠对人是极其重要的生理调节,它可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因而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一旦睡眠受到妨碍和干扰,第二天就会觉得疲倦,影响工作或学习效率。如果睡眠中被惊吓,就会出现心跳加剧、呼吸频繁、神经兴奋等紧张反应症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神经衰弱,如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减退等。 (3)危害儿童噪声污染对儿童的危害最大,会严重危害儿童的智力发展。有资料表明,在吵闹环境下发育的儿童智力要比在安静环境下发育的儿童智力低约20%。此外,噪声污染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由于噪声会使孕妇产生紧张心理,紧张反应之一是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从而使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与氧气的供应受到影响。研究表明:闹市区居民的新生儿体重轻的比例一般比安静住宅区居民的新生儿体重轻的比例高;机场附近居民的新生儿畸形比例要比其他地区居民的新生儿畸形比例高。 (4)毁坏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噪声对仪器设备的危害与噪声的强度频谱以及仪器设备本身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当噪声超过135dB时,电子仪器的连接部位会出现错动,引线产生抖动,微调元件发生偏移,使仪器发生故障而失效。当噪声超过1 50dB时,仪器的元件可能失效或损坏。在特强噪声作用下,由于声频交变负载的反复作用,会使机械结构或固体材料产生声疲劳现象而出现裂痕或断裂。在冲击波的影响下,建筑物会出现门窗变形、墙体开裂、屋顶掀起、烟囱倒塌等破坏。当噪声达到140dB时,轻型建筑物就会遭受损伤。此外剧烈振动的空气锤、冲床、建筑工地的打桩和爆破等,也会使振源周围的建筑物受到损害。 (5)诱发疾病长期受到噪声污染,除了可能导致耳聋外,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如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女性机能容易发生紊乱如月经失调,孕妇流产率增高等;平时还有头痛、头晕、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必须指出,一旦人们受到突发性的高强噪声污染(140~160dB),就会由于听觉器官受到急性外伤而引起鼓膜破裂流血,导致双耳完全变聋。而大于170dB的极强噪声污染,甚至可致人死亡。 噪声污染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噪声像毒雾一样,弥漫在人们周围,尤其在城市与工业区里,它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 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工作,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长期接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